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代文化知识(22):古代的丧葬礼俗_第1页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代文化知识(22):古代的丧葬礼俗_第2页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代文化知识(22):古代的丧葬礼俗_第3页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代文化知识(22):古代的丧葬礼俗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的丧葬礼俗一古代丧葬礼俗的起源丧葬礼俗,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原始社会初期,人去世以后,遗体常被抛弃于荒山野岭。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开始了对死亡的关注。人们认为,人的存在,包括肉体和灵魂两个方面,人死以后灵魂不死,他们在阴间里生活,同时制约着人间的生死祸福。因而人们自觉地保护逝者的遗体,帮助逝者超度亡灵。这样做,不仅可以使逝者在阴间里脱离恶道,而且对于生者来说,也是积善积德,保佑自身的平安。于是,便产生了各种丧葬礼仪和习俗。西周以来,形成一整套丧葬流程和一系列礼仪规范。二古代的各种殡葬方式不同的民族,其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不同,殡葬的方式也不同。土葬,人们相信万物生于土,死亡是一种自然回归;土葬是汉族的代表性葬法,匈奴、突厥、回纥等族也以土葬为主。土葬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殡葬方式。水葬,将遗体投于江河湖海;藏族和门巴族部分地区实行水葬。树葬,把死者置于深山或野外的大树上,任其风化;东北和西南少数民族颇常见。崖葬,在崖穴或崖壁上安葬遗体,西南少数民族如此。天葬,将遗体搬运到露天某地,让鸟兽吞食;这是蒙古、藏族的殡葬方式。火葬,架起柴草以火焚尸,把骨灰装进坛子后土葬或崖葬;这在彝族地区颇为流行。三古代丧葬礼俗的一般程序以土葬为例,讲述古代丧葬礼俗的三个阶段和主要特点。第一阶段,丧礼。人去世后,亲属为其净身整容,穿寿衣;然后报丧,即把消息传递给亲友;孝子和晚辈穿上孝衣,接待前来奔丧的亲友。第二天小殓,把遗体迁到堂屋靠边的灵床上,头前放一张桌子,上面摆一盏长明灯和各种食物。第三天大殓,将棺木放在堂屋中间的寿凳上;棺底摆九枚青铜钱,棺内放三个大灰包,若干小灰包,根据逝者年龄,一岁一个小灰包;孝子及其他晚辈侍立于棺旁,将遗体放入棺内,钉上棺盖。第二阶段,葬礼。停棺一至三个月以后,举行葬礼。先占卜,选定安葬的日期和坟墓的界址;搭灵棚,设祭桌,摆供品,烧香烛。葬前一日,在灵堂举行家祭,孝子、家属、族人、亲戚依次行礼。葬日早晨,再行一次礼;然后抬灵柩出堂,孝子在棺前,其余人按照与逝者关系的亲疏排列于棺后,一路哀哭、喊路、烧纸、招魂,直到墓地,称路祭。灵柩下葬后,覆盖好泥土;孝子绕墓三周,众人跪拜,极尽哀思。然后,到土地庙祭神。葬礼之后第三天,孝子和近房族人来到坟地,将新坟筑得更大更圆,称圆坟。第三阶段,服丧。在一定时期内戴孝,叫服丧。为父母、丈夫服丧三年,为祖父母、妻子服一年,为曾祖父母服五个月,为高祖父母服三个月。孝子为父母服丧,要临时搭建屋舍,守护在父母墓旁,睡草垫,枕土块,表示孝敬。此外,孝子百日不理发、不剃须,三年不结婚、不生子、不进考、不任官职;家中三年不贴红色春联。死后的七期(七天为一期)、百日、周年,要烧纸;每年清明节要扫墓,上元节、冬至、除夕都要烧纸祭奠。四古代丧葬礼俗的主要特点保持生前的生活状态。古人认为,人去世以后,进入阴曹地府,那里的生活习惯,与人间相似。因此,为了方便逝者生活,逝者入殓,放入衣物,供其穿戴;仿照房屋,修筑坟墓,供其居住;殡葬祭祀,焚钱烧纸,供其开销。体现传统的孝道文化。儒家文化特别强调尽孝,子女对父母丧葬的作为,是衡量孝的重要标准。无论是治丧期间,还是服丧期间,丧葬礼俗中的基本程式,孝的特色贯穿始终。陪伴灵柩的时间越长,丧葬礼仪的安排越周到,越是尽孝。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逐渐与中国传统的儒、道文化和民间习俗渗透融合。丧葬礼俗,是不同文化冲击融合的产物,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佛教。佛教关于生死的观念,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等教义,深入人心。汉魏隋唐以来,丧葬礼俗中的这些佛教因素,被延续下来。