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单元大气变化的效应第3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学案鲁教版_第1页
2025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单元大气变化的效应第3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学案鲁教版_第2页
2025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单元大气变化的效应第3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学案鲁教版_第3页
2025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单元大气变化的效应第3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学案鲁教版_第4页
2025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单元大气变化的效应第3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学案鲁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8-第三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课标内容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学科核心素养]综合思维: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气压带、风带的空间分布、移动规律,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区域认知:对比南、北半球的气压中心的分布差异,比较东亚和南亚季风的差异。[学问体系导图]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气压带(1)概念:由于地球表面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辐射的不同,气温柔气流的运动状况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压区域,这些气压区域大致上平行于纬线呈带状分布,称为气压带。❶(2)七个气压带填写气压带的名称:A赤道低气压带,B和B′副热带高气压带,C和C′副极地低气压带,D和D′极地高气压带。2.风带(1)概念:地球近地面七个气压带之间,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的作用,在不同地区形成了呈带状分布的大气水平运动,称为风带。(2)填写风带名称①低纬地区:a.东北信风带,d.东南信风带。②中纬地区:b.盛行西风带(西南风),e.盛行西风带(西北风)。❷③高纬地区:c.极地东风带(东北风),f.极地东风带(东南风)。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移动缘由: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❸(2)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❶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根本缘由是凹凸纬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热力缘由形成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动力缘由形成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❷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而且气压带表现为高压、低压相间分布。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❸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移动幅度大约是10°。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与景观的影响1.气压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气压带形成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植被景观全年在赤道低气压带限制下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景观全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限制下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燥热干燥热带荒漠景观❹副极地低气压带限制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暖和而短促亚寒带针叶林景观极地高气压带限制冰原或者苔原气候酷寒干燥寒带冰原或者苔原景观2.风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1)信风:信风限制的地区,气候干燥,多荒漠景观。假如信风经过广袤的海洋和暖流,形成潮湿的气候;若信风遇到高大山地阻挡,会因地形抬升而形成丰沛的降水,如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与热带雨林景观。(2)西风:西风限制的大陆西岸地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欧洲西部。(3)极地东风:极地东风限制的地区,形成苔原气候与景观。3.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对气候的作用❹荒漠:通常指由于降水少或蒸发量大而引起的气候干燥、植被贫乏、环境荒芜之地。❺稀树草原具有旱生特征,草原上大部分为禾本科草类;一般高1~3米;草原上散布独生或簇生的乔木,其叶小而硬,树枝很厚,树干粗大,可贮存大量水分。❻常绿硬叶林植被特点:叶片常绿坚硬,常披茸毛或退化成刺,以适应夏季燥热少雨的气候。三、季风与季风气候1.季风的形成(1)凹凸气压中心①冬季: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亚洲高压(又称蒙古高压)切断,这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②夏季,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2)凹凸气压中心,最显著的影响--亚洲东部季风的形成冬季:亚洲高压与阿留申低压、赤道低压之间,形成偏北风。夏季:海洋上副热带高压势力增加,太平洋气流吹向陆地,形成东南风。❼(3)季风的成因①主要缘由--海陆热力差异太平洋与亚欧大陆之间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东部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当然青藏高原的隆升也加强了亚洲的季风。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西南季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❽❼我国东南地区为何能成为“回来沙漠带上的绿洲”?我国东南地区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夏季风和台风都从海洋上带来大量的降水。❽南亚夏季风形成的主要缘由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但仍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2.季风气候❾❾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东部,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南亚、中南半岛旁边,南半球没有这两种气候。考点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2024·全国卷Ⅱ)恩克斯堡岛(如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志向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缓缓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实行。据此回答下题。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想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获得信息】图中显示出恩克斯堡岛的经纬度位置,位于70°S~80°S。【尝试解答】D解析:由以上所获信息可知,该岛位于70°S~80°S,应受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限制,盛行东南风,由此可知五星红旗飘扬的主要方向是西北。三步法突破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依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详细风向。(如下图)2.抓“分布”--突破气压带、风带的位置推断(1)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旁边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2)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凹凸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3)推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视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3.抓“成因”--突破气压带形成(1)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温度高,则气压低;温度低,则气压高。a.