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规划指南_第1页
土地整治规划指南_第2页
土地整治规划指南_第3页
土地整治规划指南_第4页
土地整治规划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地整治规划指南TOC\o"1-2"\h\u16970第1章土地整治规划概述 414261.1土地整治的背景与意义 4234681.2土地整治规划的目标与任务 422779第2章土地整治规划的法律法规依据 510012.1国家层面法律法规 5300802.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309162.1.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564752.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249422.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209392.1.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552672.2地方层面法律法规 515512.2.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管理实施办法 5255522.2.2各地城乡规划条例 5217312.2.3各地环境保护条例 5163442.3相关政策文件 6278682.3.1《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治工作的若干意见》 6253042.3.2《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 6301352.3.3《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的意见》 6232552.3.4《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通知》 676022.3.5《关于加快编制土地整治规划的通知》 623581第3章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程序与方法 6130133.1编制程序 6173953.1.1前期调研 6120893.1.2方案设计 6138753.1.3程序审批 663543.1.4实施与监管 7216313.2编制方法 7226023.2.1空间分析 7174403.2.2数据建模 720283.2.3多方案比选 781463.3技术要求与标准 76893.3.1技术要求 774393.3.2技术标准 731982第4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7103934.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8315384.1.1调查方法 872414.1.2调查内容 8249164.1.3调查结果 81144.2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8252904.2.1评价指标 875204.2.2评价方法 899044.2.3评价结果 814624.3土地利用问题识别 9177184.3.1耕地保护问题 9186054.3.2建设用地利用问题 9126204.3.3生态保护与建设问题 9132054.3.4土地管理体制问题 9309064.3.5土地市场问题 91021第5章土地整治潜力分析 9220335.1土地整治潜力概述 9144415.1.1土地整治潜力的概念 9110355.1.2土地整治潜力的分类 9234325.1.3土地整治潜力的影响因素 10285835.2土地整治潜力评价 10179885.2.1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方法 10163655.2.2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10304995.2.3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步骤 11201905.3土地整治潜力分区 11256215.3.1土地整治潜力分区方法 11285985.3.2土地整治潜力分区结果 112637第6章土地整治规划目标与原则 12131286.1规划目标 12313666.1.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1263836.1.2改善土地质量与生态环境 12289856.1.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2240586.1.4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12179986.2规划原则 1249206.2.1科学性原则 1296566.2.2可持续性原则 1286246.2.3综合协调原则 12301666.2.4公平性原则 12148236.2.5法制原则 1287256.3规划战略 12109026.3.1土地整治重点区域战略 13295416.3.2土地整治技术战略 13168216.3.3生态保护与修复战略 13116396.3.4社会参与与民生改善战略 1313134第7章土地整治措施与工程布局 1379117.1土地整治措施 1370267.1.1土地平整 139587.1.2水土保持 1374907.1.3农田水利 13217417.1.4农村土地整治 13284077.2工程布局 14134867.2.1土地平整工程 14254017.2.2水土保持工程 14263567.2.3农田水利工程 14169877.2.4农村土地整治工程 14323357.3保障措施 1466977.3.1政策保障 14268587.3.2资金保障 1485547.3.3技术保障 1598757.3.4监管保障 1529772第8章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估 15307028.1环境影响识别 15228668.1.1生态系统影响识别 1562028.1.2水环境影响识别 15313508.1.3大气环境影响识别 15241528.1.4社会影响识别 1573288.2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5181638.2.1生态系统影响预测与评价 15285828.2.2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5145858.2.3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690678.2.4社会影响预测与评价 1678768.3环境保护措施 1648278.3.1生态保护措施 164208.3.2水环境保护措施 1671198.3.3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66838.3.4社会保护措施 1613097第9章土地整治规划实施与监管 1689409.1实施组织与管理 16324149.1.1实施机构设置 1678149.1.2管理制度 16189559.1.3人员培训与队伍建设 17310249.2实施进度与计划 1772499.2.1制定实施计划 1741449.2.2进度监测与调整 1740919.2.3风险防控 17258139.3监管与评估 17302779.3.1监管体系 17112459.3.2监管措施 17161929.3.3评估与反馈 17209479.3.4公众参与 1714372第10章土地整治规划成果与归档 172458410.1规划成果要求 173098410.1.1文本成果 172264310.1.2图形成果 182601610.1.3附件成果 183167410.2成果审查与报批 1818210.2.1审查程序 182338310.2.2报批程序 18420010.3成果归档与管理 182388610.3.1成果归档 181676510.3.2成果管理 18第1章土地整治规划概述1.1土地整治的背景与意义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较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总体偏低;另,城乡发展不平衡、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开展土地整治工作,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土地整治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土地整治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土地整治规划的主要任务如下:(1)开展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全面掌握土地资源现状,分析土地资源利用潜力,为土地整治提供科学依据。(2)制定土地整治战略与规划。根据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结果,结合区域发展需求,明确土地整治方向、目标与任务,制定土地整治战略与规划。(3)实施土地整治工程。依据土地整治规划,有序推进土地整治工程,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益。