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宁波市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统考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图是a−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①为抗原呈递细胞B.再次受到α−银环蛇毒刺激,细胞④可增殖分化为细胞⑤C.物质B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在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中发挥作用D.物质A为细胞因子2.在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细胞主要是A.神经细胞 B.肝细胞 C.淋巴细胞 D.红细胞3.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不同种类的细胞归根结底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B.细胞生命活动中产生的自由基攻击生物膜中的磷脂可产生更多自由基C.人和动物体内仍然保留着大量未分化的细胞叫做干细胞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中碱基对的改变可能会引起细胞癌变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能说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①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到细菌体内②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③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④释放子代噬菌体()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5.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图,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Ⅰ-1与Ⅱ-2生一个正常儿子的概率是3/16C.Ⅱ-3与Ⅱ-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8种基因型D.若Ⅱ-2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可能是其母亲的生殖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X染色体未正常分离6.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适宜时段剪取洋葱根尖,可得到较多的处于分裂期的细胞B.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处理,可使根尖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C.实验的操作过程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D.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7.下列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a、b、c),在此三个过程中,Y代表的物质分别为A.酶、抗体、载体 B.抗体、载体、酶C.载体、抗体、酶 D.酶、载体、抗体8.(10分)下列关于固定化酶的说法,错误的是()A.固定化酶不足之处是不能催化一系列反应B.固定化酶易溶于水C.固定后的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D.固定化酶可再次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二、非选择题9.(10分)如图是某人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3·a-1)。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能量大小是_________ⅹ103kJ/m-3·a-1。(2)在用标志重捕法估计出某物种种群密度为m时,发现有标记的个体更容易被其他捕鱼者捕杀,不考虑其他因素,则实际的种群密度应该__________m(大于、小于或等于)。(3)请据图分析生产者的能量不能100%流向植食性动物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4)群落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________________。10.(14分)生态学家高斯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实验结果如下:时间/天01234567种群数量/个524112300370375375375回答下列问题:(1)据表可知大草履虫种群呈“__________”形增长,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时,种群增长最快。(2)若将上述实验中的培养液改成2mL,其余条件相同,则大草履虫的环境容纳量(K值)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______。(3)获得上表数据,需要每天定时抽样检测、记录,应该在显微镜下对__________小方格中的草履虫数量进行统计,然后进行估算。计数时如果一个小方格内草履虫过多,难以数清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11.(14分)为治理城市水体污染,科研人员通过引进河水、设计湿地景观、优化植物种植等,建成了城市湿地景观公园(如图),其中箭头代表水流方向,折水涧为阶梯式进水道,河水由此引入该系统。一段时间后,不仅污染的水体环境明显改善,而且对引进的河水也有了一定的净化作用。请回答:(1)设计湿地景观生态公园应遵循________等生态学原理。(2)在该湿地景观公园中,A区域中以挺水植物芦苇为主,B、C区域以沉水植物伊乐藻、苦草为主,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结构。(3)A区域种植芦苇能通过三种途径净化水体:①通过阻挡、吸附等使污染物沉降;②通过增加水中______,使微生物分解增强;③通过减弱______,抑制水体中藻类繁殖。(4)从净化水体、维持生态稳定的角度分析,水质较清的B、C区域种植沉水植物的作用有_________(答两点)。(5)若该湿地公园对引进的河水有净化作用,则与进水口水样相比,出水口水样中________。①总氮磷含量下降②浮游生物数量较多③有毒物质减少④溶解氧上升12.EPA(二十碳五烯酸)是人体健康需要的一种脂肪酸。为探究EPA对血糖调节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实验。(1)当机体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时,胰岛素分泌增加,______(选填下列字母),从而降低血糖。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一调节方式叫做______调节。a.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b.促进血糖进入肝脏、肌肉细胞并合成糖原c.促进血糖进入脂肪组织转变为甘油三酯d.抑制细胞内的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2)科研人员利用野生型小鼠和糖尿病模型小鼠(db)进行实验。甲组为野生型小鼠给予正常饮食,乙组为db给予正常饮食,丙组为db,但正常饮食中添加1%EPA。10周后,三组小鼠分别进行大量口服葡萄糖测试和血清胰岛素浓度测定,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①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______。②据图1结果分析,饮食中添加EPA能______。据图2结果推测,出现图1所示结果是由于饮食中添加EPA增强了______。(3)已知EPA影响谷氨酸代谢,长期高浓度谷氨酸对胰岛B细胞产生细胞毒性作用。科研人员进一步检测上述3组小鼠体内谷氨酸水平和胰岛B细胞凋亡率。与图1和图2所示结果相符的预期结果应是,与乙组相比,丙组小鼠______。(4)饮食中补充EPA可改变db小鼠肠道菌群,肠道中红蝽菌菌群含量与肠道中谷氨酸水平呈负相关。