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器售后服务及维修操作规程_第1页
家用电器售后服务及维修操作规程_第2页
家用电器售后服务及维修操作规程_第3页
家用电器售后服务及维修操作规程_第4页
家用电器售后服务及维修操作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用电器售后服务及维修操作规程TOC\o"1-2"\h\u6589第一章家用电器售后服务概述 367041.1售后服务定义及重要性 3268341.1.1售后服务定义 3319771.1.2售后服务重要性 4125061.1.3售后服务政策 4132731.1.4售后服务标准 416408第二章售后服务流程 5180671.1.5售后服务申请 5124641.1.6售后服务登记 5153911.1.7派单 5136141.1.8调度 6199321.1.9进度跟踪 6139411.1.10进度反馈 627185第三章维修操作基本要求 7138461.1.11维修人员资质要求 7199841.1.12维修人员培训 7164671.1.13维修工具 7295371.1.14维修设备 7213501.1.15维修场所 8173391.1.16维修环境 83516第四章故障诊断与处理 8148901.1.17启动故障 8172171.1.18运行故障 8132561.1.19控制故障 8230381.1.20安全故障 8282731.1.21启动故障原因 842311.1.22运行故障原因 8281341.1.23控制故障原因 994951.1.24安全故障原因 97791.1.25启动故障处理 9190171.1.26运行故障处理 9200161.1.27控制故障处理 9324581.1.28安全故障处理 97296第五章维修操作规程 9183041.1.29维修人员资质 9169081.1.30维修工具准备 1020341.1.31维修配件准备 10238221.1.32安全防护措施 10212461.1.33维修资料准备 1052031.1.34故障诊断 1077031.1.35维修方案制定 10127851.1.36维修实施 10214121.1.37维修记录 10175871.1.38功能检查 11259191.1.39功能检查 1115061.1.40安全检查 11176221.1.41用户验收 11282421.1.42维修资料归档 119222第六章家用电器维修安全操作 11319661.1.43目的与意义 1149081.1.44安全意识培养内容 114361.1.45安全防护设施 1297131.1.46安全操作规程 1274641.1.47应急处理 12126501.1.48报告 1221983第七章维修费用与结算 1261441.1.49人工费用 1324491.1.50材料费用 13311551.1.51设备费用 13216931.1.52其他费用 1349941.1.53维修费用计算 13125351.1.54维修费用报价 13120251.1.55结算方式 13181131.1.56结算流程 14192451.1.57特殊情况处理 145900第八章售后服务满意度调查与改进 14129841.1.58问卷调查法 144611.1.59访谈法 1436941.1.60神秘顾客法 1467441.1.61数据分析法 15171241.1.62问卷调查分析 15325961.1.63访谈法分析 1558861.1.64神秘顾客法分析 15234261.1.65数据分析 15215361.1.66优化服务流程 1576121.1.67提升服务质量 15216861.1.68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15106991.1.69强化用户沟通 1623600第九章售后服务信息管理 1643581.1.70信息收集 16111721.1.71信息整理 1663631.1.72信息分析 1683691.1.73信息利用 17180961.1.74信息安全 17226221.1.75信息保密 179152第十章售后服务培训与提升 17240711.1.76培训内容 18166021.1产品知识培训:包括家用电器的产品功能、使用方法、维护保养等基础知识,以及新产品的推广与介绍。 18283101.2售后服务理念培训:强调售后服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 183081.3服务技能培训:包括沟通技巧、故障判断、维修技能、客户满意度提升等方面。 18231921.4企业文化与团队精神培训:强化企业价值观,提高团队凝聚力。 18114331.4.1培训方法 1897112.1理论培训:通过专业讲师授课、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使员工掌握售后服务相关理论知识。 1833582.2实操培训:结合实际操作,让员工在模拟场景中练习服务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18149042.3内部交流:定期组织内部经验分享会,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18143132.4外部培训:选拔优秀员工参加行业培训、研讨会等活动,拓宽视野,提升专业素质。 18268952.4.1评估指标 18274841.1培训参与度:评估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 1896991.2培训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满意度。 18271261.3培训效果转化:评估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培训知识、技能的情况。 18232861.3.1评估方法 18183682.1定期评估:在培训结束后,对培训效果进行定期评估,了解员工掌握程度。 1870902.2长期跟踪:对员工在培训后的工作表现进行长期跟踪,评估培训成果。 189882.3绩效考核:将培训成果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培训。 