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学导航大联考2025届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TATA框是多数真核生物基因启动子中的一段DNA序列,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其碱基序列为TATAATAAT。在转录mRNA前,先由转录因子TFII-D蛋白和TATA框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然后由RNA聚合酶依据模板链进行转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TATA框的DNA片段中共含有2种脱氧核苷酸和8个氢键B.TATA框经RNA聚合酶催化转录形成的片段中含有起始密码子C.转录开始时,TFII-D蛋白首先与TATA框结合打开碱基对之间的氢键D.RNA聚合酶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将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依次连接成mRNA2.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有的核酸也具有催化功能B.含有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有的可作为遗传物质的载体,有的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C.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都需要搬运各自组成单位的工具D.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的种类均有差异3.已知某条肽链由88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其中共有氨基6个,甲硫氨酸5个且在肽链中的位置为3、25、56、78、82,甲硫氨酸的分子式为C5H11O2NS,以下叙述错误的是()①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一定共有N原子94个②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生成的若干肽链中的肽键数目会减少10个③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生成的若干肽链中的氨基和羧基均分别增加5个④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生成的若干肽链中的O原子数目减少1个A.①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4.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中可以找到多糖与其他分子相结合的大分子B.向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一定能产生紫色反应C.核糖体能合成多种蛋白质,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D.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5.某海岛有一种中地雀,原来没有竞争者。在记录的时间段内,1977年和2004年发生了2次旱灾;2005年以大型种子为食具有大鸟喙的大地雀入侵。下图记录了中地雀鸟喙平均尺寸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岛上中地雀鸟喙平均尺寸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1977年的旱灾诱发了基因突变,进而造成鸟喙尺寸的增大C.2005年后中地雀很可能主要以大地雀不吃的小种子为食D.2005年后该海岛上两种地雀的种群基因频率都在发生改变6.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培养所用的液体培养基需要高压蒸汽灭菌B.PCR体系中应该加入解旋酶和耐高温的DNA聚合酶C.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到愈伤组织即可获得细胞分泌物D.核移植获得的克隆动物只具有供体亲本的遗传性状7.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功能复杂的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较多B.能将染色质染成深色的物质有醋酸洋红、龙胆紫和改良苯酚品红溶液等碱性染料C.细胞核是控制细胞代谢活动的中心,也是细胞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形态,严格地说,只在细胞分裂时才出现染色体8.(10分)下列关于“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50mg可溶性淀粉需溶于100ml热水中,搅拌均匀待用B.α—淀粉酶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固定化后可永久重复使用C.实验中两次用10倍柱体积的蒸馏水洗涤反应柱的目的一样D.亲和层析洗脱液加指示剂呈红色,表明淀粉已水解成麦芽糖二、非选择题9.(10分)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变化如图所示(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1)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会呈现出镶嵌分布,从而形成了群落的______。三类植物在b~f段的增长方式近似于_______型曲线。(2)b~f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其演替过程往往从图2中的______阶段开始,结果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欲调查该生态系统植物丰富度宜采用________法。(4)该森林中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_____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5)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土壤中含有多种微生物,某研究小组欲分离能在Fe2+污染的土壤环境下生存的希瓦氏菌;进行了相关研究。回答下列问题:(l)配制培养基:加入牛肉膏、蛋白胨、琼脂、NaCI、H2O及________等并灭菌;该培养基按功能划分,属于_______培养基。(2)分离希瓦氏菌:将11g土样溶于91mL蒸馏水中,再稀释成多个倍数,取多个稀释倍数的土壤样品液1.1mL分别接种到多个平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A、B研究员在115稀释倍数下得到的结果:A涂布4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51、178、259、311;B涂布4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52、165、175、184,则每克土壤样品中的希瓦氏菌数量最可能为________个。