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D/3B/wKhkGWcehiGAN6C7AALaufW2Tws419.jpg)
![2025届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D/3B/wKhkGWcehiGAN6C7AALaufW2Tws4192.jpg)
![2025届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D/3B/wKhkGWcehiGAN6C7AALaufW2Tws4193.jpg)
![2025届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D/3B/wKhkGWcehiGAN6C7AALaufW2Tws4194.jpg)
![2025届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D/3B/wKhkGWcehiGAN6C7AALaufW2Tws41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的功能是有所差别的。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B.成年人之所以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C.婴儿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还不能对脊髓排尿反射中枢进行有效的控制D.婴儿的排尿是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表现2.利用不同的处理使神经纤维上膜电位产生不同的变化,处理方式及作用机理如下:①利用药物I阻断Na+通道;②利用药物阻断K+通道;③利用药物Ⅲ打开Cl-通道,导致Cl-内流;④将神经纤维置于稍低浓度的Na+溶液中。上述处理方式与下列可能出现的结果对应正确的是()A.甲—④,乙—②,丙一①,丁一③ B.甲一①,乙一②,丙—③,丁—④C.甲—④,乙一①,丙—②,丁一③ D.甲—③,乙一①,丙—④,丁一②3.免疫学中常常使用无胸腺裸鼠作为实验研究动物,与正常的小鼠相比,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无胸腺裸鼠不会产生类似于人的“过敏反应”B.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异反应C.无胸腺裸鼠具备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D.无胸腺裸鼠应该饲养在无菌环境中4.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常藏身于霉变的花生和玉米等种子中。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这一结果将直接导致人体细胞中的()A.脂质合成受阻 B.呼吸作用减弱C.细胞膜被破坏 D.唾液淀粉酶合成减少5.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如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有误的是:()A.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T细胞的多少与HIV浓度之间成反比例关系B.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胞数目下降,从而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丧失C.据图分析,艾滋病患者如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存9年D.人体免疫能力丧失,不能抵抗疾病的侵袭,进而使人直接死亡6.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这种相互调节离不开信号分子,这些信号分子通过与受体接触而发挥调节作用。下列有关信号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属于信号分子,其受体可存在于B细胞的细胞膜上B.神经递质属于信号分子,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被突触后膜吸收C.肾上腺素属于信号分子,既是一种激素,也可以作为神经递质D.性激素属于信号分子,其靶细胞的受体分布在细胞内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某研究小组切取某种植物胚芽鞘的顶端,分成甲、乙两组,按下图所示的方法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断的弯曲程度(α角),测得数据如下表。据此回答问题。分组甲乙琼脂块左右α角/度20.49.09.1(1)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这种运输的方向是_________。(2)上图中α角形成原因是_________。(3)据表可知乙组中左、右两侧的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原因是________。8.(10分)瘦素是白色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可通过抑制进食导致体重下降。在可以随意进食(吃多吃少全凭自己决定)的条件下,正常实验小鼠(+/+)的体重能保持相对稳定,而Ob/Ob突变体纯合实验小鼠(以下简称Ob/Ob小鼠)会明显增加食量,最终导致肥胖。研究小组将适量瘦素溶于缓冲液,用Ob/Ob小鼠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三组Ob/Ob小鼠进行不同处理,追踪检测小鼠的食物摄入量及体重,结果如上图1.实验组①对Ob/Ob小鼠不作任何处理,实验组②和③的处理是分别注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推测Ob对应的正常基因可能控制合成__________。(2)研究人员向下丘脑弓状核被破坏的Ob/Ob小鼠注射瘦素,却并无作用,推测弓状核中可能存在__________。随后研究人员发现,将正常小鼠弓状核内POMC神经元的瘦素受体敲除,会造成体重增加,但导致的增重远没有弓状核被全部破坏的小鼠严重,表明瘦素还能作用于弓状核中的__________来共同调节体重。(3)科研人员将正常小鼠、Ob/Ob小鼠及瘦素含量高但瘦素受体缺失的纯合小鼠(Db/Db)之间进行“连体共生”实验(通过手术让两只小鼠的血液循环自然联通),具体实验如下表。实验组别连体共生对象正常饲喂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结果Ⅰ+/+Ob/Ob+/+小鼠体重上升,Ob/Ob小鼠体重下降Ⅱ+/+Db/Db?ⅢOb/ObDb/Db?①为排除连体手术对小鼠生长的影响,应增设一组实验,连体共生对象为__________。②实验组Ⅰ、Ⅲ预期实验结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醋酸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是工业中常用的微生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____和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可将乙醇氧化为_____,进而生成醋酸。
