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浙江省九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练习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浙江省九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练习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浙江省九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练习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浙江省九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练习卷_第4页
2024-2025学年浙江省九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练习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浙江省九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练习卷范围:九上科学全册一.选择题1.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中,一元币为钢芯镀镍合金,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在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金属的硬度 B.金属的导热性 C.金属的耐腐蚀性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解答】解:在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金属的硬度、金属的耐腐蚀性、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至于金属是否导热不需要考虑。故选:B。2.某科学兴趣小组在课余时间做了“开门大吉”的游戏,其规则是:每把钥匙代表一种试剂,每扇门代表需要鉴别的两种溶液,见如图。如果钥匙代表的试剂能够鉴别出门上代表的两种溶液,钥匙就能把门打开(每把钥匙只能使用一次),下列能够依次将四扇门打开的钥匙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解答】解:由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鉴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时,不能用指示剂,检验碳酸根的存在,利用提示的试剂可选①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反应有沉淀生成,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或④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生成,与氢氧化钠反应没有现象);鉴别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可选②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有沉淀生成,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或③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有沉淀生成,与氢氧化钠反应没有现象);鉴别氢氧化钙和氯化钙,只能选择③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有沉淀生成,与氯化钙不反应);鉴别盐酸和硫酸只能选择①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有沉淀生成,与盐酸不反应);综上所述,顺序为④②③①。故选:B。3.下列物质中能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又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A.Ba(OH)2 B.K2CO3 C.Mg(OH)2 D.BaCl2【解答】解: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只能是碱,在四个选项中A氢氧化钡是碱,且能生成硫酸钡的沉淀,C也是碱,但反应后没有硫酸镁,不是沉淀,而其它两个选项均不是碱不会发生中和反应。故选:A。4.向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加的氢氧化钡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向a点溶液滴加酚酞试剂,溶液变红 B.b点有两种沉淀 C.c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uSO4 D.d点时烧杯中只有四种物质【解答】解:A、向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稀硫酸反应完,硫酸铜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至b点,硫酸恰好完全反应,a点溶液中稀硫酸有剩余,若向a点溶液滴加酚酞试剂,溶液不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B、至b点,b点有硫酸钡一种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C、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至d点,铜离子恰好完全反应,则c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uSO4,故选项说法正确。D、d点时,硫酸铜和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烧杯中只有硫酸钡、氢氧化铜、水三种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5.肠道显微胶囊是一种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的可吞咽式小型设备(如图),患者将智能胶囊吞下后,它即随着胃肠肌肉的运动节奏依次通过消化道的各个结构,同时对经过的胃肠道进行连续摄像。结合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显微胶囊依次经过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 B.