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探索_第1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探索_第2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探索_第3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探索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在现阶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德育与法治教育融合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热点问题。教师应该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目标,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深度解析教学内容,从思想引导、法律分析两个角度出发来设计实践任务,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自我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树立道德意识、法律意识。文章从生活分析、教学方法精选、活动创新、延伸教学、社会实践五个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案例,科学探索德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策略,以期达到教育改革目标。【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法治教育;融合探索良好的道德意识、法治意识是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故而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学生三观初步形成的小学时期。但是,在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部分教师思维模式固化,教学方式较为形式化,未能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辨析的機会,不重视实践,学生缺少约束自身行为的意识。因此,教师应及时优化教学,构建德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课堂。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新课改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强调从多个角度出发,将德育、法治教育融入实践活动中,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法律观念,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然而,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将知识教学视为课程重点,忽视了引导和实践,导致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薄弱,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不够灵活,综合素养发展缓慢。首先,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教学方式较为形式化,导致学生在生活中不能很好地利用所学知识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对日常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和法律要求的关注度不足。其次,部分教师强调显性教育,仅传授教材上的知识,缺乏对学生日常行为上的引导。同时,部分教师在分析课程案例时往往直接将思想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记忆不深刻,难以真正形成正确的是非观,教育目标难以达成。最后,部分教师侧重法治教育,对德育不够重视,导致学生无法得到全面的引导,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上述情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做好德育与法治教育二者的融合工作,重新梳理教学流程,组织多项教学活动,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1]。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策略(一)关注生活变化,深度解析知识小学生的认知有限,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一般源于直接观察和生活经验。基于此,教师需要从生活化创新入手,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在教学准备阶段深度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生活内容。教师必须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对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元素都能灵活运用[2]。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树立道德与法治观念。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的教学为例。本单元共分为“大家的‘朋友”“生活离不开规则”“爱心的传递者”三个部分,教师应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设计。在讲解“大家的‘朋友”部分时,教师可以展示自己拍摄的公共设施的照片,鼓励学生说出这些公共设施的名称,并向他们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朋友特殊在哪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说明,自然引出“爱护公共设施”的话题,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公共设施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让他们爱护公共设施,明白公共设施遭到损坏时应该怎么办,融合道德与法治观念。在讲解“生活离不开规则”时,教师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自主寻找生活中的规则,如上学不迟到、不攀登名胜古迹、不采摘园林绿化果实等,从而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规则的道理。接着,教师可提出“你们认为制定这些规则的原因是什么”的问题,并展示三个生活中的场景:1.上下楼梯不遵守规则,推搡拥挤;2.驾驶汽车时不遵守交通规则;3.上下公交车、地铁时无序行走。如此一来,学生能认识到不遵守规则很容易酿成惨祸,明白规则看似是对生活的约束,实际上是对公民的保护,进而能在生活中遵守规则。(二)精选教学方法,提供思考机会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懂得灵活变通,选择适合课程内容的方式开展教学,为学生的思维发展、语言能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持[3]。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要敢于创新,建立德育与法治教育的联系,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在思考、探索的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针对探究性较强的课程内容,教师可以设置完整的问题链,让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进行深度学习。同时,教师可以根据问题不断转换教学情境,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获得沉浸式体验,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的教学为例。在讲解“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部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介绍“白色污染”的视频,并提出问题:“视频反映了什么问题?你对‘白色污染相关的内容了解多少?在实际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塑料制品?”在引发学生讨论后,教师可就此展开讲解,让学生对“白色污染”形成一定的认知,并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做到完全不使用塑料制品吗?生活中有哪些塑料制品的替代品呢?”在思考一系列问题后,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拓展。教师可顺势渗透相关的法律内容,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任的原则”,让学生明确日常生活中需要履行的义务,形成环保意识,从而达成道德与法治融合教育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保证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应做好学情调查工作,综合分析学生的基础能力、感悟能力、兴趣爱好,并基于此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如主题演绎、观点辩证、情境分析、案例解析等,将学生视为课堂主体,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思考问题的机会。(三)创新课堂活动,融合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小学生而言,实践是理解和记忆知识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融合德育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突出实践的意义,创新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提升运用能力。教师在组织活动时需要遵循互动性、开放性和娱乐性的原则,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提升教学质量[4]。例如,在讲解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穹顶之下》中关于吸烟的节选片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吸烟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并基于此开展课堂讨论。通过讨论的方式,学生能端正自身的思想,明确吸烟、喝酒这些不良嗜好对人的影响,并学会拒绝烟酒的方法,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抵挡烟酒的诱惑。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漫画,进一步了解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并组织课堂讨论活动,让学生说一说现实生活中哪些“好奇心”不该有,应该用什么方式抵挡外界的各种诱惑。在漫画的引导下,学生能对毒品的危害产生深刻认知,形成“坚决拒绝毒品”的意识。教师可把握时机,说明我国关于禁毒的法律规定,在深化学生道德意识的前提下做好法治引导工作,让学生明白拒绝毒品不仅是对自己的生命負责,更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又如,在讲解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一课时,教师可以基于“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三个主题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观看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影片、书籍,记录和分享自己的观后感,或者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传统美德主题的手抄报,锻炼他们的知识迁移和实践应用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更了解传统美德的内涵,明白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传承这些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做到知行合一,提升人格修养。(四)延伸课堂教学,建立课程认知延伸课堂教学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对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多角度探索答案,基于延展探索来开展对“德”与“法”的探讨。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度整合课程资源,并在了解学生当前诉求的前提下对延伸实践活动进行针对性设计,保证学生快速建立认知基础,发展综合素养[5]。例如,在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同伴与交往”时,教师可以基于“当冲突发生”部分进行延伸,以现实生活中朋友相处的案例为基础开展教学。教师可以创设以下情境:阿哲与小英在打扫卫生时发生了冲突;小明和小航在图书馆因为争抢漫画大打出手;娜娜无意间踩到小旭的脚,致使两人发生冲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两人为一组完成情境表演。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会思考,如果是自己面临这样的情况该怎样做,从多个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解答,思考可能发生冲突的场景,与教师、同伴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利用丰富的案例和生动的拓展实践渗透道德观念,能够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思考应该如何尊重和理解他人,分析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该如何换位思考,避免矛盾的产生,从而学会用真诚沟通的方式来待人、处事,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此外,教师也要告诉学生,遇事不能一味忍让,在涉及自身生命或财产安全时,如果无法用和平手段解决问题,一定要拿起法律武器,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权益,并且在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时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鼓励对方也用法律保护自己。(五)深入社会实践,形成知识共识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应从学生的社会发展角度出发,组织有针对性的训练,引导他们在观察社会现象、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深度感知与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内涵,让他们在真正的社会实践中对知识产生全面且深刻的认知,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实践任务能带给学生心灵上的冲击,激发他们的自主意识,让他们亲身感受,主动发表意见,交换想法,达成共识。例如,在完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公共生活靠大家”的单元教学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超市购物、乘坐公共汽车、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图书馆看书、去公园开展集体活动等,让学生体验公共生活。这样能让学生明白在公共场所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维护公共利益,遵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