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探人物微纪录片的叙事化创作中文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提升,网络成为微纪录片繁衍的主要阵地,各种微纪录片迅速发展。制作成本和传播成本的降低、技术的完善以及信息的对等,使得微纪录片的传播变得更加便捷,碎片化的表达方式也更受广大受众的喜爱。笔者在完成本编文案综述前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在纪录片领域的研究,既有学者在宏观视野中对纪录片叙事进行关照,也有在微观视域之下对单个纪录片剖析研究。基于此,笔者希望通过相关叙事学原理,结合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为人物发展纪录片供应了新的思路与角度,并为以后将人物纪录片使用在叙事艺术与技巧提出真切的意见。关键词:微纪录片;叙事视角;叙述语言;声音元素目录TOC\o"1-3"\h\u9274绪论 127561(一)研究背景 126299(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23764(三)研究方法 229259一、微纪录片综述 2403(一)微纪录片的概念 232740(二)微纪录片的源起与发展 2283901.兴起阶段 2227052.发展阶段 3227373.繁荣阶段 314878(三)微纪录片的社会价值 325244二、微纪录片的选材 328573(一)契合时代精神 412828(二)彰显人文关怀 430541三、微纪录片的叙事设定与表现 426144(一)叙事结构的设计 428968(二)叙事视角的分析 5208601.第一人称叙事视角 6216102.第三人称叙事视角 610063(三)微纪录片的叙述语言 613481.通过丰富的语言系统向受众传递信息 6272412.通过视听结合使受众身临其境 629982(四)声音元素在微纪录片叙事中的功用 7166441.加强声音元素的渲染作用 725462.使用同期声感受人物情绪 75936四、微纪录片的创作实践——《人生第一次》 711663(一)创作项目概述 73482(二)叙事创作阐释 7111901.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节目主题 7244732.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叙事 8323783.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节目创新 86844.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拍摄 925160结论 94807参考文献 10绪论(一)研究背景微纪录片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以真实人物和事件为导向的创作素材,时长通常为5到25分钟。随着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微纪录片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并以其记录内容真实、时长较短等特点逐渐成为碎片化阅读趋势下的宠儿。同样,微纪录片凭借其制作成本低、时间成本低以及素材内容广泛的优势也使越来越多的摄影师选择用微纪录片的形式记录自然或社会的变迁以及趣闻。在这样的形势下,也出现了一批如《温暖的一餐》、《未至之境》、《浮生一日》等包含深刻意义值得反复观看的微纪录片,微纪录片可以是现实的缩影也可以是由现实指向的对于未来的期盼。一方面,创作和研究纪录片必须使用真实的案例作为自己报告的材料和现代后期制作方法,以展示令人思考的事情。真实性是纪录片的重要特征,不需要演员表演。但是纪录片在方式与内容上都含有更多的字符。然而,在宣传传统纪录片的过程中,纪录片的传播领域可能受到局限。然而,新媒体的出现变化了纪录片的传播模式,并获得了媒体传播的影响力。无论用怎么样的传播模式,都可以在新媒体网络平台上展示出来,让受众以不同的方式追随,接受性强,立意很好。另一方面,新的媒体环境使得纪录片的传扬更加透明。在以往的媒介中,因为环境对纪录片的制约,一份纪录片的传播只能有唯一一种宣传手段,在其封闭的情况下对达到预期的效果毫无作用。新媒体的出现导致公众的交流平台多元化,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制约,确保了纪录片的透明度,增加了纪录片的社会影响。然而,随着多媒体的不断进步,市场的竞争力慢慢提升,各种软件和平台的传播使得纪录片很容易失去其原本的创作价值。只有纪录片表达的现实,才介意让观众产生一定的共鸣。为了加强其经济效益与传播影响,一些纪录片也使用了扩大事实和选择不真实的主题来传播事实。这不光会导致公众的反感,严重的话还会导致社会出现动荡。纪录片传播的效果是帮助社会和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虚伪的拍摄只能起到负面作用。