显微胶囊进入结构④时,结构④的蠕动属于物理消化 C.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②,②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消化酶 D.显微胶囊进入到结构⑥处时,⑥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解答】解:A、人体的消化道从上到下,依次是: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所以显微胶囊可依次经过口腔→咽→食道→胃→小肠,检测胃肠疾病,A正确;B、显微胶囊进入结构④胃内,结构④胃的蠕动促进食物与胃液混合属于物理消化,B正确;C、②肝脏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所以显微胶囊不可进入结构②,②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C错误;D、显微胶囊可依次经过口腔→咽→食道→胃→小肠,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D正确。故选:C。6.在中国科技馆的展厅里,摆着一个如图所示,叫做“最速降线”的展品:两个并排轨道的起点高度一样,终点高度也一样;一个是倾斜的直轨道,另一个是向下弯曲的弧形轨道。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同时分别从直轨道和弧形轨道的起点释放,弧形轨道上的乙球先到达终点。若不计一切摩擦阻力,则关于两小球从起点至终点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球的重力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B.甲球所受重力对甲球做的功比乙球所受重力对乙球做的功少 C.甲球所受重力对甲球做功比乙球所受重力对乙球做功快 D.甲球的动能一直变大【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两球的重力相同,最初的高度相同;AD、下降过程中甲球、乙球的高度不断减小,势能一直减小,动能一直增大,故A错误、D正确;B、两球的重力相同,在起点处小球甲与小球乙的高度相同,因此它们的重力势能相同,到最低点时重力所做的功相同,故B错误;C、下降过程中,乙先到达终点,则乙的速度大,两球的重力相同,根据P=Fv可知,重力对小球乙做功的功率比对小球甲做功的功率大,故C错误;故选:D。7.某同学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表,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实验次数物重G/N拉力F/N11.00.6521.50.9032.01.15A.实验失败,停止实验 B.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 C.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 D.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解答】解: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半力”的结论是在不考虑动滑轮重力的情况下得出的,在实际的实验中应当考虑动滑轮的重力对结果的影响,故最不可取的是“实验失败,停止实验”,其它三个选项是可取的。故选:A。8.我市已逐渐开始实行电动自行车新政策:只允许新国标电动自行车上路,要求车速不超过25km/h。下面是同学们设计的某品牌电动自行车的电路,其中符合“旋钮OP绕O点顺时针转动时,电动机转速变快,当转速超过一定值,电铃会自动报警”的电路是()A. B. C. D.【解答】解:电动机的转速与电流大小有关,当旋钮OP绕O点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变小,控制电路部分电流变大,电动机转速变快;当电流达到一定程度时,电磁铁将衔铁吸过来,接通电铃所在电路而报警;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9.如图所示,图中的甲、乙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甲、乙两个物体质量比为4:5,不计绳重、轮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物体会绳被提起 B.绳的拉力与甲的重力之比为1:3 C.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乙的重力之比为3:4 D.若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则乙对地的压力为零【解答】解:AB、m甲:m乙=4:5,G甲:G乙=4:5,G甲=45G乙,G乙=5由图知,不计绳重、轮重和摩擦,每一段绳子的拉力是甲重力的12,故B乙受到竖直向上是拉力F=12G甲=12×45G乙=2C、乙处于静止状态,乙受到竖直向上是拉力F、地面对乙的支持力F支,和竖直向下的重力G乙,这三个力是平衡力,所以,F+F支=G乙,则F支=54G甲-12G甲=34G甲,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乙对地面的压力为:F压=34G甲,所以,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甲的重力之比为3:4,乙对地面的压力为:F压=34G甲D、若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m′甲:m′乙=2:1,G′甲:G′乙=2:1,G′甲=2G′乙,G′乙=12G′甲;地面对乙的支持力F′支,根据力的平衡,12G′甲+F′支=G′乙,所以,F′支=12G′甲-12G′甲=0,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乙对地面的压力为:F故选:D。10.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在分解时会产生许多废物,正常情况下排出废物依赖的器官有()①肺②肝脏③肾脏④皮肤⑤大肠和肛门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解答】解: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在分解时会产生许多废物,正常情况下排出废物依赖的器官有①肺③肾脏④皮肤故选:A。11.科学应基于证据与逻辑得出结论。对于有关证据和结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硝酸铅与碘化钾发生了化学反应”是证据,“生成黄色沉淀”是结论 B.②中“观察到生成物不能被磁铁吸引”是证据,“金属都能与非金属反应”是结论 C.