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3单元法律与教化重点题及单元测验_第1页
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3单元法律与教化重点题及单元测验_第2页
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3单元法律与教化重点题及单元测验_第3页
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3单元法律与教化重点题及单元测验_第4页
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3单元法律与教化重点题及单元测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单元法律与教化第8课1.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的子产“铸刑书”;此后,晋国也铸刑鼎。这些法都以刑为主,以法律强制庶民履行义务。其作用就是“诘奸除暴、惩贪黜邪”。关于上述中国古代法律表述正确的是()A.着重调整社会经济生活B.法律成为“可以做”的文本C.法律成为压制性的力量D.权利是统治的基本观念【答案】C【解析】材料中各国的这些法都以刑为主,以法律强制庶民履行义务,主要是用来“诘奸除暴、惩贪黜邪”,这体现了法律对社会的压制性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着重调整社会经济生活,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法律的压制性作用,不是成为“可以做”的文本,排除B项;D项材料并未体现,排除。2.尽管董仲舒建议对其他学派加以“灭”“绝”,但汉武帝并未实际推行,只是剥夺了其他学派在官方学校中的传授资格;就是在官场之中,汉武帝也重用了一批具有法家、黄老道家、阴阳家色彩的人物。据此可知,下列关于汉武帝在治国用人方面的策略说法正确的是()A.外儒内法 B.外法内儒C.博采众长 D.法表儒里【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官场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汉武帝也重用了一批具有法家、黄老道家、阴阳家色彩的人物”说明这些思想也很重要,即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用了董仲舒儒学中的大一统思想,同时也有效利用了对休养生息有益的道家思想和对巩固君主专制有益的法家思想,具有博采众长的特点,故C项正确。3.《大明律》中对官吏徇私犯罪行为的惩处比前代更为周备严厉,(官吏)“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以当上旨,吏治涣然丕变矣。下逮仁、宜,抚循休息,民人安乐,吏治澄清者百余年”。这说明()A.重典治吏规范统治秩序B.社会基层管理强化C.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淡化D.明初经济迅速恢复【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朝以重典治理官吏,规范官吏的从政行为,有效维护了统治秩序,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吏治,而不是强化社会基层管理,排除B项;材料中“洁己爱民”“下逮仁、宜”等说法恰是儒家思想的体现,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明朝经济方面的信息,排除D项。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代浦江《郑氏规范》(部分)第12条每旦,令未冠子弟朗诵“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第86条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仍用一遵家范,违者以不孝论第128条子孙不得与人眩奇斗胜两不相下,彼以其奢,我以吾俭——摘编自尹超凡《郑氏家规的伦理价值探析》材料二王阳明平南赣乱之后,举乡约告谕乡民,以“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乡约》中,王阳明要求乡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注重修身,内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针对民众过恶,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阳明镇守南赣三年,“赣俗丕变,赣人多为良善”。——摘编自王雅克等《王阳明〈南赣乡约〉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研究》(1)根据材料一,归纳《郑氏家规》对族人的伦理教化要求,分析这些要求对郑氏家族的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制定和推行《乡约》的社会价值。【答案】(1)要求:孝义传家;清廉立身;节俭生活。影响:弘扬传统美德,使家庭成员道德和举止规范;和谐家族关系,家族凝聚力增强。(2)社会价值:宗族互助,和谐乡里;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奖善惩恶,稳定秩序。第9课1.近代欧洲存在着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以成文的法典为表现形式,以民法为典型,以演绎为思维特点;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普通法为基础,以归纳为思维特点。据此可推知()A.欧洲法律体系都是罗马法的延续B.欧洲法律体系并非都源于罗马法C.地理环境决定了法律体系的特点D.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重要意义【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法律渊源、思维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说明欧洲法律体系并非都源于罗马法,故B项正确,排除A项;地理环境只是起了重要的作用,“决定”说法有误,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体现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重要意义,排除D项。2.14世纪,意大利兴起“评论法学派”,注重联系实际生活来解释罗马法,强调罗马法与教会法、日耳曼习惯法和中世纪城市法的结合。这反映了当时意大利()A.法学已经摆脱神学束缚B.构建新时代的法律体系C.罗马法与教会法相融合D.人文主义淡化宗教信仰【答案】B【解析】材料“注重联系实际生活来解释罗马法,强调罗马法与教会法、日耳曼习惯法和中世纪城市法的结合”说明在14世纪,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欧洲的法律状况同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极不适应,所以当时意大利的法学家联系实际生活来解释罗马法,力图构建新时代的法律体系,故B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对材料概括不全面,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法学家注重罗马法与现实社会的关系,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古人心目中,“礼”是“准则法”,是法律规范的根本原则或灵魂,法律应该符合道德。法律与道德在运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问题主要是指当法律和道德发生冲突时的取舍问题:是严守法律而违逆道德,还是严依道德而修正法律?自汉唐始便以法律的让步来解决这个问题,屈法律而全道德,使体现宗法伦理关系的“礼”基本上法律化了。法律规范同时要执行道德的职能,法律公然规定了“亲亲得相首匿”的制度,公然破坏了自己的尊严而开方便之门。——摘编自许世英等《中国古代法制中的法律与道德》材料二西方国家的开庭富有浓厚的宗教仪式的色彩。法官高居法庭正中,身着黑色法官袍,头戴披肩的假发,宛如教堂壁画里传教布道的上帝。法庭的布置,严格的出场顺序,尊敬的辞令,手按《圣经》念出发自肺腑的誓言。像宗教仪式一样被戏剧化了的法律的各种仪式会唤起人们对法律的忠诚本质。在西方法律制度中,正如在西方宗教制度中一样,延续的历史意识相对较强,以致剧变也被有意识地解释成为保存和贯彻过去的观念、原则所必需的。法律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是已经被权威者载入成文法的各项条款,或是前任法官在类似的情况下所作的判决,以及其他的权威渊源。《摩西十诫》中禁止杀人、通奸、偷窃、作伪证和欺诈等诫条成为建立各个法律部门的基础。这是法律的宗教性的重要体现。——摘编自张冉《试论宗教对西方法律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种法制理论。(2)根据材料二,概括宗教伦理对西方法律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答案】(1)特点:礼是法律规范的根本原则,法律应该符合道德,法制活动中强调以礼入法,屈法伸德,宗法、伦理色彩强。