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流程_第1页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流程_第2页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流程_第3页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流程_第4页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流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流程TOC\o"1-2"\h\u15438第一章环境污染概述 3121791.1类型与特点 3171411.1.1有毒有害化学品泄漏 3109951.1.2污水泄漏 339641.1.3废气排放 3172851.1.4固废处理 374071.2等级划分 384041.2.1特别重大 3211641.2.2重大 3314211.2.3较大 3100331.2.4一般 423442第二章应急监测组织架构 4230772.1应急指挥部成立 4287902.2监测小组职责划分 420072.3监测人员培训与配备 416743第三章现场调查与评估 5106353.1现场调查内容 5140363.1.1基本信息调查 5289993.1.2污染源调查 5165663.1.3受影响区域调查 594763.1.4应急措施调查 5213683.2影响范围评估 5318553.2.1污染物扩散范围评估 5208013.2.2环境风险评价 6239623.2.3社会影响评估 6272193.3风险等级判定 6307983.3.1风险指标选取 655323.3.2风险等级划分 6319693.3.3风险评估方法 62743第四章监测设备与材料准备 6211744.1监测设备选择 6125144.2监测材料准备 750814.3监测设备校准与调试 721172第五章环境污染监测方法 7323365.1水质监测方法 793825.1.1物理指标监测 7207575.1.2化学指标监测 7237135.1.3生物指标监测 8312005.2土壤监测方法 8192445.2.1物理性质监测 8251175.2.2化学性质监测 8110015.2.3生物性质监测 8237545.3大气监测方法 8168575.3.1气象参数监测 810425.3.2污染物监测 816415.3.3特殊污染物监测 83286第六章监测数据采集与传输 9225056.1数据采集流程 919366.1.1发生后,应急监测小组应立即启动监测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空气、水质、土壤等监测设备,进行实时数据采集。 95506.1.2监测小组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数据采集: 93046.1.3监测小组应对监测数据定期进行汇总、整理,形成监测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监测数据、分析结果、监测方案调整等内容。 9218566.2数据传输方式 9194166.2.1监测数据传输应采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967886.2.2有线传输方式主要包括: 9140036.2.3无线传输方式主要包括: 9118436.3数据质量控制 9299996.3.1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986456.3.2数据质量控制措施包括: 1014694第七章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10302157.1数据分析 10252177.2评价标准与方法 10284627.3影响评估 1126439第八章应急监测报告撰写与发布 11100588.1报告撰写要求 1198028.1.1报告结构 1111218.1.2报告内容 11205528.1.3报告撰写注意事项 1250578.2报告发布流程 1217198.2.1报告审查 1273988.2.2报告报送 12224248.2.3报告发布 1242108.3报告修订与更新 12186968.3.1修订条件 12235638.3.2修订流程 12312678.3.3更新要求 1312835第九章后续监测与处理 13195129.1后续监测方案制定 1333109.2污染物处理措施 13241569.3善后处理 1311794第十章监测能力建设与培训 141404810.1监测能力提升 141045610.2监测人员培训 14441010.3监测技术交流与推广 14第一章环境污染概述1.1类型与特点环境污染是指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或处理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设备故障、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有毒有害物质泄露、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并对人体健康、财产安全及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事件。根据污染物的性质、来源和影响范围,环境污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1.1有毒有害化学品泄漏此类主要涉及有毒有害化学品,如化工原料、农药、危险废物等。特点包括:污染物种类繁多,毒性大,影响范围广,应急处置难度大。1.1.2污水泄漏污水泄漏主要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特点为:污染物浓度高,污染途径多样,对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环境造成严重影响。1.1.3废气排放废气排放主要包括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等。特点为:污染物种类复杂,传播速度快,对大气环境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1.4固废处理固废处理主要包括危险废物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特点为:污染物种类多,处理难度大,对土壤、地下水及生态环境产生长期影响。1.2等级划分根据环境污染的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和应急处置能力,将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2.1特别重大特别重大指对环境、人体健康、财产安全及社会稳定产生特别严重影响的。此类需采取紧急措施,调动各方力量进行应急处置。1.2.2重大重大指对环境、人体健康、财产安全及社会稳定产生严重影响的。此类需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应急处置。1.2.3较大较大指对环境、人体健康、财产安全产生一定影响的。此类需采取相应措施,由事发地部门组织应急处置。1.2.4一般一般指对环境、人体健康、财产安全产生较小影响的。此类由事发地部门负责调查处理。