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以”字用法详解_第1页
文言虚词“以”字用法详解_第2页
文言虚词“以”字用法详解_第3页
文言虚词“以”字用法详解_第4页
文言虚词“以”字用法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虚词“以”字用法详解目录一、以字概述................................................3

二、以字的基本用法..........................................3

1.以字作介词............................................3

2.以字作连词............................................4

3.以字作副词............................................5

4.以字作助词............................................6

三、以字的特殊用法..........................................8

1.以字与“为”字的搭配....................................8

2.以字与“于”字的搭配....................................9

3.以字与“之”字的搭配...................................10

4.以字与“乃”字的搭配...................................11

5.以字与“所”字的搭配...................................12

6.以字与“得”字的搭配...................................13

7.以字与“能”字的搭配...................................14

8.以字与“可”字的搭配...................................15

9.以字与“及”字的搭配...................................16

10.以字与“而”字的搭配..................................17

11.以字与“或”字的搭配..................................18

12.以字与“何”字的搭配..................................19

13.以字与“如”字的搭配..................................20

14.以字与“若”字的搭配..................................21

15.以字与“然”字的搭配..................................22

16.以字与“因”字的搭配..................................23

17.以字与“既”字的搭配..................................25

18.以字与“故”字的搭配..................................26

19.以字与“虽”字的搭配..................................27

20.以字与“然则”字的搭配................................28

21.以字与“虽然”字的搭配................................29

22.以字与“岂非”字的搭配................................30

23.以字与“岂但”字的搭配................................31

24.以字与“况且”字的搭配................................32

25.以字与“纵使”字的搭配................................33

26.以字与“即使”字的搭配................................34

27.以字与“既已”字的搭配................................35

28.以字与“既然”字的搭配................................36

29.以字与“既是”字的搭配................................37

30.以字与“安能”字的搭配................................38

31.以字与“何以”字的搭配................................38

32.以字与“何必”字的搭配................................39

33.以字与“无从”字的搭配................................40

34.以字与“无法”字的搭配................................41

35.以字与“难以”字的搭配................................42

36.以字与“不易”字的搭配................................43

37.以字与“不免”字的搭配................................44

38.以字与“不克”字的搭配................................45

39.以字与“不胜”字的搭配................................45

40.以字与“不堪”字的搭配................................46一、以字概述“以”字在文言文中还有多种固定搭配,如“以德服人”、“以力服人”、“以言服人”等,这些搭配都表示了不同的意义和用法。“以”字还可以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增强了句子的表达效果。“以”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非常丰富,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基础之一。掌握“以”对于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和把握文章的结构都非常重要。二、以字的基本用法表示手段或方法:以,表示采取的手段或方法。如:“以柔克刚”,“以暴制暴”。表示方式:以,表示行为的方式。如:“以礼相待”,“以言传身教”。1.以字作介词当“以”字用于表示时间时,通常出现在动词之前,用来指明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里的“以”就是表示时间的介词,连接动作行为与时间点。“自夜至于明旦”,则以夜晚作为起始时间,直至天明作为结束时间。这样的用法中,“以”字起到了一种连接时间点与动作行为的桥梁作用。“以”字常被用来表达一种方向和位置的关系。“从东门入,以西门出”,这里的“以”就是连接空间位置的介词,表示出入的方向。“居庙堂之上,俯察四海之广阔”,这里的“以”则是表示位置的高下关系。“以”字在空间表达上,能够明确事物的方位和动向。在文言文中,“以”字也常被用来表达动作行为的原因和依据。“以悲秋思乡之深重而饮至”,“虽学以仁义之实”。这些例子中,“以”后面的文字通常说明了前面的动作或决定产生的依据或原因。“以”字在这里起到了连接原因和结果的作用。在表达动作行为的方式和方法时,“以”字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何以知燕王之为善也?”中的“以”就是询问知道燕王善良的方式或方法。