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2-第3节群落的结构必备学问·自主学习一、群落的概念、物种组成及种间关系1.群落:(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肯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2)群落的特征: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等。2.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衡量指标:物种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海拔越高,物种丰富度越低。3.种间关系:连一连:将种间关系、特点、实例连起来。二、群落的空间结构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探讨1.群落的空间结构:(1)概念: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肯定的空间结构。(2)形成缘由: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3)意义:有利于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2.空间结构的类型:3.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探讨:(1)方法:(2)试验步骤:(3)得出结论:①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物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②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困难。科学家探讨了我国从东北到海南及从沿海到内陆的木本植物的丰富度,发觉越靠近热带及沿海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请分析影响丰富度变更的主要环境因素。提示:温度和降水。关键实力·合作学习学问点一种群与群落、种间关系的比较
1.种群和群落的比较:比较项目种群群落探讨对象肯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肯定区域的全部种群组成单位生物个体(包括幼年、成年和老年个体)生物种群(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主要特征种群密度、诞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和空间特征等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结构、丰富度、优势种、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等关系群落以种群为基本单位,是各个种群的集合体特殊提示:①种群内的不同个体通过种内关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群落则是不同种群之间通过种间关系形成的有机整体。②同一物种在不同区域可以有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内的个体肯定属于同一物种。2.种间关系的比较:关系名称数量坐标图特点举例互利共生①相互有利,分开后至少一方不能生存。②数量上呈现出“同增同减”的同步性变更地衣内的真菌和藻类;大豆与根瘤菌寄生-①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②分开后,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竞争两种生物生存实力不同:数量上呈现出一种占优势,另一种被淘汰农作物与杂草;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两种生物生存实力相同牛与羊捕食①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②数量上呈现出“被捕食者先增加先削减,捕食者后增加后削减”的不同步性变更羊与草;狼与兔;食虫草与昆虫特殊提示:与种间关系有关的两组易混概念(1)混淆捕食与竞争。①竞争是不同种生物为了争夺资源、空间等生活条件而发生斗争,并不以获得对方当食物为目的。②捕食则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目的是获得食物与能量,用以维持自身的生存,以下状况不属于捕食:a.一种生物以非生物为食,如牛饮水;b.一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如鲈鱼以本物种的幼鱼为食,这属于种内斗争。(2)混淆种内斗争与种间竞争的关系。简记:“同斗争”,“异竞争”。a.“同斗争”:同种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是种内斗争,如公羚羊争夺配偶。b.“异竞争”:不同种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是种间竞争,如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1.情境探究:乌鳢(黑鱼)是一种猛烈的肉食性鱼类,在缺乏食物时会以自己的幼鱼为食,此时乌鳢与其幼鱼之间属于什么关系?(科学思维)提示:同种生物之间因争夺配偶或食物等而发生的斗争属于种内斗争。2.教材二次开发: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混合培育时,二者之间竞争强度变更趋势是怎样变更的?(科学思维)提示:弱→强→弱。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育(或饲养)两种生物的试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更关系如图甲所示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更关系如图乙所示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D.图丙中试验初期,种内互助与斗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解题思维】【解析】选B。由曲线中两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更状况可推断:图甲为互利共生关系,可用来表示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数量变更;图乙为捕食关系,而噬菌体与细菌之间是寄生关系,所以两者的种群数量变更关系不能用图乙表示;图丙为竞争关系,X种群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且将另一种群淘汰,这与种内互助有关,试验后期X种群密度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审答误区】本题常见错误有两种(1)易混淆捕食与竞争的曲线:捕食的曲线呈现出“被捕食者先增加先削减,捕食者后增加后削减”不同步性变更;而竞争是“一种占优势,另一种被淘汰”的变更。(2)易混淆竞争与寄生的关系:寄生虫初期数量增加,寄主数量不变或削减,没有全部死亡。【母题追问】(1)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能否相互供应能量?