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柳州铁路第一中学语文高三上期末联考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春
晚范成大①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窗下日长多得睡,樽前花老不供诗。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想见篱东春涨动②,小舟无伴柳丝垂。(注)①此诗作于淳熙六年(1179年)春。淳熙五年六月,范成大参知政事仅两个月,便因与孝宗政见不合而落职,于是诗人怀着难遇明主想要隐退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②春涨动:春水开始增涨。春季涨水叫春涨。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写景物,不作精雕细刻,意会即止;描写心境,也只略现迹象,巧妙用典,使得情意表达委婉含蓄。B.首联选择了两个意象“舞燕”“啼莺”,描绘了晚春时期莺歌燕舞、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象,透露出了诗人游赏的兴致。C.颔联点出暮春时令,暗示诗人心绪。诗人昏昏醉眠,日长难遣,樽前花老,诗情难觅,止不住把满怀愁绪抒写出来。D.颈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由眼前“花老”而联想到人老,慨叹当时南宋朝廷不能振作,自己心力交瘁,回天乏术。2.本诗尾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此联的妙处。2.好长一段时间以来,许多也方纷纷上演“抢人”大戏,奇招迭出,当真是令人________。这些“招数”,乍一看很吸引人,但仔细的看来却有________之感:均是通过落户、补贴、购房等政策吸引人才。要“量身定做”,不要________。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引才数量应因地制宜,要仔细参考社会发展情况、本地人才数量、产业结构格局等基本城市指标,进行“量身定做”,穿“合身的衣服”,才会美观得体。要“实用主义”,不要“贪幕虚名”:诚然,博士海归人人都爱,引来一个诸如“百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就会让本地人才层次“跃升一个台阶”,这样的“虚名”可能会让部分地区背上“沉重的负担”,陷入高层次人才引不来、实用人才不想引的“两难之地”。(
).立足自身环境、优化自身环境是人才发展的基本条件,唯有把握这一要点,才能制定出更高效、更精细、更具鲜明比较优势的引才政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抢人大战”中________,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才发展的新优势和主动权。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手忙脚乱千人一面一哄而上脱颖而出B.眼花缭乱千篇一律蜂拥而上崭露头角C.手忙脚乱千人一面蜂拥而上崭露头角D.眼花缭乱千篇一律一哄而上脱颖而出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极大地消耗浪费。B.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C.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极大地消耗浪费。D.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3.下列在史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B.人才留得住、人才用得好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的标志和关键标准C.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人才政策的重要一环,电是引才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D.人才是否用得好、能否留得住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引才政策成功的关键标准。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强调,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文件。()。在学习理解上,要防止一知半解、________、生搬硬套,要弄清楚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环节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既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又不能以整体代替局部,既不能以灵活性损害原则性、又不能以原则性束缚灵活性。在贯彻落实上,要防止________、等待观望、急功近利,必须有________的紧迫意识和夙夜在公的责任意识抓实、再抓实。改革是________的工作,既要敢于突破,又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确保实现改革的目标任务。全面深化改革是立足国家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进行部署的,要注意避免合意则取、不合意则舍,取消妨碍改革发展的那些思维定势。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的,对最广大人民有利的,对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有利的,该改的就要坚定不移改,这才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要注意避免合意则取、不合意则舍,取消那些妨碍改革发展的思维定势。B.要注意避免合意则取、不合意则舍的倾向,取消那些妨碍改革发展的思维定势。C.要注意避免合意则取、不合意则舍的倾向,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那些思维定势。D.要注意避免合意则取、不合意则舍,破除妨止改革发展的那些思维定势。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认识基础,下深功夫、细功夫、苦功夫是我们在学习宣传全会精神上要做的。B.要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认识基础,我们在学习宣传全会精神上还要下细功夫、苦功夫、深功夫。C.下深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认识基础是我们在学习宣传全会精神上要做的。D.我们在学习宣传全会精神上还要下细功夫、苦功夫、深功夫,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认识基础。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一概而论坐而论道时不我待循规蹈矩B.断章取义徒陈空文时不我待循序渐进C.断章取义坐而论道争分夺秒循序渐进D.一概而论徒陈空文争分夺秒循规蹈矩4.中国唐朝数学家僧一行曾研究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围棋总共有多少种可能的棋局?那时,围棋的棋盘刚刚从17道扩展到19道,演变为我们今天所见的样貌。运用当年简陋的计算工具,一个惊人的事实被展示了:简洁的规则和黑白两色的棋子,可以演绎出极为丰富的变化。或许正因如此,当谷歌公司的人工智能系统,在最近几年中击败人类顶尖围棋手的时候,不少科技界人士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棋局惊人的可能性,意味着人工智能无法依靠穷举的方式来选择最优的落子方式,()。于是,一种已经传承了数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信息技术中最为前沿的领域,产生了奇妙的因缘。