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与保护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环境治理与保护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环境治理与保护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环境治理与保护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环境治理与保护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治理与保护作业指导书TOC\o"1-2"\h\u5931第1章环境治理与保护概述 348691.1环境问题背景与现状 3283721.2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意义 3199031.3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基本原则 330887第2章环境法律法规体系 412562.1环境法律法规概述 4198222.2我国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结构 4121402.3环境法律法规的实施与监管 53181第3章环境影响评价 529223.1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5121973.2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与方法 5301583.2.1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519163.2.2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6286443.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与审查 6165163.3.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 6190863.3.2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审查 611364第4章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7276364.1水污染治理技术 739004.1.1物理处理技术 730504.1.2化学处理技术 7319954.1.3生物处理技术 7257034.1.4预处理和深度处理技术 7282794.2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7324414.2.1吸收法 7133944.2.2吸附法 7192934.2.3冷凝法 7240424.2.4燃烧法 7250014.2.5生物法 773994.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 8280714.3.1填埋技术 8128414.3.2焚烧技术 8178684.3.3热解技术 859164.3.4压缩和打包技术 8121484.3.5资源化利用技术 8283524.4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 8205634.4.1吸声技术 8255764.4.2隔声技术 8317894.4.3减振技术 816634.4.4消声技术 8188414.4.5声屏障技术 81997第5章生态保护与修复 8280615.1生态系统概述 8302295.2生态保护策略与措施 975235.2.1生态保护策略 9230505.2.2生态保护措施 9282455.3生态修复技术 9278735.3.1物理修复技术 9123905.3.2化学修复技术 951375.3.3生物修复技术 9233755.4生态补偿机制 930724第6章环境监测与管理 10120416.1环境监测概述 10300116.2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 10268336.2.1监测技术 10255316.2.2监测方法 10147016.3环境管理策略与手段 10201556.3.1环境管理策略 10201166.3.2环境管理手段 11181566.4环境信息系统 114266第7章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1130257.1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概述 11325507.2水资源节约与利用 11279027.2.1水资源节约 11105887.2.2水资源利用 1126247.3能源节约与利用 12283017.3.1能源节约 1245907.3.2能源利用 12182717.4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1222273第8章环境教育与宣传 12113098.1环境教育与宣传的重要性 1293758.2环境教育体系与内容 1217508.2.1环境教育体系 1390178.2.2环境教育内容 13214848.3环境宣传手段与策略 138828.3.1环境宣传手段 13303228.3.2环境宣传策略 1313858.4环保志愿者与公众参与 1368038.4.1环保志愿者 13263918.4.2公众参与 139969第9章国际环境治理与合作 14232689.1国际环境治理概述 14310959.2主要国际环境治理协议与组织 14285799.2.1主要国际环境治理协议 14214769.2.2主要国际环境治理组织 14239439.3我国参与国际环境治理与合作 14157069.4环境治理国际合作案例 152018第10章未来环境治理与保护趋势 15248610.1环境治理与保护新技术展望 151680410.1.1智能化监测技术 153188410.1.2污染源防治技术 16484610.1.3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162788210.1.4生态修复技术 162873510.2环境治理与保护政策发展趋势 161442110.2.1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16614410.2.2政策手段多样化 16170010.2.3政策实施力度加大 161266910.2.4政策协同效应发挥 161167210.3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国际合作前景 162471110.3.1加强全球环境治理与合作 171495510.3.2推进区域环境保护合作 172338510.3.3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17632010.3.4加强环境治理与保护能力建设 171547910.4公众参与与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未来方向 171873310.4.1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172268110.4.2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172883010.4.3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172480410.4.4强化公众参与效果 17第1章环境治理与保护概述1.1环境问题背景与现状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等。这些问题对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1.2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意义环境治理与保护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加强环境治理与保护,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3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源头防控,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环境污染风险。(2)综合治理,系统管理。统筹考虑各类环境问题,实施全过程、全方位、跨区域的环境治理与保护。(3)主导,社会共治。明确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责任和义务,形成共同参与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格局。(4)法治保障,科技支撑。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环境治理与保护。(5)国际合作,互利共赢。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第2章环境法律法规体系2.1环境法律法规概述环境法律法规是指国家为保护环境、预防和控制污染、保障公民环境权益、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环境法律法规是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2.2我国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结构我国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宪法:宪法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基本原则和制度保障。(2)环境保护综合性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对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进行全面规定。