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_第1页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_第2页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_第3页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_第4页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整理资料汇编一、名词解释1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2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面称之为园、园亭、园野、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3寺观园林:指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4大内御苑:建置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之内,紧邻着皇居或居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的皇家园林。如:北海琼华岛5行宫御苑:建置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的皇家园林。如:香山静宜园6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或者远离都成的风景地带,作为皇帝避暑、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御苑相联系的政治中心的皇家园林。如:承德避暑山庄7张南垣,名涟,生于明万历十五年,毕生从事叠山造园,他追求意境深远和形象真实的可入可游出发,主张以截取大山一角而让人联想大山整体形象的做法,开创了叠山艺术的一个新流派。8张然;字陶庵,造园工匠,在北京城内建万柳堂,改建怡园,参与了重修西苑瀛台、新建玉泉山行宫以及畅春园的叠山等规划事宜。9张南阳;字山人,他用绘画的手法堆叠园林假山,江南名园如上海潘允端的“豫园”,陈所蕴的“日涉园”,太仓王世贞的“弇园”都是出自他的手笔,他堆叠假山的手法是传统的缩移摹拟真山整体形象的路数。10计成:计成,字无否,著名的专业造园家,形成《园冶》以书,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园林理论著作。11《园冶》:明代成书,这是一部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各种局部、细部处理的综合性著作,全书共分三卷。第一卷包括“兴造论”一篇,“园说”四篇,第二卷专论栏杆,第三卷分论门窗、墙垣、铺地、掇(duo)山、造石、借景,。兴造论泛论营园要旨,是全书的总纲。园说共四篇。论述园林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及其细节。计成认为好的园林评价的标准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计成提出两个规划设计的原则是:一、“景到随机”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前者意即园林造景要适应于园址的地貌和地形特点,并尽量发挥它的特长,避开他的短处;后者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人工创造的山水环境,必须予人以一种仿佛天造地设的感觉,而是建筑的配置必须从属协调于山水环境,不可喧宾夺主。计成重视园外借景,提出“俗则避之,嘉则收之”的原则,列举五种借景的方式:远借、临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计成认为造园地段(山林地)最好12《一家言》:《一家言》又名《闲情偶寄》,作者李渔,字笠翁,第四卷“居室部”是建筑和造园的理论,分为房舍、窗栏、墙壁、联匾、山石无节。13《长物志》:《长物志》的作者文震亨,字启美,《长物志》共十二卷,其中与造园有直接关系的为室庐、花木、水石、禽鱼四卷。14山池院、山亭院;所谓“山池院”、“山亭院”,即是唐代人对城市私园的普遍称谓。15园林: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畜,从而构成一个以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16甬道:秦朝时期建设的穿过宫苑区的驰道在两侧加筑墙垣以保证皇上的安全。17一池三山: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一池指“太液池”是一个宽广的人工湖,池中筑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岛山。19六国宫:秦始皇在征伐六国的过程中,每灭一国便仿建该国的王宫于咸阳北阪,于是在咸阳的雍门以东、泾水以西的渭河北岸一带,逐渐成为荟萃六国地方建筑风格的特殊宫苑群,称为六国宫。20花石纲:“纲”是宋代水路运输货物的组织,全国各地从水路运往京师的货物都要进行编组,一组谓之一“纲”,为了广事搜求江南的石料和花木。21沙丘芫台:沙丘芫台中的苑就相当于囿,苑、台并提即意味着两者相结合而成为整体的空间环境。22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驰道宽五十步高出地面用金属垵泰制方尺为步每尺隔三仗种植树木。23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二、简答1、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期:生成期(公元前16世纪—公园220年)即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商、周、秦、汉。转折期(公元220—589年)相当于魏、晋、南北朝,全盛期(公元589-960年)相当于隋、唐,成熟前期(公元960—1736年)相当于两宋到清初、成熟后期(公元1736年—1911)相当于清中叶到清末。2、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本与自然、高于自然;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三、诗画的情趣;四、意境的含蕴3、世界园林历史阶段划分:第一阶段原始文明时期的园林;第二阶段农业文明时期的园林;第三阶段工业文明时期的园林;第四阶段现代文明时期的园林。4、为什么说兰池宫在生成期的园林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答一、引渭水为池,池中堆筑岛山,乃是首次见于史载的园林筑山、理水之并举二。堆筑岛山名为蓬莱山以模拟神仙境界,皇家园林又多了一个求仙的功能。5、上林苑的总体特征?答:一、上林苑是一个范围及其辽阔的天然山水环境二、上林苑内的建筑(宫、苑、台、观等)就其已知的数量而言,他们在这个辽阔的天然山水环境内显然是及其疏朗的,间距比较大,这种疏朗的,随宜的“集锦式”布局,与秦代上林苑建筑比较密集,复道、甬道相连成网络的情况全然不同三、上林苑是一座多功能的皇家园林,具有生成期古典园林的全部功能—游憩,朝会、娱乐狩猎、通神、求仙、生产、军训等。6、生成期园林建设的特点?答:一、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二、园林的总体规划尚比较粗放,谈不上多少设计经营。