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北京市房山区市级名校高二上生物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北京市房山区市级名校高二上生物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北京市房山区市级名校高二上生物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北京市房山区市级名校高二上生物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北京市房山区市级名校高二上生物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北京市房山区市级名校高二上生物期末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图为人体血糖、体温和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途径①可参与血糖调节,神经元②的轴突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B.途径②可参与体温调节,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C.途径③属于水盐平衡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激素D是抗利尿激素D.下丘脑中有血糖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渴觉中枢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感觉 B.反射 C.运动 D.冲动3.请判断下列有关下图所示的三种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B.鹰与鼠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C.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D.海葵与寄居蟹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③表示4.在农业生产上,2,4—D可用在麦田除草,其原理是:()A.高浓度时抑制杂草生长 B.高浓度时抑制杂草衰老C.低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 D.高浓度时抑制小麦生长5.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雄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有时家蚕能进行孤雌生殖,即卵细胞与来自相同卵原细胞的一个极体结合,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WW的个体不能成活,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雄蚕细胞中最多可含有4条Z染色体B.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W染色体的数量最多是2条C.研究家蚕的基因组,应研究29条染色体上的基因D.某雌蚕发生孤雌生殖,子代的性别比例为雌:雄=2:16.有关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取样前应轻轻振荡试管 B.制片时先滴培养液再盖盖玻片C.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D.所用调查方法为抽样检测法7.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除适宜的温度、pH和无菌条件外,还需要有植物激素进行调节B.植物体细胞杂交前需要用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然后再用灭活的病毒促进融合C.利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方法得到克隆动物是培育新物种的一种方式D.动物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箱中培养,CO2的作用是为细胞提供碳源8.(10分)甲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34%、嘧啶占66%,则甲、乙生物可能是()A.发菜、变形虫 B.玉米、T2噬菌体C.硝化细菌、绵羊 D.乳酸菌、SARS病毒二、非选择题9.(10分)抑郁症是近年来高发的一种精神疾病。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去甲肾上腺素(NE)减少有关。NE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主要由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和脑内肾上腺素神经末梢合成和分泌;NE也是一种激素,由肾上腺髓质合成和分泌。结合图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NE作为神经递质和激素,都是调节生命活动的_____________,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在作用途径上的区别是:激素调节通过_____________将激素运输到靶细胞,而神经调节通过_____________调节。(2)据图分析,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引起Ca2+内流从而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NE的释放。NE释放后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和被突触前膜再摄取。当NE被突触前膜摄取后,会抑制突触前神经元释放NE,该调节机制为__________________。(3)据图分析,杂环类抗抑郁剂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广西涠洲岛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红树林、海草床和珊瑚礁三大典型海洋生物群落共存区域,是巨大的海洋生物基因库,具有较高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这三大生物群落往往位于靠近海岸的地方,其位置关系如图1。它们会因动物的移动和物质的迁移形成紧密的关系。