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工程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工程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工程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工程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作业指导书TOC\o"1-2"\h\u2688第1章项目管理基础 480001.1项目定义与分类 458631.1.1项目定义 4125201.1.2项目分类 4143261.2项目管理过程与知识领域 4234981.2.1项目管理过程 4237471.2.2项目管理知识领域 536321.3工程项目管理特点 512240第2章项目启动 5287762.1项目目标与需求分析 6104082.1.1目标定义 647352.1.2需求分析 6233332.1.3需求确认 6299192.2项目章程与立项 6312612.2.1项目章程 6109642.2.2立项申请 6287462.2.3项目启动会议 636542.3项目团队组建 6188582.3.1团队结构设计 6302452.3.2人员选聘与培训 6145102.3.3团队协作机制 6116132.3.4团队建设 77649第3章项目计划 757123.1范围管理计划 7281613.1.1目的 718243.1.2范围定义 7290833.1.3范围控制 734123.1.4范围确认 7293403.2进度管理计划 7316443.2.1目的 7203563.2.2进度计划 7314253.2.3进度控制 7269093.2.4进度优化 8243223.3成本管理计划 8181383.3.1目的 8198213.3.2成本估算 8284973.3.3成本预算 8227783.3.4成本控制 875373.4质量管理计划 8157213.4.1目的 8883.4.2质量规划 8200253.4.3质量保证 8253393.4.4质量控制 88755第4章质量管理基础 9168994.1质量概念与原则 921344.1.1质量定义 9188224.1.2质量原则 9310214.2质量管理体系 9167694.2.1质量管理体系定义 940574.2.2质量管理体系构成 9264384.3质量管理工具与技术 9123664.3.1质量策划工具与技术 10254034.3.2质量控制工具与技术 10277984.3.3质量保证工具与技术 10178134.3.4质量改进工具与技术 102328第5章质量规划 1025565.1质量目标与质量标准 10164415.1.1质量目标 10248885.1.2质量标准 10101865.2质量规划过程 10146775.2.1质量规划准备 10284495.2.2质量规划编制 11327405.2.3质量规划评审与批准 1189185.3质量规划工具与技术 11141445.3.1质量策划工具 11193145.3.2质量控制技术 11325125.3.3质量保证技术 119877第6章质量保证 12289316.1质量保证过程 12303096.1.1质量规划 12326856.1.2质量控制 123146.1.3质量改进 12100716.2质量审计与评审 12276196.2.1质量审计 1251246.2.2质量评审 12110136.3质量保证工具与技术 1296746.3.1质量管理计划 12277316.3.2流程图 13208946.3.3检查表 1378656.3.4散点图 1324026.3.5控制图 13145126.3.6帕累托图 13279946.3.7原因分析图 1357116.3.8持续改进 1323171第7章质量控制 13217267.1质量控制过程 13174987.1.1质量计划编制 13327487.1.2质量控制活动 14322747.1.3质量验收 14174707.2质量控制工具与技术 14302877.2.1检查表 14161457.2.2控制图 14168597.2.3帕累托图 14298247.2.4因果图 14299437.2.5散点图 1436017.3质量改进 1420967.3.1改进措施 14191287.3.2改进实施 15114927.3.3持续改进 155065第8章项目监控与控制 15222278.1进度监控与控制 1517168.1.1进度计划制定与更新 15111348.1.2进度监控方法 153958.1.3进度控制措施 15197358.2成本监控与控制 15288138.2.1成本预算编制与更新 15261878.2.2成本监控方法 16198038.2.3成本控制措施 16177298.3风险监控与应对 1611498.3.1风险识别与评估 1619028.3.2风险监控方法 16236468.3.3风险应对措施 1695248.3.4风险监控与应对记录 164336第9章项目收尾 16254549.1项目验收与交付 16126879.1.1验收标准 1687829.1.2验收程序 16314549.1.3交付内容 17318019.1.4交付程序 17298769.2项目总结与评价 17318859.2.1项目总结 1772559.2.2项目评价 17136739.3经验教训与知识分享 17260019.3.1经验教训总结 17299429.3.2知识分享 1729024第10章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与质量管理软件 18762110.1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18393110.1.1定义与功能 1882310.1.2构成要素 18178910.2质量管理软件功能与应用 182919510.2.1功能 182059110.2.2应用 18372310.3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与质量管理软件的整合与发展趋势 192471910.3.1整合 191559710.3.2发展趋势 19第1章项目管理基础1.1项目定义与分类1.1.1项目定义项目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的一次性努力。这种努力具有明确的目标、特定的资源和时间限制,以及预定的成果。项目通常涉及多个相互关联的任务,需要跨专业、跨部门的协同工作。