(2)为了从某细菌样品中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可采用_______染色法进行筛选。
(3)将菌种进行临时保存时,可在低温下使用试管斜面保存,但该方法除保存时间短外,菌种还易___________;若需较长时间保存菌种,可用的方法是________。10.(10分)研究表明,下丘脑视前区(POA)和背内侧(DMD)两个区域直接参与体温调节。POA兴奋时促进散热,DMD兴奋时促进产热,而且POA对DMD有显著抑制作用,作用过程如图所示。(1)在寒冷环境中,图中①感受刺激后,神经细胞膜上产生的变化是由___________当神经冲动传导到③时,引起该处结构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_;兴奋在③上的传递是___________(单向/双向),原因是___________。(2)当兴奋传至肾上腺,后者分泌肾上腺素并作用于脂肪细胞上的相应受体,促进的物质分解代谢过程加快的过程是图中___________(④⑤⑥⑦⑧多选),使产热增加。(3)气温升高,POA神经元兴奋经相关神经调节散热,发生在皮肤上的主要反应是___________等(至少2点)。(4)进一步研究发现,POA神经元持续兴奋会产生“低体温症”(与环境温度无关),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11.(15分)棉花是我国重要农作物之一,为纺织业提供原材料。图1是棉花植株结构图,图2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所示棉花植株①、②部位,生长素合成旺盛的有_____(填“①”、“②”或“①②”),生长素浓度较高的是_____(填“①”或“②”)。(2)棉花植株生长过程中,农民会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从而使它多开花、多结果。从激素调节的角度看,原理是_____。(3)图2中,激素甲代表的是_____,细胞分裂素对侧芽的主要作用是_____。(4)激动素是一种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摘除棉花顶芽后,用激动素处理利于侧芽生长,为了验证激动素对棉花侧芽生长有促进作用,将生长状态一致的棉花幼苗随机分为A、B、C、D四组,实验处理如下表,完善实验设计思路。组别实验处理A去除顶芽,2mg/L激动素溶液涂抹侧芽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比较各组侧芽生长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排尿反射中枢位于脊髓,而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婴儿的大脑发育不完善,婴儿排尿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详解】A、自主神经也叫内脏神经,所以脊髓对膀胱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A正确;B、成年人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活动受高级中枢的调控,从而说明神经调节有分级调节的特点,B正确;C、婴儿的脑发育还不完善,不能有意识地控制脊髓的排尿中枢的活动,故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C正确;D、婴儿的大脑发育不完善,婴儿排尿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能体现神经系统分级调节,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排尿反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2、C【解析】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1)静息电位: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产生原因: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2)动作电位:受到刺激后,细胞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产生原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3)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了局部电流。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详解】图甲虚线的峰值(动作电位大小)降低,动作电位大小与钠离子内流有关,说明处理后Na+内流量减少,对应④;图乙虚线没有波动,动作电位无法产生,说明处理后Na+内流受阻,对应①;图丙虚线表示形成动作电位后无法恢复为静息电位,静息电位与钾离子外流有关,说明处理后K+外流受阻,对应②;图丁虚线表示膜两侧的电位差变大,即静息电位变大,若利用药物Ⅲ打开Cl-通道,处理后Cl-内流,会使静息电位变大,对应③。综上分析可知,C正确。故选C。3、C【解析】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胸腺分化为T淋巴细胞,而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则分化为B淋巴细胞,其中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核心。【详解】A、过敏反应是由机体免疫系统过于强大造成的,而无胸腺小鼠的免疫系统极其薄弱,因此不会产生类似于人的“过敏反应”,A正确;B、异体排斥过程中,主要发生细胞免疫,无胸腺裸鼠的细胞免疫缺失,因此对异体组织几乎无排斥反应,B正确;C、胸腺作为重要的免疫器官,主要与T细胞的成熟有关,丧失胸腺的小鼠其细胞免疫功能缺失,体液免疫功能受到影响,C错误;D、无胸腺小鼠免疫系统薄弱,对外界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抵抗能力较差,应该饲养在无菌环境中,D正确。