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猜想01 常考题(100道题43个考点)_第1页
试题猜想01 常考题(100道题43个考点)_第2页
试题猜想01 常考题(100道题43个考点)_第3页
试题猜想01 常考题(100道题43个考点)_第4页
试题猜想01 常考题(100道题43个考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猜想01常考题(100题43考点)【考点0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考点02】地球的大小【考点03】地球仪【考点04】经线和纬线【考点05】经度和纬度【考点06】赤道的地理意义【考点07】经纬网的应用【考点08】地球自转的特征【考点09】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考点10】地球公转的特征【考点1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考点12】物体影子的变化【考点13】地图的阅读【考点14】选择适用的地图【考点15】电子地图及其应用【考点16】等高线地形图【考点17】地形部位的判读【考点18】分层设色地形图【考点19】地形剖面图【考点20】世界海陆分布【考点21】七大洲和四大洋【考点22】海陆变迁【考点23】大陆漂移说【考点23】板块的运动【考点24】天气和气候概念辨析【考点25】天气预报【考点26】气温的变化【考点27】气温的分布【考点28】降水的变化【考点29】降水的分布【考点30】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考点31】世界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判读【考点3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考点33】气候与人类活动【考点34】世界人口的增长【考点35】世界人口的分布【考点36】人口问题【考点37】不同的人种【考点38】世界的语言【考点39】三大宗教【考点40】聚落与自然环境【考点41】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考点4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考点43】国际经济合作

【考点0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1.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神州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形状像(

)A.倒扣的盘子 B.立方体 C.橄榄球 D.皮球2.下图反映了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漫长过程,其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考点02】地球的大小3.下列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正确的是(

)A.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6371千米 B.地球平均半径为6378千米C.赤道周长约4万米 D.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考点03】地球仪某同学自制一个地球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该同学在制作地球仪之前绘制了一幅草图(如图),图中画错的是(

)A.纬线相互平行 B.铁丝是倾斜的C.铁丝穿过南北极点 D.经线是折线5.运用地球仪,我们做不到的是(

)A.查找国家所在位置 B.观察陆地与海洋的分布C.查询合肥的气候类型 D.演示地球的运动【考点04】经线和纬线看漫画,完成下面小题。6.爷爷从来没有踩到过这些线的原因是(

)A.爷爷太粗心了B.经纬线太细了,爷爷看不见C.经纬线是人们假想出来的,实际不存在D.地球太大了,爷爷看不到经纬线7.下列关于图中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共有180条经线B.每条经线都不等长C.赤道是经度的起始线D.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考点05】经度和纬度读东半球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8.图中④地的经纬度是(

)A.(66.5°N,130°E) B.(66.5°N,130°W)C.(23.5°N,130°E) D.(23.5°N,130°W)9.关于图中各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低纬度 B.②位于东半球C.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 D.④地位于中纬度10.①地位于北极点的方向是(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读弧形经纬网地图,完成下面小题11.如图,位于东半球的坐标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④地的西北方向 B.②地位于中、高纬度分界线上C.②地位于③地的正南方向 D.④地位于北半球【考点06】赤道的地理意义13.有关赤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 B.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C.赤道把地球分成南、北两个半球 D.赤道把地球分成东、西两个半球【考点07】经纬网的应用根据经纬网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4.下列对图中①②③区域实际面积的比较,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③15.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三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位于南半球 B.甲在乙的东北方向C.图中各点均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 D.图中各点均位于低纬地区2003年大熊猫“丫丫”抵达孟菲斯动物园(北纬36°16',西经86°78')开始旅美生涯。2023年3月8日,中国动物园协会称北京动物园将派出兽医和饲养员抵美,护理并护送“丫丫”回国。读两地动物园大致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6.表示孟菲斯动物园地理位置的是(

)A. B.C. D.17.孟菲斯动物园所在的半球位置是(

)A.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考点08】地球自转的特征18.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地理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用手电筒光模拟太阳光,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19.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①昼夜更替②四季变化③昼夜长短变化④地方时差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关于演示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 B.灯光能照亮北半球的大部分C.此时,光线直射赤道 D.摆放地球仪时,北极指向北方【考点09】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某中学七年级学生学习了地球运动的知识后,地理老师安排了测量日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晴朗的日子,分别在日出后、9点、12点、15点、日落前测量并记录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一天中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A.由长变短再变长 B.由短变长再变短 C.逐渐变长 D.逐渐变短22.冬季,同学们经常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戏。如果仅考虑影子长短因素,最容易被对方踩到影子的时间应该是(

)A.8:00 B.10:00 C.12:00 D.14:00【考点10】地球公转的特征为了更好地认识地球,某校同学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如图所示),通过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运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某同学手持地球仪从M位置开始围绕光源旋转一周,光线直射范围应该是(

)A.90°N~90°S间 B.66.5°N~66.5°S间 C.始终直射赤道上 D.23.5°N~23.5°S间24.手持地球仪围绕光源演示地球运动,应该(

)①尽量让球心始终与光源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②以光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③始终保持地轴的北端指向光源④同时保持地球仪自西向东自转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考点1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北京时间2023年2月10日00时16分,我国神舟十五号(由酒泉基地发射)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全部完成出舱任务。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地球公转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北向南 C.自东向西 D.自南向北26.宇航员出舱活动期间,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A.甲到乙之间 B.乙到丙之间 C.丙到丁之间 D.丁到甲之间27.此日,常州昼夜情况是(

)A.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长 B.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短C.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长 D.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短【考点12】物体影子的变化临沂六中的小明参加了地理兴趣小组,根据小组安排观察学校旗杆影子长短的变化。根据下图及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8.小明在观察一天中旗杆影子长短变化时发现,每天日出日落时刻旗杆的影子总是比正午时刻的影子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测量位置 D.观察季节29.图一为学校旗杆一年四季正午时影子长度的变化图,其中更接近冬至日时旗杆影子长度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考点13】地图的阅读读图,完成下列小题。30.足球场位于篮球场的(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正北方向 D.正南方向31.已知升旗台到校门的图上距离约为4厘米,则两者间的实际距离大约为(

