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浮力四大规律和平衡力思想相结合计算大题(原卷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13/12/wKhkGWca06uACtISAAIvvbjJ3Co328.jpg)
![12浮力四大规律和平衡力思想相结合计算大题(原卷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13/12/wKhkGWca06uACtISAAIvvbjJ3Co3282.jpg)
![12浮力四大规律和平衡力思想相结合计算大题(原卷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13/12/wKhkGWca06uACtISAAIvvbjJ3Co3283.jpg)
![12浮力四大规律和平衡力思想相结合计算大题(原卷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13/12/wKhkGWca06uACtISAAIvvbjJ3Co3284.jpg)
![12浮力四大规律和平衡力思想相结合计算大题(原卷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13/12/wKhkGWca06uACtISAAIvvbjJ3Co32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近几年中考对于压强与浮力的考察形式,2023年中考对于压强与浮力的考察仍然是重点、热点和难点。压强与浮力的所涉及的物理公式灵活性,可以串联很多初中其他模块物理知识,比如和简单机械结合,还有和电学计算结合考查,所以不论是选择题还是大题,压强与浮力问题一直都是中考命题的重要知识点,因此在近几年的中考命题中压强与浮力问题经常都是以压轴题的形式存在,还有动态分析问题,以及对于图像问题的考察,都比前几年要频繁,所以要求考生了解题型的知识点及要领,对于常考的模型要求有充分的认知。1、理解:两种特殊情况下的浮力(1)物体漂浮时的浮力(图甲)∶物体漂浮时,上表面不受液体压力,因此F浮=F向上。(2)不受浮力的情况(图乙)∶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都受到浮力的作用,当物体的下表面与容器底部(或河床等)紧密贴合时,液体对它没有向上的压力,即F向上=0N,这时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如插入河床中的木桩、桥墩等。2、掌握求解浮力的几种基本方法(1)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即称量法: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记下其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G(G是物体受到重力),再把物体浸入液体,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则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F1F2(2)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即压力差法: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为F1,向下的压力为F2,则物体受到液体对其向上的浮力F浮=F1F2(3)用漂浮或悬浮的条件求浮力即平衡法:物体漂浮或悬浮在液体中时,均有F浮=G。G为物体自身的重力,F浮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4)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即公式法: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对于初中中考出现浮力计算问题,用以上方法的一种或者两种基本可以解决。无论计算题难度多大,都离不开这四种方法中的某几种方法。3、计算浮力相关问题的基本思路(1)仔细审题,注意抓住隐含条件的关键词,如浸入、浸没、装满、未装满、溢出、未溢出、漂浮、悬浮、上浮、下沉等。(2)确定研究物体,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重力、浮力、拉力或压力等)。(3)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列出关系式,比如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或悬浮时F浮=G物;用线吊在液体中时:F浮=G-G示;被强制压(按)入液体中时,F浮=G+F(F为压力或拉力),若有几个物体连接在一起,可以将它们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4)把阿基米德原理公式或密度、重力的计算公式代入关系式,代入已知量解出未知量,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对较难题适用,对解较容易的浮力题也适用。4、经常用到二力平衡的思想(1)物体漂浮或者悬浮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时浮力等于重力F浮=G(2)有一个重物压在物体上,物体静止在液体表面或者悬浮在液体中,这时物体的重力加上重物的压力等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即F浮=G+N(3)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并且部分或全部浸在液体中,物体平衡时,物体重力等于弹簧秤读数加上物体受到的浮力,即F浮+F=G(4)物体在液体里,物体下端用绳拴住挂,并且部分或全部浸在液体中,物体平衡时,物体重力加上绳的拉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即F浮=G+F漂浮问题“四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规律一: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二: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三:漂浮物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四: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1、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136N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136NC.该金属块的密度是7.8×103kg/m3D.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2、某同学用石块、细线、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和食盐等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方向竖直向下B.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C.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D.丙图中盐水的密度为3、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G,密度为0.8g/cm3,它由一根固定在容器底部的细线拉住并浸没在液体中静止。当将细线剪断后,物体最终漂浮在液面上,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如图乙所示,此时容器中的液面下降了3cm(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线受到的拉力F=G B.液体的密度为1.2×103kg/m3C.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减小了300Pa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4、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入密度不同的液体。A、B是两个体积相等的小球。用细线将A球系在轻质木棍上,木棍搭在甲容器壁上。B球与固定在容器底部的细线相连(不计细线和木棍的质量),且两根细线均受拉力。静止时液面如图所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C、D两点距容器底高度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球的密度小于B球的密度B.C点的压强小于D点的压强C.