③中“观察到血管内血细胞单行通过”是证据,“该血管是毛细血管”是结论 D.④中“观察到橡皮塞向上跳出”是证据,“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是结论【解答】解:A.①中“硝酸铅与碘化钾发生了化学反应”是结果,“生成黄色沉淀”是原因,故A错误;B.②中通过“观察到生成物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现象,不能得出“金属都能与非金属反应”是结论,没有普遍性,故B错误;C.毛细血管的特点是血细胞单行通过,观察到血管中血细胞单行通过得出该血管为毛细血管的结论,故③中“观察到血管内血细胞单行通过”是证据,“该血管是毛细血管”是结论,故C正确;D.④中通过“观察到橡皮塞向上跳出”是现象,可以得出“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结论,故D错误;故选:C。12.将质量均为10克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稀盐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不可能的是()A. B. C. D.【解答】解:A.等质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足量的稀盐酸中,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可用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相对原子质量的比值进行比较,则有224>256>265,由于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Mg>Zn>Fe;分析图象可知,质量均为10克的Mg、FeB.由Mg+H2SO4═MgSO4+H2↑,Fe+H2SO4=FeSO4+H2↑,Zn+H2SO4═ZnSO4+H2↑242562652根据以上关系可知,当10gMg、10gZn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两份的稀盐酸中产生等质量氢气时,说明金属镁是过量的,而锌是恰好与酸完全反应或是过量,则10gFe一定是过量的,产生的氢气应与10gMg、Zn产生氢气相同,故B错误;C.质量均为10克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一定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的稀盐酸中,当10g铁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10g镁是过量的,则镁和铁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而10g锌产生氢气的质量小于10g镁和铁,与图象一致,故C正确;D.等质量且足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一定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的稀盐酸中,产生的氢气是相等的,则将质量均为10克且足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稀盐酸中,反应完成后,酸都被消耗,则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与图象一致,故D正确;故选:B。13.有一包不纯的碳酸钠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氢氧化钠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如下实验:Ⅰ.现取样品16g于烧杯中并加84g水搅拌,全部溶解。再向烧杯中逐渐滴加26.1%硝酸钡溶液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硝酸钡溶液的质量的变化如图甲所示;Ⅱ.在B点开始,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错误的是()A.原白色固体中由Na2CO3,Na2SO4,NaOH组成 B.E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HNO3Ba(NO3)2,NaNO3 C.D点时,溶液中硝酸钠的溶质质量为304.94克 D.原白色粉末中含Na2CO3质量为10.6克【解答】解:A、图乙中,在BC段加入稀硝酸沉淀的质量不变,说明稀硝酸是先与氢氧化钠反应;CD段沉淀的质量减少,说明稀硝酸是在和碳酸钡反应;DE段加入稀硝酸沉淀的质量不变说明沉淀是硫酸钡,故原白色固体中,除了Na2CO3外,一定还含有Na2SO4、NaOH;正确;B、在E点稀硝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有HNO3和反应生成的Ba(NO3)2、NaNO3;正确;C、白色沉淀中BaCO3的质量为24.36g﹣4.66g=19.7g,Na2CO3+Ba(NO3)2═2NaNO3+BaCO3↓106170197mm119.7g106mm=10.6gm1=17g。Na2SO4+Ba(NO3)2=2NaNO3+BaSO4↓142170233m2m34.66g142mm2=2.84gm3=3.4g。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6g﹣10.6g﹣2.84g=2.56g。NaOH+HNO3=NaNO3+H2O40852.56gm4402.56gm4=5.44g。则D点时溶液中硝酸钠质量为:17g+3.4g+5.44g=25.84g,错误;D、原白色粉末中含Na2CO3质量为10.6克,正确;故选:C。14.在两个等长、等高但材质不同的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且大小相等的拉力F分别将质量为2m和3m的A、B两物体从斜面底部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此过程中,甲、乙两斜面上的拉力F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拉力F所做的额外功分别为W额甲、W额乙。则()A.W甲<W乙,W额甲>W额乙 B.W甲=W乙,W额甲>W额乙 C.W甲=W乙,W额甲=W额乙 D.W甲=W乙,W额甲<W额乙【解答】解:由题知,两斜面等长,将A、B两物体从斜面底部匀速拉到顶端,则s相等,拉力均为F,根据W=Fs可知,甲、乙两斜面上的拉力F所做的功(即总功):W甲=W乙;由题知,两斜面等高,且m甲<m乙,根据W有=Gh=mgh可知,有用功W甲有<W乙有,因为W额=W总﹣W有,所以W额甲>W额乙。故选:B。15.