为什么?提示:不能。豆科植物为根瘤菌供应有机物和能量,根瘤菌为豆科植物供应含氮无机物,而不能为豆科植物供应能量。(2)图丙能否可以用来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竞争关系呢?竞争的结果是否都和图中结果一样即都有一方淘汰?提示:不能。除了这种“一种占优势,另一种被淘汰”的方式,还可能出现两种生物生存实力相同,哪一种都不能被淘汰的形势,例如草原上的各种草食性动物。【方法规律】三种种间关系曲线辨析技巧(1)互利共生曲线:数量上同时增加,同时削减,呈现出“同增同减”的同步性变更。(2)捕食关系曲线:数量上呈现“被捕食者先增加先削减,捕食者后增加后削减”的不同步性变更(一般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亡)。(3)竞争关系曲线:数量上呈现出“一种占优势,另一种被淘汰”的变更。(2024·山东等级考)为探讨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育和单独培育,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单独培育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B.混合培育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缘由C.单独培育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D.混合培育对乙藻的影响较大【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和群落。由图中曲线变更趋势可知,单独培育条件下,甲藻数量的环境容纳量(K值)为2.0×106个,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K/2时,即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A项正确;混合培育时,图中在10~12天甲藻种群数量达到K值,且乙藻种群数量接近为0,此时限制甲藻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种内斗争,B项错误;单独培育乙藻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项正确;图中混合培育时,甲、乙两种藻类起始数量相同,到10~12天时甲藻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而乙藻接近灭亡,则混合培育对乙藻的影响大,D项正确。【补偿训练】有一种蜱虫生活在牛的体表。当它用螯肢刺破牛皮肤吸食甲牛的血液(其中含血孢子虫)以后,再吸食乙牛的血液时,使乙牛也得了血孢子虫病,蜱虫与牛的关系和血孢子虫与牛的关系分别是 ()A.互利共生、寄生 B.寄生、寄生C.竞争、寄生 D.捕食、互利共生【解析】选B。由题干可知,蜱虫生活在牛的体表,以牛的血液为食,蜱虫与牛的关系为寄生;血孢子虫生活在牛的血液中,也以牛的血液为食,血孢子虫与牛的关系也为寄生。学问点二群落的结构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探讨
1.群落空间结构分析:(1)垂直结构。①B处的结构分析如下:②C处的结构分析:由于不同光质的波长不同,所含有的能量不同,穿透力不同,导致了不同藻类的垂直分布。(2)水平结构。①主要影响因素:地形是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缘由是不同区域的温度不同。②其他影响因素:光照强度、土壤湿度、土壤盐碱度、人与动物的影响等。2.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探讨:(1)试验原理。①土壤:不仅为植物供应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小动物良好的栖息场所。②取样方法:很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实力,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①记名计算法:指在肯定面积的样地中,干脆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②目测估计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特别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3)用具分析:①诱虫器(图A):诱虫器中的电灯是发挥作用的主要装置,诱虫器利用土壤动物具有避光、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使土壤动物远离光源、热源。②吸虫器(图B):吸虫器中纱布的作用是防止吸气时将土壤中的小动物吸走。【特殊提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探讨留意问题①从不同养分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②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依据土壤中动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③从同样养分土壤中采集的样本,进行多组统计比较。④识别命名要精确,并进行分类。⑤远离危急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情境探究潮间带介于陆、海之间,是大陆边缘的一个狭窄地带,交替处于水和空气的影响之下。潮间带每天要经过几次涨落潮,由于潮间带地质的不同,分布的动植物变更也很大。海岸不同潮间带的物种分布差异能否看作群落的垂直结构?为什么?(科学思维)提示:不能。不同潮间带,其所处区域的条件(如光照、海水浸入程度、植物或动物分布等)差异较大,不同地段分布的物种类型不同,这应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而不属于垂直结构。(2024·南昌高二检测)如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说明不合理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确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解题思维】【解析】选C。分层现象是群落的空间结构中垂直结构的体现,所以它也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A正确。植物群落中的分层现象受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温度、湿度等,B正确。合理密植从生态因素的角度上看是减轻种内竞争,从而保证足够的阳光和CO2的供应,C错误。在农业生产上可以依据分层现象的存在,合理套种,搭配种植适当的品种,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D正确。【审答误区】(1)易与水平结构混淆:在同一区域植物的分层为垂直结构。(2)对植物垂直分布的缘由理解错误:不同农作物的合理搭配,主要体现在对阳光的利用上。【母题追问】(1)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吗?提示: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的植物属于不同的生物群落,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属于植物的梯度分布。