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智能化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_第1页
环保行业智能化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_第2页
环保行业智能化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_第3页
环保行业智能化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_第4页
环保行业智能化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保行业智能化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TOC\o"1-2"\h\u3031第1章引言 3285401.1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背景 3247001.2智能化废物处理技术概述 3164171.3方案目标与意义 313816第2章废物分类与预处理 4204962.1废物分类方法 484782.2废物预处理技术 4228882.3废物分类与预处理设备选型 520953第3章智能化废物分拣技术 5229193.1人工神经网络分拣技术 5124653.1.1人工神经网络结构 5238123.1.2人工神经网络训练方法 533943.1.3人工神经网络在废物分拣中的应用实例 5155703.2机器视觉分拣技术 534433.2.1机器视觉系统组成 6238213.2.2机器视觉分拣原理 6193223.2.3机器视觉分拣技术的应用实例 6172693.3传感器技术在废物分拣中的应用 6166213.3.1光电传感器 6191273.3.2金属探测器 6203393.3.3压力传感器 684233.3.4气体传感器 6316893.3.5其他传感器 629399第4章生物处理技术 7220814.1好氧堆肥技术 7294954.1.1好氧堆肥原理 791874.1.2好氧堆肥工艺流程 791224.1.3好氧堆肥设备与控制 7137764.2厌氧消化技术 7140694.2.1厌氧消化原理 722114.2.2厌氧消化工艺流程 7245034.2.3厌氧消化设备与控制 8214634.3微生物发酵技术 8128804.3.1微生物发酵原理 8126814.3.2微生物发酵工艺流程 8169924.3.3微生物发酵设备与控制 82312第五章物理处理技术 870365.1磁选分离技术 8314975.1.1磁选设备 8309965.1.2磁选工艺 9175465.2电力分离技术 9323435.2.1电力分离设备 9301065.2.2电力分离工艺 9302735.3筛分与重力分离技术 99365.3.1筛分技术 995475.3.2重力分离技术 9151145.3.3筛分与重力分离组合工艺 916713第6章化学处理技术 9291316.1焚烧技术 924226.1.1概述 9117966.1.2焚烧工艺及设备 1019946.1.3焚烧技术的优势与局限 10175736.2热解技术 1035926.2.1概述 10225806.2.2热解工艺及设备 10215396.2.3热解技术的优势与局限 10104166.3化学浸出技术 1027976.3.1概述 11229706.3.2化学浸出工艺及设备 1133806.3.3化学浸出技术的优势与局限 1120951第7章资源化利用技术 11273097.1金属回收技术 1182227.1.1火法冶炼技术 1190617.1.2湿法冶金技术 1111387.1.3电磁分离技术 11244647.2塑料再生技术 11221637.2.1物理回收技术 1238177.2.2化学回收技术 12108727.2.3再生复合材料技术 12297017.3纸张再生技术 12176307.3.1浮选法 128367.3.2螯合法 12186727.3.3生物酶法 12313007.4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242017.4.1厌氧消化技术 12317547.4.2好氧堆肥技术 12270497.4.3沼气发电技术 1379877.4.4生物油技术 135011第8章智能化控制系统 1317708.1数据采集与传输 13197558.1.1数据采集 1393508.1.2数据传输 13162038.2分布式控制系统 13283968.2.1系统架构 13309578.2.2功能 1315798.2.3关键技术 14150698.3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 14115118.3.1远程监控 14301538.3.2故障诊断 143813第9章环保产业政策与标准 14138359.1环保政策概述 14167909.2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相关标准 15211649.3政策对智能化废物处理的影响 158247第10章产业化与案例分析 15854410.1智能化废物处理产业化现状 162354710.2典型案例分析 161627410.3产业化前景与挑战 161267510.4发展策略与建议 16第1章引言1.1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背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废弃物产生量逐年增加,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废弃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废弃物等,若处理不当,将对土壤、水体和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威胁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为此,我国高度重视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废弃物处理行业的健康发展。1.2智能化废物处理技术概述智能化废物处理技术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手段,对废物处理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优化和调控的技术。其主要特点包括:高效、节能、环保、安全。