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15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0分,共24分)1.(2分)石缝间的蒲公英,远不似田野上的同zōng生长的那样茁壮。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____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生命就是这样被环境规定着,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无情,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bó。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宗博wānyì B.综博mànài C.综搏mànyì D.宗搏wànài2.(2分)石缝间的蒲公英,远不似田野上的同zōng生长的那样茁壮。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____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生命就是这样被环境规定着,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无情,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bó。给语段横线处选择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A.贫困却虽然但 B.贫穷还因为所以 C.贫瘠又尽管但 D.贫乏而也许但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盘旋的圆形队和轻快飞舞的鹤姿,悠悠扬扬,壮观绮丽,美不可言。(绮丽:鲜艳美丽) B.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砥:磨刀石) C.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蛮拼的:挺努力的) D.气温高达三十六度,我们的交警依然坚持上路指挥交通。想一想,我也是醉了。(醉了:陶醉了)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中那种对群众疾苦无动于衷的现象基本消失了 B.在2015年5月31日结束的香格里拉对话中,国防部发言人就中国礁岛问题进行了重申,可谓喋喋不休 C.曾经发生的沉船事故至今让师生心有余悸 D.想当年楚庄王韬光养晦,在春秋争霸中,一鸣惊人,成为春秋五霸之一5.(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乡试中举,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亚元” B.唐代杜牧《赠别》诗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诗句,后来人们称女子十三四岁年纪为“豆蔻年华” C.曹禺,本名万家宝,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等 D.《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6.(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平凡的世界》在央视热播后,使扮演孙少安的演员王雷变得家喻户晓B.“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者是魏源的故居坐落在风景怡人的隆回县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2015年亚洲女子排球赛上中国女队员体现出来的拼搏精神和激动场面,让现场观众激动不已7.(2分)我国素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代文明用语典雅而简洁。在现代社会交际中偶尔使用更能平添一分书卷和儒雅之气。下列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A.操场上碰到同学时说“久仰大名” B.向老师请教问题时说“不吝赐教” C.归还所借之物时说“请笑纳” D.向陌生人介绍自己父亲时说“令尊”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2分)8.(16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各题。【甲】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范晔《强项令》)【乙】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踊①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②事,一人定国。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③;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④,不仁者以身发财⑤。(节选自《大学》)【注释】①踊:yī,通“一”。偾:fèn,偾事,坏事。③舒:慢慢消费的意思,这里指节俭。④以财发身:用仗义疏财修养德行。⑤以身发财:用生命敛钱发财。(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宣悉以班诸吏(分发)B.使宣叩头谢主(感谢)C.一国兴仁(兴起)D.踊人贪戾(暴戾)(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后特征为洛阳令B.由是搏击豪强C.生财有大道D.为之者疾,用之者舒(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威不能行/一令乎B.以/宣尝为二千石C.则/财恒足矣D.仁者/以财发身(4)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刻画了董宣秉公执法、不畏权贵的“强项令”形象;乙文则是用格言的形式告诫世人修身以治国的道理。B.甲文“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辆”,体现了董宣为官清廉、生活贫困;乙文“为之者疾,用之者舒”,提倡消费者应该节俭。C.甲文从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详细记叙了董宣断案的经过。D.甲文董宣死后家境贫寒的景象刚好印证了乙文中“不仁者以身发财”的观点。(5)对选文写作手法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通过正面、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乙文通过对比手法表明修身、治国之道。B.甲文行文活泼,语言富有表现力;乙文句式整饬,语言平实。C.甲文浓墨重彩刻画董宣秉公执法,只是为了突出他个人英雄形象;乙文以“一言偾事,一人定国”说明个人言行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D.甲文集描写、议论、记叙为一体;乙文则以议论为主。(6)将甲、乙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将何以理天下乎?②生之者众,食之者寡。(7)请结合甲文文意,分析“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9.(8分)请根据提示写出空缺的句子。(1),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2)云横秦岭家何在?。(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出师表》中表现临危受命的句子是,。(4)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李商隐《夜雨寄北》“,”的相思里;它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牵挂中。10.(2分)《水浒传》中人物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①、②处。人物内容感悟宋江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①(、)(性格特点),人称“及时雨”。②宋江的这首诗后来被人告知蔡九知府,被认定为反诗。11.(6分)综合性学习。2015年端午节即将来临,班委会决定举行一次“趣味语文”活动。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个富有文采的主题。