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试卷福佑崇文阁专供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文学与历史主题、时代主题紧密相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也是新时代文学的主题。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是当代作家的使命所在。以脱贫攻坚为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摆脱贫困的广袤乡土正朝着乡村振兴的目标迈进。相应地,在文学界涌现出赵德发《经山海》、陈毅达《海边春秋》、王松《暖夏》、季栋梁《西海固笔记》等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虽然题材各异,形式风格不同,但从中我们都能看到因地制宜的脱贫实践,看到扶贫干部、乡村群众、创业青年、支教老师等人物故事,感受到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与此相似,生态文明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命题,也拓宽着我们的思想视野,给文学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作家们瞄准这些命题,以文学的方式记录时代步伐,描绘发展画卷。新时代文学的时代主题更加鲜明,当代作家应有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自觉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文学创作上锤炼打磨。“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越来越多的作家意识到,只有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以文学的方式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不断锤炼文学深入时代、表现时代的能力水平,新时代文学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代同频共振。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是当代作家贯穿创作始终的功课。这不仅意味着作家需要以穿透现实的历史视野认识时代主题的独特性与丰富性,书写时代主题所带来的重大社会变革以及蕴含其中的中国精神,还意味着要对文学手法进行探索打磨,更独到地切入主题,更艺术性地呈现主题,将主题高度真正转化成艺术高度。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传统、现代因素相互交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彼此并存,这既不同于以往的历史,也不同于经典作家已有的文学叙述。它要求当代作家在提炼和讲述中国故事的同时,进一步打开视野,培养历史感与世界眼光。历史感可以让我们在纵向发展中发现时代经验的新意,世界眼光可以让我们在横向比较中发掘中国故事的独特之处。只有这样,才能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进行艺术表现,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近年来受到好评的作品,如阿来《云中记》、梁晓声《人世间》、陈彦《主角》、胡学文《有生》等,都能让人看到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优秀文学的同台竞技。一些优秀长篇小说,将厚重历史与时代现实交织辉映,以文学叙事凝聚中国人的经验、情感与记忆,让人读到波澜壮阔的历史现实、绵延赓续的精神追求和独具特色的诗性表达。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一方面对中国文学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也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生命史、情感史,发挥文学直抵人心的力量,为世界文坛贡献中国文学的独特光彩。(摘编自李云雷《向新时代文学高峰迈进》)材料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当代作家应当如何响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塑造鲜活立体的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更多更丰富的符合当下审美要求和时代要求的优质精神食粮?当代作家要认识到其所肩负的使命,以传承和创新的思想激发新时代文学进步的动力。中华民族留下了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是文学创作的文化宝库,更是激励华夏儿女走好新长征路的精神力量。新时代文学只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才能坚定对创作的自信、对作品的自信、对文化的自信。新时代的文学是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文学,创新是对传承的进化,传承需要与创新相结合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文化需求。因此,新时代的文艺创作必须平衡好创新与传承的关系。