)A.240米 B.150米 C.100米 D.2400米32.从校门出发,朝哪个方向可以最快到达食堂(

)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正西方向 D.正东方向【考点14】选择适用的地图33.地图的种类很多,如地形图、旅游图、交通图、人口图、世界政区图等。阅读下面三个情境,分析三位同学分别需要选择什么类型的地图(

)①小方准备到郊外的山地进行越野活动,需要设计越野路线②某会议在日本举行,小强想找一找日本的位置③小明想去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离他家很远,他想看一看怎样乘车(

)A.地形图、世界政区图、交通图 B.地形图、交通图、人口图C.水文图、人口图、交通图 D.交通图、世界政区图、人口图【考点15】电子地图及其应用邢窑遗址博物馆是河北省第一座建立在遗址之上的博物馆。暑假期间,晓晓与家人一起去参观博物馆。思考并完成下面小题。34.晓晓打开北斗卫星导航软件,该软件可直接用于(

)A.交通路线规划 B.人口发展变化分析 C.植被覆盖率计算 D.国内生产总值排名35.抵达博物馆后,晓晓用手机查阅地图时发现(

)A.放大地图,内容会变简单 B.放大地图,显示范围变大C.缩小地图,比例尺会变小 D.缩小地图,图幅会变更小36.手机导航与传统地图相比,优势是(

)①信息量小②语音提示③实时更新④线路规划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考点16】等高线地形图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37.图示①②③④四个坡面中,坡度最陡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38.图中甲地和乙地的相对高度是(

)A.500米 B.750米 C.1000米 D.250米【考点17】地形部位的判读图是某河流上游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9.图中居民点(

)A.向北可以到达图中最高山峰 B.与最高山峰的相对高度约450米C.在河流西岸连成一片 D.位于丘陵40.图中A点(

)A.地处山谷,有小溪汇入河流 B.地处山脊,可远眺居民点C.地势低洼,适宜修建水库 D.比B地坡度缓,宜修梯田【考点18】分层设色地形图下图为某地区地形剖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1.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的地形类型是(

)A.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B.平原、高原、盆地、丘陵C.高原、平原、盆地、山地 D.平原、高原、盆地、山地4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表示甲地形的颜色一般是(

)A.绿色 B.蓝色 C.白色 D.黄色【考点19】地形剖面图建沪昆高铁时,测绘员在某村一路段经过测量,绘制了当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左图)和沿高铁线路的地形剖面图(右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3.左图所示区域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丘陵44.右图地形剖面图是测绘员沿着右图中哪条线绘制的(

)A.AB线 B.CD线 C.EF线 D.GH线【考点20】世界海陆分布第一张世界视像图是戴马克松地图(如图),该图在一个平面上向人类展示了无明显变形的各个大陆。读戴马克松地图完成下面小题。45.下列关于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B.水半球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仅占29%C.地球上七分陆地,三分海洋D.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46.图中甲、乙、丙、丁四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

)A.甲 B.乙 C.丙 D.丁【考点21】七大洲和四大洋天宫空间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距地面400千米~500千米高度围绕地球飞行的空间站系统,其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读天宫空间站某时刻的运行位置和轨迹图,完成下面小题。47.对①②③④大洲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大洲分界线是马六甲海峡 B.①③大洲分界线是土耳其海峡C.②④大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D.赤道和回归线穿越①②③大洲48.天宫空间站接下来将飞过的大洋依次是(

)A.印度洋、太平洋 B.太平洋、大西洋 C.大西洋、太平洋 D.印度洋、大西洋【考点22】海陆变迁49.下列能证明海陆变迁的证据是(

)A.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河道和水井的遗迹B.四川发生大地震,导致大量房屋倒塌C.死海的面积在缩小D.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在减小【考点23】大陆漂移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并为之不断寻找证据。现在这一伟大的科学假说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完成下面小题。50.大陆漂移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51.能为大陆漂移说提供证据的是(

)①20%的荷兰国土是围海造田形成

②南美洲东海岸和非洲西海岸轮廓相似③大陆的形状多是三角形

④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

⑤南美洲东海岸和非洲西海岸古老底层相似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考点23】板块的运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不能解答的问题是(

)A.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B.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C.阿尔卑斯山脉的隆起 D.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53.欧洲南部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B.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C.位于地中海沿岸,多山地D.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考点24】天气和气候概念辨析文文在暑假日记中写道:“天气真是调皮,早上还是阳光明媚,中午却突降暴雨,下午又雨过天晴”。据此完成下列小题。54.日记中反映了天气怎样的特点(

)A.短时间、稳定 B.短时间、多变 C.长时间、多变 D.长时间、稳定55.下列诗句中,描述天气的诗句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C.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考点25】天气预报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每天都在关注天气变化。读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制作的天气情况记录表,完成下面小题。日期7月26日7月27日7月28日7月29日7月30日气温(℃)27/3726/3525/2826/3026/31天气状况风向、风力东北风3级东北风5级东北风6级南风4级南风3级56.该地7月29日的天气状况是(

)A.大雨转中雨 B.中雨转小雨 C.小雨转阴 D.多云转晴57.下列符号中,表示7月27日风向、风力的是(

)A. B. C. D.【考点26】气温的变化读我国青岛市某日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58.当日最高气温与其出现时间分别为(