18180622.3.1团队建设 19223601.1建立健全售后服务团队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 19314961.2培养团队成员的团队精神,增强团队凝聚力。 19111971.3加强团队沟通与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19113951.3.1团队提升 19324992.1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1984602.2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团队整体素质。 19264832.3引入先进技术与管理方法,提升团队竞争力。 19254282.4开展团队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激发团队活力。 19第一章家用电器售后服务概述1.1售后服务定义及重要性1.1.1售后服务定义售后服务,是指在商品销售后,为保障消费者权益,保证商品正常使用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商家向消费者提供的各种服务。家用电器售后服务,特指针对家用电器产品在销售后所提供的维修、保养、咨询等一系列服务。1.1.2售后服务重要性(1)提高消费者满意度:优质的售后服务可以增强消费者对商品的信任,提高消费者满意度,从而促进再次购买和口碑传播。(2)保障消费者权益:售后服务是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保障,通过售后服务,消费者可以保证家用电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3)增强品牌形象:良好的售后服务有助于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树立良好的口碑,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4)促进产品改进:售后服务过程中,企业可以收集消费者反馈意见,发觉产品存在的不足,进而对产品进行优化和改进。(5)提升企业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质的家用电器售后服务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吸引更多消费者。第二节售后服务政策与标准1.1.3售后服务政策(1)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企业应遵循国家有关售后服务的规定,保证消费者权益得到保障。(2)强化售后服务体系建设:企业应建立健全售后服务体系,包括维修服务、客户咨询、投诉处理等。(3)提高售后服务人员素质:企业应加强对售后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4)优化服务流程:企业应不断优化售后服务流程,简化手续,提高服务效率。1.1.4售后服务标准(1)服务时效:企业应在规定时间内响应消费者售后服务需求,保证问题得到及时解决。(2)服务质量:企业应保证售后服务质量,保证维修、保养等服务符合国家标准。(3)服务态度:企业应注重售后服务态度,以热情、耐心、专业的态度对待消费者。(4)服务范围:企业应明确售后服务范围,包括维修、保养、咨询等服务项目。(5)服务承诺:企业应向消费者承诺售后服务质量,保证消费者权益得到保障。(6)服务反馈:企业应建立健全售后服务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消费者意见,持续改进服务质量。第二章售后服务流程第一节售后服务申请与登记1.1.5售后服务申请(1)用户在购买家用电器后,若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或需要维修,可通过以下途径提出售后服务申请:(1)拨打售后服务电话;(2)登录官方网站或移动应用,在线提交申请;(3)前往指定售后服务网点。(2)用户在申请售后服务时,需提供以下信息:(1)产品型号、序列号;(2)购买日期、购买凭证;(3)故障现象及用户联系方式。1.1.6售后服务登记(1)售后服务工作人员在接到用户申请后,应及时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1)用户姓名、联系方式;(2)产品型号、序列号;(3)购买日期、购买凭证;(4)故障现象、申请时间。(2)登记完成后,工作人员应将申请信息录入售后服务管理系统,以便于后续派单与调度。第二节售后服务派单与调度1.1.7派单(1)售后服务管理系统根据用户申请信息,自动派单,派单内容包括:(1)用户姓名、联系方式;(2)产品型号、序列号;(3)故障现象;(4)预约上门时间。(2)工作人员根据派单信息,安排售后服务人员上门服务。1.1.8调度(1)售后服务人员接到派单后,应及时与用户取得联系,确认上门服务时间。(2)售后服务人员需按照公司规定,携带必要的维修工具和备件,准时上门服务。(3)调度人员应对售后服务人员的上门服务情况进行跟踪,保证服务质量。第三节售后服务进度跟踪1.1.9进度跟踪(1)售后服务进度跟踪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售后服务人员上门时间;(2)维修过程及结果;(3)用户满意度调查。(2)进度跟踪方式:(1)售后服务人员现场记录;(2)用户反馈;(3)售后服务管理系统。1.1.10进度反馈(1)售后服务人员应在维修完成后,及时将维修结果及进度反馈给用户。(2)进度反馈内容包括:(1)维修原因;(2)维修措施;(3)维修结果;(4)后续使用建议。(3)售后服务人员应主动询问用户满意度,并记录在案。(4)售后服务管理部门定期对进度反馈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以优化售后服务流程。第三章维修操作基本要求第一节维修人员资质与培训1.1.11维修人员资质要求(1)维修人员应具备初中及以上学历,具备一定的电子、机械、制冷等相关专业知识。