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校联考2024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8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以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是海洋大国,海岸线漫长,拥有悠久的海洋开发和利用历史。2022年浙江省提出了提高海域资源利用率、开展海域监测修复等措施,统筹推进海洋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助推浙江海洋强省建设。图为我国东南沿海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表层海水温度最低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下列关于乙渔场说法正确的有()①由寒暖流交汇形成②由冷海水上泛形成③渔场附近多海雾④多浮冰,影响航行安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丁处附近常形成的河流地貌是()A.峡谷 B.冲积扇 C.冲积平原 D.三角洲【答案】1.D2.A3.D【解析】【1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表层海水温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纬度越高,温度越低,读图可知,图中四地中的丁地纬度最高,故海水温度最低,故选D。【2题详解】读图可知,乙渔场由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寒暖流交汇处,海雾较多,①③正确;②错误;此处纬度低,气温高,不存在浮冰,④错误;故选A。【3题详解】读图可知,丁地位于长江入海口,此处泥沙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河流出山口处形成冲积扇;中游地区形成冲积平原、江心洲、湖心岛;河流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研究非洲西部的目然环境特征,某科学考察队进行了一次野外考察。下图示意该科学考察队的考察线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乙地景观主要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草原植被 D.荒漠植被5.乙地植被()①四季常青②季节变化大③耐寒④耐旱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科学考察队从甲地至丙地,发现各地的土壤发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发育程度最好的是()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答案】4.C5.D6.A【解析】【4题详解】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区,属于热带稀树草原景观,C正确;常绿阔叶林景观出现在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气候区,A错误;落叶阔叶林出现在温带季风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B错误;荒漠植被出现在热带沙漠气候或温带大陆性气候区,D错误。故选C。【5题详解】由上题可知,乙地植被属于热带稀树草原,该地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草原景色的季节变化明显,干季到来,树木落叶,草叶枯黄,而湿季一到,则满目翠绿,郁郁葱葱,生机盎然,①错误,②正确;全年气温高,故该植被耐旱,③错误,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6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地为热带雨林区,乙地为热带草原区,丙地为沙漠区。结合所学知识,在自然土壤中,森林土壤的剖面结构最为复杂,发育程度最好,土层最厚,草原和沙漠地区的土壤发育程度较差,土层相对较薄,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土壤的剖面结构是指从地表垂直向下直至土壤母质的断面,它展示了土壤的层次性和成土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土壤剖面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有机层:由枯枝落叶等有机物质组成,是土壤的有机质基础。2.腐殖质层:富含腐殖质,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具有团粒结构,富含有机养分。3.淋溶层:水分下渗时,水溶性物质和细小土粒向下移动,导致颜色较浅,呈灰白色,主要由砂粒和粉砂粒组成。4.淀积层:淀积了淋溶层下来的物质,质地较黏重,颜色一般为棕色或红棕色。5.母质层:土壤的无机物质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6.母岩层:土壤下的岩石层。2023年8月,河源市恐龙博物馆展出两枚极为罕见的窃蛋龙胚胎蛋化石,这两枚胚胎蛋化石原出土地为江西赣州。赣南地区是江西省内出土恐龙蛋化石最多的地区,出土的恐龙蛋化石总体特点有:呈窝状、品相好、密度高、种类齐全、骨骼和蛋一体化等。完成下面小题。7.赣南地区恐龙蛋化石呈现上述特点的原因,不包括()A.地质时期,该地区地质稳定 B.该地地势高峻,人迹罕至,人类活动影响小C.该地地势低洼,长期接受沉积 D.地质时期,气候暖湿,植被茂盛8.在发现恐龙蛋的岩层中,不可能发现()A.两栖动物化石 B.鸟类化石 C.哺乳动物化石 D.同时期形成的铁矿【答案】7.B8.C【解析】【7题详解】由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赣南地区是江西省内出土恐龙蛋化石最多的地区,出土的恐龙蛋化石总体特点有:呈窝状、品相好、密度高、种类齐全、骨骼和蛋一体化等,说明地质时期,该地区地质稳定,该地地势低洼,长期接受沉积,且气候暖湿,植被茂盛,恐龙种类多样,ACD不符合题意;人类活动是在新生代,恐龙蛋化石出现时期还没有人类,B符合题意,故选B。8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恐龙为中生代的生物,两栖动物与形成的铁矿的时间在恐龙形成之前,鸟类出现在与恐龙同一时期,因此中生代也有两栖动物和鸟类,也可以形成新的铁矿。而哺乳动物出现在恐龙之后,故在发现恐龙蛋的岩层中,不可能发现哺乳动物化石,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地球演化史中,动物界发展阶段:元古宙为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古生代泥盆纪为鱼类时代;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为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为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为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为人类时代。位于南美洲西部的秘鲁西临太平洋,其首都利马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山麓,为该国最大的港口,全年少有风浪袭击。