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操作规范汇编_第1页
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操作规范汇编_第2页
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操作规范汇编_第3页
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操作规范汇编_第4页
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操作规范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操作规范汇编TOC\o"1-2"\h\u6770第1章环境监测与评估概述 4146981.1环境监测基本概念 4319441.2环境评估基本原理 4110231.3环境监测与评估的关系 427524第2章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5273852.1地表水环境监测 55222.1.1监测范围与对象 5134952.1.2监测方法 5195882.1.3监测项目 5285012.1.4监测频次与时间 569532.2空气环境监测 587102.2.1监测范围与对象 5227432.2.2监测方法 5212102.2.3监测项目 5182692.2.4监测频次与时间 5185272.3土壤环境监测 6223082.3.1监测范围与对象 6115582.3.2监测方法 6156432.3.3监测项目 6195792.3.4监测频次与时间 6166602.4噪声与振动监测 666092.4.1监测范围与对象 6204662.4.2监测方法 61842.4.3监测项目 6308062.4.4监测频次与时间 610584第3章环境评估方法与指标 6280833.1环境质量评估方法 6321803.1.1单项指标评估法 7196873.1.2综合指数评估法 7241533.1.3模型评估法 7304203.2生态风险评估 7105233.2.1暴露评估 7144803.2.2效应评估 728223.2.3风险表征 7302303.3环境影响评估 778693.3.1环境影响识别与预测 7296163.3.2环境影响评价 889163.3.3环境保护措施 8315903.4环境健康风险评估 8122603.4.1剂量反应关系评估 8182353.4.2暴露评估 8216193.4.3风险表征 87681第4章环境监测设备与仪器 8278764.1监测设备选型与配置 8163874.1.1设备选型原则 834.1.2设备配置要求 8271004.2设备校准与维护 9278914.2.1设备校准 9100384.2.2设备维护 9239414.3仪器功能指标与检测方法 9154274.3.1功能指标 9184914.3.2检测方法 925640第5章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9265115.1监测数据预处理 9214405.1.1数据清洗 9307665.1.2数据规范化 10110915.1.3数据整合 10241325.2数据统计分析 1059505.2.1描述性统计分析 1046345.2.2相关性分析 1078375.2.3时间序列分析 10303405.2.4空间分析 10226385.3数据可视化与报告编制 1040935.3.1数据可视化 10171135.3.2报告编制 1024005.3.3报告审查与提交 105482第6章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1070666.1质量保证体系 11283036.1.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原则 11224816.1.2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内容 11321536.1.3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与维护 1140446.2质量控制方法 1156326.2.1采样质量控制 11139936.2.2实验室质量控制 11158266.2.3数据质量控制 1292436.3质量评估与改进 1262456.3.1质量评估 12140256.3.2改进措施 1222468第7章环境监测项目管理与实施 12303497.1监测项目策划与组织 12293047.1.1项目目标与任务 1275737.1.2项目策划 1221977.1.3组织架构 12265587.1.4资源配置 12312857.1.5风险评估与应对 13168057.2监测方案制定与执行 137137.2.1监测方法选择 13320517.2.2监测点位布设 1320187.2.3监测频次与周期 1381257.2.4监测设备与仪器 13326147.2.5监测人员培训 13158527.2.6监测方案执行 13123657.3监测数据管理与归档 13153607.3.1数据收集与整理 13272217.3.2数据审核与质控 13156727.3.3数据存储与备份 13297817.3.4数据共享与公开 1390567.3.5数据归档 1411788第8章环境评估报告编制与审查 14183828.1报告编制要求与格式 1424758.1.1编制环境评估报告应遵循以下要求: 1485378.1.2环境评估报告的格式如下: 14251948.2评估报告内容与结构 14263928.2.1评估报告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 1484108.2.2评估报告结构如下: 15322238.3报告审查与审批 15253148.3.1报告审查: 15119868.3.2报告审批: 1519589第9章环境监测与评估信息化 15224219.1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1540609.1.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522609.1.2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 15281449.1.3信息化管理体系 16282239.2数据采集与传输 16162169.2.1监测数据采集 16294849.2.2数据传输 16191399.3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 16290509.3.1信息系统设计 1684059.3.2信息系统开发 16257129.3.3信息系统应用 1612298第10章环境监测与评估法律法规与标准 171015510.1法律法规体系 17625710.2国家与地方标准 171902710.2.1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171804710.2.2地方环境保护标准 1730910.3行业规范与指南 182184110.3.1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182213310.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183175610.3.3行业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182763110.3.4环境保护工程技术规范 18第1章环境监测与评估概述1.1环境监测基本概念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进行系统观察、测量和评价的过程,以掌握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为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和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监测涉及大气、水体、土壤、噪声、辐射等多个领域,主要包括监测网络构建、监测方法研究、监测数据收集与分析等环节。1.2环境评估基本原理环境评估是指依据环境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对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系统等方面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以判断环境状况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环境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原理:(1)污染源识别:通过监测和分析,识别环境中存在的污染源及其排放特征。(2)环境标准制定:依据环境质量目标和污染物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环境标准。(3)评价方法选择:根据评价对象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如指数法、模型法等。