赤道低气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b.极地高气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2)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上升,则气压低;气流下沉,则气压高。a.副热带高气压带:高空气流积累下沉而成。b.副极地低气压带:近地面暖空气被迫爬升(抬升)而成。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改变,如下图所示: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其位置随季节而改变。下图为某区域热带辐合带形成与云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①②③④处的风向分别是()A.西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北风B.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C.东风、北风、西北风、西南风D.东北风、东南风、西风、西风2.热带辐合带()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B.位置移动的根本缘由是气温改变C.影响的地区气候温柔D.影响的地区降水较多1.D2.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①②分别为北半球和南半球的低纬信风,③④分别为其高空风带,依据气压带和地转偏向力推断详细风向。①位于0°~15°N的近地面,处于东北信风带,风向是东北方向;②位于0°~15°S的近地面,处于东南信风带,风向是东南方向;③位于15°S高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最终吹西风;④位于15°N高空,最终吹西风。故选D项。第2题,图示辐合带为赤道低气压带,受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的影响,对于北半球而言,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对于南半球而言,夏季偏南,冬季偏北;位置移动的根本缘由是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影响;影响的地区主要是热带地区,气候燥热;受热带辐合带影响的地区,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备选题】南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气流汇合的地带称为热带辐合带,其主要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季风辐合带是指在北半球夏季,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相遇而形成的热带辐合带;信风辐合带是指东南信风干脆和越过赤道的东北信风相遇组成的辐合带。据此完成1、2题。世界某辐合带季节分布位置差异1.图示辐合带的主要分布区有()①东热带太平洋②北美地区③东南亚④热带印度洋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2.乙图所示季节()A.巴西高原草木枯萎、一派凋零B.天山冰雪带下限海拔降低C.海河径流量变大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增加1.C2.B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甲图中的辐合带是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相遇而形成的热带辐合带,即为季风辐合带,结合纬度可知,在这个纬度范围内,西南季风主要活跃在热带印度洋(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乙图中的辐合带是东南信风干脆和越过赤道的东北信风相遇组成的辐合带,即为信风辐合带,其位于10°S旁边,结合纬度范围可知,应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地区,主要是在热带印度洋地区,故C正确。东热带太平洋和北美地区并不具备形成热带辐合带的条件。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乙图是信风辐合带;赤道低气压带向南移,东北信风带越过赤道,因此乙图所示季节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巴西高原草木青绿、天山冰雪带下限海拔降低、海河径流量变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弱,B正确。考点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与景观的影响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有“风城”之称,下图示意惠灵顿的位置。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缘由。【获得信息】①惠灵顿位于40°S~60°S。②惠灵顿位于两岛之间。③该地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解析:由信息①可知该城市位于40°S~60°S,即南半球的西风带;由信息②可知,在峡谷处,会形成“狭管效应”,增大风速;由信息③可知依山面海,有利于风的深化。【尝试解答】①地处西风带,常年盛行偏西风;②两岛之间为海峡,风速加快;③依山面海,迎风。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与景观气压带、风带(成因)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景观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限制,气流上升,对流显著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森林高大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的热带雨林景观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限制,气流下沉,不利于云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燥热干燥热带荒漠景观副极地低气压带限制的地区,受极锋影响,雨、雪天气多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暖和而短促亚寒带针叶林景观极地高气压带限制的地区,太阳辐射弱,干冷气流下沉冰原或苔原气候酷寒干燥寒带冰原或苔原景观信风限制的地区,气流由副热带地区向赤道方向流淌,气温上升,水汽不易凝聚热带沙漠气候干燥少雨多荒漠景观终年受西风限制的大陆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柔潮湿、气温年较差小落叶阔叶林景观极地东风限制的地区,偏东风起源于极地高压区,性质干冷苔原气候全年寒冷、降水少苔原景观气压带、风带交替限制形成的气候与景观气压带、风带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景观赤道低气压带热带草原气候高温多雨,为湿季稀树草原景观信风带高温少雨,为干季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冬季温柔多雨常绿硬叶林景观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燥热干燥常见气候类型的推断1.依据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温度带;二是从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大陆东、中、西部);三是用地理坐标定位法比照气候分布模式图确定气候类型。2.依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依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判读时可遵循以下步骤: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详细见下表:步骤依据因素改变结论以形定位气温改变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状)北半球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状)南半球以温定带最冷(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15℃热带气候最冷月均温为0℃~15℃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为-15℃~0℃温带气候最热月均温<15℃寒带气候以水定型降水的季节安排(降水类型)年雨型(季节安排匀称)年降水量>2000mm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700~1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年降水量1500~2000mm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750~1000mm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800~1500mm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潮湿气候年降水量400~800mm温带季风气候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旱)年降水量300~1000mm地中海气候少雨型(终年少雨)年降水量<250mm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3.依据景观图及文字描述推断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区有不同的生物和土壤类型,因此在驾驭气候的形成和分布时,还应当驾驭该地的自然景观特征。依据文字描述或景观特征推断气候类型。如下图为热带草原景观的典型植被和动物。4.