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类人工林食叶害虫生态调控技术规程DB41-T 2027-2020_第1页
栎类人工林食叶害虫生态调控技术规程DB41-T 2027-2020_第2页
栎类人工林食叶害虫生态调控技术规程DB41-T 2027-2020_第3页
栎类人工林食叶害虫生态调控技术规程DB41-T 2027-2020_第4页
栎类人工林食叶害虫生态调控技术规程DB41-T 2027-202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01

CCSB15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027—2020

栎类人工林食叶害虫生态调控技术规程

2020-12-30发布2021-03-30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2027—202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食叶害虫调查方法及危害程度分级.....................................................2

5生态调控措施.......................................................................2

附录A(资料性)栎类食叶害虫幼虫形态特征及危害特点...................................4

附录B(资料性)栎类食叶害虫幼虫期虫口密度调查统计表.................................6

附录C(规范性)栎类食叶害虫危害程度计算方法.........................................7

附录D(资料性)栎类食叶害虫危害程度调查统计表.......................................8

I

DB41/T2027—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娟、杨喜田、闫东锋、王新建、张旺、胡林坡、刘大瑛、邵新亮、张圣全、

陈继训、桑玉强、靳珊珊、周梦丽、郑天才、谢其均。

II

DB41/T2027—2020

栎类人工林食叶害虫生态调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栎类人工林食叶害虫生态调控的调查方法、危害程度分级及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栎类人工林食叶害虫的生态调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781森林抚育规程

LY/T168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LY/T3028无人机释放赤眼蜂技术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栎类人工林

以壳斗科(Fagaceae)栎属(Quercus)乔木树种为优势种的人工林。栎类树种主要包括栓皮栎(Q.

variabilis)、麻栎(Q.acutissima)、锐齿槲栎(Q.alieanavar.acuteserrata)、槲栎(Q.aliena)、

辽东栎(Q.wutaishansea)、蒙古栎(Q.mongolica)和短柄枹(Q.serrata)等。

3.2

栎类食叶害虫

危害栎类树种的主要食叶害虫,包括栎舞毒蛾(Lymantriamathura)、栎黄掌舟蛾(Phalera

assimilis)、栎粉舟蛾(Fentoniaocypete)、黄二星舟蛾(Lampronadatacristata)、黄连木尺蛾

(Culculapanterinaria)、栓皮栎波尺蛾(Larerannisfilipjevi)和栎黄枯叶蛾(Trabalavishnou

gigantina)等。

注:栎类食叶害虫幼虫形态特征及危害特点见附录A。

3.3

生态调控

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协调运用营造混交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森林抚育等综合调控技术,调节种

间关系以及环境要素与种群的关系,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对食叶害虫的抵御能力和各种因素的自然控制

作用的综合管理体系。

3.4

危害程度

栎类食叶害虫对寄主植物(林木)所造成的实际或预测危害大小。

1

DB41/T2027—2020

3.5

失叶率

单位面积上整体树冠叶片损失量占全部叶片量的百分比。

3.6

森林抚育

从幼林郁闭成林到林分成熟前根据培育目标所采取的各种营林措施的总称。

4食叶害虫调查方法及危害程度分级

4.1调查方法

在害虫幼虫发生盛期,采用5点(“Z”字形或对角线形)取样方法进行调查,每点10株,每株树冠

分上、中、下层,分别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剪取一个50cm长的标准枝,记录标准枝上的虫口数

量,整株树的枝条与12个标准枝的平均虫口数的乘积即为标准株的虫口密度,幼虫期虫口密度统计表见

附录B,并计算有虫株率、平均单株虫量、叶片受害率和失叶率,计算方法按附录C的规定。

4.2危害程度分级

危害程度按LY/T1681的相关规定执行。栎类人工林食叶害虫危害程度分轻度(失叶率<20%)、中

度(失叶率20%~60%)、重度(失叶率≥60%)三个等级,平均失叶率达60%以上即为成灾,危害程度调

查统计表见附录D。

5生态调控措施

5.1营造混交林

5.1.1树种选择

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与栎类树种宜混交、伴生的,且没有共同食叶害虫的树种。可选用侧柏

