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州市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30/1A/wKhkGWcdPG2AARqFAAKfhwae3ys306.jpg)
![山东省青州市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30/1A/wKhkGWcdPG2AARqFAAKfhwae3ys3062.jpg)
![山东省青州市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30/1A/wKhkGWcdPG2AARqFAAKfhwae3ys3063.jpg)
![山东省青州市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30/1A/wKhkGWcdPG2AARqFAAKfhwae3ys3064.jpg)
![山东省青州市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30/1A/wKhkGWcdPG2AARqFAAKfhwae3ys30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青州市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人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B.人体大量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排尿量减少C.人遇寒冷环境时,机体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先减少后增加D.剧烈运动时,人体内产生的乳酸会使内稳态失调2.下列有关不同生物群落生物的叙述,均错误的一项是()①热带雨林中的藤本植物非常发达,靠攀缘高大乔木生长,并能充分利用光能②华北地区分布着落叶阔叶林,春天开放的多数是虫媒花③热带雨林中的植物芽有鳞片,防止水分过度蒸发④草原某些植物根系发达,有利于吸收水分⑤荒漠中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尿素的形式排出含氮废物⑥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④⑤⑥3.动物适应环境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以下不是动物适应森林生活方式的是()A.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B.大多数动物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C.鸟类把自己的巢筑在树杈上或树洞里D.有些动物采用隐蔽躲藏的方式来逃避敌害4.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下列选项对该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图中X与Y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B.图中a与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可能相同C.甲状腺的活动只受垂体分泌的促激素的调节D.图中反映了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两个特点5.钠-钾泵是一种常见的ATP驱动泵,是在动物细胞的能量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载体蛋白。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个Na+泵出细胞,将2个K+泵入细胞。如图为细胞膜部分结构与功能的示意图。依据此图做出的判断错误的是()A.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同时具有选择性运输和催化的功能B.细胞内高K+、低Na+环境依靠钠-钾泵和脂双层共同维持C.这一过程可能会造成细胞膜内外产生电位差D.钠-钾泵转运K+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6.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A.a-b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段的K+内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图1表示人体内E2(一种雌激素)、胰岛素分泌的部分调节过程,器官甲是血糖调节的中枢。图2表示脂肪细胞中胰岛素作用机制及游离脂肪酸(FFA)对糖代谢的作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器官甲是_____。排卵前,E2含量升高导致器官乙对器官甲分泌的①敏感性升高,有利于合成和分泌E2,这属于_____调节。(2)在饥寒交迫时,器官甲一方面可通过分泌_____(填激素中文名称)间接升高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产热;另一方面可通过释放_____直接调控胰腺中的_____细胞分泌_____(填激素中文名称),提高血糖浓度。(3)根据图2可知,胰岛素与_____结合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增加_____,从而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4)Ⅰ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说明Ⅰ型糖尿病是一种针对胰岛B细胞的_____病。Ⅱ型糖尿病常见的病因是胰岛素抵抗,即靶器官对胰岛素不敏感。机体为克服胰岛素抵抗,胰岛B细胞会_____(填“增加”或“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量。(5)游离脂肪酸(FFA)在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据图2分析,游离脂肪酸在胰岛素抵抗形成中起的作用有_____。①抑制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②使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③使胰岛素和IR结合后形成的细胞内信号转导缺失④引起胰岛素与IR的结合发生障碍8.(10分)如图所示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对芽生长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2)某生物兴趣小组参照如图开展萘乙酸(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探究实验,往往在正式实验之前需要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在农业生产上用浓度较小的萘乙酸溶液适宜采用_______法处理,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繁多,在生产上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还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4)有人发现在植物根向地弯曲部位除生长素的分布不同外,在近地侧同时也集中了大部分的乙烯。由此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植物的向光性对植物叶片生长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9.(10分)图1为人体手背皮肤(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二头肌(E)发生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图2为从蛙体内剥出离来的某反射弧的一部分,甲为神经中枢,1、2、3、4为四个实验位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E为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_(结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B未受刺激时膜两侧电荷分布情况是__________。(2)在F处(F表示突触)发生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受寒冷刺激时,冷觉感受器对_______离子的通透性增强,膜电位发生变化。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神经纤维细胞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4)欲探究图2中左侧神经为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方法步骤是:①微电流计的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3的神经纤维外(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②用电刺激实验位点4,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______次,则左侧神经元为传出神经。10.(10分)中国工程院院土、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带领的团队再次出征武汉。对于疫苗进展她回应:“在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P3实验室已分离到8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COVID-19),其中有几株非常适合做疫苗”。