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穴位贴敷疗法
一、概论二、特点与优势三、适应症和禁忌症
四、技术操作方法
五、护理及注意事项
六、临床应用
七、常用药物药性
一、概论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应用中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腧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专著《五十二病方》中,有用芥子泥贴敷于百会穴,使局部皮肤发红,治疗毒蛇咬伤
。《灵枢·经脉篇》记载用白酒和桂心涂治风中血脉,被后世誉为膏药之始,开创了现代膏药之先河。《伤寒杂病论》中记述了烙、爽、外敷、药浴等多种外治之法,而且列举的各种贴敷方,有证有方,方法齐备。
一、概论《肘后备急方》中记载“治疟疾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临发时,以醋和附子末涂背上”,并收录了大量的外用膏药,其用狂犬脑外敷伤口治疗狂犬病的方法,实为免疫学之先驱。《孙真人海上方》提出了“无病之时”用膏摩卤上及足心以避“寒心”等未病先防的思想。宋代《太平圣惠方》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载了不少穴位贴敷疗法并为人们所熟知和广泛采用。一、概论《急救广生集》又名《得生堂外治秘方》详细地记载了清代嘉庆前千余年的穴位外敷治病的经验和方法,并强调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饮食忌宜”、“戒色欲”等,是后世研究和应用外治的经典之作。目前运用生物、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对穴-药结合效应和药物的穴位吸收技术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冬病夏治”是穴位贴敷疗法现代临床运用的一个典范。二、特点与优势(1)穴药结合,双重作用药物透皮吸收产生的治疗作用穴位刺激产生的中枢调节作用(2)作用直接,诛伐无过局部血药浓度升高,作用直接,用药安全消除胃肠的首过效应,无损伤脾胃之弊(3)简单易学,便于推广不需特殊的医疗设备和仪器药物配伍及制作简单易学二、特点与优势(4)取材广泛,价廉药俭
绝大多数为常见中草药,价格低廉(6)穴位配伍,便于操作俞募配穴简便易行,取穴少而精危险穴位易于操作且不受影响(5)无创无痛,易于接受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疗效确切,适应症广泛适应症:1、冬病: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体虚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2、疑难症: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溃疡病、慢性腹泄3、虚寒类: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老年畏寒症三、适应症和禁忌症禁忌症:
1、有皮肤过敏或皮肤破损者
2、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以及某些过敏穴位
3、头面部、关节、心脏及大血管附近
4、注重皮肤色泽的爱美人士1、选穴原则
近治作用是指穴位具有治疗穴位所在部位及其附近的病症的作用。远治作用是指穴位具有治疗远离穴位所在部位的病症的作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在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选穴以背俞穴和任脉经穴为主,选择频率最高的是肺俞穴,其次是膈俞、心俞、膏肓俞、肾俞、风门、膻中、天突、大椎、定喘、璇玑等。四、技术操作方法1、选穴原则
穴位贴敷还有取穴少而精的特点,选取一穴的屡见不鲜,尤以神阙穴为最,脐为人体先天之本源,又为后天之根蒂,利于药物透过皮肤吸收。涌泉穴贴敷加药物治疗心绞痛、涌泉穴贴敷治疗失眠、针刺配合涌泉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火针加外敷涌泉穴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频率较高的穴位主要有:膀胱经的背俞穴(肺俞、心俞、膈俞、膏育、脾俞、肾俞、大抒),任脉的穴位(天突、膻中、璇玑、神阙),督脉的穴位(命门、大椎)和某些经外奇穴(百劳、定喘)。四、技术操作方法2、选药原则
贴敷药物的性味、厚薄、归经及药理作用,是贴敷疗效是否确切的重要环节。“膏中用药味,必得气味俱厚者方能得力”,贴敷疗法的药物选择必须以猛、生、气味俱厚和浓烈芳香走窜的强效药物为主体。
贴敷疗法药物配制的原则基本上同于内治法,盖“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凡是有效的汤剂、丸剂、散剂、丹剂、膏剂,一般均可熬膏或为末调和贴敷。选用适当的引经药或赋形剂以加强药物穿透力,引导药物上下升降,直达病所。