(4)评价结果分析: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1.3环境监测与评估的关系环境监测与评估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监测为环境评估提供基础数据。环境监测通过连续、系统的观察和测量,收集环境中各种因素的数据,为环境评估提供真实、准确的基础信息。环境评估对环境监测具有指导作用。环境评估根据评价目标和要求,提出监测任务和监测方法,指导环境监测工作有序开展。环境监测与环境评估相结合,有助于全面了解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污染源治理和生态保护提供有力支持。环境监测与评估是环境保护的两个重要环节,相互支持,共同推动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深入。第2章环境监测技术规范2.1地表水环境监测2.1.1监测范围与对象地表水环境监测范围包括我国内陆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等。监测对象为地表水水质、水量及水文参数。2.1.2监测方法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及相关技术规范,采用现场快速监测、自动监测和实验室分析等方法进行地表水环境监测。2.1.3监测项目监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重金属等。2.1.4监测频次与时间根据地表水体功能区划、污染源状况及环境保护要求,合理确定监测频次和时间。一般而言,监测频次为每季度至少1次,特殊时期需加密监测。2.2空气环境监测2.2.1监测范围与对象空气环境监测范围包括我国城市和乡村区域,监测对象为空气质量、污染源排放及气象参数。2.2.2监测方法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相关技术规范,采用自动监测、手工监测和移动监测等方法进行空气环境监测。2.2.3监测项目监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PM10、PM2.5)、一氧化碳、臭氧、挥发性有机物等。2.2.4监测频次与时间根据空气质量功能区划、污染源状况及环境保护要求,合理确定监测频次和时间。一般而言,监测频次为每天至少1次,特殊时期需加密监测。2.3土壤环境监测2.3.1监测范围与对象土壤环境监测范围包括我国各类土壤类型,监测对象为土壤质量、污染状况及生态环境。2.3.2监测方法依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18)及相关技术规范,采用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和风险评估等方法进行土壤环境监测。2.3.3监测项目监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土壤pH值、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农药残留等。2.3.4监测频次与时间根据土壤功能区划、污染源状况及环境保护要求,合理确定监测频次和时间。一般而言,监测频次为每两年至少1次,特殊时期需加密监测。2.4噪声与振动监测2.4.1监测范围与对象噪声与振动监测范围包括城市、乡村及特殊区域,监测对象为环境噪声、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建筑工地噪声及振动。2.4.2监测方法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及相关技术规范,采用现场监测、在线监测和实验室分析等方法进行噪声与振动监测。2.4.3监测项目监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等效连续声级、噪声频谱、声源识别、振动加速度等。2.4.4监测频次与时间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污染源状况及环境保护要求,合理确定监测频次和时间。一般而言,监测频次为每季度至少1次,特殊时期需加密监测。第3章环境评估方法与指标3.1环境质量评估方法环境质量评估是对环境状况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的过程,以确定环境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以下环境质量评估方法:3.1.1单项指标评估法单项指标评估法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环境指标,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估。该方法计算简单,易于理解,但可能忽略指标间的相互影响。3.1.2综合指数评估法综合指数评估法将多个环境指标进行加权求和,得到一个综合指数,以反映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该方法能充分考虑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评估结果更具全面性。3.1.3模型评估法模型评估法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模拟环境质量的变化过程,从而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估。该方法适用于复杂环境系统的评估,但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专业知识。3.2生态风险评估生态风险评估是对生态系统受到环境污染、生物入侵等风险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及其潜在损害进行评估的过程。以下为生态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3.2.1暴露评估暴露评估是通过分析风险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传播、扩散和积累过程,确定生态系统受到风险因素影响的程度。3.2.2效应评估效应评估是对风险因素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的潜在影响进行评估,包括生物个体、种群和生态系统层面的影响。3.2.3风险表征风险表征是将暴露评估和效应评估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生态风险的程度和可能性,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3.3环境影响评估环境影响评估是对规划、政策、项目等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方法:3.3.1环境影响识别与预测环境影响识别与预测是通过分析活动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识别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预测这些影响的发展趋势。3.3.2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识别和预测的环境影响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评估其严重程度和范围。3.3.3环境保护措施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降低或消除不良环境影响。3.4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是对环境污染等因素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的过程。以下为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3.4.1剂量反应关系评估剂量反应关系评估是通过研究污染物暴露剂量与人体健康效应之间的关系,确定污染物的健康风险。3.4.2暴露评估暴露评估是分析人体在不同环境下接触污染物的途径、频率和持续时间,以确定暴露水平。3.4.3风险表征风险表征是将剂量反应关系评估和暴露评估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第4章环境监测设备与仪器4.1监测设备选型与配置4.1.1设备选型原则环境监测设备的选型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监测目的和要求,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2)适应监测场所和条件,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考虑设备的先进性、成熟性和经济性,合理配置监测设备;(4)便于操作和维护,降低运行成本。4.1.2设备配置要求(1)根据监测项目、监测范围和监测频次,配置相应的监测设备;(2)保证监测设备功能指标满足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要求;(3)配置必要的辅助设备和配件,保证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4)配置适当的备用设备,以应对设备故障或维修需求。