(2)调动思维,趣味竞猜。忠言逆耳原辞楚,事不由人屈问天。(打一古代诗人名字)(3)名联补缺。一门父子三词客,。(4)走进对联。下面是一份《“对联”问卷调查表》,请用一句简洁的话表述你所读到的信息。年龄段12﹣25岁(100人)30﹣45岁(100人)45岁以上(100人)喜爱对联的人数比18%40%65%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相关问题12.(8分)人间草绿王本道①“草色遥看近却无”。春寒尚料峭着,周遭依然是凛冽透骨的寒气。拨开杂陈的衰草,眼前竟泛出一片新绿!一株又一株草芽,含着几分鹅黄,嫩嫩的,鲜鲜的,钻出了土层。春草懂得自己的使命,在刚刚融雪的泥泞坎坷中,漫生漫长起来,大地将因此又一次盛满绿意欢歌,天空也将因此又一次充满淡雅的馨香。纤纤芳草,每年初春必得穿越最寒冷的日子,才能抵达这个世界,一点一滴聚敛着微弱的生命能量,绿遍天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千世界因此而充满生机,无数生命因此而有了赖以存活的希望和依托。②自然界中草的种类委实太多了,绝大多数人分不出它们的类别,叫不出它们的名字,甚至被称作是“野草”,时常被轻易除掉。但是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讲,每一棵草都有自己的名字,并在这颗星球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而年复一年,看到岁岁还生的芳草,让我更多想到的,却并非它们的“实用”价值,而是它给人的某种精神支撑。四十多年前我在乡村插队,与青青芳草亲密接触,视野所及,一片茂盛。劳动休息时躺在草地上,混杂着泥土味道的青草气息沁人心脾,那味道我至今无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只能说是一种专用的味道,让我身心感到踏实清爽。③对于人间草木,大多数人会将目光投向花与树,关注一朵花的含苞与绽放,留意一棵树何时发芽抽青,很少有人去问津一株小草。其实世间的每一种草都是花,每一种花也可以说是一种草。。草儿从刚刚被融雪洗出嫩嫩的鹅黄,便开始了自己的生长周期。先是长出几枚纤细的叶片,继而在叶片中间钻出一棵嫩茎,很快嫩茎的枝头就长出几棵米粒大的蓓蕾,接着便会绽出细小的花瓣来。这些“草花”,颜色各异,大小不等,密密匝匝,依附着几片绿叶,虽不妖娆,却茁壮挺拔;虽孤寂淡然,却凭着一种自信,在山野田间活出了属于自己的光彩。而一朵花,即便是有名的花,从含苞到绽放,姹紫嫣红,让人赏心悦目,可是花期一过,便旋即回归“草”的形象。而对这些“花草”,依然要栽在精美的花盆里,浇水,施肥,剪枝,精心养护,稍有懈怠就枯萎死去,永不复生。④相对于一棵小草,树无疑就是伟岸、挺拔的。树的寿命很长,一棵树常可以活过上百年乃至几千年,似乎是草的成千上万倍。但草的寿命该怎样计算?岁岁枯荣的“枯”,应该是在严冬时休眠而已,每当春风一起,又是一片欣欣向荣。而时空年复一年无穷匮也,树与草的寿命孰长孰短呢?凡是有树的地方,周围总是有一片茵茵绿草陪伴装点着,在庄严的大树下,一棵棵小草不卑微,不羞愧,丝毫不自惭形秽,反倒坚忍从容,宁静安然,面对着树与草,我突发奇想,如果世间只有树而没有草,那么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一棵棵的树如同木桩似的插在黑土地里,突兀、孤独,树下空空如也,了无生气。⑤转眼就是春天,“天涯何处无芳草”。随着气温日渐回升,春草将热情奔放、淋漓尽致地挥洒它绿色的畅想。世间的生命,本无高贵卑微之分,如果在自然界中做不了牡丹、玫瑰,纵使做一棵小草,也要坚强挺拔,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投身经天纬地的绿色之中。(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4月7日期,有删改)(1)请在文中找出能概括本文主旨的句子。(2)结合文意,说说第③段划线句子的深刻含义。其实世间的每一种草都是花,每一种花也可以说是一种草。(3)本文赞美了草卑微而不自卑、弱小却从容坚定的精神品质,也写了花和树的特点,说说这运用了什么手法?并简要概括花和树的特点。(4)文章描写细腻,催人奋进。仔细阅读第②段加点的句子,结合全文,说说我们感受到哪些精神支撑?(准确写出两条即可)13.(8分)食品添加剂中的“白富美”①很多人觉得食品添加剂不是“好东西”,希望食品都能“零添加”;也有很多人觉得“天然成分”比“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更安全,所以要选择“纯天然”。但人们或许不知道,有些食品添加剂并不会危害健康,甚至加了比不加更有益;也有些食品添加剂本来就是“天然成分”,可谓食品添加剂中的“白富美”。②在这些有益健康的食品添加剂中,首先要说一说营养强化剂,它们是食品添加剂中的一大类,包括了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钙、铁、锌、硒等)和其他营养物质(深海鱼油、乳铁蛋白等)。③对于某些特殊人群,营养强化剂是必需的,比如一些婴儿的母亲没有母乳,孩子需要吃婴幼儿配方乳粉,这些乳粉就必须加入多种营养强化剂,配合乳清蛋白等其他成分就可以最大程度满足婴儿的全部营养需求,使宝宝健康成长。④近年来,粗粮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粗粮富含对人体有益的膳食纤维。食品添加剂中有一大类叫增稠剂,一般是胶类、多糖类、糖醇类和改良淀粉类物质,其中有很多品种都是来自于天然食材的膳食纤维。比如,提取自豆类植物的刺云豆胶、槐豆胶、瓜尔胶、葫芦巴胶、决明胶、皂荚糖胶、田菁胶、大豆多糖;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黄原胶,可得然胶;提取自海藻的卡拉胶、海藻酸钠、海萝胶;提取自其他植物的黄蜀葵胶、亚麻籽胶、沙蒿胶、阿拉伯胶、果胶;提取自动物皮、骨和结缔组织的明胶;还有近些年保健品中较为常见的甲壳素、葡聚糖、壳聚糖也都是膳食纤维。⑤另外,安全高效的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也是对健康有益的一种食品添加剂,因为抗氧化剂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当然,对于那些听到化学名词就心里不舒服的“自然爱好者”,另一些抗氧化剂可能更适合他们的胃口,比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还有一些抗氧化剂是直接从植物中提取的,比如茶多酚、甘草抗氧化物、迷迭香提取物、竹叶抗氧化物等,它们也包含多种抗氧化成分,不过在食品中添加的量也比较少。⑥食品添加剂里面还有些品种听起来十分“高端”“洋气”,比如番茄红素、蜂蜡、石榴果汁浓缩物、薰衣草油、紫苏油等。甚至有些百姓厨房里的常见调料也算食品添加剂,比如八角、茴香、丁香、肉桂等。另外,目前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中90%是来自鲜活农产品,仅有10%左右来自加工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威胁其实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可怕,而且适当吃一些具有营养强化作用的加工食品,是有益无害的。(摘自《百科知识》)(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主要说明方法有。(2)请你根据第④段文意理清“粗粮”、“膳食纤维”、“食品添加剂”之间的关系。(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近年来,粗粮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粗粮富含对人体有益的膳食纤维。(4)结合生活实际,你认为自己平时的饮食中哪些是有食品添加剂的?(任举两例)现在你有了怎样的认识?14.(8分)谨防数字化痴呆症刘戟锋①上世纪90年代初,当笔者的导师,著名理论家龚育之先生开始学习电脑打字时,他自嘲道,练习电脑打字,是因为自己的字写得不好。那时我们未曾想到,仅仅几年后,就像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描述的那样,巨大的数字化浪潮,将包括儿童在内的庞大社会群体一网打尽,人类社会踏上了数字化的“不归路”。②凡事有利也有弊,有得必有失。韩国首尔脑部平衡中心专家不无忧虑地告诫: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有报纸专门撰文列举若干相关症状,如“你只记得住自己的单位电话和家庭电话”,“你觉得新认识了某人,但其实曾见过他”,“你在车里安装导航设备后就看不懂纸质地图了”,等等。③数字化痴呆症?信还是不信?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不管这类说法是危言耸听,还是警世洪钟,有一点可以肯定,从人类思维方式来看,过度痴迷和依赖数字化产品,势必导致大脑发育和使用的不平衡。