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西河池市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广西河池市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广西河池市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广西河池市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广西河池市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广西河池市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光暗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B.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直接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则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激素C.光暗信号可以周期性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D.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2.如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指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B.甲表示出生率,乙表示死亡率,两者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C.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主要是通过提高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的D.丁为年龄组成,衰退型种群的数量比增长型种群的数量少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激素调节特点的是()A.供能和催化作用 B.通过体液运输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微量和高效4.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是从①处释放的 B.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C.神经递质释放方式为主动运输 D.由①、②、③构成突触5.下列有关种群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不属于种群特征 B.当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的出生率最大C.样方法可用于估算某些动物的种群密度 D.迁入大量同种个体会使该种群的K值增大6.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G↓GATCC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GATC一,根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获得目的基因时,有四个磷酸二酯键被水解B.质粒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Ⅰ切割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Ⅰ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Ⅱ切割后获得黏性末端相同D.质粒中的标记基因便于对重组DNA进行鉴定和选择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是酸奶生产中的两种常用乳酸菌种,二者共生使牛乳快速发酵制成酸奶。研究者以一株保加利亚乳杆菌(记作A)和一株嗜热链球菌(记作B)为实验材料,对脱脂乳进行发酵,研究两者共生机制以期提高酸奶品质。(1)发酵前先将A和B菌种接种到M17培养基中培养进行活化,M17培养基的配方如下表所示,其中乳糖为菌种生长提供的营养成分是__________。从物理性质上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活化培养过程应控制的氧气条件是__________(填“无氧”或“有氧”)。表M17培养基的配方组分蛋白胨酵母提取物牛肉膏乳糖抗坏血酸MgSO4·7H2Oβ-甘油磷酸二钠含量10.0g2.5g5.0g5.0g0.5g0.2g5g调节pH至7.0,定容至500mL(2)取等量活化好的A和B菌种分别接种到250mL发酵培养基中开始发酵,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应为__________。每隔2h取出发酵液,测定pH值和菌种数量,结果如图1、图2所示。据图可知,数量增长更快的菌种为__________,发酵过程中具有持续产酸能力的菌种是__________。(3)发酵过程中B代谢可产生大量丙酮酸、甲酸、叶酸等物质,其中甲酸是嘌呤合成的前体物质,叶酸是嘌呤和氨基酸合成的辅因子。将A和B菌种共同接种到250mL发酵培养基中,测定pH值和A、B菌种总量,结果如图3所示。进一步检测发现,共同培养初期A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单独培养,结合上述信息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16小时后,共同培养的菌种数量开始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8.(10分)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临床特征为全身出现丘疹、水疱,接种VZV减毒活疫苗(VarV)是预防水痘流行的有效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1)感染初期患者皮肤表面形成透明的水疱,其中的液体主要来自内环境中的____________。(2)VZV感染引发机体产生___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3)水痘临床诊断时,须注意与荨麻疹相区分。与水痘的发病机理不同,某些花粉引起的荨麻疹属于机体的____________反应,是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功能过强的表现。(4)接种VarV后,VarV相当于____________(填“抗原”或“抗体”)。接种第一剂疫苗一段时间后,应及时接种第二剂VarV,这是因为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过程的优点是____________。9.(10分)如图甲是人体稳态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睾丸酮(雄性激素)的调节机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甲可知,在机体稳态调节过程中,细胞间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种)等信息分子进行信息交流。(2)睾丸酮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图乙中abcd过程体现了雄性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调节。(3)研究表明吸食毒品会影响人体性腺功能。有研究者对某戒毒所吸毒者进行了相关激素的检测,并与健康人作了比较,检测结果均值如下表:组别平均年龄吸毒史吸毒量LH(mlu/mL)FSH(mlu/mL)睾丸酮(mlu/mL)吸毒者23岁4年1.4g/d1.452.874.09健康人23岁——4.666.66.69据表可知,吸毒者会减弱的过程是图乙中的_________(请填图中字母)。为了确定吸毒者睾丸酮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还是LH和FSH减少引起的,可对其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测定其睾丸酮含量,与健康者比较即可确定原因。10.(10分)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据图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内容。(1)图中食物、水和无机盐,经[①]______系统处理后才能进入循环系统。(2)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至少需要______系统和______系统的参与。