三、园林里面所进行的审美的经营毕竟尚处在低级的水平上,造园活动并未完全达到艺术创作的境地。7、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家园林的特点?答:一、园林的规模比较小,也未见有生产、经济运作方面的记载,但其规划设计则更趋于精密细致。二、由山、水、植物、建筑等造园要素的综合而成的景观,其重点以从摹拟神仙境界转化为世俗题材的创作,园林造景的主流仍然是追求“镂金错采”的皇家气派,但也透露一种“天然清纯”之美。三、皇家园林开始受到民间的私家园林的影响,南朝的个别御苑甚至由当时的著名文人参与经营。四、以筑山、理水构成地貌基础的人工园林造景,已经较多地运用一些写意的手法,把秦汉以来的着重写实的创作手法转化为写实与写意相结合。五、皇家园林的称谓除了沿袭上代的“宫”、“苑”之外,称之为“园”的也比较多了。8、魏晋南北朝时期庄园、别墅的特点?答:一、庄园、别墅是生产组织、经济实体,但它们的天人协和的人居环境,及其所具有的天然清纯之美,则又赋予它们以园林的性格。二、园林化的庄园、别墅代表着南朝私家造园活动的一股潮流,开启了后世别墅园林之先河。三、庄园、别墅以及它们所呈现的山居风光和田园风光,促成了唐宋及以后田园、山居诗画的大发展,诗画艺术的这类作品反过来影响及于园林,特别是文人园林的创作。9、为何说郊野寺观园林对于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答: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郊野寺观在选择基址的时候需要满足靠近水源、靠近树林、地势向阳背风、易于排洪、小气候良好等条件,而具备这些条件的地区多是自然风景优美的地段,从而为形成风景名胜区奠定了基础。另一个原因是山水风景地带有了寺观作为宗教基地和接待场所,相应开始修筑道路等设施,于是以宗教信徒为主的香客、以文人名士为主的游客纷至沓来。为此,郊野的名山大川会向人们展现优美的风姿,便形成了以寺观为中心的风景名胜区,综上所述,郊野的寺观园林对于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10、东都苑(隋西苑)的基本建设情况和特点?答:在洛阳属于行宫御苑,隋代建,它是历史上仅次于西汉上林苑的一座特大型皇家园林,西苑苑址范围内有一片略有丘陵起伏的平原,西苑是一座人工山水园,园内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和建筑营造的过程极其浩大,总体布局以人工开凿的最大水域“北海”为中心。海中筑“蓬莱”“方丈”“瀛洲”三座岛山。还得东面有“曲水池和曲水殿11、为什么说东都苑(隋西苑)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园林全盛期的到来?答:1、西苑大体上沿袭汉以来“一池三山”的宫苑模式山上有道馆建筑具有求仙和游赏用意2、用十六组建筑群结合水道的穿插而构成园中有园的小园林集群,则是一种创新的规划方式。3、完整的水系与“积土石为山”相结合而构成丰富的、多层次的山水空间,而龙鳞渠绕经十六院更需要依据精确的竖向设计。4、山上的建筑时隐时现,反映建筑技巧的提高5、植物配置范围广泛,移栽品种丰富。12、隋唐皇家园林的特点?答:隋唐皇家园林大体上形成了大内御苑、行宫御园、离宫御苑的类别。一、大内御苑紧邻于宫廷区的后面或一侧,呈宫苑分置的格局,但宫与苑之间还彼此穿插、延伸,宫廷区有园林的成分苑中有宫的建置,如兴庆宫。二、郊外的行宫、离宫,绝大多数都建置在山岳风景优美的地带,宫苑很重视建筑基址的选择,不仅保证了帝王避暑、消闲的生活享受为他们创造了一处的一投身大自然怀抱的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许多行宫和离宫知道今天仍保留着游赏价值,个别的甚至以开发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如华清宫三、不少修建在郊野风景地带的行宫御园和离宫御苑都改作佛寺,有的还增建佛塔如玉华宫四、郊外的宫苑,其基址的选择还从军事的角度考虑如玉华宫,九成宫的建设地段不仅山岳风景优美,而且是交通要到的隘口,兵家必争之地,其军事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如铜雀园13、宋代皇家园林的特点?答:1)、规模小于唐代,没有离宫御苑的建设2)、在规划上则更精致,少皇家气派,接近私家园林。14、园林的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皇家园林的主要成就?答:一、独具壮观的总体规划;二、突出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三、全面引进江南园林的技艺;四、复杂多样的象征寓意15、清初皇家园林的特点?答:1、清王朝的皇家园林的宏大规模和皇家气派比明代表现的更加明显;2、明代的重点在大内御苑,清初的重点在离宫御苑。16、宋朝临安皇家园林的区域?并举一例?答:行宫御苑很多,德寿宫和樱桃园在城外。2)、大部分分布在风景优美的地段,较大的如湖北岸的集芳园,湖东岸的聚景园,湖南岸的屏山园,南园,湖中小孤山上的琼华园,北山的梅冈园、桐木园等处。3)、其余的分布在城南郊钱塘江畔和东郊的风景地带,如:玉津园、富景园等。17、洛阳私园的特点:一、除依附于邸宅的宅院之外,单独建置的游憩园占大多数洛阳的私家园林都以栽植花木著称。三、所记诸园都没有谈到用石堆叠假山的情况,足见当时中原私家园林的筑山仍以土山为主。四、园内建筑形象丰富,但数量不多,布局疏朗。18、宋代文人园林的特点:1、简远:简远即景象简约而意境深远2、疏朗:园内景物的数量不求其多,因而园林的整体性强。3、雅致:竹。菊、梅是入诗入画的常见题材、园林用石盛行单块的“特置”建筑物多用草堂、草庐、草亭等、诗画的主题。4、力求园林本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契合,园林内部的成景以植物为主要内容。19、岭南园林和北方园林特点?答:岭南园林:1、规模比较小,多数是宅院,建筑的比重较大。2、建筑物的通透开敞更生江南,局部细部很精致。3、叠山常用英石包囊“塑石”的技法。4、观赏植物品种繁多。北方园林1、建筑形象稳重、敦实2、叠山多用北太湖石和青石,表现幽燕沉雄气度。3、观赏树种比江南少,尤缺阔叶常绿树和冬季花木。4、园林的规划布局,中轴线、对景线运用较多,园内空间划分比较少,整体性较强。20、江南园林的造园特点:1石料品种很多,用量很大,手法多样,技艺高超。2花木种类繁多,以落叶种类为主,配合若干常绿,讲究树木孤植和丛植的画意经营及象征寓意。3建筑形式多样丰富,具柔媚气质,空间通透,工艺水平精致。4园林空间各式各样,为定观组景,动观组景级对框景,对景,透景创造条件。三、填空和判断1、园林按照隶属关系划分:主流园林(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非主流园林(衙署园林、公馆园林、祠堂园林、书院园林、茶楼酒肆园林)2、园林按照园林基址和开发方式划分: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人工山水园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判断)3、颐和园按照园林基址和开发方式划分属于天然山水园;按照隶属关系划分属于皇家园林4、影响着园林向风景式发展的三个重要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5、寺观园林类型:1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如大觉寺,白云观,普宁寺。2寺院内部的庭院。如法源寺。3寺观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如乌尤寺,圆觉寺,太素宫。