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同步备课2024春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新教材同步备课2024春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新教材同步备课2024春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新教材同步备课2024春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新教材同步备课2024春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目标素养1.通过对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的学习,认识温室效应、碳循环以及影响碳循环的因素,培养综合思维2.通过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理解遏制全球变暖趋势的必要性,培养综合思维及人地协调观3.通过对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措施的学习,培养地理实践力知识概览一、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1.大气的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甲烷等

温室

气体可以强烈地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地球接收的太阳能不会马上散失掉,形成温室效应,对地球起到

保温

作用。

2.碳循环碳元素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岩石圈之间

迁移

、转化所构成的循环。

3.影响碳循环的因素(1)自然因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含量受自然界中碳循环过程

调控

。自然界的碳循环过程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的相对

稳定

(2)人为因素。①化石燃料的使用,将漫长

地质时期

固定的碳以二氧化碳等形式重新释放到大气中。

②森林砍伐和

焚烧

、农田开垦等土地利用的变化将陆地植被和土壤中的碳以二氧化碳等形式释放到大气中。

微思考1为什么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提示:人类通过使用化石燃料和改变土地利用两种方式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部分通过碳循环过程被海洋和陆地吸收,其余部分会在大气中长期停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二、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生存空间的丧失是

气候变化

对国家安全最为严重的影响。

2.加剧资源危机或自然灾害而影响国家安全(1)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水、耕地等

战略

资源的数量减少和稳定性降低。当某种资源的供给不能满足维持社会正常运转最低需求时,就会在国家内部出现资源危机。

(2)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威胁所付出的代价超过其

承受

能力时,可能引发经济或政治危机。

3.激化国家间的资源争端而影响国家安全当一个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资源危机时,可能引起国家间的

资源

争夺,进而引发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领域的矛盾,甚至导致武装冲突。

4.受其他国家波及而间接影响国家安全气候变化对某些国家造成的生存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等不利影响,通过

环境

难民、国际资源市场价格波动等途径传递到其他国家,间接威胁这些国家的国家安全。

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1.减缓措施主要包括减少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温室气体

吸收

两个方面。

2.适应措施以

趋利避害

为目标,根据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通过改变人类社会自身,降低全球变暖导致的不利影响或利用全球变暖带来的发展机遇。

3.国际合作(1)各国都要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公平原则”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采取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行动,特别是对全球变暖负主要责任的

发达

国家要率先减排,以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

(2)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变暖的主要

受害者

,但缺少应对全球变暖的资金和技术,需要通过国际合作获得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减排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保证,其他国家也应在

自愿

的基础上提供援助。

(3)各国需要通过在科学、经济和外交等多个领域的国际合作,减少对全球变化科学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协商解决各国对

减排

、适应与经济发展诉求的分歧,建立国际共同应对的机制。

微思考2为什么发达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肩负更大责任和义务?提示:发达国家有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去应对并做好灾后恢复工作;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无约束地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多数发达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仍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发达国家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有责任应对全球变化;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当承担主要义务。一

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与人类社会的影响重难归纳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2)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3)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对农业的影响。(2)对工业的影响。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因此全球变暖对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显著。如下图所示。(3)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020年2月28日,南极乌克兰科考站附近出现了成片的粉红色“西瓜雪”。“西瓜雪”是指被南极沿海的极地雪藻所含色素染成粉红色的雪。极地雪藻的耐寒性极强,在终年积雪的环境中,它们仍能存活。当雪在阳光照射下稍微有一点融化时,极地雪藻便会立即“从梦中醒来”,将原本白色的雪地染成红色。雪藻因细胞富含类胡萝卜素,可吸收蓝色和紫色光进行光合作用,在其集中分布的地方会形成一个个红色小凹坑。近年来,“西瓜雪”现象出现频率正在不断增加。推断“西瓜雪”现象出现频率不断增加反映的气候变化,并提出应对措施。提示:“西瓜雪”现象出现频率不断增加,说明两极冰盖与高山冰雪区气温超过0

