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有答案_第1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有答案_第2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有答案_第3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有答案_第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2020年4月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杜绝中国式过马路这种不良行为,每个人心中都必须绷紧一根安全弦。B.据银监会分析,2019年第一季度,我国股市一路上涨的原因,主要在于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导致的。C.4月29日,福州市拉开了以“排队上下车”“礼让斑马线”“不能乱扔杂物”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市民培育工程。D.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倩曾经采访过两次华为CE0任正非。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的热爱,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B.《灯笼》的作者吴伯箫是台湾著名作家,散文家,教育家。C.《回延安》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四行一节,不讲究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D.《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诗经》,列为“五经”之一。二、字词书写3.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凫水(_____)(2)冗杂(_____)(3)jī绊(_____)(4)wò旋(_____)4.根据课下“读读写写”内容,补全词语或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1)(_____)声匿迹(2)草长(_____)飞(3)(_______)神话中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破绽。(4)(_______)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三、语言表达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临危不惧是一种勇气,视死如归更是一种勇气。没有勇气的人生是苍白无力的孤行;没有勇气的人生是暗淡无光的虚度;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苦短,唯梦想和勇气不可辜负!四、句子默写6.默写(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关雎》。)(2)俶尔远逝,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3)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4)__________,亲山亲水有亲人。(贺敬之《回延安》)(5)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式微》)(6)__________,__________。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子衿》)(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现因闲居在家,有负太平盛世而羞愧的,且含蓄表达诗人从政心愿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其一)(9)疏影横斜水清浅,__________。(林逋《山园小梅》)五、诗歌鉴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辅”写出都城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护卫,突出雄浑阔大的气势。B.“风烟”看出前路不明,遥望的视线被遮挡,微微露出伤别担忧之意C.颔联中诗人用两人处境、感情类似来宽慰朋友,望以此减轻他的伤感。D.尾联中诗人让杜少府莫在岔路口多停留,免得让儿女们陪着伤心哭泣。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六、对比阅读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节选自《核舟记》)乙黄子履庄①,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七八岁时,尝背塾师,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户,触机②则立吠不止。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节选自《虞初新志·黄履庄传》,有删改)(注)①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②机:机关。9.解释下列语句加点词的意思。(1)便扶向路:(2)斗折蛇行:(3)尝贻余核舟一:(4)矫首昂视:(5)凿木人长寸许:(6)观者异以为神:10.请用四个“/”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头尾不加“/”)例如: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2)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12.