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乐成公立寄宿学校生物高二上期末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乐成公立寄宿学校生物高二上期末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乐成公立寄宿学校生物高二上期末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乐成公立寄宿学校生物高二上期末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乐成公立寄宿学校生物高二上期末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乐成公立寄宿学校生物高二上期末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某种螺可以捕食多种藻类,但捕食喜好不同。L、M两玻璃缸中均加入相等数量的甲、乙、丙三种藻,L中不放螺,M中放入100只螺。一段时间后,将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并开始统计L、M中的藻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实验期间螺数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B.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乙藻>甲藻>丙藻C.图示L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种间关系是竞争D.甲、乙、丙藻和螺构成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2.在科学史上许多科学家分别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在下列生物领域的发现中,科学家与其使用的技术或方法对应完全一致的一组是()A.基因在染色体上∶萨顿假说—演绎法B.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假说—演绎法C.DNA双螺旋结构∶沃森、克里克类比推理法D.DNA是遗传物质∶艾弗里同位素示踪法3.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葡萄糖 B.血红蛋白 C.呼吸酶 D.ATP合成酶4.科研人员分别在1~5时间段内以不同方式刺激图1中字母A、B、C对应的轴突末梢,通过微电极记录得到图2所示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轴突末梢C的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为抑制性递质B.输入胞体的3个突触传递的效应是叠加后输出的C.时间段4中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是钠离子外流导致D.1~3时间段未形成动作电位的原因是刺激未达到阈值5.某实验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某植物根和茎的作用效应,进行了相关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生长素浓度为10﹣6mol/L时,抑制该植物根的生长B.促进该植物的茎和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C.该植物的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D.相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根和茎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6.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①植物的向光性和根的向地性都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②黄化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③乙烯可以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成熟④赤霉素不仅能促进果实成熟,还可延长植物种子的贮藏时间⑤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⑥对成熟期的植物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会加快叶片衰老和脱落⑦植物激素的合成既受基因组控制,又受环境影响A.2 B.3 C.4 D.57.下列有关环境容纳量(即K值)的叙述,正确的是()A.外来物种入侵不会影响原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草原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随季节更替而变化C.种群数量接近K值时其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会升高D.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其年龄结构很快走向衰退型8.(10分)如图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由②向①运输B.生长素由①向③运输C.生长素由④向③运输D.③处生长比④处快二、非选择题9.(10分)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基因型A_bbA_BbA_BB、aa__表现型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亲本杂交,全部是淡紫色植株。则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实验预测及结论:①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②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淡紫色∶白色=1∶1,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③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3)若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其中纯种个体占__________。10.(14分)2021年10月16日00时23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搭载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奔向太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长期的太空飞行可导致宇航员肌肉萎缩,出现平衡障碍、无法站立等情况。研究发现,在模拟失重条件下,肌梭自发放电减少,传向中枢的神经冲动减少,肌紧张减弱,肌肉活动减少。肌细胞内出现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回答下列问题:(1)三位宇航员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位于________。肌梭在反射弧中属于________。除肌梭外,反射弧还包括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发现肌细胞内出现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但肌细胞内外的电势差未出现明显改变,分析可能与Cl-的被动运输有关。据此分析,细胞内Cl-的浓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外Cl-的浓度。(3)中枢的神经冲动传到肌肉的结构是神经肌肉接点,该结构与突触类似。肌肉的兴奋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神经肌肉接点传到神经中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11.(14分)布氏田鼠是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害鼠,雨季时种群密度大幅增加。探究降水量影响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机制,对草原鼠害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1)野外调查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影响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除非生物因素外,还包括___________等生物因素。