(1)研究人员现欲对涠洲岛南海湾的海草床、红树林以及珊瑚礁的群落进行比较分析,首先需要调查比较的是群落的___________。(2)珊瑚礁是由成千上万的珊瑚虫骨骼组成的。造礁珊瑚虫需要的有机物一部分来自于海水中的浮游植物和鱼类的排泄物,另一部分则依靠与珊瑚虫生活在一起的虫黄藻提供。珊瑚虫为虫黄藻提供光合作用必需的CO2和N、P等无机盐。虫黄藻与珊瑚虫之间形成了_____关系。(3)研究人员对红树林丰富的A地区和红树林缺失的B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①调查两个地区珊瑚礁中不同体长蓝仿石鲈(一种鲈鱼)的比例,结果如图2,由实验结果可知红树林的存在___________(“提高”或“降低”或“不影响”)珊瑚礁中体长较大的蓝仿石鲈的比例。同时还发现A地区珊瑚礁中该鱼的密度更大。②海草床是蓝仿石鲈重要的育苗场所,A、B两个地区海草床中蓝仿石鲈体长无显著差异,均以体长2~6cm的占比最高。进一步调查结果显示,A地区红树林中的蓝仿石鲈以体长6~8cm的占比最高。请根据以上信息推测随个体生长,蓝仿石鲈在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迁移路径:(用箭头在答题卡上画出)______。③综合①②信息,下列能够解释图2两个地区结果出现差异的选项是___________(多选)。A.红树林为蓝仿石鲈幼鱼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食物B.红树林中存在大量捕食较小体长蓝仿石鲈的捕食者C.A地区控制蓝仿石鲈体型的基因发生了变异D.红树林为蓝仿石鲈幼鱼提供了躲避捕食者的避难所(4)从以上实验结果推测,A与B两个地区中___________区珊瑚礁的体积更大。若从蓝仿石鲈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与实验条件密切相关。科研人员试图研究酵母菌接种量和溶氧量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设计以下实验:

选择生长旺盛的酵母菌为实验材料,用移液器吸取设定的接种量(0.5mL、1.00mL、1.5mL),分别接种入相同体积的同种液体培养基。振荡摇匀,吸取酵母菌悬液观察计数作为初始值。将接种后的锥形瓶置于不同转速的摇床中,28℃恒温培养。

将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振荡摇匀,用吸管每隔2h取样1次,共取5次。

取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制作装片,先用低倍镜找到计数室,然后换成高倍镜观察计数。

记录测量结果,绘制相关曲线,结果如下图分析图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结果要分析:___________培养液中___________的浓度。(2)在实验实施过程中,一般要先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若制备装片时,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先在计数室上滴1小滴酵母菌液,静置5min再盖上盖玻片,测量的结果会___________。(3)若本实验使用的计数板规格如右图,在计数时一般采用___________法计数。在实验中,最初计数时发现所选取的样方中方格酵母菌总数为零,这时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A.将装片清洗干净,重新制备装片进行计数B.将样液稀释后重新进行制备装片并计数C.寻找有酵母菌的中方格,然后取其平均值计数D.直接统计中间整个大方格中的细胞总数(4)分析实验数据图,可以发现条件为____________时测得种群密度最高,此时酵母菌培养液不适合用来制作固定化酵母,原因是___________。适合制作固定化酵母的酵母菌培养液条件为___________。12.下图是某一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及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2能量金字塔中的①和③营养级,分别与图1甲、乙、丙、丁四种群中的哪一个对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大量捕杀丙,则甲的数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种群在c点处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_________。(4)若图3中的生产者有5000KJ能量,按能量流动最大传递效率计算,E代表的生物可获得______________KJ能量。(5)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图1中曲线的振幅将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6)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生态系统中甲生物的种群密度。发现甲生物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那么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题图分析:图示表示人体中下丘脑参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激素A由胰岛B细胞分泌,表示胰岛素;在寒冷环境中,通过途径②使人代谢增强,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则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C为垂体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激素D为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详解】A、途径①是血糖升高时,通过相关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合成分泌胰岛素,参与血糖的调节过程,神经元②的轴突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A正确;B、途径②是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的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进一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错误;C、抗利尿激素D是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由垂体释放的,可参与水盐平衡调节,C错误;D、下丘脑中有血糖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D错误。