甲文中的王叔远和乙文中的黄履庄可谓能工巧匠。请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谈谈两人的作品各有什么特点?七、现代文阅读风车里的故事朱敏江①一家人驱车至农家乐游玩,儿子远远看见立于大厅的风车,就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箭一般地冲过去围着它转来转去。一饱眼福之后,他伸出右手握住把手,兴奋地摇动风叶,还不停地招呼我们一起来玩。②都说云是风的故事,山是水的故事,而风车就是我的故事。时光可以冲淡我对童年的记忆,却无法带走我对风车的感怀,因为我始终将风车印象藏在左心房最柔软之处。③风车对于儿子意味着好玩,而之于我则是无尽的情思。家乡的风车是由木头制成,造型优美。顶上是一个方形的漏斗,车身有一根竹片与漏斗尾部相迹,用来控制进量。抽屉形的出口星四十五度角斜伸于外,米和稻谷等就从此处流出。风车口星斗状,圆形的后半部中容纳着一片片风车叶,摇动近似“Z”字形的把手,风车就会飞快地转动。④小的时候,当我们想要伸手触碰风车时,大人就会一本正经地说:“小孩子不能转风车,会肚子疼的”。因此一般的小孩都不敢轻易转动风车。但总有一些淘气哥偏不信邪,会勇敢地去转动风车,而我则悄悄地躲在旁边观察。只见他们起劲地摇动把手,而且越摇越快,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但捂住肚子蹲在地上的情景却始终没有出现,让人少了幸灾乐祸的机会。⑤稍大一些,便有了和风车亲密接触的机会。每年农忙时节,从田里收割来的稻谷中有一些秕谷,还夹杂着稻草丝,这时就轮到风车粉墨登场了。⑥摇风车是父亲的专属。等到风车顶的漏斗装满稻谷,父亲就开始摇动把手转动风车,瞬间就有一股风从风车口冲出。他瞅准时机,轻轻将连着闸门的竹片下移一到两格。漏斗中的稻谷慢慢掉入风车肚,饱满的谷粒坚强地经受住风力的吹动,从抽屉形出口源源不断地流出掉入箩筐。那些秕谷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纷纷从风车口腾跃而出,划过一道漂亮的抛物线后,落于地面之上。而那些体重较轻的稻草丝则如皮影中的孙悟空,在空中闪转腾挪,翻越几个跟斗之后,才心有不甘地降落地面。⑦渐渐地,父亲身前的谷粒越积越多,形成了一个漂亮的圆锥形。他不时伸出左手轻轻将锥顶推翻,并用手转几圈,谷堆上留下几道圆形的波痕,而流出的谷粒随即又将波痕淹没。⑧漏斗中的稻谷从中间往下漏,留下一个旋涡状的浅坑。当稻谷慢慢浅下去的时候,我马上用畚斗到谷堆盛取稻谷,抱到风车边。母亲则接过我手中的畚斗,双手擎起举到风车顶,一粒粒金子般的稻子就纷纷从畚斗跃入漏斗中。⑨当稻谷快要漫过箩筐面时,父亲就停下手招呼母亲一起将箩筐抬走。这时,我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小心翼翼地转动起风车,不过,转了几圈好像肚子也没有疼的迹象。这时父亲拿着空箩筐回来了,我马上停下来,他则伸出大手抚摩着我的脑袋,露出慈祥的笑容。⑩风车扇麦子的情景就更美妙了!大力转动风车,白色的麦壳仿佛一个个穿着白衣的精灵女孩,迈着轻盈的舞步,纷纷从风车口飞跃而出,又如满天飞起的玉蝶,扭动婀娜的身姿,慢慢飘落地面。邻家的小妹妹看见了,拍着手大声欢呼:“下雪啦!下雪啦!”是啊!远远望去,风车口处仿佛雪花飞舞,正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不一会儿,地面就银白一片,犹如进入银装素襄的世界。⑪无论多么美妙的东西,都难抵挡时代变迁的消磨。随着水稻产量大幅增长,人们不再为粮食而发愁,让风车少了更多的用武之地。一批批外出谋生的人,带上了曾经和风车一起劳作的勤劳品质,告别了土地,也告别了风车。⑫风车虽已远离繁华,但我从不曾忘却和风车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每当大雪纷飞之时,麦壳从风车口飘然而出仿佛雪花飞舞的景象,恍如就在眼前。⑬伫立于高大的风车前,望着阳光下那一个拉长的光影,儿时伴随父母左右一起劳作的情景不断跃入脑海,浮于眼前。我想,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呢?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③段中不但写出了木制风车造型优美的特点,而且也介绍了木制风车的工作原理。B.风车好玩,给儿子带来了快乐,于“我”却是一段不曾忘却的美好时光。C.小孩子玩风车会肚子疼的情节说明那时的人们缺少知识,欺骗孩子。D.文章第⑪段的叙述表达了“我”对人们在时代变迁中与风车渐行渐远的惋惜。14.文章依据时段着重写了关于风车的几个故事,阅读选文,将表格补充完整。时间人物情节小时候“我”稍大些“我”邻家小妹妹15.赏析句子。(1)第⑥段划线的句子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2)第⑩段中分别用了哪些喻体?共同表现了麦壳怎样的特点?16.结合以下材料,联系本文,谈谈对文中第⑬段画线句子内容的理解和感受。记得,作着公正乡绅的祖父,晚年来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回家总是很晚的。凑巧若是没有月亮的夜,长工李五和我便须应差去接。伴着我们的除了李老五的叙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那时自己对人情事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到家常是二更时分。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么?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吴伯箫《灯笼》)“悟空”探“妖”①2015年12月17日8时12分,“悟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它是一只非常勤奋的“猴子”,每天要绕地球飞行15圈,从不偷懒。②“悟空”是我国第一颗主要用来探测暗物质的人造卫星。其实,它就是一台空间望远镜,担负着寻找暗物质粒子、研究暗物质特性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等任务。