据此,可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是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据题意可知,该免疫为体液免疫,①为抗原呈递细胞,②为辅助性T细胞,③为B细胞,④为记忆B细胞,⑤为浆细胞,物质A为细胞因子,物质B为抗体,据此作答。【详解】A、据图可知,细胞①能摄取a−银环蛇毒(抗原),并将信息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因此细胞①为抗原呈递细胞,A正确;B、④为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α−银环蛇毒(抗原)刺激,细胞④记忆B细胞可迅速增增殖分化为细胞⑤浆细胞,从而产生大量的抗体,B正确;C、物质B(抗体)属于免疫活性物质,主要是在体液免疫中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即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中发挥作用,C错误;D、物质A为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D正确。故选C。2、C【解析】1、特异性免疫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2、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2)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T、B);(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详解】A、神经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不参与特异性免疫,A错误;B、肝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不参与特异性免疫,B错误;C、据分析可知淋巴细胞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细胞,C正确;D、红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不参与特异性免疫,D错误。故选C。3、C【解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通过细胞分化能形成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进而形成生物体。2、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在环境中致癌因子的影响下,细胞内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详解】A、人体内不同种类的细胞归根结底都是由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的,A正确;B、细胞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磷脂和蛋白质分子而损伤细胞,当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会产生更多的自由基,B正确;C、人和动物体内仍然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叫做干细胞,干细胞已经发生了分化,C错误;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中碱基对的改变可能会引起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进而引起细胞癌变,D正确。故选C4、C【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第一步注入、第四步释放出子代噬菌体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第一步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而第四步却释放出了与亲代大小、形状等方面一样的子代噬菌体,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从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能说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①④,C符合题意。故选C。5、D【解析】分析甲病:Ⅱ-3与Ⅱ-4正常而儿子Ⅲ-7患甲病,说明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故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分析乙病:由于Ⅱ-1和Ⅱ-2个体不患乙病,而Ⅲ-1患乙病,所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Ⅲ-1患乙病,而父亲不患乙病,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B、由于Ⅲ-1患乙病,基因型为bb,故Ⅱ-1的基因型是Bb,根据Ⅲ-3患甲病,基因型为XaXa,说明Ⅱ-1携带甲病致病基因,基因型为XAXa,即Ⅱ-1的基因型是BbXAXa,Ⅱ-2的基因型是BbXaY,因此Ⅱ-1与Ⅱ-2生一个正常儿子的概率是3/4×1/4=3/16,B正确;C、Ⅲ-4患乙病,基因型为bb,Ⅲ-7患甲病,基因型为XaY,又知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所以Ⅱ-3基因型为BbXAXa,Ⅱ-4基因型为bbXAY,Ⅱ-3与Ⅱ-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2×4=8种基因型,C正确;D、由于Ⅱ-2患甲病,若Ⅱ-2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基因型为XaXaY,其父亲表现正常,基因型为XAY,母亲基因型为XAXa,所以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时Xa和Xa没有分离,形成了XaXa的卵细胞,D错误。故选D。6、D【解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5、观察: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详解】一般上午10时至下午2时,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期的较多,A正确;用盐酸与酒精(1:1)混合形成的解离液处理根尖,可使根尖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B正确;本实验的操作过程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C正确;根尖细胞在解离时,已经被杀死和固定,因此观察不到细胞分裂的动态连续变化,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过程,明确实验的解离步骤细胞已经被杀死了,不可能观察到动态的变化过程。7、C【解析】从图像可知,x和y结合后,使x进入细胞,可推出是载体的功能,x和y结合,使x被消除掉,可推出是抗体,x和y结合,x转变成其他物质,可推出是酶的功能,故选C。8、B【解析】固定化技术包括包埋法、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交联法),由于细胞相对于酶来说更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因此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酶实质上是将相应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可以实现酶的反复利用,并提高酶稳定性,酶的各项特性(如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的温和性)依然保持,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缺点是一种酶只催化一种化学反应。固定化细胞优点是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可以催化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但如果反应底物是大分子物质,则难以通过细胞膜,从而限制固定化细胞的催化反应。【详解】A.固定化酶固定的是一种具体的酶,不能催化一系列化学反应,A正确;B.