评价:中国古代的法制是君主专制的工具,汉唐以来的法制理论,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传统小农经济基础上,以服务君主专制为目的,带有深厚的人治特点和纲常伦理,不利于法制权威的树立。(2)影响:宗教伦理在西方法律的实施、司法程序、仪式和结果等各个环节都有明显体现。原因:古代罗马法的影响;基督教在中世纪渗透到欧洲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为突出法律的权威。第10课1.法学教授童光政在《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中写道:“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新时期我国进一步完善“民治”的措施有()A.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198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宪法是中国法治建设的一个里程碑,它在法律上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并宣布了一个法治时代的开始,为新时期法治建设确立了目标,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故D项正确。2.下图为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法规数目图表。从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A.我国恢复人大、政协制度B.我国实行基层民主选举C.我国法律体系更加完备D.我国走上依法治国道路【答案】C【解析】根据图表信息可知,1979—2005年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法规数目相比1949—1978年制定的法律法规数目大幅增加,体现了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故C项正确;人大、政协制度在1949—1978年没有被废除,排除A项;图表反映的是法律法规数目的增多,与基层民主无关,排除B项;“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写进宪法并确定下来是在1999年,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3.有学者指出,根据礼仪与礼义一体化的原则,只要在当今核心价值观中尚保存有某种礼义,在价值实践中则可以部分参考和借鉴传统礼仪的操作,或者说可以从传统礼仪中获得实践性的领悟和启示。这表明()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传统礼仪影响较大B.传统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借鉴C.传统文化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只要在当今核心价值观中尚保存有某种礼义,在价值实践中则可以部分参考和借鉴传统礼仪的操作,或者说可以从传统礼仪中获得实践性的领悟和启示”可知,传统资源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间接的理论诠释,同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提供借鉴,故B项正确;从材料无法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传统礼仪影响的程度,故A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并未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背景,故D项错误。第三单元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唐高宗曾命人对《永徽律》律文进行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法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可见,《唐律疏议》强调()A.天人感应B.法律与道德教化相结合C.三教合一D.天理与伦理道德相联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德礼为政教之本,刑法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可知,《唐律疏议》强调将道德与法律相互结合,故B项正确。2.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建国之初,当先立纲纪”,1367年,颁布《律令直解》。1373年,朱元璋又亲自参与编定《大明律》,其中规定“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在胡惟庸案后,又颁布《昭示奸党录》等法律文件。这说明朱元璋()A.强调法律治国作用 B.推行法家治国思想C.推行法治代替人治 D.严查官员擅权贪污【答案】A【解析】材料中介绍了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进行的一系列立法工作,说明朱元璋重视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故A项正确;B、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并未涉及官员的贪污问题,排除D项。3.宋代理学家指出,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困厄万端;颜渊一箪食、一瓢饮,穷居陋巷,但他们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这反映出宋代理学家()A.强调对物理的探究 B.忽视道德教化的作用C.重视人的内在完美 D.反对人对物欲的追求【答案】C【解析】“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困厄万端;颜渊一箪食、一瓢饮,穷居陋巷”是两个人外在的困顿,但是两个人“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这是对其内心能在困境中“自得其乐”的一种肯定,反映了宋代理学家重视人的内在美,故C项正确;A、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不符合理学家的思想主张,均排除。4.有学者认为:“罗马法有两点很重要:其一,所有的法律都是为人所制定的;其二,法的准则是要诚实地生活,不损害他人,让每一个人都得到他应得的部分。”由此可知,罗马法()A.重视保护私有财产B.推崇法律至上的原则C.立足解决现实问题D.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答案】D【解析】罗马法中的体现出来的法律由人制定、法律不损害他人、应当让每一个人都得到他应得的部分的特点,反映了罗马法对人的关照,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故D项正确;保护私有财产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项;法律至上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通过罗马法解决现实问题,排除C项。5.法国大革命中制定的《人权宣言》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它在政治和法律领域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变化”是指()A.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B.以法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权利取代封建特权C.将启蒙思想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D.《人权宣言》成为法国1791年宪法的序言【答案】B【解析】《人权宣言》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资产阶级的权利,它改变了以前通过君主个人意志获得封建特权的状况,这是其在政治和法律领域带来的根本性的变化,故选B项。6.英国议会在19世纪30年代通过的一部法律规定:“……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区选举产生议员之权利,将该项权利授予人口稠密、资源富饶之大城市;且增加州郡之代表名额;宜扩充有权参加议员选举之人数。”从这一法律规定中获利最多的可能是()A.骑士贵族 B.工农阶层C.工业资产阶级 D.金融资产阶级【答案】C【解析】材料指的是19世纪30年代英国的民主化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处于工业革命时期,这一规定有利于增加新兴工业城市的选举名额,满足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需求,故C项正确;该规定不利于保障封建骑士贵族的利益,故A项错误;在这次改革中,工人、农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较大的限制,故B项错误;这一规定对人数较多的工业资产阶级有利,而不是人数较少的金融资产阶级,故D项错误。