智能化废物处理技术涵盖了废物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各个环节,旨在实现废物处理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1.3方案目标与意义本方案旨在针对我国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现状,提出一种环保行业智能化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具体目标如下:(1)提高废物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2)减少废物处理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3)推动废物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4)提升废物处理行业智能化水平,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本方案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助于缓解我国废弃物处理压力,提升环境保护水平;(2)促进废物处理行业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3)提高废物资源化利用效率,助力循环经济发展;(4)为全球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提供中国经验,提升国际影响力。第2章废物分类与预处理2.1废物分类方法废物分类是环保行业智能化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基础,合理的分类方法有助于提高废物处理效率及资源化利用率。废物分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按照废物来源分类:可分为生活废弃物、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等。(2)按照废物性质分类:可分为有机废物、无机废物、危险废物、放射性废物等。(3)按照废物形态分类:可分为固体废物、液体废物、气体废物等。(4)按照废物处理方式分类:可分为可回收废物、可生物降解废物、可焚烧废物、需安全处置废物等。(5)按照废物危害程度分类:可分为一般废物、危险废物、严控废物等。2.2废物预处理技术废物预处理是废物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废物体积、降低废物危害性、提高废物处理效率。废物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压实技术:通过物理方法压缩废物体积,降低运输和处置成本。(2)破碎技术:将大块废物破碎成小颗粒,便于进一步处理。(3)分选技术:根据废物性质,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将废物进行分离,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4)脱水技术:通过机械压榨、热蒸发等方法去除废物中的水分,降低废物体积。(5)稳定化技术:对危险废物进行处理,降低其危害性,便于安全处置。(6)生物预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废物,实现废物减量和资源化。2.3废物分类与预处理设备选型废物分类与预处理设备的选型直接影响到废物处理效果和成本。根据废物特性和处理要求,设备选型应考虑以下因素:(1)设备处理能力:根据废物产生量,选择合适的设备规模。(2)设备适应性:根据废物种类和性质,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设备。(3)设备稳定性:选择功能稳定、故障率低的设备,保证废物处理过程的连续性。(4)设备安全性:考虑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发生。(5)设备能耗和成本:选择节能、运行成本低的设备,降低废物处理成本。(6)设备操作和维护:选择操作简便、维护方便的设备,提高废物处理效率。根据以上原则,废物分类与预处理设备主要包括:压实机、破碎机、分选设备、脱水设备、稳定化设备、生物预处理设备等。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第3章智能化废物分拣技术3.1人工神经网络分拣技术人工神经网络作为一种模拟人脑神经元结构和工作原理的计算模型,在废物分拣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技术通过自我学习和调整,实现对废物特征的识别和分类。本节主要介绍人工神经网络在废物分拣中的应用及其优势。3.1.1人工神经网络结构人工神经网络主要由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组成。输入层接收废物特征信息,隐藏层进行特征提取和变换,输出层则实现废物分类。3.1.2人工神经网络训练方法常用的训练方法包括反向传播算法、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等。通过训练,神经网络可以不断优化权重和偏置,提高废物分拣的准确率。3.1.3人工神经网络在废物分拣中的应用实例以城市生活垃圾为例,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废物进行分类,实现对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的有效分拣。3.2机器视觉分拣技术机器视觉分拣技术是利用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方法对废物进行识别和分类的一种技术。本节主要介绍机器视觉分拣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废物分拣中的应用。3.2.1机器视觉系统组成机器视觉系统包括光源、图像传感器、图像处理器、执行器和控制单元等部分。光源提供合适的光照条件,图像传感器采集废物图像,图像处理器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执行器完成废物分拣动作。3.2.2机器视觉分拣原理机器视觉分拣通过对废物图像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判决等步骤,实现对废物的自动分拣。3.2.3机器视觉分拣技术的应用实例以废旧塑料瓶分拣为例,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对瓶子的大小、形状和颜色进行识别,从而实现废物的自动分类。