)A.6℃,8时 B.7℃,14时 C.9℃,12时 D.-6℃,8时59.当日的气温变化情况是(

)A.夜晚气温高,白天气温低 B.凌晨是当日气温最低的时候C.气温变化趋势为先增后降 D.气温日较差约为13℃【考点27】气温的分布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2023年7月28日在成都开幕,当天成都的气温23℃~31℃,而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气温为3℃~9℃。世界的气温分布既有差异,又有一定的规律。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60.据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A.从北半球向南半球递增 B.从内陆地区向沿海递减C.从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增 D.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6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热带的年平均气温约20℃ B.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C.等温线密集的地方年温差小 D.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在某地区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中,乙、丙两地位于同一纬度,虚线表示海岸线。62.关于某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 B.位于南半球 C.位于东半球 D.位于西半球63.关于乙、丙两地海陆位置的判读,正确的是(

)A.乙位于陆地、丙位于海洋 B.乙位于海洋、丙位于陆地C.乙、丙两地均位于陆地 D.乙、丙两地均位于海洋【考点28】降水的变化如图是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4.以上四地中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65.以上四地中年均温最低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考点29】降水的分布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6.图中甲地年降水量范围是(

)A.200mm以下 B.2000mm以上 C.500mm~1000mm D.1000mm~2000mm67.①→②→③→④四地年降水量变化情况是(

)A.逐渐增多 B.逐渐减少 C.先增多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多68.①→②→③→④四地年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考点30】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世界气候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9.图中甲、乙、丙为同一种气候区,其分布规律可总结为(

)A.赤道附近 B.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C.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D.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70.图中甲、乙、丙的气候特征为(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考点31】世界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判读读四地多年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小题。71.关于四地气候类型判读正确的是(

)A.甲地——地中海气候 B.乙地——温带海洋性气候C.丙地——温带季风气候 D.丁地——温带大陆性气候72.丙地气候主要位于(

)A.亚洲东部 B.欧洲西部 C.赤道附近 D.地中海沿岸【考点3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某兴趣小组为研究不同要素对气候的影响,搜集了某区域甲、乙、丙三个地点的数据如图一、图二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73.造成图一中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74.在图二的各个地点中,最有可能是该兴趣小组研究的区域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75.图二中③地年平均气温远低于①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考点33】气候与人类活动“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等于吸收量。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6.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大量使用(

)A.核电、水电 B.化肥、农药 C.煤炭、石油 D.地热、风能77.我国重视二氧化碳排放,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实现“碳中和”,这主要是为了(

)A.减少全球贫困人口 B.应对全球气候变化C.提高全球煤炭产量 D.推动全球防疫合作【考点34】世界人口的增长2022年11月15日为世界80亿人口日。下图为1830年来世界人口增长折线图和四个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8.据图,1830年以来,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用的时间最短的是(

)A.10-20亿 B.40-50亿 C.50-60亿 D.70-80亿79.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为最高的国家是(

)A.巴西 B.德国 C.中国 D.尼日利亚【考点35】世界人口的分布著名学者邦奇等为揭示世界人口分布问题,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并将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读下列人类大陆图,完成下面小题。80.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人口稠密 B.世界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北半球C.干旱或过于湿热的地区人口稠密 D.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人口稀疏81.下列关于图中人口密集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人多地少,经济落后 B.②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C.③地以黑色人种为主 D.④地位于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大洲【考点36】人口问题读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82.图中四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A.非洲 B.北美洲 C.亚洲 D.欧洲83.根据材料推测,非洲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①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大②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③劳动力短缺④人口老龄化严重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84.根据材料推测,欧洲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B.人口素质低C.人口老龄化 D.人口密度小【考点37】不同的人种2023年7月,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相聚在此。下图是大运会三位运动员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5.甲图的运动员属于(

)A.黄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86.下列四个地区,丙图的运动员最有可能来自(

)A.亚洲东部 B.北美洲 C.欧洲 D.非洲南部【考点38】世界的语言87.2023年7月28日—8月8日,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拥有4500多年文明史和2300多年建城史的四川成都举行。成都大运会期间主要使用的语言是(

)A.英语、西班牙语 B.英语、法语 C.英语、俄语 D.英语、汉语【考点39】三大宗教语言和宗教是一个地区特有文化的载体。读世界宗教建筑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88.图示建筑所属的宗教是(

)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89.下列有关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C.伊斯兰教的经典为《圣经》 D.基督教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考点40】聚落与自然环境气候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对农业、民居影响很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0.气候对农业影响很大,受气温影响,咖啡、香蕉、榴梿等多分布在(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寒带地区 D.所有地区91.秘鲁首都利马终年高温,年降水量约29亮米,当地建造的土坯房墙体厚实,有利于(

)A.防御暴雨 B.抵御高温 C.防寒保暖 D.防御外敌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深受环境的影响。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均表示乡村聚落。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92.甲、乙、丙三处聚落形成的最有利因素是(

)A.靠近公路 B.靠近草场 C.靠近资源产地 D.靠近河流93.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聚落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94.如果四处聚落房屋建筑均如图中右下方所示,那么图示区域应位于(

)A.热带沙漠区 B.高原气候区 C.热带雨林区 D.温带季风区【考点41】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传统民居,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读丽江古城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95.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体现在(

)A.传播朝鲜族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B.缓解当地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C.了解当时人们生活的“百科全书” D.发展旅游,增加财政收入的资源96.保护传统民居,我们应该(

)A.全部改造成商铺,开发经济价值 B.拆掉传统民居,重新建造仿古建筑C.在民居上留下“到此一游”的印记 D.保留文化特色,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考点4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2023年9月9日至10日,G20峰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7.下列G20成员中,均属于发达国家的有(

)A.澳大利亚、美国、日本 B.中国、韩国、德国C.英国、墨西哥、加拿大 D.南非、意大利、巴西98.在G20峰会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被称为(

)A.东西合作 B.南南对话 C.南北对话 D.南南合作【考点43】国际经济合作比亚迪是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在2023年上半年,比亚迪以125.56万台的总销量,超过了奔驰和宝马,跻身世界汽车品牌销量前十名,堪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七十年来的历史性时刻。据此回答下列小题。99.为了实现海外市场布局,比亚迪计划在巴西建立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在泰国等地建设新工厂,这说明(