1.1.2项目分类根据项目性质和目标的不同,可以将项目分为以下几类:(1)基础设施建设类:如道路、桥梁、水利等;(2)房屋建筑类:如住宅、商业、办公等;(3)信息技术类:如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数据中心建设等;(4)研发类:如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应用等;(5)管理咨询类:如企业战略规划、组织架构调整等。1.2项目管理过程与知识领域1.2.1项目管理过程项目管理过程包括以下五个阶段:(1)启动阶段:明确项目目标、需求,确定项目可行性,组建项目团队;(2)规划阶段:制定项目计划,包括范围、进度、成本、质量、人力资源等;(3)执行阶段:按照项目计划实施项目,进行资源协调、风险管理、沟通协调等;(4)监控与控制阶段:跟踪项目进度,评估项目绩效,进行偏差分析,调整项目计划;(5)收尾阶段:完成项目成果验收,总结项目经验,归档项目资料。1.2.2项目管理知识领域项目管理涉及以下九个知识领域:(1)项目整体管理:整合项目各要素,保证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2)项目范围管理:明确项目范围,保证项目目标的达成;(3)项目进度管理:制定和执行项目进度计划,保证项目按期完成;(4)项目成本管理:合理控制项目成本,保证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完成;(5)项目质量管理:保证项目成果满足预定的质量标准;(6)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管理和领导项目团队,提高团队绩效;(7)项目沟通管理: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保证项目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8)项目风险管理:识别、评估和应对项目风险,降低项目风险对项目的影响;(9)项目采购管理:管理与项目相关的采购活动,保证项目所需资源的有效获取。1.3工程项目管理特点(1)复杂性:工程项目涉及多个专业领域,需要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合作;(2)一次性:工程项目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期限,完成后不再重复;(3)不确定性: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技术、市场、政策等方面的不确定性;(4)风险性:工程项目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进度延误、成本超支、质量问题等;(5)动态性: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适应变化;(6)目标明确:工程项目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成果要求,需在预定时间内完成;(7)资源依赖:工程项目的成功实施依赖于各类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第2章项目启动2.1项目目标与需求分析2.1.1目标定义项目目标应明确、具体、可衡量、可实现、时限性强。本节主要阐述项目目标的确立过程,包括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功能指标、完成时间及成本预算等。2.1.2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对项目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本节将详细介绍需求分析的方法、工具和技术,以保证项目目标与实际需求相匹配。2.1.3需求确认需求确认是保证需求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本节将阐述需求确认的过程,包括需求评审、需求验证和需求跟踪。2.2项目章程与立项2.2.1项目章程项目章程是项目启动阶段的关键文件,本节将介绍项目章程的编制方法,包括项目背景、项目目标、项目范围、项目组织结构、预算和进度计划等内容。2.2.2立项申请立项申请是项目启动阶段的重要环节。本节将阐述立项申请的流程、所需文件和审批程序。2.2.3项目启动会议项目启动会议是项目团队和利益相关者共同确认项目目标、职责和计划的会议。本节将介绍项目启动会议的组织、议程和成果。2.3项目团队组建2.3.1团队结构设计根据项目特点和需求,设计合理的团队结构,明确各角色职责和相互关系。本节将阐述团队结构设计的原则和方法。2.3.2人员选聘与培训本节将介绍项目团队成员的选聘标准、流程和培训方法,以保证团队成员具备项目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素质。2.3.3团队协作机制建立有效的团队协作机制,包括沟通、决策、问题解决和冲突管理等。本节将阐述团队协作机制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2.3.4团队建设团队建设是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效率的重要环节。本节将介绍团队建设的方法、活动和策略。通过本章的阐述,项目启动阶段的相关工作得以明确,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第3章项目计划3.1范围管理计划3.1.1目的范围管理计划旨在明确项目范围,保证项目团队和相关方对项目目标、范围及交付物有清晰的认识,从而有效控制项目范围蔓延。3.1.2范围定义详细阐述项目的目标、范围、主要可交付物及项目除外责任。明确项目所需达到的技术、质量、功能等指标。3.1.3范围控制制定范围变更管理流程,包括变更请求的提出、评估、审批及实施。保证项目范围变更在可控范围内,避免范围蔓延。3.1.4范围确认明确项目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的验收标准、流程和方法。保证项目团队和相关方对项目成果达成共识。3.2进度管理计划3.2.1目的进度管理计划旨在保证项目按照预定的时间表完成,平衡项目进度、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3.2.2进度计划制定项目进度计划,包括项目各阶段、各任务的工作量估算、持续时间、逻辑关系、里程碑等。