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1政治文明历程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时跟踪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24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1政治文明历程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时跟踪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24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1政治文明历程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时跟踪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24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1政治文明历程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时跟踪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2024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1政治文明历程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时跟踪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2讲秦朝中心集权制度的形成一、选择题1.(2025届山西模拟)贾谊在《过秦论》中曾指出:“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这反映出()A.诸侯兼并斗争的破坏性 B.战国时期时局的混乱性C.建立专制集权的必要性 D.秦统一六国具有可能性解析:选C兼并斗争的破坏性和战国时期时局的混乱性都只是材料中的表面信息,故A、B两项解除;材料“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体现出建立专制集权的必要性,故C项正确;除秦以外,其余诸侯国也有统一的可能,但无论哪个诸侯国统一都有必要建立专制集权制度,故D项错误。2.据《秦集史》统计,自秦武王以后到始皇时代的一个多世纪中,共有右丞相十二人,左丞相九人。这些声名显赫的众多良相中,非秦国人占到68%以上。此材料可说明()A.商鞅变法非常彻底 B.军功爵制推行得力C.秦国重视招揽人才 D.贵族势力严峻减弱解析:选CA项表述中“彻底”太过肯定,不符合题意,且材料并未体现商鞅变法,故错误;军功爵制是指论功行赏,题目中并未涉及,故B项错误;材料“声名显赫的众多良相中,非秦国人占到68%以上”体现出秦国重视招揽人才,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贵族势力,故D项错误。3.《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谧。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秦始皇废除谥法是为了()A.反映皇帝独尊 B.加强思想限制C.突显皇权至上 D.确立官僚政治解析:选C秦始皇废除谥法的目的不仅仅是反映皇帝独尊,故A项错误;加强思想限制并不是废除谥法的目的,故B项错误;秦始皇确定废除谥法是为了突出皇权至上,故C项正确;官僚政治的确立体现在郡县制上,材料中未涉及,故D项错误。4.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事迹,只有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加国家事务的记载。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详细的人员担当。对此现象符合史实的说明是()A.巩固君主专制集权须要B.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C.秦朝政局保持稳定太平D.秦朝中心官制变动频繁解析:选A秦朝皇权至上,太尉虚设是巩固专制集权的表现,故A项正确;太尉是秦朝设置的重要中心官职,故B项错误;秦朝虚设太尉不能说明秦朝没有实行大型军事行动,且秦统一后的政局并不稳定,故C项错误;秦朝实行三公九卿的中心官制,基本稳定,故D项错误。5.(2025届湖南长郡中学试验班三模)秦汉以后,随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除帝王继统仍由皇族血缘确定之外,各级权力机构官员的任用主要是通过体现“尚贤”原则的各种选拔制度。这一现象()A.表明封建专制皇权日益衰弱B.意味着宗法制影响的消退C.说明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别D.是科举制推行的必定结果解析:选C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错误;秦汉以后宗法制尽管不存在,但宗法制的影响依旧存在,如尊宗敬祖观念,故B项错误;由材料“除帝王继统仍由皇族血缘确定之外,各级权力机构官员的任用主要是通过体现‘尚贤’原则的各种选拔制度”可知,郡县制下选官不再依据血缘,说明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别,故C项正确;科举制是隋唐以后推行的选官制度,故D项错误。6.(2025届云南昆明复习诊断)秦统一中国后,中心政府组织“实关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以每户6口计,总数在70万以上。其主要目的是()A.加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B.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C.强化关中地区中心地位D.加强中心对地方的限制解析:选C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强化关中地区的中心地位,而不是强调加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故A项错误;据材料“中心政府组织‘实关中’”,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促进关中地区的发展,而未涉及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心政府组织‘实关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可知,这利于充溢关中地区的人口,从而强化关中地区的中心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强化关中地区的中心地位,而不是强调中心对地方的限制,故D项错误。7.(2025届广东广州二模)秦朝规定了官方文书的表述标准,如“公室”“王室”称“县官”,“边塞”称“故塞”,“郡邦尉”称“郡尉”,“邦司马”称“郡司马”。这有利于()A.隶书的全面推广 B.儒家思想的传播C.边患危机的解决 D.大一统思想的宣扬解析:选D“公室”“王室”称“县官”,“边塞”称“故塞”没有涉及字体的改变,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儒家思想,故B项错误;“边塞”称“故塞”不是解决边疆问题的措施,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统一后在地方实行郡县制,依据材料中官方文书的名称可以看出,秦朝以官方文字的形式否定血缘为主的地方制度,实行郡县制,这有利于大一统思想的宣扬,故D项正确。8.(2025届广东茂名二模)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巡游天下,接受齐鲁儒生刻石颂德的建议,在齐、楚旧地七处刻石。下表是刻石部分内容。据此可知,秦朝()内容刻石名称“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泰山刻石“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普施明法,经纬天下”之罘刻石“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碣石刻石“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絜(洁)诚”“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会稽刻石A.