(3)由泌尿系统排出的是[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胞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要通过[⑤]______才能完成。

(5)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调节网络。11.(15分)半个世纪前,科学家提出了生长素调控植物生长的“酸生长假说”,至今这一假说仍在不断发展。(1)植物激素是植物生长具有______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是细胞间传递______的分子。(2)研究发现,胚芽鞘切段在无生长素的培养基中生长缓慢,加入生长素后大约10分钟,就可观察到胚芽鞘切段快速生长。科学家提出“酸生长假说”解释这一现象,即生长素诱导的H+外排促进细胞壁的伸展,生长素促进细胞膜上H+-ATP酶(质子泵)的活性。①生长素对胚芽鞘切段生长的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的______生长。当培养基中生长素浓度高于最适浓度时,随着生长素浓度升高对胚芽鞘切段生长的作用表现为______。②依据“酸生长假说”,人们作出以下预测,其中与假说不相符的是______。a.中性缓冲液不能抑制生长素诱导的生长b.能促进H+外排的膜蛋白复合物应该能促进生长c.若用含H+的缓冲液处理细胞壁,则可能促进细胞的短期生长③科学家用生长素诱导玉米胚芽鞘的生长,得到图1所示结果。该结果是否可作为支持“酸生长假说”的证据?请作出判断并写出论证过程。判断结果:______(填“是”或“否”)。论证过程:______。(3)为探究生长素激活细胞膜上H+-ATP酶的机制,研究者分别测定野生型、K蛋白基因敲除型(K-)和F蛋白基因敲除型(F-)拟南芥植株的下胚轴细胞壁pH和生长速率,结果如图2。①据图2分析,______蛋白参与生长素激活H+-ATP酶的过程,且F蛋白与K蛋白在调控H+-ATP酶激活方面的作用关系是______。②依据研究结果,在下图的空白处填写恰当内容,完善下面的生长素作用机制模型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的基本模型如下:①分级调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②反馈调节:如图所示,“相应激素”的含量变化,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进而影响“相应激素”的分泌量。【详解】A、在光暗信号的刺激下,视网膜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有关的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松果体,进而引起褪黑素的分泌,可见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A正确;B、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通过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因此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神经递质,B错误;C、光暗信号的刺激,通过神经调节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影响雄性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C正确;D、HPG轴发挥调节作用的过程是: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睾丸增加雄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雄性激素的含量过高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使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应激素减少,可见,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B。2、B【解析】1、种群: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2、种群的特征:(1)数量特征(核心问题):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③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2)空间特征: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3)遗传特征:遗传的单位,繁殖的单位。3、由题图信息分析可知,甲是出生率,乙是死亡率,丙是性别比例,丁是年龄组成。【详解】A、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A错误;B、甲表示出生率,乙表示死亡率,两者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B正确;C、利用性引诱剂捕杀雄性个体,会使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从而导致出生率降低,种群密度也随之下降,从而可以控制害虫种群的数量,C错误;D、丁是年龄组成,增长型与衰退型只与种群内的年龄结构比例有关,与数量无关,D错误。故选B。3、A【解析】A、动物激素不能供能,也没有催化作用,A错误;B、动物激素通过体液运输,B正确;C、动物激素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C正确;D、动物激素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D正确。故选A。4、C【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和线粒体。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详解】A、神经递质是从①突触前膜处释放的,A正确;B、线粒体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所以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线粒体,B正确;C、神经递质出膜方式为胞吐,C错误;D、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即图中的①②③,D正确。故选C。5、C【解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种群的空间特征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详解】A、组成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A错误;B、当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也就是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不一定出生率最大,B错误;C、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可用样方法估算动物的种群密度,C正确;D、K值是环境允许动物生存最大容量,K值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环境不变,迁入大量同种个体不会使该种群的K值增大,D错误。故选C。6、B【解析】题意分析,图中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有相同的部分,即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中有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因此限制酶I的序列同样能被限制酶Ⅱ识别,即获得目的基因需要用限制酶Ⅱ切割。从DNA中切取一个目的基因时,需要在目的基因的两端分别切一次,酶切一次会破坏2个磷酸二酯键,故获取一个目的基因需破坏4个磷酸二酯键。不同的限制酶识别的序列不同,但不同的限制酶切割DNA后得到的黏性末端可能相同。