(2)科研人员以田鼠幼鼠为实验对象开展了野外人工降雨围栏实验(围栏用钢板构成,铁丝网封顶),将相同体重的田鼠幼鼠置于不同样地中,5个月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如图1、图2所示。①由图1可知,_________组田鼠体重增幅更大。田鼠体重的增加有利于个体越冬存活、性成熟提前,影响田鼠种群的_________,从而直接导致种群密度增加。②由图2可知,增加降水有利于_________生长,从而改变了其在田鼠食谱中的比例。(3)随后科研人员在室内模拟围栏内半干旱和增加降水组的食谱,分别饲喂两组田鼠幼鼠,连续一个月后比较两组田鼠体重增幅,得到了与图1一致的结果,说明__________。(4)进一步研究发现,田鼠食谱变化使其对果糖等营养成分的摄入增加,进而引起其肠道中能合成短链脂肪酸(宿主的主要能源物质之一,与体重增长呈显著正相关)的菌群比例也显著增加。综合上述研究,请将下列选项排序以解释降水量影响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机制。A.田鼠肠道微生物的菌群比例改变B.田鼠食谱中不同植物的比例改变C.田鼠获得的能源物质增加D.草原植物群落组成改变降雨量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重增加→种群密度增加(5)若要验证菌群比例变化与田鼠体重变化的因果关系,请从①~③中选择合适的田鼠作为菌群的供体和受体,设计两组菌群移植实验,写出相应的供受体组合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①增加降水组田鼠②半干旱组田鼠③抗生素处理的“无菌鼠”12.下图表示人体内血糖变化的调节过程,回答下列相关问题:(l)若图中甲细胞为胰岛B细胞,则引起该细胞分泌激素的信号变化有____,该细胞分泌的激素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进而降低血糖浓度。(2)结构A为____,在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中完成了____的转化;若神经递质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与受体结合后引起膜外电位的变化是___。(3)图中X激素与胰岛素均可作用于同一细胞的原因是____;若X激素为胰高血糖素,则乙细胞最可能是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题干分析,L玻璃缸不放螺,做空白对照,M中放入100只螺,则M中藻类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为甲藻数量增加,乙藻和丙藻数量减少,甲藻成为优势物种。将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随着时间的变化,甲藻数量减少,乙藻数量先升后降,丙藻数量慢慢上升,据此答题。【详解】AB、结合两图可知,在放入螺之前,甲藻数量多,乙藻数量其次,丙藻数量较少,放入螺之后,甲藻的数量减少明显,乙藻其次,丙藻数量增加,说明螺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且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甲藻>乙藻>丙藻,A正确,B错误;C、刚引入螺时,因为螺偏好吃甲藻,甲藻数量下降,乙藻竞争压力减少导致其数量上升。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很可能是甲藻数量太少无法满足螺的食物需求,螺开始大量捕食乙藻而导致乙藻在峰值之后下降,C错误;D、生态系统是由该区域所有生物和生物所处的无机环境构成,甲、乙、丙藻只是该区域的部分生物,D错误。故选A。2、B【解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A【解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详解】A、葡萄糖存在于血浆等,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A符合题意;B、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B不符合题意;CD、呼吸酶和ATP合成酶均位于细胞内,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CD不符合题意。故选A。4、C【解析】突触类型一般有两种:轴突→树突、轴突→细胞体,分析图1可知,图中含有3个突触结构,图1中轴突A、B分别与树突形成兴奋性突触,轴突C与细胞体形成抑制性突触。【详解】A、据题意可知,在图2中,刺激C点时,没有出现动作电位,因此推测轴突末梢C的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为抑制性递质,A正确;B、分析图2可知,与实验1相比,实验2缩短连续刺激轴突A的时间,第二次刺激后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出现了叠加效应,说明后者产生了时间上的总和效应,与实验1相比,实验3第二次刺激为AB的同时刺激(实验1第二次为A的单独刺激),第二次刺激后突触后膜的膜电位更小(实验1中前后两次刺激的突触后膜膜电位相差不大),说明后者产生了空间上的总和效应,由此可知,输入胞体的3个突触传递的效应是叠加后输出的,B正确;C、动作电位是外负内正,动作电位是钠离子内流形成的,因此时间段4中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是钠离子内流导致的,C错误;D、据图2可知,实验4说明多个膜电位在时间与空间的总和作用下,使得突触后神经元的膜电位达到并超过阈值,膜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产生动作电位引起兴奋,说明1~3时间段未形成动作电位的原因是刺激未达到阈值,D正确。故选C。5、A【解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两重作用体现在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最后是茎。【详解】A、由图中信息可知,生长素浓度为10-6mol/L时,该植物根的生长量大于生长素浓度为0时,故生长素浓度为10-6mol/L时,促进该植物根的生长,A错误;B、促进该植物的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溶液浓度为10-8mol/L左右,促进该植物的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溶液浓度为10-6mol/L左右,B正确;C、该植物的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茎,C正确;D、根据图示可知,相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根和茎的作用效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D正确。故选A。6、A【解析】植物的向光性只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①错误;黄化豌豆幼苗切段中生长素浓度过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伸长生长,②正确;乙烯不能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③错误;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不能延长植物种子的贮藏时间,④错误;生长处理素不能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⑤错误;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生长,对成熟期的植物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会减缓叶片衰老和脱落,⑥错误;植物激素的合成既受基因组控制,又受环境影响,⑦正确。选A。7、B【解析】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指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最大种群数量,因此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改变。【详解】A、外来物种入侵会使种群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而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改变,故外来物种入侵会影响原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A错误;B、在自然条件下,草原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随气候、季节更替而变化,B正确;C、种群数量接近K值时其出生率会降低,死亡率会升高,C错误;D、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其年龄结构一般为稳定型,D错误。