若剪断甲容器中的细线,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D.若剪断乙容器中的细线,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小5、质量相等、体积不等的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在水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受到的浮力小于乙受到的浮力B.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C.甲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等于乙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D.甲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大于乙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容器底部放有一个边长为10cm,质量为900g的正方体物块,则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a;逐渐向容器内倒水使物块漂浮,物块受到的浮力是N。(g取10N/kg)7、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壁厚度忽略不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往容器中放入一个正方体和一个球体(假设两物体都不沾水),两物体静止后状态如图所示。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3000Pa,已知正方体和球体的体积比为2∶1。现将正方体取出,液面下降了4cm。再把球体取出,液面又下降了2.5cm。此时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强为2200Pa。则正方体的密度是kg/m3,球体的密度是kg/m3。(g取10N/kg)8、如图所示,所受重力为50N、底面积为250cm2的长方体A放在水平面上;一薄壁圆柱形容器B也置于水平面上,该容器足够高,底面积为100cm2,内盛有4kg的水。若将一质地均匀的物体C分别放在长方体A的上面和浸没在容器B的水中时,长方体A对水平面的压强变化量和水对容器B底部的压强变化量相等。则未放上物体C前,长方体A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a,物体C的密度为kg/m3。(g取10N/kg,ρ水=1.0×103kg/m3)9、如图所示,把一小球分别放入盛满不同液体的两个溢水杯中。当小球静止时,甲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40g,乙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50g,则小球的质量是g,甲、乙两杯中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选填“>”、“=”或“<”)。若甲杯中是水,则小球的密度是g/cm3。10、如图所示,采用两种方式使B浸没,物块A压在物块B上,物块C通过细绳吊在物块B下,整体均在水中保持静止,则mAmC(选填“>”、“=”或“<”)。11、如图所示,均匀实心柱体甲和柱形容器乙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乙高为0.2m,重为0.4N,内盛有深度为0.15m的液体;已知:S甲=3×103m2,S乙=4×103m2。现沿竖直方向在甲中切去底面积为S的部分,并将切去部分置于容器乙的液体中,切去部分会自然沉底,并静止在容器底部。截取甲的部分放入乙中静止后,容器乙对桌面的压强随截取面积S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容器乙的壁厚忽略不计,求:(1)截取甲之前,容器乙对桌面的压力;(2)乙中液体的密度;(3)甲的密度。12、为提倡节能环保,我校大学城新校区新建学生宿舍中大量采用太阳能淋浴系统,如图甲是某品牌太阳能淋浴器,图乙是该太阳能淋浴器的内部构造示意图,水箱中A、B是底面积为40cm2,密度为1.25×103kg/m3的两个相同的实心圆柱体,通过细绳与压力传感开关相连。储水器的底面积为0.5m2,高为0.5m,压力传感开关的作用是当它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达到10N时闭合,使电动水泵M从进水口向储水器内注水,当拉力达到4N时断开,水泵停止向储水器注水,(压力传感开关与储水器间的距离、绳的质量与体积均忽略不计),求:(1)若水箱内有100kg的水,该太阳能热水器将水从25℃加热到50℃时水吸收的热量;[c水=4.2×103J/(kg•℃)](2)若A、B的体积均为480cm3,则A、B受到的总重力为多少;(3)在满足(2)的前提下,已知压力传感器开关闭合前后储水器内水位差为32cm,求连接A、B的这段细绳的长度?13、小海同学利用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力学装置,竖直细杆C的下端通过力传感器固定在实心正方体B上,上端与实心正方体A固定。正方体B的边长为10cm,A、B均不吸水。不计细杆C及连接处的质量和体积。力传感器可以显示出细杆C的下端受到作用力的大小,现缓慢向容器中加水,当水深为23cm时正方体A刚好浸没,此过程中B始终未离开容器底部。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F随水深h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10N/kg,ρ水=1.0×103kg/m3)。求:(1)正方体A刚好浸没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2)正方体A的密度;(3)当容器内水的深度为16cm时,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为F,继续向容器中加水,当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再次变为F时,正方体A受到的浮力。14、小明在实验室模拟研究浮箱种植的情境。他将重力为10N、底面积为200cm2的薄壁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A是边长为10cm密度均匀的正方体浮箱模型,通过一根长为5cm的细线连接着底面积为25cm2的柱形物体B,先将A、B两物体叠放在容器中央,物体B未与容器底紧密接触,然后缓慢向容器中注水,注水过程中正方体A一直保持竖直状态。当水的深度为12cm时,绳子处于自由状态,如图甲所示,此时物体B对容器底的压力为1.7N;继续向容器中注水,整个注水过程中正方体A所受浮力F与水的深度h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水未溢出。(细线不可伸长,且质量、体积不计)求:(1)图甲所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2)物体B的密度;(3)当注水深度为16cm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15、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空的轻质薄壁柱形容器放置于水平桌面上,轻质杠杆的支点为O。把质量为12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公共设施装修工期延误赔偿及质量保证协议
- 2025年度电子商务交易安全保障合同
- 2025高考作文预测:正确“出圈”才能出彩
- 个人职业能力提升计划
- 未来年的市场拓展计划
- 提升职业道德与素养的工作计划
- 班级网络学习平台的搭建与维护计划
- 2025年休闲专用车及其零附件项目建议书
- 小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培养计划
- 2025年2-氯-5-甲基吡啶项目合作计划书
- 肾性高血压的护理
- 中国历史地理概况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复旦大学
- 国际货物运输委托代理合同(中英文对照)全套
- 关于办理物业管理交接事宜告知函
- 全面新编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解读分析
- 《电解富氢水机》课件
-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VDA6.3 2023过程审核教材
- 2024年青海省旅游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高职应用语文教程(第二版)教案 3管晏列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