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步课时作业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步课时作业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步课时作业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步课时作业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步课时作业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1.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坚持片面发展重工业 B.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框架C.改革目标脱离苏联实际 D.没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2.中华人民共和国全面的大规模的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成就中属于这一时期科技成就的是()A.“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B.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神舟5号”发射成功 D.基本恢复国民经济3.两极中的一极自行坍塌,终于导致支配战后国际关系40多年的两极格局的最后崩溃。一极自行坍塌”指的是()A.华约解散B.苏联解体C.社会主义阵营瓦解D.东欧剧变4.1954~1956年,苏联各部和主管部门撤销了一半以上的处、司、局和总管理局,下放了1万多个企业,国家指令性指标减少52%左右,扩大了企业在计划、财务、劳动工资等方面的自主权。这些举措()A.加强了对企业的领导 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提高了企业职工工资 D.调动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5.对右图漫画所示改革的影响,解读正确的是()A.缓和了社会危机 B.确立了世界霸权C.导致了苏联解体 D.形成了两极格局6.如表是勃涅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率情况的统计(年平均,%),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时期项目1961—19661966—19701971—19751976—1980社会总产值6.57.46.34.2工业总产值8.68.57.44.4农业总产值2.2392.51.7A.居民消费需求基本满足 B.产业结构比例合理C.经济改革一度效果明显 D.国民经济持续下滑7.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的纺织品、冰箱产量位居世界首位。毛织品、亚麻织品、靴鞋、动物油、奶制品、食糖、鱼制品的产量已经超过美国。这表明,当时苏联()A.轻工业主导了经济增长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逐渐转向市场经济体制 D.企业经济效益改善明显8.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的报告中说:必须使我们的干部注意经济问题,注意减少生产中所花费的劳动;我国生产一公担牛奶和肉类所花的劳动要比美国多得多。为此,苏联()A.开始工业化建设 B.实行新经济政策C.集中建设重工业 D.进行农业改革9.下图为1950——1990年美国、联邦德国和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示意图。据图可知,二战后的美国、联邦德国和日本()A.农业发展速度降低 B.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C.社会结构出现变化 D.国民经济结构比例严重失调10.波兰在1956-1960年实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增长59.6%,农业增产20%。匈牙利在1968-1973年间国民收入年递增率为6%,人民消费水平也以5%-6%的速度提高,人民群众比较满意。这表明,当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A.突破了苏联模式束缚 B.创造了社会主义建设新路径C.经济改革的成效显著 D.国民经济初步实现协调发展11.图3为1949-1963年全苏联和垦荒区的谷物产量动态。据此可知()A.该时期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B.苏联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C.二战后经济改革措施具有连续性 D.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一定成效12.1957年,苏联在全国设105个经济行政区,将撤销的各部所管辖的企业和组织移交给相的经济行政区国民经济委员会直接领导。1963年,105个小经济区又被合并为47个,部经济权力被中央收回。据此可知,当时苏联()A、企业的自主权得到扩大 B.国民经济比例仍然失调C、改革未能突破传统体制 D.工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13.有经济学家认为,按照国际工业经济一般的衡量标准,中国从1953年到1991年,用38年时间就达到或接近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这一时期()A.经济建设不断推进 B.对外开放日益扩大C.市场经济逐步完善 D.城乡差别显著缩小14.苏联从50年代中期开始到70年代末,对工资制度曾进行过两次全国范围的调整,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提高最低工资限额,提高中等工资,按照劳动条件规定工资标准的差距,缩小生产部门同非生产部门的差距,逐步提高奖金在工资中的作用等。这一做法()A.消除了平均主义的弊端 B.调整了国民经济结构C.刺激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D.造成了农业发展滞后15.20世纪60年代,苏联宇航员除获得政府颁发的勋章外,还获得物质奖励,包括家用电器、生活用品等。勃列日涅夫的工作日志中也记录“收到一件运动服,轻工制品。”“阿根廷总书记寄来一件毛皮夹克上衣。”这可用于说明当时的苏联()A.国民经济停滞不前 B.与新兴国家的关系密切C.民生问题较为突出 D.调动社会资源保障军工二、材料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斯大林时期,苏联的农业长期徘徊不前。农业的长期落后不仅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影响了工农联盟的巩圆和政局的稳定,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后,大规模建立国营农场,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以保证国家和居民对农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要。赫鲁晓夫在缩小农业部的职能范围,将组织生产活动的管理权下放给各加盟共和国和地方的同时,还改革农产品采购制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放宽对个人副业的限制,加强对集体农庄和庄员以及职工的经济刺激和物质鼓励。赫鲁晓夫的不少改革措施,推动了苏联农业的发展,并在以后的经济改革中一直被其后继者保留和沿用。——摘编自金泉源《赫鲁晓夫的农业体制改革》材料二20世纪40年代末,南斯拉夫政府多采取行政命令管理农民,但这些命令大多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致使农业合作化运动未能取得预期效果。1953年,南共中央颁布决议,规定农民“可以完全自愿地加入和退出合作社”,“在合作社形式上予以更多的灵活性和更多的自由”,允许土地的自由买卖。农村中的合作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是在社会所有制经济组织与个体农民之间进行的。既有社会所有制经济组织与个体农民之间的低水平合作,如经济组织向农民提供良种、化肥、农药、技术指导等,而农民按合同向经济组织出售农畜产品;也有高水平的合作,表现为社会所有制经济组织与个体农民进行的某种产品的生产或某项经济活动方面的合作。这种具有自己特色的体制,尽管对某些消极因素未能及时纠正,但确实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摘编自李仁峰《南斯拉夫农业的发展和面临的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背景和主要措施。(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苏联相比,南斯拉夫农业改革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其改革最终失败,故B正确;赫鲁晓夫改革中对工业、农业比重有所调整,故A错误;C不是根本原因,故C排除;二者都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故D错误。2.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面的大规模的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指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到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两弹一星”研制成功(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实验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A项表述符合题意,故选A;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1954年,属于过渡时期的政治建设成就,故排除B;“神舟5号”发射成功是在2003年,故排除C;基本恢复国民经济是在1952年底,不属于这一时期科技成就,故排除D。