4.2设备校准与维护4.2.1设备校准(1)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2)根据设备说明书和校准规范,制定校准计划,明确校准周期和方法;(3)校准过程中应记录校准数据,对校准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4)对校准不合格的设备,应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维修或更换。4.2.2设备维护(1)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2)保证设备运行环境符合要求,防止设备受潮、受尘、受腐蚀等;(3)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觉问题及时处理,防止设备故障;(4)对设备进行定期清洁,保证设备表面及内部无污染。4.3仪器功能指标与检测方法4.3.1功能指标(1)准确度:指监测设备在规定条件下,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2)精密度:指监测设备在规定条件下,多次测量结果之间的离散程度;(3)稳定性:指监测设备在规定条件下,长时间运行功能的稳定程度;(4)响应时间:指监测设备从接收到监测信号到输出稳定结果的时间。4.3.2检测方法(1)根据监测项目,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2)遵循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要求,采用标准分析方法;(3)对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进行控制,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4)定期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和更新,以适应监测技术的发展。第5章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5.1监测数据预处理5.1.1数据清洗在进行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之前,首先应对原始监测数据进行清洗,包括去除异常值、填补缺失值、纠正错误数据等,以保证数据质量。5.1.2数据规范化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包括单位统一、量纲转换、数据格式调整等,以便于后续统计分析。5.1.3数据整合将不同来源、不同时间段的监测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集,以便于综合分析。5.2数据统计分析5.2.1描述性统计分析对预处理后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包括计算均值、方差、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以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5.2.2相关性分析分析不同监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便了解各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5.2.3时间序列分析对监测数据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包括趋势分析、季节性分析等,以揭示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5.2.4空间分析对监测数据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包括插值分析、空间变异分析等,以了解环境质量的空间差异。5.3数据可视化与报告编制5.3.1数据可视化利用图表、地图等手段对监测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包括折线图、柱状图、散点图、热力图等,以便直观地展示环境质量状况。5.3.2报告编制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结果,编制环境监测报告,内容包括监测数据概况、统计分析结果、可视化图表等。5.3.3报告审查与提交对编制的环境监测报告进行审查,保证报告内容准确、完整、规范。审查通过后,将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或单位。第6章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6.1质量保证体系6.1.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原则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持续改进的原则。体系构建应全面覆盖监测活动的各个环节,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6.1.2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内容(1)组织机构:明确质量保证部门的职责,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负责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2)质量政策:制定质量政策,明确质量目标,保证监测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及客户要求。(3)程序文件:制定质量保证程序文件,包括监测计划、监测方法、仪器设备操作、数据管理等。(4)人员培训与考核: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监测人员业务水平,定期进行考核,保证人员素质。(5)设施与设备:配置满足监测项目要求的设施和设备,保证设备功能稳定、准确可靠。(6)监测过程控制:对监测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完整。6.1.3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与维护(1)定期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2)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持续改进,提高监测质量。(3)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档案,记录体系运行情况。6.2质量控制方法6.2.1采样质量控制(1)制定采样计划,明确采样方法、采样点布设、采样频次等。(2)采用标准方法或经过验证的替代方法进行采样。(3)对采样人员进行培训,保证采样操作规范。(4)对采样设备进行校准,保证设备准确可靠。6.2.2实验室质量控制(1)实验室应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2)采用标准物质进行质量控制,定期进行实验室间比对。(3)对实验数据进行严格审核,保证数据准确可靠。(4)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6.2.3数据质量控制(1)对监测数据进行审核,保证数据完整、准确。(2)对异常数据进行处理,查明原因,采取纠正措施。(3)建立数据质量控制制度,规范数据管理。6.3质量评估与改进6.3.1质量评估(1)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分析监测质量现状。(2)对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查找存在的问题。(3)对监测人员进行业务能力评估,提高人员素质。6.3.2改进措施(1)针对质量评估中发觉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2)加强内部培训,提高监测人员业务水平。(3)优化质量保证体系,提高监测质量。(4)加强与同行业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第7章环境监测项目管理与实施7.1监测项目策划与组织7.1.1项目目标与任务根据环境管理需求,明确监测项目的目标与任务,制定具体监测指标,保证项目实施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7.1.2项目策划分析监测项目背景,梳理监测项目需求,制定监测项目实施方案,包括监测范围、监测时间、监测方法、监测人员等。7.1.3组织架构设立监测项目组织架构,明确各岗位职责,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部门、各环节协同配合。7.1.4资源配置合理配置监测项目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保证项目顺利实施。