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60欧,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测得R2的电功率与通过它的电流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R2的滑片向左滑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源电压为18V C.R1的电功率变化范围是6~18W D.R2的滑片在中点的时,R2的电功率最大【解答】解:由图甲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A、R2的滑片向左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断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特点可知电压表示数变小,故A正确;B、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乙可知,最小和最大电流分别为I最小=0.2A;I最大=0.6A,由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得:U=I最小(R1+R2)=0.2A×(R1+60Ω)﹣﹣﹣﹣①U=I最大R1=0.6A×R1﹣﹣﹣﹣﹣﹣﹣﹣﹣②,解①②得:R1=30Ω,U=18V,故B正确;C、R1的最小电功率:P1最小=I最小2R1=(0.2A)2×30Ω=1.2W,R1的最大电功率:P1最大=I最大2R1=(0.6A)2×30Ω=10.8W,所以,R1的电功率变化范围是1.2~10.8W,故C错误;D、R2的电功率P=UI=(U﹣IR1)I=﹣30ΩI2+18V×I=﹣30(I﹣0.3)2+2.7;当I=0.3A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最大,此时电路的总电阻R总=U额I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R2=R总﹣R1=60Ω﹣30Ω=30Ω;恰好位于中点,故D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16.实验室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H2O2溶液(作催化剂)制取少量氧气。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部分装置。实验室用H2O2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解答】解:实验室用H2O2制取氧气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故答案为:2H2O2MnO2¯2H2O+O217.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们广泛使用医用口罩和消毒液进行防护。(1)口罩的防护原理与化学中的(填实验操作名称)相似。(2)如图是某品牌医用口罩的外观及剖面图,标识的部件所使用的材料有。(填序号)A.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B.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3)次氯酸钠(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中Cl化合价为价。【解答】解:(1)口罩的防护原理与化学中的过滤相似,可将细菌等隔离在外。故答案为:过滤。(2)铝制鼻梁条属于金属材料;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聚丙烯无纺布和超细聚丙烯纤维熔喷布属于合成材料。故答案为:BC。(3)次氯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x=+1。故答案为:+1。18.如图是某科学兴趣小组制作的水火箭。发射时,先在瓶内装适量水,再用打气筒往瓶内打足气。打开阀门,水从尾部向下喷出,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火箭向上飞向空中。(1)向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水从尾部向下喷出时,瓶内气体对水做功,该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冲程。【解答】解:(1)用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气压增大,内能增加,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瓶内气体的内能。水从水火箭中喷出,是里面的气体对外做功,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故答案为:(1)增加;(2)做功。19.图一为某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图一所示的食物网中,水生植物的能量通过条食物链传递给鹭。(2)图二中的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3)图三中的字母A~E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①~⑦代表推动碳循环的生理过程,则字母D代表,数字③④⑤代表。【解答】解:(1)图中的食物链有4条:水生植物→蟹→鹭,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蟹→鹭,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虾→鹭,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虾→鱼→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的,因此水生植物的能量通过4条食物链传递给鹭。(2)在食物链中有害物质浓度会沿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这是生物富集现象。因此图二中的食物链为:丁→乙→甲→丙,与图一中的食物链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蟹→鹭,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虾→鹭相对应,则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浮游动物。(3)由分析可知:则字母D代表分解者,数字③④⑤代表呼吸作用。故答案为:(1)4。(2)浮游动物。(3)分解者;呼吸作用。20.(4分)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a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2)bc段溶液质量增加的原因是。