故选A。2、B【解析】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详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B正确,ACD错误。故选B。3、C【解析】据图分析可知,①表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且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a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b为捕食者;②表示同步变化,属于“同生共死”的互利共生关系;③表示“你死我活”的种间竞争关系。【详解】A、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为寄生关系,而图①表示捕食关系,A错误;B、鹰与鼠属于捕食关系,可用图①表示,B错误;C、大豆与根瘤菌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可用图②表示,C正确;D、海葵与寄居蟹的关系是原始合作或者互惠,可用图②表示,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种间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通过曲线图获取信息,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4、A【解析】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是: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是不同的。【详解】2,4-D属于生长素类似物,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低浓度能促进植物生长、抵制植物衰老,高浓度能抑制植物生长、促进植物衰老;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比单子叶植物高,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麦田,可抑制双子叶杂草生长、促进杂草衰老,又不影响小麦的生长,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5、D【解析】由于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雄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所以雄蚕的体细胞中一般只有2条Z染色体,只有在有丝分裂后期可达到4条Z染色体;雌蚕的体细胞中一般含1条Z染色体,1条W染色体,只有在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可含2条Z染色体,2条W染色体。研究家蚕的基因组需要测定29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即27条不同的常染色体+2条性染色体。【详解】雄蚕体细胞中一般含2条Z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Z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则可形成4条Z染色体,A正确;雌蚕卵原细胞中含Z、W两条性染色体,当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分别含有一条性染色体(Z或W)。若其中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W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W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形成2条W染色体,B正确;家蚕体细胞含28对同源染色体,若要研究家蚕的一个基因组所有染色体上DNA序列,应研究27条非同源的常染色体+2条性染色体(Z和W)上的全部基因,共29条染色体的DNA序列,C正确;雌蚕进行孤雌生殖,产生的卵细胞有两种类型:Z和W;当产生的卵细胞含Z时,同时产生的极体的染色体类型及其比例为1Z:2W,卵细胞和一个极体结合发育成新个体,性染色体组成及比例为1ZZ:2ZW;当产生的卵细胞含W时,同时产生的极体的染色体类型即比例为1W:2Z,二者结合发育成新个体,性染色体组成及比例为1WW:2ZW;由于占1份的WW个体不能存活且两种结合方式机会均等,所以子代的性别比例为雌(ZW):雄(ZZ)=4:1,D错误。【点睛】难点:雌蚕发生孤雌生殖时,来自相同卵原细胞的一个极体与卵细胞结合,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但WW型死亡)。分析时要抓住卵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和极体有两种情况:一是当产生的卵细胞类型为Z时,同时产生的极体类型也有两种类型为1Z:2W,二者结合发育成新个体的类型及其比例为1ZZ:2ZW;二是当产生的卵细胞类型为W时,同时产生的极体的类型为1W:2Z,二者结合发育成新个体类型及其比例为1WW:2ZW。6、B【解析】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详解】A、取样前应轻轻振荡试管,确保酵母菌在培养液中均匀分布,A正确;B、制片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B错误;C、由于计数时可能将酵母菌的死菌当作活细胞进行计数,可能导致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C正确;D、该实验的调查方法为抽样检测法,符合随机取样的原则,减小误差,D正确。故选B。7、A【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工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详解】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需要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故A正确。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用物理法(离心、电激)和化学法(PEG)诱导,故B错。克隆动物是无性繁殖,不是生成新物种,故C错。