第二章应急监测组织架构2.1应急指挥部成立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流程中,首先需成立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作为应急监测工作的领导核心,其主要职责如下:(1)制定应急监测总体方案,明确监测目标、任务、范围、方法、步骤等;(2)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监测工作,保证监测工作有序、高效进行;(3)及时向上级报告监测情况,为决策提供技术支持;(4)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5)协调各部门、单位共同参与应急监测工作。2.2监测小组职责划分应急指挥部下设立监测小组,监测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监测工作。监测小组职责划分如下:(1)现场监测组:负责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测,收集各类监测数据,及时反馈给应急指挥部;(2)数据分析组:负责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为应急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3)监测技术支持组:负责为现场监测组提供技术支持,包括监测设备、方法、标准等;(4)监测质量控制组:负责对监测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5)信息与协调组:负责与相关部门、单位沟通协调,及时传递监测信息,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2.3监测人员培训与配备为保证应急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监测人员培训与配备。(1)监测人员培训:监测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掌握环境污染监测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环境污染特点、监测技术、监测设备使用、数据分析与处理、应急响应流程等;(2)监测人员配备:根据监测任务需求,合理配置监测人员,保证各监测小组的人员数量、专业结构满足工作需求。监测人员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业务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监测人员资质认证:监测人员需通过相应资质认证,具备从事环境污染监测的资格。同时定期对监测人员进行业务考核,保证监测人员始终保持较高业务水平。第三章现场调查与评估3.1现场调查内容3.1.1基本信息调查现场调查首先需收集基本信息,包括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类型、污染物质种类及浓度、原因等。还需了解发生时气象条件、周边环境状况以及可能受影响的敏感目标。3.1.2污染源调查对污染源进行详细调查,包括污染源的性质、规模、生产工艺、污染物排放方式及排放量等。同时对污染源周边环境进行勘查,了解发生前后的环境质量状况。3.1.3受影响区域调查调查影响范围内的环境状况,包括土壤、水体、空气、生物等。对受影响区域内的敏感目标(如居民区、学校、医院等)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其分布、规模、人口数量等信息。3.1.4应急措施调查了解发生后采取的应急措施,包括污染源控制、应急监测、现场处置、人员疏散等。评估应急措施的有效性,为后续处理提供参考。3.2影响范围评估3.2.1污染物扩散范围评估根据污染源性质、气象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评估污染物在空气、水体、土壤等介质中的扩散范围。通过模拟预测,确定污染物迁移途径和潜在影响区域。3.2.2环境风险评价结合污染物特性、周边环境状况和敏感目标分布,评估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重点关注土壤、水体、空气等介质中的污染物浓度,以及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的影响。3.2.3社会影响评估评估对社会经济、居民生活、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产生活秩序受影响程度等。3.3风险等级判定3.3.1风险指标选取根据特性、环境状况、社会影响等因素,选取风险指标。风险指标应具有代表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包括污染物浓度、影响范围、敏感目标受影响程度等。3.3.2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指标,将风险划分为不同等级。风险等级划分应充分考虑严重程度、影响范围、持续时间等因素,以期为应急响应提供依据。3.3.3风险评估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定量方法包括数学模型、统计分析等,定性方法包括专家评估、现场调查等。通过风险评估,为处理和应急响应提供科学依据。第四章监测设备与材料准备4.1监测设备选择监测设备的选择是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流程中的首要环节,其目的是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选择监测设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监测目标污染物种类和浓度范围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例如,对于气体污染物,可选择气相色谱仪、红外光谱仪等;对于水质污染物,可选择水质分析仪、离子色谱仪等。(2)选择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精度的监测设备,以满足应急监测的需求。(3)考虑监测设备的便携性和操作简便性,以便在现场快速开展监测工作。(4)选择具备远程传输功能的监测设备,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4.2监测材料准备监测材料的准备是保证监测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监测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采样工具:包括采样瓶、采样管、采样泵等,用于采集各类环境样品。(2)监测试剂:包括各类化学试剂、标准溶液等,用于监测污染物浓度。(3)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口罩、手套等,用于保护监测人员的安全。(4)备用设备:包括电源、充电器、备用仪器等,以保证监测设备在现场正常使用。4.3监测设备校准与调试监测设备的校准与调试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关键环节。在进行监测设备校准与调试时,应遵循以下步骤:(1)查阅设备说明书,了解设备的校准和调试方法。