“吾将以忠信报君之厚爱”,这里的“以”则是表达用忠信的方式来回报君主的厚爱。“以”字在这里起到了连接方式和动作行为的作用。“以”字作为介词在文言文中有着丰富的用法,它可以表达时间、空间、原因和方式等概念,使得文句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和自然。了解并熟练掌握这些用法,对于理解和欣赏文言文具有重要的帮助。2.以字作连词表示条件。如:“以吾之见,此乃无稽之谈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这里的“以”表示假设的条件。表示手段、方法。如:“以此物易彼物,何不可乎?”(《孟子公孙丑上》)这里的“以”表示用这个东西来换那个东西。表示比较。如:“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论语宪问》)这里的“以”表示用恩德来报答仇恨,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表示原因。如:“以君之力,足以破敌。”(《史记项羽本纪》)这里的“以”表示凭借你的力量,完全可以打败敌人。表示让步。如:“以我之见,不足为虑。”(《左传昭公二十年》)这里的“以”表示即使有小的损失,也不值得担忧。表示目的。如:“以观后效。”(《史记陈涉世家》)这里的“以”表示用来观察以后的效果。表示结果。如:“以成败论英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这里的“以”表示根据成败来评价英雄。3.以字作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描述动作行为的状态、程度等特征的一类词汇。“以”作为副词在文言文中也是比较常见的,表示多种多样的含义和用法。以下介绍其中一些主要的用法。当“以”用作程度副词时,通常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动词,表示行为动作的程度。例如:“兵不强,将以奚为?”这句话中的“以”就是用来加强形容词的程度,意为非常弱小、不足以达到期望的态势。“事事以向万告翻券为一心。”这里的“以”则表示完全一心一意地做事。又如“彼将以其身固宜自其利也。”中的“以”则意为十分明显地显示出自己的利益。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非常常见,需要我们在阅读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理解。在某些情况下,“以”也可以作为时间副词使用,用来描述时间先后或者时态等特征。例如:“固先此已规严为力功作著营事为阄当理须”,“以”用作时间副词,表示先之前的行为或情况。又如“既而以大官告。”中的“既而”,意为不久之后,显示了时间的先后顺序。这种用法需要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把握时间的节点。因此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应当注意把握其语境含义和语法结构上的作用。通过理解上下文和语法结构,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例如:“宋人以疑得策马氏者,即驰告尉。”这句话中的“以”表示在得知消息之后立即行动的时间节点。通过对语境的把握,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其用法和意义。在文言文学习中积累类似的例子对于理解文言文中的虚词非常重要。4.以字作助词“以”字在文言文中作为助词,其用法多样,主要体现在表示工具、凭借、原因、目的、结果等方面。“以”常用来表示工具或凭借,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用”、“拿”或“凭借”。例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以教之道”,这里的“以”就是表示凭借的意思,意为“用教育的方法”。“以”也可以表示原因或理由,常与“因为”、“由于”等词连用。例如:《游褒禅山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里的“以”意为“因为外物而感到高兴或不高兴”。“以”还可以表示目的或结果,常与“欲”、“希望”、“为的是”等词连用。例如:《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累心”,这里的“以”意为“为了消除心中的忧虑”。《出师表》中的“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里的“以”意为“在军队失败的时候接受任命,在危机严重的时刻奉命出征”。“以”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还有很多,如表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以”字作为助词在文言文中起到了丰富表达、调整语序的重要作用。三、以字的特殊用法“以”字可以用于表示某种手段或方法,通常与动词搭配使用。例如:“以书为友”、“以礼相待”。“以”字也可以用于表示某种目的或结果,通常与名词或动词性短语搭配使用。例如:“以求进步”、“以身作则”。“以”字还可以用于表示比较或程度,通常与形容词或副词搭配使用。例如:“以德报怨”、“以柔克刚”。“以”字还可以用于表示条件或假设,通常与名词或动词性短语搭配使用。例如:“以诚相待”、“以理服人”。“以”字还可以用于表示时间或范围,通常与名词或动词性短语搭配使用。例如:“以往经验”、“以内为主”。1.以字与“为”字的搭配作为连词使用:当“以”与“为”组合在一起时,常常起到连接作用,连接两个动作或两个事物,表示因果关系、目的关系等。“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里的“以为”结构表示认为某种事物是另一种事物的意思。这种用法显示了古代汉语的精炼表达。表示替代:在某些情况下,“以为”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用于表达替代的关系。“昔者先皇以太子之贤,以为君”。这里的“以为”表示认为太子贤能,因而让他成为君主,体现了替代的关系。用于固定词组:有些固定词组如“以为计”,“以为法”,“以为礼”等,其中的“以为”表示以某种事物作为某种行为或事物的依据或标准。这些词组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礼仪、法制和策略等方面的内容。“以”与“为”的搭配在文言文中十分常见,其用法多样,含义丰富。理解和掌握这种搭配对于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和表达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这种搭配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古代汉语的魅力,并更准确地理解古代文献的含义。2.以字与“于”字的搭配表示时间或处所:在古文中,“以于”可以表示时间或处所的关系。如《诗经邶风击鼓》中的“鼓钟于宫,声闻于外”,这里的“于”意为“在宫廷中”。又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的“晋侯以公孙敖之亲,欲求好于秦”,这里的“于”意为“到了一定的时候”。表示目的或结果:“以于”还可以表示目的或结果。如《韩非子五蠹》中的“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里的“于”意为“结果却造成了”。