特别地区气候类型的推断(1)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2)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3)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有,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4)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5)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呈南北延长、南北更替的特征,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化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6)受寒流影响热带沙漠气候延长到赤道旁边。如南美洲秘鲁寒流沿岸。(7)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下图示意某国家西部海岸地区可欣赏“倒沙入海”的奇景: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海洋,滚滚沙流飞泻入海,上万只火烈鸟聚集在旁边的浅滩上。读图,完成1、2题。1.关于图示国家叙述正确的是()A.西部山脉抬升多地形雨B.海岸线曲折,多海湾C.首都选址的主要缘由是气候凉快D.该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2.“倒沙入海”奇景的形成缘由是()A.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B.源于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C.将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D.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1.C2.A解析: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限制,气候干燥。西部多沙漠并没有多雨,该国家沿海海岸线平直,位于非洲又多沙漠,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由图可知,等高线中部稀疏边缘密集,中部海拔在2000m以上,故气候比较凉快,所以选C。第2题,西部海岸因气候干旱多沙漠,又受东南信风影响盛行离岸风,才有了“倒沙入海”的奇景。【备选题】读世界某区域图(图Ⅰ)及图中甲、乙两城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Ⅱ),完成1、2题。1.甲、乙两城气候类型不同,但夏季降水均少,共同的缘由是()A.受冷高压限制 B.盛行下沉气流C.受信风限制 D.地处背风坡2.造成甲、乙两城冬季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C.地形 D.洋流1.B2.C解析:第1题,甲、乙两城气候类型虽然不同,但地理位置接近,都位于30°N~40°N大陆西岸,因此大气环流形势相同,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限制,故两城均少雨。副热带高气压带为动力因素形成的高气压带,为暖高压。近地面高压为下沉气流形成,也因此导致干燥少雨,故选择B。第2题,依据上题分析,甲、乙两城冬季均受西风带限制,但两城冬季降水量差异明显。据区域图分析,甲、乙两城河流流向不同,甲城旁边河流西流入海,乙城旁边河流东流入湖,表明甲、乙两城之间有分水岭,可能有山脉分布。即甲城冬季位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而乙城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故选择C。考点三季风与季风气候(2024·北京高考)下图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2)题。(1)据图推断()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2)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A.冬至B.小满C.夏至D.立秋【获得信息】①由图可知,北京的西北方向为高压中心。②甲地是一个强低压中心。③极地气压值在1020百帕左右。④90°E旁边形成高压中心。【尝试解答】(1)B(2)A解析:第(1)题,由信息①可知,北京风向应为西北风;由②可知,甲是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可能出现降水天气;极地虽然气温低,但气压值并不最高;台风中心气压值一般在950百帕以下,故热带太平洋洋面并没有形成台风。第(2)题,由④可知,90°E旁边形成了高压中心,即亚洲高压,可推断为冬至。海陆分布对气压中心形成的影响(1)1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2)7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印度洋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海陆热力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性质寒冷干燥暖和潮湿暖和干燥高温高湿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分布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地区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有利雨热同期不利旱涝、寒潮等灾难旱涝灾难澳大利亚北部的风向及成因(1)7月份,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属于东南信风。(2)1月份,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由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向左偏转而成。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1)雨带的形成: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陆地上的冷空气相遇,暖湿气流上升到冷空气之上,形成锋面雨带,雨带推移到哪里,哪里进入多雨时期。其未到达地区或离开地区则处于少雨的干旱时期。(2)锋面类型: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6月份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影响。(3)正常年份推移规律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6月:长江中下游形成梅雨;7~8月:雨季移至华北、东北;9月:雨带南撤;10月:雨季结束。(4)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的影响: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运行快,我国易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运行慢,我国易出现北旱南涝。读以北极为中心的世界区域的某月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1、2题。1.甲地的盛行风向是()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2.乙区域气压的形成缘由是()A.陆地区域此时气温较高B.海洋区域此时气温较低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低压切割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高压切割1.C2.D解析:第1题,图示中心为北极,结合图示经纬度可知,甲在亚欧大陆北部,高压中心北侧,应是蒙古高压北侧;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甲盛行西南风。第2题,乙在北太平洋上,冬季陆地温度低形成高压中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高压切割,副极地低气压带保留在海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备选题】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下图为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改变。读图,完成1、2题。1.图示时段,东亚地区()A.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B.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改变D.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固定的周期性改变2.据图推断我国东部季风区()A.夏季风逐年增加B.夏季风逐年减弱C.1961年华北地区降水偏少D.1980年江淮地区降水偏多1.C2.D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海陆热力差指数有正有负,不能说明陆温高或海温高;陆表与海表温度没有持续上升;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改变,但并不是固定的周期性改变。第2题,当海陆热力差指数为正时,夏季风较强,反之较弱;海陆热力差指数时正时负,说明夏季风时强时弱;1961年海陆热力差指数大且为正,夏季风强,影响北方时间长,说明华北地区降水偏多;1980年海陆热力差指数小且为负,说明夏季风弱,在南方停留时间长,江淮地区降水偏多。从古代的帆船时代,到现代的动力巨轮,在航行过程中,风向和天气,始终带来重要的影响。如何合理利用大气环流,是海洋航行面对的一大问题。【探究思路】[探究思路一]几百年前的北大西洋航行在南北纬30°旁边的海面上,风不常常来这儿做客,这可苦坏了古代的航海家和商人们,使他们不得不整星期地等候着顺风的到来。那时候,帆船除了装载货物外,还须要装运很多马匹,因为美洲大陆在被发觉前,那儿没有马。随着时间的消逝,马匹会因为缺少草料而死去,而马肉又吃不掉,没有别的方法,只好把马抛入大海给鱼吃。因此,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