以法治强化伦理观念B.注意社会行为规范的建设C.对齐楚旧地恩威并施D.以神权维护统治的合法性解析:选B材料“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只体现了社会秩序,没有体现法治,故A项错误;材料中“男女礼顺”“建定法度”“事各有序”等都反映了确立社会行为规范,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百姓遵守秩序,没有体现恩威,故C项错误;据材料“接受齐鲁儒生刻石颂德的建议”可知,其目的是颂德而不是以神权维护统治,故D项错误。9.(2025届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起点考试)秦朝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夹(狭)亦必等”,还规定由官府有关机构校正衡器的权、斗桶和升,且至少每年应当校正一次。这些规定()A.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B.体现对商业活动的重视C.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沟通D.标记统一国内市场形成解析:选C秦统一后,统一度量衡,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统一度量衡,没有涉及商业活动,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夹(狭)亦必等”并结合所学,可知统一度量衡打破了春秋战国度量衡的混乱局面,便于各地区的经济沟通,故C项正确;统一度量衡不能成为统一国内市场形成的标记,故D项错误。10.(2025届安徽“江淮十校”第一次联考)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秦朝()A.地主绅士是其基层治理的基础B.各级官吏均出自富有之家C.轻视地方的行政管理D.沿袭先秦的行政管理解析:选A依据材料“秦朝时,……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可知,这一时期,地主绅士是秦王朝基层政权的根基,故A项正确。11.秦始皇死于外巡途中,死后权臣“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材料主要反映了()A.秦代等级制度的特点 B.秦朝宦官专权的腐败C.皇帝制起先走向崩溃 D.秦末政治不稳的现实解析:选D秦代等级制度的特点是等级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与材料内容无关,故A项错误;秦朝宦官专权的腐败与秦始皇死后权臣秘不发丧不符,故B项错误;皇帝制度始终持续两千多年,故C项错误;秦始皇死后,权臣秘不发丧,是防止天下有变,反映了秦末政治不稳的现实,故D项正确。12.秦朝正式开启了中国千余年的封建王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里程碑。但马克思却形象地比方其为:“似乎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马克思这番话旨在强调()A.先秦分封制催生了中心集权B.秦实现了中心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结合C.秦官僚政治存在着严峻的弊端D.秦表面的统一掩盖不了“分散”的现实解析:选D分封制不利于中心集权,故A项错误;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干脆有效的限制,加强了中心集权,故B项错误;马克思这番话没有涉及秦朝官僚政治,故C项错误;秦的统一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缺乏把各地域联系起来的组织力气,因此秦的统一掩盖不了经济上“分散”的现实,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11世纪,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袤的领域内快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推行了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李凤琴《西周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分封制之比较》材料二分封制在联系制度上就已经确定了周天子的政权不稳,国家的动荡。面对众多力气强大且不受约束的诸侯,假使一家的实力真正成长到能够与天子抗衡,那么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况且世袭制的持续性能够让一方诸侯持续地累积实力。而郡县制联系于任免制而非世袭制。郡守与县长官均由中心皇帝干脆任命,并且还设立监察使,行政、军事与司法三权分立,层层将权力集中到中心。这样,不仅削减了地方实力超越中心的可能,还将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大大推动了中心集权的程度。——陈鑫高、刘红琪《郡县制较于分封制优势分析与反思》(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分封制实施的历史背景。(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别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历史影响。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得出,武王伐纣,西周建立;依据材料一“为了能在更加广袤的领域内快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得出,为了扩大疆域、巩固统治;结合所学可得出井田制的实施及宗法制的影响。第(2)问,“分封制的历史影响”,依据材料二“分封制在联系制度上就已经确定了周天子的政权不稳……能够让一方诸侯持续地累积实力”并结合所学得出,分封制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权力的集中和统治的长期稳定;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秩序。“郡县制的历史影响”,依据材料二“大大推动了中心集权的程度”并结合所学得出,形成了中心垂直管理地方的体制;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记,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答案:(1)历史背景:武王伐纣,西周建立;井田制的实施;宗法制的影响;为了扩大疆域、巩固统治。(2)分封制的影响: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秩序;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权力的集中和统治的长期稳定。郡县制的影响:形成了中心垂直管理地方的体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记;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4.(2025届山东滨州开学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秦统一六国后先后实行的重大措施统一六国(前221年)称皇帝(前221年)建郡县(前221年)统一度量衡(前221年)统一文字(约前221年)徙天下豪富12万户于咸阳(前221年)大规模修建通向东方各国的驰道(前220年始)起先并总共六次外出巡察各地(前220年~前210年)征岭南并修灵渠(约前219年~前214年)拆除原关东六国建立的城廓及堤防(前215年)北击匈奴(前215年~前213年)修长城(约前214年)焚《诗》《书》、百家语(前213年)坑方士、术士“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前212年)修秦直道(前212年)统一货币(前210年)——摘自苏力《大国宪制》依据材料,从中吸取一项国家治理的政治才智,并予以说明。(要求:持论有据,逻辑清楚,论证充分。)解析:本题通过秦统一后实行的措施考查国家治理,解题关键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多角度归纳材料分析论证。答案:示例一政治才智:建章立制、制度创新说明:秦统一后,政治上,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