围棋并非一个特例。我们会从全国各地的“非遗”中,发现它们蕴含的“科学密码”。在南京,为皇室制造衣料的云锦织机使用绳结组成的程序系统,由两名织工配合操作,让丝织品上繁复的图案保持严整,堪称现代计算机二进制编程鼻祖;藏族的唐卡画师从自然界的矿物和植物中采撷各色颜料,令画作历经数个世纪仍然色泽鲜艳、;雏形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针灸疗法,通过在人体特定部位进针施灸来解除病痛,如今早已,只要稍懂一些排列组合原理,就可以体会到一代代医师建构经络体系的艰难。这些“非遗”瑰宝,凝聚成了中华文明的气场与魂魄。除了诸多壮丽的建筑工程和的史册文献之外,一个个表演或游艺项目,一部部广为传颂的史诗或民间故事,一件件不同材质的手工艺品,乃至人们对世界起源和运转方式的认识,以及对待自然万物的不同态度,共同构成了今天所见的中国。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两色黑白的棋子和简洁的规则,可以演绎出极为丰富的变化:他展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B.一个惊人的事实被展示了:黑白两色的棋子和简洁的规则,可以演绎出极为丰富的变化。C.他展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黑白两色的棋子和简洁的规则,可以演绎出极为丰富的变化。D.他展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简洁的规则和两色黑白的棋子,可以演绎出极为丰富的变化。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它能做得更好,已经“学会”了像人一样去观察和分析棋局B.像人一样去观察和分析棋局已经被它“学会”了,而且能做得更好C.像人一样能做得更好,它已经“学会”了去观察和分析棋局D.它已经“学会”了像人一样去观察和分析棋局,而且能做得更好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丰富多彩璀璨夺目蜚声中外卷帙浩繁B.琳琅满目璀璨夺目赫赫有名汗牛塞屋C.丰富多彩光辉灿烂赫赫有名卷帙浩繁D.琳琅满目光辉灿烂蜚声中外汗牛塞屋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客中守岁在柳家庄白居易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开篇点题,点明时间是除夕夜。同时表现作者在外生活窘迫,连酒也没有;因极度思念家乡,泪水把衣襟都沾湿了。B.颔联,作者知道家里生活也贫困,但是与之相比,在外更加的艰辛,因为贫困之外,又加上了刻骨的思念。C.颈联,“畏老偏惊节”,一“惊”字,不仅表现出作者因年老而感觉到时光匆匆,更表现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D.这首五言律诗用语平淡朴实,但感情真切,表现出流落在外的作者逢佳节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畏老情绪。2.这首古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任选两种加以简析。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夙兴夜寐,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2)顺风而呼,__________________,而闻者彰。(荀子《劝学》)(3)__________________,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4)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5)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6)__________________,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7)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8)天若有情天亦老,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雅乐,原是周代统治阶级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充满仪式感的音乐舞蹈来彰显至高无上的王权。雅乐在历朝历代被不断补充与丰富,作为皇家重要仪式中的一部分而留存下来。近年来,国内掀起复古热潮,流行音乐领域的“中国风”,街头的汉服装束,均体现着一种时尚文化的新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对于汉文化的详尽解读方式,极致地体现出东方文明的源远流长。而“新雅乐”的诞生,秉承了“中正和平之性,翩翩君子之风”的儒家哲学思想,以具象的文化形态体现出典雅、淡雅、雅正的审美诉求,并将“以礼塑身,以乐兴国”作为终极艺术使命。“新雅乐”在艺术创作视野中严格遵循着中国古典文化的精粹所在,用声音与舞蹈重温昔日的良辰美景。“新雅乐”融合了传统文化中的韵味。古典诗词文化与乐舞文化在“新雅乐”中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与创新拓展。《礼记·乐记》有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在古典雅乐的精神指向中,“诗、乐、舞”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这也使古典文集《诗经》和《楚辞》中收录的文本大多可以入乐表演。当代“新雅乐”受其启发,作曲家林海依古词填曲创作《关雎》,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文重现于世,追忆周代社会风俗景象。“新雅乐”敏锐察觉到书法与水墨的文化要素,在《墨香》等舞蹈的编创中,舞者一袭素衣,甩着水袖,以优雅的舞姿在行云流水间诠释着书法独到的抑扬顿挫之感。现代感十足的编曲方式用古琴和钟磬等古乐配器奏出,在歌声与音乐旋律的交相辉映中体现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从唱腔特性来看,古人曾形容雅乐之声“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又有《乐记·师乙篇》中讲到的“累累乎端如贯珠”,虽只有寥寥数句,但足见雅乐演唱时声音洪亮、气息连贯、以美至归的特点。当代歌者经过科学的发声系统训练,在演唱能力方面驾轻就熟,针对古典雅乐对于歌唱审美的要求,在声音塑造上体现“圆、润、糯”的特点,体现出与中国古典美学如出一辙的含蓄、柔美、空灵、醇厚。从传承的角度来看,“新雅乐”抛弃了礼乐制度在政治和思想层面的捆绑之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对意境美的追求上。作为一种艺术,自身对审美观的独到见解和追求,是其不断发展并在全社会范围内辐射延续的基础。“新雅乐”亦如此。雅乐文化在沉睡中被唤醒,历经追溯、复原、创新、重塑。“新雅乐”之“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鲜明的文化特征钩沉历史,将“形式美”与“内涵美”融会贯通,传递着“以礼修身,以乐感人”的优秀品格。(摘编自罗丽《“新雅乐”:是重现,更是重生》,选自《光明日报》2019.11)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王朝的礼乐制度“礼崩乐坏”,但雅乐音声并未消亡,而是作为皇家仪式留存千年。B.秉承“新雅乐”的创作方法,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极致地体现出汉文化的源远流长。C.当代新雅乐受到诗、歌、舞三位一体关系的启发,用音乐舞蹈重现了《关雎》诗文之美。D.“新雅乐”自身对审美有独到见解和追求,是其在广泛的社会范围内得到延续和发展的基础。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雅乐、新雅乐的发展沿革入笔,引出对新雅乐文化的内涵的阐述。B.文章从新雅乐的文化韵味等三个方面,论证了新雅乐对于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C.