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政治制度1.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政治制度1.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政治制度1.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政治制度1.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政治制度1.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西周所立地方封国的人口由周宗室贵族、周贵族率领移民以及土著居民构成;地方封国不仅拥有作为国家的权利,而且负有作为更大的西周国家主动参与者应履行的义务。这说明在西周()A.以分封为纽带形成政治架构B.中心集权体制面临挑战C.政治统治依靠于周王的权威D.异姓诸侯政治地位较低【解析】选A。材料中体现出在分封制下,封国具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说明西周以分封制为纽带构建政治架构,故选A。2.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化》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心集权意识B.加强了中心对地方的统治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限制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解析】选D。由材料“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可知,分封制推动了同一文化观念的形成,成为后世一统天下的文化基础,故D正确。3.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看法,“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方,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这说明当时 ()A.君主专制政体不够完善B.原始民主遗存尚有影响C.公众舆论确定国家事务D.统治阶级内部冲突尖锐【解析】选B。依据材料“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看法,′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可知体现的是一种原始的民主色调,说明这一时期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结合所学可知,商周时期原始民主传统尚有影响,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B符合题意。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是在秦朝,A错误。C公众舆论确定国家事务的说法错误;统治阶级内部冲突尖锐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错误。4.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突出了君主专制的政治追求B.对西周政治观念的彻底舍弃C.皇帝家族垄断国家政治权力D.强调了“君权神授”的合理性【解析】选A。“皇帝”称号反映了秦始皇并不仅仅满意做人间最高统治者,还要将自己的权威罩上神的光环,突出了君主专制的政治追求,故A正确。5.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中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皇权至上C.官员众多,政务繁忙D.选贤举能,唯才是用【解析】选B。题干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中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反映出九卿中的部分官员是为皇帝或皇室服务的,深刻体现了“家天下”的特点,故选B。【补偿训练】下表是秦朝九卿职责一览表。对此表理解精确的是 ()职务职责奉常负责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宫中警卫卫尉宫门警卫廷尉负责司法和首都警卫典客主管少数民族事务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治粟内史负责租税和国家财政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太仆负责宫廷车马A.反映了官僚政治的发展历程B.为历代王朝所沿用C.职能分工体现出相互制约的原则D.还没有完全摆脱家国一体的政治状态【解析】选D。“九卿”中的“宗正”“少府”“太仆”等主要负责皇家事务,体现了显明的“家天下”的特点,故D正确。6.汉朝政论家仲长统争论某一制度说:“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材料表明这一制度 ()A.从光武帝起先实行B.台阁官员位高权重C.是皇权扩张的结果D.是中心与地方博弈【解析】选C。材料“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反映了东汉尚书台渐渐成为参与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三公权力受到减弱。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是加强皇权的结果,故C正确;仅凭材料信息不能说明该制度从光武帝起先实行,故A错误;汉代台阁官员权力虽大,但职位不高,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心与地方的关系,故D错误。7.廷议又称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议事制度。秦朝是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等方式探讨国家军政要务;唐代设政事堂议事,程序规范,秩序井然;宋代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廷议形式的改变反映了()A.决策失误渐渐削减B.中心行政效率的提高C.宦官专权现象严峻D.君主权力的不断强化【解析】选D。依据题干信息可知,廷议形式的改变反映了对官员的权力进行制约,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故D正确。廷议可以削减决策失误,而不是廷议形式改变所带来的影响,故A解除;廷议本身并不肯定能提高行政效率,故B解除;宦官专权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故C解除。8.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须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团队帮他起草敕令;部分由于它是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机处的设立 ()A.增加了政府政务执行力B.促进了内廷机构外延化C.导致政治决策走向封闭D.标记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解析】选D。据材料“帮他起草敕令”和“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可知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选D。【拓展延长】军机处的特点(1)办事效率高: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干脆交由中心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削减了中间环节,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2)保密性好:受皇帝干脆限制,限制与外官接触,办公地点在皇宫内,不易受外界干扰。(3)机构简洁:军机处只设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二职,整个军机处至多三四十人。9.(2024·全国卷Ⅰ)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很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与献礼时,必需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减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限制【解析】选C。白鹿皮币定价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与献礼必需购买,而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20万钱,因此,诸侯王须要耗费两年的租税才能买一张白鹿皮币。这一做法增加了中心的财政收入,减弱了地方的经济实力,故C正确。“皮币”为诸侯王献礼所用,并非通用货币,故A错。材料没有反映思想统一的内容,故B错。材料只是减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并非是加强了对地方的限制,故D错。10.(2024·江苏高考)《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A.实行察举制度 B.独尊儒家学说C.实行郡国并行制 D.全面推行郡县制【解析】选C。由“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可知,汉代出现了地方诸侯威逼中心的状况。由“亲属益疏”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与汉初分封同姓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有关,C正确。察举制度是汉武帝时期起先实行的选官制度,A错误。独尊儒家学说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B错误。全面推行郡县制度是秦朝的措施,不符合汉初的实际状况,D错误。11.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途为主干来划分,实行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A.旨在扩大宋朝疆域B.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C.打破了市坊的界限D.有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解析】选D。材料“以交通路途为主干来划分,实行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有利于更有效地限制地方及官员,从而解决藩镇割据现象,故D正确。12.赵翼《陔余丛考》载:“至元设行中书省于各路,遂又移为方州之名,曰各直省也。然行省之称,亦不自元始。……金宣宗时,州县为元兵残缺,乃随处设行省,以治一方。”由此说明 ()A.行省因防卫元兵而设B.行省制度开启于金代C.地方官制具有继承性D.行省为流淌的中书省【解析】选C。“然行省之称,亦不自元始。……金宣宗时,州县为元兵残缺,乃随处设行省”表明行省制度的形成经验了一个过程,故C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材料二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实行了怎样的措施。他们所实行的措施的共同点是什么?(20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缘由。(6分)【解析】第(1)题措施联系秦朝三公、汉朝中朝、唐朝三省、宋朝枢密院回答即可。共同点从相权与皇权的此消彼长的演化进行概括即可。第(2)题依据材料关键信息“擅专威福”并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答案:(1)措施:秦始皇设置三公九卿制,不给丞相兵权,让御史大夫牵制丞相;汉武帝设“中朝”,剥夺丞相的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以枢密院等分割相权。共同点:减弱相权,加强皇权。(2)明太祖认为相权过大会危及君主统治。14.(2024·天津等级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实行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今“无复领支郡者”。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心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18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心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8分)【解析】第(1)题唐朝:依据“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得出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气;依据“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得出给予节度使较大权力,最终出现问题,减弱中心集权。宋代:依据“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得出实行改革、减弱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依据“并实行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得出监督地方行政;依据“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得出加强对地方财政掌控。元朝:依据“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得出推行行省制;依据“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得出行省官员受制于中心。第(2)题依据材料并结合第(1)题的内容,可从中心与地方冲突长期存在,此消彼长,不断改变的角度概括规律。同时从改革与创新、加强中心集权的角度概括趋势。答案:(1)唐朝: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气;给予节度使较大权力。节度使最终形成尾大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