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教案统编版必修4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教案统编版必修4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教案统编版必修4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教案统编版必修4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教案统编版必修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文化沟通与文化交融一、教学目标必备学问:文化沟通的要求;文化交融的缘由;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关键实力:通过了解详细实例,理解文化沟通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能够结合事例,分析文化交融促进文化的发展。二、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在文化沟通与文化交融过程中,树立各民族文化同等意识。科学精神:在分析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沟通与文化交融的作用,培育科学思维实力。公共参加:争做文化传播沟通的使者,在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有益成果,促进人类文明的旺盛进步。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文化沟通、文化交融的作用。2.教学难点:文化沟通与文化交融的区分;正确对待文化沟通与交融四、课前打算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2024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中国北京开幕。来自亚洲全部47个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及国际组织的1352位会议代表共同出席大会。会议聚焦“亚洲文明沟通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主题,共商亚洲文明发展之道,共话亚洲合作共赢大计,达成广泛共识并发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24北京共识》如下:我们认为,亚洲先辈们共同创建了绚烂的文明成果,让人类的精神世界更加多彩,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制度样本更加多元。当前,亚洲文明在开放中沟通、在互鉴中发展,亚洲文明之花正在世界文明百花园中绚烂绽放。亚洲人民应当树立起高度的文明自信,努力续写亚洲文明新的辉煌。我们看到,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旧是时代主题。同时,人类面临的各种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应对这些挑战,既须要经济的力气、科技的力气,也离不开文化的力气、文明的力气。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促进亚洲乃至世界各国文明加强同等对话、沟通互鉴、共同发展,供应了一个广袤新平台。我们认为,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珍宝。不同文明之间应当相互敬重、包涵互鉴,在历史的启迪和现实的昭示中,以多样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以和谐共生超越文明冲突,以交融共享超越文明隔阂,以旺盛共进超越文明固化,共同谱写“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华章。我们认为,一个和平安静、共同旺盛、开放融通的亚洲和世界,是各国人民对美妙生活的共同憧憬。文明沟通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强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对话,增进相互理解、彼此信任和人民友情,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社会、民意基础。我们希望,亚洲和国际社会以本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新的起点,开展更广泛、更深化的文明对话,进一步拓展多样化的沟通机制和多层次的对话平台;坚持在继承中不断发展,薪火相传,与时俱进,用创新发掘文明发展动力,充分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加强各国在文化、旅游、教化、媒体、智库、卫生和民间交往等领域的合作,守望相助、团结共进,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发展注入才智和力气,共同创建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妙将来。我们高度赞许中方为推动文明对话作出的重要贡献,诚心感谢中方为举办本次大会作出的巨大努力,愿与中方一道共同推动世界不同文明间的沟通互鉴。开展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有什么意义?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文化沟通?又要如何进行文化沟通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找到答案。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化沟通与文化交融》。2、新课讲授(一)文化沟通与文化发展老师:谈到文化沟通,沟通很好理解,只有一种文化能够涉及沟通吗?当然是不能的。那么什么是文化沟通呢?文化沟通指的是发生于两个或者多个具有文化源差异显著的关系之间的沟通。文化沟通促进人们互通有无,增进文化发展与丰富。问:你能够想到哪些文化沟通的途径呢?学生:思索回答点拨:①商业贸易是文化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沟通,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沟通文化。例如我们熟知的丝绸之路。②人口迁徙是文化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如:秦统一中国后多次组织边疆开发。③教化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学问。如:我们学习英语课,也会学习和了解西方的文化。【阅读与思索】儒家学说曾对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特殊是对他闻名的“单子论”产生过影响。近代欧洲的一些文化名人,如伏尔泰、歌德、雨果,都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吸取过养分。儒学本是中国的学问,但也早已走向世界,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文化沟通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学生:思索回答点拨: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儒家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能够实现不同文化的沟通、借鉴,促进文化的发展。老师讲解:文化沟通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沟通不仅不会成为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障碍,反而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正是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主动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的沟通,才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化沟通、交融的雄伟画卷。【阅读与思索】◆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学问沟通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沿着古丝绸之路,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独创、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学问沟通带来了观念创新。◆汉代,张骞出访西域,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唐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同步发展,中国、意大利、摩洛哥的旅行家杜环、马可.