固定化酶需要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因此固定化酶不易溶于水,B错误;C.固定化酶的优点是固定后的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C正确;D.与直接使用酶相比,固定化酶实现了酶的反复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D正确。二、非选择题9、(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有机物中的化学能(2).117(3).小于(4).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流向分解者,还有一部分未被利用(5).互利共生【解析】分析题图:图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去向包括被植食动物同化、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利用、未被利用四个部分;而植食动物同化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和外界有机物输入,去向包括被小型肉食动物同化、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利用、未被利用四个部分。【详解】(1)图示为人工生态系统,故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指的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有四个去向:热能23+流向下一营养级14(植食动物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为:2.5+4+9+0.5-2=14×103)+流向分解者的3+未被利用的70=1.10×103kJ/m-3·a-1,同时还有人工补偿的7×103kJ/m-3·a-1,故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1.10×103kJ/m-3·a-1+7×103kJ/(m2•y)=117×103kJ/m-3·a-1。(2)设该生态系统中此种群中个体数为X,其中标志总数为Y,重捕总数为x,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y,则X:Y=x:y。在用标志重捕法估计出物种的种群密度为m时,发现有部分标记的个体被人类所捕杀,不考虑其他因素,根据公式可以推测,实际的物种种群密度应该小于m。(3)生产者的能量不能100%流向植食性动物的原因: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流向分解者,还有一部分未被利用。(4)群落的种间关系包括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使得一种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死亡;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结构;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掌握能量传递效应的相关计算,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10、(1)①.S②.188##187.5##K/2(2)①.增大②.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3)①.血细胞计数板②.适当稀释(按一定倍数稀释)【解析】根据数据可知,大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先增加,后保持相对稳定,为“S”型增长。“S”型曲线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小问1详解】根据数据可知,大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先增加,后保持相对稳定,为“S”型增长,“S”型曲线中,K/2(或187.5)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小问2详解】环境容纳量是可以变化的,取决于所处的环境中的食物、空间等资源,增加培养液的含量,增加了草履虫的食物,K值增大。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小问3详解】大草履虫是单细胞食物,肉眼看不见,需借助显微镜,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观察计数。计数时如果一个小方格内草履虫过多,难以数清,可采取的措施是适当稀释。【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答题关键在于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和“S”型曲线,能根据表格,判断“S”型曲线类别,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11、(1)自生、循环、协调、整体(2)水平(3)①.溶氧量②.水体中的光照(4)有效吸收矿质营养或增加水体含氧量或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等(5)①③④【解析】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着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小问1详解】设计湿地景观生态公园应遵循自生、循环、协调、整体等生态学原理。【小问2详解】在该湿地景观公园中,A区域中以挺水植物芦苇为主,B、C区域以沉水植物伊乐藻、苦草为主,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小问3详解】种植芦苇能通过三种途径净化水体:①利用芦苇的身高阻挡污染物、并吸附污染物,使其沉降;②通过增加水中溶氧量,使微生物分解增强净化水体;③通过减弱水体中的光照,抑制水体中藻类光合作用,进而抑制藻类繁殖。【小问4详解】水质较清的B、C区域,种植沉水植物的作用有:有效吸收水体中的矿质营养或增加水体含氧量或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等【小问5详解】若该湿地公园对引进的河水有净化作用,则与进水口水样相比,出水口水样中总氮磷含量下降、浮游生物数量较少、有毒物质减少、溶解氧上升。故选①③④。【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原理,掌握人工湿地的作用,再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2、(1)①.abcd②.(负)反馈(2)①.甲组②.降低血糖浓度③.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3)体内谷氨酸水平和胰岛B细胞的凋亡率都低(4)EPA对肠道中红蝽菌菌群含量的影响【解析】1、胰岛素:①生理作用: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刀具进口合同范本
- 出租钢管书架合同范本
- 2025年吉林货运从业资格证怎么考试
- 代租场地合同范本
- 公路施工项目合同范本
- 农田收回合同范本
- 北京市合同范本密码
- 亚马逊员工合同范本
- 制作推广合同范本
- rpo服务合同范本
- 2024中智集团招聘重要岗位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高钙血症护理查房课件
- 《2024版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解读
- 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 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通信保障中心招聘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物体打击伤亡事故应急处置卡
- 2024-2030年中国飞机AFP和ATL复合材料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祝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
- 20兆瓦光伏渔光互补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附真题答案】
- 七年级英语上册(人教版2024)新教材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