创新需要找寻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所在,并利用当下新的传播手法与策略,与新时代的社会发展、文化需求紧密结合,在创新中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新时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还要求当代作家积极探索与自媒体的共生互动。例如,许多文学报刊创办了专业性的文学订阅号,众多作家、文艺工作者推出了个人自媒体账号,与读者交流、推荐新作,形成了新时代文学创作与现实生活的交流,使文学工作者与受众、文学作品与市场形成互动的共生体。当代作家要抓住自媒体时代的机遇,在坚守文学本质的基础上,充分用好自媒体的传播优势,以更符合新时代发展规律的方式推动新时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摘编自胡蓉《新时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生态文明建设等新命题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代作家应将新命题融入文学创作中,以文学的方式记录时代步伐。B.我国反映脱贫攻坚的优秀文学作品,虽形式风格多样,但都能讲述有关脱贫攻坚的人物故事,让人感受到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C.越来越多的当代作家在创作时,不仅传播了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更是书写了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生命史、情感史。D.面对人们日益提高的精神生活追求,如何为广大人民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是当代作家在创作时应努力回应的问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围绕新时代文学创作展开论述,但两者论述的重心有所不同。B.作家只有深刻地把握时代主题,才能创作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新时代文学作品。D.新时代文学创作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树立自信,实现文化的传承。3.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新时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的一项是(3分)A.科幻小说《后人类时代》描写了人类在未来技术迷宫中的挣扎,给读者展现出未来新科技因素如何融入并影响人类生活的,令人震撼。B.《装在套子里的人》通过描写主人公因极端保守、恐惧变革而陷入精神困境的悲剧,反映当时社会保守与变革之间的尖锐的矛盾冲突。C.某美食博主向海内外观众展示的丰富多彩的中华乡村文化生活的短视频作品,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典型,受到广泛关注。D.《庆余年》虽然讲述的是一个少年穿越到东晋末年历经种种考验而成长的传奇故事,但其中蕴含了当代社会价值理念,因此好评如潮。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新时代文学要求传承创新文学主题紧扣时代,反映民族复兴探索新主题,拓宽文学空间文学手法传统文学手法更艺术性地呈现主题历史与现实带着历史视野穿透现实利用新传播手法与策略,结合新时代文化文学与人民书写时代主题带来的社会变革与中国精神响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塑造鲜活立体的中国形象文学与时代与时代同频共振,展现时代步伐在创新中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学与世界展现中国故事的独特之处,与世界优秀文学同台竞技发挥文学直抵人心的力量,为世界文坛贡献中国文学的独特光彩A.该图表从文学主题和文学手法等角度展示了新时代文学在传承与创新两个方面的要求,体现了文学与时代、人民的紧密联系。B.在文学手法方面,新时代文学既强调要传承经典作家已有的传统的文学手法,又注重探索更艺术性地呈现主题的方式。C.图表显示,新时代文学在传承方面主要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在创新方面则主要关注文学与世界的交流,两者相互独立。D.图表表明,新时代文学要求当代作家在书写时代主题时,不仅要展示中国故事的独特之处,还要反映社会变革和中国精神。5.假如你受邀参加“新时代文学高峰论坛”,你准备对新时代文学发展提出哪些建议?(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书者雪樵雪樵的字儿写得好,是大伙儿都知道的事。窗外,杏树枝头的雀雀儿刚叫上早,雪樵就已经站立在书案前,眼皮子似合微张,整个人似醒未醒,就那么傻乎乎地站着;要么,就直接往椅子上一蹲,面无表情,活脱脱一块榆木疙瘩。良久,他双眼圆睁,挽袖、吸气、提笔,横竖撇折点,笔走龙蛇,一气呵成。末了,瞥上一眼未干的墨迹,捧起沏好的一壶“铁观音”,长长地舒上口气。这字,就算是成了。为写好这一个字,可是熬足了雪樵三个月的工夫呢。字好,又出名,雪樵的门前就不清静。先是有后生向雪樵求字。几个遒劲的楷体已是入木三分,写的是“业精于勤”四个大字。年轻人这边刚走,又有人风尘仆仆而来。来的是一位河东商人。来人双手施礼,恭敬地放下润金。妻招呼客人茶座。雪樵头也不抬。也就在片刻之间吧,来人挨着木椅的屁股还没有蹭出温热来,这边雪樵已经风起云止,大功告成了。雪樵吹着茶叶说,拙字取走,这东西,雪樵用眼神指了指润金,就拿回去吧。商人是个不错的商人,在河东很有慈善之名,雪樵早有耳闻。人家是诚心想交你这个朋友啊,河东商人久经商海,怎么会不明白?冲雪樵肃然施过些日子,却让人送来用四头骡子驮着的八垛习墨用纸。