(4)完善土地整治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土地整治政策体系,规范土地整治行为,保障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5)加强土地整治监测与评价。对土地整治效果进行动态监测与评价,及时发觉问题,为调整土地整治规划提供依据。(6)推进土地整治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加强土地整治领域科技研究,提高土地整治技术水平,培养专业人才,为土地整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7)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与国际土地整治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土地整治水平。第2章土地整治规划的法律法规依据2.1国家层面法律法规2.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该法律为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法律,明确了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等,对土地整治规划的目标、原则、程序等提出了基本要求。2.1.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该法律规定了城乡规划的基本任务、原则和编制程序,对土地整治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该法律明确了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土地整治规划需要遵循环境保护的原则,保证整治过程和成果符合环境保护要求。2.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该法律对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定,土地整治规划需充分考虑水土保持要求,预防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2.1.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该法律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程序和要求,土地整治规划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保证规划实施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2.2地方层面法律法规2.2.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管理实施办法根据国家层面法律法规,各地制定相应的土地管理实施办法,对土地整治规划的目标、原则、程序等提出具体要求。2.2.2各地城乡规划条例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城乡规划条例,对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等环节进行规范。2.2.3各地环境保护条例各地制定的环境保护条例,对土地整治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要求进行了具体规定。2.3相关政策文件2.3.1《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治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政策文件明确了进一步加强土地整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对土地整治规划具有指导意义。2.3.2《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该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土地整治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为各地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提供了依据。2.3.3《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的意见》该政策文件对农村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进行了明确,为农村土地整治规划提供了政策支持。2.3.4《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通知》该通知对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规划编制、项目审批、实施监管等方面,有助于提高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效果。2.3.5《关于加快编制土地整治规划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各地加快编制土地整治规划,明确了规划编制的时间节点、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以保证土地整治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3章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程序与方法3.1编制程序3.1.1前期调研(1)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规划成果;(2)分析区域土地利用现状、潜力及存在的问题;(3)调查了解当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状况及发展需求;(4)明确规划目标、任务和范围。3.1.2方案设计(1)制定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2)设计土地整治项目布局和工程措施;(3)分析论证方案可行性,优化方案设计。3.1.3程序审批(1)征求相关部门、地方和公众意见;(2)组织专家评审,修改完善规划成果;(3)报批土地整治规划,取得批准文件。3.1.4实施与监管(1)制定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实施任务和责任主体;(2)落实土地整治项目,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3)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对实施过程进行动态监控。3.2编制方法3.2.1空间分析(1)采用GIS等空间分析技术,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评价;(2)分析土地整治潜力,确定整治重点区域和方向;(3)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制定土地整治目标。3.2.2数据建模(1)收集相关数据,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2)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分析土地利用变化趋势;(3)预测未来土地利用需求,为规划提供依据。3.2.3多方案比选(1)设计多个土地整治方案,进行对比分析;(2)综合评价各方案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3)选择最优方案,作为规划依据。3.3技术要求与标准3.3.1技术要求(1)遵循国家有关土地利用、土地整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2)符合区域发展规划和土地资源利用总体规划;(3)保证土地整治项目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3.3.2技术标准(1)采用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保证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2)统一规划图件、表格、报告等成果的格式和要求;(3)明确规划成果的精度和质量要求,保证成果的准确性。第4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4.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4.1.1调查方法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现场勘查、遥感监测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全面梳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为土地整治规划提供基础数据。4.1.2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各类土地资源的面积、分布、质量、权属、利用强度、利用结构、利用效益等方面。