【解答】解:(1)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锌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至b点,铁和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a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2)bc段发生的是:Zn+Cu(NO3)2═Zn(NO3)2+Cu,每65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的质量会增加。故答案为:(1)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2)每65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的质量会增加。21.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则:(1)白色沉淀b的化学式为。(2)白色固体样品一定含有(可填化学式)。【解答】解:碳酸钙难溶于水,溶于酸,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氢氧化镁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但是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因此根据滤渣全部溶解可知,滤渣中肯定没有硫酸钡,即样品中要么同时没有硫酸钠和氯化钡,要么只含有它们之中的一种;碳酸钙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盐酸并且二者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产生的无色气体就是二氧化碳气体,样品溶于水得到滤渣1.5g,能够全部溶于稀盐酸,且产生0.44g的二氧化碳,说明沉淀一定含有碳酸钙,一定没有硫酸钡;设产生0.44g的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x                      0.44g10044x=1g<1.5g因此沉淀还有氢氧化镁;则沉淀a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将滤液中加入二氧化碳气体后,生成了白色沉淀b,那么应该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然后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了碳酸钡沉淀,所以样品中一定有氯化镁、氢氧化钠和氯化钡,所以(1)白色沉淀b的化学式为BaCO3;(2)白色固体样品一定含有MgCl2、CaCO3、NaOH、BaCl2。故答案为:(1)BaCO3;(2)MgCl2、CaCO3、NaOH、BaCl2。22.小金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在实验过程中,应拉着物体沿着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若斜长为s,斜面高为h,拉力为F,物重为G,那么测得斜面的机械效率为。(用题中字母表示)(2)若斜面的倾斜程度、粗糙程度和物重都保持不变,只增加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长度,则所测斜面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答】解:(1)总功为:W总=Fs;有用功为W有=Gh;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W(3)由机械效率的公式可知η=GhFs×100%,斜面的倾斜程度、粗糙程度和物重都保持不变,由于hs=故答案为:(1)GhFs;(323.为避免同学们用手按压宿舍楼大门的开门按钮造成交叉传染,小明用轻质木杆自制了“脚踏式杠杆”,借助杠杆按动按钮,如图所示,已知OA=100cm,OB=60cm,AB=80cm,OC=15cm,当小明在C点用脚给杠杆施加16N的压力F1时,按钮触发,大门打开。该杠杆属于(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此时杠杆的阻力臂是cm、按钮对杠杆的水平阻力F2=N。(不计摩擦)【解答】解:(1)木杆是一个杠杆,O为支点,小明的脚施加的力是动力F1,动力臂为OC,按钮对木杆的压力为阻力F2,阻力臂为OD,木杆示意图如下:由图可知:动力臂OC小于阻力臂OD,所以木杆是费力杠杆。(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1×OC=F2×OD,按钮对木杆的压力水平向左,所以OD=AB=80cm,所以,16N×15cm=F2×80cm,解得,F2=3N。故答案为:费力;80;3。三.实验探究题24.锌和稀硫酸反应的速率与锌粒的颗粒大小和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有关。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添加少量硫酸铜溶液也能加快反应。硫酸铜溶液量的多少会影响反应速率吗?在6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颗大小形状都相同的锌粒,倒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按如表所示条件进行实验,并测量收集50毫升氢气所用的时间。记录如下:试管ABCDEFCuSO4溶液/毫升00.511.524水/毫升43.532.520收集H2所用的时间/秒348246190165230360(1)小明是根据来判断稀硫酸和锌的反应速率;(2)六组实验中,小明都将水和CuSO4溶液的总体积设定为相同值,目的是;(3)由上表可得知,CuSO4溶液的量对稀硫酸与锌反应速率影响是。【解答】解:(1)通过分析可知,小明是根据测量收集50毫升氢气所用的时间来判断稀硫酸和锌的反应速率;(2)六组实验中,小明都将水和CuSO4溶液的总体积设定为相同值,目的是控制硫酸铜溶液的总体积相同,只是浓度不同;(3)根据图表中收集氢气所用时间的长短发现一开始随着硫酸铜质量的增加,反应速度加快,但加到2毫升后反应速度又减慢了,所以随CuSO4溶液的量增加,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少。25.鸡蛋贮存过程中会出现质量减少、散黄等现象。有资料显示,1.5%的蜂胶混浊液可减缓鸡蛋贮存期间质量减少,对人体也没有伤害。为了探究蜂胶浸渍和喷雾鸡蛋哪种效果更好,科学小组将鸡蛋分成甲、乙、丙三组,用1.5%的蜂胶混浊液分别浸渍(10秒)和喷雾的方法处理,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如图所示。