大觉寺,白云观,普宁寺,潭柘寺6、大内御苑:大明宫洛阳宫禁苑兴庆宫西苑(清)慈宁宫花园建福宫花园宁寿宫花园离宫御苑:畅春园避暑山庄圆明园颐和园行宫御苑:静宜园静明苑南苑7、隋西苑是一座人工山水园.小园林集群,其建成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到来。8、西汉众多众多宫苑中较有代表性的有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兔园9、寺观园林的三种类型1毗邻寺观而单独建置的园林2寺观内部殿堂庭院的绿化或城市化3郊野地带的寺观外围的园林化环境10、楠溪江苍坡村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宋代农村公共园林。楠溪江布局:纸笔墨砚的文房四宝象征寓意。整个村落略近方形,作为一张铺开的纸,长方形水池像一方大砚池,池北岸放置的三块长条石代表墨锭,水池北岸是一条笔直的通向村西的街道,正对着村外西面的笔架山,仿佛一支笔搁在笔架前园林的生成期——商、周、秦、汉4、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林的雏形起源于商代,源头是囿、台、园圃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囿”和“台”,时间在公元前11世纪5、商建于殷于殷纣王修建的“沙丘苑台”和西周时期在丰是周文王修建的“灵囿”、“灵台”和“灵沼”时间在公元前11世纪的殷末周初6、鹿台是殷纣王修建的地点在朝歌城它具有通神、游赏和国库的性质,他们是贵族园林。7、章华台又名章华宫,东周时期始建于楚灵王六年,位于古云梦泽内。在园林里面开凿大型水体工程见于史书记载之首例是楚灵王建的章华台。)(判断)章华台是贵族园林不是皇家园林是天然山水园8、姑苏台:东周时期吴王建于吴姑苏山上也是贵族园林9、上林苑:主要建筑群为阿房宫,秦朝最能体现皇家园林的是上林苑大内御苑在长安始建于秦惠王,秦始皇加以扩建。西汉的皇家园林—上林苑:汉武帝三年就秦之上林苑加以扩大、扩建占地之广可谓空前绝后,乃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其中昆明池具有多种功能如训练水军,水上游览,渔业生产基地,还具有“蓄水库”的作用。最大的水池为昆明池10、东汉的皇家园林数量不如西汉之多,规模远较西汉为小,但园林的游赏功能已上升到主要地位。因而比较注意造景的效果。11、汉代私家园林为汉代园林的代表:(西汉,长安)曲阳侯王根——王根园、成都侯王商——王商园、汉武帝时茂陵富人袁广汉的袁广汉园、梁冀的两处私园——园圃和菟园在洛阳12、文人隐士的宅院:东汉的大文学家。科学家张衡的宅园,相关作品《归田赋》仲长统的宅园开启了魏晋南北朝的别墅园林之先河。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13、皇家园林:洛阳邺城:华林园、大内御苑:(8)铜雀园;曹操建相关作品曹植的《登台赋》)、金虎台、冰井台(军事)。建康:华林园(大内御苑)故(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14、私家园林中的城市私园:1、洛阳——大官僚张伦的宅园,大假山、景阳山作为园中的主景。2、南齐,建康——文惠太子开拓的私园“玄圃”15、城市私园的特点:一是设计精致化的趋向;二是规模小型化的趋向;16、庄园别墅:北方的郊野庄园别墅(洛阳金谷园——石崇——天然山水园)南方:17、城市寺观园林:城市寺观园林一般是毗邻于寺观而单独设置的园林或寺观内部各殿堂庭院的绿化或园林化。18、北方城市寺观园林:洛阳寺观;南朝建康同泰寺19、郊野寺观园林:一般是指郊野地带的寺、观外围的园林化环境如庐山东林寺——慧远建其他园林:代表有新亭、兰亭,具有公共园林的性质。(5)兰亭的相关作品《兰亭集序》—王羲之(此地有崇山峻冷、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应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矣。)园林一词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的全盛期——隋唐主要集中在长安和洛阳20、皇家园林大内御苑有:1)、太极宫(隋大兴宫)朝代:隋朝所在地:长安2)、大明宫朝代:唐代所在地:长安唐高宗3)、洛阳宫(隋东都宫)朝代:唐代,所在地:洛阳4)、禁苑(隋大兴苑)朝代:隋代、所在地:长安5)、兴庆宫,朝代:唐代兴庆坊原名隆庆坊,唐太宗李隆基建在长安。兴庆宫的格局;花萼相辉楼紧邻宫墙从楼上可以望见隔街坊内的宁王和薛王的府邸。玄宗的的友悌之情表现在楼以“花萼相辉”为名,亦寓有手足情深之意。也是诗画美的体现21、园名:建设时间(朝代、全盛期)、所在地、园主人、基地建设情况、相关文学作品。郊野别墅园:单独建置在离城不远,交通往返方便城市私园——(2)履道坊宅园、长庆四年所在地:洛阳园主人:白居易相关作品《池上篇》郊野别墅园——(3)浣花溪草堂、唐代所在地:成都园主人:杜甫相关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庐山草堂、唐代、所在地:庐山园主人:白居易相关作品《草堂记》虚借借春有锦绣谷的花、夏有石门涧的云、秋有虎溪的月、冬有香炉峰的雪(6)辋川别业、唐代、蓝田、王维《辋川集》、《辋川图》辋川别业共有20处景点:鹿柴是其中的一处景点,裴迪诗:“日夕见寒山,变为独往客;不知深林事,但有麋鹿迹,王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竹里馆中王维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3、寺观园林——元都观以桃花闻名。慈恩寺以牡丹和荷花最负盛名,慈恩寺中还有大雁塔。郊野寺观园林如灵隐寺4、其他园林:一、衙署园林:分为中央政府的衙署园林(御史台中书院)和地方政府的衙署园林(山西绛州衙署园、四川新繁县衙)园林的成熟期(一)—宋代1、宋代皇家园林集中在东京和临安两地。东京的皇家园林只要大内御苑和行宫御园,大内御苑包括后苑、延福宫、艮岳三处。行宫御苑比较著名的为北宋初年建成的“东京四苑”——琼林苑、玉津园、金明池、宜春苑。2、宋代的私家园林——分中原和江南两个地点。中原:宋人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记述了当时比较著名的园林有19处,其中18处为私家园林,属于宅院性质的有6处:富郑公园、环溪、湖园、苗帅园、赵韩王园、大字寺园;属于游憩园有10处:董氏西园、董氏东园、独乐园、刘氏园、丛春园、松岛、水北胡氏园、东园、紫金台张氏园、吕文墓园;属于栽培花卉为主的花园性质的有2处:归仁园、李氏仁丰园。还有一处是城市寺观园林以牡丹闻名的“天王院花园子”北宋私家园林的代表。3、独乐园是司马光的游憩园,位于洛阳尊贤坊,占地二十亩,见山台的借景。独乐园的特点:1)规模不大,非常朴素2)园名及园内各景题名都与园林内容格调相吻合,深化表现的意境。4、临安。吴兴(湖州)南尚书园(宅院):以山石见长,北尚书园(别墅园)以水景取胜。润州(镇江)梦溪园:园主人:沈括,万年写成梦溪笔谈。平江(苏州)5、文人园林的兴盛—文人园林萌芽于魏晋南北朝,兴起于唐代,到宋代占主导位置。6、寺观园林——佛寺园林由世俗化进一步文人化,南宋临安的西湖一带,是当时国内佛寺建筑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宗教建设于山水风景的开发相结合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区。代表有灵隐寺、三天竺寺、韬光庵。