该国平均人口密度较低,并且具有分布不均衡的特点,人口大部分集中在相对干旱的西部沿海地区。图为秘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影响该地区人口大部分集中在相对干旱的西部沿海地区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 B.地形 C.资源 D.交通10.图示地区人口密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条件恶劣 B.经济落后 C.土地资源不足 D.环境承载力小【答案】9.C10.A【解析】【9题详解】结合图示可知,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因此人口主要集中分布于此,C正确。西部平原面积狭小,B错误;气候相对干旱,并非优势条件,A错误;交通条件不是影响该地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图示区域为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稀疏,自然条件较为恶劣,A正确。经济落后并非该地区人口密度低的主要原因,B错误;平原广布,土地资源充足,C错误;环境承载力较大,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水资源和土壤、森林矿产资源等,人文因素包括:经济、政策、交通、宗教、军事等。2023年11月26日,海南省“候鸟人才”供需对接交流活动在海口举办。人口社会学家把按照一定规律来往于两地的人群称为“候鸟型人群”。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每年春节期间在海南越冬的“候鸟人群”达一百多万人,他们主要是学者、教授、专家以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完成下面小题。11.春节期间,“候鸟型人群”主要是学者、教授、专家以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主要原因是()A.文化素质高 B.工作轻松,时间充裕C.社会精英,收入水平高 D.劳动强度大,身体欠佳,畏寒怕冷12.“候鸟型人群”对海南省造成的影响不包括()A.促进海南经济发展 B.加剧海南交通运输压力C.增加海南环境压力 D.使海南住房紧张,就业困难13.“候鸟型人群”主要来自()A.两广、港澳地区 B.西北内陆地区 C.北京、长三角、东三省等地区 D.云贵川地区【答案】11.C12.D13.C【解析】【11题详解】“候鸟型人群”主要是学者、教授、专家以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因此,这部分人群为社会精英,收入较高,经济实力雄厚,C正确;来琼的“候鸟型人群”劳动强度大,身体欠佳,畏寒怕冷,本身说法错误,D错误;文化素质高、工作时间并非“候鸟型人群”春节来琼的主要原因,AB错误。故选C。【12题详解】“候鸟型人群”对海南省造成的影响拉动旅游、餐饮、住宿等方面的消费,促进海南经济的发展,A不选;来海南过冬的人口众多,加剧海南交通运输压力,B不选;随着春节人口暴增,增加海南环境压力,C不选;由材料可知,人口社会学家把按照一定规律来往于两地的人群称为“候鸟型人群”,这类人才定居海南的概率小,不会对当地的住房和就业造成负面影响,D正确。故选D。【13题详解】“候鸟型人群”主要是学者、教授、专家以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且这些人才一般分布在纬度较高的经济发达的地区和省份,北京、长三角、东三省等地区符合,C正确;云贵川地区、两广、港澳地区与海口气候相似,AD错误;西北内陆地区人才相对较少,B错误。故选C。【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对调整人口分布、劳动力盈缺、促进地区文化交流、新资源的开发、经济文化区的建立、民族和种族的融合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迁出地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更好利用土地资源;但也会导致人才外流,劳力短缺。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但也会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和管理难度;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蒙古国国土面积为156万km2,是世界第二大内陆国,但可利用耕地较少,大部分国土被草原覆盖,北部和西部多山脉,南部为戈壁沙漠。蒙古国人口仅约330万,约30%从事游牧或半游牧,蒙古国是世界上第二大产绒国,羊绒产量约占全球市场的21%;绝大部分的羊绒出口到中国。三分之二的羊绒企业生产仍处在初级加工阶段。完成下面小题。14.造成蒙古农业环境承载力小的原因不包括()A.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B.内陆国,对外开放程度低C.耕地面积小,农业以游牧为主 D.对农产品加工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低,经济落后15.下列措施有助于提高当地环境承载力的是()①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②对沙漠化进行治理③扩大游牧规模④加强水利设施建设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14.B15.D【解析】【14题详解】蒙古国为内陆国,对外开放程度低,对于农业环境承载力影响小,B符合题意;蒙古国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耕地面积小,农业以游牧为主,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农业环境承载力小,AC不符题意误;据材料“三分之二的羊绒企业生产仍处在初级加工阶段”可知蒙古国对农产品加工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低,经济落后,农业环境承载力小,D不符题意。故选B。【15题详解】蒙古国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应该合理放牧,不能盲目的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①错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对沙漠化进行治理,②正确;盲目扩大游牧规模会加剧土地荒漠化,③错误;蒙古国气候较干旱,降水较少,因此需要加速节水工程建设,保障淡水资源安全,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1、科技发展水平:科技的发展可以促进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环境承载力。2、地区开发程度:地区开发程度越高,环境承载力一般越大。3、生活消费水平:生活消费水平越高,环境承载力越小。4、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供养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自然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图为某地乡村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下列不符合乡村聚落特点的是()A.居住区和公共用地区规模小 B.农业生产用地规模相对较大C.居住区分布较为分散 D.空间结构复杂17.