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三首4深秋美景生机盎然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
七言绝句: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于唐代最为盛行。诗体篇幅短小,语句精炼,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认识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12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首古诗,默写《山行》。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径斜赠刘残傲君橙橘挑犹径组词:小径
径直捷径辨字:山(经径)√斜组词:斜坡斜阳歪斜辨音:斜线(xiéxiè)√赠组词:赠送转赠
赠言辨字:(憎赠)礼√刘组词:姓刘
刘海儿辨音:刘氏(liùliú)√残组词:残缺凶残
残留辨字:(残贱)片√犹组词:犹然犹豫辨字:(优犹)如√傲组词:骄傲
傲骨自傲辨音:骄傲(àoáo)√君组词:国君
君子君臣辨音:君王(jùnjūn)√橙组词:橙子橙汁橙色辨音:橙红(chénɡ
chén)√橘组词:橘子柑橘金橘辨音:青橘(jǘjú)√挑组词:挑拨
挑动
挑衅辨音:挑战(tiāotiǎo)√斜赠残犹傲刘君橙橘挑径寒径斜霜赠盖菊残君橙送挑组词:造句:结构:部首:笔画:笔顺: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寒冷寒风心寒
寒来暑往H音序:辨字:赛比赛赛马上下宀12组词:造句:结构:部首:笔画:笔顺:成功的路上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小径捷径直径独辟蹊径J音序:辨字:经经过已经左右彳8组词:造句:结构:部首:
笔画:笔顺:这个斜坡后面是一片农田。倾斜
斜阳斜坡目不斜视X音序:辨字:料材料布料左右斗11组词:造句:结构:部首:笔画:笔顺:妈妈每次出门总会涂防晒霜。冰霜
霜冻霜降饱经风霜S音序:辨字:露露水露珠上下雨17组词:造句:结构:部首:笔画:笔顺:兰兰赠送给我的日记本,我非常喜欢。赠送赠品捐赠临别赠言Z音序:辨字:增增产增补左右贝16组词:造句:结构:部首:笔画:笔顺:我的铅笔盒盖子上画了只可爱的小狗。遮盖膝盖锅盖
盖世无双G音序:辨字:益益鸟益处上下⺷11组词:造句:结构:部首:笔画:笔顺:奶奶家的庭院里种了许多菊花。菊花墨菊春兰秋菊J音序:辨字:苟苟且苟安上下艹11组词:造句:结构:部首:笔画:笔顺:水果上可能还残留有农药,必须洗干净了才能吃。残缺残酷
残忍老弱病残
C音序:辨字:浅浅薄浅蓝左右歹9组词:造句:结构:部首:笔画:笔顺:爸爸是个人人都称赞的正人君子。君王君主君子正人君子J音序:辨字:群群体人群半包围口7组词:造句:结构:部首:笔画:笔顺:水果店里有很多橙子。橙子橙红橙黄橘绿C音序:辨字:澄澄清澄澈左右木16组词:造句:结构:部首:笔画:笔顺:张叔叔送给我一本故事书。送别赠送目送雪中送炭S音序:辨字:选选民选举半包围辶9组词:造句:结构:部首:笔画:笔顺:我很喜欢做有挑战性的事。挑逗挑战挑头挑拨离间T音序:辨字:桃桃子杨桃左右扌9挑战一下
他自信满满地挑
选了一项具有挑
战性的比赛项目。注意红色字的读音原文示例·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挑(挑选)(挑战)
多音字《山行》唐·杜牧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代表作有《阿房宫赋》《遣怀》《樊川文集》等
《山行》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探究读根据指导,朗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朗读《山行》时,语调舒缓,注意停顿,最后三个字读时略加重突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朗读指导山行
[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秋天寒山枫林霜叶诗意:沿着弯曲的石头小路走上山去,在云雾弥漫的深处有山居的人家。寒山:深秋时节的山。生:产生,生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诗意:(我)不禁停下车来,因为太喜欢这晚秋的枫林,经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鲜艳。坐:因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自由读诗文,找找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形象表现出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的动态,也说明山之高。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写出了山路的绵长。从“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中的“有人家”,你能联想到什么?“有人家”让人能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的乡野生活,让所见之景充满生气,同时又照应了前一句中的“石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心句表明诗人对这满山红叶喜爱至极,流连忘返。
霜叶二月花对比
突出了霜叶的嫣红,展现了一派生机盎然的深秋景色。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所描绘的美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我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诗中哪一句最能体现诗人对红叶对秋季的喜爱之情?为什么?前面老师已经对这首古诗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以下问题。诗中哪一句最能体现诗人对红叶对秋季的喜爱之情?为什么?“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观赏满山红叶一直待到了很晚也没下山,可见诗人的喜爱之深。赞美和喜爱
《山行》描写了深秋时节,诗人在山中行走时看到的美丽景色,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对红叶的之情。山行眺望远景:寒山、石径、停车观赏:枫林、霜叶白云、人家色彩明丽生机盎然古诗三首寒挑送橙君残菊盖赠霜斜径寒冷石径倾斜霜冻赠送遮盖菊花
残缺君王橙红送别挑逗《赠刘景文》宋·苏轼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代表。代表作有《赤壁赋》《水调歌头》等。