在数字化与信息化时代,动动手指就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应有尽有的资料,知识的获取即时化了,人类的创造力却下降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海量化了,人类的注意力却分散了。科技与经济的联系全球化了,人类社会群体间的亲情却淡漠了。碎片化信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之大,可以一言以蔽之:以目废心。④当数字化时代造成信息泛滥,负面效应就会浮出水面。对一些热点事件的全方位报道为何让人产生信息厌倦之感?连篇累牍的电视剧为何让人感到视觉疲劳?人类数千年大浪淘沙仅存的少数名著为何风光不再?当我们长期沉溺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为之欣喜,为之癫狂,为之焦虑时,是否也该冷静地检讨一下,我们的思维习惯、日常行为、生活体验是否发生了某种扭曲与异化?⑤前不久,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一个名叫“绿岸”的小镇。由于该小镇位于美国国家无线电静默区内,手机、路由器、电视、广播等电子产品在这里统统失灵。如果有人需要与外界传递消息,镇上有唯一一台付费电话可以和外部联系。据了解,从六七年前开始,越来越多想要戒掉“电子瘾”的人们搬到这里,感受缓慢、宁静与本真的生活。⑥对于那些对现代生活感到疲惫的人们来说,美国“绿岸”小镇的桃花源式生活可遇不可求。在数字化时代,将过度使用数字产品引发的种种问题归咎于器物本身,也不是一种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克服数字化痴呆症,需要增强对自身行为的把控能力,养成更加积极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被数字化产品“绑架”了思维、“绑架”了生活。(1)请根据提示,用概括的语言完成思路。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2)第④段讲到,我们的思维习惯、日常行为、生活体验都发生了某种扭曲与异化,请在文段③中找到具体的危害现象。(任写两点即可)(3)找出文中的主要论证方法。(写出两个)(4)结合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谈谈你预防数字化痴呆症的具体措施。(至少写两条)三、作文(共50分)15.(50分)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文题一:一封家书文题二:毛毛虫问蝴蝶:“怎么才能成为一只蝴蝶?”“首先要有飞行的渴望,其次要敢于冲破束缚你的安全而温暖的茧。”“那不是死亡吗?”“表面上是死亡,实际上是新生。”有些时候我们不是因为难就不敢做,而是不敢做才变得难了。这就是勇气。请以“___(勇气、自信、坚强……)让我走出困境”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如果你选择文题一,请以书信的形式作文,可自拟题目;②如果你选择文题二,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少于600字。
2015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0分,共24分)1.(2分)石缝间的蒲公英,远不似田野上的同zōng生长的那样茁壮。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____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生命就是这样被环境规定着,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无情,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bó。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宗博wānyì B.综博mànài C.综搏mànyì D.宗搏wànài【考点】13:注音;16:根据拼音写字词.【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汉字字音和字形的把握,注意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字形,按照汉语拼音方案注音。【解答】A.“拼搏”中的“搏”,不是“博”;“狭隘”中的“隘”读“ài”不是“yì”;B.“同宗”中的“宗”,不是“综”;“拼搏”中的“搏”,不是“博”;“藤蔓”中的“蔓”读“wàn”,不读“wān”;C.“狭隘”中的“隘”读“ài”不是“yì”;“藤蔓”中的“蔓”读“wàn”,不读“mān”;D.正确。故选:D。【点评】做本题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2.(2分)石缝间的蒲公英,远不似田野上的同zōng生长的那样茁壮。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____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生命就是这样被环境规定着,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无情,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bó。给语段横线处选择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A.贫困却虽然但 B.贫穷还因为所以 C.贫瘠又尽管但 D.贫乏而也许但【考点】23:词义辨析;26:正确使用词语.【分析】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辨析近义词间的细微差别,包括词意,语体,感情色彩等方面,明确关联词的用法,再仔细分析句子中各分句之间的关系。【解答】(1)贫困:生活贫穷而困难的。贫瘠:指土地不肥沃,土壤层薄,动植物难以生存。根据句意,第一空填“贫瘠”。从而排除了A、B、D。(2)却:表转折;还:仍然;又:表示几种情况或几种性质同时存在,变并列;而:连词,表并列、表递进、表转折,表修饰等。“生命就是这样被环境规定着,被环境改变着,”两种并列的情况同时存在,第二空填“又”。(3)(4)“虽然…但”表转折;“因为…所以”表因果;“尽管”表示不必考虑别的,不必担心;也许:可能但不肯定地。“但”表转折。“适者生存的规律无情,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bó。”根据语境,三、四空选:“尽管”、“但”。句中各空依次填:贫瘠、又、尽管、但。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近义词及连词的使用。难点是掌握每一个词语的准确含义以及近义词语间的细微差异;准确把握语境。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盘旋的圆形队和轻快飞舞的鹤姿,悠悠扬扬,壮观绮丽,美不可言。(绮丽:鲜艳美丽) B.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砥:磨刀石) C.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蛮拼的:挺努力的) D.气温高达三十六度,我们的交警依然坚持上路指挥交通。想一想,我也是醉了。(醉了:陶醉了)【考点】22:字词的含义.【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准确运用,注意结合语境考虑成语的词义、词语范围、感情色彩是否运用恰当,是否有书面语和口语之别,用筛选法或淘汰法得出正确答案。【解答】ABC.正确;D.醉了:无语了,不再说话了,服气了。而不是陶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准确运用,注意结合语境揣摩是否准确。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中那种对群众疾苦无动于衷的现象基本消失了 B.在2015年5月31日结束的香格里拉对话中,国防部发言人就中国礁岛问题进行了重申,可谓喋喋不休 C.曾经发生的沉船事故至今让师生心有余悸 D.想当年楚庄王韬光养晦,在春秋争霸中,一鸣惊人,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考点】26:正确使用词语;49:成语.【分析】本题要结合成语的含义来分析。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本题要求判断错误的,凭借积累的知识直接判断即可。【解答】A.“无动于衷”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使用正确。B.“喋喋不休”指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不符合语境。C.“心有余悸”指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使用正确。