(Platycladusorientalis)、黑松(Pinusthunbergii)、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五角枫

(Acermono)、臭椿(Ailanthusaltissima)等。应采用多树种混交。

5.1.2混交方式

带状混交或块状混交,也可根据混交树种生物学特性和调控食叶害虫的目标选择其他混交方式。

5.1.3混交比例

保证栎类树种在混交林中的优势地位,栎类树种比例控制在50%~65%。块状混交时,块状面积控制

在40m2~80m2。

5.2保护生物多样性

5.2.1保护和利用天敌

为食叶害虫的天敌创造生长条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a)人工选育及释放以赤眼蜂为优势种的天敌昆虫,释放方法按LY/T3028相关规定执行;

b)树冠上有鸟巢的林木,应作为辅助树保留;

c)保护生动物的栖息地和生态廊道。

2

DB41/T2027—2020

5.2.2保护和利用植物多样性

保护和利用植物多样性调控食叶害虫对栎类树种的影响,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a)保护与栎类无共同食叶害虫的乔木幼苗幼树、灌木和地表植被;

b)林窗内补植与栎类无共同食叶害虫的树种,补植方法按GB/T15781的相关规定执行;

c)保护国家或地方重点保护植物,或列入珍稀濒危植物名录的植物。

5.2.3其他保护措施

采取必要保护措施保护林下目的树种及珍贵树种幼苗、幼树以及地表枯枝落叶层。

5.3增强景观异质性

5.3.1垂直方向

通过合理搭配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增强人工林垂直方向异质性,建立复层异龄的林分结构。

5.3.2水平方向

通过地形地势以及群落树种组成,增加区域性斑块丰富度。结合道路、河流等,增加廊道密度,阻

碍栎类食叶害虫的扩散传播路径。

5.4开展森林抚育

采取各种森林抚育措施调节林内生境,促进形成健康稳定的栎林以增强对食叶害虫的抵御能力,主

要措施如下:

a)幼龄林阶段宜采用透光伐或疏伐,必要时进行补植,保护地表植被,作业后郁闭度控制住0.6~

0.7;

b)中龄林及以后各生长阶段宜采用疏伐,必要时进行补植,以改善林内光照条件,作业后郁闭

度控制住0.6~0.7;

c)补植时,优先选择与栎类无共同食叶害虫的树种,补植方法按GB/T15781的相关规定执行;

d)林内发生检疫性有害生物时,应开展卫生伐;

e)对目的树种进行修枝;

f)割除影响目的树种生长或与栎类有共同食叶害虫的杂灌杂草、藤本植物。

3

DB41/T2027—2020

附录A

(资料性)