由于文献的特殊文化价值,中文文献通常掌握在国家官方媒体手中,其中所描述的主题往往与国家相关政策的宣传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密切相关,所以受到权威机构的限制。大量纪录片主题太大,以爱国主义与民族文化宣传为思想主题,但内容非常地匮乏。尽管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现阶段内容比较丰富,可依旧没有办法克服国家政策的局限性,可持续发展中有一系列问题。(二)研究目的和意义影视化即生活化,影视素材最好的来源往往是来自生活中的细节,通过生活中的场景片段着手,拍摄出一部具有生活气息的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生活是一种文化现象,纪录片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电视艺术形式,引起了广泛关注。现场纪录片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这种以故事形式呈现现场录音,以及纪录片中人物的故事,以及画外音解释的方式,观看起来会更加精彩和有趣,深受大众的喜爱。现如今,人们对生活化的影视剧的追逐成为一种流行的品位生活的方式,具有生活气息的纪录片能够使观众产生共鸣,有较强的代入感。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拍摄不仅仅是以生活片段出发,更贴近生活。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将原本生活化的片段更加叙事化,通过纪录片的形式讲述该家庭背后的故事,利于发掘人物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以及人物心路历程的分析,其具有一定的作品拔高意义。生活化片段迎合了大众审美的现实需求,并对纪录片的拍摄手法进行适当的突破。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不仅仅是要向观众展现某个人物的表象生活,更是要通过这种表象去探寻人物的内心世界,在人物的内心世界中洞察不为人知的属于被摄主体个人的以及见微知著的某个社会群体的情感共性。如何讲述一个人物,如何讲好一个人物是笔者在此篇文案综述中力图阐释清楚的主题。(三)研究方法本文主要是通过文献研究法大量地搜索和阅读与微纪录片有关方面的文献,吸取中外学者对现在微纪录片的研究成果,并加以综合概述得到相关结论,并且以《人生第一次》为例,对于微纪录片的实际应用进行深入的探究。一、微纪录片综述(一)微纪录片的概念“微纪录片”,是由传统纪录片衍生出的具有特定属性的纪录片形态。顾名思义,它体现在一个“微”字,它是借由当今时代快速消费的需求,结合微博、微信等“微”交流方式所产生的一种适应大众信息获取需求的时长约5至25分钟的一种新纪录片形式。微纪录片可以高效承载传播文化知识、风土人情、国家方针政策等,在承继传统纪录片的真实记录功能的同时,微纪录片还突破了传统文献制作和传播信息的方法。微纪录片的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制作周期短,在传播手段和方式上比传统媒体有优势,可以应用于手机、电脑、平板、电视等多元数码介质,它不仅具有传统纪录片的真实性和特定权威性,而且还允许个体参与制作和传播。简而言之,虽然微纪录片的直观特征是“微”,但其基本属性是包容在传统纪录片中的。因此在总结微纪录片的概念时,可以表达为,微纪录片是在新媒体时代的社会语境下,以手机、电脑等新兴网络媒体为主要传播平台的纪实类视频短片。(二)微纪录片的源起与发展媒体的融合和创作主题的变化给微纪录片带来了新的灵感,使其在原有轨迹上发生了新的革命性变化。因此,为了更深入地分析这种动态,我们需要研究底层的发展过程,通过分析微纪录片的发展过程,总结微纪录片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的发展和特点。总的来说,它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步发展、发展和福利。1.兴起阶段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兴起,DV、手机等影像工具的多样化从基础现实技术的角度动摇了纪录片的精英地位。人们站在流行文化的角度。上传到网上供大家交流欣赏。它的描述内容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内容复杂。从国家大事到琐事。这为后来的变化和微纪录片的兴起提供了公司的纪录片。观众在拍摄过程中获得了一些拍摄经验,很多人已经有意识地开始接受学习专业知识。一种越来越开放的社会审美趋势,让这个创作团队不断发展壮大,拍出来的作品也更加动感和专业。后来,一些制作精良的短视频逐渐开始凸显微电影的特点和精髓。有些作品,如《紫禁城今夜灯火通明》已经开始显现微文献的特征,成为研究的第一件作品。2.