陕北的九月天高云淡,却不时有阴雨扑来,让人猝不及防。前脚刚跨出门的雪樵这回就给迎面而来的一大片黑云驻了足。随黑云一道而来的是国军副师长子清。子清土匪出身,但素来敬仰读书人。子清使人呈上二百块银圆,并说,过些天是陕北镇守使大人的寿辰,我辈均仰慕先生大名,望先生不吝赐墨,为寿宴添光盈彩!陕北镇守使大人,咱不认识呀?雪樵耷拉着眼皮说。忽地一抬头,恍然大悟地说,想起来了啊,可是那个娶了好几房姨太太,又拼命捉拿红匪的陕北镇守使大人吗?副师长子清低下头来干咳了两声,一抱拳说,正是,那可是咱们西北的一位英雄豪杰啊!雪樵抚着胸口自言自语,唉,莫非昨夜受了些寒,为甚感觉这般恶心呢?猛地挥袖长捋。“哗啦”一声响,一堆银圆落地,四处乱窜。子清脸色陡变,身旁的卫兵齐刷刷地拔出枪。子清沉着脸说,既然先生身体有恙,子清当改日再来造访!这天庙会,山上山下人声鼎沸,上香的,看戏的,大家扶老携幼,一团和气。就听见一阵“嗡嗡”的声音由远而近,像苍蝇一般。大伙抬头,这群“苍蝇”已经开始“下蛋”了。顿时,接二连三的爆炸声传来,庙会现场一片火海。小鬼子的飞机又过黄河了!负责治安的子清提着枪,一边指挥乡亲们躲避,一边命令士兵们还击。火光中,瞅见一人手牵毛驴,指天痛骂。子清喊了一声赶快躲起来,不要命啦!冲上前一看,正是雪樵。子清又气又恼,一把扯过雪樵,直奔防空洞。士兵接连向子清报告:房屋被毁,百姓死伤无数……鬼子呢,鬼子伤亡如何?师部里的子清铁青着脸问。鬼子的飞机来了36架,丝毫未损,已经向河东飞回去了。子清大怒,挥起拳头,狠狠地砸向桌面。忽听“啪”地一声响,早有人拍案而起,倒是吓了子清一大跳。奇耻大辱呀,雪樵怒形于色,我堂堂华夏国土,岂容倭寇这般横行霸道,痛煞我也!雪樵大喝一声,笔墨何在?子清一听,惊喜地说,莫非先生要留墨了?忙喊警卫员,文笔伺候!雪樵一边挽袖一边说,待我修书一封往省城,向省府提议成立救国会,我誓将身先士卒、一马当先,亲赴前线杀敌,不胜不归……雪樵的咳嗽声传来,子清望望雪樵那单薄的身子,立刻像泄了气的皮球。心里却翘起了拇指:这怂人,一点儿都不怂啊!去扎萨克旗,是应了蒙古王爷的诚邀前往草原的。那里,日本人正谋划着一场将蒙汉分而治之的阴谋。雪樵拖着病躯上路,这一去,竟是永别。雪樵与众友人四处奔走,据理力争;蒙汉人民携手抗日,心若磐石。雪樵,却被病情耽搁得形如枯槁。一场大雪下来,高原上尘埃落定,万籁俱寂。消息传来,众人落泪。子清泪眼婆娑、捶胸顿足:老哥呀,怎么走得这么急,你还欠着兄弟的字儿呢!这年春天,黄河水解冻,子清的队伍要开拔了,在河的那头,早有一支武装力量等着他们呢。誓师大会上,有人送来了一幅横匾。子清瞪大了眼睛,那字,他熟悉。对,是雪樵亲笔所书。来人说,是先生在病中为师长您写的,先生临终前嘱托,若师长深明大义,胸怀长远,务必当面呈给您,见字如面……匾上是几个遒劲雄浑风骨凸显的楷字:保家卫国。落款小楷自是气韵不凡:书者雪樵为弟子清壮行。子清向着北方施礼,敬酒,正身时已是泪流满面。转身,摔碗,子清向着长长的队伍发出号令:出——发——这一声喊,声震苍穹,惊动了黄河水。(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活脱脱一块榆木疙瘩”既刻画了雪樵写字之前凝神静思的形象,又暗指他固执的性格。B.雪樵给年轻后生写“业精于勤”,意在鼓励年轻人勤奋求进,不要辜负人生的宝贵年华。C.一位河东商人诚心想与雪樵交朋友,特地带了习墨用纸来求字,雪樵送他字后没有收钱。D.雪樵为蒙汉人民联手抗日奔走呼吁,耽误病情,在大雪日去世,其报国的遗愿令人动容。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善用短句,如“双眼圆睁,挽袖,吸气,提笔,横竖撇折点,笔走龙蛇”等描绘了雪樵写字时的神情动作。B.小说中雪樵给年轻后生和子清写的字都是遒劲有力的楷体字,具有象征意义,意在表现雪樵对刚正不阿精神的追求。C.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烘托作用,如“一场大雪下来,高原上万籁俱寂”烘托了雪樵的病逝给众人带来的悲痛。D.结尾“这一声喊,声震苍穹,惊动了黄河水”,突出了子清的抗日决心,升华了小说全民族团结与爱国精神的主题。8.小说多次描写雪樵写字的细节,试结合文本说说其作用。(4分)9.作为文人的雪樵,身上有着文人风骨。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雪樵身上有哪些鲜明的文人风骨。(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宋牼①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何之?”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说之将何如?”曰:“我将言其不利也。”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节选自《孟子·告子章句下》)材料二: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将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②予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③,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注】①宋牼,战国时期的哲学家。②徯:等候。③旄倪:老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今燕虐ABCDEF箪食GH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构,交接,交兵,与《阿房宫赋》“骊山北构而西折”的“构”意思不同。B.去,远离,与《岳阳楼记》“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去”意思相同。C.而,表修饰,与《大学之道》“身修而后家齐”的“而”用法相同。D.