③一般人听到“暗物质”会一脸茫然:这是什么“妖魔鬼怪”?为什么要寻找它?顾名思义,暗物质就是通过人眼和其他设备看不到的物质。天文学家在长期的观测研究中发现:许多星系中存在额外的、看不见的引力源,宇宙的总质量其实远远大于已知物质的总质量。他们据此推测,宇宙中应该还存在着一种“暗物质”。我们已知的各种物质基本上都要受电磁力的影响,要么吸收光,要么反射光,要么就自己发光;但暗物质不与光波发生作用,它对电磁力无动于衷,所以我们无法看到它。④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对暗物质的研究依然不明朗。目前,能够确定的是,宇宙总能量的26.8由暗物质贡献,普通物质只占4.9,暗物质的能量是普通物质的5倍以上。有这样隐形的庞然大物存在于宇宙中,却又看不见摸不着,这的确让科学家心痒难耐。而且,暗物质与我们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科学家发现,所有发光物质提供的引力无法抵消星系内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因此推测,是暗物质在提供额外引力,以阻止星系解体。也就是说,没有暗物质就没有星系,也就没有人类。而且,作为一种全新的、未知的粒子,暗物质很有可能开创前所未有的应用空间。⑤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传说中的暗物质呢?“悟空”的任务,就是上天捕捉暗物质粒子碰撞湮灭时产生的高能电子。简单地说,“悟空”在观测中如果突然发现某一速度的电子射线数量变多了,但这又无法用现有理论来解释,那么这些电子射线很有可能是暗物质湮灭时产生的。⑥全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希望能够第一个观测到这部分电子射线,从而获取暗物质存在的证据。除“悟空”外,目前世界上用以探测暗物质的设备,还有国际空间站的阿尔法磁谱仪和美国宇航局的费米空间望远镜。而中国的“悟空”,是迄今为止观测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⑦2017年末,“悟空”工程团队在世界权威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论文,宣布获得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射线能谱,该能谱将有助于发现暗物质存在的蛛丝马迹。接下来的2018年,我们希望“悟空”不负众望,用火眼金睛找到更多线索,早日探到“妖”的真容。1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悟空”主要用来寻找暗物质粒子、研究暗物质特性及其空间分布规律。B.暗物质不受电磁力的影响,所以不能通过人眼和其他设备看到。C.“悟空”可以通过捕捉到的宇宙中的高能电子来探寻暗物质的踪迹。D.与其他探测器相比,“悟空”性能更加杰出,已率先发现暗物质。18.下列对文章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文按照时间顺序说明了“悟空”的任务、暗物质的特性、“悟空”探寻暗物质的方式及成果。B.“悟空”是一颗人造卫星,“妖”指暗物质,以“‘悟空’探‘妖’”为题,生动形象,吸引读者。C.选文第③段连用两个设问句,加强语气,引出对“悟空”探“妖”方式的具体说明。D.选文第⑤段中加点词语“很有可能”表明探寻暗物质前景不容乐观,语言表达既准确又含蓄。19.选文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目前,能够确定的是,宇宙总能量的26.8%由暗物质贡献,普通物质只占4.9%,暗物质的能量是普通物质的5倍以上。材料一:从汉唐开始,传统民俗中常以猴作为吉祥、显贵、长寿、驱邪纳福的象征。材料二:在文学作品中,猴形象的内涵有所不同。一方面,它寄托了我们中国式英雄主义的情节,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爱憎分明、神通广大、降妖除魔。另一方面,它隐含了对世人丑态的贬低与嘲讽,是喻人醒世的活样板。如《猴子捡豆》的寓言故事,就讽刺了世人不切实际、因小失大的做法。材料三:本报讯2月1日,首都博物馆举办了以“大圣归来”为主题的猴年生肖展。此次展览汇集了43件首都博物馆的藏品及几幅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经典年画,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猴形象。展出吸引了大批观众的参观。这已经是首都博物馆连续举办生肖文化展的第九个年头,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展览将持续到3月13号。材料四:“嘻哈猴”是由华冠公司于2015年创作的卡通猴形象。它以张希和老人的泥猴作品为原型,保留了泥猴造型中的大圆眼睛、大圆点鼻孔及微笑逗乐式的嘴型,又创造性的以头顶火焰、怀揣爱心、尾似祥云为形象,代表了热情、善良、快乐、幽默的性格特点。“嘻哈猴”有互联网用户喜欢的“萌”的特点,顺应了当下年轻人追求时尚化、个性化的潮流。(注)张希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70年痴迷泥塑艺术,被誉为“泥猴张”。20.在我国的“猴文化”中,人们赋予了“猴形象”哪些内涵?请分条概括。21.请根据材料三与材料四,简要说说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八、名著阅读22.《傅雷家书》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傅雷教育儿子________(姓名)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荣辱感。做一个“____________、人格卓越的艺术家”。23.傅雷教导儿子“恩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爱之不切,弹出来自然也不够味儿;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兴趣”时,是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例子的。