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COVID-19侵入人体后,人体通常会出现发热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人体体温升高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2)该类病毒作为抗原侵入人体后,在体液中机体需要借助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抗体将其凝集并抑制其繁殖,对于感染病毒的靶细胞,机体则需要通过__________细胞的作用促其裂解并释放病毒。(3)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疫苗的接种率将会连年提升。接种冠状病毒疫苗能够预防冠状病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种冠状病毒疫苗后仍然可能会再患冠状病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生态系统上存在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1)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绿色植物属于_______,猫头鹰属于_______。(2)该食物网含有的食物链中请你写出能量损失最少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3)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4)该食物网再加上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1、抗利尿激素具有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作用。2、血糖调节的激素主要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该激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够升高血糖,该激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3、人遇寒冷环境时,需要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平衡,此时机体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均增加。【详解】A、正常人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减弱,胰岛素分泌减少,共同作用,使得血糖升高,A错误;B、人体大量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排尿量减少,B正确;C、人遇寒冷环境时,机体的甲状腺激素先增加后稳定,C错误;D、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因此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乳酸不会使细胞外液的pH显著降低,不会使内稳态失调,D错误。故选B。2、B【解析】生物群落的概念: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是由一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作为一个群落所具有的空间分布情况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具有镶嵌现象。【详解】①在热带雨林中,高大乔木生长繁茂,其中藤本植物非常发达,靠攀缘高大乔木生长,从而获得光能,①正确;②华北地区分布着落叶阔叶林,春天多风,开放的多数是风媒花,②错误;③落叶阔叶林中植物的芽具有鳞片,能防止水分过度蒸发,③错误;④草原某些植物根系发达,有利于向纵深方向发展,以利于吸收水分,④正确;⑤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生物以独特的生存方式适应缺乏水分的环境,如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而不是产生需要更多水才能溶解的尿素,⑤错误;⑥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生物经长期自然选择后进化出耐旱的特性,因此,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⑥正确。故选B。3、B【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其主要特点是动物种类繁多,群落的结构复杂,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够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详解】ACD、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鸟类把自己的巢筑在树杈上或树洞里、有些动物采用隐蔽躲藏的方式来逃避敌害,这些都是动物适应森林环境的生活方式,A、C、D不符合题意;B、森林里树木众多,土壤中树根遍布,不利于挖洞,又有高大树木遮挡或密集灌木丛遮挡便于隐蔽,不用挖洞,因此大多数动物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不是动物适应森林的生活方式,这是与草原环境相适应的生活方式,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类型,了解动物适应环境的生活方式,能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4、C【解析】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图中X为下丘脑,Y为垂体,Z为甲状腺,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详解】A、由分析可知,图中X为下丘脑,Y为垂体,A正确;B、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为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能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该过程中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因此图中a与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可能相同,B正确;C、甲状腺的活动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共同调节,还能受神经调节,C错误;D、图中下丘脑通过垂体调控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体现了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体现了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C。5、D【解析】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分布:钠离子在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内,钾离子浓度在细胞内高于细胞外,然后结合题意分析,“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说明钠离子和钾离子都是逆浓度运输,所以属于主动运输。【详解】A、钠-钾泵只能运输钠离子和钾离子,能说明载体蛋白对离子运输具有选择性,同时钠-钾泵能够催化ATP的水解,说明钠-钾泵还具有催化的功能,A正确;B、结合题意分析,“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说明细胞内高K+、低Na+环境依靠钠-钾泵和脂双层共同维持,B正确;C、由于Na+、K+进出细胞的数量不均衡,故可导致细胞膜内外产生电位差,C正确;D、钠-钾泵转运K+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D错误。故选D。6、C【解析】根据题意,图中a点之前为静息电位,由K+外流所致,而此时膜外Na+高于膜内,膜外K+低于膜内,曲线上升过程a-c段是因为Na+内流所致,下降过程c-e段是因为K+外流所致,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中,细胞内离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经离子通道跨膜流动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属于被动运输;而离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需要离子泵,需要消耗能量。【详解】A、a-b段上升是因为Na+内流所致,流动过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属于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A错误;B、b-c段上升也是因为Na+内流所致,不是外流,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消耗能量,B错误;C、c-d段下降是因为K+外流所致,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消耗能量,C正确;D、d~e段下降是因为K+进一步外流所致,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属于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D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①.下丘脑②.正反馈③.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④.神经递质⑤.