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都云作者痴 痴中有深情-湖心亭看雪(导学案)(学生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_第1页
第13课 都云作者痴 痴中有深情-湖心亭看雪(导学案)(学生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_第2页
第13课 都云作者痴 痴中有深情-湖心亭看雪(导学案)(学生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_第3页
第13课 都云作者痴 痴中有深情-湖心亭看雪(导学案)(学生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_第4页
第13课 都云作者痴 痴中有深情-湖心亭看雪(导学案)(学生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都云作者痴痴中有深情——《湖心亭看雪》导学案【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常用的文言字词和句式。2.欣赏西湖的雪景,学习白描手法和写景、叙事、抒情的方法。3.理解作者的文人雅趣,体会作者心中的亡国之痛与家国之思。【重点难点】1.学习白描手法,理解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体的写作特点。2.欣赏西湖雪后美景并理解作者的文人雅趣,体会作者心中的亡国之痛与家国之思。【学习过程】预习案预习案知识简介1.湖心亭简介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西湖三岛(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2.作者简介张岱(1597—1689),字,又字石公,号,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现在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等传世。《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3.写作背景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三。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明亡后,张岱避居浙江剡溪山,不问世事。作为明代遗民,张岱曾在西湖一带生活了40年,他有着沉痛的亡国之恨、挥之不去的家国之思。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西湖梦寻》和《陶庵梦忆》,书中主要追忆了当年的风月繁华、故国往事,凡记叙过去的行踪皆用明朝纪年。《湖心亭看雪》就是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学习案学习案第一课时活动一:诵读湖心亭朗读指导(1)读准下列加点字注音崇祯()是日更定()余挐一小舟()毳衣炉火()雾凇()沆砀()长堤一痕()余舟一芥()铺毡对坐()更有此人()强饮()喃喃()(2)用“/”标注下面句子的停顿。(每句两处)湖中人鸟声俱绝。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活动二:译读湖心亭1.小组讨论,疏通文意,翻译词句。附全文译文:2.感知内容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请分别概括。课堂总结1.词类活用大雪三日客此2.古今异义词语例句古义今义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强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3.一词多义是是日更定矣()是金陵人()一上下一白()惟长堤一痕()更是日更定矣()更有痴似相公者()绝湖中人鸟声俱绝()佛印绝类弥勒()4.文言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第二课时检查复习翻译词句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雾凇沆砀()上下一白()焉得更有此人()余强饮三大白()是金陵人()及下船()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活动一:释“痴”义在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字评价张岱。活动二:说“痴”行1.读第一段,张岱有哪些“痴”的表现?在文中找出句子分析。2.张岱,居然在这不寻常的天气,不寻常的时间里,有不寻常的行踪,独自一人去看雪,你能从他“痴迷”的行为中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吗?活动三:赏“痴”景1.寻读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写雪景的句子,并用四字短语归纳特点。2.比读(1)比较下面原句和改句,哪一个更好?为什么?第一组:【原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改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第二组:【原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改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2)比较下面两段文字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不同之处。【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乙】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3.悟读张岱痴迷雪景,结合下面材料,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链接材料】若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张岱《一卷冰雪文·序》译文:至于我所说的冰雪和这(自然界的冰雪)不一样。但凡人在白天就表现出风日一般的平常,但在夜晚就有冰雪的气质;遇上心情烦躁就表现出风日一般的平常,但心情清净了就有冰雪的气质;人在市井朝廷就表现出风日一般的平常,但居住在山林之中就有冰雪的气质。冰雪的气质在人的心中,就像鱼在深水中,龙在深山中一样,日夜置身其中,只不过是鱼和龙没有感觉到水和山而已。活动四:悟“痴”情1.文中舟子称张岱“痴”,他的“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痴”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内心世界?2.“问其姓氏,金陵人,客此。”问其姓氏,不答姓名答籍贯。是张岱写错了吗?还是另有深意?请结合材料讨论。【链接材料】张岱曾在西湖一带生活了40年,本文是作者离开当年居住的西湖至少15年后的梦中追忆,“湖心亭看雪”事件在崇祯五年(1632年);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1644年)张岱反清复明失败后入山著书;本文写于明朝灭亡后,大约1647年。作者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怀念故国的情怀。“金陵”即南京,明太祖定其为国都。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同为痴人,都是在大雪三日后来赏雪,金陵客的痴和张岱的痴有什么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