℃的频率增加,反映了全球变暖。根本措施(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开发新能源,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产业;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适应措施(调整生产和生活方式,适应气候变化):调整工农业产业结构;加固沿海低地海岸堤坝。保障措施(全球动员):政府政策鼓励,公众参与;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暖问题。典例剖析全球变暖的影响有诸多方面,如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海平面的上升,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威胁人类健康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全球变暖对全球水资源产生的影响有(

)①全球变暖总体上会导致水资源的重新分布②基本没有影响③使沿海地区少雨,内陆多雨④使中纬度地区的国家和城市水资源更加短缺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C(2)全球变暖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有(

)①使东北增温,降水增加,利于农业生产②使华北、华中增温,降水减少,干旱加剧,不利于农业生产③使西北降水增加,气候湿润,利于农业生产④使华南、西南增温,降水增加,不利于农业生产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③④

D.①②D(3)下列关于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人类具有非常强的适应能力,所以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健康不会有太大的影响B.全球变暖只会对低纬度地区的人类健康产生影响C.全球变暖会增加疾病的发病率,还会使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D.全球变暖只会对高纬度地区的人类健康造成影响C解析:第(1)题,全球变暖会导致中纬度地区降水减少,水资源减少,低纬度与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总体上会导致水资源的重新分布,①④正确,故选C项。第(2)题,全球变暖使得东北增温,降水增加,利于农业生产,①正确;使华北、华中增温,降水减少,干旱加剧,不利于农业生产,②正确;使西北蒸发加剧,气候干旱,不利于农业生产,③错误;华南、西南增温,有利于农业生产,④错误。故选D项。第(3)题,全球变暖会导致疫病流行,影响人类健康,A项错误;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全球性的,B、D两项错误;全球变暖会增加疾病的发病率,还会使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C项正确。规律总结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原因分析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学以致用右图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字母A、B、C分别表示(

)A.海洋污染、海水入侵、全球变暖B.海水入侵、海洋污染、全球变暖C.全球变暖、海水入侵、海洋污染D.海水入侵、全球变暖、海洋污染(2)该海岸带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

B.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少C.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

D.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答案:(1)D

(2)B解析:第(1)题,超采地下水、引用水过量,会使地下水位下降,在内陆地区引起地面下沉,在沿海地区会引起海水入侵,故图中A为海水入侵;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进而引起海平面上升,故图中B为全球变暖;超标排放污水等,超出海水的自净能力,会引起海洋污染,故图中C为海洋污染。D项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海岸带侵蚀后退主要是由入海泥沙减少、海浪侵蚀加强及近岸泥沙减少造成的,B项正确。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是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的原因,A项错误;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是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C项错误;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故选B项。二

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重难归纳1.影响2.应对措施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制定的国际公约。公约在碳减排义务方面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近200个缔约方达成了《巴黎协定》。它是继《京都议定书》后第二份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该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中国在气候谈判中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为巴黎大会的成功召开作出了历史性贡献。(1)分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减缓措施主要有哪些。(2)分析应对全球变暖国际合作的原则是什么。提示:(1)主要包括减少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温室气体吸收两个方面。(2)“公平原则”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典例剖析“碳中和”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注:含预测数据

(1)实现“碳中和”的核心问题是(

)A.能源结构 B.减少排放C.人为抵消 D.收集封存(2)关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的相关做法,不正确的是(

)A.打造中西部地区新能源基地,调整能源消费结构B.摆脱对国际能源供给的依赖,提升国家能源安全C.加大清洁能源结构占比,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D.提高钢铁、铝和塑料等高耗能产品回收利用率答案:(1)A

(2)C解析:第(1)题,随着非化石能源占比的提高,碳排放数值明显降低,即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清洁能源的使用能够减少碳排放,是其中的核心;碳排放在总量上并没有减少,而是转化为可以处理的形式;“碳中和”核心上是能源进步,而非人为抵消;收集封存并不能实现“碳中和”。第(2)题,加大清洁能源结构占比,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不能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学以致用下图为2011—2015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是201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B.欧盟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呈减少趋势C.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减少D.世界二氧化碳总排放量急剧下降(2)关于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可信的是(

