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364-2021 出土青铜器科技信息提取规范 标本采集_第1页
DB14-T 2364-2021 出土青铜器科技信息提取规范 标本采集_第2页
DB14-T 2364-2021 出土青铜器科技信息提取规范 标本采集_第3页
DB14-T 2364-2021 出土青铜器科技信息提取规范 标本采集_第4页
DB14-T 2364-2021 出土青铜器科技信息提取规范 标本采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1.040.77CCSH6214IDB14/T2364—2021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采集原则 5采集要求 26采集内容与方法 27记录、包装及储存 3附录A(资料性)采集标本信息记录表 4参考文献 5DB14/T2364—2021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文物局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文件由山西省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03)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南普恒、高振华、贾尧、武俊华、赵辉、张光辉、陈海波、白曙璋、曹俊。1DB14/T2364—2021出土青铜器科技信息提取规范标本采集本文件规定了出土青铜器科技信息提取中标本采集的原则、要求、内容、方法、记录、包装及储存。本文件适用于考古发掘、资料整理及保护修复等过程中出土青铜器科技信息提取中的标本采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WW/T0033田野考古出土动物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操作规范WW/T0045碳氮同位素食性分析骨质样品采集及实验室操作规范WW/T0081考古现场土壤化学指标检测规范JGJ89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田野考古工作规程(2009)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青铜器科技信息青铜器中蕴含的可为历史学、考古学、科技史及青铜器保护修复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的形貌、成分、性能及结构等信息。3.2标本采集考古发掘、资料整理及保护修复等过程中获取青铜器基体、锈蚀物、泥芯、镶嵌物、土样、残留物及埋藏环境等科研标本的过程。4采集原则4.1目的性原则采集标本应有明确的目的,能够解决特定的科学技术问题。4.2代表性原则采集标本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青铜器的整体情况或者能够代表一个单位出土青铜器的类别、器型、纹饰等整体情况。4.3安全性原则2DB14/T2364—2021应尽可能在碎裂的青铜器残片上采集标本。如确需在完整器物上采集,应避开纹饰、铭文等重要部位,选择不重要、不明显的部位采集。5采集要求5.1采集人员应具备科技考古、文物保护修复及考古发掘等专业技能。5.2采集工具应保持洁净。5.3采集记录应详实。6采集内容与方法6.1基体标本6.1.1器物残损严重,碎片较多时,可采集锈蚀程度较轻的小块碎片为标本。6.1.2器物残损不严重,碎片较少时,可使用手钳或微型切割工具在大块残片或器底、足等部位采集标本。使用电动微型切割工具时,应加水或乙醇冷却锯片,防止切割时产生热量影响标本显微组织。6.2锈蚀标本6.2.1器物残损严重,碎片较多时,可采集锈蚀程度较严重的小块碎片为标本。6.2.2器物残损不严重,碎片较少时,可使用手术刀等工具在器物残片或器底、足等部位采集标本。6.2.3应尽量采集齐全器物表面不同颜色和形态的锈蚀物标本。6.3泥芯标本6.3.1器物耳、足等断裂时,可使用手术刀等工具在断面采集标本。6.3.2器物完整时,可使用手术刀等工具在器耳、足及底部等裸露部位采集标本。6.3.3应尽量采集块状标本。6.4镶嵌物标本6.4.1器物表面的绿松石、嵌红铜、错金银等镶嵌物较为完整时,宜使用无损方法获取相关科技信息。6.4.2器物表面的镶嵌物残损严重时,可使用手术刀等工具采集少量或微量标本。6.4.3应仔细观察镶嵌物之间或镶嵌物与器物接触部位是否残留有机粘接剂。如有,可酌情采集少量或微量标本。6.5土样标本6.5.1铜容器内的残存土样,应选择上、中、下三个部位分别采集。6.5.2应尽可能采集块状标本。6.6残留物标本6.6.1器物表面的颜料、纺织品及竹席等残留物,可视保存状况酌情采集。6.6.2铜容器内的炭化有机物残留物,可视保存状况酌情采集。6.6.3铜容器内残留的动物骨骼,应参照WW/T0033、WW/T0045及《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相关要求采集。3DB14/T2364—20216.6.4铜容器内的液体残留物,应全部采集。6.7环境标本6.7.1器物埋藏地点的泥土和附近的生土、地下水应适量采集。6.7.2土样的采集方法可参考JGJ89和WW/T0081。7记录、包装及储存7.1标本记录应使用文字准确记录标本编号、器物编号、器物名称、采集部位等信息,必要时可辅助以影音记录。采集标本信息记录表参见附录A。7.2标本包装7.2.1块状标本宜单独放入自封袋或塑料盒中保存,潮湿标本应及时干燥后保存,碳化有机残留物标本应及时放入冰箱中冷藏保存。7.2.2粉状标本宜单独放入离心管、塑料盒或使用硫酸纸、称量纸等包裹后放入自封袋中保存。7.2.3液体标本宜单独放入玻璃试剂瓶或试剂管中密封保存。7.3标本储存应建立科技信息标本库,按照出土地点或发掘单位将采集标本入库储存,并按固定规则统一编号。4DB14/T2364—2021(资料性)采集标本信息记录表A.1采集标本信息记录表采集标本信息记录表见表A.1表A.1采集标本信息记录表项目名称(或出土地点):编号:采集人员:采集时间:5DB14/T2364—2021参考文献[1]WW/T0036—2012田野考古出土人类遗骸DNA获取技术规范[2]WW/T0042—2012碳十四年代测定考古样品采集规范[3]WW/T0044—2012田野考古植物遗存浮选采集及实验室操作规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