四、技术操作方法2、选药原则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汇聚之处,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腧穴不但可以接受针灸的机械性刺激,对药物的理化刺激也有相当的敏感性。
辛味药物在贴敷神阙穴后,局部会形成一种难以蒸发扩散的密闭状态,加上体温或其他热源的辐射作用,可快速产生局部蒸汽压,使药物浓度剧增,形成高浓度梯度,继而产生较大的透皮压。给药途径的不同,相应地药物产生作用的机理也不同,在穴位贴敷法中,药物的“味”较之“性”对其疗效更有临床意义,提示我们在今后的穴位贴敷疗法中应该更注重药物“味”的选择。四、技术操作方法3、药物剂型散剂、糊剂、饼剂、丸剂:制法简便,加工过程中有效成分散失少;利用度低,粘着力差,药末易于散落,含菌量大,易致皮肤感染,易霉变硬膏剂药物治疗和物理热敷的双重作用,且粘着力强;活性成分的破坏或损失软膏剂透皮扩散速度快、制法简便,但是该剂型稳定性较差,穴位给药固定不够方便涂膜剂:制备、应用方便,但载药量较小贴膏剂:药物容量高,剂型准确,透皮性、贴敷性、保湿性好四、技术操作方法4、操作步骤明确诊断,选好适应症,询问过敏史辨证选穴,合理用药选择体位及固定方法,消毒处理观察病情,随时调整贴药固定,医生嘱托四、技术操作方法5、时间及疗程“冬病夏治”,即在每年夏季的初、中、末伏各贴敷1次,3次为1疗程,一般连续贴敷1-3年。每次4-6小时,儿童2-3小时。普通贴敷疗法不受时间限制,贴敷时间首次应在最保险的时间内,逐步延长时间,从而寻找药物吸收和腧穴刺激量的最佳时间点。根据患者的体质决定贴敷时间,不可千篇一律,要因人制宜,因药制宜。严格根据医生的时间执行,不可自行延长时间,从而陷入“多多益善”的误区。四、技术操作方法1、护理指导贴敷前的心理护理贴如有个别起泡,也有办法处理;只要坚持贴敷,疗效是很满意的。消除患者惧怕敷贴后起疱、疼痛等的心理,积极配合治疗。敷中的观察护理贴敷中密切观察贴敷的最佳时间为去药后局部潮红,有热痛感,几天后脱一层薄屑而不起泡,既达到治疗目的,又无起泡的痛苦。若局部潮红甚,热痛重则有起泡的可能,或已有粟粒状小泡者,立即用75%酒精棉球轻轻擦洗,可减轻疼痛,防止起泡,必要时lh擦1次,可起到少起泡或不起泡的作用,同时嘱患者不可搔破,防止感染。
五、护理及注意事项1、护理指导贴敷期间的饮食起居护理嘱患者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贪凉,不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禁食海鲜、虾等发物,治疗时间指导凡经过了3年或3年以上治疗者效果较断续或只作1年治疗者为好。经过治疗,许多患者发作症状明显减轻,发作间隔延长五、护理及注意事项2、注意事项治病要遵内治之理,重视辨证论治
贴敷部位(穴位)要按常规消毒合理选择稀释剂调和贴敷药,有利于发挥药物之药效作用穴位贴敷后要外加固定,以防止药物脱落或移位同一部位(每个或每组穴位),不宜连续贴敷过久,要交替使用小儿的皮肤嫩薄,不宜用刺激性太强的药物,贴敷时间也不宜太长
要随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中病即止贴敷治病,可单用本疗法,亦可与内治或其他疗法并用五、护理及注意事项3、意外情况处理中毒:外敷药物有毒,不宜内服;剧毒药物如斑蝥、砒石等,外用也不宜过量或持续使用,创面大者亦不宜使用。疼痛:贴敷处有烧灼或针刺样剧痛,患者无法忍受,可提前揭去药物。水泡:对小水泡可表面以龙胆紫溶液,任其自然吸收。水泡较大者可用消毒三棱针从水泡下端挑破,排出水液。过敏:轻度过敏者,可适当缩短每次贴敷治疗时间,及延长两次治疗的间歇时间。夏季天热出汗多,尤其应当注意。对胶布过敏者,可改用纱布、绷带固定。感染:为防止感染发生,所选用药物须除去杂质,穴位严格消毒。夏季贴敷时间应相对缩短。贴敷后局部如有丘疹、水泡者,须保护好贴敷面,防止继发感染。五、护理及注意事项五、临床应用哮喘
概念:哮喘是一种突然发作,并以呼吸喘促,喉间哮鸣有声为临床特点的疾病。表现:以突然发作,胸闷气促,张口抬肩,鼻翼煽动,呼吸困难,喉中哮鸣为。分型:冷哮:痰白而粘或稀薄多沫,常因感寒触发热哮:痰黄稠粘,咯吐不利,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脾肺气虚:咳声低怯,痰多清稀,素体神疲乏力,食欲减退,大便稀薄五、临床应用治疗操作
1.炙白芥子21克,元胡21克,甘遂12克,细辛12克共研细末,每次用药l/3药面,加生姜汁调成糊状,贴敷在肺俞、心俞、膈俞等穴,用胶布固定,一般贴4-6小时,夏季人伏10天贴1次,即初伏、二伏、三伏各贴一次,一般连贴三年。
2.桑皮10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黄芩10克共为细末,适用于热哮证注意
在治疗过程中,须避免鱼蟹饮食,烟尘刺激等诱发因素,并进行适当体育锻炼,调养正气,增强适应能力。五、临床应用过敏性鼻炎
以突然和反复发作鼻内奇痒,连续喷嚏,多量水样鼻涕为特征。治疗操作
1.白芥子50%,细辛30%,甘遂20%,上药烘干,共研细末,过筛,用鲜生姜汁或蜜糖调成药膏,于每个伏天的第1天贴敷,选取肺俞、风门、大抒、膏盲、肾俞、脾俞。每次3个穴位,贴1-3小时,病人感觉灼热难受时可提前将药自行除去。
