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试题1_第1页
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试题1_第2页
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试题1_第3页
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试题1_第4页
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试题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试题1(总分:32.00,做题时间:2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32,分数:32.00)1.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

(分数:1.00)

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具有时代意义、与时俱进的

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只适用于党报

C.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专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

D.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学习领导人的语录解析:2.1842年马克思所写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最能体现以下哪一项?()

(分数:1.00)

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实践的紧密结合

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进步的、发展的科学

C.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比较晦涩难懂、不容易理解

D.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论述充满生动而智慧的阐释

√解析:3.下列哪句话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新闻理念?()

(分数:1.00)

A.报纸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

B.报纸要处理好与党的领导机关的关系,在党的监督下开展工作

C.报纸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

D.报纸的新闻报道处在一种有机的运动过程之中解析:4.“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是哪一位领导人提出的?()

(分数:1.00)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解析:5.毛泽东对《解放日报》改版的思路是什么?()

(分数:1.00)

A.走基层

B.贴近生活

C.联系群众

D.改文风解析:6.下列新闻实践活动和所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对应的是哪一项?()

(分数:1.00)

A.《人民日报》刊发习近平出访俄罗斯的新闻——舆论引导

B.《新京报》发布社论“救援志愿者,别盲目去灾区”——党性原则

C.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节目——媒体要成为思想团结的中心

D.新华社推广官方微博“新华视点”——尊重新闻传播规律

√解析:7.2009年10月9日,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胡锦涛正式提出以下哪项重要论述?()

(分数:1.00)

A.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B.遵循新闻从业基本准则

C.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D.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解析:8.下列选项中,第一个使用“党性”概念,并对党报的党性原则作出系统理论阐述的是哪一位?()

(分数:1.00)

A.列宁

B.马克思

C.恩格斯

D.毛泽东解析:9.既贯穿于毛泽东整个的新闻宣传思想之中,又成为指导党报宣传工作的基本路线的观点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分数:1.00)

A.全党办报

B.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C.为人民服务

D.党性原则解析:10.“新闻工作者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深刻的联系,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一观点是由谁提出来的?()

(分数:1.00)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刘少奇

D.江泽民

√解析:11.胡锦涛提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是坚持什么?()

(分数:1.00)

A.服务群众

B.以人为本

C.面向基层

D.深入实际解析:12.下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观点与新闻理论对应有误的是哪一项?()

(分数:1.00)

A.“用时间消灭空间”——新闻时效

B.“有机的报刊运动”——新闻真实

C.“根据事实描述事实”——新闻价值

D.“一般的公正”——新闻客观解析:13.在当前的新闻实践中,具体把握和贯彻党报的群众路线最基本要求是什么?()

(分数:1.00)

A.为人民群众服务

B.坚持“三贴近”原则

C.拓展群众参与渠道

D.怀有群众意识解析:14.列宁要求党的报刊()。

(分数:1.00)

A.多谈些军事,少谈些文化

B.少谈些军事,多谈些经济

C.多谈些政治,少谈些文化

D.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

√解析:15.邓小平对新时期党报的基本任务阐释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_______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

(分数:1.00)

A.促进安定有序,提高人民的社会主义觉悟

B.促进团结统一,增强青年的社会主义意识

C.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

D.促进统一有序,增强人民的社会主义意识解析:16.以下新闻标题中,舆论导向没有问题的是哪一项?()

(分数:1.00)

A.电焊火星引燃建筑材料,初中生抄起灭火器冲上前

B.开学首日,上海中小学生再收“减负大礼包”

C.历时两年精雕细刻汇聚国内风景名胜,一根象牙浓缩“九州欢腾”

D.厌世男制造东直门爆炸案受审,得知弃婴身份后想报复社会解析:17.以下对新闻价值各个要素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哪个?()

(分数:1.00)

A.越具有心理替代性的故事性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

B.事实与接受者的心理距离越近,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C.事实的发生与受众的利益越相关,越具有新闻价值

D.越具有娱乐色彩或煽情内容的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

√解析:18.以下记者或媒体的行为,不符合“走转改”精神的是哪一项?()