(3)进一步纯化希瓦氏菌: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第一划线区域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上几乎无菌落,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出两点)。(4)研究人员还欲采用测定ATP含量的方法估算希瓦氏菌数,该方法的依据是____________,此方法与显微镜直接计数相比,得到的希瓦氏菌数目________(填“多”或“少”),原因是____________。11.(14分)生活在沙漠、高盐沼泽等进水受限的环境中的多肉植物(如仙人掌、瓦松等),为适应环境它们夜间气孔开放,白天气孔关闭,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固定CO2,使光合作用最大化,下图为瓦松部分细胞的生理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物质A为__________,酶1和酶2分别位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2)夜间瓦松能吸收CO2合成C6H12O6吗?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夜间瓦松的细胞液pH通常会下降,请据图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同学将一株瓦松置于密闭装置内进行遮光处理,用CO2传感器测定装置中CO2的变化速率,以此作为该植物的呼吸速率,这种做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12.2018年1月中国科学家宣布,克隆猕猴“中中”和“华华”诞生,并已经分别健康生活了数周。这是世界上第一次采用和克隆羊多利相同技术手段获得的灵长类动物,将推动中国发展出基于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医药研发,加速新药研发进程。请回答:(1)克隆猕猴“中中”和“华华”采用的核心技术是______________和胚胎移植。(2)由于猕猴是单胎动物,卵细胞的数量也限制了这项技术的成功。为了获得代孕猕猴和多个卵母细胞,需要对雌性猕猴进行的共同处理是______________。(3)克隆猕猴采用的供体细胞是猕猴胎儿成纤维细胞,而不是成年个体成纤维细胞的原因是猕猴胎儿成纤维细胞分裂次数少,传代在10代以内,能保持正常的_________。当卵母细胞培养至___________期时,可以用微型吸管同时吸出卵母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4)为了选择雌性胚胎进行移植,需要对体外培养的胚胎进行性别鉴定,采用的方法是取囊胚期胚胎的_______________(滋养层细胞/内细胞团细胞)做DNA分析性别鉴定。(5)在培养“中中”和“华华”的供体细胞时,观察到成纤维细胞由扁平梭形变成球形时,表明细胞正在发生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
转录,是指遗传信息从基因(DNA)转移到RNA,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形成一条与DNA碱基序列互补的mRNA的过程。【详解】A、根据题意信息可知TATA框的DNA片段中共含有2种脱氧核苷酸和18个氢键,A错误;B、TATA框属于基因启动子的一部分,属于真核生物的非编码区,起始密码位于对应的基因的编码区转录形成的mRNA片段中,因此TATA框经RNA聚合酶催化转录形成的片段中不含有起始密码子,B错误;C、转录开始时,TFII-D蛋白首先与TATA框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C错误;D、RNA聚合酶催化基因的转录过程,转录产物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因此RNA聚合酶能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将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依次连接成mRNA,D正确。故选D。2、C【解析】
1、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2、细胞质中能转运氨基酸的物质是tRNA。3、细胞中含有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有:核糖体、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等。4、细胞在分裂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保持不变,但在分化过程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因此不同种类的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详解】A、酶在细胞代谢中起催化作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A正确;B、含有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如染色体可作为遗传物质的载体,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B正确;C、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转运氨基酸是tRNA,其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酸的合成不需要搬运的工具,C错误;D、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核DNA相同,分化的细胞RNA和蛋白质的种类均有差异,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中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明确细胞分化的概念和实质是解题的关键。3、C【解析】
该多肽含有88个氨基酸,故含有88-1=87个肽键,R基中氨基的数目为6-1=5个。【详解】①由上分析可知,R基中含有的氨基的数目为5个,故该多肽中N原子的数目为88+5=93个,①错误;②根据甲硫氨酸的位置可知,去除5个甲硫氨酸需要破坏5×2=10个肽键,②正确;③若去掉该多肽中的5个甲硫氨酸,会形成6条短肽和5个甲硫氨酸,这些短肽与原来的多肽相比,氨基和羧基均分别增加6-1=5个,③正确;④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需要破坏10个肽键,即需要10个水分子参与,故会增加10个氧原子,又因为5个甲硫氨酸带走了5×2=10个氧原子,故生成的若干肽链中的O原子数目与原来的多肽相比不变,④错误。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4、A【解析】