诗人认为一年最好的景致在什么时候?探究读根据指导,朗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朗读《赠刘景文》第一句语气略低沉;第二句语调上扬语气高昂;后两句语气深长,读出劝勉之情。朗读指导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诗人认为一年最好的景致在什么时候?最是橙黄橘绿时擎:举,向上托。盖:指荷叶。犹:还,尚且。傲霜:不怕严寒、坚强不屈。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诗意:荷花凋谢,连那遮风挡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花朵开败了的菊花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诗意:一年中最好的景致您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赠刘景文》写的是
季的景色,从“
、
、
、
”这些景象中能看出来。秋荷尽菊残橙黄橘绿
这句诗中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赞美的是谁?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敬佩、赞美之情。“已无”“犹有”对比
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深秋虽然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首诗写出了秋季的哪些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文通过对“荷尽、菊残、橙黄橘绿”等秋景的描写,突出了菊花傲霜凌寒的气概,间接表达了对好朋友的敬佩、勉励之情。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看谁说的最好。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这首诗是写给好友刘景文的,可为什么作者要大篇幅的写其他一些事物呢?前面老师已经对这首古诗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以下问题。这首诗是写给好友刘景文的,可为什么作者要大篇幅的写其他一些事物呢?作者是借这些事物抒发自己对好友的赞赏同时也借此激励自己的好友不要灰心,要充满希望。
《赠刘景文》通过对“荷尽”、“菊残”、“橙黄”“橘绿”的描写,赞颂了菊花的气概,抒发了作者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傲雪凌霜广阔的胸襟劝励和支持赠刘景文秋末冬初喜获丰收赞赏勉励荷尽无叶菊残傲霜气节不衰橙子金黄橘子青绿充满希望《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龙泉)人,南宋中期文学家、江湖诗派诗人,擅长七言绝句,诗作语言清新、意境高远。代表作有《游园不值》《夜书所见》《四朝闻见录》等。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探究读根据指导,朗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朗读《夜书所见》前两句语气要低沉,读出秋夜旅客的孤独寂寥;后两句语调变欢快,语气上扬,想象儿童挑灯玩耍的景象。朗读指导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随风而落的枫叶寒风扫过的江水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萧萧:这里形容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送寒声:送来阵阵寒意。动客情:使客人产生了思念家乡之意。
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会有什么感受?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时,送来深深寒意,江上的阵阵秋风惹起游子思乡之情。知:料想,猜想。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弄。促织:蟋蟀,也叫蛐蛐。篱落:篱笆。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诗意:夜深了,篱笆深处,灯光闪烁,料想那是孩子们正在忘情地逗蟋蟀。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这里有两个动词用得好,你能找出来吗?并说说好在哪里。诗句中的一“送”一“动”,寄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把梧叶、秋风写得有情有义。这些诗句烘托了诗人悲秋思乡之情,而且把读者也带入了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情境中。因为他身处异乡江上秋风动客情。为什么诗人称自己为“客”?诗人
萧瑟的秋风吹下梧桐树叶,江边寒气逼人,假如你就是这个孤身在外的诗人,看到此情此景,你会产生什么样的心情?又会想到什么呢?思乡怀亲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猜测内容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客游在外的诗人此时会想到什么呢?猜测依据诗人会想到: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亲人朋友的声音容颜……
这两句描写儿童深更半夜借着灯火,津津有味地捉蟋蟀的生活情景。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这首诗的大意吧!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猜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前面老师已经对这三首古诗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以下问题。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这三首诗写的都是秋天的景色。从“霜叶红于二月花”“橙黄橘绿”“秋风”可以看出。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夜书所见》通过对秋风梧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在秋夜的情感。思念家乡夜书所见写景梧叶送寒声秋风动客情孤独郁闷秋风吹动思绪灯火唤起乡情写人儿童挑促织篱落一灯明亲切之感描写秋天的古诗《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词》唐·刘禹锡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这三首诗写的是秋季的景色。《山行》中可从“寒山、枫林、霜叶”等地方发现;《赠刘景文》中可从“荷尽、菊残、傲霜枝、橙黄橘绿”等地方发现;《夜书所见》中可从“萧萧梧叶、秋风”等地方发现。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我不由自主地停车靠边,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4