图示属于公共用地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6.D17.A【解析】【16题详解】乡村聚落以农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为主,内部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居住区规模小,乡村中农业生产用地规模相对较大,几乎遍布整个乡村,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村落会出现一些公共设施,以提供商业、教育、娱乐等服务,但总体而言,公共用地区规模小,A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山地为主的乡村居住区较为分散,C不符合题意。故选D。【17题详解】公共用地区是村民进行各种活动和交流的场所,具有公共性、文化性、多样性的特征;规模相对较小,常分布在乡村中心,距村民居住区相对较近,道路的通达度较高。读图可知,图中①广场属于公共用地,A正确;耕地、小卖部、民居均为个人所有(所有权或使用权),不属于公共用地,BCD错误。故选A。【点睛】乡村的内部空间结构包括的功能区有公共用地区、居住区、农业生产区;其规律是农业用地一般布局在村落的周围,便于村民就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城市土地利用是指城市中工业、商业、交通、文教、卫生、住宅、绿化等建设用地的状况。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地区某城市土地利用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该城市所在区域主导风向及河流的流向正确的是()A.东北风、向东北流 B.东北风、向西南流 C.西南风、向西南流 D.东南风、向东北流19.甲、乙、丙、丁四个功能区中,最适宜建设绿化用地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0.下列对①工业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土地利用集约 B.是城市的核心区 C.付租能力弱,环境污染严重 D.建筑高大密集【答案】18.B19.C20.C【解析】【18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工业区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图中工业区位于西南、西北方位,主导风向为东北或者东南风;根据等高线判断,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19题详解】丙位于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最适合建设绿化用地,减轻工业区对住宅区的污染,C正确;甲位于郊区,建设绿化用地意义不大,A错误;乙位于两个工业区之间,建设绿化用地意义不大,B错误;丁位于住宅区与文教区之间,污染小,建设绿化用地意义不大,D错误。故选C。【20题详解】①工业区远离市区,位于远郊区,低价低,付租能力弱;又位于河流下游地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环境污染严重,C正确;①工业区远离市区,位于远郊区,土地利用分散,A错误;城市的核心区、建筑高大密集是商业区,BD错误。故选C。【点睛】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一般要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如水泥厂、酿造厂、化工厂、火电厂、钢铁厂等。水污染较重的企业一般位于城市河流下游,自来水厂位于上游。如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等。固体废弃物污染较重的企业应远离城区(居民区)布局。如钢铁厂、火电厂等。下图示意我国某古镇的粉墙黛瓦景观,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文化每年吸引众多游客来此观光旅游。完成下面小题。21.图示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A.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江南地区 D.华北地区22.与该古镇相比,我国东北地区乡村传统民居屋顶坡度更大,主要是为了()A.保暖隔热 B.通风透气 C.防晒纳凉 D.积雪滑落【答案】21.C22.D【解析】【21题详解】据材料粉墙黛瓦景观的特点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文化,主要分布在降水丰富的江南地区,C正确;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降水较少、青藏高原气候高寒,都不会出现该景观,ABD错误。故选C。【22题详解】与该古镇相比,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降雪量大,乡村传统民居屋顶坡度更大,主要是为了积雪滑落,以免压塌屋顶,D正确;屋顶坡度大,增加了表面积,不利于保暖,A错误;屋顶坡度大,利于通风透气,但也可通过增加门窗数量和面积来实现,屋顶坡度大,利于防晒纳凉,但也可通过增加墙体厚度来实现,均不是主要目的,BC错误。故选D。【点睛】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下图是“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Ⅱ对应到右图中城市化阶段是()A.a阶段 B.b阶段 C.c阶段 D.无法确定24.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迁移 B.自然条件 C.城市人口数量 D.经济发展25.阶段Ⅱ()①为逆城市化②为郊区城市化③有利于促进乡村城镇化④整个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23.C24.D25.B【解析】【23题详解】读图结合所学知识,Ⅱ阶段为逆城市化阶段,由于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大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c阶段为城市化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C正确,D错误;a阶段为城市化初期,城市化水平低,A错误;b阶段为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对应阶段I,B错误。故选C。【24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城市化的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D正确;人口迁移是城市化的发展的结果,不是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A错误;自然条件对城市化的影响较小,B错误;人口数量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之一,不是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C错误。故选D。