文章在论证新雅乐的唱腔特性时,将古今雅乐进行了对比。D.由文章严密的论证,可以得出新雅乐是一种传播传统文化的优质载体的结论。3.根据原文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雅乐在艺术创作中遵循古典文化的精粹,以“雅”为律,融合了传统文化中的韵味。B.新雅乐“圆、润、糯”的唱腔特点,含蓄、柔美、空灵、醇厚,符合古典雅乐的审美要求。C.新雅乐将形式美与内涵美融合,摆脱了礼乐制度中的束缚,使古典诗乐文化焕然重生。D.新雅乐融合了诗词文化、书法文化,也必然能将中国其他传统文化一一唤醒。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对“美好生活”这一人类共同的追求,不同伦理学流派有不同的表达,尤其体现在古典时代哲学家的研究理论中。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伊壁鸠鲁认为快乐包含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审慎的生活才能获得宁静、才能获得最高的善;斯多亚学派认为“按照自然生活”、按照理性生活,才能达到幸福。其共同特征是认为,幸福是与理性相一致的,理性内在于美好生活的普遍理想。中国文化同样传递着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尚书·洪范》中有“五福”的记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表达了一种整体性的幸福观。与上述古希腊哲学家对理性强调、对求真求知的强调不同,中国文化受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天下一家的世界观、民胞物与的生命观影响,对美好生活的描述更强调求善求美,强调幸福的整体性和完备性。比如,强调天人一体。在中国哲学里,天是万物的生命本源,也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对此,儒家道家文献都多有论述,比如《易经》中提出天、地、人三才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的作用在于“成万物”,将人与自然、人与最高道德本体的关系清楚展现出来。比如,强调德福一致。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重视德福一致,认为道德内在于幸福之中,美好生活同时也是道德的生活,因此即便“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圣人也能“不改其乐”。同时,因为道德带有利他性,这就要求人们不能只注重个人的幸福,个人的美好生活必然融入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共同发展之中,内圣外王的个人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由此趋于一致。这些特征,构成了中国文化所表达的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精准地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40年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千百年来的文化表达上升为国家发展的目标,锻造成民族复兴的支点,并逐渐赋予了其更加丰富更加现代化的内涵。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概括,对美好生活的新时代定义,进一步彰显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体现了对“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系统性把握,对人民获得感的全面理解,由此也彰显出了中国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文化精神。(摘编自刘文嘉《美好生活的中国表达》)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人类有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西方不同的伦理学派表达不同且特征各异。B.中国文化对幸福生活有着永恒的追求,源于中国哲学“天人一体”的宇宙观。C.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幸福整体性,就是指个人层面的幸福与社会整体性幸福。D.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表述,既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又注入了新的内涵。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引用《尚书·洪范》,是为了论证中国文化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恒久守望。B.文章三、四段对传统经典的引述,虽然内容不一样,但论证目的却是相同的。C.文章梳理了中外对美好生活的不同表达,论证重心则是美好生活的中国表达。D.文章论据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厚重感,也体现了作者广阔的学术视野。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道德有利他性,所以应把个人幸福融入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共同发展中。B.没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国文化表达的美好生活也就没有独特的民族内涵。C.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表述,既传承传统又立足现实,更指向人的丰富和全面。D.中外哲学家对美好生活都有深刻认知,可见美好生活是人类哲学的重要命题。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城里的月光夏阳年前,作家老李老打电话追着我问认不认识公安局的人。我说认识有啥用,你那事我帮不上忙,你就别多管闲事了。老李嗫嚅着,怎么是多管闲事呢,你可不能这样说。唉,老李一个儿时玩大的同村伙伴老憨,在我居住的城市做建筑工,一年到头在工地上累死累活,好不容易赶在春运前,求爷爷告奶奶,工头总算结清了工资,却在临上火车前被歹徒逼到墙角,洗劫一空。两万块啊,整整两万块血汗钱,就被这天杀的挨枪子的挨刀剐的抢去了!老李在电话里恶狠狠地骂道。我说,骂如果可以解决问题,可以帮老憨寻回钱,我请一伙人去骂好了。老李苦笑,笑完,又开始祥林嫂般地絮叨,这派出所是干什么吃的,报案都一个多礼拜了,就是不见动静。我说,人家派出所也不容易,就那么点警力,管着十多万外来人口。我帮你找了派出所,人家指着一大堆卷宗,为难地说这是小案子,又没有明确的破案线索,自认倒霉吧,夸张点说,这和在大街上被抢了手机差不多。估计老李听后是一副苦瓜脸。他说,唉,这可是两万块钱啊,怎么是小案子?我只好解释,两万块钱搁你老家是巨款,在这里只能算小钱,有钱人的一顿饭钱而已。老李悻悻地问,就没其他法子了?我一脸无奈地说,如果是上百万,派出所肯定会成立专门的破案小组。要是你的老憨丢胳膊断腿了,他们也应该会重视。老李感慨,如果可以换,我想老憨肯定愿意拿条胳膊甚至性命来换这两万块钱的。你要知道,老憨一家老小盼星星盼月亮,盼了一年多,家里正等米下锅呢。老李又不死心地问,真没法子了?我在你那座城市只认识你一个朋友。我想了想说,法子倒有一个,我给你讲一个在我家乡流传很广的故事吧。大概是民国时期,一位上面来的夫人,在省城一帮官员的陪同下,从南昌去庐山避暑。中途,路过我们镇时,夫人内急,无奈之下在路边找了个公厕。你要知道,我们那里所谓的公厕,就是一个茅坑,上面搭几块木板,臭气熏天。当地人早习以为常,可是夫人金贵啊。她站在厕所门口犹犹豫豫,磨磨蹭蹭,最后可能是憋不住了,一捂鼻子跑了进去。夫人出来时,脸色很难看,一路上直说头晕,还嘀咕了一句:你们这里的卫生怎么搞的?陪同的官员坐不住了,上庐山后,打电话骂人,从行署、县一直骂到我们镇,把镇长吓得半死。镇长考虑到夫人返程还会经过这里,就号召全镇百姓大洗厕所。又是挑粪又是消毒,整整折腾了三天。