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_第1页
中国教育学会_第2页
中国教育学会_第3页
中国教育学会_第4页
中国教育学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教育学会20xx年4月12日成立的团体01发展历史学术成就文化传统组织体系人才培养学会领导目录0305020406基本信息中国教育学会(TheChineseSocietyofEducation,缩写为CSE)是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教育学术团体,为教育部直属单位。学会成立于1979年4月12日;2017年2月,学会与欧盟中国城市发展委员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据2023年7月学会官显示,学会拥有60个分支机构、近200个单位会员和上万名个人会员。发展历史发展历史1979年3月23日至4月13日,第一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期间,由大会主席团发起筹备,并在出席第一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全体代表参加下;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召开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宣布成立。

1979年6月、1980年1月和1980年12月,先后召开了3次在京常务理事扩大会议,总结工作,修改章程,增选林迪生为常务副会长。

2016年3月2日,中国教育学会与北京王府学校举行合作签约仪式,“AQA国际A-Level课程学习中心”正式落户北京。

2017年2月21日上午,中国教育学会与欧盟中国城市发展委员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3月24-25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北京成长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教育学会科创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暨国际科创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论坛主题为“创见未来——为未知而学,为未来而教”。会上,中国教育学会科创教育联盟(AllianceofScience-TechnologyInnovationEducationoftheCSE,缩写为:CSE-ASTIE)正式成立。

2022年7月19日,中国教育学会劳动教育分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组织体系代表大会机构设置组织成员业务范围组织体系代表大会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一)制订和修改本会章程;(二)选举和罢免本会理事;(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四)制定和修改会费标准;(五)决定本会终止事宜;(六)决定本会其他重大事宜。理事会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会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其职权是:(一)组织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二)选举或罢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机构设置据2018年3月学会官显示,学会常设办事机构是秘书处,下设60个

分支机构。

组织成员据2023年7月学会官显示,学会拥有近200个单位会员

和上万名个人会员。

业务范围(一)组织开展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和学术交流活动;(二)普及教育科学知识,介绍国内外教育科学研究动向、优秀成果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三)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分析、信息反馈和咨询意见;(四)开展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成果的评价与推广;(五)研究、编写教材,出版学术性书刊,发布教育信息;(六)开展培训活动;(七)开展业务咨询、政策咨询和法律咨询;(八)在主管部门授权内,制定学科、专业标准;(九)组织开展教育评价活动;(十)开展对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及对外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十一)依法从事与本会宗旨一致的社会服务活动;学术成就学术交流学术刊物学术成就学术刊物《中国教育学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面向基础教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由《中国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同时被认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未来教育家》是一本面向基础教育的综合性国家级刊物,围绕“教育家成长,教育家办学,现代学校建设”等主题。《中小学数学》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学会主办。分为小学版、初中版和高中版,均为月刊。服务于九年义务教育段数学教育,面向中小学数学教师、教研员、教育科学工作。

学术交流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是中国教育学会长期经营和精心打造的品牌学术活动。年会荟萃基础教育领域精英,展示基础教育改革创新成果,以主题报告、学术研讨、专题交流、热点对话、经验分享、成果推广、技术展示等形式,国内国际基础教育领域改革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讨交流重要学术和实践成果、影响和服务教育公共治理决策、助推校长教师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已成为具有基础教育博览性质的综合性学术盛会。

学术年会中国校长大会是中国教育学会推进中小学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现办学体制和治理机制现代化的重大学术活动,也是广大中小学校长交流办学思想、丰富办学实践、探索学校管理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平台。大会融学术研讨、经验分享、观摩展示、现场交流指导为一体,重在提供区域办学实践创新和育人模式创新的典型样本。

未来教育家成长论坛与“未来教育家培养项目”、《未来教育家》杂志并为中国教育学会助力教育家成长的三大平台。论坛重理论研讨,以探索教育家成长规律和特点,深化对教育家办学的认识;重问题探究,以探寻教育家成长机制和个性化成长途径,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重经验交流,以分享各地助推未来教育家成长的实践及公共政策设计;重营造氛围,以激励广大教师和校长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人才培养科普教育奖项设置人才培养奖项设置学术论文评选是中国教育学会为繁荣和发展群众性教育科研,综合反映和集中交流基础教育科研成果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学术活动。论文评选主要针对会员(包括单位会员)开展,以此引导和激励广大会员深入开展教育科研实验,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实践,积极推广交流教科研成果。论文设特、一、二、三等奖,并对荣获一等奖以上的论文作者予以奖励。

科普教育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改革实验区,是依据《教育规划纲要》和有关法规要求,在学会、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部门领导下,由有合作意愿的地区按要求申报,经学会学术委员会审核立项后,由学会教改实验区管理中心与其他具有优秀教育资质,并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机构合作,共同指导、调控教改实验区工作,最终完成教改实验区的结题验收。教改实验区在中国教育学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组织与管理工作由实验区管理中心负责,具体职责包括:组织开展教改实验区的申报立项、指导评估、结题验收,与秘书处其它部门共同组织教改实验区的培训、学术交流和成果宣传推广等工作。

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推广是指建立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发现、培育机制,对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具有鲜明方向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实效性的教学科研成果,通过总结宣传、课程培训、课题研究、基地实验、项目推进等多种形式进行推广,充分发挥优秀成果在教学实践、研究、改革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有效促进优秀成果转化为教育质量增长力,为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教学水平服务。

2014年3月,中国教育学会联合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发起并组织实施了“中国大学先修课程(CAP)试点项目”。本项目旨在探索加强高中与大学教育的衔接,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形式,为不断深化我国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先行先试。文化传统精神宗旨形象标识文化传统形象标识会徽图案为圆形徽章,由学会英文缩写CSE演化的图形组成;徽标以蓝色为主色调,辅以白色。演化的图形为“打开的书册、充满生机的萌芽”。释义:书能启迪智慧,是理想的基础,是智慧的源泉,产生的能量促使萌芽充满生机和活力。象征我们从事与教学相关的研究工作,表明我们的服务主体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为教育研究;寓意所有教育工作者植根中华大地,团结一心,充满希望,默默地为人类最光辉的事业增光添彩、贡献力量;呵护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幼苗茁壮成长。会徽形象生动,简洁明了,寓意深刻。

精神宗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尊重教育规律,团结和组织全国有志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教育工作者,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学术活动,研究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教育科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

学会领导历任领导现任领导学会领导现任领导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会长:朱之文常务副会长:吕玉刚、李天顺、翟博副会长:王欢、尹后庆、旦智塔、田慧生、朱丹、杜希福、杜越、李希贵、杨瑞清、吴颖民、张志敏、罗洁、周洪宇、钟燕、袁振国、谢维和秘书长:杨银付副秘书长:赵应生、罗滨、樊群、高书国

历任领导第一届理事会名誉会长:杨秀峰、成仿吾、陈鹤琴会长:董纯才副会长:张健、陈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