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主要侧重于2008-2012年,在此期间,国家互联网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许多微纪录片在各种在线交流平台上传扬。一些网络媒体,比如凤凰、搜狐和其他网站,都非常清楚这种社会趋势,我希望能够利用我自己的网站和文化特点来创建一个独特的纪录片。这一时期,微纪录片的一些特征,如时间的碎片化、审美趣味的多样化等,逐渐得到体现。一些知名导演也开始尝试微纪录片,希望借此表达自己的创意。贾樟柯的《语录》是的代表作之一。3.繁荣阶段第三阶段是从2012年到今天。近年来,沿着与商业相辅相成的发展道路,互联网技术日益加速和流动,覆盖越来越多的地区,通信日益发展。有关国家的新闻机构已经开始提供越来越多的政治支持和援助。这也是为什么微纪录片变得流行,它们延续了过去的特征,比如内容的真实性和灵活性以及篇幅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作者认为微纪录片的春天还远未到来。虽然自2012年以来,微纪录片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在继续上升。我们发现一些蒸蒸日上的内部媒体专门从事微纪录片系列的制作和运营,一些官方媒体也在不断地推广和完善微纪录片的推广。例如,2012年央视开始制作并推出微纪录片《故宫100》,这使得公众对故宫的传统形象发生了巨大变化。故宫给人一种青春活泼的亲近感,成功赢得了前所未有的人气。此外,自2014年以来,一些专门从事微纪录片内容更新和制作的自媒体平台和公众账号已经创建,其中包括优秀的制作团队。“一条”与“二更”是比较知名的自媒体平台,他们制作和推出的微纪录片被津津乐道。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前的微纪录片确实进入了繁荣期,但还远未达到顶峰。(三)微纪录片的社会价值随着传媒的迅速发展,我们已进入微时代。微时代即以微博、微信或者各种手机APP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悍作为文化传播特征,微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传播内容更震撼人心,微纪录片时代正在到来。主要基于微博和微信,自媒体提供了一种新的微纪录片传扬模式——微传扬。首先,微纪录片长度短,占用空间少,所以应用速度快;可以在朋友圈里形成一个博客,一个微纪录片的内容可以在朋友圈里一遍又一遍地重新打印和再传扬,或者建立自己的公众账号来监控,更好的传扬和推广微纪录片;最后,微信、微博与网络平台也有一定的区别,网络平台作为一种社交软件,为微纪录片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和多功能的媒体平台。作为一个新产品,微纪录片的开发和传扬也会出现很多问题。适当的发展和传播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在新的媒体环境中,微纪录片势必会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二、微纪录片的选材(一)契合时代精神纪录片的特色是纪录片的一个主要特点。当做一个电视纪录片的导演,如何能够进入当下的主旋律,以时代精神,以纪录片的形式融入作品,是展示水平的一个很好的参考点。在同样记录目标世界的社交媒体驱动之前,一些作家和创作者努力拥有独特的视角,关注他们的报道,捕捉人类的兴奋点,想出一个独特的艺术理念在他们之间挖掘。纪录片制作对于审美水平的要求很高。相反,有些人会胡说八道或将非常有趣的事件变成电视纪录片。其原因在于,电视纪录片没有选择与时代发展的主题、电视纪录片的特点以及电视纪录片的叙事价值、广告价值和审美价值相适应的题材。从生命的曙光到死亡的岁月,作为一个观察者,“小人物”在这个世界上还很年轻。当出生、上学和长大时,看到了过去,以及即将到来的生活。因此,在选择一个项目时,要看它是否可以为电视观众提供新的信息,即使它非常相关,在社区中传播,也令人不安,很多人都在关注,似乎有让电视观众感到惊讶的想法和故事。(二)彰显人文关怀纪录片的主旋律是人,故事走向老百姓。近年来,电视纪录片的题材选择发生了重大变化。发生在这件事上的故事,即普通人的艰辛、起起落落、悲欢离合,揭示了人民的欲望、情感、渴望和愿望,大多数电视观众都会欣赏人类的热情好客应该属于在内心深处,体现了社会的正义和公平和世界的真实,展现出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人间的真善与美丑。纪录片是电视项目,所以应该和电视的特点相媲美。手段的选择将与电视的特点相对应,关系到电视项目的成败。是对编导的愿望和剪辑排的贯彻和落实,为以后的调整打下了完美的基础。如果选材选择失败,先决条件也只是纸上谈兵,后期编辑会感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电视节目的资源是独一无二的,通过适应这些趋势,我们可以取得成功。三、微纪录片的叙事设定与表现(一)叙事结构的设计讲故事是纪录片生命的后盾,首要主题决定了影片的语言和风格。