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落叶”与“木叶”在诗歌形象的暗示性上是迥然有别的,“落叶”与“木叶”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诗歌意象。一、“落叶”有别于“木叶”的诗歌形象。“落叶”,着重在“落”字,可以飘摇于空,但更多的情况是凋落于地;而“木叶”几乎从来都不能表示地面上的落叶。“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顾况《游子吟》)这里写“落叶”仿佛绵绵不休的秋雨簌簌而落,让人如见叶落之形,似闻风行之声,虽是空中之叶,却完全不包含树木的形象。“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这里的“落叶”显然是覆盖在地面上的,所以才掩盖了人的行迹。而历代的诗人,也仿佛都特别喜欢地面上的落叶: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陶渊明《酬刘柴桑》)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白居易《长恨歌》)在庭院里,在家门前,在台阶上,也许地点不同,但秋天的“落叶”都是凋落于地的。我们再看看课文中引用的写“木叶”的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木叶”后的动词,常常是“下”,有时是“脱”,这些动词刻画出树叶自枝头脱离而下的动态,它是飘舞在空中的,而不是凋落在地面上的。至于“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那树叶竟然还没有脱离枝头,只随风摇动,宛如洞庭湖的波浪。由此我们可以总结:“落叶”和“木叶”是两种不同状态的秋叶。“木叶”造成的联想是包含着树木的形象的,是树叶从枝头飘摇而下的画面;而“落叶”则摒弃了树木的形象,仅仅是秋叶本身,并且常常是凋落在地面上的。二、“落叶”有别于“木叶”的诗歌境界。“落叶”与“木叶”唤起了不同的联想,塑造出不同的诗歌形象,自然也就创造出不同的诗歌意境。“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因为“木”这个字的暗示和“下”这个字的提醒,整棵树的形象都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让人感受到一种树木落光叶子之后的疏朗、萧索。林庚先生指出:“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而“落叶”,没有肃穆的“木”的形象,只留下了单薄的“叶”的意蕴。它们向我们传达着这样的暗示:枯萎,飘零,无所归依。所以,那些写落叶的诗句,常常带着游子的感伤,去国怀乡者的孤寂,或者怀才不遇者的愁闷。唐朝大诗人顾况的《游子吟》里有落叶:“游子悲久滞,浮云郁东岑。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游子漂泊,岂不正似落叶无根?如果加入“木”的意象,因为“木”暗示的沉稳、坚固,“叶”的漂泊无依将大打折扣,游子的抒情也必将大打折扣。“飘零”“客心”“故国”“零落”“无复归”这些词语,都在印证着“落叶”与“木叶”不同的诗歌境界。概括言之,“木叶”创造的是辽阔、疏朗、苍凉的诗歌境界;而“落叶”则表达的是漂泊、零落、孤苦的深沉情感。至于杜甫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为什么不能写成“无边落叶萧萧下”,则正因为杜甫本要创造出一派阔大苍凉,“落木萧萧”对“长江滚滚”,才构成了统一的诗歌境界。作为诗歌形象,“木叶”和“落叶”没有高低上下之分,各领风骚,各成佳境。(摘编自张彦金《莫道“落叶”是寻常——〈说“木叶”〉之“落叶”意象探究》)材料二: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并非如此简单。“木”与秋天并无必然联系。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李白的《梁园吟》写道:“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其中的“木”就是指夏季高大茂盛的树。还有杜甫有名的诗句“城春草木深”(《春望》)及韦应物的“春深草木稠”(《游灵岩寺》),写的都是春天长势挺拔、生机盎然的树,但都未用“树”而用“木”。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呢?事实证明不是这样。诗中写秋天的情景,并不乏用“树”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觐省》),用的就是“树影”而非“木影”;马戴的诗句“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灞上秋居》),尤为脍炙人口,但用的也是“树”。本文上面所举的例子,都说明“木”也可以是充满活力、枝繁叶茂的,而“树”也可以是叶落飘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的。王绩的《野望》诗分明写道:“树树皆秋色。”连用两个“树”字,强调的就是秋天无生机的萧索的树,而此处如改为“木木”则断然不可。再如刘禹锡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此诗“树”“木”对举,和林先生的说法恰恰相反:行将枯萎的树不用“木”而用“树”,生机勃勃的树不用“树”却用“木”。因此,古人诗句咏及树的形象,或用“木”或用“树”,而不大可能有林先生所说的那么多差别和讲究,本来并不复杂的道理,我们不必想得那么深奥。“木叶”和“树叶”在形象上并没有什么差别。再比如“古木”一词,古人用得也多,但可以是秋天的树,如“古木鸣寒鸟”(魏征《述怀》);也可以是春夏的树,比如“古木生云际”(陈子昂《白帝城怀古》);至于“古木无人径”(王维《过香积寺》),人们不大容易弄清楚究竟是什么季节的树,而且也无须弄清楚了。我们还是像李白的“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的好,只把“木”当作一般意义上的树,而不必深究是什么样的树。至于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首先,“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再次,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两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认为,历代诗人诗歌中的“落叶”着重在“落”字,在庭院里,在家门前,在台阶上,也许地点不同,但“落叶”都是凋落于地的;而“木叶”从来都不能表示地面上的落叶。B.材料一认为,“木叶”后常常跟“下”“脱”等动词,刻画出树叶自枝头脱离而下的动态,它是飘舞在空中的,是完全脱离了树的。C.材料二认为,“木叶”和“树叶”在形象上没有差别,至于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原因之一是前者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D.材料二认为,大量古诗中的“木”字并不像林庚先生所说“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木”与秋天并无必然联系,陶渊明、李白、杜甫等人的诗句证明“木”字并不能反映季节。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认为,那些写落叶的诗句之所以常常带着游子的感伤、去国怀乡者的孤寂,是因为“落叶”摒弃了树木的形象,只留下了单薄的“叶”的意蕴,从而传达出枯萎、飘零、无所归依的暗示。B.材料一认为,“落叶”与“木叶”虽然唤起了不同的联想,塑造出不同的诗歌形象,但作为诗歌形象并没有高下之分,各成佳境。C.材料二认为,《野望》中的诗句“树树皆秋色”绝对不可改为“木木皆秋色”,原句连用两个“树”字,强调的就是秋天无生机的萧索的树。D.材料二认为,杜甫的“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和马戴的“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都是用“树”写出了秋天的情景,尤为脍炙人口。3.下列诗句不能体现“‘木叶’创造的是辽阔、疏朗、苍凉的诗歌境界;而‘落叶’则表达的是漂泊、零落、孤苦的深沉情感”的一项是()A.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D.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4.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5.