)A.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日益密切 B.国际竞争日益激烈C.国与国之间经济各成一体 D.国际矛盾和冲突不断100.比亚迪凭借其不断创新的技术,与德国戴姆勒集团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发和生产电动汽车,这属于国际经济合作方式里的(

)A.工程承包 B.劳务合作 C.发展援助 D.技术合作

猜想01常考题(100题43考点)【考点0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1.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神州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形状像(

)A.倒扣的盘子 B.立方体 C.橄榄球 D.皮球【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中国空间站视角看地球,可以清晰地看到地球的形状是球体,ABC不符合题意,D皮球符合题意。D正确。2.下图反映了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漫长过程,其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答案】D【详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直接观察(天圆地方)、推测(太阳和月亮)、探索(环球航行)、拍摄卫星照片,即①④③②,故选D。【考点02】地球的大小3.下列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正确的是(

)A.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6371千米 B.地球平均半径为6378千米C.赤道周长约4万米 D.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答案】D【详解】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D正确;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的长度约4万千米,地球最大周长也约为4万千米。ABC错误。故选D。【考点03】地球仪某同学自制一个地球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该同学在制作地球仪之前绘制了一幅草图(如图),图中画错的是(

)A.纬线相互平行 B.铁丝是倾斜的C.铁丝穿过南北极点 D.经线是折线5.运用地球仪,我们做不到的是(

)A.查找国家所在位置 B.观察陆地与海洋的分布C.查询合肥的气候类型 D.演示地球的运动【答案】4.D5.C【解析】4.纬线相互平行,铁丝代表地轴,是倾斜的,且穿过南北极点,ABC画法正确。经线是半圆的,是弧形的,相交于南北极点,D画法错误。故选D。5.运用地球仪,我们可以查找国家所在位置、观察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演示地球的运动等,但是地球仪并没有显示各地的气候类型,C正确,ABD错误,故选C。【考点04】经线和纬线看漫画,完成下面小题。6.爷爷从来没有踩到过这些线的原因是(

)A.爷爷太粗心了B.经纬线太细了,爷爷看不见C.经纬线是人们假想出来的,实际不存在D.地球太大了,爷爷看不到经纬线7.下列关于图中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共有180条经线B.每条经线都不等长C.赤道是经度的起始线D.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答案】6.C7.D【解析】6.由题目可知,图中所示爷爷说从来没有踩过这些线,这是因为地球上原本就不存在这样的经纬线,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而假想出来的。C正确,ABD错误。故选C。7.经线与纬线都有无数条,A错误;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B错误;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经度的起始线,C错误;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D正确。故选D。【考点05】经度和纬度读东半球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8.图中④地的经纬度是(

)A.(66.5°N,130°E) B.(66.5°N,130°W)C.(23.5°N,130°E) D.(23.5°N,130°W)9.关于图中各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低纬度 B.②位于东半球C.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 D.④地位于中纬度10.①地位于北极点的方向是(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答案】8.A9.B10.C【解析】8.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字母E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字母N表示。由图中经纬度的变化可知,图中④点坐标为(66.5°N,130°E)。A正确,B、C、D错误。故选A。9.读图可知,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图中①位于30°~60°之间,属于中纬度,④位于60°~90°之间的高纬度,A和D均错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到160°E是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是西半球,②位于东半球,B正确。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可知,③地位于④地的西南方向,C错误。故选B。10.北极点是地球的最北端,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南方,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所以①地位于北极点的方向是正南,故C正确,排除ABD,故选C。读弧形经纬网地图,完成下面小题11.如图,位于东半球的坐标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④地的西北方向 B.②地位于中、高纬度分界线上C.②地位于③地的正南方向 D.④地位于北半球【答案】11.D12.B【解析】1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据图可知,图中位于东半球的坐标点是④,①、②、③均位于西半球,D正确,ABC错误。故选D。12.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网辨别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据图可知,①地位于④地的东南方向,②地位于③地的正北方向,AC叙述错误;②地位于60°纬线上,60°纬线是中、高纬度分界线,B叙述正确;④地位于南半球,D叙述错误。故选B。【考点06】赤道的地理意义13.有关赤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 B.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C.赤道把地球分成南、北两个半球 D.赤道把地球分成东、西两个半球【答案】C【详解】赤道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A错误;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B错误;赤道把地球分成南、北两个半球,C正确;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分成东、西两个半球,D错误。故答案为:C。【考点07】经纬网的应用根据经纬网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4.下列对图中①②③区域实际面积的比较,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③15.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三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位于南半球 B.甲在乙的东北方向C.图中各点均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 D.图中各点均位于低纬地区【答案】14.C15.C【解析】14.纬度高低与纬线长短的关系是纬度越低,纬线越长;纬度越高,纬线越短。读图分析可知,图中3个区域所跨经纬度范围相同,①②所处纬度高,纬线短,③所处纬度低,纬线长,经线长度等长。依据其所在的纬度可判定,实际面积由小到大排序为①=②<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15.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甲位于40°N,属于北半球,A错误;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甲在乙的西北方向,B错误;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因此图中各点均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C正确;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甲位于40°N,属于中纬度,乙位于30°N,位于低纬和中纬的分界线上,丙位于20°N,属于低纬度,D错误。故选C。2003年大熊猫“丫丫”抵达孟菲斯动物园(北纬36°16',西经86°78')开始旅美生涯。2023年3月8日,中国动物园协会称北京动物园将派出兽医和饲养员抵美,护理并护送“丫丫”回国。读两地动物园大致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6.表示孟菲斯动物园地理位置的是(