(2)使用标准溶液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保证设备响应值与标准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3)检查监测设备的各项功能指标,如灵敏度、精度、稳定性等,保证设备满足应急监测要求。(4)对监测设备进行现场调试,优化设备参数,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5)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6)建立监测设备校准与调试档案,记录设备校准和调试情况,为后续监测工作提供依据。第五章环境污染监测方法5.1水质监测方法5.1.1物理指标监测水质监测的首要步骤是对水样的物理指标进行检测,包括水温、色度、浊度、嗅味等。其中,水温的测量采用水温计;色度的检测采用色度计;浊度的测量采用浊度计;嗅味的判定则依靠专业人员的感官判断。5.1.2化学指标监测化学指标监测主要包括pH值、总硬度、总氮、总磷、重金属含量等的检测。pH值的测量采用pH计;总硬度、总氮、总磷的测定通常采用分光光度法;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则需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等仪器。5.1.3生物指标监测生物指标监测主要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生物耗氧量(BOD)、化学耗氧量(COD)等的检测。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的检测采用平板计数法;BOD的测定采用稀释接种法;COD的测定则采用重铬酸钾法。5.2土壤监测方法5.2.1物理性质监测土壤物理性质的监测主要包括土壤颗粒组成、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等。其中,土壤颗粒组成的分析采用粒度分析仪;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的测量则采用环刀法。5.2.2化学性质监测土壤化学性质的监测主要包括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总氮、总磷、重金属含量等的检测。土壤pH值的测量采用pH计;有机质含量的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法;总氮、总磷的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则需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等仪器。5.2.3生物性质监测土壤生物性质的监测主要包括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等。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检测采用平板计数法;土壤酶活性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5.3大气监测方法5.3.1气象参数监测气象参数的监测主要包括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等。气温和相对湿度的测量采用温度和湿度计;风向和风速的测量采用风向标和风速计。5.3.2污染物监测大气污染物监测主要包括颗粒物(PM2.5、PM10)、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等。颗粒物的检测采用颗粒物采样器;SO2、NOx、CO的测定则需利用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仪器。5.3.3特殊污染物监测特殊污染物监测主要包括挥发性有机物(VOCs)、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VOCs的检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重金属的测定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等仪器;放射性物质的检测则采用放射性检测仪器。第六章监测数据采集与传输6.1数据采集流程6.1.1发生后,应急监测小组应立即启动监测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空气、水质、土壤等监测设备,进行实时数据采集。6.1.2监测小组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数据采集:(1)确定监测区域和监测点,根据特点和环境条件合理布局;(2)根据监测设备的技术要求,进行设备调试和校准,保证数据准确可靠;(3)实时记录监测数据,包括监测时间、监测点、监测项目、监测数据等;(4)对监测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判断发展趋势和可能的影响范围;(5)根据监测数据变化,及时调整监测方案,保证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6.1.3监测小组应对监测数据定期进行汇总、整理,形成监测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监测数据、分析结果、监测方案调整等内容。6.2数据传输方式6.2.1监测数据传输应采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稳定性和安全性。6.2.2有线传输方式主要包括:(1)光纤传输:适用于监测点距离较近、环境条件较好的场合;(2)网络传输:通过互联网将监测数据传输至应急指挥中心。6.2.3无线传输方式主要包括:(1)WiFi传输:适用于监测点距离较近、环境条件较好的场合;(2)移动通信网络传输:适用于监测点距离较远、环境条件复杂的场合;(3)卫星通信传输:适用于监测点距离非常遥远、环境条件极端的场合。6.3数据质量控制6.3.1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2)采用科学的监测方法和技术手段;(3)对监测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4)对监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6.3.2数据质量控制措施包括:(1)监测设备的校准和调试:保证监测设备在监测过程中处于最佳工作状态;(2)监测数据的实时审核:对监测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发觉异常数据及时处理;(3)监测数据的定期审核: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形成监测报告,保证数据质量;(4)监测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对监测数据进行备份,保证数据安全;(5)监测数据的安全传输:采用加密、认证等手段,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第七章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7.1数据分析在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流程中,监测结果的数据分析是的一环。