3.3传感器技术在废物分拣中的应用传感器技术在废物分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为智能化废物分拣提供准确、实时的信息。本节主要介绍传感器在废物分拣中的应用。3.3.1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通过检测废物表面的反射光或透射光,实现对废物的检测和定位,广泛应用于废纸、塑料和金属等废物的分拣。3.3.2金属探测器金属探测器通过检测废物中的金属成分,实现对金属废物的识别和分拣,适用于电子废弃物等含有金属的废物处理。3.3.3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废物在输送过程中的压力变化,从而判断废物类型和大小,为废物分拣提供依据。3.3.4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废物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有害气体,有助于实现有害垃圾的快速识别和分拣。3.3.5其他传感器其他传感器如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也可应用于废物分拣过程,提高分拣效率和准确率。第4章生物处理技术4.1好氧堆肥技术好氧堆肥技术是一种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废物转化为稳定、腐殖质含量高的堆肥的方法。该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无害化程度高、资源化利用率高等优点。4.1.1好氧堆肥原理好氧堆肥过程主要包括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氧化作用和腐殖化作用。在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将有机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并通过氧化作用释放能量,促进堆肥温度升高,实现病原菌和虫卵的灭活。4.1.2好氧堆肥工艺流程好氧堆肥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预处理、堆肥发酵、熟化处理和后处理四个阶段。原料预处理包括筛分、破碎、混合等过程;堆肥发酵是核心环节,需控制好温度、湿度、氧气等条件;熟化处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堆肥品质,后处理包括筛分、包装等过程。4.1.3好氧堆肥设备与控制好氧堆肥设备主要包括翻抛机、输送带、筛分机、混合机等。为实现高效、稳定的堆肥过程,需对堆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氧气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4.2厌氧消化技术厌氧消化技术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有机废物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方法。4.2.1厌氧消化原理厌氧消化过程主要包括水解、酸化、产氢产乙酸和甲烷四个阶段。在厌氧条件下,微生物将有机废物分解产生挥发性脂肪酸,进而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4.2.2厌氧消化工艺流程厌氧消化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厌氧消化、气体净化和利用等环节。预处理包括破碎、筛分、调节pH等过程;厌氧消化是核心环节,需要控制好温度、pH、有机负荷等条件;气体净化和利用包括去除气体中的杂质、回收能量等。4.2.3厌氧消化设备与控制厌氧消化设备主要包括厌氧消化罐、搅拌装置、气体收集装置、气体净化装置等。为提高厌氧消化的效果和稳定性,需对消化过程中的温度、pH、有机负荷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4.3微生物发酵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废物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一种方法。4.3.1微生物发酵原理微生物发酵过程主要包括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合成作用和转化作用。通过调节发酵条件,可以促使微生物合成蛋白质、脂肪、多糖等生物制品。4.3.2微生物发酵工艺流程微生物发酵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预处理、发酵、提取和纯化等环节。原料预处理包括破碎、筛分、溶解等过程;发酵过程中需控制好温度、pH、溶氧等条件;提取和纯化是为了获得高纯度的生物制品。4.3.3微生物发酵设备与控制微生物发酵设备主要包括发酵罐、搅拌装置、温度控制装置、溶氧控制装置等。为提高发酵效果和产品质量,需对发酵过程中的温度、pH、溶氧等参数进行精确控制。本章主要介绍了生物处理技术中的好氧堆肥、厌氧消化和微生物发酵技术,这些技术在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废物特性、处理要求和资源化目标,选择合适的生物处理技术。第五章物理处理技术5.1磁选分离技术磁选分离技术是利用磁性物质在磁场中的磁力作用实现废物中磁性成分与非磁性成分的分离方法。该技术具有处理能力强、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等优点,在环保行业智能化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中占据重要地位。5.1.1磁选设备磁选设备主要包括永磁筒式磁选机、电磁筒式磁选机、盘式磁选机和悬浮磁选机等。各类磁选设备可根据废物特性和处理要求进行选择和应用。5.1.2磁选工艺磁选工艺主要包括干式磁选和湿式磁选。干式磁选适用于水分较低、磁性物质含量较高的废物,而湿式磁选则适用于水分较高、磁性物质含量较低的废物。5.2电力分离技术电力分离技术是利用电能对废物中的导电性物质进行分离的方法。该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设备占地面积小、操作简便等优点。5.2.1电力分离设备电力分离设备主要包括高压静电分离机和电晕电场分离机等。这些设备通过产生高压静电场或电晕电场,使废物中的导电性颗粒带电并在电场力作用下实现分离。