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建筑行业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建筑行业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建筑行业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建筑行业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TOC\o"1-2"\h\u14019第1章工程施工前期准备 5149871.1现场勘查与调研 5302501.1.1现场勘查 5193551.1.2调研内容 5232441.2施工组织设计 5177621.2.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5105121.2.2施工组织设计内容 640681.3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 6289941.3.1施工图纸 6269491.3.2技术规范 621462第2章人员组织与管理 6265052.1人员配置与职责 642722.1.1项目经理 633662.1.2技术负责人 64972.1.3施工员 6120912.1.4质量员 7260622.1.5安全员 788122.1.6材料员 7144622.1.7机械员 729942.2劳动合同与培训 798002.2.1劳动合同 7237152.2.2培训 779782.3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7325082.3.1考勤制度 783852.3.2安全生产制度 744662.3.3质量管理制度 7123682.3.4环境保护制度 8266452.3.5沟通协调制度 836082.3.6施工现场卫生制度 821709第3章施工材料与设备 8134103.1材料采购与验收 883753.1.1材料采购 820263.1.2材料验收 895793.2材料储存与运输 832103.2.1材料储存 8116353.2.2材料运输 9185203.3施工设备选型与配置 9157393.3.1设备选型 942413.3.2设备配置 9133133.4设备维护与管理 958983.4.1设备维护 9234433.4.2设备管理 101023第4章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10112214.1土方工程 1019074.1.1工程准备 1061214.1.2土方开挖 10262444.1.3土方回填 10319864.1.4边坡支护 10277354.2地基与基础工程 1065974.2.1地基处理 1091104.2.2基础施工 102594.2.3地下防水 1093554.3主体结构工程 11166944.3.1钢筋工程 11259484.3.2模板工程 1168244.3.3混凝土工程 1194694.4装饰装修工程 1164054.4.1建筑内装修 1137874.4.2建筑外装修 11222864.4.3门窗安装 11255884.4.4装修细部处理 119447第5章施工安全与环保 1184635.1安全生产责任制 11199065.1.1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1124565.1.2施工单位应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位。 12245665.1.3项目经理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 1241405.1.4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发觉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消除。 12129995.2安全防护措施 1224845.2.1施工现场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12326105.2.2施工现场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12191735.2.3高空作业、电气作业、焊接作业等特殊作业应制定专项安全措施,并严格执行。 12201985.2.4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发觉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1227475.2.5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配备足量的消防设施和器材,保证消防通道畅通。 12198125.3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 12311975.3.1施工单位应遵循环保法规,制定环境保护措施,降低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12210615.3.2施工现场应合理规划,减少土地占用,保护生态环境。 12158815.3.3施工单位应采取措施降低噪音、粉尘、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保证满足国家排放标准。 12124045.3.4施工单位应推广绿色施工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产生。 12148445.3.5施工现场应加强废弃物管理,分类存放,合规处置。 12136275.4紧急处理 1234365.4.1施工单位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紧急处理程序和责任人。 12129885.4.2施工现场发生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及时报告上级管理部门。 12220365.4.3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施工人员应对紧急的能力。 1270115.4.4施工现场应设立紧急报警电话,保证发生时能及时报警。 12168675.4.5施工单位应依法对进行调查处理,总结原因,制定防范措施,防止类似再次发生。 137628第6章施工进度计划与管理 13173486.1施工进度编制与调整 13278876.1.1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应依据项目合同、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工程量清单及工程特点等,结合施工技术、资源条件、环境因素等,科学合理地进行。 1319576.1.2施工进度计划应明确工程各阶段、各部位的计划开始和完成时间,保证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13323996.1.3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过程中,应对关键线路、控制点进行分析,合理设置施工周期,保证工程进度与质量。 13265256.1.4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进度计划进行检查、调整,保证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相符。调整进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资源、技术、环境等因素,并遵循以下原则: 1367196.2关键节点控制 13295416.2.1关键节点是指影响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的重要部位或阶段。关键节点的控制是施工进度管理的关键环节。 1395986.2.2项目部应制定关键节点控制计划,明确关键节点的目标、责任人和监控措施。 13257326.2.3关键节点施工前,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保证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13157956.2.4关键节点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现场巡查和监测,及时发觉和解决问题,保证关键节点按计划完成。 