不同的表演结构和组成规则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社会生活与纪录片项目逻辑的统一,既是支撑人物工作和事件发展的“框架”,也是人物的外在表现。包括概念性主题。故事结构清晰透彻,不仅主题人物丰满,故事层次感十足,节奏感十足,艺术感十足。在制作电视纪录片时,我们应该始终牢记故事结构。因为框架类似于纪录片的框架,框架支撑着整部电影,所以如果一部电视纪录片能够恭维观众,被困在人们的心中,它就有很大的机会发声。电视纪录片是一种处理电视连续剧的电视节目形式。纪录片和电视连续剧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不同的是,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而不是虚构的。因此,讲故事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处理讲故事问题的电视纪录片来说特别重要。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是根据特定的项目需求,将爆炸性的内容组合成一个有意义的完整系列。同时,要满足与观众相关的人的认知和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情感和独立情绪,达到制作者与观众之间的精神层面。因此,如果电视纪录片能够打动观众并抓住人们的心,叙事框架将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它是对世界本土生态的客观描述和自然描述,“制作纪录片的自由和轻松似乎很重要,因为它不受戏剧电影等既定小说的限制,各种作家。不同的流派。”即使是同一作者的不同类型的纪录片也呈现出不同类型的故事。但是通过欣赏和审视一些电视纪录片,我们也可以总结出它们在叙事结构上的相似之处。平行和渐进是电视纪录片中的两种结构思维。平行建构思维是一种结构思维技术,电视纪录片的每个结构单元都有平行的空间联系和联系。平行构造思想表现为块状或块状,故又称块状构造思想或块状构造思想。渐进式结构思维是指通过渐进式切割和深度切割,在各个单元的内容之间保持一成不变的逻辑关系、时间关系、空间关系和符号关系的一种结构性思维。渐进式建设思维有很多方面的线路建设,所以也被称为线路建设思维。纪录片艺术的叙事区别于呈现在文本中的静态叙事,是以动态形式呈现的。对于纪录片叙事而言,叙事结构要从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出发,在对影像素材进行选择和剪接之后,并运用蒙太奇手法使零散的影像素材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叙事结构在人物类纪录片当中可以说是影片的骨架,显露着创作者在作品中传递的思想价值,也显示着创作者在影像叙事领域的艺术追求。在查阅诸多文献资料以及长期研究学习之后,笔者认为可以将比较典型的人物纪录片的叙事类型分为如下几类:递进式叙事结构,中心串联式叙事结构,板块式叙事结构。递进式叙事结构是指按照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以及人们对事物发展的认知逻辑来推进事物发展的结构模式。此种叙事方式是单线性叙事,在讲述时能够比较充分地体现事物发展的逻辑性,使受众可以简单清晰的获知影像叙事的内容,从而直截了当地明白创作者意欲表达的某种思想观点。中心串联式叙事结构,也被称之为伞状叙事结构,顾名思义,伞骨即创作者意欲表达的中心思想内容,是叙事的主线,而其他叙事线索都围绕叙事主线展开。对于板块式叙事结构而言,创作者在创作之前已经有明确的表达主题,将几个比较大的具有独立内容的板块组合起来,形成整部纪录片。几大板块之间看似并没有直接相关性,但是当运用艺术性转场之后,几大板块便存在了隐含的相关性,并为主题思想服务。以上所述三大叙述结构,各有优劣。纪录片选取递进式叙事结构,对事件发展平铺直叙,这种叙事方式虽然略显单一,但是却遵照事物发展的真实客观规律,层层深入,容易使观众跟随主人公进入情境之中,体会主人公的心境和努力过程。从而在主线推进中,也向观众展现了主人公的日常生活状态,使得人物形象立体饱满。主人公前期的种种努力,终于在后期的正式表演中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循序渐进式的叙事方式,使得观众可以轻松准确地把握事件发展逻辑,使得纪录片最重要的真实性得到彰显。在纪录片中,通过主人公的口述将整部片子的表达主旨提升至最高,将情感表达提升至最浓烈,实现了讲清楚一个人物,讲好一个人物的目的。(二)叙事视角的分析叙事视角在人物纪录片的叙事探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谓叙事视角,指的是叙事者观察和叙事故事的角度。选择何种叙事角度,就选择了以何种方式向受众传递某种思想价值。