置于25℃恒温箱中存放,每隔10天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如表。鸡蛋贮存期间质量减少情况(减少量/起始质量%)时间/天甲组乙组丙组105.25.26.5206.05.87.3307.67.210409.08.516.8509.89.624.26011.410.937.5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选择鸡蛋的要求是(至少写出一点)。(2)浸渍或喷雾的蜂胶混合液在鸡蛋外会形成一层保护膜,可降低鸡蛋质量的减少,请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3)通过以上实验数据,兴趣小组依据,得出1.5%的蜂胶混合液用浸渍和喷雾的方法处理鸡蛋均能明显降低鸡蛋在贮藏期间的质量减少,且两种处理方式差异不大的结论。【解答】解:(1)实验中选择鸡蛋的要求是品种、新鲜程度、个数、质量、完整程度等。(2)浸渍或喷雾的蜂胶混合液在鸡蛋外会形成一层保护膜,可降低鸡蛋质量的减少,由于蜂胶膜减缓了鸡蛋中水分的蒸发;降低了鸡蛋内部质量分解。(3)比较蜂胶浸渍和喷雾鸡蛋哪种效果更好,兴趣小组采用对照的方式,甲组用1.5%的蜂胶混浊液浸渍(10秒),乙组用1.5%的蜂胶混浊液喷雾,根据实验数据,研究表明甲组、乙组鸡蛋贮存期间质量都减少,同时相差不大,因此说明1.5%的蜂胶混合液用浸渍和喷雾的方法处理鸡蛋均能明显降低鸡蛋在贮藏期间的质量减少,且两种处理方式差异不大。26.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验次数L(厘米)F(牛)150122523202.5(1)首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其作用是使杠杆在位置平衡。(2)如图甲所示,杠杆已处于平衡状态,为了便于测量力臂,A点弹簧测力计应沿方向拉着杠杆。(3)如图乙所示,在杠杆左端某一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10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分别施加大小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测量数据如表所示。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解答】解:(1)实验中首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其作用是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果要便于测量力臂,那么弹簧测力计应沿竖直方向拉着杠杆;(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得,FL为定值,则可推断F与L成反比。故答案为:(1)水平;(2)竖直;(3)F与L成反比。2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实验时a中的固体由黑色变红色,b中的试管内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提出问题】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的气体是什么?【设计实验】根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1)加热前要先通一段时间气体的目的是:。(2)D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3)图2中能证明图1产生的气体中含有CO的所有现象。(4)图2的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解答】解:(1)加热前要先通一段时间气体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影响实验结果;(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水分,干燥气体,则D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干燥气体;(3)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是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通入的气体中不含二氧化碳,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是E装置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E装置中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则图2中能证明图1产生的气体中含有CO的现象是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装置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4)一氧化碳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需要进行尾气处理,则图2的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28.为了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小组利用三个外形相同、质量不同的磁悬浮小车(如图)进行实验如下:先让小车静止悬浮在磁性轨道上方,用方向相反的两个水平拉力F1和F2拉着小车在平直磁性轨道上进行相应运动,用测力计测出F1和F2的大小,并记录小车在相应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已知小车之间的质量关系为:m甲:m乙:m丙=4:2:3。实验次数小车F1、F2大小相应时间内经过的路程/cm0s1s2s3s4s5s6s一甲F1=F2=10N0000000二甲F1=F2=10N024681012三甲F1=10N,F2=5N0149162536四甲F1=20N,F2=10N02818325072五乙F1=20N,F2=10N04163664100144六丙F1=30N,F2=15N0?(1)分析上表实验次数所测数据,可得出结论:当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2)当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进一步分析实验次数所测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质量的小车,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受力的大小成正比。(3)用丙小车所进行的第六次实验中,?