13278616.2.5关键节点完成后,应进行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节点,应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重新组织验收。 13304836.3资源配置与进度保障 14313196.3.1项目部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配置人力、材料、设备等资源,保证施工进度顺利推进。 1440296.3.2人力资源配置应充分考虑施工高峰期、专业技能和劳动强度等因素,保证施工人员数量和质量。 1488096.3.3材料和设备配置应提前规划,保证按时到场,满足施工需求。 1483216.3.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合理组织施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资源浪费。 14142926.3.5建立健全进度监控机制,定期对施工进度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 14248906.3.6加强与相关方的沟通协调,保证施工进度顺利推进。 1427229第7章工程变更与签证 1411867.1工程变更管理 149507.1.1工程变更的概念与分类 1440987.1.2工程变更的提出与审批 14135617.1.3工程变更的实施与控制 14300017.2签证办理流程 14166727.2.1签证的种类与适用范围 14106857.2.2签证申请与审批 15297167.2.3签证办理与归档 1531297.3工程量清单调整 1549277.3.1工程量清单调整的原因与依据 15125377.3.2工程量清单调整的程序与方法 1571277.3.3工程量清单调整的记录与传递 1514797第8章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 1510688.1隐蔽工程验收 15144588.1.1隐蔽工程验收范围与要求 1583878.1.2隐蔽工程验收程序 16230348.2分部分项工程验收 1648798.2.1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标准 16186418.2.2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程序 1658778.3竣工验收 16263628.3.1竣工验收条件 16280428.3.2竣工验收程序 17174578.3.3竣工验收资料 1722185第9章工程造价与结算 1770829.1工程量清单计价 17226139.1.1工程量清单编制 17154859.1.2计价依据 17189429.1.3计价方法 1728539.2工程进度款支付 18285819.2.1工程进度款支付原则 18184259.2.2工程进度款支付程序 18274449.3竣工结算与审计 189799.3.1竣工结算编制 18241159.3.2竣工结算审核 1883959.3.3竣工结算支付 1826758第10章工程保修与维护 19530610.1工程保修政策 191232110.1.1保修期限: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建筑行业惯例,工程保修期限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为期__年。 191621510.1.2保修范围:工程保修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土建工程、装饰工程、安装工程、防水工程等,具体保修范围以合同约定为准。 192691610.1.3保修责任:在保修期内,施工方应对因施工原因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承担保修责任,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191289710.1.4保修流程:业主在发觉工程质量问题时,应及时向施工方提出保修申请,施工方应在收到申请后__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并尽快安排维修。 192353410.2保修期内维修服务 19100710.2.1维修响应:施工方应在收到保修申请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制定维修方案,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维修。 191654510.2.2维修质量:维修工作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保证维修质量满足使用要求。 191749810.2.3维修费用:保修期内,因施工原因导致的维修费用由施工方承担;因非施工原因导致的维修费用,由业主承担。 191739310.2.4维修记录:施工方应详细记录维修过程,包括维修时间、维修部位、维修原因、维修费用等,并报业主备案。 191545410.3工程维护与保养建议 192641310.3.1定期检查:业主应定期对工程进行巡查,发觉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影响工程使用寿命。 193210510.3.2保养措施:根据工程不同部位和材料特性,采取相应的保养措施,如清洁、润滑、防锈、防腐等。 191585210.3.3防范措施:针对自然灾害和人为损害,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工程风险。 192385210.3.4专业维护: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部位,如电梯、消防设施等,建议聘请专业公司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 20第1章工程施工前期准备1.1现场勘查与调研1.1.1现场勘查(1)对项目施工区域进行实地勘查,了解地形、地貌、气候、交通等自然及人文环境。(2)收集施工现场周边建筑物、设施、管线等资料,为施工方案制定提供依据。(3)评估现场施工条件,包括施工场地、临时设施、施工用水、用电等。1.1.2调研内容(1)了解项目所在地的政策法规、行业标准及地方规定,保证施工符合相关要求。(2)调查施工区域内可能影响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3)收集同类工程项目的施工经验,为施工组织设计提供参考。1.2施工组织设计1.2.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1)根据项目特点、施工条件及合同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2)明确施工进度、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资源等关键环节。(3)保证施工组织设计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规范要求。1.2.2施工组织设计内容(1)施工平面布置: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布局,包括施工区域、临时设施、运输路线等。(2)施工进度计划:明确施工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工程量、劳动力及物资需求。(3)施工资源配置: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保证施工顺利进行。(4)施工安全措施:制定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预防安全的发生。1.3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1.3.1施工图纸(1)认真审查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结构特点、施工难点等。(2)组织图纸会审,及时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施工顺利进行。