叙事视角不仅仅是在选择以何种方式将创作者基于观察和思考得出的观念通过叙述话语表达出来的基本角度,更是决定了创作者在以何种方式实现与受众的对话,实现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从而把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带入创作者所精心打造的话语园地之中,以此让受众更好地去理解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在纪录片的叙事中,人称和旁白皆为叙事的主体,纪录片经过了长期发展之后,我们通过荧幕可以看到的纪录片叙事视角可大体分为三类: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第二人称叙事视角、第三人称叙事视角。其中,第二人称叙事视角较少采用,故不重复。1.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其中“我”或纪录片的主角往往是主角,是知识有限的视角。重点是主要人物或事件本身,可以大大提高纪录片的真实性,有利于加强其真实感。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中,仅能表达“我”或者主人公自身所看与所感,不能超出自身所知范围。这样的叙事模式,有利于表现叙述者自身的真情实感,使得受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直观地感受叙述者的情感变动,从而把握叙事脉络。然而,这种叙事模式也存在局限性,“我”或者影片主人公只能表述自己所知道的,其他角度就无法进行更多的展现,这样便使得叙事有了片面和局限的倾向,不利于让受众在更广阔的视域之内审视人物以及时间。总之,第一人称叙事视角,重主观,轻客观。有利于渲染感情,却不利于客观再现人物以及事件。2.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第三人称叙事视角,是作为与人物和时间无关的他者进行叙述。这种叙述视角也可细分为全知式视角与限知式视角。限知式视角,仅在叙事当中起到串联和交代相关背景的作用,其叙事效果相对单一。而全知式视角,则是全知全能的,不仅在叙事上起到鲜明的推进作用,还可以把情感推向高潮,起到必要的情感引导作用。就像韦勒克·沃伦在《文学原理》里面说的:“他可以用第三人称写作,成为一个无所不知的作家。这无疑是一种传统而“自然”的叙述方式。作家出现在他的作品旁边。作为幻灯片或纪录片中的演讲者。”第三视角相对于第一视角来说,更加具有客观性。可以站在更加客观公允的立场进行叙述。纪录片选择运用第三人称叙述视角,用画外音向受众介绍必要的背景信息和串联关键性情节,使事件发展的脉络更加清晰。例如,画外音向观众说明主人公的现状。需要注意的是,画外音的运用,需要控制在合理区间之内,不能描述过多,尤其不能将画面可以表达出的信息再通过文字语言重述。否则,会让影片失去其宝贵的艺术性。(三)微纪录片的叙述语言1.通过丰富的语言系统向受众传递信息从纪录片的诞生和发展到现在,他们的创作理念不断变化,创作方法不断更新。“默片”再到今天的画面、声音和同步声音。语音、字幕、音乐和其他语言并存。电视纪录片的语言涉及传播和电视纪录片的概念系统,包括纪录片的声音和视觉属性的选择、布局、形式、动作、节奏等要素,以及与电视纪录片之间的联系。图像、数据等多种沟通渠道的结合,完成了现实世界的信息传递、信息的诉说、情感和内心的产生、思想的实现。纪录片以先进技术为手段,以其更加优质的创作思想为导向,通过表义更加丰富的语言系统向受众传递更多的信息和视听感受,使得影片的艺术效果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张扬。2.通过视听结合使受众身临其境在人物纪录片中,叙述语言属于视听语言。“视”需要通过镜头来展现,镜头作为纪录片构成的基本元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对镜头的选取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部纪录片的叙事风格和表现内容。“听”则显示了声音元素在纪录片叙事当中的独特作用,声音辅助画面讲述,让受众有身临其境之感,为叙事的艺术性增添了别样的色彩。笔者将在最后一个部分详细探究声音元素在纪录片叙事中的重要功能。作为人物类纪录片,画面语言在纪录片的叙事性和艺术性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景别切换中,在推,拉,摇,移,跟的拍摄手法的灵活转变之中,纪录片的纪实语言得到凸显。(四)声音元素在微纪录片叙事中的功用1.加强声音元素的渲染作用在纪录片创作当中,画面语言占据着叙事场域的半壁江山,但声音元素同画面语言一样,也是叙事场域中不可小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好的声音,再美的戏也无法充分展现其摄人心魄的魅力。仅靠画面语言进行叙事工作是有局限性的,而充传扬挥声音元素的叙事功能则会使整体叙事得到强有力的支撑。声音不仅在叙事中可以发挥独特作用,更可以在情绪渲染中展现其独一无二的风采。2.使用同期声感受人物情绪同期声的含义是指影片中播放出的声音源自于在拍摄现场收集到的真实原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纪录片所独有的纪实性特征。使用同期声要比使用后期配音更能打动人心,让受众感受最真实的主人公内心变化。