(3)环境保护单行法律:针对特定环境问题,如水、大气、土壤、噪声、固体废物等,制定的单项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4)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由国务院依据环境保护法律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5)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地方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依据环境保护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6)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由环境保护部门制定,针对具体环境管理工作的操作性文件。2.3环境法律法规的实施与监管环境法律法规的实施与监管是保证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的关键环节。主要措施包括:(1)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对环境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实施机制:建立健全环境法律法规实施的责任制、考核评价制度,保证环境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3)加强环境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普及环境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公众的环境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4)强化环境法律法规的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在环境法律法规实施中的职能作用,统一司法标准,提高司法效能。(5)加强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及时准确掌握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法律法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6)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修订机制:根据环境保护工作实际需要,及时修订和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保证环境法律法规的先进性和有效性。第3章环境影响评价3.1环境影响评价概述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简称EIA)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前、实施中及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进行系统分析、预测和评估的一种活动。其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减少建设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环境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2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与方法3.2.1环境影响评价程序(1)项目立项阶段:收集项目相关资料,进行初步的环境影响分析,明确评价范围和评价重点。(2)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阶段: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导则,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审查阶段:组织专家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进行审查,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4)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修改完善阶段:根据审查意见,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进行修改完善。(5)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阶段:环境保护部门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进行批复,明确环境保护要求和措施。3.2.2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现场调查法:对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进行实地调查。(2)类比分析法:选择与本项目类似的项目,分析其环境影响,为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3)模型预测法: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技术,预测项目在建设期、运行期和退役期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4)专家咨询法: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项目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论证。3.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与审查3.3.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2)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对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3)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估:识别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并进行评估。(4)环境保护措施:针对评估出的环境影响,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5)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分析项目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评估其经济合理性。3.3.2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审查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组织专家审查:由环境保护部门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报告进行审查。(2)提出审查意见:专家针对报告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3)报告修改完善:评价单位根据审查意见对报告进行修改完善。(4)报告批复:环境保护部门对修改完善后的报告进行批复,明确环境保护要求和措施。通过以上环节,保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为项目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第4章环境污染治理技术4.1水污染治理技术4.1.1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吸附等方法,通过去除水中悬浮物、沉淀物及部分溶解物,降低污染物浓度。4.1.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混凝、氧化还原、离子交换等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去除水中的污染物。4.1.3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4.1.4预处理和深度处理技术预处理技术包括格栅、沉砂、调节池等,用于改善水质,为后续处理创造条件。深度处理技术包括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等,用于进一步提高水质。4.2大气污染治理技术4.2.1吸收法吸收法利用吸收剂吸收气体中的污染物,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氨法脱硫等。4.2.2吸附法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吸附气体中的污染物,如活性炭吸附、分子筛吸附等。4.2.3冷凝法冷凝法通过降低气体温度使污染物凝结,从而去除气体中的污染物。4.2.4燃烧法燃烧法将可燃污染物在高温下氧化分解,如焚烧炉、催化燃烧等。4.2.5生物法生物法利用微生物降解气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如生物滤池、生物滴滤塔等。4.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4.3.1填埋技术填埋技术将固体废物掩埋在地下,适用于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后的固体废物。