处的路程为cm。【解答】解:(1)实验一和二中,物体受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直线、同一物体上的力,因此它受到平衡力。实验一小车路程始终为0,故小车静止,实验二小车速度始终为2m/s,小车是做匀速运动,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运动状态都不会改变;(2)分析实验次数三、四所测数据可知:F三合(3)实验五和实验六中,F合五=20N﹣10N=10N,F合六=30N﹣15N=15N,F合五:F合六=2:3,又因为m乙:m丙=2:3,又因为F=ma,所以a五:a六=1:1,所以S五:S六=1:1。故问号处路程为64cm。故答案为:(1)一、二;(2)三、四;(3)64。四.解答题29.在人体生命运动过程中,需要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如图为人体循环系统及参与物质交换的部分器官示意图。(1)图中将人体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器官是(填序号)。(2)由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经循环系统运输到心脏时,首先进入心脏四个腔中的。(3)维持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是确保身体健康的基础,因此血常规检测是基本的体检项目,其中包括血糖、血脂等指标。要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体检前需保持空腹,原因是。【解答】解:(1)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图中将人体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器官是①肺、④肾脏。(2)由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经循环系统运输到心脏时,由下腔静脉进入心脏四个腔中的右心房。(3)进食后,食物消化会引起血糖浓度升高,因此检测血糖最好在空腹时进行,以排除进食引起血糖升高的干扰。30.华为公司推出5G折叠屏MateXs,该款屏幕可向外折叠、可弯曲。请完成下列问题:(1)在同一家庭电路中,该充电时,与正在烧水的电水壶的连接方式是(填“串联”或“并联”)。(2)该采用双电池结构,电池总容量可达4500mA•h,电池的总电压为4伏,则电池充满电后储存的电能为焦。【解答】解:(1)在同一家庭电路中,该充电时,与正在烧水的电水壶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2)电池充满电后储存的电能:W=UIt=4V×4500×10﹣3A×3600s=6.48×104J。故答案为:(1)并联;(2)6.48×104。31.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24.5克由硫酸和硫酸铜溶液组成的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120克NaOH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数据如下表所示。求: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202020202020反应后溶液的质量/g144.5164.5179.6189.8200220每次产生沉淀的质量/g00m9.89.80(1)第1次反应后的溶液中(选填“含有”或“不含有”)硫酸。(2)上述表格中m=。(3)所加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第5次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总质量。(5)请画出上述过程中产生沉淀质量的变化图。【解答】解:(1)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顺序为先与硫酸反应,再与硫酸铜反应,第1次和第2次产生沉淀的质量都为零,说明第1次和第2次都是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则第1次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硫酸,故填:含有;(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表中m值为164.5+20﹣179.6=4.9;故填:4.9;(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20g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完全反应生成9.8g沉淀,设所加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2NaOH+CuSO4=Cu(OH)2↓+Na2SO4809820g×x9.8g80x=40%答:所加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4)第5次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总质量为y分析2NaOH+H2SO4=Na2SO4+2H2O,2NaOH+CuSO4=Cu(OH)2↓+Na2SO4可得如下关系2NaOH~~Na2SO480142100g×40%y80y=71g答:第5次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总质量为71g;(5)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50g时开始产生沉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100g时,产生沉淀的质量达到最大值24.5g,则产生沉淀质量的变化如图;32.(8分)江苏在支援四川汶川地区抗震救灾活动中,一辆满载物资的总重为G牛顿的运输车,将物资沿ABCD路线运至D处,AB段海拔高度为h1米,CD段海拔高度为h2米,如图所示。在整个运输过程中,汽车以恒定速度v米/秒运动,汽车t=0时经过A处,t1时经过B处,t2时经过C处,在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功率P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简化为图所示(P1、P2、t1和t2也为已知量)。(1)请分析说明汽车在AB段和BC段运动时牵引力的大小关系。(2)请用已知量求汽车沿斜坡BC段运动时所受总阻力的表达式(总阻力包括摩擦力和空气阻力)。【解答】解:(1)设汽车的牵引力为F,∵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