)A. B.C. D.17.孟菲斯动物园所在的半球位置是(

)A.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答案】16.A17.D【解析】16.在经纬网图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根据材料可知,孟菲斯动物园的地理坐标是(36°16'N,86°78'W),能表示孟菲斯动物园地理位置的是A图,A正确,BCD错误。故选A。17.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读图可知,孟菲斯动物园所在的半球位置为西半球、北半球,D正确,ABC错误。故选D。【考点08】地球自转的特征18.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D【详解】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如果从不同的角度看,转动的方向也是不同的。从北极上空俯瞰,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瞰,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①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地理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用手电筒光模拟太阳光,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19.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①昼夜更替②四季变化③昼夜长短变化④地方时差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关于演示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 B.灯光能照亮北半球的大部分C.此时,光线直射赤道 D.摆放地球仪时,北极指向北方【答案】19.B20.D【解析】19.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异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该实验演示地球自转,所以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①④正确,B正确,故选B。20.摆放地球仪时,北极要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D正确;演示地球自转时,要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A错误;读图可知,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可推知光线直射南回归线,灯光能照亮南半球的大部分,BC错误。故选D。【考点09】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某中学七年级学生学习了地球运动的知识后,地理老师安排了测量日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晴朗的日子,分别在日出后、9点、12点、15点、日落前测量并记录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一天中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A.由长变短再变长 B.由短变长再变短 C.逐渐变长 D.逐渐变短22.冬季,同学们经常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戏。如果仅考虑影子长短因素,最容易被对方踩到影子的时间应该是(

)A.8:00 B.10:00 C.12:00 D.14:00【答案】21.A22.A【解析】21.由于地球的自转,一天中,早晨晚上太阳高度小,影子长;中午太阳高度大,影子短;一天中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由长变短再变长,A正确,B、C、D错误,故选A。22.由于地球的自转,一天中,早晨晚上太阳高度小,影子长;中午太阳高度大,影子短。仅从影子长短考虑,最容易被对方踩到影子的是上午8:00,此时影子长,A正确,B、C、D错误,故选A。【考点10】地球公转的特征为了更好地认识地球,某校同学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如图所示),通过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运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某同学手持地球仪从M位置开始围绕光源旋转一周,光线直射范围应该是(

)A.90°N~90°S间 B.66.5°N~66.5°S间 C.始终直射赤道上 D.23.5°N~23.5°S间24.手持地球仪围绕光源演示地球运动,应该(

)①尽量让球心始终与光源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②以光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③始终保持地轴的北端指向光源④同时保持地球仪自西向东自转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23.D24.B【解析】23.手持地球仪从M位置开始围绕光源旋转一周为地球的公转运动,由于地球无论是自转运动还是公转运动,地轴始终是倾斜的,保持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样观察到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5°S)和北回归线(23.5°N)之间移动,D正确,A、B、C错误,故选D。24.手持地球仪围绕光源演示地球运动,应该尽量让球心始终与光源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①正确;以光源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②错误;始终保持地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③错误;同时保持地球仪自西向东转,④正确。①④正确,B正确,故选B。【考点1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北京时间2023年2月10日00时16分,我国神舟十五号(由酒泉基地发射)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全部完成出舱任务。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地球公转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北向南 C.自东向西 D.自南向北26.宇航员出舱活动期间,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A.甲到乙之间 B.乙到丙之间 C.丙到丁之间 D.丁到甲之间27.此日,常州昼夜情况是(

)A.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长 B.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短C.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长 D.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短【答案】25.A26.D27.A【解析】25.依据所给地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故A正确,故BCD错误,故选择A。26.依据所给地图和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出舱时间2月10日位于12月22日—3月21日之间(冬至和春分之间),即图中的丁和甲之间,故D正确,故ABC错误,故选择D。27.依据所给题干和所学知识分析,2月10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正在向北半球移动,故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故A正确,故BCD错误,故选择A。【考点12】物体影子的变化临沂六中的小明参加了地理兴趣小组,根据小组安排观察学校旗杆影子长短的变化。根据下图及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8.小明在观察一天中旗杆影子长短变化时发现,每天日出日落时刻旗杆的影子总是比正午时刻的影子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测量位置 D.观察季节29.图一为学校旗杆一年四季正午时影子长度的变化图,其中更接近冬至日时旗杆影子长度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28.A29.A【解析】28.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每天日出日落时刻物体的影子总是比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长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一天中太阳高度不同,物体影子长短也不同,A正确,BCD错误。故选A。29.临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冬至日时,临沂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小,正午物体影子长度一年中最长,因此更接近夏至日时旗杆影子长度的是甲,A正确,BCD错误。故选A。【考点13】地图的阅读读图,完成下列小题。30.足球场位于篮球场的(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正北方向 D.正南方向31.已知升旗台到校门的图上距离约为4厘米,则两者间的实际距离大约为(

)A.240米 B.150米 C.100米 D.2400米32.从校门出发,朝哪个方向可以最快到达食堂(

)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正西方向 D.正东方向【答案】30.C31.A32.A【解析】30.读图可知,图示有指向标,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是北方,与北方相对的方向是南方。依据指向标判断方向,足球场位于篮球场的正北方向。故选C。31.根据图中线段式比例尺得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60米。已知升旗台到校门的图上距离约为4厘米,则两者间的实际距离大约为4×60=240米。故选A。32.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图中食堂位于校门的西北方向,故要最快到达食堂需要朝西北方向走,故选A。【考点14】选择适用的地图33.地图的种类很多,如地形图、旅游图、交通图、人口图、世界政区图等。阅读下面三个情境,分析三位同学分别需要选择什么类型的地图(

)①小方准备到郊外的山地进行越野活动,需要设计越野路线②某会议在日本举行,小强想找一找日本的位置③小明想去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离他家很远,他想看一看怎样乘车(

