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7独具特色的政治与外交建设-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1页
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7独具特色的政治与外交建设-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2页
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7独具特色的政治与外交建设-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3页
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7独具特色的政治与外交建设-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4页
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7独具特色的政治与外交建设-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课时作业7独具特色的政治与外交建设——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24·桂林市高三二模]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底,全国共有宣扬员379万人,报告员7.5万人,覆盖机关、厂矿、农村、学校,甚至列车等一切社会组织细胞,即使再偏远的山区,人们也能得知每一场国家盛大仪式的实行过程及具体内容。这一举措()A.推动了民众对新政权的政治认同B.宣扬了三大改造进程和重大成果C.保证了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和实施D.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2.[2024·潍坊市高三二模]1953年《选举法》规定,农村与城市的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81;1979年《选举法》经验了其后六次修改,在城乡选举人大代表人口比例方面,渐渐从81、41转变为城乡“同票同权”。这说明我国()A.农夫阶级的社会地位得到逐步提高B.建立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政权C.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选举制D.随社会发展城乡差别渐渐缩小消逝3.[2024·通化市高三一模]“(它)秉承了秦王朝以来直至中华民国时期‘因俗而治’的治边思想和传统,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变革和发展中具有崭新的生命力和极强的活力。”这里的“它”()A.发挥了窗口和试验田的作用B.满意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愿望C.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D.开创了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局面4.[2024·咸阳市高三联考]1982年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五次宪法修正案,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私有财产爱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由此可知,材料意在强调()A.中国高度重视保障人权B.公民法制意识日益增加C.法律要为社会发展服务D.法律的经济职能得以强化5.[2024·娄底市高三一模]1961年6月,毛泽东说:“假如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假如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对此谈话理解正确的是()A.祖国统一是新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前提B.蕴含了“一国两制”构想的雏形C.淡化了国际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D.旨在为中美关系正常化扫除障碍6.[2024·吉林市高三三模]《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心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和平共处7.[2024·长春市高三一模]《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说明“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成功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情愿依据同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同等看法对待我们的。”这段材料体现了新中国()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外交B.同等地与一切国家建交的愿望C.坚决保障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成果D.坚决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8.[2024·焦作市高三模拟]朝鲜斗争刚结束不久,中国迫切须要打破西方国家的孤立和封锁,与世界各国建立新型国家关系,同时也有对国际法发展做出自身贡献的主观要求。为此新中国()A.发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C.提出并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提倡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9.[2024·唐山市高三一模]1953年6月5日,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说:“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但当前的冲突主要表现在斗争与和平、民主与反民主、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四个方面。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这表明新中国()A.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敢于打破意识形态对外交工作的束缚C.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打破了美国孤立新中国形成的外交僵局10.[2024·南昌市高三二模]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提出如下建议:交战双方的一切武装力气在印度支那全境同时实行完全停火;停火期间停止从境外进入各种新的部队和军事人员以及各种武器和弹药。这次会议()A.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斗争B.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C.打开了中日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D.复原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1.[2024·大同市高三二模]下图为1961~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关于复原新中国合法席位的投票状况。总体来看,此种改变反映出()A.中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B.国际政治格局正在改变C.第三世界主导了联合国D.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12.[2024·芜湖市高三一模]1971年4月,法新社评论说:“(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员访华)这是中国的‘新外交战略’,北京选择了在政治上最中立的方式向美国舆论以及世界與论伸出手。”由此可知,当时中国的“新外交战略”()A.意在推行睦邻友好外交政策B.起先对外宣扬和平外交理念C.开创了政府间交往的新途径D.具有改善中美关系的敏捷性13.[2024·上饶市高三一模]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刊出副刊文章《大豆与中美科学沟通》,介绍说大豆的家乡在中国,在美国获得巨大的发展。文章配发装饰画《中美两国人民恒久友好下去》(如图)这表明()A.中国外交的政策有所调整B.中美两国在农业领域开展合作C.中美关系起先走向正常化D.中国摆脱了长期以来外交困局14.[2024·厦门市高三三模]20世纪50~60年头,中日民间外交取得丰富成果,在经贸上达成了很多重要的贸易协定和渔业协定,在文化沟通上两国文艺界人士和团体互访频繁。这种现象说明()A.中日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B.中国放弃了“一边倒”外交方针C.日本放弃敌视孤立中国的政策D.中日有改善政治关系的民众基础15.[2024·益阳市高三二模]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战略,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见、亚信峰会、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A.致力于加强亚洲各国的合作B.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C.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D.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8分,第17题12分,共40分)16.[2024·昆明市高三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世纪以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民族国家模式已经成为整个西欧乃至整个近现代世界典型和主要的国家形式。19世纪中叶以后,清王朝试图将传统的“天下中国”概念调整为近代民族国家,但并不成功,部分边疆民族出现游离之态。二十世纪后,革命派从推翻清朝“满族”统治动身,结合传统的华夷观和西方的民族建国理论,提出“十八省汉族建国理论”;而立宪派相识到了革命派建国理论的缺陷,遂提出“建立多民族的近代民族国家”理论。——摘编自冯建勇《近现代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之历程》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观念,制定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慎重稳步地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平定叛乱,巩固新疆、西藏边防,为增进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奠定了坚实基础。——摘编自郭溪土《新中国头十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清末民初资产阶级构建民族国家理论的背景。(1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建国初期民族政策的影响。(14分)17.[2024·惠州市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从全球视野看,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则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加强合作无疑有助于维护世界的发展稳定。