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河南省郑州市实验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统考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健康人体血浆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当B.内环境温度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C.依靠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即可维持血浆pH的稳定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2.如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②~⑤表示各种体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机体摄入蛋白质缺乏,④中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B.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④、⑤C.若②为肝细胞,则①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⑤处D.若②为胰岛B细胞,①处的CO2浓度低于⑤处3.下列不是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是()A.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B.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C.紫金山的鸢每年新增的个体数D.某国家湿地公园中有多少个种群4.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及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B.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可用台盼蓝染液增加计数结果的有效性C.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D.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的实验中,生态缸应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且阳光直射的地方5.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途径是(
)①感受器
②效应器
③神经中枢
④传出神经
⑤传入神经A.①⑤③④② B.①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③① D.①④③⑤②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绘了稻田中的繁荣景,也反映了稻田群落的特征。南方某村庄在插秧不久的稻田中,放养了草鱼和青蛙,形成了“稻—鱼—蛙”立体种养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鱼和蛙的粪便可为水稻生长提供肥料和能量B.鱼和蛙呼吸释放的CO2可供水稻进行光合作用C.鱼和蛙不能降低稻田中的害虫、田间杂草的数量D.该种养模式可增大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效率7.生态位宽度是指被一个生物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以及天敌B.群落中各种群之间的生态位差异越大,群落的结构一般越复杂C.生态位相似但存在地理隔离的种群常会进化出相似的生理结构D.生态位宽度大的种群遇到外来物种入侵时,一般容易被淘汰8.(10分)为探究单侧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还是将生长素分解,某研究性课题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图1中的琼脂块一段时间后放置到图2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说明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分解了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生长,原因是生长素促进了细胞生长C.该实验的自变量是①②③④四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D.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说明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转移了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是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是图__________。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__________。(2)处于四分体阶段的是图_______________。(3)图A细胞内染色体为_________个、染色单体为________个、DNA分子数为________个。10.(14分)图1、图2分别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该动物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该动物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细胞表示_____(填分裂方式及时期),该细胞名称是_____,含有_____条染色单体。(2)图2细胞表示_____(填分裂方式及时期),该细胞名称是_____,含有_____条染色单体。(3)图3中CD段形成的原因_____,发生的分裂方式及时期是_____。(4)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的_____(填字母)。11.(14分)图甲表示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变化(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图乙表示3组生物(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农作物与杂草;C.狐与兔)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种间关系是_____。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会呈现出镶嵌分布,从而形成了群落的_____;b~f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该演替类型为_____。三类植物在b~f段的增长方式近似于_____形曲线。若当地政府在火灾后清理烧毁树木、整地、栽树并抚育管理成林,这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进行。(2)判断图乙A~C3组生物对应于图乙的曲线:A_____,B_____,C_____。(填图乙中序号)(3)造成图乙中②现象是由于_____;若3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______(填写图乙中序号)。a或b的变化曲线代表的是_____(填“种群”或“群落”)水平上的研究。12.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1)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及培养皿等进行灭菌,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_____。(2)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_____的培养液。(4)转为固体培养时,为获得单菌落进行继续筛选,常采用平板划线法或_____法,接种后,应将培养皿_____(填“正放”或“倒置”)(5)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划线时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B.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液C.蘸取菌液和划线要在火焰旁进行D.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6)实验结束时,使用过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1、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中每一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内环境稳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内环境的功能: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为细胞提供的生活的环境。3、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详解】A、健康人体处于稳态中,内环境的各种物质及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所以健康人体血浆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当,A正确;B、正常人体内环境温度维持在37℃左右,不会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B错误;C、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主要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但是也离不开各器官和系统协调一致的运作,C错误;D、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内是细胞代谢的场所,D错误。故选A。2、C【解析】据图分析,图示为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②表示细胞内液,③表示淋巴,④表示组织液,⑤表示血浆,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内环境。【详解】A、若机体摄入蛋白质缺乏,导致⑤血浆中的血浆蛋白合成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进而导致④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B、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④组织液和⑤血浆,B正确;C、若②为肝细胞,进食后①处流入肝脏的血糖浓度高,被肝脏细胞大量摄取合成糖原储存,导致⑤流出肝脏的血糖降低;而饥饿时肝脏细胞分解糖原补充血糖,此时①处的葡萄糖浓度则低于⑤处,C错误;D、若②为胰岛B细胞,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通过组织液进入血浆⑤处,因此①处血浆中的CO2浓度低于⑤处,D正确。故选C。3、C【解析】群落是由聚集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不同种群构成的,所以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即物种丰富度)一般是不同的。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丰富度、优势种、生态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等。【详解】A、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A错误;B、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B错误;C、紫金山的鸢每年新增的个体数,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C正确;D、国家湿地公园中有多少个种群,即物种的丰富度,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D错误。故选C。4、D【解析】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详解】A、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A正确;B、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用台盼蓝染液可以排除死酵母菌,从而增加计数结果的有效性,B正确;C、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C正确;D、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的实验中,生态缸应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且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D错误。