可是,夫人没来。据说人家下山后直接去了武汉,从那里坐飞机走了。老李听了我的故事,深有感触,沉默了半天,突然怪声怪气地尖叫,你们这里的治安怎么搞的嘛!我大笑,隔着电话想象着老李叉腰横眉的样子,说,你这样会把人家吓坏的,人家就是破不了案,也会自己偷偷把钱垫上。我又说,可是我们都是蚂蚁。老李无语,默默地把电话挂了。两天后,一个月光极好的深夜,我又接到老李的电话。老李说,我想自己把钱垫上。我吃了一惊,大骂,不会吧,你是不是疯了?老李幽幽地说,你不知道,我们老家地处大西北,是你难以想象的穷。我上高中前,除了出生外,没有洗过一次澡。在我们那个乡,我是唯一的高中生,受到乡亲们的资助,是乡亲们的骄傲。现在我是作家了,在他们眼里,我无所不能,天天和中央首长在一块儿握手、吃饭,进出小车伺候。老憨也是实在没辙了才找到我的,我不想让他失望。再说了,老憨还欠着一屁股债,没了这笔钱,几个娃儿都要失学的。他们一家正盼着过个好年。我听了心情沉重,转而又说,你自己也不宽裕,靠几个稿费,还得养活一大帮人。老李叹了口气,说,我多写点就是了,实在不行,就写点特稿,那玩意儿可以多挣几个。我之所以告诉你,是想让你配合我一下。我问,怎么配合?你帮我把这钱给老憨,就说你公安局的朋友抓获了歹徒,把钱追缴回来了。老李不放心地叮嘱我,你千万别露馅,老憨现在还在工地上眼巴巴地等着我的好消息呢。我凝望着窗外城市上空皎洁的月光,哽咽无语。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李恶狠狠地骂歹徒,责怪派出所无能,表现出对老憨的深切同情,也隐含着对我办事不尽力的失望。B.插入“我”给老李讲故事,使情节有波澜,避免平淡叙述;同时启示老李可以通过不同渠道解决问题。C.小说使用对比手法,“我”的冷漠麻木与作家老李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D.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语言平实,情节也不复杂,但主题深刻,表现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2.小说在刻画老李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3.小说题目“城里的月光”有什么含义?以此为题,对主题有什么作用?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夏原吉,字维喆,其先德兴人。原吉早孤,力学养母。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制诰。亡何,理户部事。凡中外户口、府库、田赋赢缩之数,各以小简书置怀中,时检阅之。当是时,兵革初定,论“靖难”功臣封赏,分封诸藩,增设武卫百司。又发卒八十万问罪安南、中官造巨舰通海外诸国、大起北都宫阙,供亿转输以钜万万计,皆取给户曹。原吉悉心计应之,国用不绌。永乐八年,帝北征,辅太孙留守北京,总行在九卿事。时诸司草创,每旦,原吉入佐太孙参决庶务。朝退,诸曹郎御史环请事。原吉口答手书,不动声色。北达行在,南启监国,京师肃然。帝还,赐钞币、鞍马、牢醴,慰劳有加。寻从还南京,命侍太孙周行乡落,观民间疾苦。九载满,与蹇义皆宴便殿,帝指二人谓群臣曰:“高皇帝养贤以贻朕。欲观古名臣,此其人矣。”十八年,北京宫室成,原吉言:“连岁营建,今告成。宜抚流亡,蠲逋负以宽民力。”明年,三殿灾,原吉复申前请,亟命所司行之。初以殿灾诏求直言,群臣多言都北京非便。帝怒,杀主事萧仪,曰:“方迁都时,与大臣密议,久而后定,非轻举也。”言者因劾大臣,帝命跪午门外质辨,大臣争詈言者。原吉独奏大臣不能协赞大计,帝意解,两宥之。或尤原吉背初议。曰:“吾辈历事久,言虽失,幸上怜之。若言官得罪,所损不细矣。”众始叹服。原吉虽居户部国家大事辄令详议左右莫得闻交阯平帝问迁官与赏孰便对曰赏费于一时有限迁官为后日费无穷也从之山东唐赛儿反,事平,俘胁从者三千人至,原吉请于帝,悉原之。谷王橞叛,帝疑长沙有通谋者。原吉以百口保之,乃得寝。(选自《明史·列传第三十七》,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原吉虽居户部/国家大事辄令详议左右/莫得闻交阯/平帝问迁官与赏孰便/对曰/赏费于一时有限/迁官为后日费无穷也/从之/B.原吉虽居户部/国家大事辄令详议左右/莫得闻交阯/平帝问迁官与赏孰便/对曰/赏费于一时有限/迁官为后日费/无穷也/从之/C.原吉虽居户部/国家大事辄令详议/左右莫得闻/交阯平/帝问迁官与赏孰便/对曰/赏费于一时/有限/迁官为后日费/无穷也/从之/D.原吉虽居户部/国家大事辄令详议/左右莫得闻/交阯平/帝问迁官与/赏孰/便对曰/赏费于一时/有限/迁官为后/日费无穷也/从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在,即“行在所”,亦称“行所”,古代封建帝王所在的地方称为“行在”。后专指皇帝行幸所至之地。B.监国,古时君王外出,太子留守,代行处理国政,谓之监国。君主因故不能亲政,由权臣或近亲摄政,也称监国。C.牢醴,古代祭祀用的牲品和美酒;牢有“太牢”、“少牢”之分,牛、羊、豕三牲具备曰太牢,羊、豕各一曰少牢。D.午门,帝王宫城的正门,因其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专为皇帝“廷杖”罪臣之地。北京紫禁城正门也叫午门。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夏原吉长于治事,不辞辛苦。理户部时,尽心筹划,保证了国家各项开支;辅佐太孙留守北京时,处理诸多事务,忙而不乱,秩序井然,令人肃然起敬。B.夏原吉体恤百姓,勤于进言。北京宫室建成后,夏原吉请奏皇上安抚流亡在外的人,免除百姓负担。复请后,皇上下令推行,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C.夏原吉以国为重,颇得器重。三殿灾,言官与大臣互相指责,皇上大怒,原吉独揽过失,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常被委以重任,并获皇帝当众称赞。D.夏原吉宅心仁厚,勇于担当。唐赛儿谋反被平定后,原吉奏请皇上宽免三千多胁从者。谷王橞反叛,原吉以全家百条人命担保,解除皇帝疑心,平息此事。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录鬼簿序[元]钟嗣成贤愚寿夭,死生祸福之理,固兼乎气数而言,圣贤未尝不论也。盖阴阳之诎伸,即人鬼之生死。人而知夫生死之道,顺受其正,又岂有岩墙、桎梏之厄哉?虽然人之生斯世也但以已死者为鬼而不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与已死之鬼何异此固未暇论也其或稍知义理,口发善言,而于学问之道,甘于暴弃,临终之后,漠然无闻,则又不若块然之鬼为愈也。予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独不知天地开辟,亘古及今,自有不死之鬼在。何则?圣贤之君臣,忠孝之士子,小善大功,著在方册者,日月炳焕,山川流峙,及乎千万劫无穷已,是则虽鬼而不鬼者也。余因暇日,缅怀古人,门第卑微,职位不振,高才博艺,俱有可录。岁月弥久,湮没无闻,遂传其本末,吊以乐章;复以前乎此者,叙其姓名,述其所作,冀乎初学之士,刻意词章,使冰寒于水,青胜于蓝,则有幸矣。名之曰“录鬼簿”。嗟乎!余亦鬼也。使已死未死之鬼,得以传远,余又何幸焉!若夫高尚之士,性理之学,以为得罪于圣门者,吾党且噉蛤蜊[注],别与知味者道。至顺元年,龙集庚午月建甲申二十二日辛未,古汴钟继先自序。(注)噉:吃。蛤蜊:蚌类,肉可食。据《南史·王融传》记,王融自恃盛名,有相遇而不识融者,融愤而自诩太阳,光耀天下无人不知。其人听后答之以“不知许事,且食蛤蜊”。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盖阴阳之诎伸,即人鬼之生死诎:通“屈”,收缩B.则又不若块然之鬼为愈也愈:越,更加C.遂传其本末,吊以乐章本末:事迹D.冀乎初学之士,刻意词章冀:希望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人而知夫生死之道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则其人与已死之鬼何异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C.余因暇日,缅怀古人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吾党且噉蛤蜊且勇者不必死节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钟嗣成将自己的著作命名为“录鬼簿”,是希望通过介绍“块然之鬼”“已死之鬼”及“不死之鬼”的作品,以有益后学,促进戏曲创作的发展。