)A.地形图、世界政区图、交通图 B.地形图、交通图、人口图C.水文图、人口图、交通图 D.交通图、世界政区图、人口图【答案】A【详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依据各种地图的作用,到郊外的山地进行越野活动,需要设计越野路线,应选择地形图;想找一找日本的位置,应选择世界政治地图;去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离他家很远,他得想一想怎样乘车,需查找交通图。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考点15】电子地图及其应用邢窑遗址博物馆是河北省第一座建立在遗址之上的博物馆。暑假期间,晓晓与家人一起去参观博物馆。思考并完成下面小题。34.晓晓打开北斗卫星导航软件,该软件可直接用于(

)A.交通路线规划 B.人口发展变化分析 C.植被覆盖率计算 D.国内生产总值排名35.抵达博物馆后,晓晓用手机查阅地图时发现(

)A.放大地图,内容会变简单 B.放大地图,显示范围变大C.缩小地图,比例尺会变小 D.缩小地图,图幅会变更小36.手机导航与传统地图相比,优势是(

)①信息量小②语音提示③实时更新④线路规划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34.A35.C36.D【分析】34.北斗卫星导航软件属于电子地图,可以用来查询交通路线规划,不能查询人口发展变化、植被覆盖率及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A正确,BCD错误。故选A。35.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实地范围越小,内容更详细;比例尺越小,实地范围越大,内容更简略。放大地图,范围变小,比例尺变大,内容更详细;缩小地图,图幅大小没变,比例尺变小。C正确,ABD错误。故选C。36.电子地图可以非常方便地对普通地图的内容进行任意形式的要素组合、拼接,形成新的地图。手机导航图属于电子地图,信息量大,比例尺可以放大缩小,可以规划最优行驶路线,内容实时更新,有语音提示,便于携带和储存等,②③④正确,①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考点16】等高线地形图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37.图示①②③④四个坡面中,坡度最陡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38.图中甲地和乙地的相对高度是(

)A.500米 B.750米 C.1000米 D.250米【答案】37.A38.A【解析】37.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图中所示的①②③④四个坡面中,坡度最陡的是等高线最密集的①,A符合题意。故选A。38.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读图可得,甲的海拔高度是250米,乙的海拔高度是750米,图中甲和乙的相对高度是500米,B正确。故选A。【考点17】地形部位的判读图是某河流上游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9.图中居民点(

)A.向北可以到达图中最高山峰 B.与最高山峰的相对高度约450米C.在河流西岸连成一片 D.位于丘陵40.图中A点(

)A.地处山谷,有小溪汇入河流 B.地处山脊,可远眺居民点C.地势低洼,适宜修建水库 D.比B地坡度缓,宜修梯田【答案】39.B40.B【解析】39.据图中经纬网可知,图中最高峰大致在居民点的西北部,即居民点向西北可以到达图中最高山峰,A错误;据图可知,图上等高距为50米,居民点的海拔在150-200米,最高山峰海拔600-65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在600200=400米至650150=500米之间,约450米,B正确;居民点在河流西岸有两处,C错误。居民点的海拔在150-200米,应为平原,D错误,故选B。40.读图可知,A点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海拔高于居民点,可远眺居民点,A错误,B正确;A点海拔在250米-300米之间,地势较高,不适宜修建水库,C错误;A点等高线比B地等高线密集,比B地坡度陡,D错误。故选B。【考点18】分层设色地形图下图为某地区地形剖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1.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的地形类型是(

)A.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B.平原、高原、盆地、丘陵C.高原、平原、盆地、山地 D.平原、高原、盆地、山地4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表示甲地形的颜色一般是(

)A.绿色 B.蓝色 C.白色 D.黄色【答案】41.D42.A【解析】41.甲地海拔小于200米,地势低平,为平原地形;乙地海拔高于500米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且内部平缓四周陡峭,为高原地形;丙地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地形;丁地海拔大于500米,且地势陡峭,为山地地形,D正确。故选D。4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一般表示平原,甲地形为平原,A正确;蓝色一般表示海洋,B错误;雪线以上的地区通常用白色表示,C错误;低山丘陵用黄色表示,D错误。故选A。【考点19】地形剖面图建沪昆高铁时,测绘员在某村一路段经过测量,绘制了当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左图)和沿高铁线路的地形剖面图(右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3.左图所示区域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丘陵44.右图地形剖面图是测绘员沿着右图中哪条线绘制的(

)A.AB线 B.CD线 C.EF线 D.GH线【答案】43.D44.C【解析】43.左图中大部分地区的海拔在500米以内,等高线较为稀疏,山地矮小并且坡度较缓,加之位于南方地区,所以所示区域的地形类型主要是丘陵,ABC错误,D正确。故选D。44.从右图中可以看出,起始点低于200米,经过两个山峰,中间也低于200米,最高点大于800米,结合左图,只有EF符合。ABD错误,C正确。故选C。【考点20】世界海陆分布第一张世界视像图是戴马克松地图(如图),该图在一个平面上向人类展示了无明显变形的各个大陆。读戴马克松地图完成下面小题。45.下列关于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B.水半球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仅占29%C.地球上七分陆地,三分海洋D.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46.图中甲、乙、丙、丁四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45.D46.A【解析】45.由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即使是陆半球,海洋面积也大于陆地面积,A错误;全球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仅占29%,而不是水半球,B错误;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C错误;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D正确。故选D。46.图中根据轮廓可以看出,甲是亚洲,乙是北美洲,丙是南美洲,丁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甲亚洲,A正确,BCD错误。故选A。【考点21】七大洲和四大洋天宫空间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距地面400千米~500千米高度围绕地球飞行的空间站系统,其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读天宫空间站某时刻的运行位置和轨迹图,完成下面小题。47.对①②③④大洲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大洲分界线是马六甲海峡 B.①③大洲分界线是土耳其海峡C.②④大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D.赤道和回归线穿越①②③大洲48.天宫空间站接下来将飞过的大洋依次是(