D.“韬光养晦”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使用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对成语的含义要准确掌握,并能灵活运用。5.(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乡试中举,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亚元” B.唐代杜牧《赠别》诗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诗句,后来人们称女子十三四岁年纪为“豆蔻年华” C.曹禺,本名万家宝,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等 D.《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考点】F5:文学常识.【分析】本题要结合文学常识来分析。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的作家可以从作品、朝代、字号等方面掌握。【解答】A.乡试中举,第一名叫“解元”,不是“状元”,第二名至第十名叫“亚元”;B.表述正确;C.表述正确;D.表述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认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掌握重点作家的简介,可以按朝代顺序列表整理归纳。6.(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平凡的世界》在央视热播后,使扮演孙少安的演员王雷变得家喻户晓 B.“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者是魏源的故居坐落在风景怡人的隆回县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2015年亚洲女子排球赛上中国女队员体现出来的拼搏精神和激动场面,让现场观众激动不已【考点】79:病句辨析与修改.【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和修改,掌握常见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前后矛盾、表意不明、语义赘余等。注意仔细阅读原句,凭语感找出病因,看语句是否通顺,前后是否搭配,语序是否合理等,然后修改。如果凭语感找不出来,可以压缩句子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解答】A.缺少主语,“通过”“使”二去一;B.前后搭配不当,压缩主干为“提出者是隆回县”,改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者是故居坐落在风景怡人的隆回县的魏源”;C.正确;D.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体现出来的拼搏精神”可以,但“体现出来的激动场面”不搭配,去掉“和激动场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7.(2分)我国素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代文明用语典雅而简洁。在现代社会交际中偶尔使用更能平添一分书卷和儒雅之气。下列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A.操场上碰到同学时说“久仰大名” B.向老师请教问题时说“不吝赐教” C.归还所借之物时说“请笑纳” D.向陌生人介绍自己父亲时说“令尊”【考点】71: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分析】本题要结合语言得体来分析语句。本题要结合主题“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来分析各个选项是否得体。从说话的场合、说活的对象、表达的情感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即可。【解答】A.“久仰大名”所用场合应该为双方第一次见面,与同学应该是很熟悉了,所以使用不得体。B.“不吝请教”表现了对老师的尊重,得体。C.“请笑纳”适用于赠送礼物时,归还物品时应说“谢谢你的物品,对我很有用”。D.向陌生人介绍自己父亲时应说“家父”,称呼对方父亲时用“令尊”。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要明确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即文明得体、有内容,语言力求清楚、明了、简洁,表达力求意思明确、语句顺畅等。平时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交流时也要注意语言得体。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2分)8.(16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各题。【甲】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范晔《强项令》)【乙】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踊①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②事,一人定国。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③;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④,不仁者以身发财⑤。(节选自《大学》)【注释】①踊:yī,通“一”。偾:fèn,偾事,坏事。③舒:慢慢消费的意思,这里指节俭。④以财发身:用仗义疏财修养德行。⑤以身发财:用生命敛钱发财。(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A.宣悉以班诸吏(分发)B.使宣叩头谢主(感谢)C.一国兴仁(兴起)D.踊人贪戾(暴戾)(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后特征为洛阳令B.由是搏击豪强C.生财有大道D.为之者疾,用之者舒(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A.威不能行/一令乎B.以/宣尝为二千石C.则/财恒足矣D.仁者/以财发身(4)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A.甲文刻画了董宣秉公执法、不畏权贵的“强项令”形象;乙文则是用格言的形式告诫世人修身以治国的道理。B.甲文“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辆”,体现了董宣为官清廉、生活贫困;乙文“为之者疾,用之者舒”,提倡消费者应该节俭。C.甲文从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详细记叙了董宣断案的经过。D.甲文董宣死后家境贫寒的景象刚好印证了乙文中“不仁者以身发财”的观点。(5)对选文写作手法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甲文通过正面、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乙文通过对比手法表明修身、治国之道。B.甲文行文活泼,语言富有表现力;乙文句式整饬,语言平实。C.甲文浓墨重彩刻画董宣秉公执法,只是为了突出他个人英雄形象;乙文以“一言偾事,一人定国”说明个人言行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D.甲文集描写、议论、记叙为一体;乙文则以议论为主。(6)将甲、乙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将何以理天下乎?②生之者众,食之者寡。(7)请结合甲文文意,分析“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考点】D4:文言实词;DB:课外文言文阅读;DC:朗读节奏划分;DF:文言翻译.【分析】本题是文言文对比阅读,两篇都时课外文言文。(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还要能区分常见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2)本题考查对古今异义词的辨析。古汉语中有一些字形与现代汉语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辨析。(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抓住各个选项表述的要点,结合课文的内容,注意判断正误即可。