自然音响在人物纪录片中的运用,可以起到传递某种信息,引导某种情感的作用。通过原汁原味的现场声响来让受众感受人物的某些情绪和事件发展的节奏。四、微纪录片的创作实践——《人生第一次》(一)创作项目概述《人生第一次》是由中央电视台出品,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联合拍摄的12集人类纪录片系列。影片蹲守拍摄的方式,聚焦出生、教育、工作、告别等与中国人息息相关的12个人生阶段,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人的世界。组建家庭,开始事业,退休等生活的不同领域,将空间分配给老年人的医院,学校,军队,房地产办公室,家庭,工厂和大学等生活的不同方面。在每集的开头,都会邀请一位“叙述者”来概述故事的目的,以指导戏剧电影,撰写和解释故事的叙述。《人生第一次》还采访了小学的任教老师以及个别留守儿童。通过对这两类采访对象的提问,笔者了解到,要想真正使留守儿童从身体到心灵都得到照顾,父母的陪伴是必不可少的。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人生第一次》的主题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学校不应对留守儿童进行标签化管理,应在保证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另一方面,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当积极创造机会与孩子团聚。(二)叙事创作阐释1.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节目主题《人生第一次》,从出生、上学、长大、买房、结婚等十二个维度,展示我们平凡人生的生活截面。《人生第一次》的主题注焦于我们平凡人的人生第一次,讲述平凡你我他的第一次。你还记得人生中的哪些第一次吗?第一次考到好成绩?第一次牵手、拥抱?第一次觉得世界没有想象中美好?第一次觉得父母已经老了?第一次一个人偷偷地哭?第一次决定和某个人度过余生……这些令人难忘的第一次,构成了我们人生的定点。电视纪录片的内容和风格中看到的那种节奏显示了创意的力量和深度。纪录片《人生的第一次》记录了你我最终经历或经历的所有人生瞬间,但温暖的消息下却掩埋了许多泪水。对于纪录片,我们总是会看到一些不同的、鲜为人知的知识或具有投射性的社区团体。《人生第一次》反其道而行,用朴实的语言,平凡的人,向我们展示了不平凡的人生意义。人物纪录片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由小到大的发展趋势,在创作初期,诸多人物类纪录片是以介绍某一伟大人物为主题的,《毛泽东》《叶剑英》《邓小平》等人物纪录片,均以展现伟大人物的丰功伟绩和光辉形象为主旨,直至当下的纪录片《人生第一次》。在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中,其实里边的内容都是极为寻常的生活,从出生到上学,从成家到养老……但却能让人窥探到自己的身影。有人说,看完这部纪录片,就像过了一生。2.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叙事《人生第一次》叙事都是平凡人的角度展开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每个故事都是过程虽然辛苦、艰辛,但同样也是温馨、治愈的。以《长大》为例。在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开场之初,几个短小紧凑的镜头对整体叙事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这条主线讲述清楚之后,其他层面的叙事才可以更有力的展现。细节能够体现出人物的细微心理变化的性格特征。在人物纪录片的叙事中,把握住对性格的塑造对于整体叙事可以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作为人物类纪录片,主人公又是戏剧爱好者,声音元素更成为创作团队重点考量的对象,音乐在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中获得了重要地位,本片也因声音元素的而强化了叙事性功能和抒情性功能。在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创作中,尤其在视频素材采集完成之后的剪接工作中,除了用画面进行主线叙事之外,创作成员还重点把握用画面塑造人物形象以及用细节凸显人物性格这两个重要方面。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深山里的留守儿童。与其他留守儿童一样,他们的父母为了挣钱,双双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一年回不了几次家。这些孩子只能在家和年迈的老人相依为命。更有甚者,只有一个人在家。