(3)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不得擅自修改。1.3.2技术规范(1)熟悉国家及地方相关技术规范、标准,保证施工质量。(2)结合项目特点,制定施工技术措施,明确施工工艺、方法等。(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第2章人员组织与管理2.1人员配置与职责2.1.1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负责全面主持项目施工工作,包括人员组织、进度控制、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等。项目经理需具备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负责协调各专业施工队伍,保证工程顺利进行。2.1.2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施工方案制定、技术难题解决等工作。要求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熟悉相关规范和标准,能对施工现场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2.1.3施工员施工员负责现场施工的具体组织和管理工作,包括施工计划制定、现场人员调度、材料设备管理等。要求具备一定的工程管理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2.1.4质量员质量员负责监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保证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要求具备较强的质量意识,能及时发觉并解决质量问题。2.1.5安全员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和落实安全措施,预防安全的发生。要求具备安全专业知识,责任心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有敏锐的洞察力。2.1.6材料员材料员负责施工现场的材料采购、保管、发放和回收等工作,保证材料供应及时,合理控制材料成本。要求具备良好的材料知识和成本意识。2.1.7机械员机械员负责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要求具备机械设备操作和维护技能,了解设备功能。2.2劳动合同与培训2.2.1劳动合同项目施工人员必须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应包括工资待遇、工作时间、社会保险等内容。2.2.2培训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定期组织在岗培训,使员工掌握新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2.3施工现场管理制度2.3.1考勤制度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保证员工按时到岗,遵守工作时间。对迟到、早退、旷工等现象进行严肃处理。2.3.2安全生产制度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降低安全风险。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2.3.3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控,保证工程质量。对质量问题实行责任追究制,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2.3.4环境保护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环境保护,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对环境污染行为进行严肃处理。2.3.5沟通协调制度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定期召开项目例会,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3.6施工现场卫生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卫生管理,保持施工现场环境整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对违反卫生规定的行为,要及时纠正并督促整改。第3章施工材料与设备3.1材料采购与验收3.1.1材料采购材料采购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应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数量、质量标准、供货时间等。采购过程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证采购的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3.1.2材料验收材料验收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检查材料包装及外观,确认无破损、变形、腐蚀等现象;(2)核对材料品种、规格、型号、数量等是否符合采购合同及设计要求;(3)对材料进行质量抽检,抽检比例及方法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4)验收合格的材料应及时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的材料应退货或更换。3.2材料储存与运输3.2.1材料储存材料储存应遵循以下原则:(1)分类储存,保证材料不受污染、损坏;(2)合理堆放,避免过高、过重、倾斜等现象;(3)保持库房干燥、通风,防止材料受潮、发霉;(4)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储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2.2材料运输材料运输应保证以下要求:(1)采用合适的运输工具和方式,保证材料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2)做好材料包装,防止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受潮、污染;(3)按施工进度要求,合理安排材料运输时间,保证材料及时到达施工现场;(4)遵守交通法规,保证运输安全。3.3施工设备选型与配置3.3.1设备选型施工设备选型应根据工程规模、施工方法、施工环境等因素进行,保证设备功能满足施工要求。选型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2)设备的操作简便性、维修方便性;(3)设备的适应性、环保性;(4)设备的购置成本、租赁成本及运行成本。3.3.2设备配置设备配置应根据施工进度、施工方法、设备功能等因素进行。配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设备数量满足施工高峰期的需求;(2)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的设备,提高施工效率;(3)充分考虑设备间的配合与协调,降低施工成本;(4)保证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3.4设备维护与管理3.4.1设备维护设备维护应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进行保养、检修;(2)做好设备润滑、紧固、调整、更换零部件等工作;(3)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保证设备功能稳定;(4)及时处理设备故障,降低故障率。3.4.2设备管理设备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2)实行设备使用、维护、保养、检修等全过程管理;(3)定期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操作技能;(4)加强设备安全防护,防止发生。