B.本文语言幽默风趣,辛辣犀利。既讽刺了醉生梦死之人浑浑噩噩的生活状态,又揭示了空口白话、学问浅薄之士名随身灭、生而速朽的事实。C.作者借鬼写人,热情讴歌了那些地位卑微却才能出众的剧作家们,表达了自己的生死观、审美观和不以贫富贵贱、地位高下看人的人文思想。D.序文结尾处巧用典故,用调侃的语气说明自己的观点可能会“得罪于圣门”,但将淡然以对,表明了作者对自己重视戏曲文学的观点的自信。4.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虽然人之生斯世也但以已死者为鬼而不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与已死之鬼何异此固未暇论也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未之思也,特一间耳。(2)使已死未死之鬼,得以传远,余又何幸焉!1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是竞技比赛,赢在起点,赢得先机,赢得成功,爱拼才会赢。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是生长、成长,无所谓输赢,自然而然就好。站在基础教育即将结束的今天,一路走来,你对“教育”一词是怎么看的,说说你的理解。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1、1.B2.①虚写(想象)。诗人通过想象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暮春图,表达了思归之情。②用典。借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写归隐之情,含蓄蕴藉,言近旨远。③以景结情(借景抒情)。借暮春田园美景抒发了诗人的思归之情,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解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项,曲解文意,“充满生机”错,“荒园萧瑟”说明景物并无生机,诗人也没有游赏的兴致,反倒是“懒追随”。故选B。2.此题考核赏析文中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一般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答题时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手法,再结合句子解释为什么是这种手法,最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运用该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本诗首联通过想象描写了江南水乡暮春图。“荒芜的院子冷落凄清,我懒得去巡游观赏”,运用了虚写的手法。尾联“可以相见竹篱东面,春水已经涨满;柳丝低垂的岸边,小船正孤单的摇晃。”运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即用典。颈联“我久已老,只落得两鬓蓬乱,弃官回乡吧,跟一竿钓丝相傍。”即以景结情。【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2、1.D2.C3.B【解析】1.此题考查成语的使用能力。近义成语辨析是近两年高考考查的热点。所谓近义成语,是指语义相同或相近,但感情色彩、词义轻重、适用对象等有所不同的成语。辨析时,要抓住其细微的不同之处加以辨析。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手忙脚乱: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由语境中“纷纷打响了‘抢人大战’”“招数频出”等语句可看出,应选“眼花缭乱”。千人一面:众多人一个脸谱,多用以讥讽文艺创作上的雷同;千篇一律: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由语境中“均是通过落户、补贴、购房等政策吸引人才”,结合“之感”的限定,可知,应选“千篇一律”。一哄而上: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蜂拥而上:形容许多人一起涌上来。根据语境“要‘量身定做’”的提示,应选“一哄而上”。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崭露头角: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根据语境“更高效、更精细、更具鲜明比较优势的引才政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抢人大战’”,可知应选“脱颖而出”。故选D。2.此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A项,“人才数量”与“原则”搭配不当,该项错误。B项,最后一个分句“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表意不通,应该是“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极大地消耗浪费”,该项错误。C项,正确。D项,“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句式杂释,可改为“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或“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则”;同时末句同B项末句一样,表意不通,该项错误。故选C。3.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语言文字的运用的一道题目,要对文段进行总体的分析,答题时注意分析前后句的关系。A项,“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与“唯一”存在着两面对一面的问题,该项错误。B项,正确。C项,“是人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把“引才”变成了“人才”,扩大了概念,又偏离了文段的中心话题,改变了文意,该项错误。D项,“用得好”“留得住”语序不当,应调换位置,该项错误。故选B。【点睛】此类试题是将连贯,辨析并修改病句,成语辨析合并考查。这就更加要求考生具有对文段整体把握的能力,拥有正确使用成语恰切表意的能力。所以读懂文段主要意思,结合语境是作答的前提。较传统的考查题型,辨析并修改语病的难度其实是有所降低的,考生可以比较选项与原文之间,选项与选项之间的不同点来确定正确答案。3、1.C2.D3.B【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A项、B项,搭配不当,“取消”和“思维定势”不搭配。D项,“防止”,阻防制止。指的是事先行动或做好准备以阻止某事的发生或可能发生某事的成功。语义过重。故选C。2.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结合“关键还在于落实文件”“在学习理解上,要防止一知半解……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分析,“我们在学习宣传全会精神上”应放在最前面,与下文“在学习理解上”,“在贯彻落实上”相照应。故选D。3.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一概而论: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结合“一知半解”“生搬硬套”分析,选用“断章取义”。坐而论道: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徒陈空文:只讲空话,并不实行。结合“贯彻落实”“防止”分析,选用“徒陈空文”。争分夺秒: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一般不作定语。时不我待:意思是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珍惜并充分利用时间。