又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这里的“于”意为“为了”。表示被动或受动:“以于”还可以表示被动或受动。如《战国策齐策四》中的“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齐亦不免矣。始有远略,义不赂秦”,这里的“于”意为“被所”。又如《左传成公十年》中的“余姑翦灭此而后朝食”,这里的“于”意为“被所”。“以于”在文言文中的搭配使用较为灵活多样,具体意义需结合上下文及语境进行理解。3.以字与“之”字的搭配以为标准准则:表示标准或准则。例如:“以公正为准则”、“以诚信为本”。以为对象范围:表示对象或范围。例如:“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为:表示机会或契机。例如:“以此为契机,加强学习”、“抓住机遇,开拓市场”。以为例作为示范:表示举例子或示范。例如:“以他为榜样”、“以先进典型为典范”。以为基础前提:表示基础或前提。例如:“以安全为基础”、“以质量为前提”。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以”字和“之”字的搭配时,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来表达,避免出现歧义或不恰当的表达方式。还要注意掌握好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使句子通顺、流畅、准确。4.以字与“乃”字的搭配在文言文中,“以”字常与“乃”字结合使用,用以增强句子表达的效果和含义。这种搭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乃”常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以”引导原因或条件,“乃”这种结构使得句子更加紧凑,逻辑关系更加明确。例如:“以水多之故,田稻乃无所生。”“以水多之故”“田稻乃无所生”整个句子表达了因为水太多的原因,导致田里的稻子无法生长的意思。“以乃”也常用于表达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以”引导某一动作或事件的起始,“乃”则引出后续的发展或结果。例如:“以夜半始入城,黎明乃毕其事。”“夜半始入城”是时间上的起点,“黎明乃毕其事”则是时间上的后续发展。这种结构有助于清晰地描述事件发生的顺序和进程。“以乃至”的句式也时常出现,这里的“乃至”含有递进的意思。“以”引导某一动作或事件的起始原因,“乃至”则引出更进一步的结果或影响。例如:“以勤学苦读,乃至功成名就。”这句话表达了通过勤奋学习和刻苦努力,进而达到功成名就的递进关系。“乃以为”的结构则常用于表达一种因果关系中的判断或决定。“乃以”表示基于某种原因或条件,“为”则是基于这种原因或条件做出的判断或决定。例如:“乃以弱胜强之道为智勇兼备。”这里的意思是认为在战争中能以弱胜强的关键在于智勇兼备的判断。这种结构强调了基于某种原因或条件所做出的决策或判断的重要性。“以”字与“乃”字的搭配在文言文中十分常见,其结合使用不仅丰富了句子的表达效果,也增强了文言文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掌握这种搭配用法对于理解和鉴赏文言文作品具有重要意义。5.以字与“所”字的搭配在文言文中,“以”字与“所”字搭配使用,构成“所”是一种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这种结构在古文中具有丰富的语义内涵和表达方式,能够使句子更加简洁、凝练,同时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以”字与“所”通常表示一种被动关系。这种用法源于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式,通过“所”字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承受者,而“以”字则起到连接主语和被动成分的作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这里的“为所”就是典型的“所”表示“被所”意为“被秦国的将领王翦所杀”。“以”字与“所”还可以表示一种目的或原因。在这种用法中,“所”字往往作为动词的前置成分,而“以”字则起到引导作用,说明动作或状态的原因或目的。《韩非子五蠹》中有“世之愚者,则倍助不肖,而以身殉之”,这里的“以身殉之”就是表示“为了某种原因或目的而牺牲自己”其中“以”字起到了引导作用。“以”字与“所”还可以构成“所”修饰或限定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起到强调或限定的作用。《左传宣公十五年》中有“国之宝器,无曰:以”,这里的“所”字短语“以”字修饰后面的动词“曰”,表示“说”的方式或原因,意为“用来说”的意思。“以”字与“所”字的搭配在文言文中具有丰富的用法和含义,是古文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通过这种搭配,能够使句子更加简洁、凝练,同时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6.以字与“得”字的搭配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以得之于斯为幸也。”这句话中的“以得”表示因为得到了什么而感到幸运。这里的“以”表示原因,而“得”表示得到。“以得”在这里的意思是因为得到了什么。再来看一个例子:“以得其志为快也。”这句话中的“以得”表示因为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感到快乐。这里的“以”同样是介词,而“得”则表示实现。“以得”在这里的意思是因为实现了什么。“以得”还可以表示目的。例如:“以求知为务也。”这句话中的“以求知”表示为了追求知识而努力。这里的“以”表示目的,而“求知”则表示追求知识。“以求知”在这里的意思是为了追求知识。7.以字与“能”字的搭配“以为能”的结构在古文中常见,其中“以”字起到引导的作用,常常表示对某事的认可或者评价。这种结构大致可以理解为“认为能够”或“把视为有能力”。《论语》中的“民以君为能”,意思是人民认为君主有能力,表达了人民对君主的信任与期待。《史记》中的“以勾践之能伐吴”,意为认为勾践有能力征伐吴国,表达了对勾践军事能力的肯定。“能以为”的结构在古文中亦有所见,“以”字在此结构中的作用稍有不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方式或手段。这种结构大致可以理解为“能够用(某种方式或手段)来”。《荀子》中的“能循法以治官,能以官理民”,这里的“以”字表示通过某种方式或手段来进行治理,表达了君主能够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官员和民众的能力。“能+动词+以”的结构在古文中也常出现,“以”字在此结构中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目的或结果。这种结构可以理解为“能够(有能力)做某事以达到某种目的”。《论语》中的“能行五者,可以霸矣”,这里的“以”字表示通过实行某些行为可以达到称霸的目的。《史记》中的“能致千里之士者,其先圣人也”,意为能够吸引远方贤才的,其必定是圣贤之人,这里的“以”字表示通过某种手段达到吸引贤才的结果。“以”字与“能”字的搭配在古文中有着丰富的表达,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对人际、事物的理解。通过深入了解这些搭配的用法与含义,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献的韵味与深度。