数据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清洗与整理: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前,需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排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2)数据统计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各监测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统计量,以了解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和变化趋势。(3)相关性分析:分析各监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究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污染源排放特征。(4)时间序列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污染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应急处理提供依据。7.2评价标准与方法监测结果评价是依据相关评价标准和方法进行的。以下为几种常见的评价标准与方法:(1)评价标准:依据国家、地方及行业的环境保护标准,确定监测指标的浓度限值,作为评价监测结果是否合格的依据。(2)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等评价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评价。(3)评价结果判定:根据评价标准和方法,判定监测结果是否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对污染程度进行分级。7.3影响评估影响评估是对环境污染对周边环境、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以下为影响评估的主要内容:(1)污染范围与程度:分析监测数据,确定污染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包括污染物浓度分布、迁移和扩散情况。(2)生态系统影响:评估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影响,如植被、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要素的污染程度,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3)人体健康影响:分析对周边居民及作业人员的人体健康影响,包括急性健康风险和长期健康风险。(4)经济损失评估:评估对周边企业和居民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5)应对措施效果评估:分析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对污染的控制效果,为今后类似的预防和处理提供经验。第八章应急监测报告撰写与发布8.1报告撰写要求8.1.1报告结构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报告应遵循以下结构:(1)封面:包括报告名称、报告日期、编制单位等基本信息;(2)目录:列出报告各章节标题及页码;(3)包括概述、监测目的、监测方法、监测数据、监测结果分析、结论与建议等;(4)附件:提供相关监测数据、图表、照片等资料。8.1.2报告内容(1)概述:简要描述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等;(2)监测目的:明确监测任务的目的和意义;(3)监测方法:介绍监测所采用的技术、设备、标准等;(4)监测数据:详细列出监测数据,包括采样点、采样时间、监测项目、监测值等;(5)监测结果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污染程度及对环境的影响;(6)结论与建议:根据监测结果,提出处理的建议和措施。8.1.3报告撰写注意事项(1)报告内容应客观、真实、准确,不得有误导性陈述;(2)报告文字表述应简练、明了,避免使用复杂、冗长的句子;(3)报告中所引用的数据、图表等资料,应注明来源,保证真实可靠;(4)报告应注重时效性,及时反映应急监测情况。8.2报告发布流程8.2.1报告审查报告完成后,应由编制单位进行内部审查,保证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8.2.2报告报送审查通过的报告,应按照相关规定报送至应急指挥部、生态环境部门等相关部门。8.2.3报告发布(1)内部发布:将报告发送至应急指挥部、生态环境部门等内部单位;(2)外部发布:通过网站、新闻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公开报告。8.3报告修订与更新8.3.1修订条件当以下情况发生时,应对报告进行修订:(1)监测数据发生变化;(2)处理措施调整;(3)其他需要修订的情况。8.3.2修订流程(1)编制单位根据修订条件,对报告进行修改;(2)修改后的报告重新进行审查;(3)审查通过的修订报告,按照原发布流程进行发布。8.3.3更新要求报告修订后,应及时更新相关内容,保证报告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同时应保留历史报告,以便查阅。第九章后续监测与处理9.1后续监测方案制定在环境污染得到初步控制后,必须对区域进行后续监测,以保证环境安全。后续监测方案的制定应当根据的性质、规模和影响范围来确定。应对区域进行详细的环境调查,包括土壤、地下水和空气等环境介质。调查结果将作为后续监测的依据。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具体的监测方案,明确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监测方法和监测周期。监测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监测指标:根据污染物的特性,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监测指标。(2)确定监测点:在区域及其周边设置监测点,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3)确定监测频率:根据污染物迁移和衰减规律,确定合理的监测频率。(4)确定监测方法:选择准确、可靠的监测方法,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5)监测数据分析和评价: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价,及时掌握区域的环境状况。9.2污染物处理措施针对产生的污染物,应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现场处理:对现场进行清理,收集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