A、细胞膜表面的多糖可以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A正确;B、向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的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能产生紫色反应,而向化学本质是RNA的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不能产生紫色反应,B错误;C、核糖体能合成多种蛋白质,而溶酶体不能合成多种水解酶,C错误;D、原核细胞中的醋酸菌细胞没有线粒体,但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能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故选A。5、B【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1977年和2004年发生了2次旱灾以及有新物种进入,该岛上中地雀鸟喙平均尺寸的变化较大,平均尺寸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B、造成鸟喙尺寸的增大的原因是旱灾的选择作用,不是旱灾诱发了基因突变,B错误;C、2005年以大型种子为食具有大鸟喙的大地雀入侵,使中地雀很可能主要以大地雀不吃的小种子为食,C正确;D、2005年后共存于一个海岛上的两种地雀之间由于相互选择基因频率都在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B。6、C【解析】
1、动物细胞培养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无菌: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无毒: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自身造成危害。(2)营养:成分:所需营养物质与体内基本相同,例如需要有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培养基类型:合成培养基(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按其种类和所需数量严格配制而成的培养基)。(3)温度和pH值:哺乳动物多以36.5±0.5℃为宜,多数细胞生存的适宜pH为7.2~7.4。(4)气体环境:通常将其置于含95%空气加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2、PCR反应过程是:变性→复性→延伸。【详解】A、高温会破坏液体培养基中一些物质分子的结构,故动物细胞培养所用的液体培养基不用高压蒸汽灭菌,可进行过滤除菌,还需要加入抗生素,防止杂菌污染,A错误;B、PCR体系中应该加入耐高温的DNA聚合酶,不需要加入解旋酶,B错误;C、植物组织培养形成的愈伤组织分化程度低,分裂能力强,可在此时期获得细胞产物,C正确;D、核移植获得的克隆动物具有供体亲本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受体亲本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所以克隆动物的遗传性状大部分与供核生物相同,少部分与提供受体细胞的生物相似,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培养、PCR技术、核移植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了解PCR技术的条件,掌握核移植不是供体细胞百分百克隆,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难度不大。7、C【解析】
1、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靠膜上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来决定,如载体蛋白、受体蛋白、通道蛋白、糖蛋白等。2、染色体和染色质本质是相同的,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形态,能将染色质(体)染成深色的物质有醋酸洋红、龙胆紫、改良苯酚品红溶液。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或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细胞膜含有大量的磷脂,磷脂的作用在每种细胞膜中是相同的,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靠膜上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来决定,如载体蛋白、受体蛋白、通道蛋白、糖蛋白等,A正确;B、能将染色质染成深色的物质有醋酸洋红、龙胆紫是必修一中提到的,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对染色体染色是在必修二中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提到的,B正确;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不是细胞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应该是细胞质,C错误;D、染色体和染色质本质是相同的,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形态,严格地说,只有在细胞分裂时的有丝分裂前期或者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质螺旋变粗形成染色体,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D正确。故选C。8、A【解析】
固定化酶:将水溶性的酶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固定在某种介质上,使之成为不溶于水而又有酶活性的制剂。酶固定化的方法有:吸附法、包埋法、交联法和共价偶联法,教材实验中用的是吸附法。【详解】A、可溶性淀粉溶液的制备,取50mg可溶性淀粉溶于100mL热水中,搅拌均匀,A正确;B、酶固定化后可以重复使用,但不能永久使用,B错误;C、第一次使用10倍柱蒸馏水洗涤是为了除去未吸附的游离淀粉酶,第二次是为了洗去残留的反应物和产物,目的不一样,C错误;D、亲和层析洗脱液加指示剂呈红色,说明淀粉水解成糊精,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固定化酶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牢固掌握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是解题的关键。二、非选择题9、水平结构SD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样方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