(2)B、C两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分别属于群落的哪种空间结构?提示:B处垂直结构;C处垂直结构。【类题精练】1.(2024·济南高二检测)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造成林冠层出现空隙,称为林窗。探讨者调查了某森林中林窗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据此不能推断出 ()A.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B.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C.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增加而削减D.林窗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的种群密度相同【解析】选D。由题图可知,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A正确。随着枯落物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动物种类数渐渐削减,由此可知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B正确。由题图可知,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增加而削减,C正确。由题图可知,林窗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的种群密度各不相同,D错误。2.(2024·太原高二检测)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探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行忽视,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B.调查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可采纳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纳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D.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解析】选B。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行忽视,因为它们也是群落物种丰富度的一部分,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后期进行区分,A正确。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方法为取样器取样法,不行采纳标记重捕法,B错误。由于在土壤中长期生活,所以土壤小动物具有避光、避热性,所以可以采纳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C正确。为了试验结果的精确性,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D正确。【补偿训练】分布在热带稀树灌丛或稀树草丛中的梅花雀,雌雄在灌丛中活动的空间不一样,雄性个体偏好上层活动,雌性个体偏好下层活动。对于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热带地区四季温度较高,梅花雀所在的群落没有时间结构B.雌雄雀活动空间的差异可能是对光照的需求不同引起的C.雌雄雀活动空间的差异与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关D.雌雄雀活动空间的差异不利于它们繁殖后代【解析】选C。梅花雀所在的群落没有季节变更,但可能会有昼夜变更,A错误。雌雄雀活动空间的差异主要是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引起的,B错误。雌雄雀活动空间的差异与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有关,C正确。雌雀和雄雀活动的空间不同但不影响它们产生后代,D错误。核心素养·情境探究【科技情境】2011年,斯普利比尔运用现代遗传学手段,探讨当地的两种地衣,其中一种会制造一种叫做狐衣酸的强力毒素,呈现黄色;另一种则缺乏这种毒素,呈深棕色。这两种地衣看起来迥然不同,被分类为两个“物种”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在显微镜下,地衣由一层紧实的外壳包袱着绵软的内芯。藻类就嵌在那层厚厚的外壳上,子囊菌(一种真菌)也长在那里,只不过它们的菌丝向内部分支,构筑成海绵状的内芯。担子菌(另一种真菌)在外壳的最外层,就在另外两个“伙伴”的四周。探究:(1)请概述斯普利比尔的探讨前后,人们对地衣共生生物的相识。(科学思维)提示:斯普利比尔的探讨之前,人们认为单一真菌与单一微型藻类结伴相生;探讨之后人们认为子囊菌和担子菌两种真菌和一种藻类共生。(2)请结合本文和所学学问概括互利共生的概念。本文中的探讨对地衣学的概念进行了修正,你觉得还有哪些谜团有待解开呢?(科学探究)提示:互利共生指两种或者三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既然地衣是由担子菌、子囊菌和藻类共同组成的,那么担子菌、子囊菌和藻类是如何相互有利的?【材料情境】北美奇瓦瓦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和蚂蚁均以植物种子为食,啮齿动物喜食大粒植物的种子,蚂蚁喜食小粒植物的种子。1974~1977年间连续探讨两种动物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探究:(1)啮齿动物和蚂蚁间是否存在竞争关系?有什么依据?(科学思维)提示: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和蚂蚁都以植物种子为食,另外两者巢穴都在地下,说明蚂蚁和啮齿动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2)假如将沙漠中的啮齿动物移除,蚂蚁种群数量会发生怎样的变更?(科学思维)提示:由于啮齿动物喜爱取食大粒种子,大粒种子植物在与小粒种子植物的竞争中处于优势,移走全部啮齿动物后,大粒种子植物因为没有捕食者以及和小粒种子植物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而数量急增,小粒种子植物占劣势,进而蚂蚁的数量削减。课堂检测·素养达标1.关于群落及其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①肯定地域内全部动物和植物构成群落②“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竞争③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④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某物种的个体数量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⑤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解析】选②③。