材料一所说的“暗示性”在古代诗歌中其实并不罕见,请依照示例,列举两例进行说明。(示例)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清平乐》)(暗示性)杨柳——借杨柳的枝叶来暗示女子黯然的离情。〖答案〗1.C2.D3.B4.①否定了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所说的关于“木”与“树”的差别,指出“木叶”和“树叶”其实在形象上并没有什么差别。②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可能与入声的韵律美、书面语的庄重及屈原的作品有关。5.示例:①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暗示性)黄花——通过满地的落花暗示词人容颜憔悴。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暗示性)长江——通过流向天边的长江水暗示诗人与友人的深挚友情。〖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落叶’都是凋落于地的”错误,表述绝对,由“秋天的‘落叶’都是凋落于地的”,可知是“秋天的‘落叶’都是凋落于地的”,而不是“‘落叶’都是凋落于地的”;“而‘木叶’从来都不能表示地面上的落叶”错,由“而‘木叶’几乎从来都不能表示地面上的落叶”,可知是“几乎从来都不能”,而不是“从来都不能”。B.“是完全脱离了树的”错误,由“那树叶竟然还没有脱离枝头,只随风摇动,宛如洞庭湖的波浪”,可知并不是“完全”脱离了树。D.“陶渊明、李白、杜甫等人的诗句证明‘木’字并不能反映季节”错误,由“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未用‘树’而用‘木’”,可知陶渊明、李白、杜甫等人的诗句中的“木”能反映季节。故选C。

【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D.“尤为脍炙人口”错误,由材料二“马戴的诗句‘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灞上秋居》),尤为脍炙人口”,可知“尤为脍炙人口”说的是马戴的诗句,没有说明杜甫地诗句。故选D。【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万木”体现的是生机勃勃的意境,不能体现“辽阔、疏朗、苍凉的诗歌境界”。故选B。【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由“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大量的古诗证明并非如此简单。‘木’与秋天并无必然联系”,即否定了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所说的关于“木”与“树”的差别;接着通过举“杜甫有名的诗句‘城春草木深’(《春望》)及韦应物的‘春深草木稠’(《游灵岩寺》),写的都是春天长势挺拔、生机盎然的树,但都未用‘树’而用‘木’”的例子,指出“‘木叶’和‘树叶’在形象上并没有什么差别”。据此,可归纳出:否定了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所说的关于“木”与“树”的差别,指出“木叶”和“树叶”其实在形象上并没有什么差别。通过更深入的分析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即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可能与入声的韵律美、书面语的庄重及屈原的作品有关。据此,可归纳出: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可能与入声的韵律美、书面语的庄重及屈原的作品有关。【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首先仔细分析示例,“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表面上说的是杨柳的离情,实际上树木是不可能有感情的,这里明写杨柳,其实是写女子的离情,即诗句地暗示性,就是借杨柳的枝叶来暗示女子黯然的离情。然后从自己积累的古代诗歌中找出用这种暗示性的手法来写的诗(词)句进行分析。如李清照《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中的黄花,黄花本身是客观事物,无所谓喜怒哀乐,作者在这里是通过满地的落花,暗示自己容颜憔悴。又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的长江,诗人通过流向天边的长江水,来暗示诗人与友人的深挚友情。(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甥舅俩李春雷一千多年前的那天,曾巩三岁,王安石刚满周岁。彼时,他们还是婴幼儿。几十年后,他们出类拔萃,都成为时代的人杰。一千多年后,大浪淘沙,他们更是成了历史的巨人。来到抚州,必须拜谒王安石和曾巩。大师巨匠总是比肩携手。比如宋六大家,四川三人是父子,江西三人则是师生。而两位学生辈的王安石与曾巩,不仅是同乡,是朋友,还是甥舅。他们不仅是亲戚,更是好朋友。两家是世交,曾父与王父是同学。王安石得遇欧阳修并受到赏识,缘于曾巩的介绍。而王安石对曾巩的文章,更是倍加推崇,其祖母、父亲、母亲、岳父去世后,皆由曾巩撰写墓志铭。虽是好朋友,追求与风格,却完全不同。政治上,王安石胸怀天下,锐意变法,敢吃螃蟹,敢闯禁区,大刀阔斧,舍我其谁;曾巩则属于保守派,身处基层,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一个标准的勤吏。文学上,也如此。王安石为了实现政治理想,强调文学的现实功能:“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其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笔如刀锋、字字点穴。最著名的《读孟尝君传》,不足百字,却否定了历朝观点,实属千秋名篇。曾巩的文风集司马迁、韩愈之长,古雅本正,温厚典雅,章法严谨,无论叙事、议论都冲和平淡、委曲周详,开阖、承转、起伏、回环皆有法度。其代表作有《墨池记》《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等。对于对方,两人都有着透彻的认识。王安石比曾巩小两岁,走上仕途却早十几年,政治经验更丰富,观人识才最老辣。他虽然称赏曾文,却又看到了其弱点,遂在早年的赠诗中明言:“借令不幸贱且死,后日犹为班与扬。”这两句,简直就是对曾巩人生的预言和定位;不适合官场,却可以成为一个名垂青史的文学家。而曾巩,在宋神宗召见时,询问王安石的缺点,曾巩直言“吝”,即执拗、小气之意。这个评价,可谓一针见血,后来,人们戏称王安石为“拗相公”,正是“吝”的另解。他们根本上相同又相通,都是君子。两人虽是亲戚加朋友,但王安石身为宰执,从未提携曾巩,曾巩身为下属,并未攀附王安石。他们坚持各自的政见,互不妥协。政见不睦,徒说无益,那就不见面、不争吵。许多年里,他们甚至中断了联系,但是从未互相攻击,只是保持沉默。沉默中,沿着自己的路径,走向各自的高峰。王安石,委实是一个千年不遇的天才。一介文人,却又通透政治,并主导了中国历史上继商鞅之后的又一次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虽然失败,却为中国政治文明留下了巨大财富。而曾巩在仕途清淡的同时,于文学上追求更高,揣摩玩味,在文本上做到了极致。他俩和老师欧阳修以及文友三苏一起,高擎古文运动的大旗,提倡散文,反对骈文,力抵萎靡文风,坚持文以明道,使中国散文正本清源、蔚为大观,从而改变了文学史。就这样,烟云散尽、落日辉煌时,他们又走到了一起。元丰六年春,曾巩扶母亲灵柩乘船南归,王安石特意迎到江边吊唁。此时,曾巩已病重,到达江宁后便卧床不起。那段日子里,王安石常常探望,执手倾谈。两位老亲戚老朋友,相好如初,就像少年时那样。不久之后,二人相继谢世。不要以为去世,一切就结束了。他们又同样被历史误会。从南宋至元明清,王安石变法基本被否定,他甚至被视为奸臣。按照传统评价,变法有“急政”或“苛政”之嫌,引起激烈“党争”,导致北宋亡国。有人在评判两宋时,将王安石与秦桧并列:“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其裂而不复合者,秦桧之罪也。”转机出现在近代。国人面对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急欲变法而富国强兵,遂开始重新认识王安石。从此,对他的肯定评价才成为主流。史学家称,王安石变法,是人类思想反抗的文明成果。正是这些成果,才使人类有了摆脱野蛮统治的可能和方向。由此,王安石被称为“千古一相”。而曾巩,他的文章最初并没有被格外重视,直到明初,文坛才开始将其列入“唐宋八大家”,但排名最后。