5.2.2电力分离工艺电力分离工艺主要包括干式和湿式两种。干式电力分离适用于干燥废物,而湿式电力分离则适用于含水分较高的废物。5.3筛分与重力分离技术筛分与重力分离技术是利用物料粒径和密度差异实现废物分离的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投资低等优点。5.3.1筛分技术筛分技术通过振动筛、滚筒筛等设备对不同粒径的废物进行分离。根据废物特性,筛分设备可分为线性振动筛、圆振动筛、概率筛等。5.3.2重力分离技术重力分离技术主要利用物料密度差异,在重力场中实现废物分离。常见的重力分离设备有沉降槽、离心沉降机等。5.3.3筛分与重力分离组合工艺在实际应用中,筛分与重力分离技术可组合使用,以实现更高效的废物处理。组合工艺可根据具体废物特性和处理要求进行优化调整,提高废物处理效果。第6章化学处理技术6.1焚烧技术6.1.1概述焚烧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废物处理方法,通过高温氧化作用,实现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在环保行业,焚烧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等处理领域。6.1.2焚烧工艺及设备焚烧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焚烧、尾气处理和灰渣处理四个阶段。预处理阶段包括废物分选、破碎、干燥等步骤;焚烧阶段通过高温氧化废物,实现减量和无害化;尾气处理阶段采用多种方法去除焚烧产生的污染物;灰渣处理阶段则对焚烧后的残渣进行稳定化和资源化利用。焚烧设备主要包括回转窑、流化床、固定床等。不同类型的焚烧设备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废物处理。6.1.3焚烧技术的优势与局限焚烧技术的优势在于处理能力强、废物减量效果显著、无害化程度高。但是焚烧过程可能产生二噁英、重金属等污染物,对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运行成本也相对较高。6.2热解技术6.2.1概述热解技术是指在无氧或微氧条件下,将废物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分解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产物的过程。热解技术具有废物处理彻底、资源化程度高等优点。6.2.2热解工艺及设备热解工艺主要包括预热、热解、冷却和产品分离四个阶段。预热阶段将废物加热至热解温度;热解阶段废物分解产生气体、液体和固体产物;冷却阶段将热解产物冷却至室温;产品分离阶段则对热解产物进行分离和提纯。热解设备主要包括旋转炉、流化床、固定床等。不同设备的热解效果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6.2.3热解技术的优势与局限热解技术的优势在于废物处理彻底、资源化程度高,且相比焚烧技术,污染物排放较少。但是热解技术对废物类型和性质有一定要求,且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6.3化学浸出技术6.3.1概述化学浸出技术是利用化学溶剂将废物中的有价值成分提取出来,实现废物资源化的一种方法。该技术适用于处理含有金属、稀有金属等有价值成分的废物。6.3.2化学浸出工艺及设备化学浸出工艺主要包括浸出、固液分离和溶剂再生三个阶段。浸出阶段利用化学溶剂将废物中的有价值成分溶解;固液分离阶段将浸出液与固体废物分离;溶剂再生阶段对浸出液进行处理,回收溶剂和有价值成分。化学浸出设备主要包括浸出反应器、固液分离设备、溶剂再生设备等。根据废物类型和浸出工艺,可选择不同类型的设备。6.3.3化学浸出技术的优势与局限化学浸出技术的优势在于废物资源化程度高,有利于有价值成分的回收和利用。但是该技术对化学溶剂的选择和再生要求较高,且可能产生二次污染。化学浸出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也较高。第7章资源化利用技术7.1金属回收技术金属回收技术是环保行业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减少资源浪费和缓解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介绍如下几种金属回收技术:7.1.1火法冶炼技术火法冶炼技术是指通过高温加热的方式将金属从废物中分离出来。主要包括熔炼、精炼等过程,适用于处理含铜、铅、锌等金属的废物。7.1.2湿法冶金技术湿法冶金技术是利用化学方法从废物中提取金属的一种方法。该技术具有处理能力大、回收率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适用于处理含金、银、铜等金属的废物。7.1.3电磁分离技术电磁分离技术是利用电磁力将金属和非金属分离的一种方法。该技术具有处理速度快、回收率高、设备简单等特点,适用于处理废电线电缆、废旧家电等。7.2塑料再生技术塑料再生技术是将废弃塑料制品经过一系列处理,使其重新具备使用价值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7.2.1物理回收技术物理回收技术是通过机械破碎、清洗、干燥等工艺,将废弃塑料重新加工成颗粒料,用于生产新的塑料制品。7.2.2化学回收技术化学回收技术是通过热解、催化裂解等方法将废弃塑料分解成单体或其他低分子化合物,再用于生产新的塑料或其他化工产品。7.2.3再生复合材料技术再生复合材料技术是将废弃塑料与其他材料(如木材、纤维等)混合,通过挤出、压延等工艺生产出新的复合材料。7.3纸张再生技术纸张再生技术是将废纸经过一系列处理,使其重新成为可用纸浆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7.3.1浮选法浮选法是利用废纸中的纤维与填料、胶粘物等杂质在水中表面张力不同的特点,通过添加浮选剂使纤维与杂质分离。7.3.2螯合法螯合法是利用金属离子与废纸中的胶粘物发生螯合反应,使其从纤维表面脱落,从而提高纸浆质量。7.3.3生物酶法生物酶法是利用生物酶的专一性选择性地分解废纸中的杂质,提高纸浆的白度和强度。7.4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能源、肥料等资源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7.4.1厌氧消化技术厌氧消化技术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有机废弃物分解成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实现能源回收。