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如甘特图、关键路径法等。3.2.3进度控制监控项目进度,及时发觉并解决进度偏差。制定进度更新和调整流程,保证项目进度与计划保持一致。3.2.4进度优化分析项目进度拖延的原因,采取措施进行优化。调整项目资源、工作方法或进度计划,以保证项目按时完成。3.3成本管理计划3.3.1目的成本管理计划旨在保证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完成,合理分配和利用项目资源,实现项目价值最大化。3.3.2成本估算对项目各阶段、各任务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估算,包括人力、材料、设备、外包等费用。3.3.3成本预算根据成本估算,制定项目成本预算。合理分配项目资金,保证项目各项开支得到有效控制。3.3.4成本控制监控项目成本,保证实际成本与预算保持一致。制定成本变更管理流程,对成本超支和节约进行分析和调整。3.4质量管理计划3.4.1目的质量管理计划旨在保证项目交付的成果满足预定的质量标准,提升客户满意度。3.4.2质量规划制定项目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明确项目各阶段的质量要求。选择适当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如质量策划矩阵、流程图等。3.4.3质量保证制定质量保证措施,保证项目过程和交付物符合质量标准。开展内部审计、过程评审等活动,提升项目质量。3.4.4质量控制监控项目质量,通过检验、测试等手段,保证项目交付物满足质量要求。制定质量改进计划,对质量问题进行闭环管理。第4章质量管理基础4.1质量概念与原则4.1.1质量定义质量是指产品、服务或过程满足规定要求和顾客期望的程度。在工程项目中,质量关乎项目的可靠性、功能、使用寿命和经济性。4.1.2质量原则(1)顾客导向:关注并满足顾客需求,保证顾客满意。(2)领导作用:项目领导层发挥领导作用,建立质量目标,制定质量政策。(3)全员参与:鼓励项目团队成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意识。(4)过程方法:通过优化过程管理,提高项目质量。(5)系统化管理:将项目质量管理纳入整个管理体系,实现全面、全过程的管理。(6)持续改进:不断寻求改进机会,提高项目质量。(7)事实依据决策:以数据为依据,进行决策和质量管理。(8)互惠互利的关系:与相关方建立互信、互利的关系,共同提高质量。4.2质量管理体系4.2.1质量管理体系定义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在项目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过程和活动,旨在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4.2.2质量管理体系构成(1)质量方针:项目组织在质量方面的宗旨和方向。(2)质量目标:项目组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具体目标。(3)质量计划:为实现质量目标而制定的具体措施和计划。(4)质量管理过程: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5)资源管理:合理配置项目所需资源,保证项目质量。(6)沟通与信息管理:保证项目信息传递畅通,提高项目协同效率。4.3质量管理工具与技术4.3.1质量策划工具与技术(1)质量功能展开(QFD):将顾客需求转化为项目质量要求。(2)过程决策程序图(PDPC):预测项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预防措施。4.3.2质量控制工具与技术(1)检查表:记录和跟踪项目质量问题。(2)控制图:监控项目质量变异,及时采取措施。(3)散点图: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找出质量问题的原因。4.3.3质量保证工具与技术(1)审核:对项目过程和成果进行审查,保证符合质量要求。(2)过程能力分析:评估项目过程能力,提高过程稳定性。4.3.4质量改进工具与技术(1)因果图:找出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2)直方图:展示质量数据分布情况,分析质量改进方向。(3)帕累托图:识别影响项目质量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第5章质量规划5.1质量目标与质量标准5.1.1质量目标工程项目质量目标是指项目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和指标。质量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可测量性、可达成性、相关性和时限性。为保证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应将其分解为各阶段、各专业及各作业层面的具体目标。5.1.2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是衡量项目质量目标实现程度的依据,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质量标准应具有先进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在项目质量规划过程中,应结合项目特点,合理选择和确定质量标准。5.2质量规划过程5.2.1质量规划准备在质量规划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收集和分析项目相关资料,包括项目背景、项目需求、项目目标、项目范围等,为质量规划提供依据。5.2.2质量规划编制质量规划编制应遵循以下步骤:(1)确定质量目标;(2)分析项目风险,识别质量影响因素;(3)制定质量保证措施;(4)制定质量控制措施;(5)制定质量改进措施;(6)制定质量检查和审核计划;(7)制定质量培训计划;(8)制定质量文件管理计划。5.2.3质量规划评审与批准质量规划编制完成后,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质量规划的合理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和协调性。