进入清代,最富影响的桐城派作家群,更注重“义法”,遂将曾文奉为楷模。康熙年间出版的《唐宋八大家文钞》,共选录文章316篇,唯一入选超过百篇的作家就是曾巩,计128篇,数量远超其他七人。经过几百年时光的淘洗,这甥舅俩,都成为历史甄定的巨人。在他们去世九百多年后,我来到抚州,瞻仰先贤。那一天,武夷余脉群峰青翠,天上白云悠悠,阳光雪亮,清风香甜,令人想到徐徐流动的历史。眼前的世界,热烈而生动,似一片澎湃的海洋,如一台无终的大剧,更像一株苍翠的大树,春夏秋冬,青青黄黄。每个人,都是一片树叶或一枚小果,暂时栖居在这株屹立于洪荒的大树上,蓬勃着,摇曳着,梦想着,成熟着……日月无语,天地有心。唯有时间,是宇宙间沉默的、永恒的帝王。(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安石与曾巩的文章风格完全不同,但王安石总请曾巩为自己去世的亲人写墓志铭,可见王安石的文章不如曾巩。B.“几十年后”“一千多年后”两个时间节点写出了王安石与曾巩不同时期的共同特点,增添了历史厚重感。C.王安石和曾巩虽然政见不睦,二人在许多年里互不妥协,坚持己见,但从未互相攻击,而是保持沉默。D.文章讲述了王安石和曾巩不同的人生经历,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和崇敬之情,“历史甄定的巨人”是对二人的高度评价。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四段点明曾、王二人的关系,不仅照应标题,也为后文两相对照来写两人的经历、品性、追求等内容做铺垫。B.文章采用对比手法叙述王安石和曾巩在政治和文学上不同的追求与风格,意在突出二人在不同领域的高下。C.本文取材时间跨度大,范围广,突显了“形散”的特点;同时,聚焦于对二人的赞美与崇敬,体现了“神聚”的特点。D.本文思路清晰,“追求与风格,却完全不同”“文学上,也如此”“都是君子”“同样被历史误会”等显示出作者的行文思路。8.文章以“唯有时间,是宇宙间沉默的、永恒的帝王”一句作结,产生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9.作家梁衡提出散文美的“三层次”理论,第一层是叙述之美,即写景、状物、述事、传播信息等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请结合本文对此加以简要分析。〖答案〗6.A7.B8.①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时间比作“沉默的、永恒的帝王”,表达了时间有为一切做决断的权力,它最终给了曾巩和王安石一个公允的定论。②升华主题,作者借王安石与曾巩的人生经历来证明,无论当时经历如何,历史都会给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由此激发读者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③语言凝练,含蓄慰藉,极富哲理内涵,让读者在阅读思考中有所感悟,意味悠长。9.①叙述之美。本文注重历史的细节,用大量翔实的史料梳理了曾巩和王安石之间的交往和他们的友谊的变迁史,以及他们去世之后被历史误会,等等。②意境之美。作者客观评价了二人的政治追求与文风等的不同,肯定他们的君子之风,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美,感情色彩浓烈。③哲理之美。文章结尾处借抚州风物说理,阐述了个体在永恒不灭的世界中经历成长,实现自己的价值的哲理。〖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可见王安石的文章不如曾巩”于文无据。文章只说两个人在文学上的追求与风格各不相同,但并未评价两人文章的优劣。故选A。【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意在突出二人在不同领域的高下”错误。意在突出二人尽管有不同,但同样伟大。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唯有时间,是宇宙间沉默的、永恒的帝王”,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时间”比作“沉默的、永恒的帝王”,用帝王有为一切做决断的权力,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有为一切做决断的权力,它最终给了曾巩和王安石一个公允的定论。升华主题,王安石与曾巩同样被历史误会,作者借王安石与曾巩的人生经历来证明,经过几百年时光的淘洗,这甥舅俩,都成为历史甄定的巨人。无论当时经历如何,历史都会给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由此激发读者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语言凝练,含蓄慰藉,使语言更具文学色彩,极富哲理内涵,增添了文章的思想和智慧含量,启迪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本义,让读者在阅读思考中有所感悟,意味悠长。【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叙述之美:由原文“而曾巩,在宋神宗召见时,询问王安石的缺点,曾巩直言‘吝’,即执拗、小气之意”“元丰六年春,曾巩扶母亲灵柩乘船南归,王安石特意迎到江边吊唁。此时,曾巩已病重,到达江宁后便卧床不起。那段日子里,王安石常常探望,执手倾谈。两位老亲戚老朋友,相好如初,就像少年时那样”“转机出现在近代。国人面对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急欲变法而富国强兵,遂开始重新认识王安石”“而曾巩,他的文章最初并没有被格外重视,直到明初,文坛才开始将其列入‘唐宋八大家’,但排名最后。进入清代,最富影响的桐城派作家群,更注重‘义法’,遂将曾文奉为楷模”可见,本文注重历史的细节,用大量详实的史料梳理了曾巩和王安石交往与友谊的变迁史,以及去世之后被历史误会等史实。意境之美:由原文“王安石为了实现政治理想,强调文学的现实功能:“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其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笔如刀锋、字字点穴”“曾巩的文风集司马迁,韩愈之长,古雅本正,温厚典雅,章法严谨,无论叙事、议论都冲和平淡、委曲周详,开阖、承转、起伏、回环皆有法度”“两人虽是亲戚加朋友,但王安石身为宰执,从未提携曾巩,曾巩身为下属,并未攀附王安石。他们坚持各自的政见,互不妥协。政见不睦,徒说无益,那就不见面、不争吵。许多年里,他们甚至中断了联系,但是从未互相攻击,只是保持沉默”可见,作者客观评价了二人的政治追求与文风等的不同,肯定他们的君子之风,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美,感情色彩浓烈。哲理之美:由原文“眼前的世界,热烈而生动,似一片澎湃的海洋,如一台无终的大剧,更像一株苍翠的大树,春夏秋冬,青青黄黄。每个人,都是一片树叶或一枚小果,暂时栖居在这株屹立于洪荒的大树上,蓬勃着,摇曳着,梦想着,成熟着……”可见,文章结尾处借抚州风物说理,阐述了个体在永恒不灭的世界中经历成长,实现自己的价值的哲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有删改)材料二:初选人李公义陈言,请为铁龙爪以浚河。其法用铁数斤为龙爪形沈之水底系縆以船曳之而行。宫官黄怀信以为铁爪,只列于木下如耙状,以石压之,两旁系大縆,两端钉大船,相距八十步,各用革车绞之,去来挠荡泥沙,已又移船而浚之。事下大名安抚司,安抚司命金提司管勾官范子渊、与通判知县共试验之,皆言不可用。会子渊入京师,王介甫问子渊浚川铁耙龙爪法甚善,何故不可用?子渊因变,言此诚善法,但当时同官议不合耳。介甫大喜,即除子渊都水外监丞置浚川司,使行其法。子渊乃于河上令指使,分督役卒用二物疏浚,书其课曰某日以扫疏若干步,深若干尺。其实水深,则耙不能及底,虚曳去来,水浅则齿碍泥沙,曳之不动。会都水监丞程昉,建议于大名河曲开直河,子渊属昉称直河浅牒浚川司,使用耙浚之,昉从之。是时天下皆言浚川铁耙龙爪如儿戏,适足以资谈笑,王介甫亦颇闻之,更下河北转运安抚司令保奏。会介甫罢相,文潞公上言:“河水浩大,非耙可浚,秋涸故其常理,虽河滨甚愚之人,皆知浚川耙无益于事。臣不敢雷同保奏,共为欺罔。”奏上,上不悦,命知制诰熊本与都水转运司,按视。诸埽人,言水皆夏溢秋复,不惟此一年。乃奏水落实非耙所致。上又命内供奉官冯宗道试浚川耙于汴水。每料测量有深于旧者,有不增不减者,大率三分各居其一。宗道每日据实奏闻,上意稍悟。会荥泽河堤涨,急诏判都水监俞充往治之,河危将决,赖用浚川耙疏导得免,具图以闻。上嘉之。(节选自《涑水记闻》,有删改)〖备注〗牒,文书。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其法A用铁B数斤C为龙爪形D沈之E水底F系縆G以船H曳之而行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课,原意为按一定的标准试验、考核,文中指范子渊记录下来的以备考核的业绩。