【25题详解】读图结合所学知识,Ⅱ阶段为逆城市化阶段,由于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大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①正确,②错误;由于逆城市化大城市中心区失业率增高、人口萎缩,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不利于促进乡村城镇化,整个国家或地区城市人口比重下降,③错误,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郊区城市化指城市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逆城市化指城市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并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再城市化发达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城市化的现缘。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注意事项:第Ⅱ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城内作答,在试题春上作答无效。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秘鲁东南的圣母河流域森林茂密,雨量丰沛,但季节分配不均,6~8月为旱季,12月到次年3月为雨量特别大的雨季。河流因盛产沙金而远近闲名,地质学者在其河道的河床底部、边准、河漫滩等位置均发现了沙金颗粒,但不同的河段沙金的粒径和富集的位置有较大的差异,河流两侧被牛轭湖围绕的古河漫滩是沙金的高密集区,吸引了大量的淘金者前往。下图示意圣母河流域。(1)图示牛轭湖,常形成于河流____(填“中上游”或“中下游”)地区,他们是由____废弃的弯道形成。(2)推测圣母河的淘金者选择淘金的最佳季节并说明原因。(3)判断甲乙两河段沙金的粒径大小及磨损程度大小,并说明理由。(4)相较于甲河段,乙河段洪涝灾害更为严重,试分析原因。【答案】(1)①.中下游②.河流(2)旱季(或6~8月);旱季河流水位低,含有沙金的沙滩出露较多;降水少,流速慢,开采沙金安全性高。(3)甲河段沙金粒径大,磨损程度小;乙河段沙金粒径小,磨损程度大;理由:甲河段河流流速快,流水侵蚀作用强,故沙金的粒径较大,且此处沙金没有经过河流长途搬运,磨损程度较小;乙河段流速慢,流水沉积作用强,沙金的粒径较小,且此处沙金经过河流长途搬运,磨损程度较大。(4)相较于甲河段,乙河段水量较大,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故易发洪涝灾害。【解析】【分析】本题以圣母河流域图为背景材料,涉及河流地貌与洪涝灾害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图示牛轭湖,位于地形相对平坦的区域,故常形成于河流中下游地区,他们是由河流截弯取直后,河流废弃的弯道形成。【小问2详解】读圣母河流域图并结合材料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纬12°左右的大陆西岸,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12月~次年3月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较强的地表径流侵蚀南部山区含金矿的岩石(经考察研究发现其沙金颗粒主要来源于南部山区的岩浆岩),将沙金搬运到河流中沉积,此时河流水量较大,不适宜开采;68月受东南信风影响,多晴朗天气,降水少,河流水位下降,河滩出露,此时最利于沙金的开采。同时旱季降水少,多晴天,河流流量小,流速慢,开采沙金安全性高。【小问3详解】读图可知,甲河段位于山区,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快,流水侵蚀作用强,故能沉积下来的沙金的粒径较大,且此处沙金没有经过河流长途搬运,沙金会保留棱角,磨损程度较小,乙河段位于平原,地形平坦,河流流速慢,流水沉积作用强,能沉积下来的沙金的粒径较小,且此处沙金经过河流长途搬运,沙金会被磨蚀,磨损程度较大。【小问4详解】读图可知,甲河段位于山区,河流流速快,河道平直,水流通畅,不易发生洪涝灾害,而相较于甲河段,乙河段位于河流下游,水量较大,加之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故易发洪涝灾害。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这里地势高耸、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西藏位于青藏高原南部,下图示意西藏自治区主要城镇的分布。(1)简述西藏自治区人口分布的特点。(2)西藏自治区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河流地貌区?分析该区域利于人口分布的条件。(3)判断影响西藏自治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并说明判断理由。【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大部分地区人口稀疏,存在大面积无人区,人口主要分布于南部、西部的河谷地带。(2)河谷地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靠近水源,便于生产生活用水;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经济发展。(3)主要因素:地形。理由: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气候高寒,不适宜人类居住,导致人口分布稀疏。【解析】【分析】本大题以西藏自治区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素养。【小问1详解】读西藏自治区主要城镇的分布可知,西藏自治区,人口分布不均,大部分地区人口稀疏,中部、北部存在大面积的无人区,人口主要分布于南部、西部的河谷地带。【小问2详解】读图可知,西藏自治区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河的河谷地带。河谷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影视版权购买合同:电影《流浪地球》的版权购买
- 2024年度影视拍摄基地租赁合同
- 2024年度地铁车辆采购与维修服务合同
- 洗衣用衣物柔顺剂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04年出国劳务服务合同
- 粘度计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戒指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大豆产业风险评估合同
- 2024年度博物馆停车场建设合同
- 2024年度广告创意保密合同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课件
- (高清版)DB37T 5007-2024 建筑光伏一体化应用技术规程
- 6《秋天的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 2024年贵州省高考物理试卷
- 2024至2030年中国青海省旅游金融行业运行态势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疫苗免疫原性增强与表位优化
- 工厂投资计划书
- 工地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 《抗美援朝》教案课件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讲练专题复习实数章末重难点题型(原卷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