12岁的施应锁,家里最值钱的财产,是位于半山腰的房子和一头牛。因为山路遥远,刚升入初中一年级的他只能寄宿在学校,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了诗歌。诗歌课上老师带孩子们走出教室,到野外感受大山、蓝天、野花、小草。虽然害羞的他,课堂上并没有写出诗来,但在回家放牛的时候,灵感迸发,写出了诗歌。面对像施应锁一样的留守儿童,校长说了一句让人很心疼的话。他说山里的孩子懂事早,也太安静了。父母外出打工,他们不哭也不闹,就在心底默默接受。其实诗歌并不能改变什么。一群留给大山的孩子,诗歌不能让他们的家庭马上变得富裕,也不能让父母都陪伴在孩子身边。但诗歌更像是一个希望,可以成为孩子们探索世界和表达自我的途径。即使成不了太阳,也要始终向着光。人生本就是一场苦痛与温暖并行的旅程,好好去经历、体验和感悟,才不枉来人世间走这一遭。3.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节目创新在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中,解说词由相关人员执笔撰写,将解说词运用在画面无法表义清楚的部分。在影片结尾,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用总结性言语将影片的情感推向最后一个情感波澜,使得整体情感表达得到了较好的效果。以《人生第一次》中“养老”这一片段为例,在中文片名的下面,还有一行英文,“HeyTwilight”Twilight,暮光,暮色。Heytwilight可以理解成“你好啊,夕阳”。养老这个沉重的话题,在英文片名的诠释下,立刻变得轻盈。打开弹幕,很多网友看到片名的一瞬间,心就被打动了。在感动之余,好奇其他集是否也有这么美的片名翻译——之前看的时候似乎没去注意。于是,我重新观看了每集的开头。原来,出品方真的很用心,每集的片名翻译都在贴合主题内容的同时,保留了美感和诗意。4.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拍摄由于拍摄主题的特殊性,《人生第一次》中出现的多处场景均为学校内部环境,但仅仅是拍摄校园内部环境并不能很好的表现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的总体状况,烘托出拍摄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因此,在影片的开头,拍摄者选择了第一视角步行前往学校的画面,短短十几秒的镜头将学校周边的环境呈现给观众。小桥流水、平房的砖瓦、低调的芦苇,既交代了拍摄的季节,也从侧面烘托了留守儿童生活的环境,与之后拍摄留守儿童学校生活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大大说明了细节的拍摄对影片特定的环境氛围渲染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人物拍摄画面的细节化指的是在采访构成中添加表现人物身份或个性的画面。《人生第一次》中,体现这一细节的几个画面有两处:一处是在采访小学校长时,除了采访的对话镜头,《人生第一次》还添加了校长的办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4S店代驾服务与客户车辆保险理赔协助合同3篇
- 2024版物资采购全权委托协议版B版
- 2024年二级造价师考试题库(考试直接用)
- 2024年钢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咨询合同
- 2024药品采购与药品市场监管合作框架协议3篇
- 2024年初中数学1对1教案模板(共8篇)
- 2025年度变形缝新型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合同2篇
- 《关于学习侵权责任》课件
- 动物学2(山东联盟)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山东师范大学
- 2025年度厨师行业劳动合同补充条款范本3篇
- 脑血管疾病三级预防
- HSK标准教程5上-课件-L1
- JCT 871-2023 镀银玻璃镜 (正式版)
- 国家开放大学(机电控制工程基础)试题
- 中建项目管理手册2023年
- 2024年湖南省益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卷
- 2024-2030年中国产业园区轻资产运营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运营模式与企业案例研究报告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下载】
- JC-T 746-2023 混凝土瓦标准规范
- 如何落实管业务必须管安全
- 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除两位数计算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