修饰“紧迫意识”,选用“时不我待”。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结合“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分析,选用“循序渐进”。故选B。【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4、1.C2.D3.A【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一个惊人的事实被展示了:简洁的规则和黑白两色的棋子,可以演绎出极为丰富的变化”,这句话有两处语病,一是结构混乱,从前面来看,“运用当年简陋的计算工具”的主语应是“他”,句意还没有表达完整,而“一个惊人的事实被展示了”就另起话头,主语换成“事实”,这属于结构混乱中的中途易辙;二是语序不当,“简洁的规则和黑白两色的棋子”应为“黑白两色的棋子和简洁的规则”。A项,结构混乱,从前面来看,“运用当年简陋的计算工具”的主语应是“他”,句意还没有表达完整,此处“两色黑白的棋子和简洁的规则,可以演绎……”就另起话头,主语换成“棋子和规则”。B项,结构混乱,从前面来看,“运用当年简陋的计算工具”的主语应是“他”,句意还没有表达完整,而“一个惊人的事实被展示了”就另起话头,主语换成“事实”,这属于结构混乱中的中途易辙。D项,“简洁的规则和两色黑白的棋子”语序不当。故选C项。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前面说“棋局惊人的可能性,意味着人工智能无法依靠穷举的方式来选择最优的落子方式”,后面应该也是围绕“人工智能”来说,即用“它”来指代“人工智能”,B项,中途易辙,后一句主语是“它”而不是“像人一样去观察和分析棋局”,C项,与上文衔接不够连贯;A项,“它能做得更好”与上文“无法依靠穷举的方式来选择最优的落子方式”语意断裂,不够连贯。故选D项。3.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丰富多彩”,形容花样很多,内容丰富。“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第一处,形容“非遗”内容之丰富,应使用“丰富多彩”。“璀璨夺目”,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非常绚丽。光辉灿烂耀人眼睛。“光辉灿烂”,色彩光亮耀眼。多比喻前程的远大或事业的伟大。第二处,文中指画作颜色绚丽,应选“璀璨夺目”。“蜚声中外”,指扬名中外,享誉全球。“赫赫有名”,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形容声名非常显赫。第三处,文意重在表达针灸疗法扬名中外,影响很广,因此选“蜚声中外”。“卷帙浩繁”,卷帙,书籍或书籍的篇章。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汗牛塞屋”,搬运起来使牛累得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第四处,这里形容藏书很多。卷帙浩繁除了形容书籍多,还可以形容部头大,结合语境应选“卷帙浩繁”。故选A项。【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此题属于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既要注意注意逻辑关系,如因果、条件、并列、递进、总分、先后、大小、多寡、快慢、轻重、难易、表里等的思维顺序,又要注意符合生活的事理;意境是否协调。要注意画面、情调、风格的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欢乐热烈,或简洁明快,或隐晦曲折等,文段中所体现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要高度契合统一;句式是否一致。如句子的结构、关联词的搭配等,所选的句子要和语段信息前后照应,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音节是否和谐。要考虑语句前后句子的字数、音节、句式、平仄等。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5、1.D2.①直抒胸臆,诗人一开篇就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极度思念家乡,泪水把衣襟都沾湿了,看似平淡,却是平淡处见真情。②对比,用在外漂泊的艰辛与家中生活的贫苦做对比,抒发了对家乡的刻骨思念。③曲笔,最后一联转换抒写角度,不写自己思念家人,而是从家人思念自己的角度来写,不仅表现出一种浓浓的亲情,更强化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解析】【分析】1.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D项,“畏老情绪”错误,诗句中表现作者人到老年,思乡之情更重了,并不是真正的“畏老”,所谓“畏老”情绪只是为表现诗人的思乡之情服务的。故选D。2.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此题从抒情手法的角度看,“思乡泪满巾”直抒胸臆;从表现手法看,“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是对比,“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是曲笔,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的情感分析效果。【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6、靡有朝矣声非加疾也长太息以掩涕兮可以横绝峨眉巅无边落木萧萧下风霜高洁凌万顷之茫然人间正道是沧桑【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言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靡、疾、太息、掩涕、峨眉巅、萧萧、凌、顷、沧桑。7、1.B2.C3.D【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题中B项,“秉承‘新雅乐’的创作方法”错,原文“近年来,国内掀起复古热潮,流行音乐领域的‘中国风’,街头的汉服装束,均体现着一种时尚文化的新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对于汉文化的详尽解读方式,极致地体现出东方文明的源远流长”,可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一例是用来表明国内复古热潮的兴起,并非“秉承‘新雅乐’的创作方法”。故选B。2.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不要死抠字眼。题中C项,“将古今雅乐进行了对比”错,原文“当代歌者经过科学的发声系统训练,在演唱能力方面驾轻就熟,针对古典雅乐对于歌唱审美的要求,在声音塑造上体现‘圆、润、糯’的特点,体现出与中国古典美学如出一辙的含蓄、柔美、空灵、醇厚”,可知并未将古今雅乐进行了对比。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不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题中D项,“也必然能将中国其他传统文化一一唤醒”错,于文无据,原文第三段论述“新雅乐”融合传统文化中的韵味,“古典诗词文化与乐舞文化在‘新雅乐’中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与创新拓展”“‘新雅乐’敏锐察觉到书法与水墨的文化要素”,只提到了与诗词文化、乐舞文化、书法文化的融合,并未提到“唤醒中国其他传统文化”。故选D。【点睛】此类试题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8、1.D2.A3.B【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西方不同的伦理学派表达不同且特征各异”错误,缩小范围。由原文“对‘美好生活’这一人类共同的追求,不同伦理学流派有不同的表达,尤其体现在古典时代哲学家的研究理论中”可知,原文只是说“不同伦理学流”,并不是“西方”不同的伦理学派。