8.以字与“可”字的搭配表示许可或同意:当“以”字与“可”通常表示对某事的允许或赞同。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仁者能以大事小”,这里的“以”即表示一种许可或肯定的态度,意为“可以”、“能够”。表示原因或条件:在某些情况下,“以可”也可以用来表示原因或条件。如《五蠹》中的“而况于明哲乎”,这里的“以”可理解为“因为”、“由于”,表示明哲之人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构成复合判断:“以可”还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构成更为复杂的判断。如《劝学》中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里的“以可”与“善假于物”表示“善于借助外物”的意思。表示处置或处理方式:在描述处置或处理方式时,“以可”也常被使用。如《肴之战》中的“吾以卜子之死也,我君王其无后也”,这里的“以可”表示“已经”或“将要”用于描述卜子之死的必然结果。需要注意的是,“以可”这一短语在不同的语境和句子中,其意义和用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在理解和使用时,需要结合具体的上下文进行推断和理解。9.以字与“及”字的搭配以+名词:表示从一个范围或时间点开始,一直到另一个范围或时间点为止。例如:“以春秋战国时期为背景”、“以今日之事为例”。以+动词:表示从一个动作开始,一直持续到另一个动作为止。例如:“以读书为乐”、“以打球为生”。以+形容词:表示从一个状态开始,一直持续到另一个状态为止。例如:“以快乐为主”、“以悲伤为辅”。以+副词:表示从一个程度开始,一直持续到另一个程度为止。例如:“以快速为先”、“以准确为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以字和及字搭配时,要注意语境和语气的变化。以字和及字的使用会使得句子更加委婉、含蓄或者强调某种情感色彩。在使用这些虚词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运用。10.以字与“而”字的搭配在古代汉语中,“以”字常常与“而”字相互搭配使用,起到衔接和表达某种逻辑关系的作用。二者配合使用,可用来表示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或并列关系等。下面分别进行介绍:“以而”的句式结构表示因果关系。“以”引导原因或条件,“而”引导结果。例如:“以勇气而威震天下。”意思是因勇气而威震天下。这种句式常用于解释某一现象或行为产生的原因和条件。“而”字用于连接前后两个动作或状态,表示转折关系。“以”字在此表示用某种方法或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但结果却与预期相反或与常理相悖。“以欲得而不得也。”意思是想要得到却得不到。这种搭配常用于表达一种出乎意料的转折关系。“以而”的用法也可用来连接并列的词、短语或句子。这里的“以”字可以看作是连接并列词语的一种形式,“而”则用于引导后面的事物与前面的事物有所不同或是强调后者的独特性。“文武并用,以靖四方而保天下。”“以靖四方”和“保天下”是并列的关系,都表达了国家的治理目标。这种搭配常用于列举事物的多个方面或列举同类事物的不同部分。通过这样的搭配,不仅增加了语言的连贯性和节奏感,同时也更加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意图。“以”字与“而”字的搭配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繁,熟练掌握二者的用法和特点对于理解和学习古代汉语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对比和比较这些不同的搭配关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逻辑结构。11.以字与“或”字的搭配“以或”可以理解为“用或”的意思。在这种语境下,“以”引出动作的对象或方式,而“或”则作为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某个或不定的事物。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里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是“以或”结构的表达,意思是“不因为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以”引出了“或”所指代的对象——外物或人事,而“或”则指代了这种情感变化的不确定性。“以或”还可以表示“或许”的意思。在这种用法中,“以”仍然作为介词,但“或”则转变成了代词,指代某种情况或结果。这种用法带有一定的推测和不确定性,常用于表达委婉的疑问或反问。如《列子汤问》中的“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这里的“其如土石何”就是“以或”结构的表达,意思是“它能把土石怎么样呢?”,其中的“或”指代了“土石”这一不确定的事物,表达了说话者的疑虑或反问。“以或”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作连词使用,连接前后两个分句,表示目的或原因。在这种语境下,“以”引出后一分句的目的或原因,而“或”则作为代词,指代前一分句中的某个事物或情况。《韩非子五蠹》中的“今之县令,一事废,则去县令之贤者,十有七八。”这里的“今之县令,一事废,则去县令之贤者,十有七八”正是“以或”结构的连词表达,意思是“现在县令一天死亡,一件事情荒废,一件事情不去做,那么离开县令贤能的人,十之八九。”“以”引出了“或”所指代的原因——一天死亡、荒废事情等,而“或”则指代了这种情况的不利影响。“以”字与“或”字的搭配在文言文中具有多种意义和用法,包括“用或”、“或许”以及连词等。这种搭配灵活多变,需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其确切含义。12.以字与“何”字的搭配在文言文中,“以”字常与“何”字搭配使用,构成询问原因或目的的句式。这种搭配中,“以”字起到了连接作用,用以表达某种行为的目的或原因。“何以为”:这种句式中,“以”字表示凭借或依据,询问依据什么来做某事。例如:“何以为计?”意为“依据什么来谋划?”这里的“以”字表达了依据某种事物或理由来做出决策的意思。13.以字与“如”字的搭配在文言文中,“以”字常与“如”字搭配使用,形成“以如”表达一种比喻或对比的关系。这种搭配方式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寓意深刻。“以如”可以理解为“像一样”,通过比喻的手法来描绘事物的特征或状态。《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这里的“以如”就可以理解为“像一样”,用来形容作者对待国家大事的忧乐观,既不因外物的好坏而或喜或悲,也不因个人的得失而或忧或乐,而是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先忧后乐。“以如”还可以用于表达对比关系,通过对比来突出某一事物的特点或地位。《师说》中的“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这里的“以如”就可以理解为“像一样”,用来对比教师的行为和学生的行为,指出教师应该教授真正的知识,而学生应该认真学习,而不是只满足于表面的记忆和理解。