肯定地域内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①错误;苗与草之间竞争水分、无机盐和光照,②正确;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是由于湖底地形起伏等因素导致的,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③正确;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④错误;乔木层的疏密程度影响草本植物的照光,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⑤错误。2.(2024·绍兴高二检测)水生群落由于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分布,自上而下分为四层是由于群落存在 ()A.垂直结构 B.水平结构C.时间结构 D.养分结构【解析】选A。水生群落的层次性即垂直结构,主要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确定,A正确。3.下列不属于群落水平探讨范畴的是 ()A.池塘中有多少种群,哪些种群在数量上占优势B.池塘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C.池塘中鲫鱼种群的种群密度D.池塘中各个种群分别占据什么位置【解析】选C。池塘中有多少种群,哪些种群在数量上占优势,属于群落水平探讨范畴,A不符合题意。池塘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属于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探讨范畴,B不符合题意。种群密度是种群数量的基本特征,属于种群水平探讨范畴,C符合题意。种群分别占据什么位置,是群落中的生态位,属于群落水平探讨范畴,D不符合题意。4.下列关于“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采纳标记重捕法B.甲池塘鲫鱼数量多于乙池塘,则甲池塘鲫鱼丰富度较高C.经过群落繁衍,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均达到相同水平D.森林中物种数目多于河流,则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高于河流【解析】选D。由于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而且活动实力强,所以不能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调查丰富度,可采纳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A错误。丰富度是指同一地点的不同物种数目的多少,而不是种群中个体数目的多少,B错误,D正确。经过群落繁衍,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肯定均达到相同水平,C错误。5.在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的类群丰富度的试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C.金属筛网阻挡小动物向下移动D.广口瓶中须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解析】选D。采集的原理应是利用土壤小动物的趋暗、避高温、趋湿的生活习性,A错误。灯罩的功能是为了保证更多的光线和热量集中到土壤样品,B错误。一些小动物正是通过金属筛网向下移动进入广口瓶的,C错误。广口瓶中须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目的是使爬出来的小动物掉入酒精溶液内死亡,便于统计计数,D正确。6.下列关于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某池塘中全部鱼是一个群落B.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的丰富度越大C.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主要受光照的影响D.森林中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是受食物种类的影响【解析】选A。群落包括某自然区域内的全部生物,而池塘中全部鱼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生物。热带地区一般温度相宜且雨水足够,物种丰富度较大,故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越大。森林中动、植物垂直分层的主要缘由分别是食物和光照。7.下列有关土壤动物探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解析】选C。土壤中的动物因食物来源和栖息条件不同,在土壤中也存在分层现象;土壤动物的种间关系主要是竞争、捕食;土壤盐碱度不同,导致植物在水平分布上有差异,从而使土壤中的动物群落结构也存在差异;表层土中含有的动物种类较少,不能精确反映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8.如图所示为3组生物: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兔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推断A~C3组生物对应的曲线: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2)造成图中②现象的缘由是由于
______。
(3)②所示关系结果与细菌和噬菌体之间关系不同的缘由是
______。
(4)若3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______________。
(5)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______
。
【解析】(1)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之间为互利共生关系,两种生物的数量变更平行;大小两种草履虫之间为竞争关系,两种生物中获胜者增多,失败者削减或被淘汰;狐与兔之间为捕食关系,捕食是两种生物交替消长。(2)图②中两种生物竞争有限的资源和空间,竞争中处于劣势的物种被淘汰。(3)寄生可能使寄主数量削减但一般不会使寄主全部死亡。(4)曲线①中,b先于a增加或削减,则b为兔,兔死亡,对a(狐)不利;曲线②中,一种草履虫死亡,对另一种草履虫有利;曲线③中,b(根瘤菌)死亡,对a(豆科植物)不利。(5)若狐死亡,兔被捕食的机会削减,其数量先增加,后由于受食物制约而使种内斗争加剧,数量削减,最终趋于稳定。答案:(1)③②①(2)环境条件的限制,使竞争中处于劣势的物种被淘汰(3)寄生一般不会使寄主全部死亡(4)②(5)先增加(失去天敌),后削减(受食物制约而使种内斗争加剧),最终趋于稳定课时素养评价十四群落的结构(20分钟·70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2024·郑州高二检测)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构成群落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动物构成群落C.