(2)维修人员应持有相应的维修资格证书,如家电维修工程师、制冷维修工等。(3)维修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服务意识和责任心。1.1.12维修人员培训(1)入职培训:维修人员入职后,应接受公司组织的岗前培训,了解公司文化、服务理念、维修操作规程等。(2)在职培训:维修人员应定期参加公司组织的在职培训,提高维修技能、更新知识,保证维修质量。(3)技能考核:维修人员应定期参加技能考核,以检验维修技能水平,促进技能提升。第二节维修工具与设备1.1.13维修工具(1)维修工具应包括扳手、螺丝刀、钳子、剥线钳、万用表等常用工具。(2)维修工具应保持清洁、整齐,避免损坏或丢失。(3)维修人员应熟悉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保证维修过程中安全、高效。1.1.14维修设备(1)维修设备应包括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维修设备。(2)维修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保证设备功能稳定。(3)维修人员应掌握各种设备的操作方法,遵循设备使用规程,保证维修质量。第三节维修场所与环境1.1.15维修场所(1)维修场所应选择在交通便利、环境整洁的区域。(2)维修场所应具备充足的照明,保证维修操作的安全性。(3)维修场所应设置维修操作台,便于维修人员摆放工具、设备进行维修。1.1.16维修环境(1)维修环境应保持清洁、整齐,避免灰尘、油污等影响维修质量。(2)维修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保证维修过程中有害气体排放达标。(3)维修场所应设置必要的消防设施,保证维修过程中的安全。维修场所与环境应定期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保证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第四章故障诊断与处理第一节故障类型识别1.1.17启动故障启动故障是指家用电器在开启过程中无法正常启动的现象。这类故障可能表现为无法开机、开机无反应、启动缓慢等。1.1.18运行故障运行故障是指家用电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这类故障可能表现为运行不稳定、噪音异常、异味、过热等。1.1.19控制故障控制故障是指家用电器在控制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这类故障可能表现为按键失灵、显示屏闪烁、功能异常等。1.1.20安全故障安全故障是指家用电器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对用户造成安全隐患的现象。这类故障可能表现为漏电、短路、起火等。第二节故障原因分析1.1.21启动故障原因(1)电源线路故障:电源线损坏、插头接触不良等。(2)开关故障:开关损坏、接触不良等。(3)控制电路故障:控制电路元件损坏、线路短路等。1.1.22运行故障原因(1)电机故障:电机损坏、轴承磨损等。(2)传动系统故障:传动带磨损、齿轮损坏等。(3)热保护系统故障:热保护元件损坏、温度传感器失灵等。1.1.23控制故障原因(1)控制面板故障:按键损坏、显示屏损坏等。(2)控制电路故障:控制电路元件损坏、线路短路等。1.1.24安全故障原因(1)电源线路故障:电源线损坏、插头接触不良等。(2)电器元件故障:元件老化、短路等。(3)安全防护装置故障:防护装置损坏、失灵等。第三节故障处理方法1.1.25启动故障处理(1)检查电源线路:检查电源线是否损坏,插头接触是否良好。(2)检查开关:更换损坏的开关,修复接触不良的开关。(3)检查控制电路:更换损坏的元件,修复线路短路。1.1.26运行故障处理(1)检查电机:更换损坏的电机,修复轴承磨损。(2)检查传动系统:更换磨损的传动带,修复齿轮损坏。(3)检查热保护系统:更换损坏的热保护元件,修复温度传感器失灵。1.1.27控制故障处理(1)检查控制面板:更换损坏的按键,修复显示屏损坏。(2)检查控制电路:更换损坏的元件,修复线路短路。1.1.28安全故障处理(1)检查电源线路:检查电源线是否损坏,插头接触是否良好。(2)检查电器元件:更换老化、短路的元件。(3)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更换损坏、失灵的防护装置。第五章维修操作规程第一节维修前准备1.1.29维修人员资质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资格认证,以保证维修服务的质量和安全。1.1.30维修工具准备(1)根据维修对象,提前准备相应的维修工具,包括通用工具和专用工具。(2)保证所有工具干净、完好,无损坏,以保证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1.1.31维修配件准备(1)根据维修需求,提前准备相应的配件,包括原厂配件和替代配件。(2)配件应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保证符合产品标准。1.1.32安全防护措施(1)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作业前,应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等。(2)保证维修现场安全,如切断电源、气源等,避免意外的发生。1.1.33维修资料准备(1)提前了解维修对象的产品型号、故障现象等信息,以便查阅相关维修资料。(2)准备产品说明书、电路图、维修手册等资料,以指导维修工作。第二节维修操作步骤1.1.34故障诊断(1)维修人员应根据故障现象,结合产品说明书和电路图,对故障原因进行初步判断。(2)通过询问用户、观察、检测等方法,进一步确定故障部位和原因。1.1.35维修方案制定(1)根据故障诊断结果,制定合理的维修方案。(2)维修方案应包括维修项目、维修方法、所需配件等。1.1.36维修实施(1)按照维修方案,进行维修操作。(2)维修过程中,应遵循维修操作规程,保证维修质量。