7、宋代的其他园林主要集中在东京和临安,西湖十景在南宋就已经形成了,分别为: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南屏晚钟、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花港观鱼、双峰插云8、文人园林的兴盛,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达到成熟境地的一个重要标志。写意山水园的塑造到宋代才得以完成,同时也深入也园林意境的含蕴。园林的成熟期(二)——元、明、清初1、元明的皇家园林:主要一处是在金代大宁宫基址上拓展的大内御苑:园林的主体为开拓后的太液池,池中三个岛屿呈南北一线布列,沿袭历来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传统模式。2、明代皇家园林建设重点是大内御苑(御花园、慈宁宫花园、万岁山、西苑、兔园、东苑)3、清初的皇家园林:大内御苑——御花园、慈宁宫花园、万岁山、兔园、东苑仍保留明代旧观,西苑进行较大增建和改建。4、西苑:顺治八年改建永安寺,在山顶广寒殿建喇嘛寺“小白塔”;琼华岛又名白塔山行宫御园和离宫御苑:重点转向了建设北京西北郊一带。该地域按其景观地貌可以分为三大区:西区以香山为主体;中区以玉泉山、瓮山和西湖为中心的河湖平原;东区明代私家园林荟萃的大片沼泽地。[香山行宫、澄心园(静明园)——行宫御苑]5、清初的离宫御苑所取得的成就在于:融糅江南民间园林的意味、皇家宫廷的气派、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美姿此三者为一体。6、判断:明代扬州园林见于文献著作的不少,绝大部分是建在城内及附廓的宅园和游憩园,郊外的别墅园尚不多。7、郑元勋的影园、水景园(由计成主持设计和施工)。郑元侠的休园,以山水之景取胜。均为人工山水园。8、子林始建于元代;拙政园、无风园、留园、西园、芳草园等始建于明代后期。9、绍兴园林:寓园——天然山水园建于明末园主人为祁彪佳,建于绍兴,为别墅园。10、北京的私家园林:元代私家园林多为近郊或附廓的别墅园,以宰相廉希宪的“万柳堂”最为盛名,以牡丹花为主。11、清华园:水景园,豪华钜丽,园主人李伟。勺园:水景园,雅致间远,园主人米万钟12、清初北京城内宅园之多又远更明代,有不少文人园林如贾膠侯的半亩园、王熙的怡园、冯溥的万柳堂园林的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1、“三山五园”指:(人工山水园:圆明园、寄畅园);(天然山地园:香山静宜园);(天然山水园:玉泉山的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2、大内御苑:西苑、慈宁宫花园、建福宫花园、宁寿宫花园(人工山水园)3、行宫御园:北京西北郊的天然山水园(静宜园、静明苑)、北京南郊的南苑(人工山水园),4、离宫御苑:人工山水园(圆明园)、天然山水园(避暑山庄、清漪园也叫颐和园)5、江南的私家园林:重点在扬州和苏州。扬州的个园:建于清嘉庆年园主人为盐商黄应泰,创作了象征四季景色的四季假山。个园的园名由来黄应泰本人别号个园,园内多种竹子,故取竹子的一半而命园之名为“个园”扬州以园亭胜,园亭以叠石胜。分峰用石又结合于不同的植物配置:春景为石笋与竹子,夏景为太湖石山与松树,秋景为黄石山与柏树,冬景的雪石山不用植物以象征荒漠疏寒,则四季的景观特色更为突出。6、萃锦园:即恭王府后花园位于北京内城的什刹海一带。7、中国的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颐和园、避暑山庄8、粤中四大名园:顺德的清眸园、东莞的可园、番禹的余荫山房、佛山的梁园9、公共园林:清中叶以后的什刹海、济南太平湖、南京玄武湖、陶然亭、大明湖,昆明翠湖、扬州瘦西湖、寺观、祠堂、纪念性建筑等如杜甫草堂、四川桂湖(升庵祠)、河南百泉农村聚落的公共园林,也称水口园林:安徽歙县的檀干园,此园为水景园。衙署园林:河南的内乡县衙花园,被誉为天下第一县衙。书院园林:云南省大理县内的西云书院、安徽歙县的竹山书院四、识图题(1)P85建章宫:西汉时期(园林的生成期)汉武帝建在长安城内,建章宫西北部开凿一大池,名叫太液池,池中筑蓬莱、方丈、瀛洲三座岛山。建章宫的总体布局,北部以园林为主,南部以宫殿为主,成为后世“大内御苑”规划的滥觞,他的园林一区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从此以后“一池三山”遂成为历来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一直沿袭到清代。(94-96重点)。东汉的皇家园林中的西园中有一个“列肆”的做法是历史上最早的一处皇家园林的“买卖街”总的来说东汉的皇家园林数量较西汉的要少规模夜也小,但游览功能已上升到主要地位注重造景效果。(2)艮岳:是一座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完美结合的具有浓郁诗情画意的而较少皇家园林气魄的人工山水园。建设者:宋徽宗,所在地:东京,朝代:宋朝初期,建园的目的主要是以山水之景而“放怀适情”,“游心赏玩”总体布局:园林的东半部以山为主,西半部以水为主,大体上成“左山右水”的格局,山体从北、东、南三面包围着水体。造园的艺术成就之筑山:万岁山居于整个假山山系的主位,其西的万松岭为侧岭,其东南的芙蓉城则是延绵的余脉。南面的寿山居于山系的宾位,隔着水体与万岁山遥相呼应。这是一个宾主分明,有远近呼应,有余脉延展的完整山系。置石:艮岳大量运用石的单块“特置”特别是太湖石的特置手法,植物配置:植物采用孤植、丛植、混交、大量的成片栽植。园内按景分区,许多景区、景点都是以植物之景为主题。理水:园内形成一套完整的水系,它几乎包罗了内陆天然水体的全部形态。水系与山系配合而形成山嵌水抱的态势。建筑:建筑的布局除少数满足特殊的功能要求,绝大部分均从造景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其“点景”和“观景”的作用。就园林总体而言是从属于自然景观。(3)富郑公园:北宋时期富弼的宅院,建在洛阳。全园大致分为南、北两个景区。北区包括具有四个山东的土山及其北的竹林,南区包括大水池、池东的平地和池南的土山。北区比较幽静,南区则以开朗的景观取胜。全园的总体布局大致分为:大水池居园之中部偏东,由东北方的小渠引来园外活水,池之北为全园的主题建筑物“四景堂”,前为临水的月台,登“四景堂”则一园之景胜可顾览而得。池之南岸为“卧云堂”与“四景堂”隔水呼应成对景,大致形成园林的南北轴线,“卧云堂”之南为一带土山,山上建“梅台”和“天光台”二台均高出林梢,以便观览园外借景。(4)沧浪亭:地处平江城南,始建于北宋,园主人苏舜钦1、原名由来:屈原《渔赋》2、布局特点:1)园外景色因水而起,园门北向而开2)、园内布局以山为主,入门即见黄石为主,土石相间的假山,建筑大多环山,并以长廊相接,池山之间筑一复廊蜿蜒曲折,即将临池而建的亭木榭连成一片,又可通过复廊上的漏窗两面观景,通过借景将员外的水与园内的山相结合。3、借景:看山楼借上方山、七子山之景和复廊漏窗借()溪水之景。对景五百名贤祠与沧浪亭形成对景4、沧浪亭的对联:上联清风明月本无价,下联近水远山皆有情(5)御花园p367答:1、位置,在内廷中路坤宁宫之后,紫禁城中轴线的末端体现了封建都城规划的“前宫后苑”的传统布局。2、布局特点:建筑布局按照宫廷模式即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园路布设呈纵横规整的几何式,山池花木仅作为建筑的陪衬和挺远的点缀,建筑布局于端庄严整之中力求变化,山池花木配置比较自由随宜。3、园内有万春亭、浮碧亭、千秋亭、澄瑞亭分别象征春、夏、秋、冬四季(6)寄畅园p402答:1、基址划分方式:人工山水园,所在地——无锡。2、园名由来:取王羲之《兰亭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的文意。