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D.群落既有垂直结构又有水平结构【解析】选B。群落是生活在肯定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的总和,这些生物相互之间具有干脆或间接关系,A正确,B错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C正确。群落既有垂直结构特征,也有水平结构特征,可充分利用资源条件,D正确。2.某校内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解析】选A。草坪和树林属于不同的群落,其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3.有一种紫腹巨蚊处于幼虫状态时,专以毒蚊幼虫为食,当它发育为成虫后,又以吸食竹类植物的叶汁花浆为生。紫腹巨蚊与毒蚊幼虫、竹类植物的关系是()A.竞争、捕食 B.捕食、竞争C.都是捕食 D.捕食、寄生【解析】选D。紫腹巨蚊幼虫时以毒蚊幼虫为食,两者为捕食关系;当发育为成虫后,又以吸食竹类植物的叶汁花浆为生,则两者为寄生关系。【方法规律】“三步推断法”推断捕食与寄生推断捕食与寄生可依据三点(前提:一方受益,一方受害)即:(1)从生活场所上看。①若一种生物在另一种生物体内生活,则为寄生,如蛔虫。②若一种生物在另一种生物体表生活,则看下一条(从停留时间上看)。(2)从停留时间上看:①若一种生物在另一种生物体表停留时间较长,则为寄生,如虱子。②若一种生物在另一种生物体表停留时间较短,则看下一条(从取食部位上看)。(3)从取食部位上看。①若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得养分而生存,则为寄生(所依附的部位仍存在),如蚜虫。②若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的组织为食(整个或某一部分)则为捕食(其依附部位不复存在)。4.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说明是 ()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C.农作物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D.农作物乙和害虫A存在相互抑制的竞争关系【解析】选D。间作农作物乙后,害虫A的爆发受到了抑制,因此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A正确。间作农作物乙后,群落的空间结构变更,害虫A的数量受到抑制,说明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B正确。A的数量受到抑制就是因为其环境容纳量下降了,C正确。间作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受到抑制,因此农作物乙和害虫A之间不存在相互抑制的关系,D错误。5.(2024·西安高二检测)某科技兴农志愿者在培育害虫天敌青蛙的过程中发觉,池塘里小蝌蚪居于水池中心深水处,大蝌蚪活跃在入水口的浅表层,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大、小蝌蚪分布的水层不同属于垂直分层现象B.优先发育的大蝌蚪会产生毒素使最幼小的蝌蚪中毒死亡体现了竞争优势C.投放加碘的饲料可促进蝌蚪发育成青蛙D.蝌蚪和青蛙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巨大差异是遗传物质变更的结果【解析】选C。垂直分层现象是群落在空间中的垂直分布,不是种群中的不同个体,大、小蝌蚪分布的水层不同不属于垂直分层现象,A错误。优先发育的大蝌蚪会产生毒素使最幼小的蝌蚪中毒死亡属于种内斗争,B错误。投放加碘的饲料,有利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可促进蝌蚪发育成青蛙,C正确。蝌蚪和青蛙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巨大差异属于变态发育,遗传物质并未发生变更,D错误。6.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仅仅是由光照确定的B.马尾松凹凸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发生规律性变更的现象为群落的时间结构D.湖泊富养分化不会变更浮游植物群落的优势状况【解析】选C。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由光、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确定,A错误。马尾松的分布体现了种群个体空间配置格局,B错误。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发生变更是群落的时间结构,C正确。湖泊富养分化经常会变更浮游植物群落的优势状况,这种人为“施肥”对湖泊中的常见物种一般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却能使原来的稀有物种数量很快增加,直到发展为优势浮游植物为止,D错误。7.潮间带满潮池中常见的滨螺是捕食者,吃很多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浒苔)。下图是藻类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据图推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各种藻类存在竞争关系B.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数越多C.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降低D.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多样性程度最高【解析】选B。藻类种数越多,多样性越高,从图中看出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降低,若滨螺密度越过肯定值时,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数越少。8.(2024·太原高二检测)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探讨”的试验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在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探讨时,常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进行调查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不存在群落的空间结构C.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放入试管中D.诱虫器中土壤和花盆壁之间留有肯定空隙,是为了防止小动物逃走【解析】选C。取样器取样法是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的调查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是统计方法,A错误。土壤中不同深度分布着不同的小动物,可以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以放入试管中保存,C正确。