B.“已又移船而浚之”的“已”意为停止,与成语“无法自已”的“已”意思不同。C.“资谈笑”的“资”,意为供给,与《谏逐客书》中“逐客以资敌国”的“资”意思相同。D.“共为欺罔”的“罔”,意为欺骗,与《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的“罔”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宫官黄怀信在铁龙爪的基础上,以铁、木、石为材料,制作了更为大型的浚川耙,配合绞车同时使用,可以高效地疏浚黄河河道。B.候补官员李公义提议用铁龙爪疏浚黄河河道,宰相王安石认为这种浚河的方法很好,于是他设置浚川司,并派范子渊前去依法施行。C.王安石推行使用浚川耙,但是百姓都认为这并不奏效,王安石又把浚川之事交由河北转运安抚司负责,要求推荐有能力的官员去实施。D.荥泽河的水位上涨,情势危急,判都水监俞充前往治理,他使用浚川耙疏通河道,成功地避免了决堤,上报朝廷后受到皇上赞赏。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2)子渊属昉称直河浅牒浚川司,使用耙浚之,昉从之。14.对于新工具浚川耙效用的争议,皇上体现出了明君应有的态度。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答案〗10.DFG11.B12.A13.(1)君主广泛地听取和接纳意见,那么权臣就不能堵塞蒙蔽君主的耳目,下面的情况就能够到达君主那里。(2)范子渊嘱咐程昉说直河水浅可上报文书给浚川司,用浚川耙疏通河道,程昉听从了他的建议。14.①皇上既没有偏信王安石的保奏,也没有偏信文潞公的上奏;②他先安排了熊本去视察,又派遣冯宗道去汴水做试验。〖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这个方法是用几斤铁铸成龙爪的形状,把它沉到水底,系上大绳索,用船拖拽它前行。“其法”是主语,“用铁数斤”是状语,“为”是谓语,“龙爪形”是宾语,结构完整,后面断开,即D处断开;“沈之水底”是“沈之(于)水底”的省略句,“水底”后断开,即F处断开;“系絙”是动宾结构,后面断开,即G处断开。故DFG三处断开。【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B.“‘已又移船而浚之’的‘已’意为停止”错。“已又移船而浚之”的“已”为副词“不久”,“无法自已”的“已”意思是“停止”。句意:过一段时间,再移动船只疏浚其他地方。/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C.句意:正适合供人们谈笑。/驱逐宾客来供给敌国。D.欺骗;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句意:共同做欺骗君王的事。/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故选B。【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以铁、木、石为材料”错误,原文“以石压之”,可见“石”不是制作材料;“可以高效地疏浚黄河河道”错误,无中生有,原文“宫官黄怀信以为铁爪,只列于木下如耙状,以石压之,两旁系大絙,两端钉大船,相距八十步,各用革车绞之,去来挠荡泥沙,已,又移船而浚之”只是介绍了制作和使用方法,没有谈到效果。故选A。【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兼听广纳”,广泛地听取和接纳意见;“拥蔽”,堵塞蒙蔽;“通”,通达。(2)“属”,通“嘱”,嘱咐;“牒”,文书;第二个“浚”,疏通。【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由“王介甫亦颇闻之,更下河北转运安抚司令保奏。会介甫罢相,文潞公上言:‘河水浩大,非耙可浚,秋涸故其常理,虽河滨甚愚之人,皆知浚川耙无益于事。臣不敢雷同保奏,共为欺罔。’奏上,上不悦,命知制诰熊本与都水转运司,按视”“上又命内供奉官冯宗道试浚川耙于汴水”可知,皇上既没有偏信王安石的保奏,也没有偏信文潞公的上奏;他先安排了熊本去视察,又派遣冯宗道去汴水做试验。【参考译文】材料一:唐太宗问魏征:“君主怎样能够明辨是非,怎样叫昏庸糊涂?”魏征答:“广泛地听取意见就能明辨是非,偏信某个人就会昏庸糊涂。君主广泛地听取和接纳意见,那么权臣就不能堵塞蒙蔽君主的耳目,下面的情况就能够到达君主那里。”唐太宗说:“好啊!”材料二:当初,有个叫李公义的选人陈述,请求以铁龙爪疏浚黄河。这个方法是用几斤铁铸成龙爪的形状,把它沉到水底,系上大绳索,用船拖拽它前行。宦官黄怀信承袭铁龙爪的做法,只在干木下做成像耙子的形状,用石头压着它,两旁系上大绳索,两端钉在大船上,相距八十步,各自用革车绞它,来来去去抓挠荡起泥沙,过一段时间,再移动船只疏浚其他地方。这件事交给大名安抚司去核实,安抚司命金提司管勾官范子渊与通判、知县共同试验这件东西,都说不能用。恰好范子渊回京,王安石问范子渊:“疏浚河道的铁耙、龙爪法很好,是什么缘故说不可用?”范子渊于是改变了先前的话说:“这的确是很好的方法,只是当时一起试验的官员意见不合罢了。”王安石非常高兴,立即任命范子渊为都水外监丞,设置了浚川司,让他推行这个方法。范子渊于是在河上发令指使分管督察的役卒,用这两件东西疏浚河道,写上政绩说:“某日用它疏通若干步,深若干尺。”实际情况是水太深那么耙不能到底,空拽着来回,水太浅那么耙齿被泥沙阻碍,根本拽不动。恰逢都水监丞程昉要在大名河迂曲开通直河,范子渊告诉程昉说直河水浅,可上报文书给浚川司,用浚川耙疏通河道,程昉听从了他的建议。这时,天下都说浚川耙如同儿戏,正适合供人们谈笑,王安石也听到了不少,重新下令给河北安抚司,让他们向朝廷推荐人并予担保。恰逢王安石罢相,文潞公上奏说:“河水水势很大,不是耙子可以疏浚的,秋天河水干涸原本就是常理,即使是河边很愚蠢的人,都知道浚川耙对事情没有帮助。臣不敢像他们一样担保上奏,共同做欺骗君王的事。”奏章递上,皇上不高兴,命令知制诰熊本与都水、转运司共同去巡视。各个疏浚河道的人都说:“水都是夏天涨水秋天又下降,不只这一年。”于是上奏:“水位下落实在不是耙的效果。”皇上又命令内供奉官冯宗道在汴水试浚川耙。每次料位测量,有的比原来深,有的不增不减,大概各占三分之一。冯宗道每天根据实情上奏,皇上的内心逐渐醒悟。恰逢荥泽河堤水涨得很急,下诏判都水监俞充前往治理,河堤很危险即将决口,依赖用浚川耙疏导得意幸免,全部画图来禀告皇上。皇上嘉奖了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蝶恋花·密州上元①苏轼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②,更无一点尘随马③。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备注〗①本词是作者刚从杭州调任密州知州时所作,正值密州连年蝗旱,盗贼横行,民不聊生。②香吐麝:意谓富人家的帐底吹出的麝香气。③苏味道《上元》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此处指行马无尘,气清土润。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写灯、写月、写人,声色交错,充分展现了密州元宵节“有声有色”的热闹、繁荣景象。B.本词内容不囿于成规,“寂寞山城人老也”一句是过片,使情调陡然一转,意之所到,笔亦随之。C.与《江城子·密州出猎》相比,本词语言更隽秀,至情深婉,这是与本词的思想情感密切相关的。D.末句“昏昏雪意云垂野”,不但写出了密州气候的寒冷,而且也让人感觉到环境的空旷苍凉。16.下片中“寂寞”二字流露出作者的心境,请简要分析词人寂寞的原因。〖答案〗15.A16.①对杭州繁华景象的怀念。杭州的上元节“明月如霜”“帐底吹笙”,繁华热闹,而密州“火冷灯稀”,仅有的鼓和箫也是为了祭祀。

②作者仕途不顺,感人生衰老失意。“山城”远离中央朝廷,作者被调到此地为官,感到失意落寞。