“以”字与“如”字的搭配在文言文中运用得十分广泛,它们不仅可以用来比喻和对比,还可以表达出更为丰富和深刻的意义。这种搭配方式也体现了汉语言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博大精深。14.以字与“若”字的搭配“以若”可以连接两个分句,表示假设或条件关系。这种用法通常用于阐述一种假设性的情况或结果,引导读者理解在某种条件下可能发生的事情。例如:《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以若所为,犹缘木而求鱼也。”“以若所为”作为假设的条件,与“求若所欲”形成了对比,强调了不按照现有方法行事而想要达到目标的荒谬性。“若以”则更多地用于表示比喻或类似的关系。它可以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形象地表达作者的观点或感受。例如:《韩非子五蠹》中的“若以汤止沸,愈甚乎哉!”“若以汤止沸”将用开水浇灭火比作用汤药治病,形象地说明了只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需要注意的是,“以”字与“若”其意义和用法会受到上下文的制约和影响。在具体使用时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和推断,由于文言文具有语言简练、含义深远的特点,因此在理解这类搭配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和阅读经验。15.以字与“然”字的搭配在文言文中,“以”字常与“然”字搭配使用,形成“以然”表达一种因果、顺承或转折等关系。这种搭配方式使得句子更加紧凑、凝练,同时也增加了文言文的韵味和美感。“以然”可以表示顺承关系。当“以”字用于表示原因或条件时,“然”字则紧随其后,说明由这个原因或条件所导致的结果或情况。《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里的“不以物喜”和“不以己悲”便是顺承关系,表达了作者超然物外、心境恬淡的情感。“以然”还可以表示转折关系。在某些语境中,“以”字可能暗示一种对比或转折,而“然”字则用于强调这种转折所带来的结果或影响。《五柳先生传》中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里的“好读书”与“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与“便欣然忘食”之间便存在一种转折关系,通过“然”使得这种转折更加鲜明、突出。“以然”还可以用于表达某种条件或假设关系。当“以”字用于表示条件时,“然”字则用于说明在这个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或影响;而当“以”字用于表示假设时,“然”字则用于进一步阐述这个假设所带来的可能后果。《劝学》中的“假舆马者,而致千里;假舟楫者,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里的“假舆马者”与“非利足也”、“假舟楫者”与“非能水也”之间便存在一种条件关系,而“然”字则用于强调这种条件所带来的结果;而“君子生非异也”与“善假于物也”之间则是一种假设关系,通过“然”使得这种假设关系更加深入人心。“以”字与“然”字的搭配在文言文中运用得十分广泛且灵活多样,它们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和语义关系来表达各种复杂的思想和情感。16.以字与“因”字的搭配当“以”与“因”常用来表示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或原因。如《吕氏春秋察今》中的“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也;审堂上之阴,而知雨露之滋也。”这里的“以”字表示“因为”,而“因”字则表示“根据”。整句话的意思是,通过观察室内的阴暗处,可以知道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通过观察室外的阴暗处,可以知道雨露的滋润程度。“以”字与“因”还可以表示某种条件或前提。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曰:臣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优。”“以”字表示“因为”,而“因”字则表示“凭借”或“根据”。整句话的意思是,蔺相如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先把国家的急事放在前面,而把个人的安危放在后面。“以”字与“因”还可以表示某种方式或手段。如《韩非子五蠹》中的“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杂反之学不两技而治。”这里的“以”字表示“用”,而“因”字则表示“因为”或“由于”。整句话的意思是,冰和炭不能放在同一个容器里长久保存,寒暑不会同时到来,杂乱无章的学习和不两手的技艺就不能治理国家。“以”字与“因”还可以表示某种目的或结果。如《后汉书光武帝纪》中的“帝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不欲闻之者,不可得也。”这里的“以”字表示“为了”,而“因”字则表示“因为”或“由于”。整句话的意思是,皇帝想让你们听到别人的过失,就像听到父母的名声一样,是可以听到的;但不想听到的人,就不能听到了。“以”字与“因”字在文言文中的搭配使用非常灵活多样,它们可以表示时间、条件、方式、目的等多个方面的意义。掌握这些搭配的使用方法,对于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意义具有重要意义。17.以字与“既”字的搭配“以”字与“既”字可以组合成“以既”这一固定结构。在这种搭配中,“以”通常作为介词使用,而“既”则有多种词性,包括副词、连词等。当“既”作为副词时,它通常位于动词之前,表示动作已经完成或实现;而当“既”作为连词时,则用于连接前后两个分句,表示条件或时间。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里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以既”结构的运用,意思是“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而或喜或悲,也不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这里的“以”解释为“因为”,“既”则作为副词修饰动词“喜”和“悲”,表示这两种情感的产生与外物或个人得失无关。除了结构上的搭配外,“以”字与“既”字在意义上也经常相互呼应。这种搭配往往体现在句子中,通过“以”字引入某种条件或前提,然后利用“既”字来表达基于这些条件和前提所做出的判断或结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有“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这句话的意思是“把你的车带来,把我的财物搬走”。“以尔车来”是“以”字引导的条件,表示“把你的车带来”的目的或前提;而“以我贿迁”则是基于这个条件的结论,即“把我的财物搬走”。“以”字与“既”字的搭配在文言文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这种搭配,古人在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时,能够更加精准、凝练地运用语言,从而赋予句子深刻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意蕴。