3、整体布局和水体划分方式:园林总体布局,水池偏东,池西聚土石为假山,两者构成山水骨架,园林主体部分以狭长形水池“锦汇漪”为中心,池西、南为山林景色,东、北岸则以建筑为主,水池南北长而东西窄,于东北角上做出水尾,以显示水体之有源有流。中部西岸的鹤步滩与东岸的知鱼槛对峙收束,把水池划分为似隔又合的南、北二水域,适当的减弱水池形状过于狭长的感觉。北水域的北端又利用平桥“七星桥”及其后的廊桥,再划分为两个层次,从而加大了景深。整个水池的岸形曲折多变,南水域以聚为主,北水域则着重于散,尤其是东北角以跨水的廊桥障隔水尾,池水似无尽头,益显其疏水脉脉源远流长的意境。此园远借惠山、锡山及其顶上的龙光塔之景。(7)避暑山庄p386经过水系整理的避暑山庄地貌环境特点具备以下五个特点:第一、有起伏的峰峦、幽静的山谷、有平坦的原野、有大小溪流和湖泊罗列,几乎包含了全部天然山水的构景要素。第二、湖泊与平原南北纵深连成一片,坡地也相应由平缓而逐渐陡峭,山庄的这个地貌环境形成了全园的三大景区鼎列的格局:山岳景区、平原景区、湖泊景区。三者各具不同的景观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三、狮子沟北岸的远山层峦叠嶂,山庄的南面一带多奇峰异石,能提供很好的借景条件。第四、山区的大小山泉沿山峪汇聚入湖,湖区的三大水源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充分发挥水的造景作用,因水成景乃是避暑山庄景观中最精彩的一部分。第五、山岭屏障于西北,挡住冬天的寒风侵袭再加上高峻山峰,密茂的树林,湖泊水面的调剂使山庄具有冬暖夏凉的优越小气候条件,起到了避暑的功能。(8)西湖和颐和园对比图相同点:清漪园的总体规划是以杭州的西湖最为蓝本,昆明湖的水域划分、万寿山与昆明湖的位置关系、西提在湖中的走向以及周围的环境都很像杭州西湖。清漪园之摹拟杭州西湖不仅表现在园林的山水地形的整治上面,而且还表现在前山前湖景区的景点建筑之总体布局乃至局部的设计之中。不同点:1、清漪园的造园手法不仅能结合本身的环境地貌特点和皇家宫苑的要求,发扬“己之所长”还做出许多卓越的创新。如杭州西湖景观之精华在于环湖一周的建筑点染而成的犹如长卷展开大幅烟水迷离的风景画面;清漪园前湖的规划着重在于环湖景点的布局。2、如把杭州西湖的环湖景观与前湖的环湖景观做一对比,前者的景点建筑自由随宜的半藏半露于疏林淡烟之中,突出人工与天然混为一体,而后者的建筑以其一系列的显露形象和格律秩序,更突出人工的意匠经营。3、杭州西湖三面近山环抱,一面临城,总体景观以湖体为中心,具有一定的内聚性和封闭度,不易于园外借景,而清漪园呈北实南虚之势,景观的开阔度很大,外向性强,为园外借景创设了优越的条件如借玉泉山之景。(9)清漪园的识图题545清漪园为颐和园的前身,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是一座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的大型天然山水园,以万寿山脊为界分南北两个景区,前山前湖景区(万寿山南坡、昆明湖)和后山后湖景区(万寿山北坡和山北麓与北宫墙间的河道)(10)“余荫山房”和“林本源”p677余荫山房:广州市郊番禹县;西半部以水池为中心,池北正厅“深柳堂”与池南“临池别管”相对应,构成西半部庭院的南北中轴线;亭桥与“玲珑水榭”相对应,构成东西向的中轴线。林本源园林:总体布局采取化整为零的一系列庭院组合方式,全园利用建筑分为5区,一,园主人书斋“古书屋”与“汲取方鉴斋”,二接待宾客的“来育阁”,观赏花卉的“香玉”三,宴集场所“定静堂”四,登高远眺的“观犌稼阁”五,山池游赏的“榕荫大池”(7)灵隐寺:白居易《冷泉亭记》:所在地:杭州朝代:唐(9)铜雀园:杜牧《赤壁怀古》所在地:邺(城)朝代:曹魏(10)兴庆宫:李白《清平调》所在地:长安朝代:唐寺观园林p691判断p694_p696判断p775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是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起首篇提出的中国传统园林的创作宗旨。其基本含义是指园林虽是人工创造的艺术,但其呈现的景色必须真实,好像是天然造化生成的一般。这一命题对中国园林的创作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不是简单地抄袭自然,而是一种经过艺术概括和提炼的审美再创造。就园中与自然真实关系最大的山水景点塑造而言,它不仅是一种景点安排、地形塑造等形式上的某种追求,而且包含着艺术家某种精神意义的熔铸。要在山水的脉络结构中表现出真山真水的气势,艺术家必须对自然山水进行浓缩和提炼,在创作中阐发自己对山水美的理解和感悟,有着一定的主观情思意蕴的抒发,这与中国传统山水绘画,风景诗文的创作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要是简单地将自然界的山水形象搬来园中,不可能赋与园林以生气,机械的模仿只能弄巧成拙,使园景呆板而不真实,特别是范围不大的文化意味较浓的佳园,其造景必定经过艺术家匠意的锤炼。一般来说,为了表现出山水的真实气势,园中景色不是自然范山模水的缩小,而每每取真山水最有典型性的局部或一角,使它与园林小环境的尺度感相符合相协调,再进行某种自然的加强和点缀,才能宛自天开地表现出真山真水的自然美。现存古典名园中以一些颇具魅力的山水造景,如苏州环秀山庄的大假山,网师园的莲花池,都是以局部范山模水为骨架,再灌注以造园家胸中的丘壑之情创造而成的。《园冶》用600余幅手绘插图,三卷文字,直观解读中国古代宅院,别墅营造的择地之要,相地风水,亭台门窗,墙垣屋宇,铺地装折,选石掇山,理水,以及草、木、花、竹营景之学。《园冶[1]》,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明末造园家计成著,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成稿,崇祯七年刊行。全书共3卷,附图235幅。主要内容为园说和兴造论两部分。其中园说又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10篇。该书首先阐述了作者造园的观点,次而详细地记述了如何相地、立基、铺地、掇山、选石,并绘制了两百余幅造墙、铺地、造门窗等的图案。书中既有实践的总结,也有他对园林艺术独创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述,并有园林建筑的插图二百三十五张。《园冶》是计成将园林创作实践总结提高到理论的专著,全书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总结了造园经验,是一部研究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为后世的园林建造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仿的范本。同时,《园冶》采用以“骈四骊六”为其特征的骈体文,在文学上也有其一定的地位。编辑本段《园冶》作者简介计成,字无否,号否道人,江苏苏州吴江县人,生于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为明末著名造园家。计成根据其丰富的实践经验,整理了修建吴氏园和汪氏园的部分图纸,于崇祯七年(1634年)写成了中国最早、最系统的造园著作--《园冶》,这也是世界造园学上最早的名著。他不仅能以画意造园,而且也能诗善画,他主持建造了三处当时著名的园林—常州吴玄的东帝园、仪征汪士衡的嘉园和扬州郑元勋的影园。他还是一位诗人,时人评价他的诗如“秋兰吐芳,意莹调逸”。遗憾的是其诗作已散佚,令人难以窥其风貌。编辑本段《园冶》主要内容和精髓《园冶》共三卷,第一卷卷首冠以《兴造论》和《园说》,是全书的纲领和立论所在,即造园的思想和原则。《兴造论》突出强调“因、借、体、宜”原则的重要性,《园说》阐明园林用地、景物设计与审美情趣。