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机构课程设计作业指导书_第1页
教育培训机构课程设计作业指导书_第2页
教育培训机构课程设计作业指导书_第3页
教育培训机构课程设计作业指导书_第4页
教育培训机构课程设计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培训机构课程设计作业指导书TOC\o"1-2"\h\u6041第1章课程设计概述 4118431.1课程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4117931.1.1教育目标导向原则 4269961.1.2学员需求原则 4133961.1.3系统性原则 451911.1.4实践性原则 4193701.1.5创新性原则 453731.2课程设计的流程与方法 4191971.2.1课程需求分析 445481.2.2课程目标确定 4263771.2.3课程内容设计 5324191.2.4教学方法选择 5299581.2.5课程评价设计 540891.2.6理论研究法 5255331.2.7案例分析法 5240041.2.8专家咨询法 597681.2.9实践验证法 59798第2章课程需求分析 5255992.1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 5211952.1.1市场调研 5102232.1.2需求分析 6142332.2学员需求分析 6164612.2.1学员基本情况分析 641702.2.2学习目标分析 6282802.2.3学习动机分析 610662.3课程定位与目标设定 687882.3.1课程定位 667302.3.2教学目标设定 710874第3章教学内容设计 78723.1教学内容的筛选与组织 7181953.1.1教学内容筛选原则 740633.1.2教学内容组织方法 7154913.2知识点分解与教学目标制定 867063.2.1知识点分解 8113263.2.2教学目标制定 8130553.3教学活动与教学方法设计 8280363.3.1教学活动设计 83313.3.2教学方法设计 811488第4章教学资源开发 988514.1教材与辅助材料编写 942404.1.1教材编写原则 9286804.1.2教材编写流程 9208054.1.3辅助材料编写 9314394.2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 9291534.2.1多媒体教学资源类型 9243964.2.2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原则 9220394.2.3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流程 9204154.3教学工具与设备准备 10141084.3.1教学工具准备 10309024.3.2教学设备准备 10119754.3.3设备使用与维护 1013859第5章教学策略制定 1053335.1课堂教学策略设计 1015615.1.1分析学员需求 1018385.1.2确定教学目标 10200935.1.3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10320865.1.4设计教学过程 11299975.2学员个性化教学策略 1121655.2.1学员分层教学 1116405.2.2个性化辅导 11114205.2.3学员自主学习 11172845.2.4学员成长档案 11259065.3教学评估与反馈策略 1110675.3.1教学评估 11137315.3.2教学反馈 11263035.3.3教学改进 12288835.3.4教学反思 1228814第6章教师队伍建设 12299246.1教师选拔与培训 1212816.1.1教师选拔标准 12179846.1.2教师选拔流程 1248456.1.3教师培训内容 1230996.1.4教师培训方式 1245166.2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12168286.2.1教学方法与技巧 12295786.2.2课堂教学评价 12192776.2.3教师专业发展 1387476.3教师团队协作与沟通 13210046.3.1团队建设 13307596.3.2协作机制 13110186.3.3沟通与交流 133960第7章课程实施与管理 13258207.1课程安排与时间管理 13119897.1.1课程安排原则 13153447.1.2课程时间管理 13141447.2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 14292787.2.1课堂组织 14151117.2.2课堂教学管理 14121447.3课程质量监控与改进 14291157.3.1课程质量监控 14277007.3.2课程改进措施 146378第8章学员评价与考核 14240218.1学员评价体系设计 1440008.1.1评价目标 1450088.1.2评价原则 14110018.1.3评价内容 15280338.2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15297768.2.1过程性评价 15313868.2.2总结性评价 15178688.3考核标准与评分办法 15326348.3.1考核标准 1582738.3.2评分办法 1613586第9章课程推广与营销 16118249.1课程品牌建设与宣传 1613189.1.1品牌定位与核心价值 16163839.1.2品牌视觉识别系统 16317989.1.3品牌宣传策略 16157419.2课程营销策略与渠道 1690439.2.1营销策略制定 1647349.2.2线上营销渠道 16189189.2.3线下营销渠道 1682289.2.4合作与联盟 17180429.3客户关系管理与服务 17156039.3.1客户信息管理 17120389.3.2客户沟通与维护 17252249.3.3客户满意度调查与改进 17195259.3.4客户增值服务 1724052第10章课程持续改进与发展 172691610.1课程反馈收集与分析 171639910.1.1反馈渠道建立 172619010.1.2反馈信息整理与分析 173001310.1.3反馈结果应用 173157810.2课程优化与升级 182674410.2.1课程内容更新 18669810.2.2教学方法改革 182960410.2.3师资队伍建设 182008610.2.4课程体系完善 181214310.3教育培训机构发展战略与课程创新 1867810.3.1市场调研与战略分析 18187110.3.2课程创新方向 18725710.3.3创新课程研发与实施 182313410.3.4持续跟踪与调整 18第1章课程设计概述1.1课程设计的目标与原则课程设计是教育培训机构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其目标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实现教育培训目标的具体化、操作化和标准化。课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1.1教育目标导向原则课程设计应以教育目标为出发点,保证课程内容与教育培训机构的总体教育目标相一致,充分发挥课程在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的导向作用。1.1.2学员需求原则课程设计应充分考虑学员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注重因材施教,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1.1.3系统性原则课程设计应保证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使学员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1.1.4实践性原则课程设计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1.5创新性原则课程设计应注重课程内容的创新,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课程的时代性和前瞻性。1.2课程设计的流程与方法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流程:1.2.1课程需求分析深入了解教育培训市场的需求,明确课程目标,为课程设计提供依据。1.2.2课程目标确定根据需求分析结果,明确课程的具体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1.2.3课程内容设计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化、模块化的设计。