故选B。8、C【解析】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单侧光可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生长素在胚芽鞘中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生长素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详解】A、胚芽鞘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可发生横向运输,即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A正确;B、生长素又可进行极性运输,即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因此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B正确;C、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所以生长素不能由④向③移动,C错误;D、由于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又由①向③移动,所以③处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大,因而生长比④快,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9、①.AABB×AAbb或aaBB×AAbb②.深紫色:淡紫色:白色=3:6:7③.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2:1④.5⑤.3/7【解析】根据题意可知: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结合表格,深紫色为A-bb,淡紫色为A-Bb,白色为A-BB和aa--,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9:3:3:1的变形。因此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或aabb,纯合深紫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要使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A_Bb),只能选择AABB×AAbb和aaBB×AAbb这样的亲本组合。【详解】(1)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和aabb三种,纯合深紫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而淡紫色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两种,所以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AABB×AAbb或aaBB×AAbb;(2)①如果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产生的雌雄配子的基因型以及比例为AB:Ab:aB:ab=1:1:1:1,则AaBb自交,子代表现型深紫色(A-bb):淡紫色(A-Bb):白色(A-BB+aa--)=3:6:(3+4)=3:6:7;②如果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B在一条染色体上时,AaBb产生的雌雄配子的基因型以及比例为AB:ab=1:1,则AaBb自交,子代表现型淡紫色(AaBb):白色(AABB+aabb)=2:2=1:1;③如果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b在一条染色体上时,AaBb产生的雌雄配子的基因型以及比例为Ab:aB=1:1,则AaBb自交,子代表现型深紫色(AAbb):淡紫色(AaBb):白色(aaBB)=1:2:1;(3)由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淡紫色植株(AaBb)自交后代中,子代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共5种,其中纯种个体大约占3/7。【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1)①.小脑②.感受器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2)小于(3)①.不能②.神经肌肉接点与突触类似,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解析】分析题意可知,肌梭自发放电减少,传向中枢的神经冲动减少,说明肌梭产生兴奋然后经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肌梭为感受器。肌细胞内出现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但肌细胞内外的电势差未出现明显变化,说明CI-内流进入细胞平衡了细胞内钙离子增多对细胞内外电势差的影响。【小问1详解】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位于小脑,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由题可知,肌梭放电减少,兴奋传向神经中枢,因此肌梭在反射弧中属于感受器。【小问2详解】分析题意可知,肌细胞内出现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但肌细胞内外的电势差未出现明显改变与CI-的被动运输有关(由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说明CI-内流进入细胞平衡了细胞内钙离子增多对细胞内外电势差的影响,由此推断Cl-内流属于被动运输,细胞内Cl-的浓度小于细胞外Cl-的浓度。【小问3详解】神经肌肉接头与突触的结构相类似,神经递质只存在于轴突末端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轴突末端的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骨骼肌细胞膜,故兴奋在此处的传递是单向的。【点睛】本题以载人飞船发射为背景,考查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细胞间传递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题意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并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1、(1)①.标记重捕法②.捕食、种间竞争、种内斗争、寄生等(2)①.增加降水②.出生率和死亡率③.羊草(3)增加降水组田鼠体重增幅变大是食谱改变引起的(或田鼠体重增幅变化的差异是由食谱的差异引起的)(4)①.D②.B③.A④.C(5)①③和②③①③组田鼠体重增幅比②③组大【解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小问1详解】布氏田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因此调查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标志重捕法。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如合作关系和种内竞争如竞争关系;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小问2详解】①分析图1可知,增加降水组田鼠体重增幅更大。田鼠体重增加有利于个体存活,可以降低死亡率,育龄个体增多可以提高出生率,即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直接导致种群密度增加。②分析图2可知,增加降水组羊草的相对生物量明显增加,即有利于羊草的生长,其在田鼠食谱中所占比例增加,这样就会避免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小问3详解】室内模拟野外半干旱和增加降水组的食谱进行实验,可以排除食谱外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得到了与图1一致的结果,说明增加降水组田鼠体重增幅大是否由食谱变化引起(田鼠体重增幅是否由食谱组成变化引起)。【小问4详解】降雨量增加,会导致草原植物群落组成改变,从而引起田鼠食谱中不同植物的比例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