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北省鹿泉县第一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河北省鹿泉县第一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河北省鹿泉县第一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河北省鹿泉县第一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河北省鹿泉县第一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河北省鹿泉县第一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使人产生尿意。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膀胱逼尿肌接收到冲动后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产生排尿反射。下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的调节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排尿时,尿道括约肌舒张是由相关神经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引起B.某患者神经系统受损,能产生尿意但排尿反射不能完成,其受损部位可能是图中的eC.产生尿意后,(适宜条件下)脑发出神经冲动完成排尿过程的传导途径为:f-d-c-a-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D.排尿过程中,通尿肌开始收缩时,会刺激膀胱内牵张感受器,由此导致膀胱逼尿肌进一步收缩,并持续到膀胱内尿液被排空为止,该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B.硝化细菌属于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D.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再利用3.2021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场宣传活动于5月21日在京举行,主题为“呵护自然人人有责”。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退耕还林、还草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但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B.外来物种的入侵会导致物种的灭绝,使生物多样性丧失C.建立植物园和濒危植物繁育中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D.雾霾天气影响物种生育的温度、光照、pH等环境条件,会破坏生物多样性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缺氧条件不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B.生长素是由植物体内的色氨酸经一系列反应转变生成的含氮有机物C.植物的顶端优势、根的向地生长、茎的背地生长都说明了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小于衰老细胞5.“大国点名,没你不行!”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已经进入数据统计阶段,预计中国人口总数会控制在14.5亿以内,可见我国是粮食生产与消费大国。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有效途径是()A.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粮食资源;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B.在内地湖泊区域围湖造田,增大耕地面积C.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D.退耕还林、还湖、还草,保护生态环境6.人类的许多科学发现,往往要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达尔文设计简单而富有创造性的实验来研究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B.首次分离出的生长素不是来自植物体内,而是来自人的尿液中C.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D.温特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7.丝瓜是一年生攀缘藤本,它喜较强阳光,较高的温度有利于茎叶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在某块丝瓜地中主要生活着两种小型昆虫(甲、乙)。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下图为在某年度丝瓜生长期间调查该瓜地甲、乙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推测4-6月份应该是一年中丝瓜大量结果的时期B.两种昆虫是捕食关系,甲是被捕食者,甲的营养级较低C.丝瓜和这两种昆虫及其生活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D.统计该瓜地两种昆虫成虫的数量可计算昆虫的种群密度8.(10分)市面上出现很多观赏性的小生态瓶,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如图是一个封闭的小生态瓶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A.应将小生态瓶放置在有光照的地方B.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实现物质循环利用C.生态瓶中各营养级的能量和数量都呈金字塔形D.增加小鱼的数量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二、非选择题9.(10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产生进化的原材料;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通过________________形成新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的______________性。10.(14分)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植物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该植物的种皮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控制黑色素的合成,且AA和Aa效应相同;基因B控制颜色的深度(BB使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颜色淡化)。下图1表示两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代表现型情况。(1)白色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2)F2代中种皮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共有______种,其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3)若用F1代植株作母本进行测交实验,所得子代植株所结种子的种皮表现型为白色:黑色:黄褐色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4)该种植物的普通植株因抗旱能力弱致使产量低下,为了提高抗旱性,有人利用从近缘物种得到的抗旱基因(R)成功培育出具有高抗旱性的转基因植株。实验者从具有高抗旱性的转基因植株中筛选出体细胞含有两个R基因的植株,让这些植株自花传粉。(注:上图2中黑点表示R基因的整合位点,假定R基因都能正常表达)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2中的II类型。11.(14分)农田中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未被利用的氮、磷等污染物汇入周边流域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研究人员以“稻—鸭(杂食动物)—虾(以浮游生物为食)”种养模式(RDS)和常规种植模式(CK)下的水稻田为研究对象,探索两种模式下水稻生长各时期水体中氮、磷浓度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水稻生长时期各处理区氮磷浓度变化注:TN表示水体的总氮量,TP表示水体的总磷量(1)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往往以单一的农作物种植为主,虫害严重,从生态系统结构的角度分析主要是由于_____,导致生态系统的____下降。(2)RDS模式对灌溉水至移栽期中TN、TP的去除率均___(填“大于”、“小于”或“无显著差异”)CK模式,一是因为______而减少了化肥的使用;二是因为鸭的穿行与啄食而刺激了水稻根系的生长,促进了______。(3)研究人员又测定了不同生长时期水稻田中的浮游藻类生物量,发现RDS组显著低于CK组,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写两个)。(4)RDS模式通过鸭、虾的引人最终实现了稻鸭虾多丰收。请结合该模式中鸭、虾、水稻、浮游藻类、害虫之间的关系,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对上述结果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12.