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E/39/wKhkGWcfd4KAImYjAAGpJ-OxQ7k809.jpg)
![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E/39/wKhkGWcfd4KAImYjAAGpJ-OxQ7k8092.jpg)
![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E/39/wKhkGWcfd4KAImYjAAGpJ-OxQ7k8093.jpg)
![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E/39/wKhkGWcfd4KAImYjAAGpJ-OxQ7k8094.jpg)
![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E/39/wKhkGWcfd4KAImYjAAGpJ-OxQ7k80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学习目标:1.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2.将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放在特定时空条件下观察,理解其产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3.通过相关史料认识到关税自主权的重要性、新中国实行的关税和个人所得税制度有利于国家发展学习重点: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关税自主权的重要性学习难点: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以及发展趋势知识导航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1.秦汉时期田赋(1)秦朝田赋税率极高,史称“收泰半之赋”(2)汉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田赋税率大大降低人头税(1)秦朝征收极重的口赋,即人头税(2)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还要加倍。汉朝还征收财产税2.隋唐时期(1)隋朝:废除了前代许多苛捐杂税,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2)唐朝时间制度内容唐朝前期租庸调制针对21-59岁之间的成年男子征收。租、调之外的役,可以用“庸”代替,即缴纳一定的绢或布来替代徭役;租庸调制的基础,是国家向成年男子授田的均田制唐朝中期两税法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3.宋代(1)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2)募役法:因为徭役扰民严重,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募役法,官府募人代役。4.元朝(1)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2)在税粮外又有前朝没有过的“科差”。5.明清时期明朝前期(1)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2)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明朝后期(一条鞭法)(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2)内容: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即不但赋税折银征收,而且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收(3)意义: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清朝前期(摊丁入亩)(1)过程: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入亩”(2)意义: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1.关税的起源与演变(1)起源:中国的关税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当时货物通过边境的“关卡”就要被征税。(2)发展演变:①存在着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并立的现象,直到1937年正式宣布废除国内关税,实行统一的国境关税。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掌管中国国境关税的海关大权也长期把持在外国人手中。③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宣告关税自主,1928年,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才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⑤改革开放后,1985年颁布法律,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1987年,国务院重新修订发布了关税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关税的基本制度。2.个人所得税的起源与演变(1)含义:个人所得税是以纳税人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收对象的税种。(2)演变①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了所得税条例,其中包括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内容,但并没有实施。②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③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④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⑤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经数次修订完善,愈加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对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达标检测1.(23-24高二下.山东济宁.期末)明太祖洪武时期,在赋税制度方面进行改革,准许"天下税粮,以银钞、钱钞代输,银一两,钱千文,钞十贯,皆折输米一石"。这一税制改革客观上()A.开启了农产品商品化的进程B保障了新兴政权的田赋收入C有利于百姓依附关系的减轻D.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2.(23-24高二上.陕西汉中.阶段练习)唐代中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官僚、贵族、地主、商人都疯狂兼并土地。在人口大量流散、田亩转换、贫富分化很大的情况下,唐王朝既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又失去了交纳赋税的人丁,必须以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来代替。这种新的赋税制度()A.以均田制的实施作为前提条件B,以财产为主要的征税标准C.加强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导致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3.(23-24高二上.安徽合肥.阶段练习)在实行均田制方面,北朝和隋朝仅允许买卖桑田或相当于桑田的永业田,而唐代则不但永业田可以买卖,口分田在条件许可下也允许买卖。据此可知,在唐朝()A.均田制授田对象只是各级官吏B.土地兼并将影响租庸调制施行C.均田制的实行抑制了土地兼并D,租庸调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4.(23-24高二上.河南.期中)1927年7月,国民政府宣布:业已过期的条约和协议将由新的条约和协议取代,尚未过期的条约和协议将根据法律程序予以废除或重新签订。1928年7月,美国率先与中国重新签订关税协定,随后德国等迅速仿效。这说明当时()A.中国成功收回了关税主权B.国民政府的民族意识增强C.列强废止了协定关税特权D.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5.1992年前,我国进出口平均关税税率高达47.2%之后则逐年降低关税水平,到2002年关税总水平已降至12%2010年之后基本保持在9.8%左右。这一时期关税税率的调整()。A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B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完成C是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义务的需要D是落实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6.据统计,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全国户均人口数为4.31口,如果除去官僚、贵族、地主等大户人家,普通农户的家庭人口数应该更少。而到了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全国户均人口数激增到6.63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重农政策的实施B门阀士族的没落C赋役制度的调整D藩镇割据的冲击7.(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宋代赋税的征收采取支移折变形式,从设立初始的一部分力役成分和实物税形式,变成了固定的税赋和货币征收。这一做法()。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B推动了货币制度改革C加重了劳动人民负担D有利于小农经济稳定8.1863年,恭亲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计划
- 可视化工作计划的应用案例
- 2025年酶法生产海藻糖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分级设备地矿勘测设备:钻探机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涨紧轮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面板检测系统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酶标记制剂项目发展计划
- 淮安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生物技术提升农业废弃物降解率
- 关键业务连续性恢复措施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册导学案
-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 四年级计算题大全(列竖式计算,可打印)
- GB/T 5782-2016六角头螺栓
- GB/T 18290.5-2015无焊连接第5部分:压入式连接一般要求、试验方法和使用导则
- 中建某公司技术质量工作会讲稿总工
- Visio图标最全网络通信图标库(可用于VISIO等)课件
- 妇产科正常分娩课件
-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教学课件-8
- 沉井施工方案
-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