1.2.4教学方法选择结合课程内容和学员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2.5课程评价设计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对课程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为课程优化提供依据。课程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2.6理论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进行研究。1.2.7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内外优秀的课程设计案例,借鉴其成功经验,为课程设计提供参考。1.2.8专家咨询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课程设计进行指导,提高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1.2.9实践验证法将课程设计方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试运行,收集反馈意见,不断优化课程设计。第2章课程需求分析2.1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为了保证教育培训机构所设计的课程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本节将展开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通过收集并分析相关行业数据、政策法规、竞争态势等方面的信息,对教育培训市场的现状进行深入了解。从市场细分、消费者行为、行业趋势等多个维度,挖掘潜在的课程需求。2.1.1市场调研(1)行业现状分析:分析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市场份额等,为课程设计提供宏观背景。(2)竞争态势分析:研究同行业竞争对手的课程设置、优势劣势,找出差异化的竞争策略。(3)政策法规分析:关注国家及地方政策对教育培训行业的影响,保证课程设计的合规性。2.1.2需求分析(1)消费者需求: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潜在学员的需求信息,包括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学习时长等。(2)行业趋势分析:分析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市场需求,为课程设计提供前瞻性指导。2.2学员需求分析学员需求分析是课程设计的核心环节,本节将从学员的基本情况、学习目标、学习动机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2.2.1学员基本情况分析(1)年龄结构:分析不同年龄段学员的学习需求,为课程设计提供依据。(2)职业背景:了解学员的职业特点,挖掘其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对课程的需求。(3)地域分布:考虑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对学员需求的影响,使课程更具针对性。2.2.2学习目标分析(1)知识技能目标:明确学员希望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的知识和技能。(2)能力提升目标:分析学员在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的需求。(3)职业发展目标:关注学员的职业规划,为其提供有助于职业发展的课程内容。2.2.3学习动机分析(1)内在动机:了解学员对课程内容本身的兴趣和好奇心。(2)外在动机:分析学员因职业需求、政策要求等原因而产生的学习动机。2.3课程定位与目标设定基于以上分析,本节将对课程进行定位,并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2.3.1课程定位(1)课程类型:根据市场需求和学员需求,确定课程类型,如技能培训、职业认证等。(2)课程层次:根据学员的学历背景、职业阶段等因素,设置不同层次的课程。(3)课程特色:结合机构优势,打造具有竞争力的课程特色。2.3.2教学目标设定(1)知识目标:明确学员通过课程学习应掌握的知识点。(2)能力目标:设定学员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应提升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以上分析,为教育培训机构的课程设计提供科学、严谨的依据。第3章教学内容设计3.1教学内容的筛选与组织在教学过程中,内容的筛选与组织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本节将阐述如何针对教育培训机构课程,进行合理的教学内容筛选与组织。3.1.1教学内容筛选原则教学内容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筛选:(1)符合培训目标:保证所选内容与课程培训目标一致,有助于学员达到预期学习效果。(2)科学性:内容应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实用性,避免选取过时、错误或无用的知识。(3)针对性:针对学员的年龄、职业、学习需求等特点,选取适合的教学内容。(4)适度性:教学内容应在学员的接受能力范围内,避免过难或过易。3.1.2教学内容组织方法教学内容组织应遵循以下方法:(1)逻辑性: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进行合理的组织,使学员易于理解。(2)层次性: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知识、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等不同层次,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3)模块化: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模块,便于学员分阶段学习,提高学习效果。(4)灵活性:根据学员的学习进度和需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保持教学的灵活性。3.2知识点分解与教学目标制定知识点分解与教学目标是教学内容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将从知识点分解和教学目标制定两方面进行阐述。3.2.1知识点分解(1)梳理学科知识体系:对整个学科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明确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2)细化知识点:将学科知识体系中的知识点进行细化,保证学员能够掌握每个知识点。(3)确定知识点难度:根据学员的接受能力,对知识点进行难度划分,便于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3.2.2教学目标制定(1)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学员通过学习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应培养的方法和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员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3教学活动与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与教学方法的设计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本节将介绍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员特点,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方法。3.3.1教学活动设计(1)课堂讲授:以讲解、示范、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知识传授。(2)实践操作:组织学员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3)小组讨论:分组进行问题讨论,激发学员思考和创新能力。(4)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帮助学员巩固知识,提高自学能力。3.3.2教学方法设计(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2)任务驱动法:以完成具体任务为目标,引导学员主动摸索和学习。