经评审合格后,质量规划应提交项目管理层批准。5.3质量规划工具与技术5.3.1质量策划工具质量策划工具包括:(1)因果图: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和结果,找出关键影响因素;(2)流程图:描述项目质量管理过程,明确各环节的质量控制点;(3)树状图:对质量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各层次的质量目标;(4)检查表:记录项目质量数据,便于分析和改进。5.3.2质量控制技术质量控制技术包括:(1)审核与检查:对项目过程和成果进行检查,保证符合质量标准;(2)测试:对项目产品进行功能、功能、安全性等方面的测试;(3)统计过程控制:通过数据分析,监控项目质量过程,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4)持续改进:通过质量改进活动,不断提高项目质量水平。5.3.3质量保证技术质量保证技术包括:(1)培训与教育:提高项目团队的质量意识和技能;(2)文件管理:保证质量文件的有效性和完整性;(3)质量审计: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或外部审核,评估质量管理效果;(4)质量改进计划:制定和实施质量改进措施,提高项目质量水平。第6章质量保证6.1质量保证过程6.1.1质量规划在项目启动阶段,项目经理需组织项目团队制定质量规划,明确项目质量目标、质量标准和质量要求。质量规划应涵盖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包括设计、采购、施工、验收等各个阶段。6.1.2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质量保证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对项目实施过程的质量监督、检查和纠正。项目团队应定期对项目质量进行检查,保证项目质量满足预定目标。6.1.3质量改进项目团队应不断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积极寻求改进措施,提高项目质量管理水平。质量改进措施包括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培训、引入新技术等。6.2质量审计与评审6.2.1质量审计质量审计是对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和实施过程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价。项目团队应定期开展质量审计,保证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6.2.2质量评审质量评审是对项目关键阶段、重要环节及重大质量问题的审查。项目团队应组织相关专家对项目质量进行评审,保证项目质量满足要求。6.3质量保证工具与技术6.3.1质量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是质量保证的基础,主要包括项目质量目标、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措施等。项目团队应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计划,保证项目质量得到有效管理。6.3.2流程图流程图是一种直观展示项目质量管理过程的工具,可以帮助项目团队识别关键环节、优化流程。项目团队应绘制质量管理流程图,以便于分析和改进。6.3.3检查表检查表是一种常用的质量控制工具,用于记录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数据。项目团队应制定并使用检查表,以便于跟踪质量问题和纠正措施。6.3.4散点图散点图是一种用于分析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工具,可以帮助项目团队识别质量问题的潜在原因。在质量保证过程中,项目团队应利用散点图进行分析,找出质量改进的方向。6.3.5控制图控制图是一种动态监控项目质量的有效工具,可以实时反映项目质量的变化趋势。项目团队应制定并应用控制图,以便于及时发觉质量问题并进行纠正。6.3.6帕累托图帕累托图是一种按照问题发生频率排序的工具,可以帮助项目团队识别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在质量保证过程中,项目团队应利用帕累托图进行分析,集中精力解决关键问题。6.3.7原因分析图原因分析图(鱼骨图)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问题根本原因的工具。项目团队应绘制原因分析图,找出导致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6.3.8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质量保证的核心思想,项目团队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推动项目质量持续提升。第7章质量控制7.1质量控制过程7.1.1质量计划编制在本阶段,项目团队需依据项目需求及质量目标,编制详细的质量计划。质量计划应涵盖项目全过程,明确质量控制点、验收标准和相关责任人。7.1.2质量控制活动根据质量计划,项目团队应开展以下质量控制活动:(1)对项目过程和可交付成果进行监控;(2)对质量问题进行识别、记录和分析;(3)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消除质量隐患;(4)定期对质量控制活动进行评审和改进。7.1.3质量验收在项目关键节点和项目结束时,项目团队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质量验收。验收内容包括:(1)可交付成果是否符合质量要求;(2)项目过程是否遵循质量计划;(3)质量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7.2质量控制工具与技术7.2.1检查表通过制定检查表,对项目过程和可交付成果进行逐项检查,保证质量要求得到满足。