诱虫器中土壤和花盆壁之间留有肯定空隙是为了防止小动物缺氧而死,D错误。9.(2024·济南高二检测)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A.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越大B.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更的重要因素C.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可有效降低蝗虫的种群密度D.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解析】选D。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其个体平均数越少,种内互助越弱,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A正确。距石头的远近可变更群落中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的生物量,因而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更的重要因素,B正确。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可有效降低蝗虫的种群密度,C正确。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禾草植物和非禾草植物的生物量均在削减,两者之间的竞争将会减弱,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5分)10.(13分)(2024·菏泽高二检测)种群数量的波动具有周期性。如图是雪兔及与雪兔有关的几种生物在10年中周期波动的模型,其中猞猁喜食雪兔,但也以榛鸡为食。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第2年,雪兔数量增加到最大时,植物嫩枝会因雪兔的啃食而削减,次年的生产量也会受影响。进入下一年冬季时,雪兔的数量会______________。从食物链角度分析,雪兔的数量变更除与植物嫩枝数量的变更有关外,还与____________有关。
(2)第3年,榛鸡数量急剧下降的缘由是___________,这对雪兔的数量乃至整个群落的稳定都起到了肯定的作用。
(3)第8年,猞猁数量的下降和冬季食料植物的复壮影响了雪兔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两种因素干脆造成了雪兔种群数量回升并进入另一个循环周期。
【解析】(1)雪兔增多,植物嫩枝随后削减,而食物的削减又会导致雪兔数量削减。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雪兔数量的变更除了与食物变更有关外,还与其天敌猞猁的数量变更有关。(2)猞猁喜食雪兔,但也以榛鸡为食,当第3年雪兔数量下降时,猞猁对榛鸡的捕食机率就会增加。(3)食物和天敌的数量变更会影响雪兔的诞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雪兔的种群数量。答案:(1)下降猞猁的数量变更(2)雪兔削减,导致猞猁对榛鸡的捕食增多(3)诞生率死亡率11.(12分)黄石有个1000余亩的草甸山,生长着及腰深的黄背草、白芒、芭茅等多年生草本植物,春日的草甸山一片绿海,秋日则如金黄麦浪,吸引了不少游客休闲,也吸引了一些学生来调查探讨。(1)某同学用样方法调查草甸山上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则取样最关键的是______________。
(2)也有同学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时,取回了一些土壤带回试验室,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遗忘打开装置上的电灯,结果会使统计结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草甸山上,黄背草高约0.5米,白芒1~2米,而芭茅可达2~4米,这体现了该群落的______【解析】(1)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全部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调查不实的数据要除去)。(2)土壤中的小动物具有趋湿避光的特点,在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要使土壤中的小动物能够充分的被收集到收集瓶中,应当打开灯光,否则,统计的数目就会偏小。(3)群落的空间结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是指不同层次上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不同。水平结构是指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大小、盐碱度等的差异,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据题意,体现了该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1)随机取样(2)偏小(3)垂直(10分钟·30分)1.(6分)一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两种昆虫,原来这两种昆虫密度长期在肯定幅度中波动,保持动态平衡。后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洗车场绿色环保技术与设备转让合同3篇
- 2024版精密机房建造协议条款版
- 2024聘请教练合同
- 二零二四平面模特演艺事业聘用合同-影视界签约范本9篇
- 2024版设备进口采购协议中英文版版B版
- 2024门窗安装安全协议与合同书
- 2025年度铝合金门窗行业绿色建筑认证合同4篇
- 2025年版IT咨询服务合同样本6篇
- 二零二四南京租房合同家具家电使用及维修协议3篇
- 2024英伦游学夏令营境外紧急联络与协助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补充条款范本
- 南通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
- 2025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2025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0的认识和加、减法(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4)001
- 重症患者家属沟通管理制度
- 医院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 法规解读丨2024新版《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其应用案例
-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课件
- Python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加强国有建设用地土地用途变更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