1.1.37维修记录(1)维修人员应在维修过程中,详细记录维修操作步骤、更换配件等信息。(2)维修记录作为维修档案,以便日后查询和追溯。第三节维修后检查与验收1.1.38功能检查(1)维修完成后,应对产品进行功能检查,保证各项功能正常。(2)检查产品外观,保证无损坏、划痕等。1.1.39功能检查(1)对产品进行功能测试,保证达到产品标准。(2)检查产品噪音、振动等指标,保证符合要求。1.1.40安全检查(1)检查维修后的产品安全功能,如绝缘功能、漏电保护等。(2)保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存在安全隐患。1.1.41用户验收(1)维修完成后,向用户介绍维修情况,包括维修项目、更换配件等。(2)请用户对维修效果进行验收,保证用户满意。1.1.42维修资料归档(1)将维修记录、验收报告等资料归档,以备日后查询。(2)建立维修档案,方便对维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第六章家用电器维修安全操作第一节安全意识培养1.1.43目的与意义家用电器维修工作中,安全意识的培养。提高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有助于预防的发生,保障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1.1.44安全意识培养内容(1)强化安全观念:维修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将安全放在首位,形成安全意识。(2)安全知识学习:维修人员应不断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素养。(3)安全技能培训:通过实际操作演练,使维修人员熟练掌握安全操作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4)安全意识宣传:通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制作宣传栏等形式,加大安全意识宣传力度。第二节安全防护措施1.1.45安全防护设施(1)配备安全防护设备:如绝缘手套、绝缘鞋、防护眼镜等,保证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工作时具备足够的防护。(2)安全警示标识:在维修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提醒维修人员注意安全事项。(3)定期检查维修设备:保证设备功能良好,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安全。1.1.46安全操作规程(1)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维修:维修人员应严格按照维修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步骤。(2)保持维修现场整洁:维修现场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因物品摆放不当导致安全。(3)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在进行维修工作时,维修人员应做好个人安全防护,保证自身安全。第三节应急处理与报告1.1.47应急处理(1)发生时,维修人员应保持冷静,迅速采取措施,防止扩大。(2)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如遇严重情况,立即拨打急救电话。(3)保护现场,防止原因扩散,为后续调查提供依据。1.1.48报告(1)发生后,维修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内向公司负责人报告,说明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损失情况。(2)公司负责人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按照报告程序进行。(3)对原因进行调查,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再次发生。通过加强安全意识培养、实施安全防护措施以及做好应急处理与报告,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家用电器维修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证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七章维修费用与结算第一节维修费用构成1.1.49人工费用(1)维修人员工资:包括维修工人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技能工资等。(2)维修人员福利:包括维修工人的社会保险、公积金、加班费等。1.1.50材料费用(1)维修备件:包括原厂配件、替代配件、通用配件等。(2)辅助材料:包括维修过程中使用的辅助材料,如螺丝、胶水、清洗剂等。1.1.51设备费用(1)维修设备:包括检测设备、维修工具、测试仪器等。(2)设备折旧:按设备的使用年限、折旧率计算。1.1.52其他费用(1)交通费用:维修人员往返维修现场所产生的交通费用。(2)通讯费用:维修人员与客户、公司之间的通讯费用。(3)管理费用:包括公司管理维修业务的各项费用,如人员培训、业务宣传等。第二节维修费用计算与报价1.1.53维修费用计算(1)人工费用:根据维修工人的工资水平、工时计算。(2)材料费用:根据维修备件和辅助材料的实际成本计算。(3)设备费用:根据设备折旧、使用频率等计算。(4)其他费用:根据实际情况计算。1.1.54维修费用报价(1)维修费用报价应遵循公平、合理、透明的原则,保证客户权益。(2)报价单应详细列明各项费用构成,便于客户了解维修成本。(3)报价单应在维修前提供给客户,经客户确认后进行维修。第三节维修费用结算1.1.55结算方式(1)现金结算:客户在维修完成后,以现金方式支付维修费用。