18.以字与“故”字的搭配在文言文中,“以”字常与“故”字搭配使用,形成独特的表达方式。这种搭配往往具有因果、承接等关系,体现了古人的语言智慧和思维方式。“以”字与“故”可以构成表示因果关系的短语。《韩非子内储说上》中有“故法者,治之端也”这里的“故”字引出了原因,而“以”字则作为结果,表明了因为有了前面的原因(故),所以有了后面的结果(以)。这种用法在古代文献中屡见不鲜,用以阐述事理或道理。“以”字与“故”还可以构成表示承接关系的短语。这种用法通常出现在叙述事物发展过程或时间顺序变化的场景中。《史记刺客列传》中有“夫秦始皇虽有亡国之失,通货币,车同轨,所以著功业者,非以一日之乐,而后世之讥者也”这里的“故”字引出了前文的内容,而“以”字则作为承接,将前文与后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字与“故”还可以构成表示让步关系的短语。这种用法通常出现在表达某种条件或假设的情况下。《荀子劝学》中有“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里的“故”字引出了条件,而“以”字则作为结果,表明了因为满足了前面的条件(故),所以产生了后面的结果(以)。“以”字与“故”字在文言文中的搭配使用极为灵活多样,它们之间的因果、承接、让步等关系使得文言文表达更加丰富和生动。这种搭配也体现了古人在语言运用上的匠心独运和高超技巧。19.以字与“虽”字的搭配在文言文中,“以”字常与“虽”字搭配使用,构成连词短语,用以表达让步或转折的语境。这样的组合通常出现在叙述某些情境下,即使存在某种条件或事实,但结果仍然是由另一个因素决定的情境。这种用法体现了古代汉语中虚词的灵活性和丰富的语境含义。当“以”与“虽”常见的用法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表示转折关系,强调后一件事与前面所描述的情况有所不同,例如句子结构表现为前后相对立的情况;另一种是表示让步关系,承认某事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它并不能决定另一种情况的成立。前者更侧重于指出两者间的矛盾对立,而后者更强调即便存在某种情况也不会影响结果的变化。这种语境下,“以”字更多地起到了连接和辅助表达的作用。例如:“虽遭风霜雪雨,以仍傲立不倒。”“虽遭风霜雪雨”是一种条件或事实,“以仍傲立不倒”则是尽管面临这种条件或事实的结果,这里的“以”字与“虽”字配合使用,传达了即便遇到不利条件也依然保持坚韧不屈的态度。再如:“虽我不能飞翔,但以行走亦能远行。”这里的“以”字强调即便不能飞翔,但通过行走也能达到目的地。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语境中表现出对情况的积极面对和解决的态度。在具体的语境理解中,“以”字和“虽”字的搭配应结合具体的语境、上下文以及其他词或短语来理解其真正含义和用法。对于古汉语学习者来说,理解和掌握这种搭配的用法对于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至关重要。20.以字与“然则”字的搭配在文言文中,“以”字常与“然则”字搭配使用,形成一种特殊的句式结构,用以表达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或进一步阐述的语意。这种搭配体现了古文的精炼与深邃,也展示了语言的巧妙运用。当“以”字与“然则”通常意味着前文所述情况的发展必然导致后文所述的结论或结果。这里的“然则”可以看作是对前文的一个逻辑延伸,表明由前面的情况,按照逻辑推理,自然会得出后面的结论。在《寡人之于国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然则刺人而杀之,孰异道焉?”这里的“然则”就起到了承接前后文,明确因果关系的作用。“以”字与“然则”字的搭配还可能出现在需要表达转折关系的句子中。在这种语境下,“然则”往往用来引出与前文相反或相对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转折关系的“然则”有助于读者理解前后文的转折意味,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如《五蠹》中的“然则五蠹之存亡,无乃与禹舜之时异乎?”这里的“然则”就巧妙地引出了对历史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以”字与“然则”字的搭配在文言文中运用得十分灵活,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多种多样。无论是表达因果关系还是转折关系,这种句式都能有效地增强文言文的表达力和逻辑性,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所传达的思想。21.以字与“虽然”字的搭配在古汉语中,“以”字与“虽然”字的搭配使用,表达了一种让步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虽然”、“尽管”。这种搭配形式在文言文中很常见,用以引导一个事实或条件,尽管存在某种情况或事实,但后续的内容仍然成立或发生。例如:“虽以百炼钢,不能变其坚。”“虽然用百炼之钢”,“以”字连接了前后的语句,表达出即使面对坚硬的百炼钢也无法改变某物的坚韧性质。这里的“以”字起到了承接和让步的作用。又如:“虽有所得,以不如前之好学。”表达了尽管有所收获,但仍然觉得不如以前那样勤奋好学的心情。“以”字帮助表达了转折的意思。“虽力所不及,以志犹存。”表示虽然力量达不到某种程度,但意志仍然坚定存在。“以”字在此处起到了修饰和强调的作用。“以”字与“虽然”字的搭配在文言文中具有表达让步、转折和强调的作用。这种用法体现了古汉语中虚词的灵活性和丰富性。22.以字与“岂非”字的搭配在文言文中,“以”字常与其他虚词或词语搭配使用,形成丰富的表达效果。“以”字与“岂非”的搭配尤为引人注目,往往表达一种反问或强调的语气。“以”字在这里作为连词出现,连接前后两个分句,构成一个复杂的句子结构。“岂非”则是一个反问词,表示“难道不是”的意思。当“以”字遇上“岂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在描述洞庭湖的壮丽景色时,曾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里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是“以”字与“岂非”搭配的典型例子。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而或喜或悲,不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这种表达方式既强调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又通过反问的手法,增强了语气和表达效果。在《师说》中,韩愈也使用了“以”字与“岂非”的搭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里的“如是而已”正是“以”字与“岂非”搭配的佳例。如此罢了,只是这样而已。这种表达方式既总结了前文的内容,又通过反问的语气,强调了师徒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尊重。“以”字与“岂非”的搭配在文言文中具有丰富的表达效果。它们不仅可以用来连接分句,构成复杂的句子结构;还可以通过反问的手法,增强语气和表达效果。在学习文言文时,了解并掌握这一搭配的使用方法,对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23.