故选D。5、A【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发生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详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发生由①感受器、⑤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和②效应器组成,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只能由感受器,经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再经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只能单向传递。故选A。6、B【解析】1、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增加,使营养结构变复杂,消费者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3、生态农业的优点有实现对物质再循环利用;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等。【详解】A、鱼和蛙的粪便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者)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可为水稻生长提供肥料,但不能提供能量,A错误;B、鱼和蛙呼吸释放的CO2可供水稻进行光合作用,提高水稻的光合速率,B正确;C、草鱼以田间杂草为食,青蛙取食田间害虫,故放养鱼和蛙能降低稻田中的害虫、田间杂草的数量,C错误;D、该种养模式可增大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故选B。7、D【解析】1、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2、生态位:(1)概念:物种利用各种资源的幅度以及该物种与种群中其他物种关系的总和。(2)作用:决定生活在什么地方,而且决定于它与食物、天敌和其他生物的关系。(3)意义:它表示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详解】A、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所以,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A正确;B、群落中的种群生态位差异越大,各种资源的利用越充分,群落的结构一般越复杂,B正确;C、生态位相似但存在地理隔离的种群,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常会进化出相似的生理结构,C正确;D、生态位宽度大的种群遇到外来物种入侵时,一般不易被淘汰,D错误。故选D。8、C【解析】若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则生长素含量①=②,③<④,且③<①=②<④。若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分解,则生长素的含量①=②,③<④,且③<①=②=④。【详解】A、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说明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为③<①=②=④,说明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分解了,A正确;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生长,是因为生长素可以促进细胞生长,B正确;C、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有单侧光,C错误;D、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说明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为③<①=②<④,说明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转移了,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9、CA和BA488【解析】(1)图A和B都含有同源染色体,A染色体分居赤道板两侧,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B处于有丝分裂中期。C没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A和B。(2)处于四分体阶段的是图A。(3)图A细胞内染色体为4个、染色单体为8个、DNA分子数为8个。10、(1)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②.初级精母细胞③.8(2)①.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②.次级精母细胞③.0(3)①.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②.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4)bc【解析】图1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经一次分裂后期;图2:着丝点分裂,不含同源染色体,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经二次分裂后期;图3:表示该种动物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该种动物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a中DNA与染色体比为1:1,且都与体细胞中相等,所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中DNA与染色体比为2:1,且染色体为体细胞的一半,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c中DNA与染色体比为1:1,且都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小问1详解】图1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只能是初级精母细胞,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图中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小问2详解】根据图1均等分裂可知,该动物为雄性;图2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为次级精母细胞,该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含有0条染色单体。【小问3详解】图3中CD段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为1个;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小问4详解】由上分析可知,b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c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二者均不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识别细胞分裂的图像和分裂过程中的曲线变化,再结合题目进行分析和解答。11、(1)①.竞争②.水平结构③.次生演替④.“S”⑤.速度(和方向)(2)①.③②.②③.①(3)①.农作物与杂草二者共同争夺阳光、空气、水等且生存能力相同②.②③.种群【解析】分析图甲:图示为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变化示意图,首先先出现草本植物,其次是灌木,最后是乔木。题图乙分析:图①表示捕食关系: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数量曲线分析有时相反,有时平行,两曲线是“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代表捕食关系;图②表示竞争关系:竞争是两种生物生活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中,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竞争结果往往对一方不利,甚至会被消灭,图中两曲线是“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代表竞争关系;图③表示共生关系:共生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数量曲线呈平行关系,两曲线是“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代表互利共生关系。【小问1详解】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都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它们会竞争阳光、水和无机盐等,因此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图中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的斑块镶嵌分布,体现群落水平结构的特点。b~f段,从各种植物出现的先后时间可推断演替的过程是:草本植物群落→灌木群落→乔木群落,属于次生演替。三类植物在b~f段的增长呈现出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其方式近似于S形曲线。当地政府在火灾后清理烧毁树木、整地、栽树并抚育管理成林,会加快群落演替的速度,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小问2详解】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属于共生关系,对应③;B、农作物与杂草属于竞争关系,对应②;C、狐与兔的种间关系属于捕食关系,对应①。【小问3详解】图②现象表示a与b之间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如农作物和杂草,这种关系的形成是由于二者共同争夺阳光、空气、水、肥等,且生存能力相同,也就是发生了势均力敌的竞争。若3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②,这是由于a和b属于竞争关系,b死亡后,不再和a竞争资源等。a或b是属于种群,所以a或b的变化曲线代表的是种群水平上的研究。【点睛】熟知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演替类型、群落中种间关系的种类以及相关图像的辨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根据图中的关系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分析、综合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2、(1).高压蒸汽灭菌法(2).目的菌(3).异养需氧型(4).减少(5).稀释涂布平板(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三下学期《遇见最美的时光我的人生满意度》主题班会课件
- 汽车使用与维护 课件 项目三 空调系统的使用与维护
- 2025年环保速冻喷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类专业写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第二中学2025年高三下第一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
- 那曲市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仿真(A)卷含解析
- 低压电器 课件 单元三 项目二 任务二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
-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统计学原理含统计软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ADR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汕头大学《钢与组合结构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食品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 Python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 课件 第7章 Matplotlib
- 2023年-2024年电子物证专业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参考文献
- 春季行车安全注意事项春季行车安全教育
- 焊接工序首件检验记录表
- 注塑工艺监控记录表
- WORD文档标题格式模板(五级标题)
- “四会”教学基本概述
- 延续证书承诺书格式
- 高金英讲座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