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指南_第1页
建筑结构设计指南_第2页
建筑结构设计指南_第3页
建筑结构设计指南_第4页
建筑结构设计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结构设计指南TOC\o"1-2"\h\u13533第1章建筑结构设计基础 4191061.1结构设计原则 4226971.2设计规范与标准 456331.3结构类型与选型 426468第2章结构体系设计 5225042.1主体结构体系 555082.1.1框架结构设计 5142482.1.2剪力墙结构设计 5263672.1.3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5255072.1.4空间结构设计 5107322.2辅助结构体系 5199422.2.1楼盖结构设计 5151482.2.2屋盖结构设计 6283322.2.3桩基设计 634322.2.4地下结构设计 6173882.3结构体系优化 6278772.3.1结构体系选型优化 6159662.3.2结构布局优化 638292.3.3结构材料优化 639942.3.4结构细部设计优化 612826第3章材料选择与功能指标 6108153.1常用建筑材料 6317613.1.1木材 631413.1.2混凝土 7279983.1.3钢材 7278753.1.4砌体 7158913.2材料功能指标 7293683.2.1强度 7219853.2.2刚度 7317583.2.3塑性 7250213.2.4韧性 747283.2.5耐久性 7234543.3材料选用原则 7112893.3.1符合设计要求 7156363.3.2经济合理 8123653.3.3质量可靠 871253.3.4环保节能 888553.3.5便于施工 810095第4章结构分析方法 8117734.1静力分析 8311644.1.1荷载作用与反力 8236084.1.2结构分析模型 8306714.1.3内力与位移计算 8244114.1.4应力分析 8121464.2动力分析 9189254.2.1自振特性分析 9157264.2.2响应谱分析 9124164.2.3时程分析 9274444.3稳定分析 9187644.3.1弹性稳定分析 9262674.3.2非线性稳定分析 93454.3.3稳定极限状态 919667第5章地基与基础设计 10317995.1地基处理 10188845.1.1地基调查与评价 10231385.1.2地基处理方法 10223735.1.3地基处理施工要求 10173365.2基础类型及选型 10176215.2.1基础类型 10242405.2.2基础选型原则 10110675.3基础计算与设计 11251365.3.1基础荷载分析 11263055.3.2基础承载力计算 1179895.3.3基础变形计算 1171885.3.4基础结构设计 112225第6章混凝土结构设计 11223656.1混凝土材料功能 11131206.1.1混凝土的组成 11306086.1.2混凝土的强度 11214166.1.3混凝土的变形 11290456.1.4混凝土的耐久性 12149156.2混凝土构件设计 1240726.2.1混凝土构件的种类 12314236.2.2混凝土构件的受力分析 12171786.2.3混凝土构件的设计原则 12109696.2.4混凝土构件的配筋设计 12242836.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12143376.3.1结构耐久性的概念 12266816.3.2结构耐久性设计 1248716.3.3结构耐久性检测与评估 12217406.3.4结构耐久性维护与加固 1229554第7章钢结构设计 13117147.1钢材功能与选用 13104427.1.1钢材的种类及功能 13140037.1.2钢材的选用原则 13228227.2钢结构连接设计 13291067.2.1钢结构连接的分类 13151207.2.2焊接连接设计 13117487.2.3螺栓连接设计 1343067.3钢结构稳定性分析 14320547.3.1钢结构稳定性分类 14251347.3.2稳定性分析方法 14142817.3.3稳定性设计原则 1424732第8章木结构设计 149368.1木材功能与选用 14129678.1.1木材的分类与特性 14192498.1.2木材的选用原则 1418368.2木结构连接设计 1581628.2.1木结构连接的分类 1560148.2.2连接设计原则 15134118.2.3连接构造设计 15142698.3木结构防火设计 15122898.3.1防火设计原则 15202028.3.2防火措施 15284178.3.3防火设计计算 167284第9章砌体结构设计 1677859.1砌体材料与构造 1680179.1.1材料选择 16223229.1.2砌体构造 16212329.2砌体构件设计 16153699.2.1墙体设计 16226449.2.2柱和梁设计 17302079.3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1759229.3.1抗震设防标准 1740649.3.2抗震设计原则 17299289.3.3抗震计算与分析 1727902第10章结构施工与验收 17419110.1施工组织与管理 171631910.1.1施工准备 172861310.1.2施工协调 181771010.1.3施工管理 182987510.2结构施工质量控制 183028910.2.1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18886610.2.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8950710.2.3施工质量验收 183032910.3结构验收与维护 182722610.3.1结构验收 181632010.3.2结构维护 19第1章建筑结构设计基础1.1结构设计原则建筑结构设计是保证建筑物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关键环节。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性原则:保证结构在正常使用和极端条件下都能承受各种荷载作用,不发生破坏。(2)可靠性原则:结构设计应具有足够的可靠性,以保证建筑物在使用寿命内的功能和安全。