古诗三首第一阶:课前预习学习内容1.朗读古诗,了解诗意。2.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3.文体知识:古诗。4.认写生字、词语。课文大意
《山行》描写了深秋时节的山中景致,表达了作者对枫叶、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赠刘景文》通过对“荷枯、菊败、橙黄、橘绿”的描写,突出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斗寒的气概,间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殷切嘱咐和勉励。《夜书所见》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情感。作者简介杜牧(803—853),字牧之,晚唐杰出诗人。有杜紫微、杜司勋、杜樊川等别称。
主要成就: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书画亦精。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主要作品:《山行》《清明》《江南春》等。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主要成就: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主要作品:《惠崇春江晚景》《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赤壁赋》等。作者简介叶绍翁,南宋诗人,曾任朝廷小官,他是江湖派诗人。诗以七言绝句最佳。
主要作品:《夜书所见》《游园不值》等。
名言佳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赠刘景文》的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1090)年,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的刘景文(名季孙)也在,两人交谊颇深。诗人一方面视刘景文为国士,并有《乞擢(zhuó)用刘季孙状》予以举荐;另一方面赠此诗以勉励之(苏轼赠此诗时,刘季孙已58岁了,难免有迟暮之感)。背景资料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风,指的是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近体诗指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句数、字数、平仄、用韵等都比古体诗严格。古诗文体知识会认字
犹有傲骨橘绿小径
斜阳赠送残叶君子
橙子挑开yóuàojújìngxiézèngcánjūnchéngtiǎo我会认
小径径赠橙声旁“曾”,读音为zèng。声旁“登”,读音“chéng”。
赠送橙子声旁“”,读音为jìng。我会认彳纟径经浅氵歹残(
)(
)戋我会认余斗斜xié字义:不正,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斜塔我会认
左右结构,一种水果,扁球形,味甜酸。果皮红黄色,可入药。橘jú用肩担着;量词,用于成挑儿的东西;选、拣。用竿子等把东西举起或支起;拨弄,引动。多音字挑挑水挑食(tiāo)挑起来挑拨(tiǎo)易读错“赠、残”是平舌音;“橙”是翘舌音;“径、赠、橙”是后鼻音;“挑”是多音字,在本课读tiǎo。会写字径赠残橙挑寒盖菊霜左窄右宽上下结构会写字斜君送左右同宽半包围书写指导结构:部首:橙左右“登”的“癶”罩住“豆”。横撇的横短,捺舒展,“豆”末笔横窄于“癶”。木书写指导径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彳”第二撇与竖相接于横中线;右部的横撇起笔于竖中线左侧,“工”下横宜长。斜“余”捺变点,两横上短下长,“斗”两点对齐,横略向上倾斜,竖为悬针竖。书写指导盖上窄下宽。上部三横长短相似,距离匀称,第三横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不出头。下半部分最后一横要写长,托起整个字。书写指导菊上宽下窄。下半部分的“米”,左边有一部分写在“勹”的外面,使整个字重心更稳。残左半部分的“歹”不要多一点,位置不要超过竖中线。右半部分的斜钩要写得舒展。易写错残径右上部分不要写成“又”。右部是两横,不要写成三横,不要忘写右上角的点。易写错橙右边“登”的左上角不要多点,右上角不要少撇。词语听写寒冷小径斜阳霜冻赠品盖子菊花残冬君子橙色送客挑动理解词语白云生处促织(蟋蟀)【寒山】深秋时节的山。【生】产生,生出。【坐】因为。【于】比。【尽】达到极端。这里指凋谢。【擎】举,向上托。【残】残败;枯萎。【萧萧】这里形容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促织】蟋蟀,也叫蛐蛐。【篱落】篱笆。第二阶:阅读理解学习内容1.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体
会诗中的情感。2.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阅读理解
远上寒山石径斜,石头小路。向山的远处伸展。“歪斜,不正”。这里指山间小路弯弯曲曲。阅读理解白云生处有人家。指飘浮着白云的地方。“有人家”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一驱寒山清冷之意,照应了“石径”。阅读理解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诗意: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家居住。阅读理解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傍晚时候的枫树林。阅读理解霜叶红于二月花。“霜叶”被秋霜打过的枫叶,写出了这是深秋季节。比……还红。阅读理解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花。
赏析:自古以来,秋天在人们的眼里往往是悲凉的,而诗人杜牧通过这两句诗,向我们展现了枫叶如火,嫣红满目,生机盎然的深秋景色。虽是深秋,但并不萧条冷落,而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鼓舞。诗意: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春花还艳丽。山行眺望远景驻足观赏寒山石径白云人家辽阔深远晚秋枫林叶红于花秋比春美色彩鲜明生机盎然结构图示阅读理解荷尽已无擎雨盖,托住雨水的盖子,这里指荷叶。荷花枯萎,可以看出这时已是秋天。阅读理解菊残犹有傲霜枝。还,尚且。残:惨败;枯萎。菊残写出秋天已经到来。阅读理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傲霜斗寒。