A错误。B项,“源于中国哲学‘天人一体’的宇宙观”错误,由原文“中国文化受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天下一家的世界观、民胞物与的生命观影响,对美好生活的描述更强调求善求美,强调幸福的整体性和完备性”可知,中国文化对幸福生活有着永恒的追求,不只是源于“中国哲学‘天人一体’的宇宙观”,还有“天下一家的世界观、民胞物与的生命观影响”。B错误。C项,“就是指个人层面的幸福与社会整体性幸福”错误,由原文“《尚书·洪范》中有“五福”的记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表达了一种整体性的幸福观”可知,“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由此可知,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幸福整体性,就是指个人层面的幸福,没有“社会整体性幸福”。C错误。D项,正确。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项,“是为了论证中国文化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恒久守望”错误,文章引用《尚书·洪范》,是为了论证中国文化对美好生活的描述更强调求善求美,强调幸福的整体性和完备性。A错误。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B项,“没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国文化表达的美好生活也就没有独特的民族内涵”说法过于绝对。B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9、1.C2.①正义感强,嫉恶如仇。知道老憨钱被劫走,他恶狠狠地骂了歹徒。②心地善良,有同情心。老憨向他求助,他再三向我讨办法。③懂得感恩,仗义大方。对乡亲们心怀感恩,自己垫钱帮助老憨。3.①喻指老李善良的品格,也暗指城市社会中存在着的人性光辉。②深化主题,体现了作者对农民工在城市境遇的同情,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C项,“我的冷漠麻木”理解有误。根据原文第二段,以及第四段“我帮你找了派出所”,可见小说中的“我”有心帮忙,但能力有限,并非冷漠麻木。故选C。2.本题考查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往往首先判断人物的身份、地位,再根据文中人物的具体言行综合分析。理解人物形象可以通过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两个角度进行概括。本题,注意主人公在文中的言行举止,通过这些来判断人物性格。如,“两万块啊,整整两万块血汗钱,就被这天杀的挨枪子的挨刀剐的抢去了!老李在电话里恶狠狠地骂道”,体现了主人公正义感强,嫉恶如仇的性格。“作家老李老打电话追着我问认不认识公安局的人”老憨向他求助,他再三向我讨办法,体现了他心地善良,有同情心。“老李说,我想自己把钱垫上”“我是唯一的高中生,受到乡亲们的资助,是乡亲们的骄傲”,体现了懂得感恩,仗义大方的性格特点。3.本题考查标题含义和作用。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就是标题的字面含义,深层含义就是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的作用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1)内容:概括主要内容。很多文题是对文章所叙之事的概括,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2)主旨:与主旨(中心)的关系(点明中心、揭示主旨)。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作品主要人物,表现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表明写作对象。有的以人或物作为文题的文章,其题目里指出的人或物就是文章的写作对象。(4)标题本身就是行文线索的。(5)兴趣: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本题,第一问,小说的最后,作者写道“我凝望着窗外城市上空皎洁的月光,哽咽无语”,这句话出现在“我”得知老李帮老憨垫钱之后,“城里的月光”是景物描写,这里有一定的比喻义,就是喻指老李善良的品格,从大的范围来讲,也暗指城市社会中存在着的人性光辉。第二问,要求答出对主题的作用。首先弄清楚本文的主题,农民工老憨辛苦打工挣的钱却被人抢走,之后老李拿出自己的钱帮助他,体现了作者对农民工在城市境遇的同情,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以此为题,体现城里人对农民工的同情和帮助,深化了主题。【点睛】小说中的选择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10、1.C2.D3.C【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把握语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夏原吉虽然任户部尚书,国家大事总是被皇上召去详加议论,左右的人都不得听见。讨平交趾后,皇上问升官与赏赐哪样便利。夏原吉回答说:“赏赐费用只是一次,是有限的;而升官是以后的费用,则是没有穷尽的。”皇上听从了。具体而言,“左右莫得闻”一句中“左右”是句子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交阯平”一句是被动句,即“交阯”被“平”,主谓之间不能断开,故排除A、B两项;“迁官与赏”是并列关系,从二者中选其一,中间不能断开,“后日费”是“迁官”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D项。故选C。2.本题考查考生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考生根据平时积累掌握的知识作出答案,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D项,“专为皇帝‘廷杖’罪臣之地”分析错误,从原文第三段“帝命跪午门外质辨”可知,原文中皇帝并没有在午门廷杖罪臣,而是命言官和大臣们都跪在午门外辩论,所以,依据文意可知,午门不是专门用来“廷杖”罪臣之地。故选D。3.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解答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的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C项,“三殿灾,言官与大臣互相指责,皇上大怒”错误,参考原文第3段的文句“初以殿灾诏求直言,群臣多言都北京非便。帝怒”,此句意思是,“当初,皇上因三殿失火下诏求直言,群臣大都说迁都北京不便。皇上大怒”可以得知,皇上大怒不是因为言官与大臣互相指责,而是因为群臣大都说迁都北京不便。另外,“原吉独揽过失”表述有误,原文第3段“原吉独奏大臣不能协赞大计”的意思是“夏原吉却唯独上奏说大臣不能协同辅佐国家大事”。故选C。【点睛】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参考译文:夏原吉,字维喆,祖先是德兴人。夏原吉早年丧父,他致力于学问,来赡养母亲。因为获得乡荐进入太学,被选入宫中书写皇帝的诏令。没多久,代理户部的事务。凡各地的户口、府库、田税增减的数目,他都用小本子记好,带在身上,随时查阅。当时,战争刚刚结束,皇上给参加“靖难”的功臣封赏,分封藩王,增设武卫百司。后来又发兵八十万向安南问罪,命宦官监造巨舰通使海外各国,在北京大造宫室。这些事项,供应转输的财物都以数万万计,全由户部支出。夏原吉都尽心筹划,国家各项开支足够使用。永乐八年,皇上北征,夏原吉辅佐太孙留守北京,总管行在所九卿事务。当时各部门刚刚创建,每天早上,夏原吉进去辅佐太孙处理各项事务。退朝后,各部的郎官和御史又围上来请示。夏原吉一边回答一边手批,不动声色。向北管理到北京行都,向南开导到南京监国的皇太子,京师秩序井然。皇上回来后,赐给他钞币、鞍马、牛酒,厚加慰劳,不久随皇上回南京,受命侍从太孙周游乡里村落,考察民间疾苦。