波罗、伊本·图泰都在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留下了历史印记。明代,闻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运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利炮,而是宝船和友情。一代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为什么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学问沟通之路?学生:小组探讨,发表看法点拨: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学问沟通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沿着古丝绸之路,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独创、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学问沟通带来了观念创新。比如,源自印度的佛教,在中国发扬光大,在东南亚得到传承。儒家文化起源于中国,受到欧洲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这是文化沟通的魅力、互鉴的成果。过渡:如今,“一带一路”不仅带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且促进了沿线各国的文化沟通与发展,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各国的联系日益亲密,我们又该如何促进文化沟通呢?老师讲解: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沟通日益频繁。我们应当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当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朝气盎然。(二)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材料一:在荒芜宁静的大漠深处,敦煌莫高窟在近千年的时间中不断更新,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4至14世纪佛教文化艺术最高成就,代表着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高峰。1700米的崖壁上分布着735个洞窟,其中492个洞窟有壁画、彩塑。这样一个文化宝库为什么会诞生在这里?这就不得不提到丝绸之路。在张骞两次出访西域之后,汉王朝在这里设立了敦煌郡。敦煌拥有特殊的绿洲环境,行走在丝绸之路的人们都须要在这个地方歇脚。经过长时间的渐渐积淀,敦煌做好了迎接印度佛教文化的打算。公元366年,莫高窟诞生了。在莫高窟,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洞窟的形制,不同风格的彩塑和不同主题的壁画,它们见证了佛教向中原传播过程的演化以及佛教艺术的演化。我们在4.5万多平方米的壁画中,也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筑、音乐、民俗……莫高窟是“墙壁上”的博物馆。紫禁城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它的建成,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劳动人民才智的结晶,是中国古代建筑理念的集大成者,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工匠共同创建的结果,是技术与艺术的完备结合。它的每一个细微环节都有文化的因素。单单是那些大殿的名字,匾额的名字,都让我们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比如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就显示出“和”文化的无处不在。咸若馆和雨花阁是佛教建筑,钦安殿就是道教风格,延禧宫内的灵沼轩就是西洋建筑,倦勤斋的通景画,是由意大利画家郎世宁和他的学生们借鉴了欧洲教堂的全景画形式移植到清代宫廷的……故宫的外国文物许多,保藏的西洋钟表也特别有特点。康熙皇帝对西方的科学技术特别感爱好,通过传教士学习科学、数学以及一些测绘方面的学问等。从当时的统治者来讲,也是希望学到先进的科学和技术的,虽然还仅局限于个人爱好。为什么要进行文化交融呢?文化交融如何促进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的呢?学生:阅读材料,思索回答老师讲解: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因沟通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才智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古代两河流域人民在法律和天文学上的成就、古代埃及人民在建筑和医学上的成就、古代中国人民的四大独创、古代希腊人民的哲学和艺术成就等,都以其显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纵观几千年文化发展历程,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交融,主动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特长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吸取丰富养分,增加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独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旺盛作出了贡献。推动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漂亮、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妙的必由之路。3、结束新课我们在上一节课学习了文化具有多样性,那么结合两节课所学学问,能否阐述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沟通之间的关系呢?(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沟通的前提。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确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象,同时也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沟通、借鉴、学习供应了可能。(2)文化的沟通有利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沟通,是学习和吸取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因此,开展文化沟通,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4、课堂小结一、文化沟通与文化发展1.文化沟通的含义:文化沟通指的是发生于两个或者多个具有文化源差异显著的关系之间的沟通。2.文化沟通的途径:①商业贸易是文化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沟通,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沟通文化。②人口迁徙是文化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③教化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学问。3.文化沟通推动文化发展的缘由:文化沟通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正是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主动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的沟通,才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4.文化沟通与文化发展的措施:我们应当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当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朝气盎然。二、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1.文化交融的缘由:文化因沟通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才智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2.文化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