(分数:1.00)

A.选择某偏远地区的乡村小学,长期蹲点进行采访

B.将演播室搬到街道社区中,与居民互动完成节目录制

C.深入基层和当地通讯员谈话,从中获得新闻稿件半成品

D.使用平实、大白话进行报道解析:19.习近平2009年3月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对待媒体的方式是:()

(分数:1.00)

A.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

B.要管好媒体

C.要善于引导媒体

D.要对媒体公开透明解析:20.以下哪项措施无助于党报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分数:1.00)

A.拓展更多的发行渠道,努力做到进报刊亭、进家庭

B.重视对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事件报道的组织与策划

C.将领导讲话和机关文件改造成新闻稿,以节约写作时间

D.在头版头条位置,安排有关普通群众的新闻报道解析:21.“用时间消灭空间”使“抢新闻”成为常态的原因是什么?()

(分数:1.00)

A.征服空间距离,是人类历史上常见的扩张方式

B.速度已成为新闻业竞争的唯一焦点

C.信息在空间运动的时间越短,所跨越的空间距离越大

D.信息传播的时间缩小,有助于克服空间上的障碍

√解析:22.关于书报检查制度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分数:1.00)

A.书报检查是一种政府垄断了的理性批评

B.书报检查是一种愚民政策,阻碍社会、民族、个人的精神发展

C.书报检查造成一种虚假的人为安定

D.在法律程序上,书报检查使得原告、辩护人、法官三位一体于书报检查官身上解析:23.2011年,拥有168年历史的《世界新闻报》因“窃听门”事件被迫宣布停刊。该事件主要侵犯了公众的哪一项权力?()

(分数:1.00)

A.隐私权

B.知情权

C.荣誉权

D.肖像权解析:24.以下对于新闻失实原因的分析或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1.00)

A.大跃进时期媒体放卫星主要在于体制性失实

B.媒体造假事件出现缘于媒体追求政治或经济利益的动机

C.采编环节的不畅通也有可能会导致新闻失实

D.新闻失实的出现与记者自身的职业素养关系并不大

√解析:25.首次直接提出党报是“党的耳目喉舌”的观点,来自下列哪篇新闻学文献?()

(分数:1.00)

A.《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B.《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C.《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D.《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解析:26.下列做法中,哪一项不符合新闻真实的理念?()

(分数:1.00)

A.竭力寻找事实真相,不策划、制造事实或推动事实的发展

B.呈现并核实事实的细节,但这些细节不能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C.对于复杂事件的报道,以观点统领事实,搜集符合观点的实际素材

D.明确交代消息来源,以直接引语的形式再现当事人的陈述或观点解析:27.下列有关新闻真实的表述中,哪一项不正确?()

(分数:1.00)

A.新闻真实在复杂事件中可以通过一篇报道实现,只要记者掌握素材和证据

B.新闻真实不等于社会真实,因此媒体只能是窗口而非镜子

C.新闻真实不等于哲学真实,更不等于文学真实

D.新闻真实与新闻时效之间存在天然矛盾解析:28.现代新闻出版自由政策的理念,始于下列哪篇新闻学文献?()

(分数:1.00)

A.《论言论自由》

B.《论新闻表达自由》

C.《论自由》

D.《论出版自由》

√解析:29.新闻报道尤其是揭露性报道中,对隐匿权的保护,主要指对以下哪一主体的保护?()

(分数:1.00)

A.对记者自身的保护

B.对报道对象的保护

C.对消息来源的保护

D.对媒体组织的保护解析:30.以下关于改进新闻报道文风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分数:1.00)

A.要避免机械呆板、不知所云、大而不当的口号式标题

B.要力求篇幅简短精炼,使新闻报道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C.要使用具有冲击力的词语,让报道本身更抓读者眼球

D.要避免使用同质化语言和套路,谨防千篇一律解析:31.以下对媒体舆论监督职能的表述中,哪一项表述不恰当?()

(分数:1.00)

A.我国“舆论监督”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

B.网络舆论监督只是网民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并未产生实效

C.领导干部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需要自觉接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