(3)情景教学法: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教学情境,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4)混合式教学:结合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第4章教学资源开发4.1教材与辅助材料编写4.1.1教材编写原则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其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保证教材内容符合教育培训目标,适应学员需求。4.1.2教材编写流程(1)明确教材编写目标;(2)梳理教材大纲;(3)编写教材初稿;(4)组织专家评审;(5)修改完善教材;(6)定稿并出版。4.1.3辅助材料编写辅助材料主要包括:教案、课件、习题、案例等。编写辅助材料时,要注重与教材内容的衔接,突出实用性,提高教学效果。4.2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4.2.1多媒体教学资源类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课件、视频、音频、动画、虚拟实验等。应根据课程特点及教学需求,选择合适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类型。4.2.2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原则(1)内容准确、科学;(2)界面友好、简洁;(3)操作简便、兼容性强;(4)注重交互性,提高学员参与度。4.2.3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流程(1)明确制作目标;(2)编写脚本;(3)设计界面;(4)制作多媒体资源;(5)测试与修改;(6)验收与发布。4.3教学工具与设备准备4.3.1教学工具准备教学工具主要包括:实物模型、教具、实验器材等。应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工具。4.3.2教学设备准备(1)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基本设备;(2)网络设施,保证教学过程中网络稳定;(3)教学软件,包括教学管理系统、在线学习平台等;(4)其他特殊设备,如虚拟现实(VR)设备、智能教室设备等。4.3.3设备使用与维护(1)定期检查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2)培训教师及学员,熟练掌握设备使用方法;(3)建立设备管理制度,规范设备使用与维护。第5章教学策略制定5.1课堂教学策略设计课堂教学策略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育培训机构的特点和课程目标,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5.1.1分析学员需求教学策略设计前,需对学员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学员的基本情况、学习动机、学习目标等。通过需求分析,为课堂教学策略提供依据。5.1.2确定教学目标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将其细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应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设计,保证教学活动有的放矢。5.1.3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特点、学员需求和学习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同时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运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5.1.4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应包括导入、主体、总结和拓展等环节。导入环节要吸引学员注意力,为主体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主体环节要注重知识点的讲解、技能的培养和学员的参与;总结环节要梳理知识点,巩固学习成果;拓展环节要引导学员进行深入思考和实际应用。5.2学员个性化教学策略学员个性化教学策略旨在满足不同学员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5.2.1学员分层教学根据学员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将学员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员,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实施分层教学。5.2.2个性化辅导针对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个性化辅导。通过一对一指导、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员解决学习难题,提高学习效果。5.2.3学员自主学习鼓励学员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学员进行探究式学习。同时注重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5.2.4学员成长档案为每位学员建立成长档案,记录学员的学习过程、成果和评价。通过成长档案,了解学员的学习状况,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5.3教学评估与反馈策略教学评估与反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5.3.1教学评估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估方法,如课堂观察、学员作业、学员互评、阶段测试等。评估内容应涵盖学员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学习态度等方面。5.3.2教学反馈及时向学员提供教学反馈,帮助学员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指导学员改进学习方法。同时教师应认真听取学员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策略。5.3.3教学改进根据教学评估和反馈结果,对教学策略进行持续改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学员满意度。5.3.4教学反思教师应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优势,弥补不足。第6章教师队伍建设6.1教师选拔与培训教师是教育培训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本章首先探讨教师的选拔与培训。6.1.1教师选拔标准明确教师的选拔标准,包括学历、专业背景、教学经验、综合素质等方面,保证选拔到具备较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教师。6.1.2教师选拔流程建立健全教师选拔流程,包括发布招聘信息、筛选简历、组织面试、试讲、考核等环节,严格把控教师入口关。6.1.3教师培训内容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设计系统化的培训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学生心理等方面。6.1.4教师培训方式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如集中培训、在岗研修、网络学习等,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6.2教师教学能力提升6.2.1教学方法与技巧组织教师学习并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6.2.2课堂教学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帮助教师发觉不足,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6.2.3教师专业发展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专业竞赛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6.3教师团队协作与沟通6.3.1团队建设加强教师团队建设,通过团队活动、教学研讨等形式,增进教师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提高团队凝聚力。