以字与“岂但”字的搭配我们来看一下“以”字的基本用法。在文言虚词中,“以”字可以表示“用”、“凭借”、“因为”等意思。例如:“以书为友”,表示用书籍作为朋友;“以德报怨”,表示用仁德来回报别人的恶意;“以人为镜”,表示通过观察别人来反省自己。我们来看一下“以”字与“岂但”字的搭配用法。在古代文言文中,“岂但”字常常用于表示不仅如此,还有其他的意思。而“以”字则可以表示“用”、“凭借”、“因为”等意思。将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表示不仅如此,还有其他的意思的表达方式。例如:“以诚待人,岂但能赢得他人的信任,还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这句话的意思是:用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人,不仅可以赢得他人的信任,还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以”字在文言虚词中的用法非常丰富,与“岂但”字的搭配则是其中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通过掌握这种搭配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古代文言文。24.以字与“况且”字的搭配在文言文中,“以”字与“况且”字的搭配使用,体现了古人表达中的逻辑连贯与情感加强。这种搭配通常出现在叙述、议论或抒情语境中,用以增强语句的情感色彩和论证力度。“以”字在文言文中,除了常见的作为连词、介词等用法外,还常常与一些副词如“况且”共同表达一种递进或补充的关系。“况且”是一个连词,表示进一步强调或补充论证,常用来连接句子或段落,使得语境中的逻辑关系更加明确。当“以”与“况且”搭配使用时,通常是为了加强某种观点或情感的表达。例如:“吾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以况且志存高远者不止于山川之间也。”(我虽不能到达那里,但内心向往之,况且有志之人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山水之间。)这里,“以”字与“况且”突出了说话人内心的高远志向和对目标的坚定追求。“敌军势大,难以直接对抗,况且我方兵力不足。”(敌人兵力强大,难以直接对抗,更何况我方兵力还不足够。)这里用“以况且”表达了一种对局势的进一步分析和对策略的慎重考虑。在这种搭配中,“以”字起到了连接和补充的作用,与“况且”一同构成了递进或补充的关系。这种用法体现了文言文表达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使得语句在表达情感或论证时更加有力。“以”字与“况且”的搭配是文言文中的一种常见表达方式,通过二者的结合,可以加强语句的情感色彩和论证力度。了解这种搭配的用法,对于理解和赏析文言文作品具有重要意义。25.以字与“纵使”字的搭配在文言文中,“以”字常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形成具有特定意义的结构。“纵使”是经常与“以”字搭配的词语之一,二者搭配使用,可以表达一种假设、让步或因果等复杂关系。“以”字与“纵使”常常构成“纵使以”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中,“纵使”通常表示一种假设或让步条件,而“以”字则引出这种条件所产生的结果或影响。在《六国论》“纵使六国互丧,何哉?”这里的“纵使”表示一种假设条件,即即使六国都灭亡了,也不会导致国家的灭亡。而“以”字则引出了这种假设条件下的结果,即国家的灭亡。需要注意的是,“以”字与“纵使”搭配使用时,其意义可能会因语境和句子结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理解时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和判断。“以”字与“纵使”可以表达多种复杂的文言关系,包括假设、让步、因果等。掌握这种搭配的使用方法,对于提高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6.以字与“即使”字的搭配而“即使”字则表示假设、条件或让步的意思,常用于引导状语从句。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句来具体分析“以”字与“即使”字的搭配用法。“以”字表示依据、根据的意思,引出说话人的见解,即认为这件事是可以做到的。“以”字表示手段、方法的意思,强调用智慧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力量。“以”字表示目的、结果的意思,表示用诚实的态度对待别人,最终能得到朋友的信任。“以”字表示比较、对照的意思,表示如果用恩德回报别人的恶意,那么应该如何回报别人的恩德呢?“即使”字表示假设、条件的意思,引出一个假设的条件,即明知道某事没有用处,但仍然要尝试去做。27.以字与“既已”字的搭配我们需要了解“以”字在文言文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以”字在文言文中主要用作介词、连词、动词等,表示原因、目的、方式等。“既已”是由“既”和“已”两个字组成的词组,其中“既”表示已经发生或完成的事情,“已”则表示完成状态。“既已”整体表示已经完成某事。当“以”字与“既已”字搭配使用时,通常表示一种因果关系或者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进一步说明。“既已决定,无以复改”,这里的“以”字表示因为、由于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既然已经决定,就没有什么可以改变的了”。“既已远去,无以追思”,这里的“以”字表示用来、可用于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因为已经远去,无法再追思”。在具体的语境中,“以”字与“既已”字的搭配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既已得志,可以安享”,这里的“以”字表示可以、能够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既然已经实现了自己的志向,就可以安心享受了”。“既已有成约,不宜轻负以食言”,这里的“以”字表示因为、由于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既然已经有了约定,就不应该轻易违背因为食言”。在具体语境中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这种搭配的含义,对于初学文言文者来说,一定要多多结合课本,不断培养自己的文言文语感能力,以达到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变通。此外还需多积累文言文词汇及句式结构等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理解并掌握文言文中虚词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以”字与“既已”字的搭配在文言文中具有一定的用法和特点。通过学习和积累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种搭配。28.以字与“既然”字的搭配在文言文中,“以”字常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形成具有特定意义的结构。