反,同“返”,与《师说》“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的“反”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牼打算以“交兵不利”为理由劝说秦王、楚王,并相信他们中总有一人会认同他的观点,孟子则认为他的想法不完全正确。B.孟子认为秦王、楚王固然会因利而停止军事行动,但这会使君臣、父子、兄弟之间只重利而完全失掉仁义,最终导致国家灭亡。C.齐王向孟子询问对策时,孟子认为商汤可以凭借方圆七十里的国土统一天下,而齐国拥有方圆千里的国土也一定能够统一天下。D.商汤从征讨葛国开始逐步征伐四方,使天下人信服。那些受到君王残害的百姓都盼望着商汤能够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说之将何如?(2)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14.孟子给齐宣王提供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措施?请简要概括。(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题王右丞①山水障②二首(其一)张祜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日月中堂见,江湖满座看。夜凝岚气湿,秋浸壁光寒。料得昔人意,平生诗思残。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歌融描写与议论为一体,借为王维的画题诗来寄托自己的心志。B.颔联生动地描绘了画中日月同辉、江湖壮阔的景象,使观者如临其境。C.颈联写夜晚的雾气润湿了整个房间,秋水倒映在自家墙壁上发出寒光。16.诗人是如何表现王维画作之高妙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其不善者而改之”表意相近,都告诉人们不但要向有长处的人学习,还要以有短处的人为鉴。(2)《大学之道》中的“▲”和“▲”两个句子,阐述了获取知识与探寻事物规律的关系。(3)《无衣》中从“▲”到“▲”,再到“与子偕行”,表现了将士们慷慨赴敌、同仇敌忾的壮志豪情。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在北京,人们对雨燕有着特殊的感情。从老北京口中的“楼燕儿”,到奥运会吉祥物之一的福娃“妮妮”,雨燕——这个精灵,已经成为北京这个古老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的生态符号。作为候鸟的雨燕为何热衷于扎堆北京?因为雨燕属于攀禽,它的四趾都朝前长着,适合在悬崖峭壁、石洞上攀爬,北京的古建筑群恰好满足了它们的需求——从紫禁城、天坛到钟鼓楼、箭楼,从景山、颐和园到前门、正阳门,①的旧时皇家建筑,其飞檐翘角,梁、檩、椽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个“洞穴”,为雨燕提供了理想的集群繁殖之所。反过来,那许许多多轻盈洒脱的雨燕,又为北京的古建筑注入了难得的灵动和生气,二者相伴相生、②。然而,过去一段时期,因为城市高速发展,一些古建筑受到损坏,生态环境发生变化,进一步压缩了雨燕的生存空间。有专家曾③地表示,北京城区雨燕数量不到3000只,再不保护可能濒临消失。我们理应守住“北京雨燕”,擦亮中国大地更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名片。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洞穴”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B.“梁”“斗拱”等都具有中国建筑的共同特征,因为它们都是中国建筑的“词汇”。C.我拉开一个重伤员的衣襟时,“通讯员”三个字使我突然打了个寒战,心跳起来。D.“二万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皮肤烫伤护理指南》课件
- 《设备保养与维护教程》课件
- 《微波炉的奇妙用途》课件
- (13)-考点13 近义词辨析(一)
- 精湛技艺课件:探索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 7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行动的指南 第五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学设计 教科版
- 西安美术学院《神经药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中国文化与文学精粹》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媒介集团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电梯的中修和大修工作指导规范
-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策略课件
- 中药饮片出库单
- 宿舍楼施工方案方案
- 甲醇-水精馏塔
- 中国话剧史专题知识
- GB/T 15544.1-2023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第1部分:电流计算
- GB/T 90.3-2010紧固件质量保证体系
- GB/T 18799-202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熨斗性能测试方法
- 科技公司涉密计算机软件安装审批表
- GA/T 1369-2016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评估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