6.3.2协作机制建立健全教师协作机制,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6.3.3沟通与交流搭建教师沟通与交流平台,定期组织教师座谈会、教学观摩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信息传递。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教育培训机构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7章课程实施与管理7.1课程安排与时间管理7.1.1课程安排原则课程安排应根据培训目标、学员需求及教学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保证课程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2)层次性:按照学员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合理安排课程难度;(3)实用性: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操作性,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4)灵活性:根据学员需求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课程设置。7.1.2课程时间管理(1)明确课程时间表:制定详细的课程时间安排表,包括课程名称、授课时间、授课教师等;(2)合理分配课时:根据课程内容、学员需求和教学目标,合理分配课时;(3)时间弹性管理:在保证课程质量的前提下,给予教师和学员一定的课程时间调整空间。7.2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7.2.1课堂组织(1)教学环境布置:创造舒适、安静、有利于学习的教学环境;(2)学员座位安排: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需求,合理规划学员座位;(3)课堂纪律管理:制定课堂纪律规定,保证教学活动有序进行。7.2.2课堂教学管理(1)教学过程监控:对教学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实现;(2)教学评价与反馈: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收集教师和学员的反馈意见,提高教学质量;(3)教学资源管理: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7.3课程质量监控与改进7.3.1课程质量监控(1)教学质量评估:制定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2)教学过程监控:对教学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发觉问题及时解决;(3)教学数据统计分析:收集、整理和分析教学数据,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7.3.2课程改进措施(1)优化课程内容:根据市场变化和学员需求,及时更新课程内容;(2)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3)完善教学管理:优化教学管理流程,提高教学管理效率;(4)加强教学研究与交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第8章学员评价与考核8.1学员评价体系设计8.1.1评价目标本章节主要阐述学员评价体系的设计,旨在客观、全面地评估学员在教育培训过程中的学习成果、能力提升及综合素质。8.1.2评价原则(1)科学性:依据教育培训目标,设计合理的评价体系,保证评价结果具有科学性。(2)客观性:评价标准明确,评价方法公正,保证评价过程和结果客观。(3)全面性:评价内容涵盖学员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多方面,以全面反映学员的学习成果。(4)动态性:关注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及时调整评价方法和标准。8.1.3评价内容(1)知识与技能:评估学员在培训课程中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掌握程度。(2)学习态度:评估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真程度、积极主动性等。(3)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评估学员在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方面的表现。(4)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评估学员在解决问题、实践操作等方面的能力。8.2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8.2.1过程性评价(1)评价方法:采用课堂提问、作业、小组讨论等形式,对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学习情况进行持续关注与评估。(2)评价目的:了解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发觉学员的优缺点,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8.2.2总结性评价(1)评价方法:在培训课程结束后,通过考试、实践操作、论文等形式,对学员的整体学习成果进行评价。(2)评价目的:全面评估学员在培训课程中的学习成果,为教育培训机构的课程优化提供参考。8.3考核标准与评分办法8.3.1考核标准(1)知识与技能:以课程大纲为依据,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2)学习态度:根据学员的出勤、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方面制定考核标准。(3)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根据学员在团队项目、小组讨论等活动中的表现制定考核标准。(4)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通过学员在实践操作、解决问题等活动中的成果制定考核标准。8.3.2评分办法(1)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分方法,明确各评价内容的分值比例。(2)根据评价结果,为学员提供反馈,指导其今后的学习与发展。(3)评分过程中,保证评价标准的一致性,提高评价结果的公正性。第9章课程推广与营销9.1课程品牌建设与宣传课程品牌建设是教育培训机构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课程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重要意义。本节将详细介绍课程品牌建设与宣传的相关内容。9.1.1品牌定位与核心价值分析课程的目标受众、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明确课程的品牌定位,提炼课程的核心价值。9.1.2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符合课程特点的LOGO、标准字、标准色等视觉元素,形成独特的品牌视觉识别系统。9.1.3品牌宣传策略制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品牌宣传策略,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营销、户外广告、公益活动、口碑传播等。9.2课程营销策略与渠道课程营销是实现教育培训机构业务增长的关键环节。本节将探讨课程营销策略与渠道的选择与应用。9.2.1营销策略制定根据课程目标、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制定差异化、个性化的营销策略。9.2.2线上营销渠道利用互联网平台,如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在线教育平台等,开展课程推广活动。9.2.3线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