栎类食叶害虫幼虫形态特征及危害特点

A.1栎舞毒蛾

初孵幼虫黑色,体长3mm~5mm,密布长毛。老熟时体长50mm~70mm,头黄褐色有八字形黑色纹。

前胸至腹部第2节的毛瘤为蓝色,腹部第3~9节的7对毛瘤为红色。

幼虫于4月末~5月初开始孵化,5月上旬前后为孵化高峰期,初孵幼虫群集于卵壳上及其附近取食

卵壳,待气温转暖、幼芽开放时开始沿树皮裂缝呈纵长队形爬上树冠,取食幼芽。3龄以后幼虫食量大

增,严重时大面积叶片被食光。幼虫可吐丝,借助风力在林内扩散。幼虫多为6龄,少数7龄,6月中下

旬进入危害盛期。

A.2栎黄掌舟蛾

老熟幼虫体长55mm~60mm。头部桔红色,体上有8条橙红色纵线,其中以背中线颜色最深。各节

具有1条橙红色横带。全身各节有10mm~15mm,灰白色长毛。

幼虫于6月中旬孵化,4龄以前幼虫都能吐丝下垂,2~3龄幼虫敏感性极强,微弱的叶动和大的声响

都能引起幼虫受惊,首尾不停摆动或吐丝下垂。末龄幼虫能将枝上的嫩叶、老叶和叶脉全部吞食。取食

时成串地头朝一个方向整齐排列,常逐片吃光一个枝条后,再转移取食。幼虫5龄,7~8月为幼虫危害

盛期。

A.3栎粉舟蛾

头浅褐色,每边颅侧区各有6条黑色细斜线;胸部叶绿色,背中央有一个由3条白线组成的“I”形

黑纹,纹两侧衬黄色边;腹背由许多灰褐色和肉红色细线构成的木纹状花纹,气门线由许多灰黑色细线

组成一宽带,气门上线仅在第2至第7腹节可见,由每节一黑色细斜纹组成,第3至第6腹节呈明显彭

大状,第4腹节背中央有一较明显的圆形黄色斑点。

幼虫于7月中旬开始孵化,幼虫孵化后先取食卵壳,后分散取食叶片。1龄幼虫多在叶背栖息取食,

使叶片呈筛网状,后爬到叶缘咬食叶片,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受到触动后能散出强烈的刺激性物质,