(5)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辨析。常见的写作手法有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前后照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正面侧面描写、借古讽今等;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即可。(6)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7)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即可。【解答】(1)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B项错,“谢”是古今异义词,在这里指认错,道歉。(2)本题是选择题,结合题意可知,这是要求选择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A.“特征”古义指特意征召,是两个词;今义指一个客体或一组客体特性的抽象结果。B.“搏击”古义指打击;今义指搏斗。C“生财”都是“发财”的意思。D“疾”古义指快;今义指疾病。故选C。(3)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掌握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预感和句子结构来断句即可。A项错误,这句话的意思是:威势竟然不能使一个洛阳令听命吗?所以正确的断句为:威不能/行一令乎。(4)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各个选项的要点,找到相应的内容,判断即可。甲文董宣死后家境贫寒的景象刚好印证了乙文中“仁者以身发财”的观点,不是“不仁者以身发财”的观点。故选D。(5)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根据各个选项的要点,判断即可。乙文以“一言偾事,一人定国”不是说明个人言行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而是说明国君言行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故选C。(6)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重视句式的选择、特殊用法和句中关键词的意思。第一句要注意关键词“何以”“理”的意思;第二句要注意关键词“生”“食”的意思。(7)首先要理解天子和白衣的含义。然后根据身份地位的不同,写出处理事情的方式也应该不同等。答案:(1)B(2)C(3)A(4)D(5)C(6)①将拿(凭)什么来治理天下呢?②生产财富的人很多,消费财富的人很少。(7)①“天子”与“白衣(百姓)”地位不同,身份不同,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应不同;②作为天子,要治理天下,更应遵守法纪。译文:甲: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今河南杞县南)人。后来特地征召董宣为洛阳令。当时湖阳公主家的奴仆白天杀人,因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不能抓捕到。等到公主出行,用这个家奴当随从,董宣就在夏门亭等候他们。于是就拦住车马,用刀在地上画着,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那个家奴下车,就杀了那个家奴。公主立即回宫向皇帝告状。皇帝很生气,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皇帝说:“想说什么?”董宣说:“陛下圣德,使国家中兴,却放纵家奴杀良民,将如何治理天下呢?我不需用鞭子打,请让我自杀。”就用头撞击房柱,血流满面。皇帝命令宦官挟持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听从。宦官强使董宣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公主说:“文叔做普通人的时候,私藏逃亡罪人,官吏们不敢上门搜捕。如今做了天子,威势竟然不能使一个洛阳令听命吗?”皇帝笑着说:“天子与一般人身份不同。”于是就敕封董宣为强项令,放了他,赐给他钱三十万。董宣把钱全部分给了下属官员。董宣从此开始打击豪强恶霸势力,没有不震惊害怕的。京师百姓称他为卧虎,歌颂他说:“董少平做洛阳令,鸣冤之鼓不再响。董宣当了五年洛阳令,七十四岁死于任上,皇帝遣使到他家里吊唁慰问,只见粗布被褥覆盖遗体,妻子儿女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光武帝伤心地说:“董宣清正廉洁,直到他死了我才知道!”因此追授予官衔艾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他。乙:一家讲究仁义,整个国家都会崇尚仁义。一家提倡谦让,整个国家都会推崇谦让。(统治者)一人贪婪暴戾,全国都会群起作乱。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就是这样。这就叫做一句话毁坏整个事情,一个人安定整个国家。生财之道是,生产的人多而消费的人少;做事情的人积极而使用的人节俭。这样,财富就一直会很充足。仁义的人用财富帮助人们提高健康,不懂仁义的人是用伤损他人的身体来求得财富。【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观点,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第七题是难题,要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来体会言外之意。9.(8分)请根据提示写出空缺的句子。(1)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出师表》中表现临危受命的句子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与危难之间。(4)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相思里;它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牵挂中。【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解答】(1)有约不来过夜半;(2)雪拥蓝关马不前;(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与危难之间;(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注意“郎”比喻写成“朗”。【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的积累,注意识记正确,不漏字,不要出现错别字。10.(2分)《水浒传》中人物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①、②处。人物内容感悟宋江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①(叛逆、敢于造反)(性格特点),人称“及时雨”。②宋江的这首诗后来被人告知蔡九知府,被认定为反诗。【考点】F1:名著人物;F2:名著情节;F4:名著综合.【分析】本题考查了考生对名著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学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分析形象要结合材料来分析。本题要结合《水浒传》来理解。【解答】通过感悟中的“及时雨”①说的是宋江,然后根据诗的内容和“被定为反诗”一句,明确他叛逆、敢于造反的性格特点。根据诗中“敢笑黄巢不丈夫”一句,明确人物②是黄巢。答案:①叛逆,敢于造反(答到大意即可给满分)②黄巢【点评】本题考查了考生对名著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并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11.(6分)综合性学习。2015年端午节即将来临,班委会决定举行一次“趣味语文”活动。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个富有文采的主题。(2)调动思维,趣味竞猜。忠言逆耳原辞楚,事不由人屈问天。(打一古代诗人名字)(3)名联补缺。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4)走进对联。下面是一份《“对联”问卷调查表》,请用一句简洁的话表述你所读到的信息。