7.恩格斯说过:“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他们成为神学的科目。”这并不代表所谓“中世纪把现代文明一扫而空”。“文明世代保存在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里,这远比保留在可以被烧毁的书籍中更稳固。”恩格斯意在()A.抨击中古时期的神学控制欧洲文化B.阐释中古时期的基督教内容广泛C.肯定基督教在文明传承中的作用D.痛斥基督教曾经毁坏欧洲文明【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文明世代保存在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里,这远比保留在可以被烧毁的书籍中更稳固”可知,恩格斯肯定基督教在文明传承中的积极作用,故C项正确。8.195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此次改革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却有许多农民将自己的土地卖出。这种现象()A.体现小农经济的稳定性B.反映了土地改革过程的曲折和艰难C.说明农村城镇化效果明显D.促进中国共产党加快农业合作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分给农民土地,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结果却有许多农民将自己的土地卖出”表明许多农民又失去了土地,反映出土地改革过程的曲折和艰难,故B项正确;农民又失去土地,无法体现小农经济的稳定性,排除A项;C项在材料无法体现,也不符合史实,排除;1953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始,排除D项。9.1978年,邓小平说:“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材料主要说明()A.国家明确了人大的立法权B.法制建设具有迫切性C.政府清除了以权代法现象D.民主政治有法律保障【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了立法成为人大的主要任务,这说明当时迫切需要进行法制建设,B项正确;人大的立法权早在人大建立时就已明确,A项错误;材料只是阐述了邓小平关于法律地位的主张,并不能得出政府清除了以权代法的现象,排除C项;根据材料“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可知,当时立法工作尚存在不完善之处,由此可以判断民主政治缺乏法律保障,排除D项。10.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把编纂民法典作为重要的立法任务,此后立法机关逐步对原有民法中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旧规则进行纠正,并补充必要的规则。2017年,作为开篇之作的民法总则获全国人大表决通过;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些举措()A.为社会主义民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确立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C.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D.标志着我国开始依法治国【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此后立法机关逐步对原有民法中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旧规则进行纠正,并补充必要的规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举措都是基于我国社会不断发展而实施的,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故C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确立为社会主义民主奠定了基础,排除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1954年就已正式确立,排除B项;材料中的措施不是我国开始依法治国的标志,排除D项。11.1957年,毛泽东说:“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自己制定的。”1978年,邓小平说:“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014年,习近平说:“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这主要说明在我国()A.始终贯彻依法治国方针B.人民是法治的主体和力量源泉C.民主政治有了法律保障D.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日益增强【答案】B【解析】材料中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均强调人民在法治中的重要性,说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是法治的主体和力量源泉,故选B项。12.习近平在2020年1月15日至16日中央政法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教育、道德教化,改进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评选表彰工作,让全社会充满正气、正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A.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文化发展B.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C.将其融入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全过程D.把立德树人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答案】C【解析】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将其融入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全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故C项正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发展,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决定文化发展,A项错误;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B项错误;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朱元璋惩元末法制松弛之弊,对立法十分重视。《大明律》分名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七部分。在对待谋反、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恶”的行刑上,以及秘密宗教活动的处治,比以前严厉而且残酷。《大明律》增设“奸党”一条,还规定:“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明律专列“钞法”,保障货币秩序,并且还增订了《市廛》《田宅》《钱债》《邮驿》《营造》等编。——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清末新政中的修律变法改革,主要包括删改旧律、制定新法两部分内容。删改旧律,基本完成了传统中国律法的轻刑化、人道化、平等化的改造工作;制定新法,大体完成了刑法、民法、商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法院编制法等传统中国律法所没有的法律起草工作。经此改革,传统中国诸法合体的法律编纂体系基本被打破,初步建立较为完备的现代法律体系。——摘编自李在全《清末修律制法述略》材料三到2010年底,中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至此,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摘编自张金才《近十年来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及成就》(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明律》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同《大明律》相比,清末修律制法的特点及其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法制建设的意义。【答案】(1)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