③心怀人民,对密州人民生活感到忧虑。密州的上元节十分清冷,作者看到人们无心热闹,一心祈求丰年,为人民生活困难倍感心酸。〖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充分展现了密州元宵节‘有声有色’的热闹、繁荣景象”错误。上片写“钱塘”的上元节,热闹非凡,钱塘是杭州,不是密州。下片写密州上元节,突出冷清。故选A。【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对杭州繁华景象的怀念。这首词题为“密州上元”,词却从钱塘的上元夜写起。钱塘也就是杭州,苏轼曾那里过了三个元宵节。上阕写杭州元宵景致,下阕写密州上元。“寂寞山城人老也”是一句过片,使情调陡然一转,用“寂寞”二字,将前面“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的热闹景象全部移来,为密州上元“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作反衬,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表达出了词人对杭州元宵节繁华景象的怀念之情。作者仕途不顺,感人生衰老失意。结合注释①“本词是作者刚从杭州调任密州知州时所作”可知,词人由杭州调知密州,环境和条件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心情完全不同。密州不比杭州,贫穷,劳顿又粗陋,再无江南之诗情。关键是密州远离朝廷,远离中央,一心期盼能被朝廷再次重用的词人却被调到此地为官,失意落寞之感无以言表。“寂寞山城人老也”写出寂寞的密州城里人们都老了。作者此时是刚来密州任知州,正好遇到元宵佳节,在街上看灯、观月,流露出人生衰老失意、仕途不顺的感慨。心怀人民,对密州人民生活感到忧虑。根据词的下阕“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可知词人在密州上元之夜,随意闲行。密州上元冷清异常,词人好不容听到箫鼓之声,走去一看,这箫鼓却走近了农桑社,原来是农民举行社祭,祈求丰年。再结合注释①“正值密州连年蝗旱,盗贼横行,民不聊生”可知,词人作为一个爱民之官,他又怎能快乐开怀呢?所以此处的“寂寞”是因为词人心怀人民,对密州人民生活感到忧虑。(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念奴桥·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了下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2)《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主应该选拔有才能的人,听取好的意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登岳阳楼》中,体现了前人评说的“虽不到洞庭者读之,可使胸次豁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也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人类的一份礼物。”2015年12月,屠呦呦在瑞典诺贝尔大厅说出的这句话,如高亢的歌声,至今仍___①____,在国人耳旁三日不绝。20世纪60年代,在人类饱受疟疾之苦的情况下,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于1969年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屠呦呦担任中药抗疟组组长,从此与中药抗疟结下了②。接手任务后,屠呦呦翻阅古籍,寻找方药,拜访老中医,对能获得的中药信息,逐字逐句抄录。到1971年9月初,课题组筛选了100余种中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样品200余个,可效果并不理想。但是,只要能搜集到更多的资料,即使再辛苦,她都觉得___③___。终于,课题组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抗疟的记载得到了灵感———“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溃,绞取汁,尽服之。”青蒿素自上世纪90年代末在全球范围内作为抗疟的一线药物使用以来,儿童死亡率降低了至少30%以上,全球最贫困地区的人口负增长得到遏止。2016年,“感动中国”节目给予了屠呦呦高度的评价:“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8.①余音绕梁②不解之缘③甘之如饴19.示例一:自上世纪90年代末青蒿素在全球范围内作为抗疟的一线药物使用以来,儿童死亡率降低了至少30%,全球最贫困地区的人口负增长得到遏制。示例二:青蒿素自上世纪90年代末在全球范围内作为抗疟的一线药物使用以来,降低了至少30%的儿童死亡率,遏制了全球最贫困地区的人口负增长。20.①引用的句子出自《诗经》,增添了全文的文化底蕴。②“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巧妙地点明了屠呦呦名字的出处,并将她与青蒿素的关系联系了起来。③“我有嘉宾,德音孔昭”,高度赞扬了屠呦呦对中医药学的贡献及高尚的品德。〖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处,与后句“三日不绝”组成固定搭配,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寻味,填“余音绕梁”。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第二处,前文提到屠呦呦担任中药抗疟组组长,从此她与该项事业产生了联系,彼此之间关系密切,填“不解之缘”,不解之缘: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第三处,语境的意思是说即使再辛苦,只要能找到更多的资料,屠呦呦都乐意承受,填“甘之如怡”。甘之如饴:感到像糖一样甜,形容甘愿承受艰难痛苦。【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三处语病:①中途易辙。前半句主语为“青蒿素”,“自……以来”句子意思还未完成,后半句变主语为“儿童死亡率”和“全球最贫困地区的人口负增长”。可以将“自上世纪90年代末”提到“青蒿素”前面,或者保持“青蒿素”作主语,后两句改变为“儿童死亡率降低了至少30%”“全球最贫困地区的人口负增长得到遏制”。②词语赘余,”至少”“以上”任去一个。③不合逻辑。“遏止”着重于止,使停止,不再进行。应改为“遏制”。“遏制”着重于制,压制住,控制住。【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修辞手法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出自《诗经》,引用古诗词可增添文章的文化底蕴。其中“呦呦鹿鸣”点名屠呦呦名字的由来,“食野之蒿”点明与青蒿素的关系。注意“德音孔昭”,品德高尚又显耀,这句就蕴含了对屠呦呦贡献的高度肯定和赞扬。(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①,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在每一个历史时期,②。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中华民族文艺创造力是如此强大、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③。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摘编自《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1.下列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不同的一项是()A.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鸿门宴》)B.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答案〗21.D22.①没有文化自信②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③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解析〗【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句子修辞手法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所用的修辞是比喻,将文化比喻为灵魂。A.比喻,将项羽一方比喻为“刀俎”,将自己一方比喻为“鱼肉”。B.比喻,将卷起的“浪花”比喻为“雪”。C.比喻,把雪花比喻成“梨花”。D.借代,用“丝竹”代指音乐。故选D。【2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处,根据前文“文化自信,是……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可知,这几组句子谈论的话题为“文化自信”,所以①处所填句子的关键词为“文化自信”。根据后文“不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可知,①处所填句子的形式应该是表示否定的条件的句子,综合前后文语意可推出,此处可填“没有文化自信”之类的内容。②处,所填句子位于段首,由后文内容可知,段首句起总领全段的作用。