“傲霜枝”写出了菊花的残枝傲霜凌寒的精神。阅读理解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指橙子黄、橘子绿的时候,暗示这时的季节是秋天。阅读理解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哇!那就是橙黄橘绿的秋天。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秋景。诗人用“橙黄橘绿”写出了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也给了好友刘景文以勉励。赠刘景文秋末的特征荷尽无叶菊残傲霜凋落橙子金黄橘子青绿成熟色彩明丽富有生气结构图示收获的季节阅读理解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里形容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送来阵阵寒意。使客人产生了思念家乡之情。阅读理解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阅读理解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料想,猜想。用细长的东西拨弄。阅读理解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料想是孩子们在拨弄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阅读理解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两句描写儿童深更半夜借着灯火,津津有味地拨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这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追忆、留恋,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夜书所见梧叶送寒声秋风动客情儿童挑促织篱落一灯明秋风吹动思绪灯火唤起乡情结构图示近处远处孤独郁闷亲切之感第三阶:方法学用借助注释理解古诗中难懂的词语学习内容第三阶:方法学用借助注释理解古诗中难懂的词语
学习古诗时,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借助注释来理解。如《山行》中的“坐”,用我们熟悉的意思解释不通,阅读文中注释,我们知道它在这里是“因为”的意思。借助注释理解古诗中难懂的词语方法借助注释理解词语
《山行》中的“坐”,通过阅读课下注释,我们知道是“因为”的意思,那么“坐爱”就是“因为喜爱”的意思。“挑促织”的“挑”是“用细长的东西拨弄”,这样就可以明白“挑促织”是“拨弄蟋蟀”的意思。通过阅读课下注释,我们知道“擎:举,向上托。”那么“擎雨盖”在这里就是指能够托住雨水荷叶。第四阶:课后练习学习内容1.课后习题。2.随堂检测。
(1)在正确的读音后面打“√”。
(2)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3)品读诗句,完成练习。课后习题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首古诗感情真挚,朗读时要想象画面,体会诗中的情感,并读出古诗的味道来。《山行》朗读的总体基调应是明快的。诗的前两句,要带着对诗中美景的想象,读出深秋时节山景的生机盎然;后两句语调应高昂上扬,读出诗人对枫叶、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赠刘景文》前两句的朗读语调宜平直舒缓,声音稍低,并适当强调“犹有”“傲霜枝”,表现菊花的残枝傲霜凌寒的精神;后两句语调宜高亢,读出诗人殷切嘱咐的感觉,其中“橙黄橘绿”速度可稍慢,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夜书所见》前两句写了诗人郁闷孤独之情,朗读时语调舒缓;后两句语气明快一些,最后一句语调上扬。课后习题1背诵课文。背诵时,可以抓住关键词语,结合文中的插图,想象文字描绘的画面,这样能更好地背诵古诗。《山行》可抓住“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这几个词语进行背诵。《赠刘景文》可以借助“荷尽、擎雨盖、菊残、傲霜枝、橙黄橘绿”这几个词语进行背诵。《夜书所见》可抓住“梧叶、秋风、儿童、促织、篱落”等重点词语来背诵。课后习题1默写《山行》。默写时,注意古诗的格式,每句居中写,标点不要遗漏。“斜”的右边是“斗”,不要写成“十”;“停”不要写成“亭”;“坐”不要写成“座”。课后习题2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这三首诗写的都是秋季的景色。从《山行》一诗中的“寒山(深秋时节的山)”“霜叶(秋霜打过的枫叶)”可以看出是秋天。从《赠刘景文》中的“荷尽(荷花凋谢)”“菊残(菊花开败)”“傲霜(傲霜斗寒)”“橙黄橘绿(橙子、橘子成熟)”可以看出是秋天。从《夜书所见》第二句中的“秋风”可以知道是秋天。课后习题3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答案供参考
◆
(我)停下车子不走了,因为太喜欢这晚秋的枫林,经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的鲜花还要红艳。
◆一年中最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中对于慢病包括慢肾病的分层次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 中小企业劳动合同标准格式参考
- 产品代销合同范本
- 个人借款分期还款合同模板范文
- 个人房产抵押贷款合同细则
- 交通事故和解合同书正式版
-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合同范例
- 中学生安全行为规范合同
- 丧葬服务合同模板版
- 三方建筑安装工程分包合同模板
- 2025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医保政策与健康管理培训计划
- 策略与博弈杜塔中文版
- 无人化农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英语试题(原卷版)
- 学生春节安全教育
- GA/T 1280-2024银行自助设备安全性规范
- 2024-2025年校长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会议上讲话
- 2025届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助词「で」的用法课件
- 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