(3)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安全、适用、美观的前提下,力求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4)合理性原则:结构体系、材料选用和构造措施应合理,充分发挥材料的力学功能。(5)协调性原则:结构设计应与建筑、设备、施工等各方面协调配合,形成和谐的整体。1.2设计规范与标准建筑结构设计应遵循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范、标准,主要包括:(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6)《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7)其他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1.3结构类型与选型建筑结构类型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在进行结构选型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建筑物的用途、规模和高度。(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3)建筑物的预期使用寿命。(4)施工技术、经济条件。(5)建筑物的美观要求。(6)抗震设防烈度。(7)其他特殊要求。根据以上因素,合理选择结构类型,使建筑物在满足功能、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等方面达到最佳效果。第2章结构体系设计2.1主体结构体系2.1.1框架结构设计框架结构是建筑中常见的一种主体结构体系,主要包括柱、梁、板等构件。在设计过程中,应合理确定框架的柱网布置、截面尺寸及材料功能,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2.1.2剪力墙结构设计剪力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功能,适用于高层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剪力墙的布置、厚度、混凝土强度等参数,保证结构在受力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变形功能。2.1.3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框架剪力墙结构结合了框架和剪力墙的优点,具有较高的抗震功能和经济效益。设计时需合理确定框架与剪力墙的协同工作关系,使结构在受力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2.1.4空间结构设计空间结构具有独特的造型和良好的受力功能,适用于大跨度、高耸建筑。设计时需关注结构形式、几何尺寸、材料功能等因素,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2.2辅助结构体系2.2.1楼盖结构设计楼盖结构是建筑中承受楼层荷载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应考虑楼盖的跨度、荷载、材料等因素,合理选择梁板结构、平板结构等形式,以满足使用功能和安全性要求。2.2.2屋盖结构设计屋盖结构承受着屋面荷载,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有檩体系、无檩体系等形式,并考虑防水、保温等要求。2.2.3桩基设计桩基是传递上部结构荷载至地基的重要部分。设计时需根据地质条件、建筑荷载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桩型、桩长、桩径等参数,保证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2.2.4地下结构设计地下结构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地下室、地下车库等部分。设计时应关注地下室的防水、排水、通风等问题,并保证结构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安全稳定。2.3结构体系优化2.3.1结构体系选型优化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规模、地理环境等因素,综合比较不同结构体系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的结构体系。2.3.2结构布局优化合理布局主体结构和辅助结构,提高结构的空间受力功能,降低结构用钢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2.3.3结构材料优化根据结构受力特点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2.3.4结构细部设计优化关注结构细部设计,如节点处理、连接方式等,提高结构的整体功能和施工质量。第3章材料选择与功能指标3.1常用建筑材料在设计建筑结构时,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以下是常用的建筑材料分类及其简要介绍:3.1.1木材木材是一种具有良好弹性和韧性的天然材料,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商业建筑中。主要种类有针叶材和阔叶材,其强度和耐久性因树种而异。3.1.2混凝土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水及必要时掺加的化学外加剂组成的复合材料。它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耐久性和可塑性,适用于各种建筑结构。3.1.3钢材钢材是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具有高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主要分为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钢,可根据设计要求选择不同规格和功能的钢材。