年龄段12﹣25岁(100人)30﹣45岁(100人)45岁以上(100人)喜爱对联的人数比18%40%65%【考点】81:新闻广告标语;84:综合读写.【分析】(1)拟写活动主题的写法:首先要确立主题,然后要用关键词或句子准确表达主题,并且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此外最好要做到句式整齐,字数一致,意思清楚,能够突出活动特点。(2)此题属文学常识,文学常识一般是指作者、国家、时期(朝代)、作品、评价等。(3)对联的一般要求是:①上下句字数相等。②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反,有时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③上下句对应位置的字眼词性相对、结构相同、不重复用字。(4)分析图表应注意: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③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④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解答】(1)做此题要注意题目中的信息,“2015年端午节即将来临”,再拟写主题。(2)屈原主要作品有《离骚》、《楚辞》、《天问》、《九章》等,此题中“忠言逆耳原辞楚,事不由人屈问天”暗含了《楚辞》、《问天》两部作品,所以谜底是屈原。(3)此题补写名联,属文学常识题,学生需注意在平时多加积累。(4)做此题要认真观察并对比表格数据的不同及变化趋势。需对表格做横向比较分析相关内容:人群年龄与喜爱对联的人数,就可准确回答问题。答案:(1)了解端午习俗,弘扬传统文化。(2)屈原(3)千古文章四大家(4)喜爱对联人数所占总比例由年龄增加而增加。【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文学常识、对联,以及图表分析能力。做此类题一方面要积累文学常识,掌握分析图表的方法。此外也应多加练习,在实践中获得经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相关问题12.(8分)人间草绿王本道①“草色遥看近却无”。春寒尚料峭着,周遭依然是凛冽透骨的寒气。拨开杂陈的衰草,眼前竟泛出一片新绿!一株又一株草芽,含着几分鹅黄,嫩嫩的,鲜鲜的,钻出了土层。春草懂得自己的使命,在刚刚融雪的泥泞坎坷中,漫生漫长起来,大地将因此又一次盛满绿意欢歌,天空也将因此又一次充满淡雅的馨香。纤纤芳草,每年初春必得穿越最寒冷的日子,才能抵达这个世界,一点一滴聚敛着微弱的生命能量,绿遍天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千世界因此而充满生机,无数生命因此而有了赖以存活的希望和依托。②自然界中草的种类委实太多了,绝大多数人分不出它们的类别,叫不出它们的名字,甚至被称作是“野草”,时常被轻易除掉。但是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讲,每一棵草都有自己的名字,并在这颗星球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而年复一年,看到岁岁还生的芳草,让我更多想到的,却并非它们的“实用”价值,而是它给人的某种精神支撑。四十多年前我在乡村插队,与青青芳草亲密接触,视野所及,一片茂盛。劳动休息时躺在草地上,混杂着泥土味道的青草气息沁人心脾,那味道我至今无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只能说是一种专用的味道,让我身心感到踏实清爽。③对于人间草木,大多数人会将目光投向花与树,关注一朵花的含苞与绽放,留意一棵树何时发芽抽青,很少有人去问津一株小草。其实世间的每一种草都是花,每一种花也可以说是一种草。。草儿从刚刚被融雪洗出嫩嫩的鹅黄,便开始了自己的生长周期。先是长出几枚纤细的叶片,继而在叶片中间钻出一棵嫩茎,很快嫩茎的枝头就长出几棵米粒大的蓓蕾,接着便会绽出细小的花瓣来。这些“草花”,颜色各异,大小不等,密密匝匝,依附着几片绿叶,虽不妖娆,却茁壮挺拔;虽孤寂淡然,却凭着一种自信,在山野田间活出了属于自己的光彩。而一朵花,即便是有名的花,从含苞到绽放,姹紫嫣红,让人赏心悦目,可是花期一过,便旋即回归“草”的形象。而对这些“花草”,依然要栽在精美的花盆里,浇水,施肥,剪枝,精心养护,稍有懈怠就枯萎死去,永不复生。④相对于一棵小草,树无疑就是伟岸、挺拔的。树的寿命很长,一棵树常可以活过上百年乃至几千年,似乎是草的成千上万倍。但草的寿命该怎样计算?岁岁枯荣的“枯”,应该是在严冬时休眠而已,每当春风一起,又是一片欣欣向荣。而时空年复一年无穷匮也,树与草的寿命孰长孰短呢?凡是有树的地方,周围总是有一片茵茵绿草陪伴装点着,在庄严的大树下,一棵棵小草不卑微,不羞愧,丝毫不自惭形秽,反倒坚忍从容,宁静安然,面对着树与草,我突发奇想,如果世间只有树而没有草,那么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一棵棵的树如同木桩似的插在黑土地里,突兀、孤独,树下空空如也,了无生气。⑤转眼就是春天,“天涯何处无芳草”。随着气温日渐回升,春草将热情奔放、淋漓尽致地挥洒它绿色的畅想。世间的生命,本无高贵卑微之分,如果在自然界中做不了牡丹、玫瑰,纵使做一棵小草,也要坚强挺拔,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投身经天纬地的绿色之中。(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4月7日期,有删改)(1)请在文中找出能概括本文主旨的句子。(2)结合文意,说说第③段划线句子的深刻含义。其实世间的每一种草都是花,每一种花也可以说是一种草。(3)本文赞美了草卑微而不自卑、弱小却从容坚定的精神品质,也写了花和树的特点,说说这运用了什么手法?并简要概括花和树的特点。(4)文章描写细腻,催人奋进。仔细阅读第②段加点的句子,结合全文,说说我们感受到哪些精神支撑?(准确写出两条即可)【考点】9D:散文阅读综合.【分析】文章从赞美小草的诗歌开篇,将小草与花和树进行了对比,对小草进行了介绍和赞美,认为小草使世界充满生机,它们虽然没有花和树那样美丽挺拔,但它们也毫不卑微,依然坚忍从容,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美丽。【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找出概括本文主旨的句子。概括文章主旨的句子一般出现在首段或尾段,本文主要对小草进行了介绍和赞美,认为小草使世界充满生机,它们虽然没有花和树那样美丽挺拔,但它们也毫不卑微,依然坚忍从容,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美丽。尾段中的最后一句话“世间的生命,本无高贵卑微之分,如果在自然界中做不了牡丹、玫瑰,纵使做一棵小草,也要坚强挺拔,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投身经天纬地的绿色之中”对文章的主旨进行了总结,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对重要句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找到相关的段落,结合上下文和文章主旨对句子进行分析。定位到文章第③自然段,划线句子的下文有对这句话进行阐释。每一种草开始自己的生长周期后,便会绽出细小的花瓣来,凭着一种自信,开出一朵属于自己的“花”,在山野田间活出了属于自己的光彩。而一朵花,即使再令人赏心悦目,花期一过便会枯萎凋谢,最终都会回归到“草”的形象。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时,根据文章内容,结合表现手法进行作答。对比: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作用: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文章第③④自然段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小草与花和树进行了对比。小草虽然没有花的美丽,“虽孤寂淡然,却凭着一种自信,在山野田间活出了属于自己的光彩”;小草虽然没有树的高大,“一棵棵小草不卑微,不羞愧,丝毫不自惭形秽,反倒坚忍从容,宁静安然”。通过写花,表现小草也有自己的光彩;通过写树,表现小草也有自己的坚忍与从容。这衬托了小草的美好品质,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在进行对比的过程中,文章也略微提到花和树的特点。其中,花“从含苞到绽放,姹紫嫣红,让人赏心悦目”“要栽在精美的花盆里,浇水,施肥,剪枝,精心养护,稍有懈怠就枯萎死去,永不复生”;树“伟岸、挺拔”“寿命很长”“一棵棵的树如同木桩似的插在黑土地里,突兀、孤独,树下空空如也,了无生气”。这些语句体现了花和树的特点。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4)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把握文章脉络,结合文章主旨对句子进行理解分析。