海南坡鹿是海南岛的热带珍稀特产鹿种。历史上坡鹿曾广泛地分布于海南各地,但是由于人类盲目狗,到1976年仅剩下了28头,主要分布在海南大田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了拯救海南坡鹿,国家及海南省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经过3多年的努力,2007年5月调查统计达1785头,下图为大田国家保护区部分食物网,请回答:(1)草本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含氮无机盐主要用于体内__________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途径分析,蟒蛇获得能量的途径中,能量损失最多的是__________。(2)海南岛每年5月份处在旱季,许多植物落叶或枯菱,通视条件好,且这时坡鹿正值繁殖旺季而结成大群,活动范围相对固定。宜采用__________法调查统计出坡鹿的数量,避免对坡鹿造成伤害。(3)下列属于坡鹿种群基本特征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①年龄结构②雌雄比例③种间关系④迁入率(4)坡鹿喜食耐早灌木,为调查某种耐旱木的度,科研人员随机设置了6条长约1000m的样线。每条样线随机选取起点,每100m设立__________(填序号:①1m×1m②4m×4m③25m×25m)的样方来统计耐旱灌木的密度,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法。(5)外来物种飞机草、假臭草入侵,导致坡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环保工人利用挖除的办法除去飞机草、假臭草等植物,属于__________防治。坡鹿鹿茸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科研价值,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____价值。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根据题图可知,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是:牵张感受器→b(传入神经)→c(脊髓中的低级排尿中枢)→e→f(大脑皮层);在适宜条件下,脑发出神经冲动完成排尿过程的传导途径依次为:f(大脑皮层排尿中枢)→d→c(脊髓中的低级排尿中枢)→a(传出神经)→逼尿肌、尿道括约肌。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要受高级中枢的控制。尿意的产生在大脑皮层。尿道括约肌、膀胱逼尿肌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某种变化结果,反过来作为调节该系统变化的因素,使系统变化出现新结果的过程,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如果新结果跟老结果呈负相关,则为负反馈调节;如果新结果跟老结果呈正相关,则为正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的例子有:孕妇分勉过程、排尿过程和血液凝固等。【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膀胱逼尿肌接收到冲动后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产生排尿反射,说明膀胱逼尿肌收缩是由相关神经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引起,而尿道括约肌舒张是由相关神经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引起,A错误;B、某患者神经系统受损,能够产生尿意,说明兴奋能够传至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完好,而根据题图分析可知,产生尿意要经过牵张感受器→b(传入神经)→c(脊髓中的低级排尿中枢)→e→f(大脑皮层),则可推测图中牵张感受器、b、e、f和c都没有受损;排尿反射不能完成,说明兴奋不能够传至逼尿肌、尿道括约肌,而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完成排尿要经过f(大脑皮层)→d→c(脊髓中的低级排尿中枢)→a(传出神经)→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则可推测可能是图中的d、或a、或ad受损,B错误;C、意识产生在大脑皮层,又根据题图分析可知,人产生尿意后,在适宜条件下,脑发出神经冲动完成排尿过程的传导途径依次为:f(大脑皮层排尿中枢)→d→c(脊髓中的低级排尿中枢)→a(传出神经)→逼尿肌、尿道括约肌,C正确;D、根据反馈调节的定义可知,正常人排尿过程中,当逼尿肌开始收缩时,又刺激了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由此导致膀肢逼尿肌反射性地进一步收缩,并使收缩持续到膀胱内尿液被排空为止,说明呈正相关,该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以人体的排尿过程为情景材料,考查神经调节、反馈调节的相关知识。考生要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考生要有识图能力、获取及处理信息的能力,能结合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对各选项进行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B【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详解】A一种生物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物成分,如苍蝇吸食动物血液,则属于消费者,若从动物粪便中获取营养物质,则属于分解者,A错误;B、硝化细菌可以利用氨氧化释放的能量把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正确;C、大多数动物属于消费者,但蚯蚓等属于分解者,C错误;D、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能被绿色植物再利用,D错误。故选B。3、C【解析】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详解】A、退耕还林、还草使农田生态系统变成森林或草原生态系统,增加物种的丰富度,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但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A正确;B、外来物种的入侵会威胁当地物种的生存,从而导致当地物种的灭绝,使生物多样性丧失,B正确;C、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易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之一,但不是最有效的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C错误;D、从生态系统的功能的角度分析,雾霾可能降低光照强度,形成酸雨,造成温室效应,降低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污染生活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D正确。故选C。4、B【解析】生长素发挥的生理作用,会因浓度、植物的种类、器官、细胞的年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较高时则抑制生长,浓度过高甚至会杀死细胞。双子叶植物一般比单子叶植物敏感。对于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来说,营养器官一般比生殖器官敏感;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详解】A、植物生长素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缺氧会影响呼吸作用供能,A错误;B、生长素是由植物体内的特定部位合成的,色氨酸是合成原料,B正确;C、顶端优势现象、根的向地生长都说明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而茎的背地生长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错误;D、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也不同,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衰老细胞,D错误。故选B。5、A【解析】“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为此,保护环境与资源,需要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详解】A、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与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都是解决粮食生产和短缺、环境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A正确;B、围湖造田、增大耕地面积,不但会降低生物的多样性,还会破坏生态环境,甚至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B错误;C、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又造成农产品污染和环境污染,不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C错误;D、退耕还林、还湖、还草,会使耕地面积减少,不利于解决粮食生产不足的问题,D错误。