3.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坍塌,两极格局瓦解,B项正确;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排除A项;东欧剧变、苏联的解体意味着社会主义阵营开始土崩瓦解,与材料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4.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撤销了一半以上的处、司局和总管理局,下放了1万多个企业,国家指令性指标减少52%左右”,结合时间1954—1956年,可知赫鲁晓夫执政期间对苏联进行了改革,通过减少政府指令性指标,以及撤销一定的机构,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故D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减少对企业的指导,故排除A;苏联并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故排除B;材料未涉及提高职工工资,故排除C。故选:D。5.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的苏联。根据漫画中的“苏联、改革、多党制、私有化等内容,结合所学可知,该漫画反映的是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这一改革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缓解苏联的政治经济危机,排除A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未使苏联确立世界霸权,排除B项;1949年北约建立标志着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扩张战略部署初步形成,1955年苏联与东欧七国建立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也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6.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苏联。据材料可知,1961年至1970年苏联的社会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均呈现上升趋势,说明这一时期的苏联经济改革取得一定成效,C项正确;材料涉及苏联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经济改革的概况,据材料无法得出苏联局面消费需求的情况,排除A项;B项表述不符史实,据所学可知,苏联很长时期产业结构不合理,排除B项;D项表述不符题意,据材料可知,材料中苏联经济持续下滑是在1966年以后,排除D项。故选C项。7.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20世纪80年代的苏联许多轻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改善明显,D项正确.当时苏联仍然是重工业主导经济,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了轻工业发展,并未涉及重工业,无法说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排除B项;20世纪80年代末戈尔巴乔夫改革实行市场经济,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故选D项。8.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考点是赫鲁晓夫改革,1956年,苏共召开二十大,材料涉及的是赫鲁晓夫讲农业生产劳动率低,可知D项正确;1925年12月俄共(布)十四大通过建设工业化的方针,1928-1932年实行“一五”计划,排除A项;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排除B项;材料涉及农业生产,排除C项。故选D项。9.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后的欧美。根据材料数据可知,从1950--1990年美国、联邦德国和日本就业人口在服务业方面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农业方面呈现下降趋势,工业方面除日本有所增长外,美国和联邦德国有所下降。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因为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出现了新变化,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比重增加,C项正确;材料仅体现的是从事农业人口比重下降,无法得出农业发展速度,排除A项;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放松对经济的干预,排除B项;西方国家并未出现国民经济比重严重失调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10.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的东欧。根据材料“波兰在1956-1960年实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增长59.6%,农业增产20%。匈牙利在1968-1973年间国民收入年递增率为6%,人民消费水平也以5%-6%的速度提高,人民群众比较满意”可知,当时东欧国家经济发展较快,这是因为其经济改革的成效显著,C项正确;东欧社会主义改革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排除A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并未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路径,排除B项;在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下,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并未实现协调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11.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苏联)。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垦荒区的谷物产量不断增加,全苏的谷物产量不断增加,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苏联的赫鲁晓夫进行农业改革,通过垦荒,放权等措施提高谷物的产量,全苏的谷物产量不断增加,说明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一定成效,D项正确,材料反映全苏联和垦荒区的谷物产量,这不能反映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排除A项;在1949-1963年的苏联经济结构依然以重工业为主,其经济结构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苏联二战后的经济改革措施,无法体现其“连续性”,排除C项。故选D项。12.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7年(苏联)。据本题材料“1957年,苏联在全国设105个经济行政区,将撤销的各部所管辖的企业和组织移交给相的经济行政区国民经济委员会直接领导。1963年,105个小经济区又被合并为47个,部经济权力被中央收回”概括得出结论是:无论是1957年的改革还是1963年的改革,都还是由政府机构管理企业,也就是没有改变苏联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因而当时的苏联改革未能突破传统体制,C项项正确;无论是1957年还是1963年的改革都没有使企业的自主权扩大,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到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工业化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13.答案:A解析:中国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随后又进行了十年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78年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建立并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进,故选择A项;对外开放在1978年开始,排除B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在1992年才明确提出,排除C项;城乡差别缩小是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成就的表现,排除D项。1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联的工资改革有利于提高工人的工资水平和生产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故C项正确。苏联工资改革并不能消除平均主义的弊端,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经济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