3.1.4砌体砌体是由砖、砌块和砂浆等材料砌筑而成的墙体结构。根据所用材料的差异,可分为烧结砖、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等。3.2材料功能指标为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和耐久,选用建筑材料时需关注以下功能指标:3.2.1强度材料在承受荷载作用下的抗力能力。主要包括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3.2.2刚度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刚度越大,材料变形越小。3.2.3塑性材料在受力超过弹性极限后,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3.2.4韧性材料在破坏前能吸收的能量,反映了材料的抗冲击功能。3.2.5耐久性材料在自然环境和使用条件下的抗老化、抗腐蚀和抗磨损能力。3.3材料选用原则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遵循以下原则:3.3.1符合设计要求根据建筑物的功能、结构类型和地理位置,选用满足设计要求、功能指标和施工工艺的材料。3.3.2经济合理在保证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考虑材料的价格、运输、施工等因素,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3.3.3质量可靠选用具有良好信誉、稳定质量、合规标准的建筑材料。3.3.4环保节能优先选用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3.3.5便于施工考虑施工技术和条件,选择便于施工、安装和维修的材料。第4章结构分析方法4.1静力分析静力分析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其主要目的是确定结构在静力作用下的内力、位移和应力分布。本章主要介绍以下几种静力分析方法:4.1.1荷载作用与反力(1)荷载分类: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偶然荷载;(2)荷载组合:依据规范,对各类荷载进行组合,确定最不利情况;(3)反力计算:根据荷载作用,计算结构各部分的反力。4.1.2结构分析模型(1)简化模型: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受力特性;(2)精确模型:考虑结构实际受力情况,进行详细分析;(3)有限元模型:利用数值方法,对结构进行离散化,建立有限元模型。4.1.3内力与位移计算(1)梁、板、壳单元的内力与位移计算;(2)框架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3)空间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4.1.4应力分析(1)线性应力分析;(2)非线性应力分析;(3)接触应力分析。4.2动力分析动力分析主要用于研究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包括自振特性、响应谱分析、时程分析等。4.2.1自振特性分析(1)单自由度体系自振特性分析;(2)多自由度体系自振特性分析;(3)振型分解法。4.2.2响应谱分析(1)地震响应谱;(2)风荷载响应谱;(3)其他动荷载响应谱。4.2.3时程分析(1)线性时程分析;(2)非线性时程分析;(3)显式与隐式积分方法。4.3稳定分析稳定分析旨在研究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丧失稳定性的原因和规律,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4.3.1弹性稳定分析(1)能量法;(2)特征值法;(3)极值法。4.3.2非线性稳定分析(1)几何非线性分析;(2)材料非线性分析;(3)接触非线性分析。4.3.3稳定极限状态(1)失稳现象及判定准则;(2)稳定极限状态计算;(3)稳定安全系数。第5章地基与基础设计5.1地基处理5.1.1地基调查与评价在进行地基处理前,应对场地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评价地基土的工程性质。调查内容包括土层分布、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状况等。根据调查结果,对地基的稳定性、承载力、沉降特性等进行评估。5.1.2地基处理方法根据地基调查与评价结果,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法、压实法、预压法、排水固结法、桩基法等。地基处理应保证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5.1.3地基处理施工要求地基处理施工应遵循以下要求:(1)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2)保证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过程控制;(3)控制施工速度,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4)做好施工监测,及时调整施工方案。5.2基础类型及选型5.2.1基础类型基础类型主要包括:浅基础、深基础、联合基础、桩基础等。(1)浅基础: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高的场合,如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等;(2)深基础: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低或建筑物荷载较大的场合,如桩基础、沉井基础等;(3)联合基础:适用于地基承载力不均匀或建筑物荷载差异较大的场合;(4)桩基础:适用于软弱地基、荷载大、变形要求严格的场合。