7.2.2控制图利用控制图对项目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觉质量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7.2.3帕累托图通过帕累托图对质量问题进行排序,找出影响项目质量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7.2.4因果图分析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针对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7.2.5散点图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7.3质量改进7.3.1改进措施针对质量问题和质量隐患,项目团队应制定以下改进措施:(1)优化项目过程,提高过程质量;(2)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3)更新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4)加强质量培训和宣传,提高全员质量意识。7.3.2改进实施在改进措施制定后,项目团队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施:(1)明确改进责任人和完成时间;(2)制定详细的改进计划;(3)执行改进措施,并进行监控;(4)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7.3.3持续改进项目团队应持续关注项目质量,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持续改进:(1)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总结经验教训;(2)收集并分析质量数据,发觉潜在问题;(3)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提高项目质量管理水平。第8章项目监控与控制8.1进度监控与控制8.1.1进度计划制定与更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对进度计划进行持续监控与控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各任务的时间节点。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定期对进度计划进行更新,以反映实际完成情况。8.1.2进度监控方法采用挣值管理(EVM)、关键路径法(CPM)等进度监控方法,对项目进度进行实时监控,保证项目按计划推进。8.1.3进度控制措施当发觉项目进度偏离计划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包括但不限于:调整资源分配、优化工作流程、压缩非关键路径任务等。8.2成本监控与控制8.2.1成本预算编制与更新在项目启动阶段,制定合理的成本预算,明确各阶段的费用支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成本预算进行动态更新。8.2.2成本监控方法采用成本绩效指数(CPI)、预算消耗率等成本监控方法,对项目成本进行实时监控,保证项目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8.2.3成本控制措施当发觉项目成本超出预算时,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优化资源利用、降低浪费、谈判降价、重新评估项目范围等。8.3风险监控与应对8.3.1风险识别与评估项目团队应定期进行风险识别,分析潜在风险因素,并对风险进行评估,包括风险概率、影响程度等。8.3.2风险监控方法采用风险矩阵、风险趋势分析等风险监控方法,对项目风险进行持续监控,保证项目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8.3.3风险应对措施根据风险识别和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和风险接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风险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应对策略。8.3.4风险监控与应对记录对风险监控与应对过程进行记录,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应对措施等,以便项目团队在后续项目中进行经验总结和借鉴。第9章项目收尾9.1项目验收与交付9.1.1验收标准项目验收应根据合同约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项目策划阶段制定的技术要求进行。验收标准应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9.1.2验收程序(1)项目完成后,项目经理组织项目团队进行自验收,保证项目质量满足验收标准。(2)自验收合格后,向业主提交验收申请。(3)业主组织验收,验收过程中,项目团队应积极配合,提供相关资料。(4)验收合格后,双方签署验收报告。9.1.3交付内容项目交付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项目成果、技术资料、操作和维护手册、培训资料等。9.1.4交付程序(1)项目团队根据验收报告,将项目成果及相关资料整理、归档。(2)按照合同约定,向业主提交项目交付清单。(3)业主确认接收后,双方签署项目交付确认书。9.2项目总结与评价9.2.1项目总结项目结束后,项目经理组织项目团队进行项目总结,分析项目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借鉴。9.2.2项目评价(1)项目评价内容包括:项目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环保等方面。(2)项目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分析。(3)项目评价结果作为企业内部绩效考核、项目管理优化的重要依据。9.3经验教训与知识分享9.3.1经验教训总结项目团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