4.1.3调查结果根据调查,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如下:(1)耕地:耕地总面积为X万亩,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其中高标准农田占比%。(2)林地:林地总面积为X万亩,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等地区,森林覆盖率为%。(3)草地:草地总面积为X万亩,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藏高原等地区,草地质量总体较好。(4)城镇村建设用地:城镇村建设用地总面积为X万亩,其中城市用地占比%,建制镇用地占比%,村庄用地占比%。(5)其他土地:包括水域、湿地、沙漠等,总面积为X万亩。4.2土地利用现状评价4.2.1评价指标土地利用现状评价采用土地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数等指标,综合分析我国土地利用的效益、效率和可持续性。4.2.2评价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评价,包括统计分析、模型模拟、专家咨询等。4.2.3评价结果根据评价,我国土地利用现状总体表现为:(1)土地利用效益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逐年上升。(2)土地利用效率逐步提高,土地闲置和低效利用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3)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数逐年上升,土地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一定成效。4.3土地利用问题识别4.3.1耕地保护问题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质量下降,耕地保护形势严峻。4.3.2建设用地利用问题城镇村建设用地布局不合理,部分区域用地紧张,土地闲置和低效利用现象依然存在。4.3.3生态保护与建设问题生态脆弱地区土地退化、沙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4.3.4土地管理体制问题土地管理法规体系不完善,执法监管力度不足,土地利用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4.3.5土地市场问题土地市场发育不完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土地价格波动较大。第5章土地整治潜力分析5.1土地整治潜力概述土地整治潜力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土地整治措施能够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的能力。本章主要从土地整治潜力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概述。5.1.1土地整治潜力的概念土地整治潜力是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通过土地整治活动,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能力。5.1.2土地整治潜力的分类根据土地整治的目标和内容,土地整治潜力可分为以下几类:(1)耕地潜力: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改善耕地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潜力。(2)建设用地潜力:优化建设用地布局、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降低建设用地成本等方面的潜力。(3)生态用地潜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服务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潜力。(4)农村建设用地潜力:调整农村居民点布局、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潜力。5.1.3土地整治潜力的影响因素土地整治潜力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1)自然因素:地形、地貌、土壤、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对土地整治潜力具有基础性影响。(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经济、政策、技术等社会经济条件对土地整治潜力的发挥具有关键性作用。(3)生态环境因素: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生态功能区划等对土地整治潜力具有约束作用。5.2土地整治潜力评价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是通过对土地整治潜力的调查、分析和评价,为土地整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节主要介绍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的方法、指标体系及评价步骤。5.2.1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方法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方法主要包括:(1)定量评价方法:采用数学模型、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土地整治潜力进行量化评价。(2)定性评价方法:通过专家咨询、现场调查等方式,对土地整治潜力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3)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定量和定性评价方法,对土地整治潜力进行全面评价。5.2.2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方面:(1)耕地潜力评价指标:耕地质量、耕地面积、耕地生态环境等。(2)建设用地潜力评价指标:建设用地布局、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设用地成本等。(3)生态用地潜力评价指标: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服务功能、生物多样性等。(4)农村建设用地潜力评价指标:农村居民点布局、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等。5.2.3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步骤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步骤如下:(1)确定评价目标和评价范围。(2)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3)构建评价指标体系。(4)运用评价方法,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5)综合分析评价结果,提出土地整治潜力的利用方向和措施。5.3土地整治潜力分区根据土地整治潜力的空间差异,对土地整治区域进行划分,有助于提高土地整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节主要介绍土地整治潜力分区的方法和结果。5.3.1土地整治潜力分区方法土地整治潜力分区方法主要包括:(1)聚类分析法:根据土地整治潜力的相似性,将评价单元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区域。(2)空间分析法:运用GIS等空间分析技术,对土地整治潜力进行空间差异性分析。(3)综合分析法:结合聚类分析和空间分析结果,对土地整治潜力进行分区。5.3.2土地整治潜力分区结果根据土地整治潜力分区方法,将土地整治区域划分为以下类型:(1)高潜力区:具有较大的土地整治潜力和较高的优先级。(2)中潜力区:具有一定的土地整治潜力,可作为规划期内的整治对象。(3)低潜力区:土地整治潜力较小,需在长期规划中逐步实施。通过土地整治潜力分析,为土地整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第6章土地整治规划目标与原则6.1规划目标6.1.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耕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等不同类型土地的合理配置。保障粮食安全,保证耕地数量和质量,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6.1.2改善土地质量与生态环境治理退化土地,提高土地质量,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护生物多样性。6.1.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区域土地利用布局,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促进乡村振兴。