根据后文“从诗经、楚辞、汉赋……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等可知,本段谈论的话题为“中华民族的文艺作品”;根据“灿烂的”“星河”“成就”“辉煌”等词语可知,语境是说中华民族的文艺作品数量之多,故②处所填句子要表达中华民族的文艺作品丰富,可填“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之类的内容。③处,根据前句与后文可填“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之类的内容。三、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某中学生觉得升学无望,天天上课打瞌睡;某高三学生考上北大却又不去报到,连续多次选择复读,只为挣取高额高考奖学金;某中学生为方便自己,经常把共享单车停在非机动车道上;某大学寝室里的学生常常昼夜打游戏,视逃课为家常便饭;某大学毕业生,低层次工作瞧不上,高层次工作干不了,就通过网络做牟取暴利的校园贷;某青年为成网红,假称徒步西藏……这些现象值得我们思考,新时代的青年应承担怎样的使命呢?请联系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所学课文或社会现实,以“我们的使命”为话题,写一篇演讲稿。要求:(1)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国旗下的演讲稿;(2)不少于800字;(3)不得抄袭、套作。〖答案〗略〖解析〗本题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中列举了青年人不思进取、迷恋功利、损人利己、好逸恶劳、有悖公德、弄虚作假等现象,根据材料中“打瞌睡”“牟取暴利”“假称”等词的感情色彩和考生的常识,很容易判断出这些行为都是负面的、错误的,是应该否定和批评的。由此可以进一步思考:青年的这些行为为什么应当否定批评?他们错在哪里?作为时代的觉醒者和时代责任的担当者,新时代青年能不能像这样得过且过、胸无大志、狭隘自私?结合题目中引导思考“新时代的青年应承担怎样的使命”这一关键问题,围绕话题“使命”,可以从国家、社会、个人的层面分别进行构思:从国家层面来说,青年应锤炼本领、努力学习,为日后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发力而作好充分的准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从社会层面来说,青年应涵养情怀,立足当下,打开格局,培养世界意识和国际眼光,振兴社会,发扬精神;从个人层面来说,青年应磨砺品德,刚健坚毅、迎难而上,不断奋起、永不气馁,不能瞻前顾后、斤斤计较、沉迷功利。可以任选一个角度来立意,写作时要紧扣话题,还要注意题目中要求的文章体裁是演讲稿,应注意格式。立意:1.青年在担负时代使命中成长。2.青年承担使命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3.涵养家国情怀,方能承担使命。4.强化青年担负时代使命的责任。5.时代使命不可逃避和推托。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落叶”与“木叶”在诗歌形象的暗示性上是迥然有别的,“落叶”与“木叶”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诗歌意象。一、“落叶”有别于“木叶”的诗歌形象。“落叶”,着重在“落”字,可以飘摇于空,但更多的情况是凋落于地;而“木叶”几乎从来都不能表示地面上的落叶。“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顾况《游子吟》)这里写“落叶”仿佛绵绵不休的秋雨簌簌而落,让人如见叶落之形,似闻风行之声,虽是空中之叶,却完全不包含树木的形象。“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这里的“落叶”显然是覆盖在地面上的,所以才掩盖了人的行迹。而历代的诗人,也仿佛都特别喜欢地面上的落叶: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陶渊明《酬刘柴桑》)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白居易《长恨歌》)在庭院里,在家门前,在台阶上,也许地点不同,但秋天的“落叶”都是凋落于地的。我们再看看课文中引用的写“木叶”的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木叶”后的动词,常常是“下”,有时是“脱”,这些动词刻画出树叶自枝头脱离而下的动态,它是飘舞在空中的,而不是凋落在地面上的。至于“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那树叶竟然还没有脱离枝头,只随风摇动,宛如洞庭湖的波浪。由此我们可以总结:“落叶”和“木叶”是两种不同状态的秋叶。“木叶”造成的联想是包含着树木的形象的,是树叶从枝头飘摇而下的画面;而“落叶”则摒弃了树木的形象,仅仅是秋叶本身,并且常常是凋落在地面上的。二、“落叶”有别于“木叶”的诗歌境界。“落叶”与“木叶”唤起了不同的联想,塑造出不同的诗歌形象,自然也就创造出不同的诗歌意境。“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因为“木”这个字的暗示和“下”这个字的提醒,整棵树的形象都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让人感受到一种树木落光叶子之后的疏朗、萧索。林庚先生指出:“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而“落叶”,没有肃穆的“木”的形象,只留下了单薄的“叶”的意蕴。它们向我们传达着这样的暗示:枯萎,飘零,无所归依。所以,那些写落叶的诗句,常常带着游子的感伤,去国怀乡者的孤寂,或者怀才不遇者的愁闷。唐朝大诗人顾况的《游子吟》里有落叶:“游子悲久滞,浮云郁东岑。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游子漂泊,岂不正似落叶无根?如果加入“木”的意象,因为“木”暗示的沉稳、坚固,“叶”的漂泊无依将大打折扣,游子的抒情也必将大打折扣。“飘零”“客心”“故国”“零落”“无复归”这些词语,都在印证着“落叶”与“木叶”不同的诗歌境界。概括言之,“木叶”创造的是辽阔、疏朗、苍凉的诗歌境界;而“落叶”则表达的是漂泊、零落、孤苦的深沉情感。至于杜甫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为什么不能写成“无边落叶萧萧下”,则正因为杜甫本要创造出一派阔大苍凉,“落木萧萧”对“长江滚滚”,才构成了统一的诗歌境界。作为诗歌形象,“木叶”和“落叶”没有高低上下之分,各领风骚,各成佳境。(摘编自张彦金《莫道“落叶”是寻常——〈说“木叶”〉之“落叶”意象探究》)材料二: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并非如此简单。“木”与秋天并无必然联系。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李白的《梁园吟》写道:“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其中的“木”就是指夏季高大茂盛的树。还有杜甫有名的诗句“城春草木深”(《春望》)及韦应物的“春深草木稠”(《游灵岩寺》),写的都是春天长势挺拔、生机盎然的树,但都未用“树”而用“木”。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呢?事实证明不是这样。诗中写秋天的情景,并不乏用“树”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觐省》),用的就是“树影”而非“木影”;马戴的诗句“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灞上秋居》),尤为脍炙人口,但用的也是“树”。本文上面所举的例子,都说明“木”也可以是充满活力、枝繁叶茂的,而“树”也可以是叶落飘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的。王绩的《野望》诗分明写道:“树树皆秋色。”连用两个“树”字,强调的就是秋天无生机的萧索的树,而此处如改为“木木”则断然不可。再如刘禹锡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此诗“树”“木”对举,和林先生的说法恰恰相反:行将枯萎的树不用“木”而用“树”,生机勃勃的树不用“树”却用“木”。因此,古人诗句咏及树的形象,或用“木”或用“树”,而不大可能有林先生所说的那么多差别和讲究,本来并不复杂的道理,我们不必想得那么深奥。“木叶”和“树叶”在形象上并没有什么差别。再比如“古木”一词,古人用得也多,但可以是秋天的树,如“古木鸣寒鸟”(魏征《述怀》);也可以是春夏的树,比如“古木生云际”(陈子昂《白帝城怀古》);至于“古木无人径”(王维《过香积寺》),人们不大容易弄清楚究竟是什么季节的树,而且也无须弄清楚了。