后有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十篇。在十篇的论述中,相地、立基、铺地、掇山、选石、借景篇是专门论述造园艺术的理论,也是全书的精华所在。特别是相地、掇山、借景更是该书精华的精华,而屋宇、装折、窗、墙垣则着重建筑艺术的具体论述。《园冶》一书的精髓,可归纳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两句话。这两句话的精神贯穿于全书。〖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说明造园所要达到的意境和艺术效果。计成处于封建社会的后期,所以在《园冶》中,属于封建士大夫阶层闲情逸趣的内容很多。如何将“幽”、“雅”、“闲”的意境营造出一种“天然之趣”,是园林设计者的技巧和修养的体现。以建筑、山水、花木为要素,取诗的意境作为治园依据,取山水画作为造园的蓝图,经过艺术剪裁,以达到虽经人工创造,又不露斧凿的痕迹。例如在园林中叠山,就“最忌居中,更宜散漫”。亭子是园林中不可少的建筑,但“安亭有式,基立无凭”。建造在什么地方,如何建造,要依周围的环境来决定,使之与周围的景色相协调,使环境显得更丰富自然。例如在厅堂前置山,“耸起高高三峰,排列于前”,那就是败笔。长廊是游览的路线,“宜曲宜长则胜”。要“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无尽”。楼阁必须建在厅堂之后,可“立半山半水之间”,“下望上是楼,山半拟为平屋,更上一层,可穷千里目也”。造园不是单纯地摹仿自然,再现原物,而是要求创作者真实地反映自然,又高于自然。尽可能做到使远近、高低、大小互相制约,达到有机的统一,要体现出大地的多姿。它有的似山林,有的似水乡,有的庭院深深,有的野味横溢,各具特色。如苏州拙政园,经过造园家的巧妙布置,这一带原来的一片洼地便形成了池水迂回环抱,似断似续,崖壑花木屋宇相互掩映、清澈幽曲的园林景色,真可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佳作。〖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是《园冶》一书中最为精辟的论断,亦是我国传统的造园原则和手段。“因”是讲园内,即如何利用园址的条件加以改造加工。《园冶》说:“因者,随基势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谢,小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而“借”则是指园内外的联系。《园冶》特别强调“借景”“为园林之最者”。“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它的原则是“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方法是布置适当的眺望点,使视线越出园垣,使园之景尽收眼底。如遇晴山耸翠的秀丽景色,古寺凌空的胜景,绿油油的田野之趣,都可通过借景的手法收入园中,为我所用。这样,造园者巧妙地因势布局,随机因借,就能做到得体合宜。(一)、门楼门上起楼,象城堞有楼以壮观也。无楼亦呼之。(二)、堂古者之堂,自半已前,虚之为堂。堂者,当也。谓当正向阳之屋,以取堂堂高显之义。(三)、斋斋较堂,惟气藏而致敛,有使人肃然斋敬之义。盖藏修密处之地,故式不宜敞显。(四)、室古云,自半已后,实为室。《尚书》有“壤室”,《左传》有“窟室”,《文选》载:“旋室娟以窈窕。”指“曲室”也。(五)、房《释名》云:房者,防也。防密内外以寝闼也。(六)、馆散寄之居,曰“馆”,可以通别居者。今书房亦称“馆”,客舍为“假馆”。(七)、楼《说文》云:重屋曰“楼”。《尔雅》云:陕而修曲为“楼”。言窗牖虚开,诸孔慺慺然也。造式,如堂高一层者是也。(八)、台《释名》云:“台者,持也。言筑土坚高,能自胜持也。”园林之台,或掇石而高上平者;或木架高而版平无屋者;或楼阁前出一步而敞者,俱为台。(九)、阁阁者,四阿开四牖。汉有麒麟阁,唐有凌烟阁等,皆是式。(十)、亭《释名》云:“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司空图有休休亭,本此义。造式无定,自三角、四角、五角、梅花、六角、横圭、八角至十字,随意合宜则制,惟地图可略式也。(十一)、榭《释名》云:榭者,藉也。藉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十二)、轩轩式类车,取轩轩欲举之意,宜置高敞,以助胜则称。(十三)、卷卷者,厅堂前欲宽展,所以添设也。或小室欲异人字,亦为斯式。惟四角亭及轩可并之。(十四)、广古云:因岩为屋曰“广”,盖借岩成势,不成完屋者为“广”。(十五)、廊廊者,庑出一步也,宜曲宜长则胜。古之曲廊,俱曲尺曲。今予所构曲廊,之字曲者,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无尽,斯寤园之“篆云”也。予见润之甘露寺数间高下廊,传说鲁班所造。(十六)、五架梁五架梁,乃厅堂有过梁也。如前后各添一架,合七架梁列架式。如前添卷,必须草架而轩敞。不然前檐深下,内黑暗者,斯故也。如欲宽展,前再添一廊。又小五架梁,亭、榭、书房可构。将后童柱换长柱,可装屏门,有别前后,或添廊亦可。(十七)、七架梁七架梁,凡屋之列架也,如厅堂列添卷,亦用草架。前后再一添架,斯九架列之活法。如造楼阁,先算上下檐数。然后取柱料长,许中加替木。(十八)、九架梁九架梁屋,巧于装折,连四、五、六间,可以东、西、南、北。或隔三间、两间、一间、半间,前后分为。须用复水重椽,观之不知其所。或嵌楼于上,斯巧妙处不能尽式,只可相机而用,非拘一者。(十九)、草架草架,乃厅堂之必用者。凡屋添卷,用天沟,且费事不耐久,故以草架表里整齐。向前为厅,向后为楼,斯草架之妙用也,不可不知。(二十)、重椽重椽,草架上椽也,乃屋中假屋也。凡屋隔分不仰顶,用重椽复水可观。惟廊构连屋,构倚墙一披而下,断不可少斯。(二十一)、磨角磨角,如殿阁躐角也。阁四敞及诸亭决用。如亭之三角至八角,各有磨法,尽不能式,是自得依番机构。如厅堂前添廊,亦可磨角,当量宜。(二十二)、地图凡匠作,止能式屋列图,式地图者鲜矣。夫地图者,主匠之合见也。假如一宅基,欲造几进,先以地图式之。其进几间,用几柱着地,然后式之,列图如屋。欲造巧妙,先以斯法,以便为也。园冶卷二【栏杆】栏杆信画化而成,减便为雅。古之回文万字,一概屏去,少留凉床佛座之用,园屋间一不可制也。予历数年,存式百状,有工而精,有减而文,依次序变幻,式之于左,便为摘用。以笔管式为始,近有将篆字制栏杆者,况理画不匀,意不联络。予斯式中,尚觉未尽,仅可粉饰。(一)、乱石路园林砌路,做小乱石砌如榴子者,坚固而雅致,曲折高卑,从山摄壑,惟斯如一。有用鹅子石间花纹砌路,尚且不坚易俗。(二)、鹅子地鹅子石,宜铺于不常走处,大小间砌者佳;恐匠之不能也。或砖或瓦,嵌成诸锦犹可。如嵌鹤、鹿、狮球,犹类狗者可笑。(三)、冰裂地乱青版石,斗冰裂纹,宜于山堂、水坡、台端、亭际,见前风窗式,意随人活,砌法似无拘格,破方砖磨铺犹佳。(四)、诸砖地诸砖砌地,屋内、或磨、扁铺;庭下,宜仄砌。方胜、叠胜、步步胜者,古之常套也。今之人字、席纹、斗纹,量砖长短合宜可也。有式。(一)、园山园中掇山,非士大夫好事者不为也。为者殊有识鉴。缘世无合志,不尽欣赏,而就厅前三峰,楼面一壁而已。是以散漫理之,可得佳境也。(二)、厅山人皆厅前掇山,环堵中耸起高高三峰排列于前,殊为可笑。加之以亭,及登,一无可望,置之何益?更亦可笑。以予见:或有嘉树,稍点玲珑石块;不然,墙中嵌理壁岩,或顶植卉木垂萝,似有深境也。(三)、楼山楼面掇山,宜最高,才入妙,高者恐逼于前,不若远之,更有深意。(四)、阁山阁皆四敞也,宜于山侧,坦而可上,便以登眺,何必梯之。(五)、书房山凡掇小山,或依嘉树卉木,聚散而理。或悬岩峻壁,各有别致。书房中最宜者,更以山石为池,俯于窗下,似得濠濮间想。