“以”与“既然”的搭配便是其中一个有趣且实用的例子。“既然”在古文中通常表示“已经”或“已然”用于引出某种事实或情况。当“以”与“既然”它们可以构成一种表示原因、条件或依据的复句结构。“以”字还可以与“既然”构成表示处置、对待或结果的句子。《后汉书列女传》中记载:“既而收系狱,王怒稍解。”这里的“既而”表示时间上的承接,整个句子的意思是:随后将她逮捕并关押在监狱中,她的言辞机敏巧妙,王的气愤也稍微缓解了。“以”字与“既然”的搭配在文言文中具有丰富的表达功能,能够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地传达出复杂的思想和情感。29.以字与“既是”字的搭配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以吾观之,此乃天意也。”在这个句子中,“以吾观之”表示说话者的观点,而“既是天意也”则表示这个观点已经成为事实。这里的“以”字起到了连接两个分句的作用,使句子更加通顺。再举一个例子:“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对方的方法来对付对方。这里的“以”字表示采用、运用的意思,而“既是彼之道”则表示对方的方法。这样的搭配使得句子更加简洁明了。“以”字还可以与“既”字搭配使用,如“既已如此”。这里的“既已如此”表示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不再有其他选择。这种搭配常用于表达无奈或无可奈何的心情。30.以字与“安能”字的搭配在古代文言文中,“以”字与“安能”字的搭配使用,展现了丰富的语义内涵和语法功能。这种搭配通常出现在表达某种可能性或条件时,具有一种强烈的情感色彩和强烈的反问语气,用来强调一种强烈的主观情感和认知。这种组合具有反问和质问的语气,常用于表达一种强烈的反问或质疑。31.以字与“何以”字的搭配在文言文中,“以”字常与“何以”字搭配使用,形成独特的表达方式。当“以”字置于“何以”它通常表示“因为”或“用、因为”的意思。这种搭配可以追溯到《诗经》等古典文献,其中“何以”常用来询问原因或根据。在《诗经邶风谷风》中有“我有旨蓄,亦以御冬”的句子。这里的“何以”就是“因为”整句话的意思是“我有很多储备的食物,也是为了抵御冬天的寒冷”。“以”字与“何以”搭配还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用来询问原因或根据。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的“以备不虞,以伐无道”,这里的“何以”同样是“因为”整句话的意思是“用来防备意外的发生,用来讨伐不讲道义的人”。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以”字与“何以”搭配能产生丰富的表达效果,但在实际运用中,也需要根据语境和句意来选择合适的词语搭配,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以”字与“何以”字的搭配在文言文中具有特定的含义和用法,是古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通过深入了解这种搭配的特点和用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言文的魅力。32.以字与“何必”字的搭配我们来看一下“以”字的基本含义和用法。在文言文中,“以”字多用作介词,表示依据、根据、用、以及表示动作的手段等。“以”字还可以用作连词,表示原因、目的等。而“何必”则是一个副词,表示没有必要、不需要这样做的意思。表示不必如此做的原因或理由。例如:“以我之见,此事何必如此费神?”(依我之见,此事不必如此费心)。表示对某种观点或做法的质疑或反驳。例如:“他认为这样做可以节省时间,但我认为何必呢?”(他认为这样做可以节省时间,但我认为没有必要这样做)。表示劝诫或告诫对方不要这样做。例如:“你已经很累了,何必再为这件事操心呢?”(你已经很累了,没有必要再为这件事烦恼)。表示对某种情况或结果的无奈或无可奈何。例如:“既然如此,何必再争论下去呢?”(既然这样,没有必要再争论下去)。“以”字与“何必”字的搭配在文言文中常用于表达不必如此做的意思,既可以用来劝诫、反驳或质疑对方的观点,也可以用来表达对某种情况或结果的无奈或无可奈何。33.以字与“无从”字的搭配在古文言文中,“以”字常与“无从”构成一种特定的语义关系。“无从”表示没有途径或没有办法,与“以”常用来表达某种行为或状态因为没有适当的途径或方法而无法实现或进行。“吾欲以情告之,而无从也”,这里的“以情告之”表示想要用情感来告知某人,而“无从”则表示没有途径或方法来进行这样的告知。整句话的意思是,想要用情感来告知,但却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或途径。这种搭配体现了“以”字在引导方式、方法或途径上的作用,与“无从”突出了某种行为的受阻状态。在理解这类句子时,需要注意“以”字与“无从”的结合使用,理解其整体所表达的语义,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文言文的含义。34.以字与“无法”字的搭配在文言文中,“以”字常与“无法”字搭配使用,形成独特的表达方式。这种搭配往往具有强调或对比的语气,使句子更具表现力。当“以”字与“无法”通常表示某种行为、状态或条件是如此自然、理直气壮,以至于仿佛不需要任何法律、规则或限制。这里的“无法”并非真的指没有法律或规则,而是用来强调“以”字所引导的行为或状态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在古文中,我们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句子:“以故,多讼于有司。”这里的“以故”意味着因为某种原因或理由,导致了一系列的诉讼事件。而“多讼于有司”则进一步说明了这些诉讼是如何由于某种原因而产生的。“以”字与“无法”强调了诉讼的不可避免性和相关责任。“世以不得志于诸侯,以待其变。”“世以不得志于诸侯”表达了某人在世间未能实现其政治抱负的现状。而“归而修德,以待其变”则是他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变故而采取的行动。这里的“以”字与“无法”突显了他对于自身命运的无奈和对于未来的从容态度。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以”字与“无法”字搭配能产生强烈的表达效果,但在实际运用中,也需要根据语境和作者的表达意图来恰当选择和使用。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可能会导致句子意思的模糊或误解,在学习文言文时,应注重对“以”字与“无法”等虚词的准确理解和运用。35.以字与“难以”字的搭配我们来看一下“以”字的基本意义。在古代汉语中,“以”字有多种含义,如表示依据、根据、用、把等。而在文言虚词中,“以”字主要用作介词,表示手段、方法、条件等。我们来看一下“难以”字的基本意义。在古代汉语中,“难以”是一个副词,表示不容易、很困难的意思。在文言虚词中,“难以”通常用于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某种程度上的困难或不易实现。“以”字与“难以”字的搭配具体是如何使用的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例子来进行说明: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用力量来使别人服从。“以”字在这里表示手段、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