九年任满,皇上在便殿设宴,款待夏原吉和蹇义等人,皇上指着两人对群臣说:“高皇帝培养贤才留给我使用。各位想看古代名臣,这两位便是。”永乐十八年,北京的宫室建成,夏原吉说:“经过多年营建,现在终于大功告成。应该安抚流亡在外的人,免除拖欠的各项征收,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第二年,三殿失火,原吉重申从前的请求。皇上马上命有关部门推行。当初,皇上因三殿失火下诏求直言,群臣大都说迁都北京不便。皇上大怒,杀死主事萧仪,说道:“当初要迁都时,曾与大臣们秘密讨论过,很久才确定下来,并不是轻率决定的。”言官借机弹劾大臣。皇上命他们都跪在午门外辩论。大臣们都骂言官,夏原吉却唯独上奏说大臣不能协同辅佐国家大事,皇上怒意消解,将双方都宽恕了。有人指责夏原吉违背初衷。夏原吉说:“我们这些人任职很久了,虽然言语有失,侥幸皇上能够原谅。如果言官获罪,那损失就不小了。”众人这才佩服。夏原吉虽然任户部尚书,国家大事总是被皇上召去详加议论,左右的人都不得听见。讨平交趾后,皇上问升官与赏赐哪样便利。夏原吉回答说:“赏赐费用只是一次,是有限的;而升官是以后的费用,则是没有穷尽的。”皇上听从了。山东唐赛儿谋反,被平定以后,有三千多胁从者被俘来京。夏原吉请求皇上,将他们全放了。谷王橞反叛,皇上怀疑长沙有人参与阴谋。夏原吉以全家一百条人命做担保,这事才得以平息。11、1.B2.B3.A4.虽然/人之生斯世也/但以已死者为鬼/而不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与已死之鬼何异/此固未暇论也5.(1)(我)没有想到这两者之间,仅有一点点差别。(2)能让已死和未死之鬼,得以长远地流传下去,我又是何等的荣幸啊!【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词语在文言语句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结合语境进行推断。有的词可分析结构辅助推断词义。同时要考虑词类活用现象。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在具体环境中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本题要求选择“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B项,愈,较好、胜过。句意:那么这又不比泥石土块般的死鬼更甚(好)一些。故选B。2.此题考查辨析文言虚词用法和意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认真分析每个选项提供的句子,通过翻译句子,理解内容来确定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最后进行比较根据要求选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A项,第一个“而”是连词,表假设,假如、如果。第二个“而”是连词,表转折,然而、却。B项,两个“其”都是指示代词,那。C项,第一个“因”是介词,趁着。第二个“因”是介词,通过、经由。D项,第一个“且”是副词,暂且。第二个“且”是连词,况且。故选B。3.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翻译文章,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然后理解每一个选项,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重点,针对选项并结合语境对文章的内容、语言、手法、主旨等进行分析,再作出判断。本题选“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是希望通过介绍‘块然之鬼’‘已死之鬼’及‘不死之鬼’的作品”说法有误。原文说的是“使已死未死之鬼,得以传远,余又何幸焉”,作者谈编撰《录鬼簿》的缘起,希望《录鬼簿》中收入“已死未死之鬼”,“作不死之鬼,得以传远”,没有“块然之鬼”。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別注意。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句子大意是:尽管如此,那么,人们生活在这个世上,只会把已经死了的人当作是鬼,而不知还有未死之人其实也是鬼,如果这些酒囊饭袋,醉生梦死,(浑浑噩噩)像泥石土块一般没有知觉,那么这样的人即使活着,和已死的人所化之鬼又有什么两样?这本来就不待多言。“虽然”用在句首,表话题的转换,其后停顿。语气词“也”后应停顿,所以“人之生斯世也”后停顿。连词“而”表转折,用在下句句首,所以在“但以已死者为鬼”后停顿。“而不知未死者亦鬼也”在句末语气词“也”后停顿。“酒罂饭囊”作主语,突出强调,其后应停顿。“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是两个并列的谓语,中间断开。关键词语“则”前应停顿。代词“此”作主语,“此”前应停顿。正确断句应为:虽然,人之生斯世也,但以已死者为鬼,而不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与已死之鬼何异?此固未暇论也。5.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本题关键点有:(1)“未之思也”,省略主语,补充“我”;宾语前置句,调整为“未思之也”;特,副词,只、仅、不过;一间,相距极近、极小间隔。(2)使,让;得以,可以、能够;传远,流传长久、长远地流传;何,甚、多么;幸,荣幸。【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贤者愚者长寿早夭,死生祸福的道理,原本就有命运气数的说法,古代圣贤也曾有所论及。大概是说阴与阳的消退和增长,就如同人与鬼之间的生死之别。人们如果知道那些有关生死的道理,就会顺从天命,接受正常的命运,又怎么会有立于危墙或身陷囹圄这样厄运的感叹呢?尽管这样,那么,人们生活在这个世上,只会把已经死了的人当作是鬼,而不知还有未死之人其实也是鬼,如果这些酒囊饭袋,醉生梦死,(浑浑噩噩)像泥石土块一般没有知觉,那么这样的人即使活着,和已死的人所化之鬼又有什么两样?这本来就不待多言。其他有的人稍稍知道些道理,嘴里总是说着所谓的善言,但对于学问方面的道理,甘愿自暴自弃,死了之后,湮灭不被后人所知晓,那么这又不比泥石土块般的死鬼更甚(好)一些。我曾经见过一些未死的人间之鬼去凭吊那些已死的阴间之鬼,没有好好想一想这中间的道理,只不过就是这么一点儿区别罢了。唯独不知道开天辟地,从古自今,人间自有不死之鬼存在,什么原因呢?圣贤般的君臣,忠孝两全的读书人,载入史册的小的善举或大的功业,如日月昭然,如山川流逝耸立,乃至千万年不会穷尽,这就是虽属阴间之鬼却不被视作鬼的原因。我趁闲暇的时候,怀想过去之人(戏曲家),他们门第低微,职位不显,可才识卓越,处处都有可书可写之处,但随着时光流逝越久,其事迹越被湮灭埋没不为后人所闻,于是记述其事迹的原委,附以剧目作为纪念;再把先于此前的(戏曲家)也记述其姓名,录其作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全新绿色环保产业项目合作协议3篇
-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地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全新环保产业劳动合同执行细则及环保责任承诺3篇
- 2025酒水购销合同范文
- 夏令营地活动赞助合同
- 企业新品发布会接待流程
- 2024年度购物中心健身中心特许经营合同3篇
- 集市绿色能源集贸市场管理办法
- 建筑印刷施工人工费合同
- 厨房装饰装修协议
-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案5篇
- 《金属塑性加工原理》考试总复习题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 国开《农村环境保护形成性考核册》形考1-3答案
- 工程实例:三峡工程施工导流讲解
- 企业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风险
- 皮带机安装方案
- 学生会公寓部工作总结
- 教师如何处理学生的消极情绪
- 设备安全调试维修作业安全培训
- 苏轼的坎坷一生(被贬路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