(六)、池山池上理山,园中第一胜也。若大若小,更有妙境。就水点其步石,从巅架以飞梁;洞穴潜藏,穿岩径水;风峦飘渺,漏月招云;莫言世上无仙,斯住世之瀛壶也。((九)、山石池山石理池,予始创者。选版薄山石理之,少得窍不能盛水,须知“等分平衡法”可矣。凡理块石,俱将四边或三边压掇,若压两边,恐石平中有损。加压一边,即罅稍有丝缝,水不能注,虽做灰坚固,亦不能止,理当斟酌。(十一)、峰峰石一块者,相形何状,选合峰纹石,令匠凿笋眼为座,理宜上大下小,立之可观。或峰石两块三块拼掇,亦宜上大下小,似有飞舞势。或数块掇成,亦如前式;须得两三大石压封顶。须知平衡法,理之无失。稍有欹侧,久则愈欹,其峰必颓,理当慎之。(十二)、峦峦,山头高峻也,不可齐,亦不可笔架式,或高或低,随至乱掇,不排比为妙。〖十借景〗构园无格,借景有因。切要四时,何关八宅。林皋延竚,相缘竹树萧森;城市喧卑,必择居邻闲逸。高原极望,远岫环屏,堂开淑气侵人,门引春流到泽。嫣红艳紫,欣逢花里神仙;乐圣称贤,足并山中宰相。《闲居》曾赋,“芳草”应怜;扫径护兰芽,分香幽室;卷帘邀燕子,闲剪轻风。片片飞花,丝丝眠柳。寒生料峭,高架秋千,兴适清偏,怡情丘壑。顿开尘外想,拟人画中行。林阴初出莺歌,山曲忽闻樵唱,风生林樾,境入羲皇。幽人即韵于松寮,逸士弹琴于篁里。红衣新浴,碧玉轻敲。看竹溪湾,观鱼濠上。山容霭霭,行云故落凭栏;水面鳞鳞,爽气觉来欹枕。南轩寄傲,北牖虚阴。半窗碧隐蕉桐,环堵翠延萝薜。俯流玩月,坐石品泉。苎衣不耐凉新,池荷香绾;梧叶忽惊秋落,虫草鸣幽。湖平无际之浮光,山媚可餐之秀色。寓目一行白鹭,醉颜几阵丹枫。眺远高台,搔首青天那可问;凭虚敞阁,举杯明月自相邀。冉冉天香,悠悠桂子。但觉篱残菊晚,应探岭暖梅先。少系杖头,招携邻曲。恍来临月美人,却卧雪庐高士。云冥黯黯,木叶萧萧。风鸦几树夕阳,寒雁数声残月。书窗梦醒,孤影遥吟;锦幛偎红,六花呈瑞。棹兴若过剡曲,扫烹果胜党家。冷韵堪赓,清名可并;花殊不谢,景摘偏新。因借无由,触情俱是。名词解释:园林: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形(地段)之上,利用、改造和营造起来的,由山(自然山、人造山)、水(自然水、理水)、物(植物、动物、建筑物)所构成的具有游、猎、观、尝、祭、祀、息、戏、书、绘、畅、饮等多种功能的大型综合艺术群体。囿:是蓄养禽兽观赏狩猎的场所。埃及圣苑:是指为埃及法老参拜天地神灵而建筑的园林化的神庙,周围种植者茂密的树林以烘托神圣与神秘的色彩。一池三山: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长满了长生不老药,住着长寿快乐的神仙。封建帝王都梦想万寿无疆与长久统治,自从汉武帝在长安城修建了象征性的“瑶池三仙山”开始,“一池三山”就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计成:(人名)字无否,江苏吴江人,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少年时即以绘画知名,继承和发展了关、荆浩的画派和技艺。中年曾漫游北方及两湖,返回江南后定居镇江。从此以后,便精研造园技艺。计成后半生便专门为人规划设计园林,足迹便于镇江、常州、扬州、仪征、南京各地,成为著名的专业造园家,并于造园实践之余,总结其丰富之经验,写成《园冶》一书,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园林理论著作。天堂园:在古波斯庭院中利用中轴线讲园分割成四区,栽有花草,在十字型林荫路交汇点处设中心水池,象征天堂,故名“天堂园”竹林七贤:是魏晋年间七个文人的总称,分别是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游于竹林,号称七贤。中国古典园林特色: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长期处于动乱年代,而思想、文化艺术活动十分活跃,对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产生了深远影响。1、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的直接影响下中国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有单纯的摹仿自然山水进而适当地加以概括、提炼、抽象化、典型化,开始在如何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方面有所探索。2、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已基本消失或者保留其象征意义,游赏活动成为主导的甚至唯一的功能。3、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异军突起,集中地代表了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4、寺院园林的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新领域,对于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着主导作用。从此,中国园林形成了皇家、寺观、私家、陵寝等四大园林类型并行不悖的鼎力局面,标志着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秦汉时期:在我国园林发展史上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初期基本上位皇室王侯富豪所专有,建筑宏伟壮观,装饰穷极华丽,规划宏放,空前绝后。园林总体布局模拟天上星宿图案,并由简单地模仿发展为自觉地对应;苑囿的形制较自然,无定规,无拘束,能因山就水,随遇而作;祈求长生成仙的意念在宫苑中时有反映。西汉中期以后,受文人影响,园中布景、题名已开始出现诗情画意。东汉后期,皇家苑囿由崇尚山水林木,园林建设亦趋向小型化,文人宅院初见端倪,隐士和隐逸思想开始对园林发生影响。唐宋文人园林成就:1、对当地山水风景的开发多有建树2、不仅参与了风景的开发、环境的绿化和美化,而且还参与营造自己的私园。根据他们对自然风景的深刻理解和对大自然的高度鉴赏能力来进行园林的规划,同时也把他们对人生哲理的体验、宦海沉浮的感怀融注于园林造园艺术之中。3、开辟了写意山水园林的新途径。4、将“文人画”融入园林之中,私家园林的风格特点:私家园林的特点:1、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亩至十几亩,小者仅一亩半亩而已。造园家的主要构思是"小中见大",即在有限的范围内运用含蓄、扬抑、曲折、暗示等手法来启动人的主观再创造,曲折有致,造成一种似乎深邃不尽的景境,扩大人们对于实际空间的感受;2、大多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建筑,构成一个个景点,几个景点围合而成景区;3、以修身养性,闲适自娱为园林主要功能;4、园主多是文人学士出身,能诗会画,善于品评,园林风格以清高风雅,淡素脱俗为最高追求,充溢着浓郁的书卷气。