7.1.5风险评估与应对对监测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保证项目实施的安全性。7.2监测方案制定与执行7.2.1监测方法选择根据监测项目目标和任务,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7.2.2监测点位布设科学布设监测点位,充分考虑监测对象的空间分布、污染特性等因素,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7.2.3监测频次与周期合理确定监测频次与周期,满足环境管理需求,同时兼顾监测成本。7.2.4监测设备与仪器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与仪器,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7.2.5监测人员培训加强监测人员培训,提高监测技能和业务素质,保证监测数据的科学性。7.2.6监测方案执行严格按照监测方案开展监测工作,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7.3监测数据管理与归档7.3.1数据收集与整理及时收集监测数据,进行分类、整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7.3.2数据审核与质控对监测数据进行严格审核,保证数据质量。对异常数据进行处理,提高数据的可靠性。7.3.3数据存储与备份采用信息化手段,对监测数据进行存储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7.3.4数据共享与公开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实现监测数据共享与公开,提高环境管理透明度。7.3.5数据归档将监测数据及相关资料进行归档,便于日后查询和追溯,保证监测项目资料的完整性。第8章环境评估报告编制与审查8.1报告编制要求与格式8.1.1编制环境评估报告应遵循以下要求:(1)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环境现状及影响;(2)数据准确,分析深入,评估结论明确;(3)内容完整,文字简练,图表清晰;(4)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8.1.2环境评估报告的格式如下:(1)报告封面:包括报告名称、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等;(2)报告摘要:简要概述项目背景、评估范围、主要结论等;(3)目录:列出报告各章节及页码;(4)包括第一章至第七章内容;(5)附件:包括评估过程中所使用的数据、图表、参考文献等;(6)附录: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8.2评估报告内容与结构8.2.1评估报告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1)项目概况:介绍项目背景、建设规模、工艺流程等;(2)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分析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生态系统现状等;(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预测项目施工期和运行期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4)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提出针对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并分析其可行性;(5)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评估项目对经济的影响,包括直接和间接影响;(6)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制定项目运行期间的环境管理及监测方案;(7)评估结论与建议:总结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8.2.2评估报告结构如下:(1)引言:介绍报告编制依据、目的、任务等;(2)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包括调查方法、数据来源、评价标准等;(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包括预测方法、评价准则、影响程度等;(4)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阐述措施内容、实施效果等;(5)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分析项目对经济的贡献和损失;(6)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明确管理措施、监测计划等;(7)评估结论与建议:给出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的最终结论。8.3报告审查与审批8.3.1报告审查:(1)组织专家进行报告审查,审查专家应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2)审查内容主要包括:报告编制是否符合规范、评估内容是否全面、数据是否准确、结论是否明确等;(3)审查意见应及时反馈给报告编制单位,编制单位应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完善。8.3.2报告审批:(1)报告审查合格后,报送给有权审批的环境保护部门;(2)环境保护部门对报告进行审批,审批内容包括:项目是否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环境保护措施是否可行等;(3)审批通过后,报告正式生效,作为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的依据。第9章环境监测与评估信息化9.1信息化建设与管理9.1.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监测与评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出的原则。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数据中心、通信网络、监测站点信息化等方面的建设。9.1.2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1)整合环境监测与评估信息资源,提高数据利用效率。(2)建立环境监测与评估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促进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3)制定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政策法规,保证信息安全。9.1.3信息化管理体系(1)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与评估信息化管理制度,保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2)加强信息化项目管理,保证项目按期完成、质量达标。(3)强化信息化人才培养,提高环境监测与评估信息化水平。9.2数据采集与传输9.2.1监测数据采集(1)明确监测数据采集的范围、内容和方法。(2)采用自动监测、手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3)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9.2.2数据传输(1)建立稳定、高效的数据传输网络,保障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安全性。(2)采用加密、压缩等手段,提高数据传输效率。(3)制定数据传输规范,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一致性。9.3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9.3.1信息系统设计(1)根据环境监测与评估业务需求,设计功能完善、操作便捷的信息系统。(2)遵循软件工程规范,保证信息系统开发的标准化、模块化。(3)注重用户体验,提高信息系统的易用性和可维护性。9.3.2信息系统开发(1)采用成熟的技术框架和开发工具,提高信息系统开发效率。(2)加强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保证系统稳定可靠。(3)注重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提高系统抗风险能力。9.3.3信息系统应用(1)开展信息系统培训,提高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