我们还是像李白的“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的好,只把“木”当作一般意义上的树,而不必深究是什么样的树。至于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首先,“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再次,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两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认为,历代诗人诗歌中的“落叶”着重在“落”字,在庭院里,在家门前,在台阶上,也许地点不同,但“落叶”都是凋落于地的;而“木叶”从来都不能表示地面上的落叶。B.材料一认为,“木叶”后常常跟“下”“脱”等动词,刻画出树叶自枝头脱离而下的动态,它是飘舞在空中的,是完全脱离了树的。C.材料二认为,“木叶”和“树叶”在形象上没有差别,至于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原因之一是前者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D.材料二认为,大量古诗中的“木”字并不像林庚先生所说“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木”与秋天并无必然联系,陶渊明、李白、杜甫等人的诗句证明“木”字并不能反映季节。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认为,那些写落叶的诗句之所以常常带着游子的感伤、去国怀乡者的孤寂,是因为“落叶”摒弃了树木的形象,只留下了单薄的“叶”的意蕴,从而传达出枯萎、飘零、无所归依的暗示。B.材料一认为,“落叶”与“木叶”虽然唤起了不同的联想,塑造出不同的诗歌形象,但作为诗歌形象并没有高下之分,各成佳境。C.材料二认为,《野望》中的诗句“树树皆秋色”绝对不可改为“木木皆秋色”,原句连用两个“树”字,强调的就是秋天无生机的萧索的树。D.材料二认为,杜甫的“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和马戴的“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都是用“树”写出了秋天的情景,尤为脍炙人口。3.下列诗句不能体现“‘木叶’创造的是辽阔、疏朗、苍凉的诗歌境界;而‘落叶’则表达的是漂泊、零落、孤苦的深沉情感”的一项是()A.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D.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4.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5.材料一所说的“暗示性”在古代诗歌中其实并不罕见,请依照示例,列举两例进行说明。(示例)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清平乐》)(暗示性)杨柳——借杨柳的枝叶来暗示女子黯然的离情。〖答案〗1.C2.D3.B4.①否定了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所说的关于“木”与“树”的差别,指出“木叶”和“树叶”其实在形象上并没有什么差别。②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可能与入声的韵律美、书面语的庄重及屈原的作品有关。5.示例:①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暗示性)黄花——通过满地的落花暗示词人容颜憔悴。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暗示性)长江——通过流向天边的长江水暗示诗人与友人的深挚友情。〖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落叶’都是凋落于地的”错误,表述绝对,由“秋天的‘落叶’都是凋落于地的”,可知是“秋天的‘落叶’都是凋落于地的”,而不是“‘落叶’都是凋落于地的”;“而‘木叶’从来都不能表示地面上的落叶”错,由“而‘木叶’几乎从来都不能表示地面上的落叶”,可知是“几乎从来都不能”,而不是“从来都不能”。B.“是完全脱离了树的”错误,由“那树叶竟然还没有脱离枝头,只随风摇动,宛如洞庭湖的波浪”,可知并不是“完全”脱离了树。D.“陶渊明、李白、杜甫等人的诗句证明‘木’字并不能反映季节”错误,由“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未用‘树’而用‘木’”,可知陶渊明、李白、杜甫等人的诗句中的“木”能反映季节。故选C。

【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D.“尤为脍炙人口”错误,由材料二“马戴的诗句‘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灞上秋居》),尤为脍炙人口”,可知“尤为脍炙人口”说的是马戴的诗句,没有说明杜甫地诗句。故选D。【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万木”体现的是生机勃勃的意境,不能体现“辽阔、疏朗、苍凉的诗歌境界”。故选B。【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由“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大量的古诗证明并非如此简单。‘木’与秋天并无必然联系”,即否定了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所说的关于“木”与“树”的差别;接着通过举“杜甫有名的诗句‘城春草木深’(《春望》)及韦应物的‘春深草木稠’(《游灵岩寺》),写的都是春天长势挺拔、生机盎然的树,但都未用‘树’而用‘木’”的例子,指出“‘木叶’和‘树叶’在形象上并没有什么差别”。据此,可归纳出:否定了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所说的关于“木”与“树”的差别,指出“木叶”和“树叶”其实在形象上并没有什么差别。通过更深入的分析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即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可能与入声的韵律美、书面语的庄重及屈原的作品有关。据此,可归纳出: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可能与入声的韵律美、书面语的庄重及屈原的作品有关。【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首先仔细分析示例,“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表面上说的是杨柳的离情,实际上树木是不可能有感情的,这里明写杨柳,其实是写女子的离情,即诗句地暗示性,就是借杨柳的枝叶来暗示女子黯然的离情。然后从自己积累的古代诗歌中找出用这种暗示性的手法来写的诗(词)句进行分析。如李清照《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中的黄花,黄花本身是客观事物,无所谓喜怒哀乐,作者在这里是通过满地的落花,暗示自己容颜憔悴。又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的长江,诗人通过流向天边的长江水,来暗示诗人与友人的深挚友情。(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甥舅俩李春雷一千多年前的那天,曾巩三岁,王安石刚满周岁。彼时,他们还是婴幼儿。几十年后,他们出类拔萃,都成为时代的人杰。一千多年后,大浪淘沙,他们更是成了历史的巨人。来到抚州,必须拜谒王安石和曾巩。大师巨匠总是比肩携手。比如宋六大家,四川三人是父子,江西三人则是师生。而两位学生辈的王安石与曾巩,不仅是同乡,是朋友,还是甥舅。他们不仅是亲戚,更是好朋友。两家是世交,曾父与王父是同学。王安石得遇欧阳修并受到赏识,缘于曾巩的介绍。而王安石对曾巩的文章,更是倍加推崇,其祖母、父亲、母亲、岳父去世后,皆由曾巩撰写墓志铭。虽是好朋友,追求与风格,却完全不同。政治上,王安石胸怀天下,锐意变法,敢吃螃蟹,敢闯禁区,大刀阔斧,舍我其谁;曾巩则属于保守派,身处基层,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一个标准的勤吏。文学上,也如此。