填空:1、园林形成的背景因素:大自然的造化、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的精神需要“园林”一词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2、园林性质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分3、园林的功能主要有:狩猎、游玩、观赏、休憩、祭祀、集会演说、文体娱乐、饮食园林的构成方式:规则式(整形式、建筑式、几何式、对称式)、自然式、混合式4、园林类型:按构园方式分为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按从属关系分为皇家园林、寺观园林、私家园林、陵寝园林按功能分为综合性园林、专门性园林、专题园林、纪念性园林、自然保护区园林5、园林的基本要素:建筑、山石、水体、植物、动物7、园林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四大文明阶段8、中国园林史分期:萌芽期(夏——春秋战国)、生成期(秦——两汉)、发展期(魏晋——隋)、全盛期(唐——两宋)、成熟期(元——清末)秦汉时期私家园林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寺观园林兴起,中国园林体系完成。清私家园林分化为江南、北方、岭南园林28、中国园林雏形——囿;囿中较早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是“台”囿是供人们养育禽兽和狩猎的场所。29、狩猎和通神是中国园林最早具备的两个基本功能。30、五室——当时执行政事之堂为五栋,呈形排列,中间方四步,东西加四尺,周围各室皆方三步,东西加三尺。31、九阶——指台基的四边都有台阶,南面为三阶,其余各是两阶。32、堂崇三尺——崇为高,政事之堂不可能高三尺,或许堂高三丈,或许台基高三尺。33、周代以发明砖瓦,建筑材料主要是木材、砖瓦和三合土(细沙、黄土、白灰混合而成)34、灵囿、灵台、灵沼35、城郭建筑的确立——《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36、向着风景式园林方向发展的三个重要的精神因素——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37、天人合一是有宋儒提出来的,起源于周代而丰富于春秋战国。38、君子比德思想流行于春秋战国,神仙思想产生于周末,流行于秦汉时期燕、齐一带。39、从囿到苑发展的建筑标志——台苑,比较著名的有楚国的章华台、荆台,吴国的姑苏台。40、章华台三面为水池环抱,为中国古代园林开凿大型水体工程的先河。41、中国园林的形成——苑(秦汉时期)42、营建苑池时,池中建有瀛洲、蓬莱、方丈三山。43、阿房宫是由阿城、前殿和门阕等三部分组成。44、秦皇御苑:上林苑、甘泉苑、宜春苑。长安宫苑: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45、长乐宫沿中轴线上主要的宫殿有前殿、临华殿和大厦殿。未央宫是萧何监修的,有西宫之称,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宫殿,已有1041年的历史。46、建章宫打破了建筑宫苑的格局,在宫中出现了叠山理水的园林建筑。甘泉宫是西汉王朝的行宫,规模宏大,仅次于未央宫。47、上林苑本是阿房宫的一处大苑囿,汉武帝时扩而广之为上林苑,上林六池:昆明池、百子池、积草池、池、牛首池和西坡池。最大的是昆明池。48、洛阳宫苑之广成苑。49、两汉私家园林:西汉梁孝王刘武的兔园和东汉梁冀的苑囿。富豪巨贾苑囿:西汉时袁广汉园,樊重园。50、中国园林体系完成(魏晋——隋)寺观园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山水园林体系的最终完成。51、皇家园林邺都园林:铜雀园、华林苑。洛阳园林:芳林园、西苑。建康园林:华林园和乐游园。长安园林:芙蓉园、西苑。52、寺观园林宗教建筑的世俗化意味着寺、观无非是住宅的放大和宫殿是缩小。寺观园林包括三种情况:一是毗邻于寺观而单独建置的园林,二是寺、观内部各种殿堂庭院的绿化或园林化。三是郊野地带的寺、观外围的园林化环境。53、城市寺观园林洛阳寺观:宝光寺、景明寺、冲觉寺、永明寺。建康寺观:同泰寺是建康寺观中规模最大的寺观园林。顾恺之的《维摩诘像》壁画、戴安道雕塑的五尊佛像及狮子国赠送的白玉佛像,称为建康寺观三绝。54、郊野寺观园林五台山和峨眉山。具备的三个条件:一是靠近水源;二是靠近树林;三是地势向阳背风。55、私家园林魏晋六朝时期的私家园林有建在城市里的城市型私园——宅园、游憩园,也有建在郊外的与庄园相结合的别墅园。56、北方私家园林以洛阳地区最为繁华。57、《山居赋》涉及到卜宅相地、选择基址、道路布设、景观组织等方面的情况。这些都是汉赋中所未见的,是风景式园林升华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58、中国园林的写意化——唐宋时代。中国园林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深受繁荣的文化大背景影响,在唐代山水园林写意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进,最终达到全盛时代。59、李戒的《营造法式》和喻培的《木经》是官方和民间对当时发达的建筑工程技术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60、园林观赏树木和花卉栽培技术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所提高,以出现嫁接和利用实生变异发现新种的繁育方式。周师厚的《洛阳花木记》的栽培方法:四时变接法、接花法、栽花法、种祖子法、打剥花法、分芍药法。61、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互相渗透的密切关系,到宋代已经达到诗、画、园三位一体的艺术境界。62、中国园林在唐宋时期独具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因素影响下,诗文、绘画、园林三者相互渗透,各展其长,使园林更富诗情画意,异乎寻常地出现了写意山水园林的新阶段。63、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这三门艺术门类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形成中国山水园林的独特艺术风格,从而影响及于亚洲汉文化圈内的广大地域。64、皇家、寺观、私家三大园林类型都以完全具备中国风景式园林的主要特点,文人园林进过唐代发展至两宋,其园林风格为:简远、疏朗、雅致、天然,正是中国风景式中国园林主要特点的外伸,成为中国写意山水园林的杰出代表。65、唐代皇家园林集中分布在两京——长安、洛阳。宋代的皇家园林集中在东京和临安两地。长安、洛阳、汴梁和临安四地最具代表性。66、唐长安城中,有三大宫殿区,史称“三大内”,即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67、西内太极宫即隋朝的大兴宫,唐初改名太极宫并加以扩建,主要建筑有太极殿、两仪殿、万春殿、凌烟阁、鹤羽殿、海池、相思殿。东内大明宫主要建筑有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等。大明宫,是长安三大内中规模最大,建筑物最多的宫殿建筑群。入丹凤门,自南而北排列有含元殿、宣政殿、紫岑殿、蓬莱殿,这是大明宫的主要宫殿。太液池是大明宫的主要园林建筑之一。南内兴庆宫。兴庆宫的建筑布局是唐三大内中比较特殊的一处,它不硬套传统的前朝后寝和以中轴线左右对称的建筑布局,而呈不规则状,颇类后世的自由式建筑布局。68、大内三苑西内苑、东内苑和禁苑。禁苑在宫城之北,是三苑中最大的一苑,是唐长安城郊皇家的主要风景园林和狩猎区。69、离宫别馆华清宫、曲江池、九成宫。长安八景:骊山晚照,太白积雪,灞柳风雪,咸阳古渡,雁塔晨钟,曲江风荷,华岳仙掌,草堂烟雾。骊山晚照说的是华清宫。70、汴梁园林著名的大内御苑有延福宫,寿山艮岳等园林。艮岳的建园工作是有宋徽宗亲自参与的,建园目的主要是以山水而“放怀适情,游心赏玩”。成就:1,园林山构思图特,精心经营。2园内形成一套完整的水系。3动植物珍奇丰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