7.4.2好氧堆肥技术好氧堆肥技术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化利用。7.4.3沼气发电技术沼气发电技术是将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实现有机废弃物能源的充分利用。7.4.4生物油技术生物油技术是利用热解、催化等方法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生物油,作为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第8章智能化控制系统8.1数据采集与传输智能化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中,数据采集与传输是关键环节。本节主要介绍废物处理过程中数据采集与传输的技术手段和应用。8.1.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主要包括对废物处理设备运行状态、环境参数、废物成分及处理效果等方面的信息采集。采用传感器、仪器仪表等设备,对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8.1.2数据传输数据传输采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废物处理现场与监控中心之间的信息交互。通过构建稳定、高效的数据传输网络,保证数据的实时、可靠传输。8.2分布式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是智能化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主要介绍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架构、功能和关键技术。8.2.1系统架构分布式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由多个控制单元组成。各控制单元之间通过网络连接,实现数据共享和协调控制。8.2.2功能分布式控制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功能:(1)实时监控:对废物处理设备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设备正常运行;(2)参数调节:根据废物处理需求,自动调整设备运行参数;(3)故障诊断: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及时发觉问题并报警;(4)优化控制:结合过程数据和专家知识,实现废物处理过程的优化控制。8.2.3关键技术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1)控制算法: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提高废物处理过程的控制效果;(2)通信技术:构建高速、可靠的通信网络,实现各控制单元之间的数据交互;(3)数据处理与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为优化控制提供支持。8.3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是智能化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的重要保障。本节主要介绍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的技术手段和应用。8.3.1远程监控远程监控系统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实现对废物处理现场的实时监控。监控中心可以远程查看设备运行状态、环境参数等信息,便于管理人员及时了解现场情况。8.3.2故障诊断故障诊断系统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实现对潜在故障的预警和诊断。故障诊断技术包括:(1)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建立设备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匹配实现故障诊断;(2)基于数据的故障诊断:利用历史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3)专家系统:结合专家经验和规则,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通过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可以有效提高废物处理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降低运维成本。第9章环保产业政策与标准9.1环保政策概述环保政策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提高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在环保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些政策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环保税收政策、绿色金融政策等。这些政策为智能化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9.2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相关标准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标准是指导和规范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据。我国已发布了一系列与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废物分类与标识:明确了各类废物的分类、标识及处理要求,为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基础。(2)废物处理技术规范:规定了废物处理的技术要求、设备功能、操作规程等,以保证废物处理过程的环保、高效、安全。(3)资源化利用产品标准: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