故选A。6、D【解析】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实验分析科学家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及分析达尔文①胚芽鞘+单侧光→向光生长②去尖端+单侧光→不生长,不弯曲③用锡箔罩住尖端+单侧光→生长,不弯曲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对下部产生影响,出现向光弯曲詹森切去胚芽鞘尖端+单侧光→不弯曲胚芽鞘尖端下部放琼脂片+单侧光→弯曲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拜尔切去胚芽鞘尖端,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胚芽鞘向放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尖端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温特①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②空白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生长从人尿中分离出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详解】A、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了出现向光性弯曲的常见现象的原因,A正确;B、郭葛等人首先从人尿液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B正确;C、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正确;D、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错误。故选D。7、B【解析】1、具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的种群数量的变化呈现如下特征: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一般先于捕食者。2、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详解】A、题干中提到,“较高的温度有利于茎叶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而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月份应该在7-8月,而非4-6月份,A错误;B、从曲线图可以看到,甲的数量先于乙增加,先于乙减少,所以甲是被捕食者,处在较低营养级,B正确;C、生态系统由某一区域中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组成,C错误;D、种群密度只能涉及一个种群,D错误。故选B。8、A【解析】生态瓶制作要求:生态瓶必须是封闭的;生态瓶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瓶材料必须透明;生态瓶宜小不宜大,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生态瓶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宜太多,个体不宜太大。【详解】A、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绿色植物,生态瓶放置在有光照的地方,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从而为动物的生存提供氧气和营养,A正确;B、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流动,B错误;C、生态瓶是观赏性的小生态瓶,是较为特殊的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能量和数量都不一定呈金字塔形,C错误;D、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增加小鱼的数量是增加了消费者数量,但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9、(1).种群(2).突变(3).基因重组(4).自然选择(5).隔离(6).多样【解析】现代生物进化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详解】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形成新物种,生物的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产生。【点睛】变异是不定向,自然选择是定向的。10、(1).aaBB(2).5(3).3/7(4).2:1:1(5).3/4或75%【解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2、由题意知,基因A控制黑色素的合成,且AA和Aa效应相同;基因B控制颜色的深度(BB使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颜色淡化),因此黑色个体的基因型是A_bb,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是A_BB、aaB_、aabb,黄色个体的基因型是A_Bb,由图1可知,子二代性状分离比是7:6:3,是9:3:3:1的变式,因此2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子一代基因型是AaBb,亲本黑色的基因型是AAbb,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详解】(1)由题意知,基因A控制黑色素的合成,且AA和Aa效应相同;基因B控制颜色的深度(BB使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颜色淡化),因此黑色个体的基因型是A_bb,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是A_BB、aaB_、aabb,黄色个体的基因型是A_Bb,由图1可知,子二代性状分离比是7:6:3,是9:3:3:1的变式,因此2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子一代基因型是AaBb,亲本黑色的基因型是AAbb,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2)F1基因型是AaBb,F2代中种皮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是A_BB、aaB_、aabb,共有5种,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aabb,比例为1:2:1:2:1,纯合体是AABB、aaBB、aabb,占3/7。(3)F1基因型是AaBb,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1:1:1:1,其中AaBb为黄色,Aabb为黑色,aaBb、aabb为白色,白色:黑色:黄褐色的比例是2:1:1。(4)如果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2中的II类型,则产生的配子含有目的基因与不含有目的基因的比例是1:1,相当于1对杂合子的自交,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3/4或75%。【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学会应用9:3:3:1的变式及题干信息判断基因型、进行遗传规律的计算;结合基因与染色体上的关系及减数分裂染色体的行为对基因工程问题进行计算。11、①.营养结构简单②.稳定性(或抵抗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③.大于④.鸭虾粪便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为水稻提供无机盐(或鸭虾粪便提供有机肥)⑤.水稻对N、P的吸收⑥.虾和鸭的捕食作用和N、P含量降低造成藻类减少⑦.鸭和虾取食浮游藻类,减少其与水稻的竞争,使水稻能获得更多光能;鸭捕食害虫,减少水稻流向害虫的能量,让更多能量留在水稻体内;浮游藻类的能量流入虾和鸭体内,害虫的能量流向鸭,最终实现水稻、鸭、虾同时增产【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营养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越低。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详解】(1)传统农业种植以单一农作物种植为主,物种丰富度低,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较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虫害严重。(2)据图分析,灌溉水中,RDS模式和CK模式下的TN浓度相等,RDS模式和CK模式下的TP浓度相等。至移栽期,RDS模式下的TN和TP浓度均低于CK模式,说明RDS模式对TN、TP的去除率均大于CK模式。具体原因是RDS是以“稻—鸭(杂食动物)—虾(以浮游生物为食)”为种养模式,该模式下以鸭虾粪便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为水稻提供无机盐(或鸭虾粪便提供有机肥),从而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鸭的穿行与啄食刺激了水稻根系的生长,促进了水稻对N、P的吸收。(3)RDS是以“稻—鸭(杂食动物)—虾(以浮游生物为食)”为种养模式,该模式下虾和鸭取食浮游藻类,以及N、P含量降低影响了藻类的光合作用,从而导致RDS组浮游藻类生物量显著低于CK组。(4)RDS模式下,水稻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