(2)银行转账:客户在维修完成后,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维修费用。(3)第三方支付:客户在维修完成后,通过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维修费用。1.1.56结算流程(1)维修完成后,维修人员应向客户提供维修费用结算单。(2)客户确认维修费用无误后,按照约定的结算方式支付维修费用。(3)维修人员收到维修费用后,应在结算单上签字确认。(4)维修公司财务部门对维修费用进行核算,保证结算准确无误。1.1.57特殊情况处理(1)若客户对维修费用有异议,维修公司应认真听取客户意见,及时核实维修费用构成,给予合理解释。(2)若维修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导致维修费用发生变化,维修公司应与客户协商,重新计算维修费用。(3)若客户在维修完成后未支付维修费用,维修公司有权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客户责任。第八章售后服务满意度调查与改进第一节满意度调查方法1.1.58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收集售后服务满意度数据的主要手段。我们设计了一份包含多个维度的问卷,包括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效果等方面。问卷采用likert五级量表,要求用户对各个维度进行评分,从而全面了解用户对售后服务的满意度。1.1.59访谈法访谈法是通过与用户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用户对售后服务的需求和期望。访谈内容主要围绕用户在售后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议和意见展开,以便从用户角度发觉服务中的不足之处。1.1.60神秘顾客法神秘顾客法是指由公司内部或第三方人员模拟真实用户,对售后服务进行暗访,从而了解服务过程中的真实情况。该方法有助于发觉服务中的问题,为改进提供依据。1.1.61数据分析法通过收集售后服务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如服务响应时间、服务完成率、用户投诉率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估售后服务的整体水平。第二节调查结果分析1.1.62问卷调查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数据,计算各维度的平均得分,分析用户对售后服务的整体满意度。同时对各个维度的得分进行排序,找出用户满意度较高的环节和满意度较低的环节。1.1.63访谈法分析整理访谈内容,总结用户在售后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改进服务提供方向。1.1.64神秘顾客法分析整理神秘顾客暗访报告,对发觉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找出服务过程中的薄弱环节。1.1.65数据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售后服务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与预设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第三节服务改进措施1.1.66优化服务流程(1)缩短服务响应时间,提高服务效率。(2)完善服务流程,保证服务质量。(3)加强内部沟通,提高服务协同性。1.1.67提升服务质量(1)增加服务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技能。(2)引入智能化服务工具,提高服务准确性。(3)定期对服务人员进行绩效评估,激励优秀员工。1.1.68完善售后服务体系(1)建立健全售后服务管理制度,保证服务规范。(2)加强售后服务网络建设,提高服务覆盖范围。(3)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持续改进服务质量。1.1.69强化用户沟通(1)建立用户反馈渠道,及时了解用户需求。(2)加强与用户的互动,提高用户参与度。(3)定期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了解用户满意度变化。第九章售后服务信息管理第一节信息收集与整理1.1.70信息收集(1)收集范围售后服务信息收集应涵盖以下范围:客户投诉信息、维修记录、产品故障类型、维修周期、维修成本、客户满意度等。(2)收集途径(1)客户服务:通过电话、在线客服等方式收集客户反馈信息;(2)维修服务网点:通过维修工单、维修日志等方式收集维修信息;(3)售后服务部门:通过售后服务记录、客户回访等方式收集客户满意度等信息;(4)其他途径:如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等。1.1.71信息整理(1)信息分类将收集到的信息按照类型、来源、内容等进行分类,便于后续分析利用。(2)信息筛选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去除重复、无关或错误的信息,保证信息真实、有效。(3)信息录入将整理后的信息录入售后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便于存储、查询和分析。第二节信息分析与利用1.1.72信息分析(1)故障类型分析统计不同产品、不同故障类型的维修次数,找出故障高发产品及故障原因。(2)维修周期分析分析维修周期与产品使用寿命、维修成本等因素的关系,为产品改进和维修策略提供依据。(3)客户满意度分析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售后服务记录等数据,分析客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