故选C。4、D【解析】由题意分析可知,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则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内质网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无法形成成熟的、具有一定功能的蛋白质,所以这一结果直接影响了蛋白质的合成。【详解】由于内质网上附着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核糖体合成的多肽不能进入内质网进行初加工,阻断了分泌蛋白质合成,这一结果直接导致蛋白质合成受到影响,唾液淀粉酶合成减少,D正确。故选D。5、A【解析】分析题图:HIV最初侵入人体时,T细胞参与的免疫可清除大多数HIV,但随着HIV浓度增加,T细胞不断减少,使免疫能力降低,最后丧失免疫能力,导致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使人死亡。【详解】A、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HIV最初侵入人体时,T细胞的多少与HIV浓度之间不成反比例关系,A错误;B、HIV浓度上升,T细胞被破坏,T数量减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均下降,最终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丧失,B正确;C、据图分析,艾滋病患者如不进行治疗,第9年时人体的免疫功能全部丧失,各种感染机会增加,所以大约能生存9年,C正确;D、人体免疫能力丧失,失去防卫功能,不能抵抗疾病的侵袭,进而使人直接死亡,D正确。故选A。6、B【解析】激素和神经递质是信息分子,需要与特定的受体分子结合,激素作用于靶细胞,调节靶细胞代谢,之后激素会被分解;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之后神经递质被分解或重新利用。【详解】A、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作为信号分子可以作用于B细胞,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B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淋巴因子的受体,A正确;B、神经递质属于信号分子,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会迅速的被分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而不是被突触后膜吸收,B错误;C、肾上腺素在神经调节中可以作为神经递质起作用,在激素调节中可以作为激素起作用,两者均是作为信息分子起作用,C正确;D、性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内,其属于信号分子并且通过细胞内的某些物质选择性的识别和结合而实现的,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①.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②.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的左侧,使胚芽鞘左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引起胚芽鞘左侧生长快于右侧,形成α角③.乙左右两侧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解析】分析图表:甲、乙两组的自变量为胚芽鞘尖端是否被云母片完全阻隔。甲组的胚芽鞘尖端无云母片阻隔,尖端产生的生长素既能从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也能从尖端向下运输到琼脂块;乙组的胚芽鞘尖端因云母片的完全阻隔,导致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从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但能从尖端向下运输到琼脂块,所以左、右两侧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基本相同,但明显低于甲组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胚芽鞘之所以弯曲生长,是因为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只能沿着与胚芽鞘的接触面向下运输,造成生长素在胚芽鞘中分布不均匀。【详解】(1)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2)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只能沿着与胚芽鞘的接触面向下运输。图示中的琼脂块放置在去顶胚芽鞘切面的左侧,导致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的左侧,使胚芽鞘左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引起胚芽鞘左侧细胞的生长快于右侧,形成α角。(3)表中信息显示:乙组左、右两侧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组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导致乙组琼脂块左、右部分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左侧的量几乎相同,但明显小于甲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左侧的量,所以乙组左、右两侧的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组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实质:①有生长素的来源则可能生长;②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只能沿着与胚芽鞘的接触面向下运输;③生长素若均匀分布,则直立生长;若分布不均匀,则弯曲生长。抓住了问题的实质,结合图示信息分析与题意,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8、(1)①.适量无瘦素的缓冲液②.等量含瘦素的缓冲液③.瘦素(2)①.瘦素的靶细胞②.其他细胞(3)①.+/+小鼠和+/+小鼠②.