)A.印度洋、太平洋 B.太平洋、大西洋 C.大西洋、太平洋 D.印度洋、大西洋【答案】47.C48.C【解析】47.据图可知,图中①亚洲,②是北美洲,③是非洲,④是南美洲。①亚洲和②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A错误;①亚洲和③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B错误;②北美洲和④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C正确;由图可知,赤道和回归线穿越①亚洲和③非洲,④南美洲。赤道不穿过②北美洲,D错误。故选C。48.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天宫空间站位于南美洲上空,结合空间站运行轨迹,天宫空间站自西向东依次经过大西洋和太平洋。故选C。【考点22】海陆变迁49.下列能证明海陆变迁的证据是(

)A.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河道和水井的遗迹B.四川发生大地震,导致大量房屋倒塌C.死海的面积在缩小D.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在减小【答案】A【详解】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河道和水井的遗迹,说明很久以前是陆地,由地壳的运动,演变为现在的海洋,能证明海陆变迁,A正确;四川发生大地震,导致大量房屋倒場,是板块运动的结果,不能证明海陆变迁,B错误;死海的面积在缩小是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与海陆变迁无关,C错误;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在减小与全球变暖有关,不能证明海陆变迁,D错误;故选A。【考点23】大陆漂移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并为之不断寻找证据。现在这一伟大的科学假说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完成下面小题。50.大陆漂移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51.能为大陆漂移说提供证据的是(

)①20%的荷兰国土是围海造田形成

②南美洲东海岸和非洲西海岸轮廓相似③大陆的形状多是三角形

④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

⑤南美洲东海岸和非洲西海岸古老底层相似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答案】50.C51.B【解析】50.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故大陆漂移顺序正确的是①③②,故选C。51.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轮廓相似;南美洲东海岸和非洲西海岸古老底层相似;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这是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大陆的形状大多是三角形的,这可能是由于地月之间的能量引起的。②④⑤正确,①③错误。结合题意。故选B。【考点23】板块的运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不能解答的问题是(

)A.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B.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C.阿尔卑斯山脉的隆起 D.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53.欧洲南部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B.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C.位于地中海沿岸,多山地D.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答案】52.D53.D【分析】52.图中红海位于板块的张裂处,面积不断扩大;地中海位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处,面积不断缩小,阿尔卑斯山由于板块不断挤压,不断隆起,ABC不符合题意。图中信息无法判断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D符合题意。故选D。53.欧洲南部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碰撞挤压处,地壳活跃,多地震。D正确,ABC错。故选D。【考点24】天气和气候概念辨析文文在暑假日记中写道:“天气真是调皮,早上还是阳光明媚,中午却突降暴雨,下午又雨过天晴”。据此完成下列小题。54.日记中反映了天气怎样的特点(

)A.短时间、稳定 B.短时间、多变 C.长时间、多变 D.长时间、稳定55.下列诗句中,描述天气的诗句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C.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答案】54.B55.D【解析】54.根据材料可知,“天气真是调皮,早上还是阳光明媚,中午却突降暴雨,下午又雨过天晴”,反映出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具有短时间、多变的特点,B正确,ACD错误。故选B。5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意思是夏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是气候,B不符合题意;“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描写的是气候,C不符合题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下雪的景象,属于天气,D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25】天气预报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每天都在关注天气变化。读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制作的天气情况记录表,完成下面小题。日期7月26日7月27日7月28日7月29日7月30日气温(℃)27/3726/3525/2826/3026/31天气状况风向、风力东北风3级东北风5级东北风6级南风4级南风3级56.该地7月29日的天气状况是(

)A.大雨转中雨 B.中雨转小雨 C.小雨转阴 D.多云转晴57.下列符号中,表示7月27日风向、风力的是(

)A. B. C. D.【答案】56.C57.A【解析】56.读天气符号图可知,该地7月29日的天气状况是小雨转阴,南风4级,气温26~30℃。C正确,ABD错误,故选C。57.读表格可知,7月27日风向、风力是东北风5级。选项A表示的是东北风5级,选项B表示的是东南风5级,选项C表示的是西风5级,选项D表示的是北风5级。故选A。【考点26】气温的变化读我国青岛市某日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58.当日最高气温与其出现时间分别为(

)A.6℃,8时 B.7℃,14时 C.9℃,12时 D.-6℃,8时59.当日的气温变化情况是(

)A.夜晚气温高,白天气温低 B.凌晨是当日气温最低的时候C.气温变化趋势为先增后降 D.气温日较差约为13℃【答案】58.B59.D【解析】58.读图可知,横坐标代表一天当中的24小时,纵坐标代表气温,当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此时气温是7℃。故选B。59.当日夜晚气温低,白天气温高;8时是当日气温最低的时候;气温变化趋势表现为在白天,8时气温最低,然后气温升高,到14时气温达到最高,然后降低;当日最高气温为7℃,最低温是8时出现的零下6℃,所以气温日较差为约为13℃。排除ABC,选D。【考点27】气温的分布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2023年7月28日在成都开幕,当天成都的气温23℃~31℃,而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气温为3℃~9℃。世界的气温分布既有差异,又有一定的规律。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60.据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A.从北半球向南半球递增 B.从内陆地区向沿海递减C.从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增 D.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6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热带的年平均气温约20℃ B.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C.等温线密集的地方年温差小 D.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答案】60.D61.C【解析】60.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纬度高的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纬度低的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多,气温高,D正确,ABC错误;故选D。61.由图可知,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约20℃,A正确;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大于北半球,南半球气温受陆地影响小,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B正确;等温线越密集的地方,单位距离内年平均气温差异大,C错误;从世界范围看,等温线大致与纬线相平行,D正确。故选C。在某地区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中,乙、丙两地位于同一纬度,虚线表示海岸线。62.关于某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 B.位于南半球 C.位于东半球 D.位于西半球63.关于乙、丙两地海陆位置的判读,正确的是(