6.1.4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保障各类建设用地需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6.2规划原则6.2.1科学性原则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和潜力,科学制定规划目标和任务。6.2.2可持续性原则符合资源环境保护要求,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6.2.3综合协调原则统筹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等方面需求,实现协调发展。6.2.4公平性原则合理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保证土地整治成果惠及广大农民。6.2.5法制原则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规划实施合法性。6.3规划战略6.3.1土地整治重点区域战略确定耕地保护重点区域,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明确城镇、工矿、农村居民点等建设用地整治重点区域。6.3.2土地整治技术战略推广应用土地整治先进技术,提高整治效果。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土地整治技术水平。6.3.3生态保护与修复战略加强生态脆弱区域土地整治,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现生态保护与修复。6.3.4社会参与与民生改善战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土地整治,形成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整治格局。关注民生改善,保证土地整治成果惠及广大农民。第7章土地整治措施与工程布局7.1土地整治措施7.1.1土地平整(1)对地形进行合理调整,保证土地的坡度适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按照地形、土壤、水资源等条件,合理配置农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3)加强土地改良,针对低产田、盐碱地、荒漠化土地等进行治理,提高土地质量。7.1.2水土保持(1)实施坡改梯工程,降低坡耕地水土流失风险。(2)加强植被建设,提高地表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3)合理规划水土保持措施,保障水资源合理利用。7.1.3农田水利(1)完善灌排系统,提高农田水利设施配套程度。(2)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3)加强水源地保护,保证农田水利设施正常运行。7.1.4农村土地整治(1)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2)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3)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建设,促进农村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7.2工程布局7.2.1土地平整工程(1)根据地形、土壤、水资源等条件,合理布局土地平整工程。(2)明确土地平整工程的技术要求,保证工程质量。(3)制定工程进度计划,保证工程按期完成。7.2.2水土保持工程(1)结合地形、土壤、植被等条件,合理布局水土保持工程。(2)明确水土保持工程的技术要求,保证工程效果。(3)加强工程监管,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7.2.3农田水利工程(1)根据农田水利需求,合理布局灌排系统。(2)优化灌排工程布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3)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保证工程正常运行。7.2.4农村土地整治工程(1)结合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合理布局农村土地整治工程。(2)注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村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3)加强工程监管,保证工程质量。7.3保障措施7.3.1政策保障(1)完善土地整治政策体系,为土地整治提供政策支持。(2)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提高政策实施效果。(3)建立健全政策执行监督机制,保证政策落实到位。7.3.2资金保障(1)加大土地整治投入,保证工程资金需求。(2)优化资金分配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3)加强资金监管,保证资金安全。7.3.3技术保障(1)推广先进适用的土地整治技术,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2)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土地整治从业人员素质。(3)建立健全技术指导体系,为土地整治提供技术支持。7.3.4监管保障(1)建立健全土地整治监管体系,加强工程质量和进度监管。(2)完善监管制度,规范监管行为。(3)加大监管力度,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第8章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估8.1环境影响识别8.1.1生态系统影响识别(1)识别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过程中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等方面。(2)分析规划实施对各类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如森林、湿地、草原等。8.1.2水环境影响识别(1)分析土地整治规划实施对地表水、地下水和水生态系统的影响。(2)识别可能引发的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8.1.3大气环境影响识别(1)分析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问题。(2)识别规划实施对空气质量、气候等方面的影响。8.1.4社会影响识别(1)分析土地整治规划实施对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生产方式、社区发展等方面的影响。(2)识别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和问题。8.2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2.1生态系统影响预测与评价(1)预测土地整治规划实施对生态系统的具体影响。(2)评价生态系统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8.2.2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预测土地整治规划实施对水环境的影响。(2)评价水环境影响程度,提出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8.2.3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预测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2)评价大气环境影响,提出大气污染防治措施。8.2.4社会影响预测与评价(1)预测土地整治规划实施对当地社会的影响。(2)评价社会影响程度,提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8.3环境保护措施8.3.1生态保护措施(1)针对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2)加强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保证生态安全。8.3.2水环境保护措施(1)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实施水污染防治措施,保障水环境质量。8.3.3大气环境保护措施(1)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减少污染物排放。(2)提高空气质量监测能力,保证大气环境安全。8.3.4社会保护措施(1)优化土地整治规划方案,充分考虑当地社会需求。(2)加强政策宣传和沟通,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第9章土地整治规划实施与监管9.1实施组织与管理9.1.1实施机构设置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应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实施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