CO2的作用是调节pH,故D错。8、D【解析】(1)核酸种类与生物种类的关系如下表:生物类别核酸遗传物质举例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DNA。细胞核与细胞质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发菜、硝化细菌、乳酸菌等真核生物变形虫、玉米、绵羊等病毒只含DNADNAT2噬菌体只含RNARNASARS病毒(2)DNA为双螺旋结构,两条链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A=T、C=G,可见,在DNA分子中,嘌呤(A、G)数等于嘧啶(C、T)数。RNA为单链结构,因此在RNA分子中,嘌呤(A、G)数不一定等于嘧啶(C、U)数。【详解】依题意可知:甲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中,嘌呤数不等于嘧啶数,说明甲生物的核酸可能包含有DNA和RNA,也可能只含有RNA;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组成中,嘌呤数不等于嘧啶数,说明乙生物的遗传物质为RNA,而选项中,只有D项中的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故选D。二、非选择题9、(1)①.信息分子②.体液③.反射弧(2)①.促进②.被水解、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③.(负)反馈调节(3)杂环类抗抑郁剂抑制NE的再摄取,同时解除了NE对突触前神经元释放NE的抑制作用,使突触间隙的NE含量升高,从而治疗抑郁症【解析】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如肌肉细胞、腺体细胞等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激素是高度分化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并直接分泌入血的化学信息物质,它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激素。【详解】(1)神经递质和激素与受体结合,传递信息,因此都是信息分子;激素调节的途径是通过体液将激素运输到全身并与靶细胞结合,从而发挥作用,而神经调节的途径是反射弧。(2)从图示分析,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引起Ca2+内流,激活突触小泡上的受体,使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从而促进NE释放。图示突触前膜释放的NE的去向:被水解、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和被突触前膜再摄取。NE释放后被突触前膜回收,会抑制NE的释放,最终减弱最初的变化,故该调节方式为负反馈调节。(3)抑郁症与NE减少有关,图示杂环类抗抑郁剂能抑制突触前膜对NE的再摄取,同时解除了NE对突触前神经元释放NE的抑制作用,使突触间隙的NE含量升高,从而治疗抑郁症。【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的机理及其应用,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10、(1)物种组成(2)互利共生(3)①.提高②.海草床→红树林→珊瑚礁(多画出海草床→珊瑚礁不扣分)③.AD(4)①.A②.红树林丰富的地区蓝仿石鲈更多,珊瑚虫能更多的获得来自蓝仿石鲈排泄物中的有机物,生长更迅速;蓝仿石鲈排泄物等经分解者分解产生无机盐、CO2,有利于虫黄藻的生长,为珊瑚虫生长提供更多的无机物【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2、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小问1详解】欲对涠洲岛南海湾的海草床、红树林以及珊瑚礁的群落进行比较分析,首先需要调查比较的是群落的物种组成。【小问2详解】因虫黄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因此是生产者即第一营养级;珊瑚虫与虫黄藻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因此二者是互利共生关系。【小问3详解】①A地区红树林丰富区,体长接近18cm的蓝仿石鲈的比例最高;B地区红树林缺失,体长接近18cm的蓝仿石鲈比例低,但体长为12cm的蓝仿石鲈的比例较高。因此说,红树林的存在提高了珊瑚礁中体长较大的蓝仿石鲈的比例。②蓝仿石鲈在海草床发育及早期生长,红树林内体长比海草床稍长,因此由海草床向红树林迁移,之后迁移到珊瑚礁。③A、石鲈生活在红树林中,植物能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A正确;B、如果红树林中存在较小体长石鲈的捕食者,该区内的石鲈的数量会整体减少,B错误;C、由于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任何地区都存在着基因突变,C错误;D、红树林内复杂的生活环境,可以为石鲈幼鱼提供躲避捕食者的避难所,D正确。故选AD。【小问4详解】红树林丰富的地区蓝仿石鲈生物量更大,珊瑚虫能更多的获得来自鱼类排泄物中的有机物,生长更迅速;同时石鲈粪便等经分解者分解产生无机盐,利于虫黄藻的生长,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有机物。因此在A地区珊瑚礁体积明显更大。若从蓝仿石鲈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红树林丰富的地区蓝仿石鲈更多,珊瑚虫能更多的获得来自蓝仿石鲈排泄物中的有机物,生长更迅速;蓝仿石鲈排泄物等经分解者分解产生无机盐、CO2,有利于虫黄藻的生长,为珊瑚虫生长提供更多的无机物。【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明确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并能够分析题图结合题干信息分析两地区蓝仿石鲈体长特点及其原因。11、①.不同接种量、不同转速②.酵母菌③.高压蒸汽灭菌④.偏高⑤.五点取样法⑥.D⑦.转速250r/min,接种量为1.5mL,培养第六个小时⑧.种群达到峰值后,由于营养大量消耗、代谢产物增加,酵母菌大量死亡影响固定化酵母的活性⑨.转速230r/min,接种量为1.5mL,培养第8个小时【解析】(1)要研究酵母菌接种量和溶氧量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因此自变量为酵母菌接种量和溶氧量,因此结果要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