4龄后进入暴食期。可在3d~5d内将树叶全部吃光,并群体迁移继续为害。幼虫5龄,7月~8月为幼虫

危害盛期。

A.4黄二星舟蛾

幼虫体长60mm~70mm,头较大,头顶突起。幼龄为浅绿色,通体一色,老熟幼虫头部棕褐色,通

体颜色转深;体肥大,表面光滑,腹部1至8节的身体两侧有向后倾斜的灰白色线纹;臀板棕褐色;气门

褐绿色;胸足黄绿色,腹足与体色相同。

幼虫于6月中旬开始孵化,幼虫孵化后吐丝下垂,随风扩散。1~2龄幼虫在叶背面群集取食叶片叶

肉,仅留叶脉;随着虫龄的增大,可吐丝或者爬行转移,有转移危害习性。3~4龄后分散取食,食量增

大,5~6龄食量暴增,短期内可将整个林分叶片吃光,残留叶柄。大面积暴发危害后,成片林木似火烧

状,形成“夏树冬景”惨象。幼虫6龄,7月中下旬为幼虫危害盛期。

A.5黄连木尺蛾

老熟幼虫体长60mm~85mm。体色变化大,往往因寄主而异,大体可区分为黑褐色、黄褐色及黄绿

色,后两种体色较常见。体密布灰白色小斑。头密生小突起,头顶中央凹陷,两侧突出,呈山峰状。虫

体除首尾两节外,各节侧面均有两个灰白色圆形斑。

4

DB41/T2027—2020

幼虫于7月上旬孵化,初孵幼虫一般在叶尖取食叶肉,喜光,常分散在树干外围取食,性活泼,受

惊后有吐丝下坠习性。2龄幼虫逐渐开始在叶缘取食危害。3龄前幼虫一般只啃食叶肉,致叶面呈现半透

明网状。3龄后幼虫迟钝,但取食适应性大为提高,可为害多种林木,进入暴食期,常将树木叶片吃光。

如果食料缺乏,可成群外迁而扩大为害。幼虫6龄,幼虫期约40d。

A.6栓皮栎波尺蛾

老熟幼虫体长23mm~28mm,黑褐色,腹部第2至第3节两侧生有2个黑色圆形突起,体背有4条黄色

或褐色线。

幼虫于3月下旬孵化,幼虫孵化24小时后钻入芽苞内取食嫩叶。2~3龄幼虫危害叶片多呈不规则缺

刻,4~5龄幼虫危害最重,能将全部叶片吃光或仅残留叶脉,幼虫活动能力随虫龄增大而增强。1龄幼

虫能耐饥2d~6d,2龄起耐饥力随虫龄增大而增加,4龄幼虫为4d~13d。幼虫受到振动,立即吐丝

下垂,悬于空中,稍停后仍可沿丝爬回,或借助风力飘移到另一植株上危害。幼虫5龄,4月上、中旬为

幼虫危害盛期,危害期长达40d以上。

A.7栎黄枯叶蛾

老熟幼虫体长70mm~80mm。雌虫体上密生深黄色长毛,雄虫体上密生灰白色长毛,头部有不规则

深褐色斑纹。前胸盾中部有黑褐色“X”形线,前胸前缘两侧各有一较大的黑色瘤突,其上生一束黑色

长毛。中胸以后各体节亚背线、气门上下线和基线处各有一较小的黑色瘤突,上生一簇刚毛,亚背线和

气门上线瘤为黑毛,余者均为黄色或白色毛。

幼虫于5月上旬开始孵化,初孵幼虫先聚集在卵壳周围取食部分卵壳,而后开始爬行,寻找嫩叶,

爬至树梢顶端新叶处取食叶肉。低龄幼虫食量小,生长慢,多在树梢顶部取食嫩叶,且多从叶子边缘取

食,叶片受害后常在叶子边缘形成不同形状的缺刻。1~3龄幼虫常常以十几头至上百头聚集在一起危害,

受惊吓时吐丝下垂。4龄后幼虫分散取食,食量猛增,常常取食全叶,仅剩叶柄,并开始取食老叶。幼

虫先取食树梢顶部嫩叶,再依次取食次新叶,最后取食老叶,故树冠上部先受害、受害重,下部后受害、

受害轻。当虫害严重时,树叶常被吃光。4龄后幼虫受惊时常将头昂起,左右摆动。幼虫每天5:00~8:00

和20:00以后爬上树梢取食,中午高温时常爬到树干基部阴凉潮湿处群集。幼虫取食后排出黑色粒状粪

便,排粪昼夜进行。低龄幼虫粪便颗粒小,不易观察;高龄幼虫粪便颗粒大,因其白天在树干基部群集,

故在树干基部能观察到一层厚厚的黑色粪便。幼虫7龄,7~8月为幼虫危害盛期,危害期80d~90d。

5

DB41/T2027—2020

附录B

(资料性)

栎类食叶害虫幼虫期虫口密度调查统计表

栎类食叶害虫幼虫期虫口密度调查统计内容见表B.1。

表B.1栎类食叶害虫幼虫期虫口密度调查统计表

株号昆虫种名有虫株数有虫株率虫口数量虫口密度平均单株虫量叶片受害率

1

2

3

4

5

6

DB41/T2027—2020

附录C

(规范性)

栎类食叶害虫危害程度计算方法

C.1有虫株率

有虫株率R按式(C.1)进行计算。

푅=(na/푛)×100%·····························································(C.1)

式中:

R——有虫株率,单位为%;

na——有虫株树,单位为株;

n——实际调查株数,单位为株。

C.2平均单株虫量

平均单株虫量A按式(C.2)进行计算。

퐴=푡푛/푡··········································································(C.2)

式中:

A——平均单株虫量,单位为头/株;

tn——总虫量,单位为头;

t——总株数,单位为株。

C.3叶片受害率

叶片受害率Rl按式(C.3)进行计算。

푅푙=(푛푙/푛푙푙)×100%····························································(C.3)

式中:

Rl——叶片受害率,单位为%;

nl——受害叶片数,单位为片;

nll——实际调查叶片数,单位为片。

C.4失叶率

失叶率LLR按式(C.4)进行计算。

퐿퐿푅=(푛푖/푡푖)×100%···························································(C.4)

式中:

LLR——失叶率,单位为%;

ni——单株树冠上损失的叶量,单位为片;

ti——单株树冠上的全部叶量,单位为片。

7

DB41/T2027—2020

附录D

(资料性)

栎类食叶害虫危害程度调查统计表

栎类食叶害虫危害程度调查统计内容见表D.1。

表D.1栎类食叶害虫危害程度调查统计表

危害程度等级

株号失叶率轻度(+)中度(++)重度(+++)

失叶率<20%失叶率20%~60%失叶率>6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8

DB41/T2027—202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食叶害虫调查方法及危害程度分级.....................................................2

5生态调控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