分析曲线图1:图示为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后,首先出现草本植物,其次是灌木,最后是乔木。分析图2:A是裸岩阶段,B是灌木阶段,C是苔藓阶段,D是草本阶段,E是森林阶段,F是地衣阶段。【详解】(1)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图中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的镶嵌分布,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特点。三类植物在b~f段的生物量变化趋势都是先增加后趋向平衡,数量增长方式近似于S型曲线。(2)b~f段,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从各种植物出现的先后时间可推断演替的过程是从草本植物阶段开始,对应图2中的D。其演替过程为: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植物生长位置固定,可以用样方法调查该生态系统植物物种的丰富度以及物种分布的均匀度。(4)每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两个去向:一是自身呼吸消耗,二是由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储存在体内。(5)鼬能根据田鼠的气味捕猎后者,同时后者也能根据鼬的气味躲避捕猎,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群落的特征,重点考查群落的结构和群落演替,要求考生识记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识记群落演替的类型、特点及实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10、含高浓度的溶液选择为了获得菌落数量合适的平板,排除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就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划线活细胞都能产生ATP,因此可用于估算数目少显微镜直接计数统计中包括死细胞和活细胞【解析】
1、微生物的营养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有些微生物还需要其他特殊的营养物质;2、常用的平板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详解】(1)本实验目的是分离能在Fe2+污染的土壤环境下生存的希瓦氏菌,所以在培养基中添加含高浓度Fe2+的溶液;这属于选择培养基。(2)取多个稀释倍数的土壤样品液1.1mL分别接种到多个平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菌落数量合适的平板,排除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对微生物进行计数需要选择31-311的菌落数目的平板进行计数,计算公式为,所以每克数目为个。(3)第一划线区域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上几乎无菌落,可能是因为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就划线(将菌种全部杀死);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划线(未接种菌种)。(4)活细胞都需要ATP提供能量,所以可以采用测定ATP含量的方法估算希瓦氏菌数;由于死的细菌不能不能产生ATP,显微镜直接计数统计中包括死细胞和活细胞,所以该方法得到的希瓦氏菌数目少。【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的基本知识,掌握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方法。11、丙酮酸(C3H4O3)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不能没有光照,光反应不能正常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所需的ATP、[H]夜间气孔开放,叶肉细胞可以从外界吸收CO2转化为苹果酸,再运输至液泡,使细胞液pH降低不合理因为多肉植物在遮光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呼吸作用)产生CO2的同时也吸收CO2用于合成苹果酸,所以容器内CO2的变化速率作为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不合理(“吸收CO2用于合成苹果酸”)【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夜晚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植物细胞中的PEP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OAA,进一步反应产生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苹果酸由液泡进入细胞质基质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物质A,其中二氧化碳进入叶绿体参与光台作用暗反应,而物质A进入线粒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供叶绿体使用,说明物质A是丙酮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7519:2025 EN Technical product documentation (TPD) - Construction documentation - General principles of presentation for general arrangement and assembly drawings
- 聘用项目总工合同
- 个体诊所聘用合同
- 预定租房合同协议
- 摄像摄影服务合同
- 工地门卫劳动合同
- 劳务派遣人员劳动合同书
- 13足球运球绕杆 教学设计 -九年级体育与健康
- 天津音乐学院《写作与沟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科技大学《大数据处理框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3-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 数据采集管理制度范文
- 幼儿园小班开学家长会课件
- 中药抗骨质疏松作用
- 中建综合支吊架施工方案
- 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 幼儿园开学家长会PPT模板(含完整内容)
- 表冷器更换施工方案
- 沥青集料筛分反算计算表格(自动计算)
- 哲学与人生(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恶性高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