)A.乙位于陆地、丙位于海洋 B.乙位于海洋、丙位于陆地C.乙、丙两地均位于陆地 D.乙、丙两地均位于海洋【答案】62.B63.B【解析】62.由图可知,图中显示某地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该地位于南半球,B正确,A错误;无法判断东西半球,CD错误。故选B。63.该地此时是1月份,为南半球的夏季。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较高,冬季海洋气温较高,图中同纬度的乙地气温低于丙地,丙地为陆地,乙地为海洋。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考点28】降水的变化如图是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4.以上四地中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65.以上四地中年均温最低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答案】64.B65.C【解析】64.由图可知,图中①地全年多雨,降水季节变化小,②地降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降水季节变化大,③地为各月降水较均匀,④地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地中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②地,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65.由图可知,图中①②地全年高温,故AB错误;③地夏季气温比④地低,冬季③④地气温相差不大,年均温最低的是③地,故C正确,D错误。故选C。【考点29】降水的分布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6.图中甲地年降水量范围是(

)A.200mm以下 B.2000mm以上 C.500mm~1000mm D.1000mm~2000mm67.①→②→③→④四地年降水量变化情况是(

)A.逐渐增多 B.逐渐减少 C.先增多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多68.①→②→③→④四地年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答案】66.D67.D68.B【解析】66.读图可知,甲地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年降水量范围是1000mm~2000mm,故排除ABC选项,故选D。67.读图可知,①处的年降水量在500-1000mm之间;②地的年降水量在200-500mm之间,③地的年降水量在0-200mm之间,④地的年降水量在500-1000mm之间,所以①→②→③→④四地年降水量变化情况是先减少后增多,故排除ABC选项,故选D。68.读图可知,由①→②→③→④表现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所以影响降水量的因素主要是海陆位置,故排除ACD选项,故选B。【考点30】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世界气候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9.图中甲、乙、丙为同一种气候区,其分布规律可总结为(

)A.赤道附近 B.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C.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D.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70.图中甲、乙、丙的气候特征为(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答案】69.C70.D【解析】69.图中甲、乙、丙同为地中海气候,其分布规律可总结为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属于冬雨型的气候类型,C正确,ABD错误,故选C。7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为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乙为南美洲地中海气候,丙为非洲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A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B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D。【考点31】世界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判读读四地多年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小题。71.关于四地气候类型判读正确的是(

)A.甲地——地中海气候 B.乙地——温带海洋性气候C.丙地——温带季风气候 D.丁地——温带大陆性气候72.丙地气候主要位于(

)A.亚洲东部 B.欧洲西部 C.赤道附近 D.地中海沿岸【答案】71.A72.D【解析】71.结合以上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可知,甲和丙都是夏季高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乙是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丁是终年高温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72.由图可知,丙地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最热月在7月,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故D正确。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亚洲东部以季风气候为主,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赤道附近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3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某兴趣小组为研究不同要素对气候的影响,搜集了某区域甲、乙、丙三个地点的数据如图一、图二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73.造成图一中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74.在图二的各个地点中,最有可能是该兴趣小组研究的区域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75.图二中③地年平均气温远低于①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答案】73.C74.B75.A【解析】73.由图可知,图一中,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丙地是位于迎风坡,降水丰富,甲地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C正确,ABD错误。故选C。74.由图可知,图中所示三地最热月出现在1月,最冷月在7月,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CD错误;①地位于赤道,全年炎热,A错误;所以该兴趣小组的研究区域最有可能是图二中的②地,B正确。故选B。75.由图可知,图中③地纬度比①地纬度高,接受太阳辐射少,所以年均气温低,所以影响两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A正确,BCD错误。故选A。【考点33】气候与人类活动“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等于吸收量。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6.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大量使用(

)A.核电、水电 B.化肥、农药 C.煤炭、石油 D.地热、风能77.我国重视二氧化碳排放,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实现“碳中和”,这主要是为了(

)A.减少全球贫困人口 B.应对全球气候变化C.提高全球煤炭产量 D.推动全球防疫合作【答案】76.C77.B【解析】76.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大量使用煤炭、石油,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上升,C正确;核电、水能、核电、风能等属于清洁能源,对空气污染较小,排除AD;化肥、农药等主要对土壤造成影响,导致肥力下降等,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不大,排除B;故选C。77.我国重视二氧化碳排放,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实现“碳中和”,这主要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B正确;实现“碳中和”无法减少全球贫困人口,排除A;与提高全球煤炭产量、推动防疫合作无关,排除CD;故选B。【考点34】世界人口的增长2022年11月15日为世界80亿人口日。下图为1830年来世界人口增长折线图和四个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8.据图,1830年以来,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用的时间最短的是(

)A.10-20亿 B.40-50亿 C.50-60亿 D.70-80亿79.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为最高的国家是(

)A.巴西 B.德国 C.中国 D.尼日利亚【答案】78.D79.D【解析】78.据图可知,世界人口从10到20亿,用了100年时间;世界人口从40到50亿,用了13年时间;世界人口从50到60亿,用了12年时间;世界人口70到80亿,用了11年时间。故世界人口70到80亿用时最短,故选D。79.据图可知,结合图例分析,尼日利亚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均最高,故选D。【考点35】世界人口的分布著名学者邦奇等为揭示世界人口分布问题,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并将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读下列人类大陆图,完成下面小题。80.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人口稠密 B.世界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北半球C.干旱或过于湿热的地区人口稠密 D.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人口稀疏81.下列关于图中人口密集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人多地少,经济落后 B.②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C.③地以黑色人种为主 D.④地位于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大洲【答案】80.C81.B【解析】80.由图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这里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稠密,A描述正确;世界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北半球,B描述正确;干旱和过于湿润的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疏,C描述错误;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疏,D描述正确。故选C。81.由图可知,①地位于北美洲东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