第②段加点的句子告诉我们小草所给予我们更多的,并非是它的实用价值,而是精神上的支撑,本文所表现的也正是小草的精神力量。第①自然段写到“大千世界因此而充满生机,无数生命因此而有了赖以存活的希望和依托”;第②自然段写到“那味道我至今无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只能说是一种专用的味道,让我身心感到踏实清爽”;第③自然段写到“虽不妖娆,却茁壮挺拔;虽孤寂淡然,却凭着一种自信,在山野田间活出了属于自己的光彩”,凸显了小草的自信;第④自然段写到“在庄严的大树下,一棵棵小草不卑微,不羞愧,丝毫不自惭形秽,反倒坚忍从容,宁静安然”,体现了小草的坚忍从容和宁静安然。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答案:(1)世间的生命,本无高贵卑贱之分,如果在自然界中做不了牡丹、玫瑰,纵使做一棵小草,也要坚强挺拔,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投身经天纬地的绿色之中。(2)每一种草都会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活出属于自己的自信和光彩。每一朵炫目的花,花期一过,最终都会回归“草”的形象,会枯萎凋谢。(3)对比(衬托).写花是为了强调草凭借自己的挺拔自信也会有自己的光彩;写树是为了表现草虽然卑微却坚定从容、宁静安然的精神。花的特点:妖娆,姹紫嫣红,让人赏心悦目,但十分娇弱,需要被时时呵护。树的特点:伟岸、挺拔,寿命很长,但突兀、孤独。(4)给人以赖以存活的希望和依托;给人以踏实清爽感;向人传达自信;虽然卑微却从容坚定的精神。【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主旨的理解概括能力和对文章重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其中第四题是重点题目,学生解答时,要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结合文章主旨对句子进行理解分析。13.(8分)食品添加剂中的“白富美”①很多人觉得食品添加剂不是“好东西”,希望食品都能“零添加”;也有很多人觉得“天然成分”比“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更安全,所以要选择“纯天然”。但人们或许不知道,有些食品添加剂并不会危害健康,甚至加了比不加更有益;也有些食品添加剂本来就是“天然成分”,可谓食品添加剂中的“白富美”。②在这些有益健康的食品添加剂中,首先要说一说营养强化剂,它们是食品添加剂中的一大类,包括了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钙、铁、锌、硒等)和其他营养物质(深海鱼油、乳铁蛋白等)。③对于某些特殊人群,营养强化剂是必需的,比如一些婴儿的母亲没有母乳,孩子需要吃婴幼儿配方乳粉,这些乳粉就必须加入多种营养强化剂,配合乳清蛋白等其他成分就可以最大程度满足婴儿的全部营养需求,使宝宝健康成长。④近年来,粗粮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粗粮富含对人体有益的膳食纤维。食品添加剂中有一大类叫增稠剂,一般是胶类、多糖类、糖醇类和改良淀粉类物质,其中有很多品种都是来自于天然食材的膳食纤维。比如,提取自豆类植物的刺云豆胶、槐豆胶、瓜尔胶、葫芦巴胶、决明胶、皂荚糖胶、田菁胶、大豆多糖;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黄原胶,可得然胶;提取自海藻的卡拉胶、海藻酸钠、海萝胶;提取自其他植物的黄蜀葵胶、亚麻籽胶、沙蒿胶、阿拉伯胶、果胶;提取自动物皮、骨和结缔组织的明胶;还有近些年保健品中较为常见的甲壳素、葡聚糖、壳聚糖也都是膳食纤维。⑤另外,安全高效的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也是对健康有益的一种食品添加剂,因为抗氧化剂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当然,对于那些听到化学名词就心里不舒服的“自然爱好者”,另一些抗氧化剂可能更适合他们的胃口,比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还有一些抗氧化剂是直接从植物中提取的,比如茶多酚、甘草抗氧化物、迷迭香提取物、竹叶抗氧化物等,它们也包含多种抗氧化成分,不过在食品中添加的量也比较少。⑥食品添加剂里面还有些品种听起来十分“高端”“洋气”,比如番茄红素、蜂蜡、石榴果汁浓缩物、薰衣草油、紫苏油等。甚至有些百姓厨房里的常见调料也算食品添加剂,比如八角、茴香、丁香、肉桂等。另外,目前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中90%是来自鲜活农产品,仅有10%左右来自加工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威胁其实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可怕,而且适当吃一些具有营养强化作用的加工食品,是有益无害的。(摘自《百科知识》)(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主要说明方法有列数字。(2)请你根据第④段文意理清“粗粮”、“膳食纤维”、“食品添加剂”之间的关系。(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近年来,粗粮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粗粮富含对人体有益的膳食纤维。(4)结合生活实际,你认为自己平时的饮食中哪些是有食品添加剂的?(任举两例)现在你有了怎样的认识?【考点】A2:说明顺序;A4:说明方法;A7:说明文阅读综合.【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文。根据说明文的特点,把握说明对象,熟知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常用的说明方法的定义及其作用;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掌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把握说明文总分总、总分、分总的结构方式的同时,仔细认真地阅读文章,结合掌握的说明文知识,就一定会得出答案。【解答】(1)逻辑顺序举例子,列数字(任写一个即可。)(2)粗粮与食品添加剂都含有膳食纤维。(3)不能删去。“很重要的原因”是指主要原因,并不是指全部原因。删去之后与事实、科学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4)牛奶、面包等。(任举两个即可。)食品添加剂并不是那么可怕,适当吃一些具有营养强化作用的食品是有益互无害的。答案详解与分析:(1)本题考查了说明顺序。而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通读文章,不难看出本文使用了逻辑顺序;而说明的方法从文中的“比如一些婴儿的母亲没有母乳”、“仅有10%左右来自加工食品”等地方可以看出用了列数字(任写一个即可)。(2)读第④段文意,比难看出粗粮与食品添加剂都含有膳食纤维,但是也可让学生自由发挥,符合题意即可。(3)该题主要考查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在回答该题时不能只答“不能”,要结合文意正向、反向说明才行。(4)该题是拓展题。要求学生结合本文所学到的知识,拓展应用。对于该题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符合题意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准确掌握说明文知识是备考的基本策略。在平时学习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并能灵活运用,长期坚持下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一定会提高。14.(8分)谨防数字化痴呆症刘戟锋①上世纪90年代初,当笔者的导师,著名理论家龚育之先生开始学习电脑打字时,他自嘲道,练习电脑打字,是因为自己的字写得不好。那时我们未曾想到,仅仅几年后,就像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描述的那样,巨大的数字化浪潮,将包括儿童在内的庞大社会群体一网打尽,人类社会踏上了数字化的“不归路”。②凡事有利也有弊,有得必有失。韩国首尔脑部平衡中心专家不无忧虑地告诫: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有报纸专门撰文列举若干相关症状,如“你只记得住自己的单位电话和家庭电话”,“你觉得新认识了某人,但其实曾见过他”,“你在车里安装导航设备后就看不懂纸质地图了”,等等。③数字化痴呆症?信还是不信?