4.3.2焚烧技术焚烧技术将固体废物在高温下燃烧,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处理。4.3.3热解技术热解技术通过加热使固体废物分解,产生可燃气体、液体燃料等。4.3.4压缩和打包技术压缩和打包技术通过压缩和包装,减小固体废物体积,便于运输和处置。4.3.5资源化利用技术资源化利用技术将固体废物作为原料进行再生利用,如废塑料、废纸回收等。4.4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4.4.1吸声技术吸声技术利用吸声材料吸收噪声能量,降低噪声水平。4.4.2隔声技术隔声技术通过隔声结构阻止噪声传播,如隔声墙、隔声窗等。4.4.3减振技术减振技术采用减振材料或装置降低振动,如减振垫、减振支架等。4.4.4消声技术消声技术通过消声器、消声弯头等装置,降低气流噪声。4.4.5声屏障技术声屏障技术设置声屏障,阻挡噪声传播,降低噪声影响。第5章生态保护与修复5.1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的复杂系统。它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稳定气候、调节水资源等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幅员辽阔,拥有丰富的生态系统类型,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城市等。各类生态系统在地理分布、结构功能、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独特性。保护与修复生态系统,是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5.2生态保护策略与措施5.2.1生态保护策略(1)全面保护:对所有生态系统实施全面、严格的保护,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2)分类保护:针对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3)重点保护:对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脆弱的区域实施重点保护。5.2.2生态保护措施(1)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严格限制人类活动对生态敏感区的破坏。(2)加强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生态保护政策体系。(3)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恢复受损生态系统。(4)加强生态监测和评估,提高生态保护科学化水平。5.3生态修复技术5.3.1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土地平整、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旨在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被生长。5.3.2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改变土壤环境,促进植物生长,如土壤调理剂、微生物菌剂等。5.3.3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利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净化环境,修复受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5.4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是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者进行补偿的一种制度安排,旨在激励和保障生态保护行为的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包括:(1)政策补偿: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对生态保护行为给予补偿。(2)市场补偿:建立生态产品交易市场,实现生态产品价值,为生态保护提供经济支持。(3)生态补偿基金:设立生态补偿基金,对生态保护项目给予资金支持。(4)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法律法规体系,保证生态补偿机制的落实。第6章环境监测与管理6.1环境监测概述环境监测作为环境治理与保护的重要手段,旨在通过对环境质量、环境污染源及生态系统的长期、连续、系统的观测、调查与评价,为环境管理、决策及科学研究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数据支持。环境监测涉及大气、水、土壤、噪声等多个领域,具有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的特点。6.2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6.2.1监测技术(1)自动监测技术:利用自动监测仪器设备,对环境质量进行实时、连续、在线监测。(2)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飞机等遥感平台,获取大范围、快速的环境信息。(3)现场快速监测技术:采用便携式仪器设备,对污染物进行快速检测。6.2.2监测方法(1)样品采集: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样品进行采集。(2)样品分析:采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技术手段,对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3)数据处理与评价: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6.3环境管理策略与手段6.3.1环境管理策略(1)法律法规:制定、修订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明确环境管理要求。(2)政策引导:通过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等手段,引导企业、个人参与环境治理与保护。(3)市场机制:运用排污权交易、环境税等市场手段,促进环境污染治理。6.3.2环境管理手段(1)环境影响评价:对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提出预防、减轻措施。(2)环境监察: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保障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3)环境信用评价: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对企业的环境行为进行评价、监管。6.4环境信息系统环境信息系统是环境监测与管理的重要支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与传输:实现环境监测数据的实时、快速、准确采集与传输。(2)数据处理与分析: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持。(3)信息发布与共享:及时发布环境信息,实现部门、企业、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4)业务应用:构建环境管理业务应用系统,提高环境管理效能。第7章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7.1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概述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是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本章主要阐述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基本原则、技术措施和管理办法,以期为我国环境治理与保护提供有力支持。7.2水资源节约与利用7.2.1水资源节约(1)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水资源消耗强度控制制度;(2)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用水效率;(3)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降低水资源消耗;(4)强化水资源节约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7.2.2水资源利用(1)合理开发地表水和地下水,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2)加强雨水收集和利用,提高雨水利用率;(3)开展再生水利用,降低对新鲜水资源的需求;(4)加强水体保护和治理,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7.3能源节约与利用7.3.1能源节约(1)强化能源消费强度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3)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降低能源消耗;(4)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益。