第4章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4.1土方工程4.1.1工程准备在土方工程施工前,应进行场地平整、测量定位、办理相关手续等工作。保证施工所需材料、设备、人员等资源配置到位。4.1.2土方开挖根据设计图纸,采用合理的开挖方式,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开挖过程中,注意控制边坡稳定,防止坍塌。4.1.3土方回填回填土应选用合格土料,分层夯实,保证回填土的密实度。回填过程中,严格把控土方质量,防止出现不均匀沉降。4.1.4边坡支护根据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及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边坡支护方案。施工过程中,保证支护结构稳定,满足安全要求。4.2地基与基础工程4.2.1地基处理针对不同地质条件,选用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处理过程中,保证地基承载力、稳定性等指标满足设计要求。4.2.2基础施工基础施工应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严格控制基础埋深、尺寸、标高等关键参数,保证基础质量。4.2.3地下防水地下防水工程应选用合格的防水材料,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保证防水层施工质量,防止渗漏现象发生。4.3主体结构工程4.3.1钢筋工程钢筋工程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严格控制钢筋规格、间距、焊接等质量要求。保证钢筋骨架稳定,满足结构安全。4.3.2模板工程模板工程应选用合格模板材料,搭设稳固,保证模板体系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拆模时,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规范要求。4.3.3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应选用合格原材料,严格按照配合比要求进行拌合。浇筑过程中,保证混凝土密实度,避免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4.4装饰装修工程4.4.1建筑内装修内装修工程应选用环保、安全、合格的装修材料。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工艺合理,满足装修质量要求。4.4.2建筑外装修外装修工程应结合建筑风格、功能及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装修材料。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保证外立面美观、耐用。4.4.3门窗安装门窗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安装牢固、开关灵活、密封良好。同时注意成品保护,防止施工过程中损坏。4.4.4装修细部处理对装修工程的细部进行处理,如收口、接缝、阴阳角等,保证施工质量,提高观感效果。同时注意与相关专业工程的协调配合。第5章施工安全与环保5.1安全生产责任制5.1.1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5.1.2施工单位应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位。5.1.3项目经理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5.1.4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发觉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消除。5.2安全防护措施5.2.1施工现场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5.2.2施工现场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5.2.3高空作业、电气作业、焊接作业等特殊作业应制定专项安全措施,并严格执行。5.2.4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发觉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5.2.5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配备足量的消防设施和器材,保证消防通道畅通。5.3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5.3.1施工单位应遵循环保法规,制定环境保护措施,降低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5.3.2施工现场应合理规划,减少土地占用,保护生态环境。5.3.3施工单位应采取措施降低噪音、粉尘、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保证满足国家排放标准。5.3.4施工单位应推广绿色施工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产生。5.3.5施工现场应加强废弃物管理,分类存放,合规处置。5.4紧急处理5.4.1施工单位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紧急处理程序和责任人。5.4.2施工现场发生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及时报告上级管理部门。5.4.3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施工人员应对紧急的能力。5.4.4施工现场应设立紧急报警电话,保证发生时能及时报警。5.4.5施工单位应依法对进行调查处理,总结原因,制定防范措施,防止类似再次发生。第6章施工进度计划与管理6.1施工进度编制与调整6.1.1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应依据项目合同、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工程量清单及工程特点等,结合施工技术、资源条件、环境因素等,科学合理地进行。6.1.2施工进度计划应明确工程各阶段、各部位的计划开始和完成时间,保证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6.1.3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过程中,应对关键线路、控制点进行分析,合理设置施工周期,保证工程进度与质量。6.1.4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进度计划进行检查、调整,保证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相符。调整进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资源、技术、环境等因素,并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2)尽量减少对后续工程的影响;3)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4)及时与相关方沟通协调。6.2关键节点控制6.2.1关键节点是指影响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的重要部位或阶段。关键节点的控制是施工进度管理的关键环节。6.2.2项目部应制定关键节点控制计划,明确关键节点的目标、责任人和监控措施。6.2.3关键节点施工前,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保证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6.2.4关键节点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现场巡查和监测,及时发觉和解决问题,保证关键节点按计划完成。