24.傅雷写第一封家书的主要目的是()A.告之家里近期生活工作情况 B.劝慰儿子正确对待情绪消沉C.提醒儿子加强音乐方面学习 D.表达对儿子严厉管教的歉意九、作文25.人这辈子,不是活过了多少日子,而是记住了多少日子。每一个被你记住的日子,都将成为生命里不可复制的那一天。我们很容易记住那些雄浑壮阔的、力挽狂澜的、全新蜕变的那一天,但其实无论伟大还是平凡,那一天都因为它的独特性,被标注在了时光的日历上。你的那一天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请带我们一起去回顾。请以“那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2)自定立意,符合文体;(3)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等,请用××代替。参考答案1.A【解析】B.句式杂糅,应去掉句末的“所导致的”;C.缺少宾语,在句末加上“的活动”;D.语序不当,将“两次”调到“采访”前;故选A。2.D【解析】A.《朝花夕拾》是散文集,不是小说集;B.吴伯箫不是台湾的;C.《回延安》是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故选D。3.(1)fú(2)rǒng(3)羁(4)斡【解析】字音和字形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字音要注意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对于字形要注意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细微差别,要注意根据字义和形声字的特点来辨析字形。本题中“冗”读rǒng,别误读成“chén”;“斡旋”的“斡”别错写成“瀚”或“握”。4.(1)销(2)莺(3)天衣无缝(4)目空一切【解析】(1)销声匿迹:意思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注意“销”别错写成“消”。(2)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莺:黄鹂。注意“莺”的正确写法。(3)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破绽。缝:指接合的地方。注意“缝”的偏旁部首是“纟”。(4)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5.示例:没有勇气的人生是满目萧条的旅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本题围绕“勇气”,根据横线前的两句话,按“没有勇气的人生是+偏正短语”的句式仿写,内容贴切即可。示例:没有勇气的人生是茫然无助的逃避。6.(1)窈窕淑女,寤寐求之(2)往来翕忽(3)黄发垂髫(4)树梢树枝树根根(5)微君之躬(6)挑兮达兮,在城阙兮(7)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8)寒雨连江夜入吴(9)暗香浮动月黄昏【解析】默写题作答时,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易错字词有:窈窕、寤寐、翕忽、垂髫、躬、兮、阙,作答时要注意字形,不要写同音字。理解型默写(7)注意抓关键词“羞愧”“从政心愿”。7.D8.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即使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仍像在身边,表达了诗人的乐观精神。【解析】7.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D.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D项理解有误;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体会诗人情感的能力。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诗人设想别后: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如同近在咫尺,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9.(1)从前的,旧的(2)像北斗星一样(3)赠送(4)抬,举(5)大约(6)对……感到诧异10.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11.(1)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2)即使是狡猾(聪明)的人也不能够分辨它是真是假。12.王叔远的作品小巧精致(或惟妙惟肖)。如他能用很小的桃核雕刻人物、器皿,还能做到各具情态(三人各有不同的动作和表情),令人赞叹。黄履庄的作品以“活”取胜。如他做的木狗、木鸟等能动、能叫,其声音更是让人难辨真伪。【解析】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本题中,“向”,形容词,原来的,从前的;“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许”,数词,表约数,左右;“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10.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这句话的意思是:制作木鸟,放在竹笼中,能自己跳舞飞鸣,像画眉一样鸣叫,凄切清越,声音动听。要求划四处,“凄越可听”是描写声音的,中间不断开,故根据意思和文言句式特点,正确断句为: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1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本题的重点词及注意点:(1)比:靠近;隐:隐蔽;“各隐卷底衣褶中”中省略了介词“于”,翻译时将它补充出来,即“各隐于卷底衣褶中”。