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不管这类说法是危言耸听,还是警世洪钟,有一点可以肯定,从人类思维方式来看,过度痴迷和依赖数字化产品,势必导致大脑发育和使用的不平衡。在数字化与信息化时代,动动手指就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应有尽有的资料,知识的获取即时化了,人类的创造力却下降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海量化了,人类的注意力却分散了。科技与经济的联系全球化了,人类社会群体间的亲情却淡漠了。碎片化信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之大,可以一言以蔽之:以目废心。④当数字化时代造成信息泛滥,负面效应就会浮出水面。对一些热点事件的全方位报道为何让人产生信息厌倦之感?连篇累牍的电视剧为何让人感到视觉疲劳?人类数千年大浪淘沙仅存的少数名著为何风光不再?当我们长期沉溺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为之欣喜,为之癫狂,为之焦虑时,是否也该冷静地检讨一下,我们的思维习惯、日常行为、生活体验是否发生了某种扭曲与异化?⑤前不久,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一个名叫“绿岸”的小镇。由于该小镇位于美国国家无线电静默区内,手机、路由器、电视、广播等电子产品在这里统统失灵。如果有人需要与外界传递消息,镇上有唯一一台付费电话可以和外部联系。据了解,从六七年前开始,越来越多想要戒掉“电子瘾”的人们搬到这里,感受缓慢、宁静与本真的生活。⑥对于那些对现代生活感到疲惫的人们来说,美国“绿岸”小镇的桃花源式生活可遇不可求。在数字化时代,将过度使用数字产品引发的种种问题归咎于器物本身,也不是一种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克服数字化痴呆症,需要增强对自身行为的把控能力,养成更加积极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被数字化产品“绑架”了思维、“绑架”了生活。(1)请根据提示,用概括的语言完成思路。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论述数字化痴呆症的危害)→(指出怎样克服数字化痴呆症)。(2)第④段讲到,我们的思维习惯、日常行为、生活体验都发生了某种扭曲与异化,请在文段③中找到具体的危害现象。(任写两点即可)(3)找出文中的主要论证方法。(写出两个)(4)结合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谈谈你预防数字化痴呆症的具体措施。(至少写两条)【考点】B4:概括论据;B8:论证方法;BA:论证过程;BC:议论文阅读综合.【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思路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读课文,明确文章表达的主要内容。(2)此题考查学生对提取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将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与归并。(3)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论证方法包括: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4)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主观表达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通读全文,明确文章的主要意思,边读边思考,然后结合实际,判断措施。【解答】(1)结合全文内容和题目所给信息,我们知道要把文章分成三个大的部分来思考,已经给出: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这样一个论题,第2﹣﹣5段论述了数字化痴呆症的危害;第6段之处怎样克服数字化痴呆症。(2)首先阅读第3段,找到相关的关键信息:人类的创造力却下降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海量化了,人类的注意力却分散了。科技与经济的联系全球化了,人类社会群体间的亲情却淡漠了。这些句子直接阐明了危害。(3)第2段引用了韩国首尔脑部专家的话,所以判定为引用论证。第5段举了绿岸小镇的例子,是举例论证。第346段主要使用的是道理论证。(4)不是客观和理性的态度,也就是说是主观和感性的态度,的确,器物是客观的东西,全在人怎么使用它,能够合理地利用它,它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过渡地不加克制地使用就会造成不好的效果,预防数字化痴呆,全在主观的人,不在主观的事。措施:学会管理自己,比如自己给自己定计划,什么时候可以涉猎,什么时候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还比如带动身边的人也这样做。写倡议书,告诉人们数字化痴呆的危害,让人们少接触。答案:(1)论述数字化痴呆症的危害;指出怎样克服数字化痴呆症。(2分,符合题意即可给满分。)(2)“创造力下降”“注意力分散”“亲情淡薄”(2分,任举两个即可。)(3)引用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共2分,1点1分。答案写两点即可。)(4)器物是客观的东西,全在人怎么使用它,能够合理地利用它,它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过渡地不加克制地使用就会造成不好的效果,预防数字化痴呆,全在主观的人,不在主观的事。措施:学会管理自己,比如自己给自己定计划,什么时候可以涉猎,什么时候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还比如带动身边的人也这样做。写倡议书,告诉人们数字化痴呆的危害,让人们少接触。(紧扣具体措施写,答案合理即可得满分)【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议论文阅读能力,平时学习过程中,了解议论文相关常识,明确中心论点的辨析,把握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即可。三、作文(共50分)15.(50分)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文题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某数据中心水电暖安全保障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奶牛养殖金融服务与风险管理合同3篇
- 2025版实木地板批发业务供应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木材行业原材料采购与仓储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门窗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合同-@-2
- 二零二五年度卵石开采与环保治理采购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药产品国际贸易争端解决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夜间经济摊位租赁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创意产业门面租赁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外架工程高空作业人员培训合同
- 开展课外读物负面清单管理的具体实施举措方案
- 2025年云南中烟工业限责任公司招聘42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年中国洗衣液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2024解析:第三章物态变化-基础练(解析版)
- 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自行成交版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自行成交版
- 《AM聚丙烯酰胺》课件
- 系统动力学课件与案例分析
-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传感器测试与装调》电子教案
- 客户分级管理(标准版)课件
- GB/T 32399-2024信息技术云计算参考架构
- 固定资产盘点报告医院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