5.2.2基础选型原则基础选型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建筑物对基础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2)考虑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经济合理性等因素;(3)尽量简化基础结构,降低基础工程造价;(4)适应建筑物使用功能,便于维护。5.3基础计算与设计5.3.1基础荷载分析基础荷载分析是基础计算与设计的基础。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结构类型、尺寸等因素,计算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包括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5.3.2基础承载力计算基础承载力计算应考虑地基土的承载力、基础形式、建筑物荷载等因素。计算方法包括:基础底面压力计算、基础抗弯计算、基础抗剪计算等。5.3.3基础变形计算基础变形计算主要包括沉降计算和倾斜计算。应结合地质条件、基础形式、建筑物荷载等,预测基础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保证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5.3.4基础结构设计基础结构设计应考虑以下内容:(1)基础尺寸和形状;(2)基础材料选择;(3)基础与上部结构的连接方式;(4)基础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5)基础耐久性及维护要求。第6章混凝土结构设计6.1混凝土材料功能6.1.1混凝土的组成混凝土是由水泥、粗细骨料、水及可能的外加剂按一定比例搅拌混合而成的非均质复合材料。混凝土的物理和力学功能对其在结构中的应用。6.1.2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结构设计中最重要的力学功能指标。本章主要介绍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以及抗拉强度等。6.1.3混凝土的变形混凝土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功能对结构的影响不可忽视。本节讨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收缩、徐变等变形特性。6.1.4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结构在环境因素作用下的耐久性是衡量其长期功能的关键。本节阐述混凝土的抗渗性、抗碳化性、抗冻性等耐久功能。6.2混凝土构件设计6.2.1混凝土构件的种类混凝土构件主要包括梁、板、柱、墙、基础等。本节简要介绍这些构件的分类及特点。6.2.2混凝土构件的受力分析根据混凝土构件的受力状态,可将其分为受弯、受剪、受压、受拉等。本节讨论混凝土构件在受力状态下的功能及计算方法。6.2.3混凝土构件的设计原则混凝土构件设计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本节介绍混凝土构件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方法和步骤。6.2.4混凝土构件的配筋设计混凝土构件的配筋设计是保证结构安全、满足功能要求的关键。本节阐述混凝土构件配筋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6.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6.3.1结构耐久性的概念结构耐久性是指结构在预定的使用年限内,能够满足功能要求、保持安全可靠的能力。本节介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6.3.2结构耐久性设计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旨在保证结构在整个设计使用年限内,能够承受各种环境因素和荷载作用。本节阐述结构耐久性设计的原则、方法和要求。6.3.3结构耐久性检测与评估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定期的耐久性检测与评估,有助于及时发觉潜在问题,保证结构安全。本节介绍结构耐久性检测与评估的方法、技术及标准。6.3.4结构耐久性维护与加固针对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维护与加固措施,可以提高结构的耐久功能。本节讨论结构耐久性维护与加固的方法、工艺及注意事项。第7章钢结构设计7.1钢材功能与选用7.1.1钢材的种类及功能本章首先介绍常用的钢材种类及其功能特点,包括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钢和不锈钢等。各类钢材的力学功能、化学成分和物理功能是钢材选用的基础。7.1.2钢材的选用原则钢材选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工程需求:根据结构的使用功能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钢材种类和功能等级;(2)经济性:在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高的钢材;(3)可靠性:保证钢材来源和质量,避免因钢材质量问题导致结构安全隐患。7.2钢结构连接设计7.2.1钢结构连接的分类钢结构连接主要包括焊接、螺栓连接和铆接等。本章重点介绍焊接和螺栓连接的设计方法。7.2.2焊接连接设计焊接连接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1)焊接工艺: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和焊接参数;(2)焊接接头设计:保证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力学功能和疲劳功能;(3)焊接残余应力及变形控制:采取措施降低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7.2.3螺栓连接设计螺栓连接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1)螺栓种类和功能等级的选择:根据连接部位的重要性,选择合适的螺栓种类和功能等级;(2)螺栓预紧力:确定合理的螺栓预紧力,保证连接的紧密性和可靠性;(3)螺栓布置:合理布置螺栓,避免因螺栓受力不均导致的连接失效。