+/+小鼠体重下降,Db/Db小鼠体重基本不变③.Ob/Ob小鼠体重下降,Db/Db小鼠体重基本不变【解析】分析题意可知,瘦素可通过抑制进食导致体重下降,Ob/Ob突变体纯合实验小鼠不能合成瘦素,会明显增加食量,最终导致肥胖。瘦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其发挥作用需要受体的识别。【小问1详解】瘦素可通过抑制进食导致体重下降。图1中显示,实验组①和②小鼠的摄入量相近且较高,说明体内没有瘦素;实验组③小鼠的摄入量减少,说明体内有瘦素。由题可知,实验组①对小鼠不做任何处理,则实验组②注射了缓冲液,实验组③注射了瘦素。该实验中用的Ob/Ob小鼠为突变小鼠,不能合成瘦素,所以Ob对应的正常基因可能控制合成瘦素。【小问2详解】下丘脑弓状核被破坏后,给Ob/Ob小鼠注射瘦素不能发挥作用,瘦素不能被识别,说明下丘脑弓状核中存在瘦素的靶细胞。将正常小鼠弓状核内POMC神经元的瘦素受体敲除后,瘦素仍然能发挥一定的作用,说明下丘脑除了作用于弓状核内POMC神经元,还可以作用于弓状核内其他细胞。【小问3详解】为排除连体手术对小鼠生长的影响,应增设一组连体共生对象为+/++/+的实验,如果手术过后,小鼠的体重不变,那么说明连体手术对小鼠生长的影响不大。实验Ⅱ中,因为Db/Db小鼠体内瘦素含量高,所以手术后会导致+/+小鼠体重下降,而Db/Db瘦素受体缺失,瘦素含量多少对Db/Db小鼠影响不大,所以Db/Db小鼠体重不变。实验Ⅲ中,因为Db/Db小鼠体内瘦素含量高,会导致Ob/Ob(受体正常)小鼠体重下降,而Db/Db瘦素受体缺失,所以瘦素含量多少对Db/Db小鼠影响不大,所以Db/Db小鼠体重不变。【点睛】本题以瘦素为背景材料,考查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同时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及提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根据题图信息的提示,正确预测实验结果,根据题干信息的提示,准确答题。9、(1).氧气(2).乙醛(3).刚果红(4).被污染或产生变异(5).甘油管藏法【解析】1、纤维素分解菌能够产生纤维素酶将纤维素分解,实验室中常用刚果红染液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鉴定,筛选目的微生物时需要使用选择培养基.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是无菌操作。2、果醋的制作原理: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详解】(1)在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可将乙醇氧化为乙醛,进而生成醋酸。(2)筛选能够产生纤维素酶的细菌,可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刚果红可以将纤维素染成红色,而纤维素被分解后,其产物不能与刚果红形成红色,所以就会出现透明圈。(3)试管斜面保存菌种,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若需较长时间保存菌种,可用的方法是甘油管藏法(将培养的菌液与等体积灭菌后的甘油混合均匀后于-20℃冷冻箱内保存)。【点睛】本题以微生物培养和筛选相关知识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识记果醋的发酵原理和纤维分解菌筛选的原理。10、①.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②.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③.单向④.神经递质只存在突触小泡,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触的特异性受体上⑤.④⑥⑦⑥.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强⑦.POA神经元持续兴奋,会使散热增加,同时因其抑制DMD即抑制产热,所以体温持续降低导致“低体温症”【解析】题图分析:①表示感受器,②表示神经中枢脊髓的白质,③表示突触,④⑤⑥⑦⑧表示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脂肪酸、葡萄糖的相互转化及氧化分解过程。其中POA和DMD是下丘脑中直接参与体温调节的两个区域,分别富含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而且POA对DMD有显著抑制作用。【详解】(1)图中①表示感受器,当其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上的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③表示突触,当神经冲动传导到③时,引起该处结构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突触小泡,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触的特异性受体上,故兴奋在③突触上的传递是单向的。(2)据图可知:当兴奋传至肾上腺,后者分泌肾上腺素并作用于脂肪细胞上相应受体,促进有机物氧化分解,同时升高血糖,即促进的代谢过程有④⑥⑦。(3)气温升高,POA中热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一四省联考2024-2025学年(下)高三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学案19 文言语句断句(含答案)
- 现代商业综合体的设计思路与路桥设施的长期维护规划
- 电商趋势下的零售企业财务管理转型思考
- 社交媒体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与案例
- 二年级竞选数学课代表发言稿100字
- 初三年级组长经验交流发言稿
- 电厂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与标准化执行
- 写楼物业年终工作总结
- 法学专业实习计划
- 国内外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的对比研究综述
- 2022年露天煤矿安全资格证考试题库-上(单选、多选题库)
- MIL-STD-1916 抽样技术 (C=0 零不良)
- 计价格(2002)10号文
- 胶合板公司人员招聘与配置(模板)
- 团建方案版攻防箭对战
- 桩身强度自动验算表格Excel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报告
- 燃气轮机LM2500介绍
- (精选)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 堆垛机速度计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