(2)虽:表假设,即使;黠:聪明;辨:辨别;为:是。1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比较分析。从“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可知王叔远的作品惟妙惟肖,各具情态,令人赞叹;从“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户,触机则立吠不止。吠之声与真无二”,“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等可知黄履庄的作品以“活”取胜,让人难辨真伪。【点睛】参考译文:甲: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他能够把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成宫殿、器具、人物,甚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哪一样是不能按照这木头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状的。他曾经赠我一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乘小船游览赤壁的图案。核舟从头到尾长约有八分多,约有两个米那么高。中部高起而宽敞的地方是船舱,上面覆盖着箬竹船篷。船舱旁边有小窗户,左边和右边各有四扇,总共八扇。打开窗子看,可以看见雕花的栏杆,左右对称。关上它,就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句子,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涂了石青色。船头上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右边,鲁直在左边。苏东坡黄鲁直一同在看一轴字画手卷。东坡右手拿着画卷的右侧,左手搭在鲁直的肩背上。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末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什么。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两膝互相靠近,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极像弥勒佛,袒胸露乳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一样。他平放右膝,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左腿曲膝竖起,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都能一粒粒清楚地数出来。总计这一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刻了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总共三十四个。可是量量核舟的长度,甚至还不满一寸。这原是挑选狭长的桃核雕刻成的。乙:黄子履庄,年少时聪明颖悟,读书几遍就能背诵。特别喜欢自出新意,制作各种机械。七八岁时,曾经背着私塾的老师,暗地拿来工匠的刀锥,雕凿了一寸来高的木人,放在书案上能自动行走,木人的手脚都能自己活动,观看的人都觉得神奇。他制造的机械很多,我不能全部记得……他制造了木狗,放在门的旁边,像真狗那样圈卧着,只是当人进门,触动机关就马上大叫不止,叫声同真狗没有区别,即使聪明的人也难辨真假。他制作木鸟,放在竹笼中,能自己跳舞飞鸣,像画眉一样鸣叫,凄切清越,声音动听……他制作机械的奇特都像这样,我不能全部记载下来。13.C14.悄悄地躲在旁边观察其他的孩子摇风车;抓住时机小心翼翼地转动起风车;风车扇麦子的情形引来邻家妹妹拍手称赞15.(1)“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较轻的稻草被风车吹动后落在地面的过程,表达了对风车的喜爱之情。(2)喻体:穿着白衣的精灵女孩;玉蝶;飞舞的雪花。共同特点:雪白、轻盈、美丽。16.心中向往美好,心中有美好的风景和美丽的回忆,那么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能够看到那道最美的风景。材料中的灯笼寄托着祖父的慈爱,寄托着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只要我们能够把美丽的回忆记在心中,就能体会到生活的美好。【解析】【分析】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ABD三项正确。C项中“小孩子玩风车会肚子疼的情节”是父母怕“Z”字形的把手转动起来后打到孩子的肚子,这是大人对孩子的一种安全保护。故选C。14.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的把握与概括能力。解答时,需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关键的段落分析概括。结合第④段的小“小的时候,当我们想要伸手触碰风车时,大人就会一本正经地说:‘小孩子不能转风车,会肚子疼的’。因此一般的小孩都不敢轻易转动风车。但总有一些淘气哥偏不信邪,会勇敢地去转动风车,而我则悄悄地躲在旁边观察”分析,第一空填“悄悄地躲在旁边观察其他的孩子摇风车”;结合第⑨段的“我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小心翼翼地转动起风车,不过,转了几圈好像肚子也没有疼的迹象”分析,第二空填“抓住时机小心翼翼地转动起风车”;结合第⑩段的“邻家的小妹妹看见了,拍着手大声欢呼:‘下雪啦!下雪啦!’”可概括出第三空的答案:风车扇麦子的情形引来邻家妹妹拍手称赞。15.本题考查词句的赏析。