7.3钢结构稳定性分析7.3.1钢结构稳定性分类钢结构稳定性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体稳定性:分析结构整体失稳现象,如框架结构、网架结构等;(2)局部稳定性:分析构件局部失稳现象,如梁、柱等;(3)界面稳定性:分析结构中不同材料或构件间的界面失稳现象。7.3.2稳定性分析方法稳定性分析可采用以下方法:(1)理论分析:基于弹性理论和弹塑性理论,推导结构稳定性计算的解析公式;(2)数值模拟: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结构稳定性问题,获取更准确的计算结果;(3)实验研究:通过模型试验,验证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准确性。7.3.3稳定性设计原则稳定性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规范要求: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稳定性设计,保证结构安全;(2)考虑影响因素:综合考虑结构形式、材料功能、荷载特性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3)预防为主: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稳定性问题,避免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第8章木结构设计8.1木材功能与选用8.1.1木材的分类与特性木材作为传统的建筑结构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功能、环保功能及可再生性。在进行木结构设计时,首先应对木材的分类、特性进行了解。木材可分为针叶树材和阔叶树材两大类,其力学功能、密度、含水率等均有差异。8.1.2木材的选用原则选用木材时,应考虑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2)根据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环境条件及预期寿命,选择合适的木材种类;(3)考虑木材的力学功能、耐久性、防腐防虫处理等因素;(4)优先选用经过认证的可持续管理森林资源。8.2木结构连接设计8.2.1木结构连接的分类木结构连接主要包括榫卯连接、螺栓连接、钉连接等。不同连接方式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特点。8.2.2连接设计原则(1)根据木结构的使用要求和受力特点,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2)保证连接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3)考虑连接部位的施工工艺和安装方便性;(4)连接设计应便于检查、维护和更换。8.2.3连接构造设计连接构造设计应考虑以下方面:(1)连接件的尺寸、形状和布置;(2)连接件与木构件之间的配合;(3)连接部位的加强措施;(4)考虑木材的干缩湿胀对连接的影响。8.3木结构防火设计8.3.1防火设计原则木结构防火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相关防火标准和规范;(2)采用合理的结构布局和防火隔离措施;(3)选用防火功能优良的木材和防火涂料;(4)考虑木结构在火灾过程中的热力学功能和耐火极限。8.3.2防火措施(1)设置防火分区,降低火灾蔓延速度;(2)采用防火墙、防火门等措施,提高木结构的防火功能;(3)对木结构表面进行防火涂料处理,提高其耐火极限;(4)考虑木结构在火灾发生时的安全疏散和灭火救援需求。8.3.3防火设计计算根据木结构的具体情况,进行以下防火设计计算:(1)确定木结构构件的防火等级;(2)计算木结构构件的耐火极限;(3)确定防火涂料类型和厚度;(4)校核防火措施的有效性。第9章砌体结构设计9.1砌体材料与构造9.1.1材料选择砌体结构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及资源情况,合理选择砖、砌块、砂浆等材料。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9.1.2砌体构造砌体构造主要包括墙体、柱、梁、板等。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构造的合理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砌体构造应满足以下要求:(1)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2)满足受力要求,避免应力集中;(3)便于施工,提高施工效率;(4)考虑建筑物的美观和功能性。9.2砌体构件设计9.2.1墙体设计墙体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跨度、用途等因素,合理确定墙体的厚度、层数和构造。墙体的受力分析应考虑以下内容:(1)竖向荷载:包括自重、使用荷载等;(2)水平荷载:如风荷载、地震作用等;(3)温度应力:考虑季节性温差对墙体的影响;(4)构造要求:满足墙体连接、开洞等构造要求。9.2.2柱和梁设计柱和梁是砌体结构中的主要受力构件,其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合理确定柱和梁的截面尺寸、配筋和混凝土强度;(2)考虑柱和梁的受力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和计算;(3)保证柱和梁的连接部位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4)考虑施工便利性和经济性。9.3砌体结构抗震设计9.3.1抗震设防标准根据我国相关规范,砌体结构的抗震设防标准应按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