6.2.5关键节点完成后,应进行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节点,应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重新组织验收。6.3资源配置与进度保障6.3.1项目部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配置人力、材料、设备等资源,保证施工进度顺利推进。6.3.2人力资源配置应充分考虑施工高峰期、专业技能和劳动强度等因素,保证施工人员数量和质量。6.3.3材料和设备配置应提前规划,保证按时到场,满足施工需求。6.3.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合理组织施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资源浪费。6.3.5建立健全进度监控机制,定期对施工进度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6.3.6加强与相关方的沟通协调,保证施工进度顺利推进。第7章工程变更与签证7.1工程变更管理7.1.1工程变更的概念与分类工程变更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业主、施工条件、材料供应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原定施工内容、施工方法、施工标准等发生变化。工程变更可分为重大变更、重要变更和一般变更。7.1.2工程变更的提出与审批(1)工程变更的提出:施工过程中,各方主体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提出工程变更。(2)工程变更的审批:工程变更需经设计、业主、监理、施工等单位共同审查,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批。7.1.3工程变更的实施与控制(1)工程变更的实施:变更批准后,施工方应按照变更要求组织施工,并做好变更记录。(2)工程变更的控制: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工程变更的控制,保证变更合理、经济、有效。7.2签证办理流程7.2.1签证的种类与适用范围签证分为施工签证、设计签证、材料签证、设备签证等,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用。7.2.2签证申请与审批(1)签证申请:施工方根据工程需要,向业主、监理单位提交签证申请。(2)签证审批:业主、监理单位对签证申请进行审查,符合规定的,予以批准。7.2.3签证办理与归档(1)签证办理:签证批准后,施工方应按照签证要求进行办理,保证签证内容完整、准确。(2)签证归档:签证办理完成后,应及时归档,以便于工程结算和资料查阅。7.3工程量清单调整7.3.1工程量清单调整的原因与依据工程量清单调整的原因主要包括设计变更、施工方法调整、材料价格变动等。调整依据为国家及行业相关规定、合同约定等。7.3.2工程量清单调整的程序与方法(1)程序:工程量清单调整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包括变更申请、审批、实施等。(2)方法:根据工程量清单调整的原因,采用相应的调整方法,如增减工程量、调整综合单价等。7.3.3工程量清单调整的记录与传递(1)记录:工程量清单调整过程中,应详细记录调整内容、原因、时间等。(2)传递:调整后的工程量清单应及时传递给相关单位,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第8章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8.1隐蔽工程验收8.1.1隐蔽工程验收范围与要求在工程施工作业中,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隐蔽工程验收范围包括:管道、线路、结构焊接、防水、隔热、隔音等工程。验收要求如下:(1)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完成隐蔽工程施工;(2)隐蔽工程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请监理单位进行验收;(3)隐蔽工程验收应具备完整的施工记录、验收资料和施工图纸。8.1.2隐蔽工程验收程序(1)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提交隐蔽工程验收申请;(2)监理单位审查验收申请,确认验收条件;(3)监理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4)验收合格后,各方签字确认,办理验收手续;(5)如验收不合格,施工单位应按照验收意见进行整改,直至合格。8.2分部分项工程验收8.2.1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标准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应依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主要包括:(1)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的要求;(2)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3)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4)相关法律法规。8.2.2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程序(1)施工单位完成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并进行自检;(2)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提交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申请;(3)监理单位审查验收申请,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4)验收合格后,各方签字确认,办理验收手续;(5)如验收不合格,施工单位应按照验收意见进行整改,直至合格。8.3竣工验收8.3.1竣工验收条件竣工验收应满足以下条件:(1)工程施工全部完成,符合设计要求;(2)施工单位完成工程自检、监理单位完成工程监理;(3)工程质量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和规范;(4)工程资料齐全、真实、有效。8.3.2竣工验收程序(1)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提交竣工验收申请;(2)监理单位审查验收申请,确认验收条件;(3)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4)验收合格后,各方签字确认,办理竣工验收手续;(5)如验收不合格,施工单位应按照验收意见进行整改,直至合格。8.3.3竣工验收资料竣工验收资料包括:(1)工程施工总结报告;(2)工程质量验收报告;(3)施工图纸、设计变更文件;(4)施工过程资料、工程质量检测报告;(5)监理资料、施工合同等相关文件。第9章工程造价与结算9.1工程量清单计价9.1.1工程量清单编制工程量清单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应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及相关规范进行编制。工程量清单应详细列出工程项目中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数量、规格、计量单位等内容。9.1.2计价依据工程量清单计价应依据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造价管理的政策、法规、定额、价格信息等,结合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市场行情等因素进行。9.1.3计价方法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时,应遵循以下计价方法:(1)综合单价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