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非之间更加迫切须要加强沟通协调,呈现团结的力气,发出共同的声音,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非洲的成功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而与中国的合作对非洲的成功至关重要。”——《新一年,中非合作塑造世界新面貌》(中心广播总台国际在线2024.1.3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学问,以“中非关系”为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分析论证。(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切合论题并符合史实,论证充分,逻辑合理,层次清楚。)(12分)课时作业71.解析:材料中主要讲的是新中国宣扬员遍布全国各地,通过宣扬让人民了解国家的重大事务,增加了人民对新政权的了解和认同,故A项正确;当时,三大改造尚未起先,故B项错误;第一部宪法是在1954年颁布的,不是在1952年,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改革开放后,不是在建国初期,故D项错误。答案:A2.解析:城乡“同票同权”,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说明随社会发展城乡差别渐渐缩小消逝,是法律面前人人同等原则在选举中的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大进步,故选D;新中国成立后,包括农夫阶级在内的人民已经成为国家主子,社会地位高,解除A;1949年新中国成立,已经建立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政权,解除B;材料只是反映农村与城市的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的改变,无法体现“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选举制”,解除C。答案:D3.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材料信息“(它)秉承了秦王朝以来直至中华民国时期‘因俗而治’的治边思想和传统,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变革和发展中具有崭新的生命力和极强的活力”说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该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故C正确;经济特区发挥了窗口和试验田的作用,故A错误;政治协商制度满意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愿望,故B错误;“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方针的提出开创了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局面,故D错误。答案:C4.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我国宪法修正案要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法律要为社会发展服务,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人权的内容和公民的法制意识增加,故AB项解除。材料不仅体现出经济职能,还体现了习近平的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C5.解析:材料的含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这事实上是“一国两制”构想,故选B;当时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台湾占据,即使台湾不回来祖国,新中国照旧坚持复原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解除A;当时国际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剧烈,解除C;我国是20世纪70年头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解除D。答案:B6.解析:据材料中“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中“另起炉灶”方面的含义,故A项正确;B项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解除;“一边倒”则是指新中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故C项解除;材料没有涉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D项解除。答案:A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解读史料及学问的运用实力,回顾已学史实可知,A是对“另起炉灶”的理解,解除;C是对“三大改造和1954年宪法颁布”历史意义的阐述,不合题意,解除;D与“一边倒”政策相一样,与题意无关,解除。分析材料可知其主要强调的是取缔列强在华特权的剧烈愿望,故选B。答案:B8.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相互敬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扰、互不干涉内政、同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原则有助于打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国际准则,C正确;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在1971年,改革开放后我国发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解除A;B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已经实现,解除;D是新时期我国的外交内容,解除。答案:C9.解析:材料“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表明新中国已经起先不受意识形态的束缚,愿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绽开正常的外交关系,故选B。1953年中苏仍为盟友关系,中国不行能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解除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12月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这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解除C;D项发生于20世纪70年头,解除。答案:B10.解析:由材料信息“交战双方的一切武装力气在印度支那全境同时实行完全停火”可知,这次会议是旨在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该会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斗争,故A正确;万隆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故B错误;中日邦交正常化打开了中日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故C错误;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复原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D错误。答案:A11.解析:从材料中的数据可知,1961~1971年支持中国的国家票数在不断上升,而反对的在不断下降,说明白在两极格局之下更多的国家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冲击着两极格局,故B项正确;从材料中并不能看出中国经济实力在不断提升,解除A项;C项不符合史实,解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是1979年中美建交,解除D项。答案:B12.解析:材料中的“政治上最中立”说明中国对美国的“新外交战略”避开了政治上的抵触因素,这是外交上敏捷性的体现,D正确;美国并非中国邻国,不能以睦邻友好来定位,解除A;新中国建立伊始就对外宣扬了和平外交理念,而不是此时才起先,解除B;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员访华属于民间交往,而不是政府间的交往,解除C。答案:D13.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刊载《大豆与中美科学沟通》和《中美两国人民恒久友好下去》等,体现了中国对美国的友好看法,由此反映中国外交的政策有所调整,A项正确;人民日报的文章和图片,不能表明中美两国在“农业领域”开展着合作,B项错误;1978年底,中美关系基本上实现了正常化,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中国摆脱了长期以来“外交困局”,D项错误。答案:A14.解析:从材料来看,中日的民间交往在20世纪50~60年头非常频繁,这对后面的中日邦交正常化具有重要的意义,D正确;A错误,中日关系正常化是在1972年;B错误,当时的中国照旧实行的是“一边倒”的政策;C错误,这只是民间层面的来往,并不能得出政府的看法。故选D。答案:D15.解析:依据材料“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可知当今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决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故B项正确。AD两项与材料中的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不符,解除。亚太经合组织奉行自主自愿、协商一样的合作原则,C项“主导”说法错误,故C项解除。答案:B16.解析:(1)依据“‘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民族国家模式已经成为整个西欧乃至整个近现代世界典型和主要的国家形式”得出西方民族国家模式的影响;依据“19世纪中叶以后”,结合所学得出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依据“清王朝试图将传统的‘天下中国’概念调整为近代民族国家,但并不成功”得出清王朝构建民族国家的失败;依据“结合传统的华夷观和西方的民族建国理论”得出传统华夷观的影响;依据“革命派从推翻清朝‘满族’统治动身”得出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依据“建立多民族的近代民族国家”得出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影响。(2)依据“在少数民族地区慎重稳步地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平定叛乱,巩固新疆、西藏边防,为增进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从推动少数民族的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加中华民族的认同等分析总结。答案:(1)西方民族国家模式的影响;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清王朝构建民族国家的失败;传统华夷观的影响;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影响。(2)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增加中华民族的认同。17.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学问,以“中非关系”为主题自拟论题,并进行分析论证。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拟定中非合作的基础坚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