)A.北美洲暴雪天气增多

B.副热带地区降水增多C.昆仑山雪线逐年降低

D.内蒙古牧场面积扩大BA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坐标曲线变化可知,印度是201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最大、增长最多的国家;欧盟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是负值,呈减少趋势;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先增加,后减少,但始终为正值,说明排放量在增长;世界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仍是增长的。故B项正确。第(2)题,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引发极端天气现象。北美洲暴雪天气增多;副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气温升高,昆仑山雪线逐年上升;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内蒙古地区蒸发加重,缺水严重,牧场面积可能缩小。故A项正确。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太平洋岛国图瓦卢不得不面临国土被海水淹没的危险,图瓦卢居民正在撤出这块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生活的土地。据此完成1~3题。1.导致图瓦卢人失去国土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B.地球上空出现臭氧空洞,危及人类生存C.地壳在运动中不断下沉D.水土流失使人们丧失耕地A2.植被覆盖率的急剧下降可能直接导致的现象是(

)A.气候突然表现出干冷的特征

B.海平面上升C.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两极冰川融化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是造成图瓦卢人成为“环境难民”的重要原因B.地面下沉是导致图瓦卢举国搬迁的重要原因C.海水侵蚀海岸线致使海岛的陆地塌陷严重D.地震和海啸使海水不断上升从而淹没岛屿CA解析:第1题,图瓦卢是位于太平洋的群岛国家,海拔很低。由于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国土将被海水完全淹没,A项正确。臭氧空洞不会导致海平面上升,B项错误。图瓦卢人失去国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的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地壳在运动中不断下沉不是主要原因,C项错误。水土流失使人们丧失耕地,但不会导致海水吞没国土,D项错误。第2题,植被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植被覆盖率急剧下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C项正确。降水主要受大气环流影响,气温主要受纬度、海拔影响,A项错误。植被覆盖率急剧下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全球变暖,从而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所以二者和植被覆盖率的急剧下降不是直接相关,B、D两项错误。第3题,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是造成图瓦卢人成为“环境难民”的重要原因,A项正确。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未来中国海平面将继续上升,到2030年,全海域海平面上升幅度将达到80~130毫米。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有很大影响。据此完成4~5题。4.气候变化威胁我国的国土安全,主要表现在(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和岛屿B.极端天气增多,旱涝灾害增多C.冻土快速融化,影响青藏铁路运行安全D.加剧环境问题,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A5.气候变化威胁中国的生态安全,主要表现在(

)A.引发冰川扩张,加剧水资源短缺B.海洋赤潮灾害频发,影响养殖业C.湿地大面积萎缩退化,功能衰退D.生态移民增加,影响社会稳定C解析:第4题,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和岛屿,导致陆地面积减小,直接威胁我国国土安全。第5题,全球变暖,蒸发变强,导致湿地大面积萎缩退化,其生态功能严重衰退;气候变暖导致冰川面积萎缩;气候变化对海洋赤潮和生态移民的影响较小。气温距平是某时段气温与平均气温的差值,下图为1900—2016年中国地表气温距平统计图。读图,完成6~8题。6.图示时期我国地表气温变化特征为(

)A.持续降低

B.持续升高C.波动升高

D.波动降低7.该气温变化情况可能导致我国(

)A.水稻种植界线北移B.北方地区冬季消失C.各种农作物产量下降D.固态淡水资源增多CA8.为减缓这种气温变化趋势,下列措施正确的有(

)①禁止使用化石燃料②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③私家车出行④增加绿地面积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D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图示时期我国地表气温变化特征为波动升高,C项正确。第7题,水稻喜高温多雨,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因此气温波动升高会导致我国水稻种植界线北移,A项正确。我国北方四季的产生是地球公转的结果,图中100多年气温波动上升2

℃左右,不会导致北方地区冬季消失,B项错误。温度升高可延长全年生长期,对多年生作物以及热量条件不足的地区有利,而对生育期短的栽培作物来说又是不利的,C项错误。温度升高会加速冰川融化,导致固态淡水资源减少,D项错误。第8题,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大量燃烧矿物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