王安石为了实现政治理想,强调文学的现实功能:“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其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笔如刀锋、字字点穴。最著名的《读孟尝君传》,不足百字,却否定了历朝观点,实属千秋名篇。曾巩的文风集司马迁、韩愈之长,古雅本正,温厚典雅,章法严谨,无论叙事、议论都冲和平淡、委曲周详,开阖、承转、起伏、回环皆有法度。其代表作有《墨池记》《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等。对于对方,两人都有着透彻的认识。王安石比曾巩小两岁,走上仕途却早十几年,政治经验更丰富,观人识才最老辣。他虽然称赏曾文,却又看到了其弱点,遂在早年的赠诗中明言:“借令不幸贱且死,后日犹为班与扬。”这两句,简直就是对曾巩人生的预言和定位;不适合官场,却可以成为一个名垂青史的文学家。而曾巩,在宋神宗召见时,询问王安石的缺点,曾巩直言“吝”,即执拗、小气之意。这个评价,可谓一针见血,后来,人们戏称王安石为“拗相公”,正是“吝”的另解。他们根本上相同又相通,都是君子。两人虽是亲戚加朋友,但王安石身为宰执,从未提携曾巩,曾巩身为下属,并未攀附王安石。他们坚持各自的政见,互不妥协。政见不睦,徒说无益,那就不见面、不争吵。许多年里,他们甚至中断了联系,但是从未互相攻击,只是保持沉默。沉默中,沿着自己的路径,走向各自的高峰。王安石,委实是一个千年不遇的天才。一介文人,却又通透政治,并主导了中国历史上继商鞅之后的又一次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虽然失败,却为中国政治文明留下了巨大财富。而曾巩在仕途清淡的同时,于文学上追求更高,揣摩玩味,在文本上做到了极致。他俩和老师欧阳修以及文友三苏一起,高擎古文运动的大旗,提倡散文,反对骈文,力抵萎靡文风,坚持文以明道,使中国散文正本清源、蔚为大观,从而改变了文学史。就这样,烟云散尽、落日辉煌时,他们又走到了一起。元丰六年春,曾巩扶母亲灵柩乘船南归,王安石特意迎到江边吊唁。此时,曾巩已病重,到达江宁后便卧床不起。那段日子里,王安石常常探望,执手倾谈。两位老亲戚老朋友,相好如初,就像少年时那样。不久之后,二人相继谢世。不要以为去世,一切就结束了。他们又同样被历史误会。从南宋至元明清,王安石变法基本被否定,他甚至被视为奸臣。按照传统评价,变法有“急政”或“苛政”之嫌,引起激烈“党争”,导致北宋亡国。有人在评判两宋时,将王安石与秦桧并列:“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其裂而不复合者,秦桧之罪也。”转机出现在近代。国人面对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急欲变法而富国强兵,遂开始重新认识王安石。从此,对他的肯定评价才成为主流。史学家称,王安石变法,是人类思想反抗的文明成果。正是这些成果,才使人类有了摆脱野蛮统治的可能和方向。由此,王安石被称为“千古一相”。而曾巩,他的文章最初并没有被格外重视,直到明初,文坛才开始将其列入“唐宋八大家”,但排名最后。进入清代,最富影响的桐城派作家群,更注重“义法”,遂将曾文奉为楷模。康熙年间出版的《唐宋八大家文钞》,共选录文章316篇,唯一入选超过百篇的作家就是曾巩,计128篇,数量远超其他七人。经过几百年时光的淘洗,这甥舅俩,都成为历史甄定的巨人。在他们去世九百多年后,我来到抚州,瞻仰先贤。那一天,武夷余脉群峰青翠,天上白云悠悠,阳光雪亮,清风香甜,令人想到徐徐流动的历史。眼前的世界,热烈而生动,似一片澎湃的海洋,如一台无终的大剧,更像一株苍翠的大树,春夏秋冬,青青黄黄。每个人,都是一片树叶或一枚小果,暂时栖居在这株屹立于洪荒的大树上,蓬勃着,摇曳着,梦想着,成熟着……日月无语,天地有心。唯有时间,是宇宙间沉默的、永恒的帝王。(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安石与曾巩的文章风格完全不同,但王安石总请曾巩为自己去世的亲人写墓志铭,可见王安石的文章不如曾巩。B.“几十年后”“一千多年后”两个时间节点写出了王安石与曾巩不同时期的共同特点,增添了历史厚重感。C.王安石和曾巩虽然政见不睦,二人在许多年里互不妥协,坚持己见,但从未互相攻击,而是保持沉默。D.文章讲述了王安石和曾巩不同的人生经历,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和崇敬之情,“历史甄定的巨人”是对二人的高度评价。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四段点明曾、王二人的关系,不仅照应标题,也为后文两相对照来写两人的经历、品性、追求等内容做铺垫。B.文章采用对比手法叙述王安石和曾巩在政治和文学上不同的追求与风格,意在突出二人在不同领域的高下。C.本文取材时间跨度大,范围广,突显了“形散”的特点;同时,聚焦于对二人的赞美与崇敬,体现了“神聚”的特点。D.本文思路清晰,“追求与风格,却完全不同”“文学上,也如此”“都是君子”“同样被历史误会”等显示出作者的行文思路。8.文章以“唯有时间,是宇宙间沉默的、永恒的帝王”一句作结,产生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9.作家梁衡提出散文美的“三层次”理论,第一层是叙述之美,即写景、状物、述事、传播信息等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请结合本文对此加以简要分析。〖答案〗6.A7.B8.①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时间比作“沉默的、永恒的帝王”,表达了时间有为一切做决断的权力,它最终给了曾巩和王安石一个公允的定论。②升华主题,作者借王安石与曾巩的人生经历来证明,无论当时经历如何,历史都会给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由此激发读者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③语言凝练,含蓄慰藉,极富哲理内涵,让读者在阅读思考中有所感悟,意味悠长。9.①叙述之美。本文注重历史的细节,用大量翔实的史料梳理了曾巩和王安石之间的交往和他们的友谊的变迁史,以及他们去世之后被历史误会,等等。②意境之美。作者客观评价了二人的政治追求与文风等的不同,肯定他们的君子之风,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美,感情色彩浓烈。③哲理之美。文章结尾处借抚州风物说理,阐述了个体在永恒不灭的世界中经历成长,实现自己的价值的哲理。〖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可见王安石的文章不如曾巩”于文无据。文章只说两个人在文学上的追求与风格各不相同,但并未评价两人文章的优劣。故选A。【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意在突出二人在不同领域的高下”错误。意在突出二人尽管有不同,但同样伟大。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唯有时间,是宇宙间沉默的、永恒的帝王”,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时间”比作“沉默的、永恒的帝王”,用帝王有为一切做决断的权力,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有为一切做决断的权力,它最终给了曾巩和王安石一个公允的定论。升华主题,王安石与曾巩同样被历史误会,作者借王安石与曾巩的人生经历来证明,经过几百年时光的淘洗,这甥舅俩,都成为历史甄定的巨人。无论当时经历如何,历史都会给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由此激发读者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语言凝练,含蓄慰藉,使语言更具文学色彩,极富哲理内涵,增添了文章的思想和智慧含量,启迪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本义,让读者在阅读思考中有所感悟,意味悠长。【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叙述之美:由原文“而曾巩,在宋神宗召见时,询问王安石的缺点,曾巩直言‘吝’,即执拗、小气之意”“元丰六年春,曾巩扶母亲灵柩乘船南归,王安石特意迎到江边吊唁。此时,曾巩已病重,到达江宁后便卧床不起。那段日子里,王安石常常探望,执手倾谈。两位老亲戚老朋友,相好如初,就像少年时那样”“转机出现在近代。国人面对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急欲变法而富国强兵,遂开始重新认识王安石”“而曾巩,他的文章最初并没有被格外重视,直到明初,文坛才开始将其列入‘唐宋八大家’,但排名最后。进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