【详解】A、由分析可知,在限制性酶I的识别序列内部含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若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Ⅱ切割获得目的基因时,则目的基因的前后各有一个该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因此会有4个磷酸二酯键被水解,A正确;B、若用限制酶Ⅱ切割质粒,两个标记基因都会被破坏,若用限制酶I切割目的基因只能切开一端,无法获取目的基因,因此质粒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Ⅱ切割,B错误;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Ⅰ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Ⅱ切割后获得的黏性末端相同,都是CTAG,C正确;D、质粒中的标记基因便于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因此,质粒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对重组DNA进行鉴定和选择,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①.碳源②.液体③.培养基中不含琼脂等凝固剂④.无氧⑤.脱脂乳⑥.A⑦.B⑧.A可利用B产生的丙酮酸更快产生能量,用甲酸、叶酸用于DNA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细胞增殖⑨.共同培养时菌种增殖较快,发酵液中的营养物质不足【解析】1.培养基一般组成成分: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

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以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乳酸菌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型微生物。【详解】(1)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故糖类为培养基提供碳源。由于培养基中没有琼脂,所以为液体培养基。乳酸菌为厌氧菌,故培养条件应为无氧条件。(2)由题可知,两个菌种作为实验材料是用来对脱脂乳进行发酵,所以培养基成分为脱脂乳。由图可知,A菌大约在6h时相对数量就已经达到0.6,而B菌需要大约14h,所以A菌数量上升快。而A菌的发酵液在8h就已经几乎不再减少,而B菌24h内,发酵液含量始终下降,故B菌具有持续发酵能力。(3)和单独培养相比,共同培养的营养成分多了B菌产生的大量丙酮酸,甲酸和叶酸,根据提干甲酸和叶酸的作用,可知A可利用B产生的丙酮酸更快产生能量,用甲酸、叶酸用于DNA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细胞增殖。而两者共同培养固然需要更多的发酵液,所以数量减少原因是共同培养时菌种增殖较快,发酵液中的营养物质不足。【点睛】本题对于图形转化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在做题时要先分析好横坐标和纵坐标,清晰图形给予的信息,同时也要联系题干信息才能很好应对。8、(1)组织液(2)特异性(3)①.过敏②.防卫(4)①.抗原②.更快、更强,可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抗体【解析】病原体或疫苗进入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病原体再次感染时,可产生二次免疫反应,快速清除病原体,使人体不患病或表现轻微。免疫功能过强或过弱均会使人患病。【小问1详解】感染初期患者皮肤表面形成透明的水疱,其中的液体主要来自内环境中的组织液,是组织液渗出形成的。【小问2详解】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VZV作为抗原,感染后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小问3详解】对一般人而言花粉不属于致病原,某些花粉引起的荨麻疹属于机体的过敏反应,是再次遇到过敏原后产生的,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过强的表现。【小问4详解】接种VarV后,VarV相当于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接种第一剂疫苗一段时间后,应及时接种第二剂VarV,这是因为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过程更快、更强,可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抗体和记忆细胞,形成对病原体较长时间的免疫力。【点睛】免疫功能异常包括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前两者属于免疫功能过强,后者属于免疫功能过弱。9、①.激素、神经递质、免疫活性物质②.固醇类(脂质)③.分级和(负)反馈④.bcd⑤.补充LH和FSH到健康人(正常)水平【解析】1、析图甲:血液运输激素作用于免疫细胞,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分泌免疫活性物质。2、分析图乙:图乙表示下丘脑、垂体、睾丸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详解】(1)分析图甲可知:图中的有关信息分子有随血液运输的激素、神经细胞产生的神经递质、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等。(2)睾丸酮是由睾丸分泌的,为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图乙中的abc过程体现了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释放LH和FSH作用于睾丸分泌睾丸酮,故睾丸酮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d过程体现了雄性激素分泌增多会抑制下丘脑的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3)分析表中各种数据可以推知,吸毒者与正常人相比,LH、FSH、睾丸酮的含量都会下降,这几种物质的产生过程为图乙中的b、c过程,d过程为负反馈调节,也会减弱;为了确定吸毒者睾丸酮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还是LH和FSH减少引起的,可将体内LH和FSH补充至正常人水平:如果睾丸受损,则睾丸酮分泌仍然不足,如果睾丸正常,睾丸酮的分泌正常,因此可以根据睾丸酮的分泌量来判断。【点睛】本题考查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并利用题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理解与运用能力。10、(1).消化系统(2).呼吸(3).循环(4).终尿(5).内环境(6).神经-体液-免疫【解析】稳态调节机制的研究:最初,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后来,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了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后来人们发现,免疫系统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详解】(1)图中[①]是消化系统,食物、水和无机盐,经消化系统处理后才能进入循环系统。由大肠排出的是[②]食物残渣(粪便)未被吸收的物质。(2)呼吸系统可以吸入[③]氧气,排出[④]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因此,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至少需要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参与。(3)由泌尿系统排出的是[⑥]为终尿,其中含有尿素、尿酸等代谢废物,还有多余的水和无机盐。(4)细胞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要通过[⑤]内环境才能完成,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5)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点睛】熟知内环境稳态的内容以及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析图示各个编号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前提。11、(1)①.调节②.信息(2)①.纵向②.促进作用减弱甚至起抑制作用③.a④.是⑤.加入生长素后激活了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