显示鲜明的等级观念。生前地位不同,死后待遇有别。用饭,《周礼·舍人》:“君用粱,大夫用稷,士用稻。”棺椁,《礼记·檀弓》:“天子棺椁四重,诸侯三重,大夫二重,士一重。”殡葬时间,《周礼·王制》:“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卿、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或逾月而葬。”甚至连死的称谓也不同,《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五古代的厚葬与薄葬之争春秋战国,诸侯纷争,统治者生前穷奢极欲,幻想死后到另一个世界,仍能显示赫赫权威,享受富贵生活,因而建造高大的坟墓,用许多贵重的物品随葬;加之儒家对孝道的倡导,故而形成厚葬之风。秦汉时期,随着集权政权的建立,坟墓等级分明,帝王的坟墓最宏大,称为陵。秦始皇陵,先后征发70多万人,修建40年,墓内还有阵容庞大的兵马俑;明朝十三陵,有富丽堂皇的地下宫殿;清朝东西二陵,有气势恢宏的陵寝建筑群。历史上,薄葬与厚葬两种观念的斗争从未停止过。《墨子·节葬》提出:“棺三寸,足以朽骨;衣三领,足以朽肉;掘地之深,下无菹漏,气无发泄于上,垄足以期其所,则止矣。”庄子更是身体力行,《庄子·列御寇》记载,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后世,除帝王和一些显贵家族以外,用贵重物品随葬已不多见。六古代丧葬礼俗的社会影响在古人眼里,给逝者送行是子孙们应尽的孝道,丧葬礼俗强化了以孝为核心的伦理规范。这些礼俗,以礼制的形式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格式化,对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促进作用。丧葬活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增强了家族内部的团结,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但是,在礼和孝的名义之下,根深蒂固的厚葬观念、繁琐的丧葬仪式、大量的葬品焚烧,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并且浪费了物质财富,污染了自然环境。课

习解释下面各段中关于丧葬礼俗的文字。1.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左传·殽之战》)2.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肴,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左传·殽之战》)3.王公大人有丧者,曰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今唯无以厚葬久丧者为政,国家必贫,人民必寡,刑政必乱。(《墨子·节葬》)4.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孔雀东南飞》)5.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6.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袁枚《祭妹文》)7.呜呼!生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袁枚《祭妹文》)8.公侯墓地百步,坟高二丈,围墙高一丈;一品墓地九十步,坟高一丈八尺,围墙周围三十五丈;二品墓地八十步,坟高一丈四尺,围墙周围三十五丈;三品墓地七十步,坟高一丈二尺,围墙周围三十丈……庶人墓地九步,坟高四尺,围墙周围八丈。(清朝礼制)附:课后练习答案1.晋文公卒,《左传》以鲁史为线索,鲁国国君去世称薨,其他诸侯去世一般称卒。殡,停柩待葬。卜偃,掌管卜筮的官,他解释灵柩里声音的内涵,实为假托君命。2.子墨衰绖,晋襄公把白色的孝服染成黑色。遂墨以葬文公,于是晋襄公穿着黑色的孝服给晋文公送葬。晋于是始墨,晋国从此以黑衣服为丧服。3.墨子分析王公贵族办理丧事时实行厚葬的一系列表现,并揭示其危害:国家必定会贫穷,人口必定会减少,刑法政令必定会混乱。4.合葬,夫妇死后安葬在一起。除正常合葬外,亦有夫妇离绝死后合葬。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合葬,即为后者。此外,还有未婚逝者由家长撮合而成的合葬,即冥婚。5.庐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