7.3.2能源利用(1)加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2)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3)推进能源科技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水平;(4)加强能源市场建设,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7.4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1)加强固体废物分类收集与处理,实现源头减量;(2)推进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回收率;(3)开展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降低环境污染;(4)加强农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提高农业和城市环境质量;(5)建立健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政策体系,推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第8章环境教育与宣传8.1环境教育与宣传的重要性环境教育与宣传作为推动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具有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绿色行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等多重作用。加强环境教育与宣传,有助于全社会形成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为我国环境治理与保护事业提供有力支撑。8.2环境教育体系与内容8.2.1环境教育体系构建完善的环境教育体系,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途径,将环境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提高全社会的环保素养。8.2.2环境教育内容环境教育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基础知识:普及环境科学、生态学、资源科学等基础知识,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2)环境法律法规: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增强公众法治意识,引导依法保护环境。(3)环保行为规范: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公众从日常生活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4)环境伦理与道德:弘扬环境伦理观念,提高公众的环境道德素养。8.3环境宣传手段与策略8.3.1环境宣传手段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包括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户外广告、社区活动等,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环境宣传。8.3.2环境宣传策略(1)针对性宣传:根据不同受众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方案,提高宣传效果。(2)时效性宣传:紧密结合当前环境热点问题,及时开展宣传,引导公众关注。(3)互动性宣传: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活动,激发公众参与环保的热情。8.4环保志愿者与公众参与8.4.1环保志愿者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加入环保志愿者队伍,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8.4.2公众参与(1)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保障公众在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2)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公众参与环保行动。(3)加强企业与社区、学校等基层单位的环保合作,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第9章国际环境治理与合作9.1国际环境治理概述国际环境治理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国际组织、非组织、企业及公民个人共同参与,通过制定国际环境协议、规则和标准,以及开展环境保护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一种治理方式。国际环境治理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促进全球绿色发展。9.2主要国际环境治理协议与组织9.2.1主要国际环境治理协议(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及其京都议定书:旨在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2)生物多样性公约(CBD):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公平分享利用生物多样性所产生的好处。(3)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旨在减缓荒漠化进程,恢复退化土地,提高土地生产力。(4)斯德哥尔摩公约:旨在减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排放,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9.2.2主要国际环境治理组织(1)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负责协调和促进全球环境保护工作。(2)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致力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3)世界气象组织(WMO):负责协调和促进全球气象工作,为气候变化的预测和适应提供支持。(4)世界卫生组织(WHO):关注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制定相关环境保护标准。9.3我国参与国际环境治理与合作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环境治理与合作,致力于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签署和履行国际环境协议:我国已签署多个国际环境协议,并在国内立法和政策制定中落实相关义务。(2)参与国际环境组织工作: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国际组织的活动,为全球环境保护贡献力量。(3)开展国际环境合作:我国与各国国际组织、企业等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环境合作,共享环境保护经验和技术。(4)推进南南合作:我国积极推动南南合作,支持发展中国家提高环境保护能力,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9.4环境治理国际合作案例(1)中国与美国:在气候变化、能源、水资源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推进全球环境保护。(2)中国与欧洲: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化学品管理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3)中国与亚太地区国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环境保护合作,推进区域绿色发展。(4)中国与发展中国家:通过南南合作,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环保技术援助和人员培训,提高其环境保护能力。第10章未来环境治理与保护趋势10.1环境治理与保护新技术展望在未来环境治理与保护领域,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将发挥的作用。本节主要展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发展趋势:智能化监测技术、污染源防治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以及生态修复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将为我国环境治理与保护提供有力支持。10.1.1智能化监测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监测技术将在环境治理与保护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构建智能化监测体系,实现对环境污染源的实时、动态、精准监测,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0.1.2污染源防治技术针对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问题,未来污染源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