(1)“才”在文中起强调作用,强调体重较轻的稻草被风车吹动后在空中闪转的时间长,然后再缓慢落到地面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风车的喜爱之情。(2)第⑩段的比喻有:“白色的麦壳仿佛一个个穿着白衣的精灵女孩”,“又如满天飞起的玉蝶”,“风车口处仿佛雪花飞舞”,从这几个比喻可知,喻体分别是“穿着白衣的精灵女孩”,“满天飞起的玉蝶”“雪花”,这三者都雪白、轻盈、美丽,形象地表现了麦壳的特点。16.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义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风车里的故事》作者回忆了和风车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吴伯箫《灯笼》里回忆了提灯笼接祖父,听祖父谈进京赶考的掌故的事,这是一种长幼情,寄托着祖父的慈爱,也表明“灯笼”与村民的生活不可分离,给人以温暖。所以“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呢?”这句中的“桃花源”就指的是心中有美好的风景和美丽的回忆,“水云间”就是美好的生活。心中如果有了美好的风景和美丽的回忆,哪处不是美好的生活?17.D18.A19.列数字,作比较。准确说明了暗物质在宇宙中的比重以及和普通物质在宇宙中的多少、能量上的大小悬殊与差距,从而让读者对暗物质有了清楚的了解。【解析】【分析】1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D.根据第⑥内容可知,中国的“悟空”,是迄今为止观测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但并没有说是它率先发现暗物质,选项D与原文不符;故选D。18.A.全文是逻辑顺序,不是时间顺序;故选A。19.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文中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用引用。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说明事物的特征。通过“26.8%”“4.9%”可知该句运用的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暗物质和普通物质在宇宙总能量中所占的比例分量大小。而“暗物质的能量是普通物质的五倍以上”一句则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暗物质的能量与普通物质的能量相比较,以此来准确突出暗物质的能量之多。20.①吉祥、显贵、长寿、驱邪纳福;②寄托了中国式英雄主义的情节;③隐含了对世人丑态的贬低与讽刺;④代表了热情、善良、快乐、幽默的性格21.①多办传统文化展览,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②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赋予传统形象。③以新的内涵,适应时代要求。【解析】【分析】20.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及理解能力。解答本题要在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找到相关的语句,进一步精读,确定哪些语句与题干要求相符,把这些语句提取出来并在理解基础上作答。根据材料一中的“从汉唐开始,传统民俗中常以猴作为吉祥、显贵、长寿、驱邪纳福的象征”,材料二中的“一方面,它寄托了我们中国式英雄主义的情节”,“另一方面,它隐含了对世人丑态的贬低与嘲讽”,材料四中的“代表了热情、善良、快乐、幽默的性格特点”就能提炼出答案,据此概括作答即可。21.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材料三介绍的是宣传传统文化的活动,材料四是介绍传承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可从这两方面来表达意见。例如根据材料三的“首都博物馆举办了以‘大圣归来’为主题的猴年生肖展”可提出建议:多举办一些传统文化展览;根据材料四的“嘻哈猴”“以张希和老人的泥猴作品为原型,保留了泥猴造型中的大圆眼睛、大圆点鼻孔及微笑逗乐式的嘴型,又创造性的以头顶火焰、怀揣爱心、尾似祥云为形象”可提出建议:将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根据“‘嘻哈猴’有互联网用户喜欢的‘萌’的特点,顺应了当下年轻人追求时尚化、个性化的潮流”可提出建议: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适应时代要求。22.傅聪;德艺双馨23.听莫扎特的音乐24.B【解析】【分析】22.《傅雷家书》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傅雷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虛,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弃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据此作答。23.在《傅雷家书》中,傅雷以听莫扎特的音乐来教育儿子:“比如你自己,过去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有发生真正的共鸣;感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爱之不切,弹出来自然也不够味儿;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你的兴趣。”24.傅雷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他劝慰儿子:“人一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