胰岛A细胞⑥.胰高血糖素⑦.胰岛素受体IR⑧.细胞膜上GLUT4的含量⑨.自身免疫病⑩.增加⑪.①④【解析】1、题图分析,图1中,器官甲是下丘脑,器官乙是垂体、器官丙是卵巢,排卵前,E2含量升高导致器官乙对甲器官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敏感性升高,有利于合成和分泌E2,这属于正反馈调节。下丘脑通过胰腺调节血糖平衡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雌激素使胰岛素生理效应下降,使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的葡萄糖含量减少,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能力减弱。2、图2示表示胰岛素对脂肪细胞、肌肉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调节机制。葡萄糖转运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在胰岛素的信号刺激下,转移到细胞膜上,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肌肉等组织细胞,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详解】(1)器官甲是血糖调节的中枢,所以器官甲是下丘脑;排卵前,E2含量升高,导致器官乙对甲器官分泌的①敏感性升高,促进器官乙合成并分泌促性腺激素,进而促进E2性激素的分泌,这属于正反馈调节。(2)在饥寒交迫时,器官甲(下丘脑)可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间接升高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另一方面可通过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A细胞,调节胰腺中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提高血糖含量。(3)根据图2可知,图中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IR结合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增加细胞膜上GLUT4的含量,从而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以降低血糖浓度。(4)Ⅰ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说明Ⅰ型糖尿病是一种针对胰岛B细胞的自身免疫病;Ⅱ型糖尿病常见的病因是胰岛素抵抗,即靶器官对胰岛素不敏感。机体为克服胰岛素抵抗,胰岛B细胞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5)①结合图2分析,游离脂肪酸在胰岛素抵抗形成中可能起的作用有抑制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①正确;②不会使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因为胰岛素抗体的产生引发的自身免疫病,②错误;③若游离的脂肪酸使胰岛素和IR结合后形成的细胞内信号转导缺失,则会阻止胰岛素的作用,显然与胰岛素抵抗现象不符,③错误;④游离脂肪酸可能会导致葡萄糖的摄取利用能量降低或引起胰岛素与IR的结合发生障碍使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进而表现为胰岛素抵抗,④正确。故选①④。【点睛】本题结合性激素的分泌和胰岛素对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调节机制图解,考查人体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人体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能根据图中信息答题。8、(1)①.促进②.促进(2)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3)①.浸泡②.施用目的、效果和毒性,调节剂残留、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4)①.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②.有利于植物叶片吸收更多阳光,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加有机物的积累【解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的不同浓度对植物各器官的影响(促进或抑制生长)是不同的。对不同器官来说,都有各自对应的使生长最旺盛的生长素浓度,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根、芽、茎对生长素敏感性依次减弱。【小问1详解】图中看出,中间横轴以上表示促进作用,以下代表抑制作用。图中看出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都是促进生长,对根是抑制生长。【小问2详解】探究萘乙酸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往往先设计预实验,其目的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小问3详解】在农业生产上用浓度较小的萘乙酸溶液适宜采用浸泡法处理。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的注意事项: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②综合考虑施用目的、效果和毒性;③调节剂残留、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小问4详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于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植物的向光性有利于植物叶片吸收更多阳光,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加有机物的积累。【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生长素生理作用及特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识图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9、(1)①.效应器②.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③.内负外正(2)①.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②.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3)①.钠②.相反(4)2【解析】据图分析:根据图1中B上的神经节或F处的突触结构可以判断出: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为传出神经;E为效应器;F为突触结构。图2中甲为神经中枢,1、2、3、4为四个实验位点,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小问1详解】据图分析可知,E为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传出神经末梢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而该反射弧只支配肌肉;B未受刺激时处于静息状态,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小问2详解】据图分析,F是突触结构,在F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小问3详解】寒冷剌激时,冷觉感受器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强,膜电位发生变化,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神经纤维细胞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动作电位传导方向相反。【小问4详解】用电刺激实验位点4,若电流先后经过3、2两电极时,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2次,说明右侧的神经元为传入神经元,左侧神经元为传出神经元。【点睛】本题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专利技术版权授权与代理合同
- 体育馆泥水工程承包合同
- 免烧砖买卖合同范本
- 一级建筑公司加盟合同范本
- 农村建房建筑合同范本
- 共同出资购房合同范本
- 乡村振兴文化墙合同范本
- ppp政府投资合同范本
- 三湘股合同范本
- 产品追加合同范本
-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知识考试题库150题(含答案)
- 2025年上海市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打包16套无答案)
- 《人工智能基础》课件-AI的前世今生:她从哪里来
- 某银行安全保卫工作知识考试参考题库(500题)
- 202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单招真题政治试卷(原卷+解析)
- 片剂工艺流程图
- 英语四线三格模板
- 国家标准图集16G101平法讲解课件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全套)》公开课件
- 电机工程学报论文格式模版
- 2022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及测试题3套(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