2.糊状,病人仰卧或仰坐,用胶布一小块,中间剪一黄豆粒大小的孔,先贴于印堂穴,然后将药直接涂于小孔之内,外以胶布贴盖,24小时后去掉,一次不愈者,一周后重复使用,3次1疗程。五、临床应用3.斑蝥、白芥子各20克,将药研细,以50%二甲基亚砜调成软膏状,用时取麦粒大一团置于2x2厘米的胶布中心,贴于内关、外关穴,交替贴治,每周1次,4次为1疗程,必要时可连贴2-3个疗程,一般贴后3小时揭去。
4.生附子适量,研成末,煨葱和如泥,将药泥敷涌泉穴上,每晚临睡时敷,晨起取下。注意事项
在治疗的同时,患者宜清洁鼻腔,去除积流鼻涕,保护鼻道通畅,并注意擤鼻方式,鼻塞涕多者,切忌用力擤鼻,以免鼻腔分泌物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发生耳疾。六、常用药物白芥子味辛,性温。归肺经。有温肺袄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散寒暖中的功效。外敷对皮肤刺激较强,是常用的发泡药物之一。治疗咳嗽,哮喘,肺痨,胃痛,面瘫,肢体疼痛等症。有较强的刺激性,皮肤过敏者禁用,孕妇慎用。六、常用药物斑蝥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黑色小斑蝥的干燥全虫。味辛,性寒,有大毒。归肝、脾、肾经。有攻毒蚀疮,破淤散结的功效。含斑蝥素,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是常用的发泡药物。穴位贴敷治疗面瘫,头痛,咽喉肿痛,疟疾,黄疽,风寒湿痹,顽癣,斑秃等症。本品有剧毒,内服宜慎,体弱、孕妇、肾脏病患者忌内服,外用亦须谨慎。对皮肤刺激强烈,皮肤过敏者忌外敷,严防误人口、鼻腔和眼内。制备时宜戴口罩及手套,并避免药末飞扬,以防从皮肤及口、鼻粘膜吸收而引起中毒。亦不宜用量过大或大面积涂敷。有报道斑蝥外用15.6克可致人死亡,外用本品约100毫克即引起严重中毒。一般穴位贴敷量为10-12毫克,经治105例均发生毒副反应,可见小剂量外用是安全的。六、常用药物吴茱萸为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吴茱萸或疏毛吴茱萸的将近成熟果实。味辛、苦,性热,有小毒。归肝、脾、胃经。有温中止痛,降逆止呕之功效。外敷可刺激皮肤发泡,是临床常用的穴位贴敷药物之一。除治疗各种寒性腹痛、腹胀、腹泻、呕吐、水肿、疝气、痛经等症外,还可用于齿痛,口疮,咽喉肿痛,头风头痛等。六、常用药物生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味辛,性微温。归肺、脾经。有发汗解表,温中散寒,和胃止呕,温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生姜捣碎外敷主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疟疾,胃寒呕吐,腹痛,腹泻,阳痿,痛经,斑秃,白癜风等。生姜捣汁为生姜汁,常用于调和药末成糊或膏状,既有利于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据中心设备供应与安装合同
- 支持少样本学习的事件要素抽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 2025-2030年手工剪刀改良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复古风格书架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复合墙板生产线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按摩护膝保暖按摩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数据整合平台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手工雕刻木质德州扑克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宽带高增益天线及阵列天线的研究与设计
- CsPb(Br-Cl)3准二维钙钛矿薄膜制备与深蓝光LED器件性能研究
- 教师培训校园安全工作课件校园安全管理培训课程教学
- 婆媳关系证明
- 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热力学基本概念及定义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之十八课件
- 幼儿园中班语言《拼小人》课件
- 侵权责任法教程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课件(最新)
- 劳务派遣公司介绍ppt课件(PPT 35页)
- 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PPT
- 最全麦当劳员工手册
- 洁净室管理培训
- 晶体学之晶体的宏观对称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